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天子-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协点点头,五年的时间,不只是因为要缓和羌人的心情,更是因为五年的时间,足以让许多惠民政策得到实现,同时许多工部研发出来的东西,五年的时间,已经足够推广到民间了,到时候,那种反差心情会更大,足够形成强大的心理冲击。

    而如果羌民这边,能够成功的话,那草原胡人以及氏人以及以后会遇到的南蛮、山越,皆可以此法来收拢。

    当然,前提是,愿意接受汉族文化,想要入汉籍,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得到学院的认可,这也是刘协不着急的一个原因……现在因为印刷术还没有完善,更不要说建立学院,他需要时间,逐渐把这些东西推广起来,做出规划。

    一旦成功了,就等于彻底打灭了世家对文化的垄断,而这件事,在刘协心中,甚至比一统天下都要重要,必须在天下一统之前,否则一旦天下一统,再想将这张王牌打出来,那刘协要面对的就不只是关中世家,而是整个天下的世家联合抵制,而且真到了那个时候,天下重新一统,也代表着世家阶层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寒门的势力就会逐渐被打压下去,朝堂重新被垄断,那时候,刘协要做出一个决策,可没现在这般轻松如意。

    书院建立得有个由头,就如同讲武堂一般,甚至这件事不能由刘协亲自来说,而是由别人请求,然后刘协深思熟虑之后再同意。

    然后便是成立一个类似于教育部的机构。

    不过这第一个请求的人,除了学问要好,还要有足够大的声望,大到这满朝文武都不敢拒绝甚至得帮着对方说话。

    这样的人物,放眼天下也没几个,如果蔡邕还在世的花,蔡邕算一个,不过如今蔡邕不在了,刘协也只能他求了。

    实际上刘协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已经着手让人去办,不过人能不能请来,刘协也没太多把握。

第三十八章 西域

    长安,如今算得上歌舞升平了,在先后经历董卓、李郭的肆虐,然后又在一场地震中,几乎沦落为一片废墟的古都,历经两年的时光里,重新屹立在这个天下,成为诸侯关注的中心,以令人难以理解的速度,不但重新恢复了生机,而且似乎比之以往,更加辉煌。

    生活在这座城池中,已经很难感受到乱世的气息,整个城池,都弥漫着一股欣欣向荣的味道,上至达官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沿着各自的生活轨迹,重复着单调却又令人满足的生活。

    不在乱世,永远不知道乱世的艰难,普通人在乱世之中的艰辛,是没人能够体会到的,尤其是在朝廷的宣传下,大家都知道,除了关中,整个天下还处在诸侯相互攻伐的水深火热之中,也就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太平,无形中也增加着朝廷的凝聚力。

    而在这份太平之外,远在西域边陲,西域的混乱随着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却是缓缓的展开。

    惨白色的天光里,居延城却是陷入一片战火于杀戮之中。

    火光已经渐渐熄灭,但城中的厮杀却依旧能够从四面八方不断传来,不过有些战争经验的老兵都知道,只听声音,便知道这场战斗,到此时,已经步入了尾声。

    张绣随手一枪,冰冷的枪锋掠过一名居延将领的延后,喷溅的血水落在身上,他已经懒的去躲,任由那血水落在他身上,原本锃亮的铠甲,刺客已经很难看出本来的颜色。

    “不想这区区居延国,也能聚集近前名战士!当年班定远平西域之时,居延也没有这般强大吧?”揉了揉有些麻木地脸颊,张绣牛头看向身旁的方盛道:“将军所料,果然不假,这区区居延,便有千余名战士,看来也未必会有什么好心思。”

    方盛面无表情的点点头,拔剑将一名还未死透的居延武士彻底斩杀,叹了口气道:“也怨不得他们,五十年前,汉室已经衰落,但对西域掌控却是犹在,当时的居延因为毗邻大汉,受我大汉庇佑,可没这般多的人马,整个西域也都以我大汉为尊。”

