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着咱们当然是好事儿!”咸丰皇帝脸色浮出来了一缕喜色,“那兰儿你计将安出?”

    “皇上且要恕我妄言之罪”杏贞尚未说完这句套话,就被咸丰打断了“且别说这些,快说说你的妙计。”

    “是,既然这杨秀清九千岁想当万岁,万岁何不成全他?”

    “话虽如此,离间之计甚妙,可杨秀清和洪秀全不上钩该怎么办?”

    “那就要请皇上成全他了,”杏贞斟酌了一番,还是把心里突然想到的大胆之极的法子说出来,“修国书给杨秀清,划江而治,南北分朝!”

    咸丰皇帝悚然变色,脸上露出一种“你居然会出这种主意”的震惊表情,正欲开口训斥杏贞,话还没开口,原本恼怒的表情低低地沉浸了下来,阴着脸若有所思,只有皇后一个人低低地声音在养心殿内飘荡。

    “皇上若是修国书给江宁,说为江南子民着想,愿与发逆划江而治,约为兄弟之国。自然,是要和杨秀清约为兄弟!”

    “臣妾知道这事儿若是露给外头的大臣知道,决然是不肯的,但若皇上自己个知道这个是离间之计,那也不算什么,只要悄悄地瞒着外头的大臣便是,若是皇上觉得丢了大清颜面,那臣妾今日就是来看望皇上的,有关江南的事儿,皇上您一个字都没和臣妾商量过。”

    些许是接受了杏贞长期以来的实用主义观念,咸丰不觉得这计谋有什么不妥,只是脸上还觉得火辣辣地,“这计谋倒是不错,若是能一封诏书便能除去杨秀清亦或者是洪秀全,朕的脸面丢上那么点也是无妨。”

    “皇上,请让臣妾来执笔,”咸丰皇帝讶然,拿眼看着杏贞,只见自己的皇后坐在炕边沉着冷静地说道,“非是臣妾矫诏,若是事发,外头的大臣不肯善罢甘休,皇上就说是臣妾的主意,国书也是臣妾写的,这样无损皇上颜面。”(未完待续。)

    ps:  要推荐票可以吗。。。。。

十二、天京事变(二)

    “兰儿,你这是什么话,”咸丰皇帝感动了,“朕和你夫妻一体,怎么可能如此。”

    “皇上明白臣妾的心便好,臣妾和大阿哥除了皇上,还能靠着谁呢,只能是尽自己所能罢了。”杏贞转了话题,“若是这计可行,皇上倒是该想想如何将这国书写的真些,谁为兄,谁为地,最要紧的是国土如何分?”

    “唔,”咸丰皇帝点了点头,“自然大清为兄,发逆为弟,哼,真是便宜了他杨秀清,”皇帝掀开被子,搭着杏贞的手到了挂着大清版图的墙壁前头,杏贞拿起了边上的灯笼帮着皇帝照明,“这给的地方大了不好,小了也不好,膏腴之地自然也不能给,皇帝您看看,怎么样才好啊。”

    “快取地图来!”原本是懒洋洋地据坐在榻上的杨秀清睁大了眼睛,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手里清廷寄来的诏书,半响才一叠声地叫伺候在身边的侍从官取地图来,胡以晃这时候才舒了一口长气,用衣袖擦了擦额边的细汗,杨秀清瞧见了胡以晃的样子,开口大笑,“好你个老胡,还算你机敏,办好了这件大事,若是这个东西落在天王手里,我可真是要吃挂落咯,起来吧。”

    “大王这说的是那里的话,想必天王也不敢给您吃挂落,大王如今手握朝纲,军功赫赫,凭他是谁,也不敢对您不敬,横竖还有天父在后头呢。”胡以晃连忙站了起来,垂手恭维着。

    “你话倒是实在。”杨秀清用手指头点了点胡以晃,笑着说道,侍从官拿进了地图,杨秀清心情大好,吩咐那个侍从官,“你去账房领一百两金子,差事当的好,是本王赏你的!”

