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今个精神好得很,看见杏贞进来,连忙招手让她也上炕,“兰儿啊兰儿,朕啊真是服了你了。”把手里的折子递给了杏贞,“你这女诸葛真是算无遗策啊。”

    接过了手里的折子,杏贞一目十行地看完,虽然从杨庆喜的口中知道了江宁里头发生的事儿,可还是按捺不住心里头的激动和雀跃,早两年让最擅长军事的杨秀清挂掉,实在是太爽了。

    杏贞连忙起身恭贺,又笑着道:“皇上洪福齐天,臣妾为皇上贺,为中国贺。”

    “那里比的了你,片纸让杨逆、韦逆授首。”咸丰皇帝拉起了杏贞,高兴地说道。

    “臣妾就算再厉害,也飞不出皇上的手掌心呀。”杏贞捧了下皇帝,“眼下已经有童谣说皇上的圣德了!”

    “哦?兰儿你说给朕听听。”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杏贞和皇帝各自坐下,“这发逆往日就靠着什么天父下凡来造谣生事,蛊惑人心,如今这天兄居然杀了天父下凡的杨秀清,皇上您说,那些发逆心里之前坚信的如何不会动摇,这远远比杀了那么几万人,厉害多了。”

    “这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咸丰皇帝摇了摇头,幸灾乐祸地说了这么一句,“想必杨秀清、韦昌辉的余孽还不少,朕已经交军机拟旨,让两江等地招降他们。”

    “那既然是招降,臣妾觉得还是不要杀降的好,”杏贞想起了清军最会的招数。便是杀降,“倒不是他们不该死,只是咱们也需做戏给那些还和朝廷对着干的逆贼,瞧瞧。反正之后咱们仁德,还是高官厚禄地养着,若是投一个杀一个,以后再想着发逆投降那就难了,横竖是死。还不如死战到底呢,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嘛,千金买马骨。”

    “兰儿你说的极是,”咸丰皇帝赞许的说道,“眼下就算朕再想杀人也该忍着,叫地方卸了他们的武器,不让他们再掌兵便是,些许的官职,朕给得起。”

    “皇上英明,眼下这江南江北大营也可以再建了起来。”

    “如今这发逆去了两个心腹之患。倒是还不能轻松着啊,江南大营就叫张国梁再建便是,他是一员猛将,江北这边倒是要好好瞧瞧,让祥厚先顶着,再派绿营去便是,死马当活马医吧,”咸丰皇帝疲倦地揉了揉太阳穴,又拈了下鼻梁,瞧着放在案上叠地半人高的奏章。厌倦极了。“这朝廷的糟心事儿真够多的!”

    “臣妾觉得皇上也该找几个人帮着分担下,如今这军机难道都不干事么,倒叫皇上这么辛劳。”杏贞瞧着皇帝的脸色,若无其事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那里能找来别人帮忙。”咸丰皇帝先是哑然失笑,却又瞧着杏贞喃喃自语“帮忙帮忙”,杏贞若无其事地笑道,“皇上您干嘛这样盯着臣妾,叫人心里发毛。”

    咸丰皇帝点了点头,把手里的折子丢在一边。“兰儿,要不你帮着朕批折子吧。”

    “皇上,这怎么行,臣妾乃是后宫,怎么能帮着皇帝批折子呢。”杏贞连忙拒绝,眼中有一道奇异的光芒一闪而过。

    “嗨,你往日里帮着朕出了如此多的好主意,那时候怎么忘了自己是后宫了”咸丰皇帝先是取笑了一番,“朕瞧着你的主意出的极好,兰儿你也说朕累极了,那怎么还不帮着朕分担些?”

