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骑兵、重步兵、火枪手各一个百总,你就会以正四品佥事衔实授千总的职位带着麾下回到辽东战场。”

    闷闷不乐的鲁承祖立刻心花怒放了,他道:“谢谢大人,卑职一定加紧扩充兵马。”

    “记住,不要急躁,慢慢来,带出来的兵要对他们负责,滥竽充数可是害人害己啊!”

    “大人,卑职醒得!达不到黄家人马的要求,卑职不敢拉出去丢人现眼。”

    鲁承祖有信心,这里不断有老百姓投靠,这里有许多土地可以屯田,黄家不差钱在这里兴办产业,浮山所马上就能够自给自足。

    有了钱粮,有大量兵源,有黄家出品的装备和武器,成功训练出一支两三千的部队应该用不了两年。

    鲁承祖是黄胜的心腹,如果年纪轻轻就在这里当个正五品千户就会失去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浮山所这里十几年都不会有战事爆发。

    黄胜交代鲁承祖的任务其实就是在这里蛰伏闷头发展,有了实力就可以拉起山东的队伍去关外觅封侯。

    浮山港到福建厦门有一千余海里,到舟山不超过六百海里,黄家船队如果平均保持六节航速,如今是六月份正是日长夜短,日夜兼程时夜里的船速可达不到六节,即便如此一天航行一百二十海里还是完全能够保证。

    因为黄家战船冲刺时全部动力用上,顺风顺水可以超过十节航速,比这个时代同样级别的战船最少快三成。

    黄胜计划用五到八天时间赶到舟山岛,因为理论上的计算虽然是可以在五天内赶到,但是要考虑到航线不太熟和天气因素,需要放余量。

    总而言之风帆时代的航速很操蛋,谁也说不准航速能够达到几节。李白有诗曰:千里江陵一日还,虽然描写得夸张,也能够说明船很快,顺风顺水航速十几二十节恐怕要有。

    而船慢的时候恐怕还不如步行,不然那些纤夫干什么?他们拉着纤当然比平时走路慢。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兴土木

    船队别了浮山港再次扬帆远航,一切顺利,虽然没有能够如理想化那样五天赶到舟山,在第七天还是赶到了岱山岛,这里正在修建港口和配套设施,恐怕有近一万人在劳作。

    顾三带着从黄家湾岛调来的一百多位大师傅,在磨盘山下扩建一个天然深水港,岛上的原住民都被雇佣来干活儿。

    顾三来到的当天就找来了许多居住在这里的渔民,什么废话都没有,先让他们一人吃两个大炊饼,然后就是给了他们几条裤子,好让他们的女人能够出门。

    这些贫穷的人不傻,知道这里被一个文官老爷看上了,以后会雇佣他们工作,每个认真工作的壮劳力最少一个月可以挣到一两银子。

    他们马上奔走相告,很快就组织起来参加劳动吃米饭、白面炊饼。

    叶成经还让叶佥事派来了卫所军一千人,顾三干脆让这些已经退化得跟农民相差无几的卫所军把家里的劳力都带来这里劳动,管吃管喝每月六钱银子一个普通劳力,壮劳力给一两银子一个月。

    有如此好事?许多没有被安排到这里工作的卫所军都纷纷告假来岱山岛打工,他们一个月给上面交二钱银子,来这里干活混饱了肚子,还能够挣几钱银子人人都认为划得来。

    军官也认为得到了实惠,根本不管他们,所以岱山岛的工地热火朝天。

    投资带动就业那是真理,黄胜永远不会把银子藏在地窖里,绝对是挣一两用十钱,着手开办钱庄后可以赚一两投资三两。

    有着前阁老加首辅大臣背景的叶成经在浙江办事太容易,根本没有费周折。这里已经是黄家的地盘,因为地契已经到手。

    这里的岛屿太多了,连主岛舟山都没有什么居民,大多数都是卫所军家属和贫困的渔民,黄家来到这里大兴土木,立刻给这里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舟山中中所见到了早就在等候的叶成经,也见到了正四品佥事叶浩武,这位武官中等身材,大概四十岁上下,看起来蛮干练。