    “那为何……”张绣不解的看向方盛,虽然生于西凉,但对于西域的历史,他却不是太清楚,五十年,对他来说,太遥远了。

    “我也是偶然听陛下于几位先生谈论才得知此事,当时车师后部阿罗多与戊部候严浩失和,然后车师后部举兵反汉。

    那严浩也有些机谋,抢先一步策反车师后部侯炭遮,哪一战,阿罗多惨败,只率了百多人狼狈奔逃,逃往匈奴投靠了北匈奴。”

    “照这样看来,我大汉对西域掌控力仍然不弱,为何如今这区区居延城也敢如此排斥我军?”张绣更不解了,照这么说来,五十年前,不只是居延这等效果,便是西域大国也是受大汉节制的。

    “当时敦煌太守宋亮改立了车师后部王军就得儿子卑君为后部王,但不久之后,那阿罗多引北匈奴大军打了回来,当时的戊校尉严祥担心冒然插手,会激怒那北匈奴,对于阿罗多回击竟采取了不理不问的态度,坐视阿罗多攻打车师后部,最后还承认了阿罗多成为车师后部国国王。”

    “什么!?”张绣闻言,面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方盛没有理会,只是继续道:“当时车师后部国国都,三百户忠于汉室的百姓尽皆被杀,自此,西域三十六国,再无一国忠于汉室。”

    张绣沉默了,实在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情,如此看来,并非居延这些小国包藏祸心,背弃大汉,反而是大汉抛弃了他们,虽说那阿罗多才是罪魁祸首,但当时若是那宋亮、严祥态度强硬一点的话,哪怕最终战败,那三百户忠于汉室的百姓最终难逃灭亡,也不至于失了整个西域的民心。

    “吼~”

    死尸堆里,突然跳起一名局延武士,咆哮着朝着张绣扑过来。

    张绣举枪架住对方的长刀,看着那狰狞而仇恨的目光,却是无论如何,也再难下了杀手。

    方盛青叹了口气,拔剑割断对方的咽喉。

    眼看着那局延武士就这样软软的倒下来,张绣只觉喉咙里仿佛堵着一口气,无论如何也吐不出来,扭头,茫然的看向方盛,有些干裂的嘴唇轻颤:“将军,这……”

    “告诉你此事,并非要你同情他们。”方盛归剑还鞘,扭头扫了张绣一眼道:“陛下要在西域立足,重建西域都护府,不只是居延,敦煌也要重新收入手中,还有大仗要打,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当年班定远能够以三十六骑平西域,固然因为班定远了得,却也是因为西域人心向汉,但如今却是不同了,虽说不至于排斥,但想要重振西域都护府,就必须靠杀戮,来重新建立我汉家天威!”

    “会死很多人,甚至你我!”方盛转回头,看着硝烟弥漫的居延城,叹了口气:“至于这是非功过,那是前人的事情,可以同情他们,但既然敢向我大汉拔刀,便是敌人,再可怜,也不足以赎其罪过。”

    “只是末将心里难受。”张绣苦涩道。

    “会习惯的。”方盛神色郑重的道:“陛下的意思,先杀后抚!”

    “几十年前的事情,你我无需为先人的作为有太多的负罪感,这些年来,西域诸国常有寇边,不管因何而起,都是实实在在的犯了我大汉天威,而且上次陛下遣人购买粮草,转眼却被那鲜卑人得知,恐怕跟这西域诸国脱不开关系。”

    张绣闻言,皱起了眉头,这其中情况,似乎有些复杂,实在不是简单的恩怨能够讲清。

    先杀后抚,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看看现在的居延城,那满街的死尸,就知道这简单的三个字背后,包含的是多少血腥。

    “莫要想太多,做好自己的事情,此番却是你我立功的机会,陛下对西域可是相当重视的。”拍了拍张绣的肩膀,方盛笑道:“虽不能效仿那班定远三十六骑平定西域,但我们有五千兵马,百倍于班定远的兵力,你我二人,不会差那班定远百倍吧?”

