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俘虏抓了一千多人,这个数字还在增长之中,因为凌洪组织了许多小船在捞跳海逃命的海盗呢。

    海盗的船上当然有许多金银财宝喽,一时间都来不及清点,由此可见海盗头子郑一官攻入厦门港也劫掠了不少财货。

    还有五十几艘大明战船本来是郑一官大获全胜的战利品,现在都是留给黄家的福利也!

    解救了五百多被海盗抢来准备带回去享乐的女子,还有三百多身强力壮的男子,看样子好像是明军水手炮手的打扮。

    看来郑一官大量需要水手炮手,可能准备裹挟他们当海盗。

    黄家战士都很忙,他们知道家主要立刻去中左所解围,可惜没有战马,七手八脚卸载了装甲战车后,马车夫指挥官朱荣国决定用人来拉车,很快两个马车夫带着**个解救的明军就准备好了。

    这些明军虽然不知道来救下他们的明军是哪一部分的,但是很明显,这些明军比他们强大太多了,人人都精神焕发衣甲鲜明。

    刚才几百门火炮攻击海盗造成的震撼感觉让他们不敢不服从命令,他们是内行,知道这一支明军肯定不好惹,还是听话一些比较保险。

    使用人来拉战车,在接战时转换成推进状态更加容易,只要就地拉着战车转身然后直接用手推着车厢就可以攻击前进了,人和马不一样,长着手呢,推进虽然有些慢,但是更加平稳了,速度也能够跟得上重步兵。

    葛呈杰作为家主的战车驾驶员成为了参加这一次远航为数不多的马车夫之一,他经常带着马车夫保养装甲战车,免得海上咸湿的空气使得钢铁零件锈蚀。

    装甲战车安装完毕后,所有马车夫都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他们必须保证拉得出打得响。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九章:危如累卵

    黄胜亲自带队救援中左所,留下黄明道、李国助坚守港口,不下战船,防止附近有郑一官的船队在活动。

    黄明道已经把九艘哨船全部派出去了,他还不是很放心,又派出了十二艘草撇船继续制造无船区。

    己所不欲才施于人,他担心郑一官的船队也效仿黄家的攻击步骤,被人家堵在港口揍多么不舒服,小心驶得万年船。

    三十辆战车、十辆运兵车已经整装待发,火枪手、掷弹兵、重步兵、已经登陆列队完毕,十门野战炮已经在狗儿的指挥下在码头组装完成了,黄胜亲自带着陆战队直奔厦门去也。

    郑一官打败明军水师占领厦门港后,立刻奔袭厦门城,谁知这里的守军早已经有了准备,不仅城门紧闭还用石头把四个城门堵得死死地。

    即便中左所里有郑一官的内应都无计可施,要把那些巨石搬开偷偷的打开城门而不被守军发现,根本不可能。

    郑一官就是福建人,他果然用了内应,可惜急急忙忙赶到中左所没有如预想中的那样,中左所城门大开,海盗一拥而入。

    没辙,郑一官担心猎杀目标许心素跑了,指挥爪牙火速包围了厦门城,斥候报告以经亲眼看见在城头组织防御的许心素和许家家丁。

    郑一官见正主还在,放心了,眼看天色不早,今日准备不足来不及攻城,先围死了再说。

    他传令让厦门港口内的炮手、水手把火炮连夜运来,准备明天炮击中左所。

    中左所其实不大,只不过不到三里周长,厦门岛也不大不到三十里方圆,明朝的城池很少如黄胜修建城堡那样紧靠大海。

    相反,明明是沿海的城池还有意尽可能离大海远一些,这样布局有可能是为了留下战略纵深,让倭寇攻击时登岸陆战的距离拉长!