    也难怪,他一个家生子,如果没有两把刷子也不会一步步爬成官老爷。

    叶浩武态度很端正,见到黄胜大人以大礼参见,跪在地上磕头,强龙不压地头蛇,黄胜一点谱都不摆,乐呵呵拉起叶浩武,嘘寒问暖。

    黄胜大人的威名已经传播四海,叶浩武早已如雷贯耳,今天见黄大人果然名不虚传,麾下的一艘艘战船都有六门以上的火炮,区区一个觉华岛水营千总的编制,战斗力恐怕足以灭了浙江水师。

    叶成经已经叮嘱过,让叶浩武不要乱说,这一次黄大人是出来干私活儿,是自己特意请来送叶家的货物去南洋。这屡见不鲜,大多数文官武将都是如此,大家心照不宣尔。

    叶浩武是叶家人,当然是自己人,他不但自己不乱讲话,还让手下守口如瓶。

    黄胜给了叶浩武一个小小的见面礼,这位卫所武官乐不可支,又跪下磕头不已。

    那是赵时敏带着麾下去日本砍来的六十五级真倭,黄胜大人拿着这东西根本无用,叶浩武得到了只要上面有人,运作一番说不定能够混到一些好处。

    当然,他要提拔为从三品卫指挥同知这靠一点点莫须有的战功绝对不够,补充一些装备和钱粮肯定会有。

    黄大人如此够意思,叶浩武当然好好为黄家服务,拍胸口保证岱山岛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他一定两肋插刀。

    黄家马船把叶家运来存放在中中所的货物装船过账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叶家安排了三个帐房,十个伙计一起去吕宋岛马尼拉港交割,叶成经居然也准备跟着一起去。

    这小子有胆识,比李三才家那个孙子李文友强多了,大家有共同利益,黄胜不怕在叶家人面前暴露实力,带着他见识一番也好,这一趟回来后,海贸合伙人应该更加摆正他们的位置。

    只是自己根本不是先去南洋做生意,而是要马上联系许心素,把他从中左所弄出来。

    因为黄胜知道今年就是许心素的死期,知道中左所城厦门会在今年被郑一官攻破,而郑一官这一次就是以消灭许心素为主要目标来福建抢掠。

    具体时间不清楚,自己没空在中左所等着,怕东西被别人抢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先下手收入囊中,只是不能肯定郑一官有没有得手,黄胜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因此船队第一站的目的地是厦门港,有李国助在身边,约上许心素一起跑南洋,这小子就不会疑神疑鬼,肯定放心大胆跟着船队出发,他来到黄家战船上就不会如史上那样被郑一官宰了。

    许心素是福建总兵官俞咨皋的人,自己越俎代庖跨省捞人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有些不方便,拉上福建总兵就水到渠成了。

    黄胜对叶成经道:“叶公子同去南洋再好不过,只是本官要有事情麻烦公子回福州处置。”

    “大人可是要约俞咨皋总兵大人会晤?”这位叶公子是个聪明人,马上就知道黄大人的意思。

    “然也,叶公子可约俞咨皋大人同去中左所城,本官的船队在厦门港恭候。”

    “妙哉,大人是想让俞咨皋大人看见咱们这一次跑南洋的实力,坚定他和您共同对付郑一官的信心,然否?”

    “叶公子果然聪慧,没有实力空口说白话如何有说服力?只要公子带着俞总兵来厦门看看,以后如何合作就好说好商量矣!”

    叶成经已经看到了黄家船队和威风凛凛的战士,听说这还不是全部,马上还会有活跃在日本海的海盗来会盟。

    他已经开始佩服这位文官了,简直是黑白通吃啊!也决定要跟黄大人好好相处,人家能够调动海盗打海盗,难得不能指使海盗抢海贸合伙人的商船?