    “喏!”

    不管张绣心中是如何想的,但建功立业,为朝廷开疆拓土,对张绣来说显然是最重要的。

    居延一下,方盛将兵马一分为二,除了主流居延的三百兵马之外,自己与张绣各带一支兵马,方盛率军前往敦煌,张绣却带兵占领焉耆,西域三十六国,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西域地域之广,东西足有三千里,幅员辽阔,比得上半个大汉了。

    不过因为常年处于战乱的缘故,西域诸国的数量却在不断变化,敦煌是以往西域都护府治所所在,而伊吾于焉耆却是能够与敦煌形成一个品字形,互为犄角,能够占下此三城,西域都护府便已经有了在西域立足的资格,至于日后是否还会继续向外推进,就要看朝廷的意思了。

    刘协虽然没有明说,但方盛却是能够感受到刘协的意思,这次他们前来,不只是为了威慑西域。

    只是威慑的话会简单一些,但如果要再进一步的花,西域可不只是居延这种小国,还有大宛、康居、乌孙、车师国这种控制着十几座城池,坐拥数万精锐的大国,这些西域大国,可不好搞,更何况若是连大宛都打下了,那紧跟着,便要面临大月氏也就是贵霜帝国的威胁了。

    要增兵,但大汉内部现在都未曾平定,更别说增兵西域了,所以方盛的打算,先将敦煌、焉耆还有居延这三城给占下来,至于日后,就看朝廷如何打算了。

    敦煌和焉耆虽然也有反抗,但并不激烈,面对汉军精锐,无论兵器还是战力乃至兵力上,这两国都不占优势,更何况有方盛、张绣这般猛将坐镇,不过三天时间,敦煌、焉耆皆下。

    方盛一边派人传书长安,说明战况,一边清点人口,重新建立西域都护府,同时还要重新建立防线,防止其余诸国的入侵。

    等刘协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

    “敦煌、居延、焉耆三城一下,等于彻底掐住了西域于大汉的衔接之处,臣以为,当下便以此三城为根基,徐徐发展,却是不宜再增兵西域。”西域之事,是大事,自然不可能刘协和郭嘉少数几人就敲定,朝堂之上,杨彪仔细看着西域地图,朝着刘协躬身说道。

    不管西域在刘协的计划之中有多重要,但眼下天下未平,朝廷如今也不过占据着两州一部的地域,就算要对西域用兵,也该在重新一统天下之后,再考虑。

    “太傅所言甚是,便命方盛暂时驻扎西域,以此三城为基,修养民生。”刘协点点头,眉头却是微蹙,这只是敦煌,从敦煌将消息传来朝廷,就花了一月时间,这种效率实在太慢,刘表那边已经送来了飞鸽,只是还未驯养成功,看来要找时间将这飞鸽传书尽快弄出来,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才是正经。

第三十九章 伐蜀之议

    刘协曾和郭嘉等人研究过西域地图,西域这么些年来,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强国,就算现在依然存在的,康居、大宛、车师国这些国家,都不算弱,甚至更远一些的贵霜也不是没有想过尽占西域,但几百年来,西域却从没有真的一统过。

    究其原因,不是不能统一,只是以这个时代的交通还有通讯手段来看,想要治理就困难重重了。

    刘协曾跟郭嘉算过一笔账,在目前的交通条件下,就算朝廷有能力统一西域,但之后治理西域,在未来的十年之内,西域不但无法给朝廷提供任何帮助,反而会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不断的需要朝廷供给建设,若天下已定,能够开疆拓土,这点投入,刘协自然舍得,但如今天下未定,要让刘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经营打造西域,倒不如如现在这般在西域占一个跟脚,然后通过商业的方式,不断从西域汲取财力和物力来充实朝廷。

