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晚明-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把银钱安全的输入市场。

    “我打算开采铜矿铸造钱币。”

    戚文也算是宁修的心腹了,宁修遂直接与他说明。

    “大人,万万不可啊!”

    谁知戚文却露出一副惊恐的表情,随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大人绝不能做这等抄家灭族的事啊。大人便是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夫人和戚帅想想啊。”

    宁修皱了皱眉,他实在没想到戚文反应会如此强烈。看来他和古人的思想还是有很大差异啊。

    。。。

    。。。

第三百五十九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一更)

    “赵爷,咱终于到吕宋了!”

    赵广宁的心腹钱渊兴奋的挥舞着拳头,脸上洋溢着喜悦。

    赵广宁微微颔首,捋着下颌短须笑道:“是啊,十几年没来了,还真是有些想念。”

    “现如今马尼拉已经成了南洋最大的城市,许多商船都在此停靠补给。和咱们当初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啊。”

    钱渊感慨道:“雷加丝比总督刚刚建城的时候马尼拉不过是一个小小渔村。谁能想到短短几十年后它能成为吕宋第一大港!”

    赵广宁眼睛微微眯起,仿佛在回忆过往。良久才喟然一叹道:“时运,在某看来一切都是时运。”

    正如赵广宁所说,马尼拉能发展起来确实是时运。

    南洋良港无数,便是吕宋都有许多,偏偏马尼拉发展起来了,不用时运如何解释?

    这次南洋之行是赵广宁一手策划的,他几乎没有考虑其他地方,而是直奔马尼拉而来。在他看来只要打通了这条线路,宁大人走海的计划便可以得到实行。

    “咱的五艘船都可以停靠在马尼拉港,一艘船要缴纳五百比索的税金。”

    钱渊事先打听到了马尼拉的税金,小心翼翼的说道。

    “五百比索?这个桑切斯总督是穷疯了吧。”

    赵广宁皱了皱眉。据他的估计,马尼拉港能容纳上百艘大船在港,按照每艘船停靠十天计算,桑切斯一天就能赚一万比索。一年下来就是三百多万比索。

    其中的六成要交给西班牙王室,四成桑切斯可以留下来,那也有一百多万比索。

    当然这一百多万比索不是都进了桑切斯的腰包,他要负责港口的建设,市政花销以及教会的大部分支持。

    赵广宁估计最终桑切斯能够吞掉二十万比索。饶是这般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在这方面桑切斯这个马尼拉总督比壕境的那位席尔瓦总督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不就是两千五百比索嘛,给他们就是了。”

    赵广宁说完这句话又吩咐道:“再准备一份礼金,我要亲自前往总督府献给桑切斯总督。”

    不论是在大明还是吕宋,是在壕境还是马尼拉,与当政者处好关系都是最重要的。

    赵广宁显然深谙此道,故而才出发前就备下了一份丰厚的礼金。

    钱渊点了点头:“赵爷放心吧,咱一定照办。”

    “咱们带来的绸子、漆器、茶叶也尽快销了货。另外采买些当地的珊瑚、珍珠、香料装船。”

    “都交给我好了。”

    赵广宁朝钱渊投来赞许的目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办事我放心。”

    很快五艘船都停靠在港口,水手们铺好了跳板,赵广宁当先踏着跳板上了栈桥。

    这也是他多年来走海的习惯,一定要第一个登船,第一个下船。

    一众水手也都纷纷来到甲板,在老水手的指挥下排好队准备下船。

    在海上飘了这么些日子他们早就腿肚子发软,再次看到陆地自然心情畅快。

    那种脚踩实了的感觉是最舒坦的。

    “冯哥,咱听说马尼拉新开了家妓院,里面有不少色目人,金发碧眼特带劲。你要不要试试?”

    孙攸嬉皮笑脸的凑到冯保的身边,半开玩笑的说道。

    这位冯保也是老水手了,早年跟赵广宁一起走过海,是赵广宁的心腹嫡系。因为他的名字和宫中大太监冯保重名,故而时常遭到其他水手的调笑。

    冯保本人却并不怎么在乎。

    “好啊,咱老子在船上憋的难受,终于可以发泄一下了。色目人应该很不一样吧。”

    “据说这色目人身上有股味道。”

    孙攸神秘道:“故而她们必须每天往身上喷洒些香水遮掩。”

    “为啥?”冯保愣了愣道:“难道她们生来就带着异味?”