    叶成经这个屡试不中的士子最羡慕同样是士子出生黄胜的升官速度,五月份在京师时大才子是从五品大人,现在才不到两个月黄大人就获得斩杀建奴的军功成为从四品的官老爷了。

    这个升官速度也太厉害了,离封疆大吏巡抚大人也只不过一步之遥,黄大人主打的‘宁锦大捷’封赏还没有下达,恐怕跑南洋回来黄大人就再升两级成为从三品巡抚大人也未可知。

    叶成经有了小心思,自己杂念太多,圣贤书实在读不进去,眼看着科举无望,如果获得黄大人抬爱留在军中任职,有了军功得到举人功名后入朝为官也大有可能。

    叶成经见黄大人安排他跑腿,痛痛快快答应了,让叶签事派快船送他去福宁州宁德转陆路去福州。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屏蔽海域

    六月二十七日,李国助如约前来,带来了大小战船九十六艘,草撇船以上级战船足有五十艘,果然是倾尽全力了。

    舟山离厦门还有五百余海里,黄胜有了经验认为还应该在七八天内能够到达,运气好五六天就可以。

    可惜失算了,李国助的战船可没有黄家特有的螺旋桨驱动,许多连巨桨都没有完全靠几面硬帆获得的风力航行太慢了。

    最后王连发出主意采取拼接加拖拽的办法大家一行,李国助麾下的海盗也来黄家海船的动力舱蹬踏板进行人力加速,果然快了一些,终于在第十天过了泉州海域。

    马上接近厦门港了,黄胜可不愿意闲杂人等发现如此庞大的船队,开始扰民,当然不是抢掠,而是让沿途的所有船舶活动停止三五天。

    黄家的九艘哨马船和二十四艘草撇船、六艘新主战船开始跟庞大的船队脱离,因为他们接到家主的命令屏蔽经过的海域。

    视线里的所有船舶都扣下,连渔船都不例外,如果有谁胆敢反抗,十有**是海盗,缴获或者击沉随机应变。

    黄胜代表的是大明水师,高高飘扬的水师战旗远远地就会看到,老百姓见官兵要他们停船那里敢不听话,海盗见来了大量官兵,肯定会逃窜。

    因此击沉妄图逃跑的海船里应该都不是良民,况且这里海盗猖獗,郑一官之所以能够屡屡成功袭击沿海大明村镇,布置的眼线和哨马船肯定不老少。

    黄明道坐不住了,请令去‘扬州号’主战船指挥战斗,他是黄家水师最高统帅,黄胜当然要让他获得实战经验。

    意气风发的黄明道带着战船队伍前出船队十余海里开始制造无船区,很快就逼停了几十艘渔船和几艘商船,至于里面有没有海盗不知道,全部押到船队附近交给黄东山带着火枪手慢慢甄别。

    眼看着离厦门港越来越近,黄明道坐镇的‘扬州号’观察哨发现了几艘哨船,没有打大明福建水师旗号,旗帜上有一个斗大的郑字。

    黄明理确认是郑一官的海盗战船,马上安排派九艘哨马快船和六艘草撇船散开左右包抄到敌船身后,自己的‘扬州号’、‘大同号’和六艘草撇船迎头痛击。

    ‘江阴号’、‘昆山号’会同六艘草撇船从西包抄,‘嘉定号’、‘广州号’以及六艘草撇船从东面攻击。

    这就是高科技的优势,由于黄家战船的望哨都是高倍焦距的双筒固定式望远镜。

    在郑一官哨船发现自己船队前就作了部署,巨大的包围圈已经形成,在海上一望无际,利用高倍望远镜料敌预先比在陆地打运动反击战还要轻松。

    陆地上还有沟沟坎坎密林山岗,敌人遇袭后四散奔逃还存在成功躲藏的可能性,在海上往哪儿躲?