    海盗上岸后走一段距离才能够攻击城池,逃跑时又需要时间才能够到达战船的位置,这样就给了明军留下他们首级的机会。

    厦门城墙也不才高二丈二尺,大概七米的样子,由于就地取材,乃是石头城,牢固度比夯土城墙不可同日而语。

    中左所远离港口确实增加了海盗攻击的难度,要是紧邻港口就麻烦了,海盗战船上的火炮如果能够直接打上城墙,发动攻击的突然性就存在了。

    海盗战船蜂拥而至,城池来不及反应,一轮炮火就有可能把靠海的城门摧毁,由此可见大明让城池远离大海是对的。

    在没有利害的水师保驾护航的前提下,靠陆军守卫海防线确实比较难。

    黄家不怕,随着铸钢火炮不断出厂,布置在堡垒的火炮无论射程还是口径都大于普通战船,况且堡垒挨几炮无所谓,战船哪里吃得消?

    第二天,郑一官麾下五十门六磅炮部署到位,谁知厦门城头的火炮率先开火,四颗六磅的大铁球一阵乱跳,郑一官损失了十几个手下。

    城头炮火占了居高临下地利的光,郑一官拥有火炮多的优势,攻城战由炮战拉开了序幕。

    这里是许心素苦心经营的老窝,他有银子,麾下也有三百铁甲家丁,四百火绳枪手,中左所有一个千户卫所军驻守,不满员才七百多人,外加上厦门港失守逃来了五百多水手和炮手,这里守军一共有两千左右。

    按理说郑一官来了七千人,不应该打得下城池,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可不能单单计算人头,这是热兵器战争,要计算火力输出。

    郑一官集中了五十门火炮专门攻击地势平缓的西门,很快就把许心素布置在西门城头的四门六磅铜芯铁炮干掉了。

    接着就是单方面炮击厦门,随后郑一官的海盗们扛着云梯,举着盾牌在炮火的掩护下接近准备蚁附攻城。

    厦门城在抵抗,火绳枪噼里啪啦打响,郑一官的火绳枪手也不示弱,纷纷举枪还击,双方打了一个上午互有伤亡,这已经是大量使用热兵器的攻防战,双方都打红了眼。

    也是因为这里炮来炮往火绳枪噼里啪啦打个不停,远在十几里外厦门港的炮击被掩盖了,郑一官和麾下们没有发现黄雀在后。

    郑一官的人已经两次冲上已经千疮百孔的西城墙,第一次是被许心素的铁甲家丁队硬生生噼头盖脸打了下去。

    第二次是许心素亲自带着幸存的火绳枪手二百多人,采取三段击排枪齐射又把立足未稳的郑一官爪牙赶下城墙。

    许心素眼睁睁看着伤亡巨大,发动了全城动员,连监狱里的囚犯都被带到城头,大家都来扔石头砸海盗。

    厦门城里的老百姓纷纷帮着运石头,还好这里的建筑都是以石材为主,老百姓在拆离西门最近的房子,石头巨木源源不断送上城墙。

    到了守城最艰苦的时候反而是最原始的武器最靠谱,随随便便上来一个老百姓,推下一块巨石都能够杀伤敌军。

    而火绳枪由于不断射击,开始炸膛,没有打到敌人反而伤了自己。

    由于郑一官炮火隔一段时间就来一轮,铁球打在石头上造成乱石飞溅,许多守城军民防不胜防,死伤惨重。

    郑一官知道火炮的特性,他干掉了中左所城头的火炮后换了打发,采取齐射三轮,停一刻散热,接着再来三轮的战法,效果不错,五十门火炮同时怒吼果然气势惊人,厦门城军民的哭喊声惊天动地。

    郑一官的攻城部队利用火炮散热的间隙往城头攀爬,打到中午,千疮百孔的厦门城越来越好攀爬了,城头的对抗也越来越弱。

    郑一官已经稳操胜矣!他准备最后一轮炮火过后全军压上,总攻击开始。

    动员令已经下达,破城后让大家任意劫掠,他郑一官别的都不要,只要许心素的项上人头。

    许心素已经竭尽全力,他知道福建总兵官俞咨皋不可能派兵来救援中左所,这位大人安全第一躲得太远了。

    他看着尸横遍地的战场欲哭无泪,对着伤痕累累的家丁们道:“郑一官那厮只不过想取本官性命,本官如他所愿尔。”