    侍从官连忙跪下谢恩退下。杨秀清打开着地图,胡以晃连忙上前帮着杨秀清打开地图,杨秀清红着眼睛瞧了瞧地图,又看了看手中咸丰皇帝写的诏书。在地图上用手划出了一个范围。

    “这清狗的皇帝倒也不是信口开河,天京以南至太湖边,长江以北的安徽省,还有着江西、福建全省,嘿嘿。苏杭这块肥硕的土地倒是也知道不肯给咱,可是到时候还由得了他?嘿嘿。”杨秀清点了点头,“看来清妖是被咱们的天兵天将打怕了,想着划江而治,这两省之地,本钱倒也不小,可是若是真的是约为兄弟之国了,这东南半壁,咸丰他还想保得住吗?咱们可是广西、湖南一路杀过来的!”

    胡以晃识趣地立马三跪九叩,“小的参见万岁爷。东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嘿嘿,老胡啊老胡,如今这么叫太早了些吧?”杨秀清志得意满,哈哈大笑,却又不否认,“起来吧,要是九千岁真有那么一天,自然有你的好处,封你一个王!就叫宣王!这个好消息还是你带来的!”

    “多谢万岁!”胡以晃大喜,连连磕头再三才起身。“不过万岁爷,”胡以晃改了称呼,“这清妖恐怕不是真心议和,就是想着先喘一口气。两座大营覆灭的打击太大了,等他们缓过气,什么脸面自然也不会要的,到时候立刻也是大军来攻的。”

    “我岂有不知,”杨秀清眼露精光,“先把咱们家里头的事儿料理利落了。再对付外头的事儿去!”杨秀清嘿嘿冷笑,“我们料理了家里头的事儿,这东南半壁,就是咱们的了!两广、湖南、江西、浙闽,都是咱们的!那时候,鹿死谁手,还不可知呢,宣王,你说是不是啊?”

    胡以晃的骨头都被叫轻了几两,浑身上下的毛孔打开,整个人就像是吃了人参果一样的舒坦,连忙再行礼,“小的都听万岁爷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秀清今个晚上是兴奋极了,“你且回去,不过,还要老胡你受点委屈,如今咱们还要演戏,叫侍从官在外头打你二十鞭子,表示你无诏进京,本王给你的惩罚——这天京城里头,耳朵和眼睛可太多了!你且回去,等我在天京城里头准备的差不多了,再叫你连夜进京,到时候,”杨秀清把手里把玩的白玉球塞到胡以晃的手里,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手里拿着诏书往后殿走去,“到时候,这天地就要换一个模样了!”

    “是!”胡以晃激动万分,握住手里温热的白玉球,行礼之后出去领那二十鞭子了。

    杨秀清疾步转到了后殿,只见朱九妹两姐妹花正在宽衣解带,边上放了一个巨大的银边木桶,里头热气腾腾,两人正准备沐浴,杨秀清见到眼前的酮体,心头火热,一把抱住了姐姐,手脚并用,把姐姐的薄纱一副撕掉了两半,又把妹妹也推倒在榻上,姐妹花一起吃吃笑了一番,又听得一声惊呼,杨秀清挺身进了不知道是妹妹还是姐姐的柔软处,咬着牙,用力的征伐了起来。

    ………

    韦昌辉和石达开的仪仗在东王府前的彩楼停下,两人出了轿子,寒暄了一番进了东王府,后头又跟来了燕王秦日刚。

    “石头,”韦昌辉叫着石达开的小名,“你可知道今个东王宣召咱们有什么要紧的大事儿吗?”

    石达开摇了摇头,“弟也没有听到什么风声,老秦你呢?”

    “两位王兄都是统兵的大王,小弟猜想这年节已过,大概是又要和清妖动兵了吧。”秦日刚说道。

    果然如同秦日刚所猜想的那样,杨秀清受了众人的朝拜,便下令:“北王兄弟去芜湖督师,五月之前要把庐州府打下来,燕王兄弟你去丹阳往南边打去,翼王兄弟,这江西还是你的事儿!江南江北大营已经破灭,江东就是咱们的了!这天国的基业不怕大,只怕不够咱们挪腾的!今个就出发,本王在天京城,给着各位兄弟坐镇后方!”