    “哈哈,据说是因为她们不喜欢洗澡,一年下来都不见得洗一次,故而身上带着骚味。”

    冯保这下算是明白了。他笑骂道:“好啊,你个孙猴子,这是在拿我寻开心啊。叫老子去玩个**。”

    这孙攸由于长得尖嘴猴腮,故而船上的人都管他叫孙猴子。

    二人笑骂嬉闹起来,弄得队列有些散乱。

    钱渊上前训斥了两句道:“等下了船你们想怎么闹怎么耍老子都不管。但只要还在船上就得守老子的规矩,不然老子先废了你们一条腿。”

    钱渊在船上的权威仅次于赵广宁,这点孙攸和冯保都是知道的。

    他们见钱渊发飙,不敢再癫狂,赶忙点头哈腰的赔了不是,乖乖排队了。

    钱渊摇了摇头,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表情。

    马尼拉港虽大,但其实多半是商贾聚集区,真正的生活区也就是大明一般府治那么大。

    总督府便在城中央,在总督府旁是马尼拉唯一的教堂。

    赵广宁刚刚上岸就在钱渊的陪伴下匆匆赶来总督府。

    他打定主意要给马尼拉总督桑切斯阁下一个好印象,故而连打点门口卫兵时都出手阔绰,一人打赏了两百比索。

    这些卫兵自然心花怒放,连忙通报总督。

    赵广宁和钱渊在等了半盏茶的工夫后就被卫兵带进了总督府中。

    这马尼拉总督府是典型的泰西建筑,花园远远大于屋宅面积。

    与其说它是一座府邸倒不如说是一个花园。

    在卫兵的引领下二人一路穿行,来到一处磨坊前,马尼拉总督桑切斯正在磨坊前靠坐着抽烟。

    赵广宁定了定心神,上前一步施礼道:“明国商人赵广宁拜见总督阁下。”

    他连称谓都换成了泰西人常用的,就是为了博得对方的好感。

    而钱渊则恭敬的站在原地,一句话也不说。

    桑切斯吐出一个烟圈,笑声道:“哈哈哈,原来是明国来的客人,本总督代表马尼拉人欢迎你。”

    赵广宁与桑切斯用泰西人的方式行了抱礼,之后陪着桑切斯在花园中转了起来。

    “阁下以为本总督的这个花园如何?”

    桑切斯虽然不知道为何会突然有一大波明国商人来到马尼拉,但却乐得如此。眼下他正要制定对明国的作战计划,从明国商人口中打听些消息总归是好的。

    。。。

    。。。

第三百六十章 各怀心事(第二更)

    “总督阁下的花园真是,真是精美绝伦!”

    赵广宁不知道桑切斯为何会突然问这样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匆忙之下只能如是回应。

    “比起你们明国的花园如何?”

    桑切斯微微眯着眼睛道。

    “各有千秋。”赵广宁吞了吞口水,心道这真是个难回答的问题。

    “在我们明国,更习惯把花园称为园林。”

    他顿了顿道:“据某所知,西班牙乃至欧罗巴的花园更强调画面感。要求一眼望去尽收眼底。而明国的园林恰恰相反。我们尽可能的利用移步换景增加园林的层次感,达成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在园林设计上赵广宁颇有心得。

    他自己的府邸就是亲自设计的,其中假山池塘自不必多提,还有一方靠挖出泥沙堆积而成的土山。其上遍植松柏,还建有凉亭,真真的江南园林。

    “哦?这么说来明国花园更会利用空间了?”

    “额,确实是这样。”

    赵广宁虽然很想把泰西人建的花园夸耀一番。但他们在空间的利用上确实差了大明不少。这是赵广宁说瞎话也圆不了的。

    何况他也不想说这个瞎话。

    大明有大明的骄傲,这园林便是其中之一。

    “有趣,有趣!”

    桑切斯大笑一声道:“走,我们吃饭去。”

    说罢当先朝餐厅走去。

    赵广宁长长吐出一口气来,这一关总算是过了。

    总督府的餐厅在北面,是一间纯粹用花岗石堆叠成的建筑。

    用总督阁下的话说,他是追求原生态,亲近自然。

    只是赵广宁欣赏不来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

    毕竟餐厅的布置太寒酸了。

    桑切斯总督备下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款待赵广宁。

    可这大餐在赵广宁看来同样十分寒酸。

    大明浙菜鲁菜粤菜各成一派,不论是哪一种都比这些只有熏鹅烤鸡炸鱼的泰西菜美味吧?