    许心素说完话准备跳下城墙寻死,动作不敏捷。家丁头子许心虎一把抱住了家主,对着身边幸存的家丁以及老百姓大吼道:

    “海盗凶残,他们就是为了烧杀抢掠而来,如今在厦门城下吃了大亏,死了那许多人,一旦城破他们一定疯狂报复,厦门城肯定鸡犬不留,大家打起精神跟海盗们拼了。”

    这话有效果,已经泄了气的军民又开始收拾武器,搬运石块,准备血战到底!

    许心素用了刘备摔孩子的区区小计就激起了同仇敌忾,他连忙继续调整部署,挑选出没有负伤的一百五十火绳枪手和一百铁甲家丁。

    让心腹家丁头子许心虎带领他们退下城墙休息躲避炮火带来的伤亡,等郑一官爪牙攻上城墙跟城墙上的守军混战时作为生力军突然杀出。

    为了证明自己誓与中左所城共存亡的决心,许心素冒着可能被郑一官炮火直接击毙的风险端着火绳枪亲自在城头指挥。

    隆隆炮声过后,郑一官阵地的喊杀声响彻云霄,咚咚战鼓声如同催命,海盗们小跑着声嘶力竭叫喊着冲来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绝处逢生

    许心素握着火绳枪,这位风云人物平静地看着海盗们怪叫着如潮水般涌来,他知道最危急的时刻来到了,只想大量给郑一官爪牙杀伤,哪怕自己被干掉也要老对手脱层皮。

    厦门城危如累卵,眼看着胜利果实就会到手了,冲锋的海盗甚至想起了城里白白的美娇娘,一个个开始亢奋,也不知道有没有勃起。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一官中军铜锣声大作,海盗鸣金收兵了。

    冲锋的海盗们都如同霜打了的茄子蔫儿了,他们开始骂娘,纷纷指责谁他妈乱指挥,一路骂骂咧咧往中军方向退回。

    许心素有些茫然,有一种绝处逢生的小感觉,眼睁睁厦门就会一鼓而下了,郑一官脑子出毛病了?他没时间多想赶紧利用天赐良机,命令军民赶紧救治伤员,加固城防。

    原来郑一官脑子没出问题,而是菊花被爆了。

    郑一官中军火急火燎跑来了探马,报告了厦门港失守的消息,郑一官得知了带来福建的所有船只都被明军缴获的噩耗。

    郑一官晕了,明军大举来援,一口气就吞了厦门港内的所有船只?这不可能啊!没有听说大明还有如此厉害的水师啊!

    大明如果有如此厉害的水师存在,哪里会被我压着打了这些年无动于衷?郑一官百思不得其解。

    不管是不是真的,杀许心素缓一缓,自己的船丢光了,麻烦就大了,这里七千多人呢,他们如何回家啊?

    就在这时又飞奔来了几十人,他们就是留守厦门港的海盗,见到大头领后哭声一片,明军太凶勐,我军被揍得毫无还手之力啊!

    郑一官大惊失色,连忙下令鸣金收兵,准备集合部队反扑厦门港。

    此时他已经感觉到情况不妙,夺回厦门港恐怕于事无补,关键要夺回一些战船才能够让大军逃脱,要是明军有足够的水手已经把所有的船只驶离港口,自己怎么办?

    郑一官冒汗了,事发突然他已经乱了方寸。

    紧接着又有更多麾下从厦门港败退而来,他们报告明军登岸了,有两千多,已经在往这里攻击前进!

    郑一官大怒,他出道至今还没有吃这么大亏呢,明军不过两千多人,有什么了不起,他们还敢来这里陆战?