    三人轰然领命,韦昌辉心底隐隐觉得不对,如此一来,天京之中岂不是就只剩下两位最关键的领袖了?

    东王和天王!

    韦昌辉上了自己四十八人抬的轿子,略一沉吟,便吩咐边上的心腹,“你去天王府,悄悄地去,别叫人发现了,和天王禀告,就说我随时等着天王的差遣!”

    芜湖又不远,天京瞬息可到!(未完待续。)

    ps:  依然求票!

十二、天京事变(三)

    “皇上您可知堡垒最容易是那里被攻破的?”杏贞在养心殿暖阁里头写好了三卷国书,得意地笑道自问自答,“便是这堡垒的内部,只要咱们缓上一缓攻势,发逆的内部必然要生乱,毕竟,这至尊只有一个位置呀,那洪秀全若是还继续吧这天王当下去,必定要有所反应,若是杨秀清真想天父下凡,把这洪秀全取而代之,也必定要上钩;所以这东西给谁都无妨,发逆他们无不管咱们这是不是真的,只要能成功地捣乱,臣妾这抄的东西就派上用场了!”

    咸丰皇帝点了点头,“此计大妙,有群英会蒋干盗书,曹操中计的风范,”皇帝握住了杏贞的手,略带感激地说道,“兰儿你真是长了一个玲珑心呢。”

    “皇上真会说笑,皇上只要开心了,臣妾就开心。”

    ………

    就在三王出了天京城的第二天,迫不及待的杨秀清就上演了他人生之中最辉煌最精彩的一出大戏。杨秀清再次打出自己天父下凡的王牌,开始表演内涵最为深重的下凡大剧,地点选在东王府。

    洪秀全来不及坐上他那一百零八人抬的轿子,只让两个人抬着轿辇到了东王府,刚刚下了轿辇,就看到杨秀文披头散发地站在东王府大门的汉白玉基石之上,洪秀全连忙跪倒,“小子恭听天父教导。”

    天父附身的杨秀清袒露着胸口,赤脚站在东王府门口,边上的侍从跪了一片,连街上来往的行人也一同朝着杨秀清跪下,天父翻着白眼,声音洪亮,在街上激荡,天父厉声呵斥道:“尔与东王皆我子,东王有咁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

    洪秀全险些咬碎了牙。欺人太甚,这天国的万岁只能有一个,杨秀清啊杨秀清,你这是要和我拼个你死我活啊!半响没有答话。天父复又震怒了起来,“尔为何不敢答话!”

    洪秀全无奈,只能答道:“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

    天父满意地点了点头,复又再问:“东世子岂止是千岁?”

    到了这步田地。还在乎什么东王世子,天王洪秀全木然,怒火万丈却又不能发作出来,只能机械地一字一句地答道:“东王既万岁,世子亦便是万岁。且世代万岁。”

    天父见演出目的达到,满意地笑道:“我回天矣。”

    杨秀清也得意地笑了,不再说话,径直转身回到东王府,命人关上了大门,只有天王还依旧跪在地上没有起来。边上的侍扶起了洪秀全,此时的洪秀全已然笑容满面,对着东王府的侍从官笑着说道:“天父传下旨意,东王弟亦要当万岁,我瞧着二月初二的日子甚好,就在那天行东王九千岁升为万岁的典礼!我们兄弟共享天国富贵!”

    “天王万岁,东王万岁!天王万岁,东王万岁!”

    洪秀全瘫倒在了轿子上,一路恍惚地回到了天王府,连自己怎么进了金殿都不知道。直到女官奉上了仙露茶,这人间的神袛被热茶杯烫回到了现实,这才想起了刚才在东王府门口当着众人面受的侮辱,再也忍不住心头的怒火。把描着万寿无疆的茶碗狠狠地掼在地上。

    “来人!”外头进了侍从官,洪秀全指着跪在地上的女官,“这个贱婢冒犯了朕,拖下去即刻乱棍打死!”