    既然朝中大臣也这样认为,刘协自然没有异议,当即写了诏书,命人送往西域,通知方盛坐守三城,以民生发展为重,将朝廷在西域的根基先给夯实了。

    接下来,便是蜀中的问题了,刘协让杨修将蜀中最新送来的情报给众臣读了一遍,不过关于郭嘉对蜀中的策略,刘协却并未说出来。

    伐蜀是大事,方方面面需要协调,大军出征,粮草需要先行准备好,而在伐蜀之前,汉中张鲁若能争取过来,对接下来攻伐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陛下!”丁冲出列,对着刘协躬身道:“臣以为,刘璋身为皇室,更作为益州牧,却德行有亏,实乃有负天恩,可下诏免去其州牧一职,令其择日还朝,至于益州牧之位,当由朝廷另行抉择。”

    “丁卿所言不错,朕也正有此意。”刘协微笑着点头颔首,刘璋多半不会应诏,但在大义上线削了对方州牧之职,刘璋不应诏回朝,便是抗旨,朝廷有足够的名义去攻打他,而益州内部,也可借此来分化,同时也算是给张鲁一个交代。

    “不过……”刘协话锋一转,沉声道:“如今天下大乱,诸侯裂土,朕担心刘璋不愿奉诏还朝,是以,当派一支精锐予以震慑,诸位以为,此番出征,何人可以挂帅?”

    一众文武闻言,不禁面面相觑,刘璋大概是不会应诏的,对于这一点,众人心知肚明,以武力威慑,就是等刘璋拒绝的时候,可以及时出兵,不过何人出战,众人的视线不由自主的朝着吕布看过去。

    若说如今朝中谁的军威最盛,自然非吕布莫属,杨彪目光一闪,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非温侯不足以担当此任!”

    刘协有些诧异的看向杨彪,一直以来,杨彪等人可是都在挑吕布的毛病,哪怕吕布横扫塞北,为朝廷解决了鲜卑之患,也并没有让这些人停止对吕布的攻讦。

    转性了?

    刘协有些疑惑的看了看丁冲几人,当目光看向郭嘉时,却见郭嘉微不可查的对着刘协摇了摇头。

    微微一怔,随即恍然,这哪是转性,分明是在捧杀吕布。

    功高震主,不管刘协有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一旦吕布的功劳大到封无可封的地步时,到时候,哪怕刘协再怎么信任吕布,也难免会生出这方面的担忧。

    “温侯以为如何?”刘协将目光看向吕布,微笑道。

    “回陛下。”吕布上前一步,目光在杨彪等人身上扫过,发出一生哥微不可查的冷哼,躬身道:“臣所长者,乃骑战之术,蜀地险峻,不适合骑兵驰骋,恐无法胜任。”

    刘协点点头:“温侯所虑,也不无道理,蜀道难行,莫说骑兵驰骋,便是战马想要通行蜀中,也颇为艰难,不知还有哪位将军,能为朕解忧?”

    “陛下!”黄忠上前一步,躬身道:“末将愿往!”

    “汉升将军善射,且生于荆襄之地,当对山地战有所擅长。”刘协看向黄忠,满意的点点头:“只是此战于我朝廷而言,颇为重大,汉升可为主将,不知何人可为副将?”

    “陛下,朱隽之子朱皓,乃将门之后,更自幼熟读兵书战册,臣以为,可以朱皓为副将。”太常刘陶躬身道。

    “朱皓?”刘协挑了挑眉,朝中有这么个人吗?他倒是没听说过朱隽之子有什么本事。

    说起来,朱皓作为将门之后,朱隽治家甚严,就如刘陶所言,这朱皓确实自幼熟读兵法,能力也算不错,但可惜,刘协自掌权以来,强将涌现,不说吕布、黄忠、赵云这些顶级猛将,便是差一些的,也有徐晃、太史慈、张辽、夏侯兰、魏延、张绣、方盛,可谓是将星云集,朱皓虽然也有些本事,但跟这些人比起来,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如今也不过时长安城一员校尉。