    一无所知的郑家哨船发现明军战船时赶紧全速逃窜,可惜事与愿违,立刻被包抄的快船堵住了退路。

    绝对是雄狮搏兔,郑一官的哨船只有几支如大号抬枪那样的铜铳而已,面对坚船利炮哪里有一丝战斗力。

    很快,妄想熘之大吉的三艘哨船被击沉一艘,哨船太小,实在吃不消炮弹直射,黄家还为了多抓俘虏减少伤害效果用了实心弹,一颗九磅铁球直接命中也把那艘哨船打散了架,其余两艘见无路可逃很理智的投降了。

    黄家战船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救起了落水未死的海盗,一共俘虏了二十六人。黄明道立刻把他们捆成了粽子扔到哨马快船上送到了家主所在的旗舰。

    李国助来到舟山会师后发现黄家的船坚炮勐,实力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强大数倍,对这一次出击郑一官充满了信心,他主动要求来黄大人旗舰‘辽东号’当差,好随时给黄大人出谋划策。

    这小子态度很不错,他如此做派是免得黄胜猜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的麾下见家主在黄大人的旗舰一起指挥,想玩滑头就要考虑后果。

    李国助来到黄大人的旗舰看到了‘辽东号’的装备后赞叹不已,自信心更加爆棚了,他认为这样的巨舰,如此勐的火力,十艘二号福船级战船来进攻也会铩羽而归。

    在旗舰住了几天,他从小就看到父亲如何带水手,自己也在战船上混迹十几年,现在看到黄家那些龙精虎勐的战士,看见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才知道兵原来可以练成如此样子,他对黄大人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今天听说前面黄明道大人已经有了斩获,还抓了不少俘虏,马上来到议事舱参谋。

    海盗俘虏已经被黄大人的亲兵队拎到议事舱家主前面跪下,海盗们有见识,他们刚才就被大明水师浩大的船队惊着了,又被扔到了一艘大战船上后,发现这艘船上不知道有多少他们没有见过的巨炮。

    海盗们瑟瑟发抖,一个个跪在地上告饶,无非是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幼童,请官兵大老爷高抬贵手。

    李国柱站起身围着海盗们转了一圈,忽然道:“凌洪,我认得你,想不到你还活着。”

    海盗俘虏里一个满脸褶子的老海盗瞠目结舌,他看上去很老其实还不到四十岁,实在想不到明军水师里居然有大人认识自己。

    定睛看去,蓦然大哭起来,道:“小主人,小的想不到这辈子还能够见您一面啊!”

    原来这个名叫凌洪的老水手是个小头目,管理一艘哨船和九个海盗兵丁。他十几年前就跟着李国柱的父亲李旦跑海,没有想到今日见了小主人李国柱,一时悲喜交加。

    黄胜仔细观察凌洪的表情,再详细问了他这两年的情况,心里有数了,这位凌洪也是老海贼,在郑一官手下不过得了一个相当于小旗的职务,还是管带一艘哨船,肯定是没有得到重用。

    哨船相当于陆军的夜不收和探马,是个高危兵种,他都快四十的人,还被委任这么个差事就可见一斑了。

    李国柱乍见故人感慨良多,他跪下替老水手求情。黄胜顺水推舟收下凌洪,并且委任他一个从七品副总旗的官身,立刻让荷香给他办理官凭文书,并且留在旗舰担任向导。

    黄胜现在任命六品以下的武官只要报备就可以,到了兵部不可能被驳回,上报朝廷后肯定顺利过关。

    大明朝廷的武官和海盗给的头目孰重孰轻凌洪哪会不知,老水手修成正果了,他磕头碰地泣不成声。

    黄胜给了林洪从七品官身,并不代表纳入黄家私兵序列,这个官职是大明觉华岛营千总下的一个副总旗官。(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黄雀在后

    黄家私兵要成为从七品需要通过文化考试才行,要不就需要有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长才可以降低文化分。