    既然明军往这里来了,好好招待便是,列阵!所有大炮调头推进三里,今日在厦门城下跟明军决一雌雄。

    他留下五百爪牙监视许心素的人马,亲自带领六千余麾下当道列阵,静候明军的到来,准备跟明军拼个鱼死网破。

    明军来得不快,没办法,快不起来,没有大牲口。

    炮兵指挥官狗儿带着六十名炮手和二百个炮兵实习生来厦门城下经实战锻炼,加上辅兵一百八十人,平均四十几人推、拉一辆炮车挑着炮弹和火药,总算勉勉强强跟上了大踏步前进的队伍。

    还好不怕麻烦的黄胜把十门野战炮都带来了,不然黄家私兵就会挨郑一官五十门火炮单方面炮击。

    战士们冒着炮火前进不知道会有多少倒下长眠此地矣!

    黄家私兵的大部队还在十里外,黄大人就得知郑一官没有跑而是在等着跟自己的队伍拼命,他们的火炮,早就被在一个山头亲自观察的顾山河数清楚了,整整五十门。

    黄家炮兵部队终于得到野战时大炮对轰的机会,可惜只有三门装填太慢的线膛炮能够有绝对的射程优势。

    没办法慢慢打吧!总要干掉郑一官那五十门火炮才能让战士们推进。

    虽然对方的六磅铜芯铁炮发射的是实心铁弹,但是在以石质为主的战场上,近六斤铁球跳起来的杀伤力也不容小觑,不是任何盔甲可以防护的,落点砸起飞溅的石头杀伤力也能破甲。

    黄胜大人放慢了行军速度,慢慢推进到离郑一官大阵三里的位置就不前进,部队展开列阵。

    这一次的战斗很有意思,大家都是步兵对决,都准备火炮对轰。

    这一次下南洋只带出三十辆战车,现在一字排开列阵,当然要最大化利用,每一辆战车安排了两个最好的射手,只留下两个装填手。

    根本不需要太多装填手,这两个装填手是射击成绩最不理想的存在,因为车里已经准备了四十支装填完毕的燧发膛线枪。

    十二个百总的火枪手兵战士都排队,准备枪毙敌人,也是采取大明传统的三段击齐射,一次性可以打出四余百米尼弹,装甲战车内六十支枪可以持续不断精准打出三十轮。

    经过计算,如此火力可不是乌合之众的海盗部队能够承受,黄大人笃定的认为战车里的六十个火枪手恐怕连十轮都打不出,郑一官的爪牙就该崩溃。

    掷弹兵连补给车都没有带,和配套的辅兵每人抗了一个弹药箱来到了战场,他们每人有十六颗“飞震天雷”可以扔出。

    黄家阵型简单,三十两战车分散一字排开,家主居中亲自指挥,十辆炮车跟装甲战车平行,一千二百人不到的火枪手排成三列夹杂其中,排成松散队形,前排退、后排进时不可以互相影响。

    没有布置站姿、跪姿交替射击,这样不科学,有人自己在自己脑后近距离开枪,容易让前排的火枪手被枪焰烫伤,生命危险虽然没有,但毕竟是七月份,战士们被烫伤了很难痊愈。

    黄家火枪手采取前进射击后退装填,避免战士们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郑一官带兵虽然不是白给的,可是这位黄大人是先知,他更加会审时度势。自己是官兵抓强盗,如今强盗被堵家里了,这个时候官兵不用着急慢慢来,打十天半个月都不要紧。

    因为官兵会越来越多,强盗会越来越少。

    黄大人不准备主动进攻强盗,明明看见那里有五十门火炮的炮口对着明军呢,而是远远的在敌人火炮射程外严阵以待,以逸待劳让郑一官来攻打明军的阵列。

    黄家野战炮部署相当容易,郑一官从战船上拆下的那么笨重的火炮要重新挪一下窝,前进二多里地恐怕要一个时辰都不止。

    海盗哪有时间乱哄哄去运大炮前进,况且他们也怕在推进时被明军突击。

    黄家有三门六磅线膛炮在三里外其实已经打得到郑一官布置的火炮了,黄胜不允许狗儿过早的暴露实力,怕郑一官发现情况不妙,意识到他们没有一丝打赢的可能性选择马上逃窜。

    虽然这里是个大海岛,可是如果海盗的战斗力没有被重创,他们逃得漫山遍野都是,利用密林、山岗负隅顽抗要剿灭他们可不容易,还要承受太多伤亡。

    正因如此,黄大人列阵跟郑一官比耐心,单看看谁耗得过谁?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动如山