    当然这些他不能当着桑切斯的面说出来。

    他必须装出一副毕恭毕敬的表情,陪着桑切斯开怀畅饮。

    当然,赵广宁承认泰西人的葡萄酒还是很美味的。

    这一点大明无法匹敌。

    虽然宁大人也做出了葡萄酒,但和原汁原味的泰西葡萄酒相比,味道差了不少。

    “来来来,这是我从马德里带来的葡萄酒,味道如何?”

    “如甘露琼浆!”

    赵广宁由衷赞叹道:“赵某有一个不情之请。能否赠送赵某一瓶葡萄酒,让赵某带回大明。”

    桑切斯点了点头:“小事一桩,本总督便送给你一瓶。听说大明幅员辽阔,竟然没有葡萄酒吗?”

    “如此正宗的确实没有。”

    “那真是太可惜了。”

    “阁下,这次赵某前来马尼拉海贸,带给阁下一份薄礼。”

    说罢将早已准备好的礼单拿了出来,双手呈送。

    “哈哈,真是太客气了。”

    桑切斯接过礼单,发现礼单上的文字已经用西班牙语翻译好,不由得心情大好。这个赵广宁准备的很充分嘛。

    “这玉如意。。。”

    读到这儿的时候桑切斯下意识的皱了皱眉。

    赵广宁赶紧解释道:“这玉如意在我们明国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赵某送给总督阁下也是为了讨个彩头。”

    “嗯。”

    桑切斯应了一声,随即道:“大明的军队应该十分强大吧?听说他们集中在北面,有九边重镇,打的鞑靼人不敢露头。”

    桑切斯突然的话锋一转让赵广宁一愣。

    总督阁下突然问起大明的军事是什么意思?

    他虽然感到有些疑惑,却也没有多想,就当和桑切斯拉家常。

    “是啊,我大明九边雄镇精兵百万,乃是国之屏藩。”

    提起九边,赵广宁也是豪情万丈。这是每一个大明子民的骄傲。

    当然精兵百万显然是夸张的。

    如果要说兵额勉强能有,可大明立国两百年,军户制度早已崩坏,兵员缺额明显,吃空饷逃籍更是司空见惯。真正的九边军队,加上募兵有五十万就不错了。

    “那么南面的军队会很少吧?”

    桑切斯继续问道。

    赵广宁心中咯噔一声,不由得升起了警惕。

    “这些赵某一个商贾如何能得知?”

    赵广宁打了个哈哈道:“总督阁下问错人了。”

    桑切斯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遂举起酒杯道:“来,喝酒!”

    。。。

    这泰西人的葡萄酒还真是有意思,不管喝了多少杯,就是不醉!

    离开总督府时赵广宁如是想道。

    他身上还有一瓶桑切斯赠送的葡萄酒。赵广宁爱不释手,钱渊却打赌他返程路上肯定会喝了。

    赵广宁只笑笑,并不多说什么。

    这瓶葡萄酒他会带回去给宁大人,自然是不会喝的。

    离开总督府后,二人便去了马尼拉唯一的一座教堂。

    因为早年经常下南洋,赵广宁总和泰西人打交道。久而久之他就信了天主教。

    在壕境时他就虔诚的做着礼拜,在海上时他也每日对着圣经祷告。

    正是因为有了主的相伴,漫长的旅途才不显得寂寞。

    每当在船舱中看到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升起,赵广宁都会默默背起圣经。

    赵广宁将脖子上挂着的十字架掏了出来,亲吻了一记,大踏步的朝教堂走去。

    钱渊却不是信徒,故而他只站在了教堂外等候。

    赵广宁只身一人进入教堂中,望着教堂穹顶那面彩色玻璃,一时激动的哭了出来。

    “主啊!”

    赵广宁做完祷告,见一个瘦削的人影闪到他的面前。

    这个人穿着主教特有的华贵衣裳,这让赵广宁十分惊讶。

    在他印象中,马尼拉主教不是爱德华多吗?

    十年前赵广宁还对他做过忏悔。难道主教换人了?

    “敢问阁下是?”

    “我便是马尼拉主教席尔瓦。”

    “啊!爱德华多主教呢?他回西班牙了吗?”