    “臣妾不通外事,怕是耽误了国家大事呢。”杏贞还在推脱不已。

    “唔,也无妨,”皇帝想了个法子,“折子还是朕来看,你呢帮着朕批好便是……如此你也无需懂外头的事儿,照葫芦画瓢便是,如何?横竖后宫里头的事儿不多,大阿哥又有奶娘照顾着。”

    杏贞盈盈拜倒,“皇上有命,臣妾自然听从。”复又站了起来,上前依偎在皇帝的怀中,握住了象征皇权的朱笔,听着皇帝的意思,在写满字的折子上轻轻一划,端正地写起字来。

    在一百多年后的一个大学教授叫南中天,上了一个很热的历史类宣讲节目,叫做《百家讲坛》,他说到在1855年初在北京紫禁城养心殿里头发生的这件事,冷静地分析道:“皇后通过对付太平天国的诸多计策之中,展露了自己非凡的政治头脑和军事才华,因为皇后和咸丰皇帝夫妻一体,又诞下了那时候唯一的一个皇位继承人,所以咸丰皇帝对皇后,丝毫没有对着恭亲王这些有可能篡夺皇位人存在的忌惮之心,完全信任了皇后,将批折子这样象征皇权的权利交给了皇后,从这个时候起,叶赫那拉皇后就开始走到了前朝来,通过看折子,来熟悉了政务,为日后如鱼得水般地掌握乾坤,提供了长时间的学习和揣摩。”

    第二日,杏贞在储秀宫和丽妃贞妃料理了些六宫的琐事,杏贞想了一会子,还是半遮半掩地把话和两位宫中的掌权人物说了,“今个开始,每日的午后我都要去皇上的养心殿瞧瞧,帮着皇上磨墨抄抄东西,这六宫里头的事儿,妹妹你们两个多担待着点。”

    丽妃到底心思淳朴,忙不迭地点头称是,贞妃眼珠微微一转,以前怎么没有这回事,都是谁到养心殿伺候,谁伺候皇帝批折子的,如今怎么这样还要特意每日要皇后去当这样的事儿,贞妃心里存了狐疑,却也不露出来,只跟着丽妃称是。

    “娘娘肯让咱们帮衬着六宫的事儿,那是臣妾们的福分,那里会是辛苦呢。”丽妃说道。

    “咱们还是要伺候好皇上最紧要,这些琐事得空的时候打发下时间便好,贞妃妹妹,你若是得了空,也常来瞧瞧大阿哥,本宫瞧着他倒是喜欢你的紧。”真是奇怪,大阿哥就是喜欢贞妃抱着,第二喜欢是皇帝抱着,最不喜欢就的被杏贞这个做娘的抱,每次抱都要嚎啕大哭,顺便尿自己的皇额娘一裙子童子尿。

    “是,臣妾知道了。”

    “旧年皇上为了太后的事儿伤心,又加上南边的局面实在是不好,如此消沉了多年,本宫已经请过旨意,五月份要选秀女入宫,今个和你们说,是叫你们做好准备,这新人入宫可不是闹着玩的。”(未完待续。)

    ps:  月票呢!!!!!各位亲们,打滚求月票啊。

十三、初涉政务(三)

    晌午,皇后到了养心殿,一个人悄悄地为皇帝批答奏折,杏贞不能坐御座,侧面有张专门为她设的酸枝木小书桌,从御书案上将咸丰皇帝看过的奏折都移了过来,先理一理。把那些“请圣安”满纸颂声废话连篇的黄折子挑出来放在一边去,不理会,数一数今天奏事的白折子,一共是三十二件,虽然不算多,但是谁上奏不是万言书的样子,之乎者也蒜头八脑啰啰嗦嗦一大堆——在杏贞看来,大部分也是废话,三十二件已经堆满了自己的酸枝木小书桌,铺的满满当当的。然后再清理了一遍,把没有做下记号,需要次日和军机大臣商议拟定的折子再挑了出来,那就只剩下十七件了。

    批十七件奏折,在杏贞看来要不了半个时辰,不,要不了二十分钟,因为那实在算不了一件什么事。

    因为杏贞无需看折子,只要看一眼皇帝在折子上留的记号,再根据记号写出那么几句话便是,皇帝批答本章,通常只不过在几句习用语之中挑一句用上,诸如“览”;“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依议”之类的话,咸丰皇帝览过了政事,不必自己亲自动笔,只需在奏折上做个记号就行了。