    侍从官把瘫在地上说不出话来的女官拉了出去,外头只传来几声闷哼声,侍从官进来禀告:“天王。已经处置了。”

    洪秀全点了点头,怒火平复了些,可脸上还是火辣辣的,“准备笔墨,你连夜将朕的亲笔信送出天京城!”

    “是!”

    北王说的对,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

    韦昌辉率了大军刚刚渡过长江,尚未走到浦口,就接到了天王的亲笔信,拈着鼻子看完了天王写的狗屁不通的打油诗,韦昌辉笑了,笑的是如此的得意,如此的意气风发。

    “你回去禀告天王兄,胞弟我即刻折返天京城,率兵勤王!”

    杨秀清啊杨秀清,如今终于到咱们算总账的时候了!

    咸丰五年正月二十八日,子时,天京城。

    两队人马在城下汇合,人马嘶鸣声如沸,天京城的城墙上却无半点反应,打头的韦昌辉朝着迎面而来的燕王秦日刚点点头,“老秦,你也来了。”

    “天王宣召,不敢不来,”秦日刚在马上给北王韦昌辉行礼,“何况那贼子往日里欺人太甚,我早就想要和他拼命了!”

    韦昌辉点了点头,“前次的事儿我也是迫不得已,秦老弟你别放在心上。”

    “北王哪里的话,那都是那个人弄的好事,得罪了咱们许多人,叫的天京城内大家都敢怒不敢言,不过也是多亏了他,不然今日咱们能进城。”

    “秦老弟你说的极是,咱们且等着吧。”

    过了半盏茶的时间,天京城的玄武门悄无声息地打开,里头出来了一个人,此人正是太平天国兴国侯陈承瑢!

    陈承瑢是广西滕县人,是陈玉成的叔叔,此人短小精悍,以赶车为生,年纪与杨秀清相仿,文化水平不高,鬼点子却不少,是拜上帝会的元老之一。金田起义时,就与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罗大纲等人一起带兵打仗。作为太平天国的老兄弟,八面玲珑的陈承瑢,一步一个脚印,先是做洪秀全的贴身警卫,后来在杨秀清的提拔下,升任指挥、检点。攻下南京后,升任地官副丞相,同年再升天官正丞相,接替刚升为燕王的秦日纲的位子。咸丰四年被封为兴国侯,后来又被改封为佐天侯,是朝内官的首领人物,协助杨秀清总理国务。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性格机警的杨秀清,非常看重同样机警的陈承瑢,引为心腹,委以重任。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让杨秀清想不到的是,陈承瑢对老领导杨秀清不但没有感恩戴德,反而心存怨恨。

    这是为什么呢?(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打滚的求!

十二、天京事变(四)

    陈承瑢虽然狡诈,却也看不惯杨秀清的飞扬跋扈。要想搞清楚陈承瑢什么时候完全站到了杨秀清的对立面,还得从燕王秦日纲“牧马人事件”说起。

    咸丰四年五月,燕王府有一个养马的马夫,坐在府门前休息,正好碰到杨秀清的同庚叔(同年生兄弟的叔叔,并非亲叔叔)路过,马夫不知是反应慢还是没看到,没有按太平天国的规矩站起来敬礼。这下惹恼了这位同庚叔,抢过马夫的马鞭,狠狠地抽了马夫两百马鞭子,然后五花大绑,送交秦日纲,让他看着办。

    秦日纲还没来得及了解情况,马夫又被气急败坏的东王同庚叔送到主管刑事案件的翼王岳父黄玉昆那儿,要求黄玉昆再打马夫一顿军棍。

    黄玉昆把事件经过问个清楚之后,认为马夫违制,有错在先,但是同庚叔已经打了两百鞭,也算惩罚得差不多了,建议就这样结案算了。

    东王同庚叔闻言大怒,一脚踢翻黄玉昆的办公桌,怒气冲冲地跑到东王府,向杨秀清告状,要求东王主持公道。

    杨秀清一听,勃然大怒,这还了得,打狗也不看看主人!