    神职人员一般没有退休之说,故而要么是爱德华多回了西班牙,要么是病重或者病故。

    赵广宁当然不会直接去问爱德华多主教有没有去世,便用这种方式委婉的问。

    “爱德华多?他因为贪污渎职被总督阁下下狱了,很快他就会接受审讯。”

    席尔瓦双手一摊,不屑的说道。

    。。。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宁修的野望

    “这不可能!”

    赵广宁面色大变。

    在他印象中,爱德华多主教是个十分虔诚的信徒,是不可能犯下贪污渎职的罪行的。

    “证据是什么?审判的过程可公正?”

    正是因为爱德华多的劝说赵广宁才选择入教。如今听到爱德华多下狱的消息,赵广宁犹如五雷轰顶一般。

    “证据?当然有,爱德华多主教私自贩卖赎罪券,并借此牟利。。。”

    “放屁!”

    席尔瓦还没说完,就被赵广宁粗暴的打断。

    “爱德华多主教对主的虔诚无可置疑。他怎么可能做的出贩卖赎罪券牟利的事!”

    席尔瓦面色阴沉冷笑一声道:“这是总督阁下亲自下的命令,难道你连总督阁下都怀疑?”

    赵广宁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的,一定不是这样的。”说罢扭身离开了教堂。

    钱渊坐在教堂外的一间茶铺喝茶,见赵广宁匆匆走出赶忙迎了上去。

    “赵爷,这次祷告怎么这么快。”

    “唉,别提了,回去再说。”

    见赵广宁面色沮丧,钱渊不敢再问跟着赵广宁一路朝落脚的旅店走去。

    到了旅店,赵广宁把钱渊叫到了自己的房间。一关上门赵广宁便压低声音道:“你可知道,爱德华多主教被抓起来了。”

    “什么!”钱渊闻言也是不由得一惊。这也太耸人听闻了。堂堂主教竟然被抓起来了,谁那么大胆?

    “是桑切斯总督下的命令。”

    赵广宁神色有些沮丧。这个打击对他太大了,一时间难以恢复。

    “名义是爱德华多主教贩卖赎罪券牟利。这我是无论如何不信的。”

    “或许有些误会呢?”

    钱渊安慰道。

    “你派人去打听一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广宁到底是个念旧的人,他还是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叫桑切斯总督毫不犹豫的把爱德华多主教下狱。

    “好,我这便差人去查。”

    “不过最好雇佣当地人去查。”赵广宁顿了顿道:“我们毕竟是客商,自己出面多有不便。”

    钱渊点了点头道:“放心吧赵爷,我一定会假借他人之手,不会落下把柄的。”

    他知道赵广宁担心的是什么。

    马尼拉的佛郎机人近年来对明国商人的态度都不太好,若是让桑切斯总督抓到把柄,天知道会不会狠狠敲诈一笔。

    “唉,看来事情比我想的还要复杂很多,我隐隐觉得马尼拉和我十几年前来时不一样了。”

    赵广宁口中喃喃道:“只希望不要耽误县尊的海贸大计。”

    。。。

    。。。

    “县尊,就是这种火铳,可以打到两百步外!”

    戚文兴奋的向宁修汇报道。自打宁修设立火器局研制火器,各式各样的火器便都冒了出来。

    鲁密铳自不必说,现在就连射程两百步的火铳都被捣鼓了出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古人诚不欺我。

    “嗯,也就是说它的射程能达到三百米。”

    宁修更喜欢把明代的步数换成现代的米,这样更直观。

    “有效射程呢?”

    “一百步内可破棉甲!”

    戚文攥紧了拳头,十分兴奋的说道。

    这是他以前绝对不敢想象的。他自诩跟着戚帅的时间久了,什么火器没见过。可自打跟着县尊来到了香山县,以前的固有想法彻底被打破了。

    仅就火器这一层面来讲,他的认知还很浅薄,有许多他不知道的东西。

    宁修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披甲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一般的海寇土匪都不会披甲,即便是大明边军也多是披棉甲。真正的铁甲不到游击以上的官职是很难穿的上的。

    这种新式火铳能够在百步内射穿棉甲,已经相当恐怖了。

    “所以说这新式火铳的有效杀伤距离是一百五十米。”

    宁修嘴角上扬,欣慰的点了点头:“这种新式火铳装备军中可有难度?”