    记号用手指甲做,进贡的徽州宣纸做的白折子,质地松软,掐痕不但清晰,而且不容易消灭篡改;批折子的人看掐痕的多寡、横直、长短,便知道皇帝的意思,用朱笔写出那个掐痕所代表的一句话,就算完成了批答,这是任何一个只要会写字的小太监,甚至是小安子这种入宫没多久的小太监都能胜任的活儿。

    这能不简单吗?只要写几个字而已,杏贞原以为自己能帮这皇帝出主意,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批折子,原来只是和自己前世在小公司里头当着行政的事儿差不多呀,只要呈给领导。领导口述,“把这个事交给项目部的经理去做!”然后自己屁颠屁颠地在文件上写上“请项目部毛经理阅处。”如此简单而已,也没有自主权。

    但是喜欢揽权的皇后,怎么会不在乎这件事呢。参阅奏章是一件参与机密的工作,对着自己学习政事有极好的帮助,从后世而来,眼界是有了,可多少东西能适用到这个社会里头。一切还是未知数。

    所以杏贞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继续瞧着折子,不但依照掐痕代为批答,更注意的是,皇帝看过,未作批示,而先须交军机大臣处理的奏折,往往那里头的陈述和表示,才是正在发展之中的军国重务,想要了解朝廷内外局势。熟悉朝章制度,默默识别大臣言行,研究如何驭下之道,懂得训谕款式,这些都要从奏章里头去细心体味。杏贞花了二十分钟批折子,却又花了一个半时辰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把三十二件折子看完了。

    这时候已经是夕阳斜斜地照在养心殿暖阁的窗棂下了,杏贞打了个懒腰,对着帮着自己整理奏折的御前小太监双喜说道:“辛苦你了,皇上这会子在哪里?”

    “回皇后娘娘的话,皇上这会子在畅音阁听戏呢。”

    “哦?”今个皇帝倒是有了兴致。过年的时候都没正经听过几次戏,“选了谁的牌子?”

    “敬事房的人去永和宫里宣召了。”

    杏贞点了点头,永和宫是丽妃的寝殿,“唔。那今个就这样,把折子放在这里,皇上明个要和军机们商议的收起来,别搞混了。”

    “喳。”

    杏贞瘫到了储秀宫暖阁的榻上,看了一个下午的折子,脑仁子生疼。“我说皇上怎么这么快就要我批折子,这批折子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安茜把热毛巾敷在了杏贞的额头上,顺势把杏贞头上的扁方和珠翠卸去,帆儿把杏贞的“花盆底”脱下来,还幸灾乐祸地说道:“谁叫娘娘您能者多劳呢,别的宫里小主每日都是看看花喝喝茶,就我们的皇后娘娘,被皇上当着半个军机用!”

    “别说嘴了,这些话以后不许出去说。”杏贞让安茜垂着腿,舒服地直哼哼,“皇上旧年呕了血,你们两个又不是不知道,我能帮着皇上分担一点是一点罢了。”杏贞又想起了什么,“德龄如今在宫里怎么样?”

    安茜细细地想了一番,“德公公倒是难得出来,只是每日领了小太监讲规矩,有些时候倒是会出宫溜达,娘娘的意思底下人的都知道,也不管着他。”

    “德公公是伺候过皇太后和皇上的老人,到了咱们储秀宫,是太后生前吩咐的,本宫也是说让他来我这里养老的,你们这样很好,敬着点,不许拘了他便是。”

    “娘娘的命令如今六宫谁敢不听呀,更别说咱们宫里一直跟着娘娘的人了。”帆儿欢快地说道,恰好这时候小朱子进来禀告,说是杨庆喜过来了,“您瞧,杨公公也不是经常来请安问好吗?”

    “杨庆喜是来说事儿的,我哪里是喜欢多礼的人,就你这个小蹄子嘴巴最碎!快请进来。”杏贞吩咐小朱子,又拿手戳了戳帆儿的额头,“以后给你配一个厉害的婆婆治治你才算完!”