    此番朱隽出镇洛阳,却并未带上朱皓,而是将朱皓留在长安,托人帮他说项,毕竟儿子大了,也是该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朱隽虽然出身寒门,但在汉灵帝时期已经崭露头角,到如今几十年官场沉浮,所积累下来的人脉可不少,已经算是一只脚迈入世家的门槛,如今儿子已经到了入仕的年纪,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永远呆在自己身边,只是如今朝廷与以往不同,不官无功之将,不赏不战之士,纵观眼下朝中众将,哪一个没有立过大功,想要靠人情来让儿子上位是不可能了,所以才请几位好友帮他张目。

    “即是朱将军之子,可将其招来殿上,让诸位将军过目,若是真有本事,那便准他一个副将之位。”刘协点点头,此次伐蜀,可是大功劳,世家怎么可能任由这些功劳被一群毫无根基的武将给瓜分,刘协也不可能将世家完全隔绝在圈子外面,不过能者上、庸者下,这条底线却必须守住,哪怕只是一个副将之位,刘协也不准备随意安排个人进去。

    朱皓很快被传唤上殿,只是看样貌的话,倒是颇有些气度,面色刚毅中透着几分儒雅,能够从脸上看出几分朱隽的轮廓,卖相倒是不错,至于能力……

    刘协目光一闪,对方能力已经落入脑海中。

    朱皓:大汉校尉

    武力82,统帅71,谋略70,政治73

    见惯了吕布、黄忠这等顶尖武将,超一流武将刘协麾下也有一大把,朱皓论能力,勉强迈入一流武将之列,其他方面没有太惊艳,不过胜在全能,当个副将倒是绰绰有余了。

    刘协将目光看向吕布等人:“此人本事如何,却要诸位将军考教一番。”

    “喏!”

    吕布等人答应一声,扭头看向朱皓,开始根据各自的经验,询问一些问题,朱皓对答如流,看的众将频频点头。

    刘协却是挑了挑眉,这朱皓的表现和他的能力相差不少,不会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吧?

    “汉升!”刘协将目光看向黄忠。

    “末将在。”

    “你是此番伐蜀主将,且看此人如何?”刘协询问道。

    “颇有些天分,不过未曾真正上过战场,实战如何,末将不敢保证。”黄忠点点头,慎重的说道。

    “有天分便好,那此人便交由你做副将了,未免朱皓初临战阵,乱了方寸,朕再于你配上二将,一为高顺,此任坐镇鸡鹿寨,曾令鲜卑人几番无功而返,麾下有所部八百陷阵营,攻无不克,可为此番入蜀先锋,另一人却是魏延,此人擅长奇袭,颇有胆略,当可助你一臂之力。”刘协看向黄忠笑道:“汉升以为此二人如何?”

    “若有此二人相助,我军必然如虎添翼!”黄忠闻言,目光一亮。

    朱皓虽然对答如流,对兵书战册研究颇深,但终究是纸上谈兵,而且没有过多少实战经验,对于这个副将,黄忠不是太看好,如今刘协将高顺和魏延派给他,却是让他忍不住大喜过望。

    魏延自不必说,两人都是来自荆襄,当初刘协钦点的人物,本身能力便不俗,草原之战以后,黄忠明显能够感觉到魏延比之往日成长了不少,更加凌厉,有此人相助,可以轻松不少。

    至于高顺,黄忠也见过,那是个很沉默的人,但治军颇严,麾下八百陷阵营将士,每一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哪怕没看过陷阵营的实战,以黄忠的眼力,也能分出对方是不是真有本事。