    戚文思忖了片刻道:“匠人那边说打制没有太大问题,就是原料比较贵,打制一杆铳需要五十两。”

    宁修听得直皱眉。这也太贵了。

    戚家军一杆鸟铳是十五两,这成本相当于三倍鸟铳了。

    若是配备一千杆新式火铳就需要五万两。

    若是能长期使用也就罢了,偏偏这个时代的火铳使用寿命很有限。即便精心养护,一杆铳的寿命也就是几十发。

    那种花费几两银子打制出的劣质鸟铳更是只能打几发。

    五十发后宁修又得拨钱给匠人打制新铳,这个成本未免太高了。

    “大人,或许可以先打制一百杆。”

    戚文也知道宁修的担心,沉声建议道。

    宁修点了点头道:“便先打制一百杆铳吧。铳在精不在多,一定要先保证质量。另外,匠人那边的奖金也要及时发放。”

    “属下晓得。”

    “对了,我提起的那种水车匠人们可研制出了?”

    宁修有心搞水车,却只记得个大概样子,只好囫囵个说与匠人们。至于他们能不能捣鼓出来就全看他们自己了。

    “他们有些想法,不过和大人的要求还有些差距。”

    “嗯,慢慢来不急。”

    他沉吟了片刻道:“我准备在乌猪山岛设立水泥、玻璃分厂,这件事你也一并去办吧。”

    乌猪山岛对宁修来说绝对是个宝贝。它不但给宁修提供了练兵的地方,也让他有了个大本营。在这里宁修可以放心的发展自己的科技树,而不必担心被外界打搅。

    经过宁修的几轮搜寻,岛上的残余海寇都被揪出处决,现在岛上的都是他招募来的新兵。

    这里四面环海,宁修也不用担心士兵跑走。

    在练兵屯田的同时,若能发展工业化就再好不过了。

    促成宁修这一想法的是在乌猪山岛上发现了铁矿和露天煤矿。

    这是继铜矿之后的又两个大发现。

    虽然轰动不如发现金矿、银矿,却也够宁修高兴一阵子的了。

    有了煤矿、铁矿就意味着有了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基本原料。

    宁修便不需要担心原料的问题,只管放手去干。

    自给自足不必看别人脸色绝对是最痛快的事了,宁修相信用不了十几年他就能把大明的工业体系发展到后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准。

    。。。。。。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政

    这几日赵广宁一直很焦虑。

    自打去过教堂之后,赵广宁便派人多方打听,得知爱德华多主教确实被桑切斯总督下狱治罪后心情跌入了谷底。

    不,这不可能。

    赵广宁闭上了眼睛。

    爱德华多主教是那么虔诚的信徒,他怎么可能犯下亵渎神的罪行啊。

    可若是他没有这个罪行,好端端的桑切斯总督又为何要和一名主教翻脸呢?赵广宁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他感到困惑难解之时,钱渊突然冲了进来。

    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快,快。。。赵爷咱们快走。”

    赵广宁连忙端了一杯茶递给钱渊道:“先喝口水,慢慢说。”

    钱渊接过茶杯一饮而尽,这才稍稍平静下来。

    “我打听到一条消息,桑切斯总督想要发动对大明的侵略。”

    赵广宁听完之后直接愣住了。

    “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这种事情某怎么会开玩笑。”

    钱渊叹了一声道:“现在马尼拉已经全城动员了。港口里全是西班牙的战船,随时可以扬帆出发。至于物资补给也都在往码头运输。”

    赵广宁拳头攥紧又松开,心中暗道这西班牙人真是狂妄至极。

    他们以为大明和吕宋一样是个任人欺凌的小角色吗。

    西班牙虽然拥有号称无敌舰队的水师,但兵员数量等绝对实力是远远不如大明的。

    据赵广宁估计,马尼拉能够动员的正规军数量不会超过一万,应该在五千人上下。即便加上雇佣军和盟军,也不过几万人。

    想要靠几万人吞并大明,和蛇吞象有何区别?

    不过这却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他需要及时传达给宁修。

    回想起总督府内他和桑切斯谈笑风生的场景赵广宁便觉得一阵后怕。

    这位桑切斯总督原来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啊。

    明明他已经作出侵略大明的计划,偏偏还对明国商人作出一副和蔼的态度,借以麻痹对方。

    若不是钱渊借打听爱德华多主教下狱的事情阴差阳错探听到了消息,赵广宁怕是真的不知道桑切斯的这一计划。

    “属下还打听到一个消息,爱德华多主教或许是因为反对桑切斯总督出兵大明从而被下狱问罪的。”

    “好吧,看来这个桑切斯是下定决心发动战争了。”

    赵广宁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货物都销出去了吗?咱们要买的货都买了?”