    帆儿啐了一口,害羞地甩了帘子跑出去了,安茜笑着说道,“帆儿姑娘也该是说亲事的年纪了。”

    “且不急,宫里头的事儿还要你和她都担待几年。”

    杨庆喜进了来,打了个千,笑眯眯地说道:“娘娘,皇上要奴才来告诉娘娘一声,说是南边传来了消息,发逆的伪翼王石达开反出江宁了。”

    “好!”杏贞站了起来,抚掌微笑,“东南西北翼五王,如今死了四个,反了一个,我倒要瞧瞧洪秀全还能折腾到什么时候!”杏贞从指点江山的气势之中回过神来,“倒是也要恭喜你了,杨总管,侄儿是放了那里的通判了?”

    杨庆喜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连连又打千,“是皇上亲笔划了天津卫静海县的通判,若不是娘娘的照顾,那小子那里能有这个天大的福气,奴才这是要好好谢谢娘娘了!”

    “那是他自己争气,小安子回来和本宫说过,这南去的事情他办的很是妥当,如今这天津卫也不算远,你叫他好生当差,历练几年,再回京里,到时候内务府寻个好差事那便是极好的了,如今且不用在内务府,哪里头正在找人做筏子。”

    杨庆喜心领神会,“娘娘说的极是,奴才和奴才的侄儿就全托付给娘娘了。”

    “那是自然,只要忠心为本宫办事,本宫从来是不吝啬的,你回去歇着吧。”

    “喳,奴才告退。”(未完待续。)

    ps:  推荐好低,,,不知道为什么,大家给个让小朝子死心的理由呗。

十四、林冲夜奔

    翼王石达开对着案上明黄色的诏书黯然出神,这诏书说的是天王封自己为通军主将职位,并给与“圣神电”的称号,太平天国首义六王上应天象,洪、杨、萧、冯、韦、石分别对应日、风、雨、云、雷、电,杨秀清就曾被封为“圣神风”,现如今石达开被封为“圣神电”,可以说是与其同一级别了。

    暗室里油灯如豆,映照地石达开的脸分外憔悴,自己才二十出头原本应该朝气蓬勃的脸上却是隐隐浮现了一些倦容,眉心也是皱成了一团,石达开长叹一声。

    原本高大巍峨的翼王府早就腾了出来,可是石达开不想去住自己合家冤死的屠宰场,想起自己的妻儿,再看看案上的诏书,真是莫名的讽刺。

    所以在蜷居在这外头的小宅子里头,听亲兵说,这是一个清妖的把总住的地方,地方偏僻了点,倒是还幽静,石达开不想去关心这个宅子原来的主人去哪里了,或许,杀人者恒杀之,这就是自己的报应。

    外头的亲兵已经被自己支开,自己只想在这里头清净清净,想想事情。可为什么宅子外头还有人走来走去的?

    外头走过了凌乱的脚步声,一个粗鲁的中年男子声音隐隐想起,石达开听到了“天王”两个字,便竖起耳朵来听。

    那个中年男子的声音故意压低了,可他原本的粗嗓门,就算压低了也是如同正常的说话声一般响亮,“嗨,老六,你还这么谨慎作甚,如今这天京城里头,没人管咱们!”

    有个细细的声音响起,粗鲁的中年男子反驳了几句,那个细细的声音高亢了起来,恰好给石达开听得正着,“大哥。你说的极是,可咱们也该好好当差不是,如今这日头,若是得罪了上官。可不是闹着玩的!”

    “怕鸟毛!现在大家都心灰意冷了,你前些日子没听老钱唱的那个顺口溜?‘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这天国。要完咯!”

    细细的声音焦急的响起,“我的天老爷,大哥你这是想点天灯寻死吗?这样悖逆的歌你都敢唱!”