    刘协微笑着点点头,这两人才是他准备配给黄忠的副将,至于朱皓,本事是有一些,既然想要出仕,便让他趁此机会锻炼一番吧。

    决定了人选之后,刘协选不了退朝,郭嘉平定蜀中的计划可是长达两年之久,眼下虽然已经敲定了伐蜀的事情,但真要动兵,怕得明年后半年了,在此前,先要压服张鲁才行。

    扫了一眼朱皓,却见朱皓面色却明显有些不愈,显然黄忠对他和对待魏延、高顺的态度差别,让朱皓很不爽。

    刘协站起身来,径直离开,心中却是摇了摇头,尊敬这种东西,是靠实力拿来的、

第四十章 蜀中行

    蜀郡,成都,随着张鲁的反叛,割据汉中,成都的气氛就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按照刘璋本来的意思,是准备直接去讨伐汉中的,毕竟那是刘焉留下来的基业,蜀地咽喉,不管怎么样,也不能丢,只是这件事,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张鲁的人脉且不谈,就事论事的话,刘璋在这件事情上并不占理,休要小看这个理字,一个理字,却能道尽人心向背,刘璋意图玷辱臣妻,在蜀中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这个时候出兵讨伐汉中,将士自己都觉得理亏,怎么打?

    更重要的是,蜀中不同于其他州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别人想要打进来难,他们想要打出去也难,如今张鲁割据汉中,将葭萌关、白水关等出蜀之路一堵,蜀中便是有百万大军也没辙。

    这件事,已经成了酒楼客栈茶余饭后的谈资,益州新主失德,于川中百姓来讲,关系不大,自刘璋上位以来,州牧府的命令百姓就已经很难再看到了,但对于州牧的各种丑闻,却不知道从哪里传来,搞得蜀中人尽皆知。

    “不想这位益州牧竟是如此不堪。”成。都,某处酒楼之中,听着旁人肆无忌惮的将刘璋的事情拿来说,郭嘉不由摇了摇头,不管刘璋自己怎么龌龊,但这种就是刘璋自己的事情,再不济,也不至于被升斗小民拿来当笑料来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这位奇葩州牧刚刚上位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将对益州舆论的掌控力给彻底弄没了。

    在他身旁,刘晔闻言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陛下想要入蜀,却是不难。”

    “不对。”郭嘉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道:“以嘉观之,却是更难了。”

    “何解?”刘晔愕然的看向郭嘉。

    “刘璋暗弱,也就是说,这蜀地之中,真正做主的已经不是刘璋,不管那刘璋有多么不堪,若他对一皱还有足够的掌控力,陛下想要入蜀,反而简单了许多,但如今主权已失,刘璋在或不在蜀中,对陛下伐蜀来说,都没有多少关系。”郭嘉冷笑道。

    “你是说……”刘晔看向郭嘉,皱眉道:“蜀中世家?”

    “除了他们,还有什么人,能够如此轻易的将刘璋架空?”郭嘉喝了一口酒水,只是喝惯了宫中的御酿,此刻再喝这些寻常酒水,对郭嘉来说,还不如喝水,只是喝了一口,就扔下了酒碗。

    “那……”刘晔皱眉道:“还要去见刘璋吗?”

    刘璋毕竟是汉室宗亲,要招他回朝,不但要有足够的官职,更重要的,还得是皇室中人,刘协本想在宗府之中选一人前来传诏,但要有足够身份又要是宗亲的人,如今宗室之中,也只有刘晔勉强够分量,至于郭嘉,却是主动要求随行,他此番要为刘协谋划蜀中,自然要先来蜀中一探。

    刘协本是不同意的,但郭嘉态度坚决,要拿蜀中,就得先了解蜀中的具体情况,这一路走来,两人暗中勾画蜀中地图,一路走走停停,耗时两月才从汉中走到成都,至于汉中的事情,倒是不忙解决,刘协已经命杨修前往汉中游说张鲁,虽然人年轻了点,不过这小子确实够聪明,只是不经磨砺,终究是小聪明,让他去汉中磨砺一下,就算失败了也不打紧,汉中虽然也险要,但并非不可破。

    “见,为何不见,不过诏书要如何传,却是有讲究了。”郭嘉摇了摇头,若只是简单的传诏,一个刘晔已经足够分量,何必让郭嘉都要前来一趟?