    凌洪本来就因为是李旦的老人,不怎么受郑一官待见。他这一次发现自己被朝廷水师包围战战兢兢地选择了投降,本来还怕性命不保,官军平时还经常做杀良冒功的买卖呢,不要说自己是实打实的海盗。

    谁知喜从天降,巧遇小主人带着大明水师来找郑一官晦气。自己还当上了官老爷,那位年轻的大老爷还叮嘱自己好好学习,争取立功,以后还会升官发财。

    凌洪把自己了解的郑一官近况都原原本本讲给在座的明军官员听了,绝对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告诉黄胜大人,这一次之所以出现在这一片海域是因为郑一官那厮带着近二百海船来找中左所厦门城许心素的晦气。

    攻击厦门港口的战斗在昨天打响,估计现在已经得手了,只是中左所的城池乃是石头城,相当坚固,如果要拿下应该要费些周折,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

    黄胜大人带着李国助来厦门就是联络福建水师把总许心素,想不到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郑一官居然正在攻打中左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此天赐良机哪能轻易错过?只是希望许心素命大能够撑到黄家跟李国助组建的联合船队到来。

    听到这个信息,李国助急得直搓手,他跟许心素是老搭档,两人多次被郑一官胖揍,此时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去厦门城。

    黄胜当机立断,让黄东山传令留下所有的李国助战船保卫货船,黄家所有战船跟船队火速脱离,满帆全速逼近厦门港堵住送到嘴里的那些郑一官海船。

    黄胜倒不是瞧不起李国助战船的战斗力,而是瞧不上他们的速度,打奇袭战一定要兵贵神速,越快越好,黄家战船脱离大队伍,满帆全驱动航行速度可以提升三成以上。

    黄胜实在怕许心素不抗揍,万一在黄家队伍到达的前一刻被郑一官宰了就亏大发了。

    许心素出道十几年,久在南海混迹,是不可多得的活地图,他多次跑南洋航线,跟活跃在这里的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经常打交道,相互的关系不错。

    留下这个人在明军水师,能够较好的制衡郑一官、刘湘、李魁奇等等海盗的发展。

    见明军准备袭击厦门港,刚刚成为大明官军副总旗官的凌洪主动请命参战,他说出了计划,黄胜认为可行,无间道果然是个杀手锏啊!

    林洪准备依旧驾驶自己的哨船回航,在路上诱捕其他哨船,他认为一路上能够遇到的郑一官哨船水手,十有**都认识他,都尊称他一声老大哥。

    林洪虽然不受郑一官重用,资摆在那里呢,一起混日子的海盗他认识太多了,完全可以骗停那些哨船,然后劝他们归顺朝廷,如果有冥顽不灵的,林洪毫不犹豫表态自己会动手斩杀。

    黄胜当即派了一个小旗的一级射手,准备了一架双筒望远镜,由黎喜汉带领随凌洪去诱敌,传令前出的黄明理执行猎捕郑一官哨船计划。

    用无间道对付郑一官的哨船,只要他们真的停船叙话,十一个射击好手,带着二十二支燧发枪,敌船不过十人左右,根本不经打。

    本来黄家哨船速度就比郑一官的哨船快三成,他们又被凌洪骗得落帆减速,当然更加逃不掉。

    黄胜知道只要能够悄无声息把敌人的哨船都干掉,他们的船队就如同一个瞎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方向袭击他们。