    郑一官的海盗部队早就壁垒森严,明军更加众志成城,大家都做好了敌人来攻打的准备,没有人做出攻打敌人的预案,如此大家互相用眼神厮杀了有半个时辰。

    郑一官被太阳晒得有些晕,他的麾下打了半天仗,体力消耗太大,他们列阵的时间还比明军长,已经接近一个时辰了,还没有跟明军干上就有几十人晕了。

    郑一官暴怒,从未有过的无助感压抑得他透不过气来,一向认为自己多智的海盗头子觉得无计可施也。

    明军打又不打退又不退他们是干什么来了?这算什么鸟事!

    郑一官炮手的火把都换了七八支了,人人满头大汗,明军就是不动如山,奈何?

    海盗头子遇到了高手,无可奈何!你们不打我,是怕了我们的大炮。没关系我们人多,你们才十门炮,看上去还没有我们的火炮大,我们不怕,我们的勇士会冒着炮火前进。

    郑一官忍不住了,他也无法再忍,因为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啊!他们是海盗,如今被官兵堵在了岸上,后面有明军的城池中左所,前面有对峙的军队。

    明军不攻击就是有恃无恐,有可能是在等后续部队赶来也未可知啊!陷入死地的郑一官决定放弃自己的炮火优势,全军压上击溃当前之敌。

    郑一官中军令旗挥舞,旗语是中军不动,前军和两翼攻击前进。郑一官对自己麾下还是蛮有信心,他一下子出动了四千多人接近明军,这已经接近对峙明军的双倍,他想看看明军如何应对。

    海盗们当然不具备在此地久耗下去的条件,他们来攻击明军阵地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黄胜在悠闲的把玩“幸运斧”,战车里只有甄思明和边绩成两个装填手,还有一人是火器部队最高指挥官黄东山。

    另外六个装填手都在黄胜战车一侧跟刘国正的亲兵队一起列阵呢。

    “东山,还记得咱们用斧子剁建奴马甲的战斗吗?那一次李大纲差一点就死了。那时候要是有双管短铳,咱们啪啪两枪就可以结果了那两个建奴,哪里会那么凶险。”

    “大人,卑职在目呢,那时候,卑职什么忙都帮不上,只会傻兮兮扔锤子,还没有砸到建奴。”

    “火器,黄家要不遗余力发展火器,你要多用心思,在炮火的轰击下,在训练有素火枪手的射击下,任何敌人都不可能打败黄家人马。”

    “是,大人,卑职一定努力,争取训练出更多的火枪手。如今狗儿哥带的炮兵已经像模像样了,以后咱们黄家的炮火应该无敌天下。”

    就在战场上两位最高指挥官闲聊时,郑一官的部队接近到了五百步外,海盗部队知道六磅铜芯铁炮的有效射程,在此列阵正好在火炮射程之外。

    明军阵地鸦雀无声,静悄悄的让人感到神秘。郑一官中军动了,列阵前进五百步到达已经站定的前军身后停下来,那里居然有许多日本武士打扮的战士。蓦然海盗的战鼓声咚咚咚敲得震天响。

    “杀!杀!杀!”海盗部队的战士以最高嗓门连吼三声。

    明军也不甘示弱整齐划一的吼声响起“虎!虎!虎!”

    郑一官中军战旗挥舞,攻击开始,三百人的方阵,排了七列两行,之间的间隙不过十步,很明显这样的阵列是为骑兵留了通道,可是郑一官这里根本没有骑兵啊?