    那个粗嗓子的声音满不在乎,“如今谁都这么说,前些日子瞧见了天王府里伺候的轿夫,他还唱给我和老钱听来着!你没瞧见那栅栏上四四方方的肉?这可是以前的北王——如今是北奸了,天王下了旨,‘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以前可都是天王的兄弟。还有那东王九千岁,老六,你说咱们以前瞧见的戏文里头只说‘猎兔死,走狗烹’如今这北边的朝廷还打下来,这天王就这么迫不及待了啊?”

    “嗨,谁说不是呢,”老六的声音无奈中透着一股萧索的意味,“都是天父上帝之子却你杀我我杀你,这到底说不过去啊,还好有翼王回京城主持大局了。翼王可是德高望重的,最通军事的,眼下咱们还有劲和清妖干上!”

    石达开哑然失笑,没想到自己的威望倒是还行。只听得粗嗓子的隐隐约约说了几个字,那个老六惊恐地尖叫了一声,“这可是真的?大哥,你可别诳我!”

    “我还能骗你吗,傻小子,天王昨个下了旨意。说是对着翼王‘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使出’,这是什么意思?天王这对翼王都不放心,这天国啊没指望咯!老六啊,咱们反正是湖南被他们连哄带骗拉过来的,咱们可别犯糊涂,有机会,咱们剃了头发,悄悄地溜回到湖南老家去,如今瞧瞧,在家里就算只吃辣子,当地主老爷的长工,也比在这里担惊受怕,什么时候掉脑袋都不知道要强的多!”两人絮絮叨叨地远去了。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石达开反复念叨着这两句话,不由得痴了。

    自从之前自己逃出天京之后召集了军队,在天京城外要求天王捕杀韦昌辉,否则就攻灭天京城的举动,这就让天王有如芒刺在背了。

    但是我却不能不做,若非如此怎么对得起满城冤死的无辜兄弟,和自己合家的性命!

    石达开端坐在房中思绪百转千回,窗外透出了一丝亮光,石达开竟是一夜没睡,亲兵进来禀告,“大王,该是上朝的时候了。”

    如今的早朝已然设在了天王府,天王也终于是大权在握了,石达开领着后头的王侯们木然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洪秀全这才施施然从纯金的屏风后头走了出来,对着还跪在地上的的臣子们笑道,“兄弟们快起来。”

    后头的人见到石达开率先站了起来,方才起身,洪秀全狭长的眼睛微微一眯,却也没说话,只是笑容可掬地和丹陛之下的众王侯说道:“今个早朝也无甚事,只有一件,朕有旨意。”身边出来了洪秀全的宠臣蒙得恩,摊开了金灿灿的天王圣旨,大声宣读,前面是天王的御诗,向来是极长,且毫无格律可言,只是押韵的顺口溜而已,石达开出了会神,等回过注意力之后,才听到了引起后头议论纷纷的圣旨:“封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参知政事。”

    众人大哗,纷纷交头接耳,这洪仁发、洪仁达虽是天王的亲兄,可素来无什么才干,刚入天京的时候被封为国宗也就罢了,毕竟是天王的亲兄弟,皇亲国戚少不了优待,可如今居然一下子就封了王!要知道太平天国的王爵极为难得,前期未定都天京的时候,只有天王、东南西北翼六王,是为首义六王,之后只封了燕王秦日刚一人,林凤祥和李开芳北伐兵败身死之后,追封了求王和请王——这是追封,和现实之中的王爵不同,如今在世的只有天王和翼王,燕王生死国除,现在倒好,一下子就封了两个没有丝毫才干的人当了王!还参知政事,料理朝政了!