    黄胜决定封堵厦门港口来个关门打狗,争取把这里一二百艘郑一官的大小海船都留下。

    船队悄悄地往厦门港口逼近,由于凌洪的无间道行为,又有几艘哨船被拿下,几乎兵不血刃。

    因为这些哨船发现凌洪的船后,都没有一丝提防的动作,而是靠上来和他叙话。

    他们很快就被黄家快船包围,又被十一支枪指着,然后凌洪就开始喊话,保证这些人投诚后的人身安全,还告诉他们老主人的公子就在这里,现在已经是官老爷了。

    这些人看见老大哥和前小主人都投降朝廷,也就不抵抗,乖乖地做了俘虏。

    当然这也是黄胜占了正统的好处,黄胜是代表国家,代表政府,不管这个国家和政府有多么不堪,在海盗眼里也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贼向官兵投诚是应该的,他们没有心理压力,只是怕官兵背信弃义,砍下他们的首级换赏银罢了。

    老水手言辞烁烁告诉大家,自己已经被大人收编为官军,而且小主人李国柱也在大人麾下当差呢,这些人本来跟着郑一官的时间就不长,忠诚度不高,他们马上就改弦易辙了。

    黄胜和李国柱已经把厦门港的敌船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最后黄胜决定,不能等李国助的战船到来了,机不可失黄家战船立刻发动攻击。

    所有俘获的郑一官兵丁都由凌洪带领,让他们喊话劝降,要是能够让郑一官战船放弃抵抗投降,每劝降一条战船,每人赏银十两,官升一级。

    黄胜知道对付贼兵的办法,就是要恩威并施,首先就是要立威,要把对方打得哭爹喊娘,看见自己的战船就害怕。

    给他们造成一种投降才有生路的感觉,然后让俘虏喊话让他们消除投降也会被杀头的恐惧。

    黄家战船这一次单独攻击郑一官船队,就是展示战船强大的火力,震慑这些海盗,也有让李国柱开开眼的意思。

    李国柱和他手下也不是什么好鸟,他们都是些桀骜不驯之徒,平时也是经常干刀头舔血的没本钱买卖,这些人和他讲道理没用,只有武力和银子有效果。

    一切准备就绪,黄家所有战船全速突进,在熟门熟路的林洪带领下没有走一丝弯路,来到厦门港,发现这里的战事已经尘埃落定,厦门港昨天就陷落了。

    停泊在这里都是郑一官的战船和几十艘战利品,也就是大明福建水师的战船,郑一官已经上岸,亲自带着七千余爪牙攻击大明中左所城厦门去了。

    黄家船队冲进了根本不设防的厦门港,船头的火炮只管往港口停泊的战船轰击。攻击太突然,郑一官在厦门港口的海船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只有十几艘主战船满员。

    其他船上都是值守人员,这些船上值守的人员恐怕只能把船勉勉强强开动起来就不错了,哪里会有攻击力。况且他们的主炮许多拆下来送去轰击厦门城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八章:关门打狗

    郑一官也是习惯用火器的,攻打坚城没有炮火该会造成攻城部队多大伤亡啊?所以他尽可能多带大炮。

    厦门城离港口码头不到二十里,大家只要辛苦一些多运一些大炮上去攻城,许心素就插翅难逃。

    郑一官这一次打厦门最主要目标就是许心素,因为许心素是这一带的地头蛇,跟各路海盗都有交往,跟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也有贸易往来,跟澳门的葡萄牙人也经常打交道。

    郑一官想得到大明招安的最好条件摇身一变成为官军后玩两面三刀,可是许心素在里面搞风搞雨,让他很不爽,一山不容二虎,所以许心素必须死。

    史上郑一官做到了,厦门城被攻破,许心素和一千多守军阵亡,郑一官劫掠过后,中左所里幸存者十不存一,财物被洗劫一空。

    如今他恐怕做不到了,会不会被邪恶的黄胜大人堵死退路打死在这里都不好说,只是不知道许心素有没有已经被郑一官做掉!

    厦门港热闹非凡,黄家船队的攻势如狼似虎,迅雷不及掩耳也!