    “一会儿便让牛耿前往州牧府投贴。”郭嘉道:“不过如今看来,刘璋就算愿意跟你我回朝,也不能让他就这么回去。”

    “奉孝可是有了计策?”刘晔闻言目光一亮,看向郭嘉道。

    “计策说不上,因势导利尔。”郭嘉喝了一口酒,随即又皱了皱眉,有些无奈道:“早知如此,就该向陛下多讨要些酒水带上。”

    刘晔闻言有些哭笑不得,郭嘉虽说官职不高,只是五官中郎将,但在朝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可是刘协的谋主,每有大事决策,刘协都会询问郭嘉的意见,谁能想到这么一位当今天子的首席谋士,竟会为了几斗酒而斤斤计较。

    “行,我说。”看着刘晔不满的目光,郭嘉摇头哂笑道:“那刘璋就算再昏庸,也不会愿意大权旁落。”

    “不错。”刘晔点点头,毕竟是一州之主,却被手下架空了权利,搁谁身上都不会愿意。

    “所以喽~”郭嘉笑道:“根本无需再找什么人,这益州本身便是分裂的,我等只需助那刘璋有了与世家抗衡的实力便可。”

    “何意?”刘晔愕然看向郭嘉:“奉孝要留在蜀中?”

    “开什么玩笑?”郭嘉将头摆的如同拨浪鼓一般,关中酿酒术独步天下,宫中御酒更是令他欲罢不能,这才出来两个多月,郭嘉已经感觉浑身不自在,若是在这里久待,郭嘉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憋出病来。

    “那要如何帮他?”刘晔不解的看向郭嘉。

    “蜀中自古多俊杰,何必他求?”郭嘉摇头晃脑的道:“只需帮那刘璋找几个不得志之人,助他与那蜀中世家争斗,我等自可坐收渔利。”

    刘晔闻言,不禁点点头,他也觉得将郭嘉留在这里,有些大材小用了。

    “明日见那刘璋,我便做你随从一同前往。”郭嘉想了想道。

    “这如何使得?”刘晔闻言,不禁连连摇手,虽说郭嘉官职没他高,但他可不敢将郭嘉当随从来用。

    “做做样子而已。”郭嘉翻了翻白眼,想什么呢?

    “不是嘉吹嘘,嘉这名声,在这天下可不小。”郭嘉嘿笑着解释道。

    可不是,当初未央宫中,将名士钟繇给气到吐血,而后来虽然钟繇算是自己作死,但作为刘协身边明面上的首席谋士,钟繇的死这个锅也被背在了郭嘉背上,现在郭嘉可是在天下世族的黑名单上都榜上有名的人物,若将身份公之于众,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刘晔闻言恍然,就说吗,以郭嘉的性子,怎会如此低调,甘愿做他的随从,感情是在担心这个,不禁摇头笑道:“奉孝多虑了,莫说你我乃天子使臣,但就你我如今的名声,那蜀中世家也未必敢对我们如何。”

    名士这两个字在这个时代可不是简单的两个字,但凡能够成为名士,影响可不小,无论有何恩怨,擅杀名士,都会遭人唾弃,这是士这个圈子里的不成文规则,人人都会维护,因为书籍珍贵的缘故,这个圈子实际上并不大,所以相互之间互相维护,也等于是在维护自己。

    “小心无大错。”郭嘉摇了摇头,谁知道呢,命只有一条,他可不想作死,名士又如何?钟繇名气够大,还不是一样死了?

    “嘿,刘季玉暗弱,这偌大西川,早晚必为他人所夺,可叹先主数十年经营基业,却要毁于顷刻之间!”就当两人准备离开之时,突然听到酒楼中传来一声大喝。

    郭嘉不由探出脑袋,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正看到酒楼大堂里,一名身高不过五尺的文士正在借着酒劲大发酒疯,不过这话却是道尽了蜀中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