    杨秀清把石达开叫来,命令他把岳父黄玉昆先关押起来再说。石达开觉得杨秀清有点小题大做欺负人,一个马夫,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就算违了礼仪制度,打了两百鞭子也够了吧?石达开一来认为岳父没有做错,二来也不忍心亲自把岳父打入大牢,就没有立即执行东王的命令。

    黄玉昆既看不惯东王的嚣张无理,也不想女婿为难,眼见东王如此蛮横,很是灰心,担心以后没法开展工作,于是提出辞职,以示抗议。

    秦日纲是个直性子,一看黄玉昆因为自己吃了亏。觉得有必要支援一下表示回报,便也提出辞职。

    紧跟着黄玉昆和秦日纲辞职的,还有东王府帮着处理朝政的陈承瑢,他觉得杨秀清简直是不分青红皂白颠倒黑白不可理喻。作为秦日纲铁杆弟兄的他,也觉得有必要危难之处见真情,向兄弟伸出援手。

    原本希望集体辞职能唤醒杨秀清,没想到换来的是他变本加厉的疯狂反击。

    杨秀清彻底被激怒了,他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人不听话。会有这么多人跟他对着干,会有这么多人胆敢冒犯他的尊严!

    杨秀清发令,把秦日纲、陈承瑢都锁拿起来,交给韦昌辉处理。韦昌辉知道杨秀清这又是在考验和整治自己,决定坚决站在杨秀清这边,严厉惩罚牧马人事件的所有成员,以获得杨秀清的欢心。判罚的结果,秦日纲被打了一百棍,陈承瑢二百棍。黄玉昆更惨,打了三百棍不说。还被革去卫天侯侯爵,降为普通士兵。杨秀清的羞辱,让黄玉昆羞愤交加,投水自杀,幸亏被人救起。

    最惨的是那个马夫,竟然因为一时疏忽失礼,就被残酷地五马分尸。

    按照太平天国六十二条法律,只有叛国投敌才能处此极刑。

    太平天国在1854年颁布的法令中,关于仪仗队出行时,的确有回避跪拜的规定。一共有三条。

    第一条是“凡东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第二条是“凡东王驾出,如各官兵士回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不留”;

    第三条是“凡检点、指挥各官轿出,卑小之官兵士,亦照路遇列王规矩。如不回避,或不跪道旁者斩首不留”。

    韦昌辉为了自保,博取杨秀清的信任,不惜成为滥用刑法的帮凶。从太平天国苛刻的礼仪类刑法来看,这个同庚叔,显然还没到足以让马夫处以极刑的级别,就算马夫故意失礼,也用不着斩首。

    这个可怜的马夫,没有留下他的姓名,就被东王杨秀清滥用自己的权力,终结了在他看来极其卑微但却同样宝贵的生命。

    杨秀清用自己的权力和无理取闹,破坏了自己颁布的法令,终于夺取了“牧马人事件”的全面胜利,所有反东派全部受到严厉的惩罚,他满意地笑了,觉得自己是个赢家,打了一个彻底的歼灭战!

    洋洋得意的是杨秀清一个人,黯然**的是一群人——秦日纲、黄玉昆、石达开、陈承瑢。

    杨秀清也许不会料到,他的歼灭战,消灭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除了无辜惨死冤死的马夫,被他无理惩罚的这一批人,都将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一个道理——自作孽,不可活!

    在这一批人当中,有一个人,将会是歼灭杨秀清战役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就是陈承瑢。

    正是陈承瑢,让杨秀清彻底走上了不归路。陈承瑢的演技,比韦昌辉更加高超,他根本就不需要戴上面具,就能麻痹表演系高才生杨秀清。陈承瑢不动声色,依然尽职尽责地伺候着杨秀清,协助他打理着天国的军政大事,一面暗暗地等待着抽出屠刀的那一刻。

    陈承瑢走出了玄武门,朝着北王和燕王行了礼,淡然地开口道:“北王燕王,城门已经打开,东王也已经入睡了,大军进城吧!”