    郑一官不是等闲之辈,他已经打垮了福建水师,派了十几艘哨马船监视附近二十海里的海面,有任何船队逼近都会探报到郑一官大帐。

    他们哪里会想到出了无间道,所有的哨马船都无声无息倒戈了,船上的海盗马上就会在明军队伍里出现,来劝降曾经的同伙。

    港口内的郑一官战船根本不在状态,他们在吃喝抢来的酒肉,玩弄裹挟来的女子。

    忽然间,炮声隆隆,海盗们傻眼了,谁在打炮啊?当然是黄家战船在单方面炮击。

    五十二艘战船喷射出炮弹落入胆敢抵抗的任何郑一官战船,很快就有几艘战船燃起熊熊大火,估计是被击中了火药桶。

    船上许多衣不蔽体的水手炮手纷纷跳海逃命,女人的尖叫声无比刺耳。郑一官的水手还是比较有战斗力的,马上就有几艘战船反应过来,开始反击,无非是炮来炮往,炮弹乱飞。

    可惜他们太不堪一击,打不出三轮炮火就歇菜了。

    由于黄家战船都是线膛炮和滑膛炮混装,精度和速度得到了良好的互补,可以由远到近一路攻击前进。

    敌人战船的滑膛炮在横船准备侧击时就有许多炮位被打掉了,黄家的炮弹太毒,一炸一大片,海盗们哭爹喊娘狼狈不堪,他们如同下饺子般一个个‘扑通、扑通’往海里跳。

    随即郑一官船队那些还有动力的海船就开始夺路而逃。

    黄家战船开始装填哑铃弹、链球弹,这些炮弹是专门对付敌船桅杆的。顾名思义炮弹如哑铃状,又如同两个由铁链子连体的铁球,打出去时是飞快旋转着的,落到敌船甲板上对桅杆的破坏力极强。

    那些被明军监督着用来劝降的俘虏,他们本来还是被动劝降,现在看见自己的前战友不堪一击被官兵军打得魂飞魄散,已经是真心实意劝降了,他们其实是想救那些前袍泽的性命。

    他们扯着嗓子,拼命喊话,让郑一官的海盗们放下武器,不要再抵抗了没有用,你们会被杀光的。渐渐地有船打起了白旗,慢慢地就开始多了起来。

    一支没有信仰,组织混乱以抢劫为生的军队只能打顺风仗,一旦遭到惨痛的打击很快就会崩溃,四散奔逃。

    逃是逃不掉了,黄家战船以有备算无备,早已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又是集中力量攻击郑一官的一部分兵力,在整体实力上是这一部兵力的几倍。

    郑一官虽然现在有六七百条海船,但是三号福船以上级战船不会超过二百艘。在厦门港口有一二百艘海船,其中大多数是运兵船和补给船,只有六十几艘战船和武装商船。

    而这些战船上的火炮一部分都运去攻打中左所了,炮手当然也跟着火炮一同前往,所以这六十几艘战船装备不全,战斗人员也不满员,他们又是刚刚大胜,在享受战果,懈怠得很。

    这当然给了黄家战船可乘之机,在被突袭的情况下,在被黄家局部优势兵力的群殴之下,只有十几艘战船来得及反应,七八艘战船进行了反击,可惜只打了不超过三轮炮就失去了抵抗力。

    黄家的战船最大的优势就是提前二百多年问世的螺旋桨技术,速度无与伦比,已经丧胆的海盗哪里跑?

    他们还不如日本浪人顽强,见明军战船围追堵截没有熘之大吉的可能性,很快就乖乖的举起了白旗。

    黄家战船出师以来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海战,持续了半个时辰不到就结束了。

    斩首不多,俘获很多,完整战船就俘获了五十几条,运输船和补给船由于没有什么战斗力反而成为了幸运儿,几乎全须全尾变成了黄家私产的有一百二十艘上下。

    俘虏抓了一千多人,这个数字还在增长之中,因为凌洪组织了许多小船在捞跳海逃命的海盗呢。

    海盗的船上当然有许多金银财宝喽,一时间都来不及清点,由此可见海盗头子郑一官攻入厦门港也劫掠了不少财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