    看来他是死读书也是读死书,兵书怎么写他就完全照搬了。

    黄家列阵,完全是随心所欲因地制宜,参考带出队伍的战斗力和装备,分析对手可能采取的攻击方式巧妙布置,可以说不拘一格。

    海盗的火绳枪手平端着火绳枪在前进,他们早已经点燃了火绳夹在手上,接近到五十步距离随时可以击发,他们人数不少,有两千余。

    这其实已经是初期热兵器部队的一场中等规模战争,个人勇武将要被火力输出取代,新的战争模式粉墨登场也!

    郑一官队伍刀盾手在前,长枪手在后大步踏着鼓点前进。太奇怪了明军有十门火炮为何不见他们打响,难道是坏的用来虚张声势?

    郑一官兴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冒着炮火前进,就接近到明军二百步,看来胜利在望。中军鼓点的节奏勐然急促起来。

    郑一官的爪牙开始小跑,明军阵列还是波澜不惊,安安静静,忽然一声清脆的枪声,紧接着整齐划一有节奏的三声巨响“啪、啪、啪!”跟着就是很长音的“轰隆”声。

    那是火枪手听到家主的枪声响起,立刻开始三段击齐射,脱枪膛而出的米尼弹热烈亲吻海盗去了。

    坏坏的狗儿让麾下炮兵用射程远的线膛炮打出三颗六磅开花弹找他们的头子郑一官热闹一下,看看运气怎么样,说不定成功击毙敌人主将也未可知。

    滑膛炮的七颗开花弹当然去海盗进攻方阵里搅动一番,那里可是一打一大片啊!

    接下来的声音就不太整齐了,所有战车上的一级射手都以最快的速度对着冲得最靠前的火绳枪手招唿,几乎枪枪不空,七门滑膛炮又来了第二轮。

    黄胜大人在海盗接近到七十步时开枪,海盗的火绳枪手被三段击齐射打到一大半,战车里的米尼弹点名,又全部对着火绳枪手,黄家阵地硝烟弥漫,如同黑云升起。

    往枪口撞的攻击很悲惨,接下来还要惨不忍睹,四十颗“飞震天雷”腾空在明军阵列前六十步左右自由落体,石质地面,一个个完爆,波及方圆十几步。

    虽然有一百二十掷弹兵,可是阵列的长度不足以让他们展开,只有三分之一的掷弹兵得到了投弹的机会。

    海盗没有被这样打击的经验,因为硝烟弥漫根本看不清明军,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了,但是人人都知道他们伤亡惨重,因为同伴如同被割了麦子一倒一大片。

    没有傻瓜,以打家劫舍为生的海盗全盘崩溃,为什么是这样?人家中军不是没动吗?

    不动就不挨打吗?狗儿带着麾下最好的炮手用线膛炮早就锁定了郑一官,准备实施斩首行动。

    一里半的距离而已,正是线膛炮最佳射程,三颗开花弹直接打倒了郑一官的中军大旗。

    郑一官的亲兵伤亡好几十,还好一群刀盾手围着主将,让郑一官侥幸未死,可也是浑身浴血,只是不知道是他自己流血了还是亲兵的鲜血飞溅到了他身上。

    郑一官年轻,反应迅速,明军能打三颗散弹到自己的中军,就能够打六颗,不跑接着会继续挨炸。

    一个照面,海盗主将带头跑了,队伍的中军大旗不见了,这仗还怎么打?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瓦解海盗

    “兄弟们跑啊!”一瞬间来势汹汹的海盗就崩溃了。

    开始推进的明军阵列中整齐划一的吼声又响起:“跪下投降免死,跪下投降免死。”

    黄家私兵得到家主吩咐,这一次不以斩获为首功,而是以俘获为大。只要不威胁到我军安全的都饶他们一命,还布置医务兵不但要救自己人,还要尽最大可能救那些负伤海盗们的性命。