    钱渊点了点头:“都办妥了。”

    “好!”赵广宁攥紧了拳头,毅然道:“速速吩咐船员集合,我们准备返程。”

    钱渊抱了抱拳道:“属下领命!”

    。。。

    。。。

    与此同时香山县衙内宁修正在看着一份朝廷邸报。

    万历天子在张居正张阁老的建议下,在广州、泉州等地建立市舶司,收取海贸商税。

    这可以说是隆庆开海后朝廷又一次开海禁,自然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轰动和广泛讨论。

    当然这个消息并没有让宁修感到惊讶。

    作为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历史的了解。

    宁修知道在张居正去世万历亲政后就会彻底放开海禁,并按照船头收取商税,与之相比现在的开设市舶司只能说小巫见大巫。

    万历皇帝敛财还是很有一套的。他不但打破祖宗定制开收海税,还派宫中太监到地方收矿税、瓷税。

    甚至连绸缎这种明初为身份象征的东西,万历天子都大度的表示商贾可以购买。因为他可以收绸税。

    这倒也罢了,这位圣天子还表示明黄色的衣裳百姓一样可以穿,只要给够了税钱。

    这种与民争利的举动自然是百官们不能容忍的。

    他们纷纷上疏,表示皇帝陛下富有四海,四海之内皆子民,不应该和子民争利。

    万历皇帝却装作没听见,对这些奏疏留中不发。

    一些朝臣为了引起万历皇帝的注意,不惜用十分凌厉的措辞,把万历皇帝描述成了一个无道昏君。在这种情况下万历皇帝竟然能够忍住不发怒,并表示这厮就是骗廷杖的,朕不会遂了他的意。

    毕竟在明代士大夫群体是一个极为变态的群体。

    他们的拿手好戏就是双重标准。

    他们要求皇帝必须像远古圣君一样严于律己,必须起到道德模范作用。

    而他们自己该狎妓的狎妓,该玩男宠的玩男宠,美其名曰士子风流。

    到了明末,士大夫更是以男宠为禁脔,各地相公馆里都能见到这些官老爷的身影。其场面更是不堪入目。

    万历皇帝就是因为看清了这些士大夫的嘴脸,索性一怒之下不上朝了。

    宁修认为这一招真的是绝。毕竟那些朝臣便是再不要脸也不可能冲到后宫里对万历聒噪吧。

    而且事实证明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并没有影响到他对于明朝的统治。反倒是崇祯这样事必躬亲的劳模把朝政搞得一团糟。

    这并不是说宁修打算给万历皇帝洗地。作为一个皇帝,不上朝显然是不对的,一连几十年不上朝更是说不过去。

    但宁修特别能理解万历皇帝的心情。毕竟和一帮衣冠禽兽整天互喷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皇帝还不能喷。哪怕臣子把吐沫星子喷到了皇帝的脸上,皇帝也不能流出一丝的不悦。必须把脸上的吐沫擦干,然后欣悦的接受臣子的谏言。

    这在明朝已经成为了程式化的事情,不遵守就是昏庸,就是阻塞言路。。。

    当然宁修的到来已经产生了蝴蝶效应,让原本历史发生了改变。

    张居正应该不会像原本历史上那样在万历十年重病身亡,毕竟现在他老人家还活蹦乱跳的。

    张居正一日不死,万历就一日不会放开手脚敛财争利。

    那么在泉州等地开设市舶司就可以看做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对宁修没有太大的影响。

    香山县本身并没有良港,所有良港都在香山县南的壕境界内。

    所以从南洋来的商船大多选择在壕境卸货。而宁修这里便是收商税,也收不到多少。

    所以宁修的策略还是把乌猪山岛作为大本营,从这里出发航向南洋。与收税相比自己做海贸利润更高。

    。。。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益与威胁

    一个月后,一只五艘福船组成的船队朝乌猪山岛驶来。

    黑石角上的哨兵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一信息并告知了乌猪山岛守备、总训导官戚文。

    戚文也第一时间来到黑石角,拿出单筒望远镜察看。

    当他看到船队打出的清一色朱雀旗时不由得大喜。

    看来赵广宁他们从南洋回来了!

    他立刻派人去香山县通知宁修,另一面率着一行亲兵前去码头。

    乌猪山岛的良港不少,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