    “翼王还没有进京?”问话的是韦昌辉。

    “翼王坐着船西去,恐怕没有咱们这么快。”秦日纲接话道。

    “那这泼天的富贵就是咱们兄弟分享了!”韦昌辉一挥马鞭,领着大军入城,“走,咱们去东王府!”

    陈承瑢引导韦昌辉和秦日纲,还有他的三千精兵,悄然进城,迅速控制重要街道和眺望台,派重兵把守。

    控制了外围后,韦昌辉率最精锐的牌手,从正门攻进东王府。

    大胜之后,人的警惕性自然下降到最低点。击垮江北大营,尤其是打破江南大营后,天京城外基本安全,将韦昌辉、石达开和秦日纲一帮人派到前线后,杨秀清更是高枕无忧,东王府的警卫力量和警卫力度,都松弛下来,结果被韦昌辉钻了空子,迅速杀进东王府。

    面对强大而完美的集体谋杀,天父第四子、东王杨秀清显得那么无力。杨秀清还来不及表演天父下凡,他的头颅就已经滚落在韦昌辉的脚下。

    咸丰五年正月二十九日寅时初,杨秀清喋血天京!(未完待续。)

十三、初涉政务(一)

    韦昌辉把剑身上的血迹擦拭干净,放入剑鞘,如释重负。

    从九重天府传来的厮杀声,提醒韦昌辉杀戮暂时还没有结束。

    东王府那些忠诚的牌刀手,还在进行不屈不挠的抵抗。他们对于东王,有着难以割舍的尊敬和爱戴;对于天父,他们也有着长期以来养成的�拜,尽管他们还来不及思考为什么天父在关键时刻不来下凡。

    “嘿嘿,传令下去,”韦昌辉把还来不及闭眼的杨秀清的头颅捡了起来,温柔地把杨秀清脸上的血迹擦拭干净,语气也是各位的温柔,“东王府上下,鸡犬不留!”

    韦昌辉提着杨秀清的血肉模糊的脑袋,跨过一路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带领秦日纲和陈承瑢来到天王宫,向天王洪秀全复命交差。

    “天王,”韦昌辉浑身铠甲,单膝跪地,身后滴答滴答留了一路的血迹,身后跟着是同样浴血的秦日纲和陈承瑢两人,“东逆已经授首!首级在此!”

    洪秀全看到了天父四子,自己的四弟的头颅,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四弟啊四弟,今个怎么来不及天父附身下凡训话了?今个怎么不要杖打朕了?”洪秀全拿起了杨秀清怒目圆睁的头颅,断了的脖子里头流出了鲜血把洪秀全的龙袍染上了几道触目的血迹,“哈哈,你既然如此喜欢和天父同在,今日就让你去大天堂,和天父永远地在一起!”

    没有天父下凡管教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天王,还在杨秀清的船房里头瞧见了这个东西,臣弟不敢擅专,请天王发落此物。”韦昌辉拿出了在杨秀清手里的催命符,杏贞写的国书。

    “朕就知道,不然杨逆不会如此大胆。想当万岁!”

    “天王,如今杨逆虽然授首,可是咱们要如何和天国的兄弟们交代?”问话的是燕王秦日纲。

    洪秀全放下来的心,随即又悬了起来。

    为天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劝慰师圣神风禾乃师赎病主东王杨秀清。怎么一夜之间就被自家兄弟干掉了?怎么向兄弟们解释?这是个不得不交代清楚的问题!

    “待朕想一想。”

    天刚蒙蒙亮,天王洪秀全发布了天王圣旨,说“东孽”(杨秀清)窃据神器,妄称万岁,已遭天殛。

    天京城炸开了锅!