    众人都不敢高声喧哗,只拿眼瞧着石达开,石达开不负众望,排班出列,朝着天王拱手之后才说道:“天王,胞弟以为不妥。”

    “翼王弟你说。”洪秀全似乎没有丝毫不悦。

    “两洪素来无才干,又无算计,往日最爱金银财物,实在不宜封王,当初永安建国称制,天王和东王定下规矩,无军功者不得封王,两洪可有半寸军功可言!况且更有众多兄弟眼下是侯爷,按理按功都应该让这些兄弟先封王,那里轮得到他们!”石达开凛然说毕,殿内的人连连附和,一时群情激昂。

    洪秀全点了点头,似乎对着石达开的意见听进去了。“翼王胞弟说的不错,接下来就准备让他们两个去和清妖打打仗,带着李秀成和陈玉成两个去南边,打无锡、苏州!”洪秀全瞧着石达开又要开口,站了起来,“无需多言,朕意已决!”转身进了后殿。

    “天王,天王!”石达开叫了几声,洪秀全似乎没有听见,径直回了自己的后宫。

    石达开无奈地停下了话,殿上的高级将领们团团围住石达开,七嘴八舌说道:“翼王千岁,这可是乱命啊,天王这不是胡来吗!你可要制止啊!”

    石达开木然摇了摇头,正想开口说话,外头天王的侍从官匆忙跑了进来,一脸惶恐之色,“翼王,胡以晃渡江望着北边去了,听斥候的意思是要去清妖那里投降了!”

    “什么!这可如何是好!胡以晃手里握着可是东王麾下如今唯一的一支精兵了!”(未完待续。)

    ps:  求票。求订阅。

十四、林冲夜奔(续)

    原本静下来听侍从官说事的众将又大声喧哗了起来,什么时候天国的战士会向清妖投降了?向来都是死战不降的!若不是胡以晃怕被天京城里头的人清算,怎么会如此!怎么会如此!

    “算了,”石达开神色萧索,颓然地往外走着,“你去禀告天王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让他去吧。”

    石达开骑着马从天王府前头出来,漫无目的地溜达着,转过朱雀大街,看到了前头一个工地热火朝天的施工着,眼见着都是两人合抱的大梁柱子,被几十人呼喝着号子从外头拉过来,边上还有一些监工在用力地鞭打着干活的人,“都给老子用点力,这可是福王的新府邸!要不快点完工,能要你们的脑袋!”

    翼王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了以前在家里读书时看到的一句:“田园将芜,胡不归?”摇了摇头,调转马缰,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咸丰五年三月初四,翼王石达开趁着道江宁城外雨花台讲道之机,悄然逃离天京,到了东梁山自己的驻地。

    江南莺飞草长的三月季节,东梁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原本操练勤快的石达开部今个营房内悄无声息,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飞到了校场里头嬉闹着,有一只蹦蹦跳跳的飞到了主帐前头,正瞧见了地上的一颗谷粒,喜悦地想往前吃了它,没想到主帐之内突然发出了一声雷鸣般的暴喝,吓得这只麻雀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不可!”彭大顺跪在地上,大声的喝道,边上也是团团跪下了石达开的最亲密的部下。

    “大王,你怎么可解散部队,把跟了这么些年的兄弟们推给天京城里那些废物!”指挥彭大顺双眼通红,怒不可遏,“那些人只会吃人!大王你一个人是散了开心了,叫这些从广西跟您出来的弟兄们怎么办!”

    “我已是心灰意冷了,大顺。天王对着我有了猜忌之心,不仅不授给我军权,不给我军师的称号,还要我留在城中不出。我若是再待下去,必然也是和东王北王一个样子!如今这天国大业,我也懒得去帮扶,免得和天王起了冲突,我还是散了这基业返乡罢了。”石达开萧索的说道。

    “如此。我老彭就保着大王杀回天京去,把洪秀全老儿从龙椅上掀下来,大王登基做皇帝!”彭大顺的话引得众人连连附和,摩拳擦掌,恨不得此时就点齐兵马,杀回天京城城去。

    “放肆!”石达开勃然大怒,“如此无法无天的话你都敢讲,我一刀杀了你!”正欲抽刀来砍彭大顺,众将死死按住劝解不已,石达开丢下刀。长叹一声,“我必知道你等不肯散去,我却也不欲再回天京那个伤心的地方,那我们一起往南边走!来人,笔墨伺候,等我写一个布告,好让天下人知道我的本心!”