    郑一官逃跑时被坏小子狗儿的六磅线膛炮追了三颗开花弹,两颗在他逃跑路线的前方二十步,一颗落在他右边三十步,郑一官被惊吓了,恨不能生出八只脚逃跑。

    黄家掷弹兵只被允许扔了一颗“飞震天雷”,他们下一步的任务是把那些炸伤的敌人争取救活,他们不会,只不过把未死的海盗解除了武装集中起来,让医务兵安全救治。

    看着昨天把他们打得哭爹喊娘的海盗现世报了,今天也轮到他们抱头鼠窜,推装甲战车的三百多福建明军如同打了兴奋剂,一个个健步如飞,把装甲战车推出了黄包车的速度。

    家主战车正马车夫葛呈杰瞠目结舌,福建明军很勐啊!一个个都像豹子似地,怎么会被区区海盗逮了这么多?

    他根本不需要驾驶战车而是握着‘破甲神枪’护卫着战车前进,特别留意前面路况,他小心得很,要确保家主的战车平稳,千万不能撞上什么东西。

    家主的亲兵早就上前了,他们今天不怎么好下手,大部分都是用脚踹逃跑的海盗,没办法单手战斧太厉害,要是在海盗后背上来一下子十有**会要了他们的命。

    黄胜大人的枪法绝对可以枪枪索命,但是他今天不能这么干,专门打下三路,哪怕这样效率太低了也在所不惜。火枪手也是同样如此,因为家主要俘虏,关照战士们敌人逃跑时就不要打他们目标最大的后背。

    这不是打建奴,不用往死里打,以德服人!阿弥陀佛!

    全勇百总的重步兵今天提不起精神,他们还不太适应今天的战场,他们是最刚勐的勇士,对着建奴骑兵的冲撞都敢用血肉之躯去抗,已经把突刺练得又准又狠,都是对着敌人上三路。

    今天感觉不怎么好下手了,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扎死海盗。还好“跪下投降免死”海盗们都听懂了,跑不动的都选择了跪下求饶,重步兵注定没戏,没辙抓俘虏吧。

    他们一个个用“破甲神枪”把敌人的武器挑到一旁,大声喝骂“老实点,双手抱着头跪好!”

    远远看着战局变化的那五百监视厦门城动静的海盗和二百余炮手眼睁睁看见己方中军被炮击,中军大旗不翼而飞,头领郑一官生死不明,明军阵地好像有五六十门火炮同时打响,简直是惊天动地而且是接二连三。

    他们惊愕莫名,原来明军带了许多威力巨大的火炮,海盗的本能反应体现了,跑啊!郑一官的败兵队伍还没有回到营地,营地就只剩下跑不了的伤病员。

    兵败如山倒,郑一官已经知道自己没有能力组织起有效抵抗,他悲愤莫名,太可怜了,因为他不知道应该往哪里逃才好。

    不管了,先有多远就跑多远,这一支明军太可怕。

    黄胜有些遗憾,要是自己的弓骑兵在此,恐怕郑一官就有可能一战成擒变成自己的俘虏。

    比赛跑黄家人马不怕谁,关键这里地形不熟,跑迷路了都大有可能,算了各凭运气吧,黄大人打出旗语,追击十里止步。

    明军“投降免死”的吼声继续。跪下的海盗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人都累坏了,实在跑不过经常训练负重跑步的黄家私兵。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黄大人的中军又有旗语传达,不许进密林上山岗追击敌军。

    掷弹兵见到追击命令下达,马上不管那些海盗伤员。他们平时训练最多的就是负重奔跑,每一组掷弹兵每天都是扛着长条状的“飞震天雷”弹药箱,里面装四个训练弹来去二十里翻山越岭。

    他们本来就是以身体条件为选兵标准,都是顶哌哌的壮汉,今天他们终于露脸了,平时训练中流的汗水值得了,一组四人撒丫子跑得飞快冲上前抓俘虏。

    他们这样的组合没有带“飞震天雷”也不好惹,掷弹兵有双管手铳装备,辅兵有刀盾、滑轮弩、破甲神枪。

    由于黄家的盔甲又生产了不少,辅兵里只有刀盾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