    北王、燕王众军在凌晨突袭东王府。东王被杀,东王府内数千男女被杀尽。其后北王以搜捕“东党”为名,大杀异己。众多东王部属在弃械后被杀,平民也不能幸免,随后血洗南京城,约二万余人被屠杀。一时间,天京城内尸横遍地,呜咽连连,从城内河道漂出的尸体,如过江之鲫。他们衣着黄红两色,像极了被集体下毒杀害的金鱼,鲜血染红了滔滔东流的江水。

    翼王石达开十余日后到天京,进城会晤北王韦昌辉,责备滥杀之事,不欢而散,连夜匆忙缒城逃出城外。北王未能捉拿翼王,尽杀其家属及王府部属。翼王从芜湖起兵讨伐北王,求天王杀北王以谢天下。此时在天京以外的太平军大多支持翼王,北王在势急下攻打天王府。但最终败于效忠天王的将士及东王余众,最终北王韦昌辉于咸丰五年二月十五日被杀,其首级被函送安徽石达开营中验收,燕王秦日纲及陈承瑢不久亦被处死。

    在扬州城外平岗驻扎的江宁将军在二月初的时候。得到斥候来报,说是长江流下了不少太平军的尸体,约有万余人之多,祥厚差点拿手里的马鞭把那个斥候抽了个半死,“什么,发逆死了万余人?你当爷爷我是个棒槌?如今江南江北大营破了。江宁边上那里还有什么能打仗的!”

    如此一番之后,那个斥候赌咒发誓,“全是穿着红色黄色衣服的长毛,泡在江中沉浮的,像金鱼儿似的,军门,我要是半句瞎搅合,您老就抽死我,我也绝不多说二话!”

    祥厚还未来得及出营门去瞧瞧热闹,那厢又一个斥候进来禀告:“在扬州的发逆大军往南边撤退了!”

    祥厚大喜过望,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自己可要接住了!“快派人盯着撤退的发逆,别是给咱们下套,杀咱们一个回马枪,还有,去联系南边的张国梁,他那边离着江宁近,说不得就能知道江宁发生了什么事儿!”

    两江的折子进京的时候,小安子已经早就回宫里头复命了,在宫女们面前大肆说自己在南边的英勇无敌,只有帆儿叽叽喳喳地和小安子争辩,一时间,储秀宫里头热闹极了,连挂在云朵般开的茂盛的杏花树下两只鹩哥也不甘寂寞,像模像样地学着帆儿的话。

    “骗人精!”

    “胆小极了,胆小极了!”

    大家哈哈大笑,在体和殿前头嬉闹着,小安子涨红了脸,“帆儿你老是小瞧我,什么时候让你见识见识我的男子气概,说不得也要和前朝的公公们一样,外出领兵杀敌去!”

    帆儿正欲反唇相讥,体和殿外头就传来了杨庆喜的声音“这里可真够热闹啊”,原本散漫的宫人们肃穆了起来,朝着走进来的养心殿大总管施礼,帆儿是皇后的贴身婢女,身份与别人不同,开口问道:“杨公公,这会子您老过来做什么,不会是来打赏我们这些人吧?”

    “帆儿你这张嘴巴呀!”杨庆喜用手点了点帆儿,“是万岁爷请皇后娘娘去养心殿呢。”

    “哦?”杏贞放下了手里头的书,扬了扬脖子,“什么事儿你知道吗?”

    “回娘娘,是南边的大喜事儿!”杨庆喜满脸堆笑,“万岁得了南边的好消息,连连叫了几次的好,这会子刚散了军机,让奴才赶紧来请主子娘娘呢?好像说的是发逆内杠了!死了好些人。”

    杏贞起身,杨庆喜伸出手让杏贞搭着,“这是喜事,也是你的喜事,这好事儿我也不妨和你说,上次本宫让你侄子去南边,办的就是这件大事,杨公公你就等着你的侄子选个好官吧!”

    杨庆喜连忙点头哈腰,“全靠娘娘栽培,全靠娘娘栽培!”(未完待续。)

    ps:  杏贞终于要开始走到前台来了,大家的票票呢?!?!?!?

十三、初涉政务(二)

    “你的侄子倒是稳重的很,若是堪用,本宫栽培也是应当。”

    杏贞来到了养心殿,瞧见军机章京带着几个苏拉往着养心殿里头送折子,一个小太监接过了如山般的折子,颤颤巍巍地拿进养心殿。

    皇帝今个精神好得很,看见杏贞进来,连忙招手让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