    “是!”

    石达开来到东梁山要解散部队,但其部属不肯,而他又不愿回到天京,一路走走停停。回到了芜湖,在芜湖县发出了布告,表明自己的心迹,“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疑多将图害,百喙难分清”的苦衷,同时又表示现在只有“惟是用奋勉”,拉起队伍“出师再表真”,自己对天国的向往还是“勉报主恩仁”。

    石达开的离京出走,最终将与洪秀全的矛盾公开化。自从石达开的布告发出之后,在太平天国内部引起巨大的正东,从天京等地陆续抵达芜湖的人马已经先后不下数万人,洪秀全在天京城里头慌了手脚,生怕石达开再来一场围攻天京的靖难之事,连忙削去了洪仁发和洪仁达的我那感觉,又给石达开送去一道“义王”金牌表示尽弃前嫌,同时还让天京城合城大小官员上表劝石达开返回天京,洪秀全还为此事还上了头风症和便血,寝食难安。

    但石达开最终还是没回天京,咸丰五年三月十五日,石达开从芜湖出发,望着安徽宣州而去,从此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辗转流离征战。

    漱芳斋的小戏台子前面,就坐着咸丰皇帝和杏贞两人,皇帝特意为了酬谢杏贞帮着自己批折子辛苦,只叫了升平署的人来唱别致缠绵的小戏,小戏台子上演着《思凡》,那个穿着水田衣,手执拂尘的小尼姑,脸上淡扫娥眉,薄敷胭脂,眉梢眼角,做出无限春心荡漾的意思,是个不守规矩的小尼姑。

    “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曲调靡靡,身段柔美,可惜,无奈媚眼做给瞎子瞧了,咸丰皇帝只顾着低头瞧折子,看完了,把手里头的奏折递给了坐在边上的杏贞,“皇后,你瞧瞧,这石达开出走了,江宁里头的洪秀全恐怕要气歪了头了吧?哈哈哈。”

    “正是呢,”杏贞瞧完了折子,连连点头,“这洪秀全想必在手忙脚乱了,可惜这石达开是愚忠,只知道逃,不知道反!”杏贞瞧了一眼戏台上的小尼姑在咿咿呀呀地唱着思凡,“不过也是好事儿,皇上,这时候倒是该听一听《夜奔》了?”

    “极是,皇后你说的极是,这时候听《夜奔》着实应景,”思凡的小尼姑唱完了谢恩,咸丰皇帝就让升平署的人上《夜奔》。

    扮演林冲的还只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一身簇新的行头,扎束得极其英俊,随着小锣笛子,一面唱,一面做身段,干净利落,丝丝入扣。《新水令》的曲牌铿锵有力。

    “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疾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

    小帖子:《林冲夜奔》,又名《夜奔》,昆曲传统武生戏,是明代李开先《宝剑记》传奇中的一折。取材于《水浒传》,描写林冲受到高俅迫害后,亡命水泊梁山途中的经历。

    《夜奔》既讲究唱工又讲究做工,身段极其繁复,并且整出戏都是边舞边唱。几乎每个字都有身段,要求演员一招一式不得含糊,而且需要满宫满调地唱昆腔,这对表演者的表演技术和功力要求很高。戏曲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说法,言该剧的难度之大。(未完待续。)

十五、五年琐事(一)

    三月初三日,上海小刀会起义被清政府并各国武装力量联合扑灭,首领刘丽川就义。

    三月二十日,曾国藩会同胡林翼部在湖口大败没有石达开指挥的太平军水师,将太平军的水师尽数烧之,顺流一百里,和王锦绣合军收复铜陵,逼近芜湖。左宗棠部自景德镇进军,收复祁门徽州等地。

    三月二十五日,李鸿章自庐州府出,收复无为、巢湖等地,后移镇滁州。

    四月初九日,盗船十余艘进扰奉天营口,劫掠商船。

    四月十八日,僧格林沁剿灭东捻军,东捻军统帅张宗禹不知所终。

    四月二十日,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