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晚明-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是上了贼船了,想要下船是不可能了。”
陈麻子嚎了一声,随即便觉得脸上一热,扭头去看,却是崔贵实狠狠的瞪着他。
“哎呦,崔火长,好端端的你干嘛打人呢。打人也就算了,你别打脸啊。”
陈麻子见不是训导官,心下稍稍松了口气。别人怕这个崔贵实,他可不怕。二人是一个村的,原先小的时候都是一起撒尿玩泥巴的。
“哼,你小子要是管不好这张嘴巴,迟早得栽在上面。”
崔贵实又瞥了一眼吴二狗,见吴二狗把头别了过去,便又数落起陈麻子来。
“马上就开晚饭了,你们两个到底是去吃还是不吃?不吃的话,我可跟伙房的人说了,不给你们开门!”
崔贵实使出了杀手锏,陈麻子可急了。
这操练了一天,早就是饿的前胸贴后背。若到头来连晚饭都吃不上,真是要撞墙了。
“哎呦,崔火长,瞧您说的。咱不是累的不行想坐地上歇一会嘛。现在我们也歇够了,马上就去排队打饭。”
说罢他踢了吴二狗一脚。
吴二狗十分不情愿的挤出一抹笑容:“是陈哥哥说的这个理儿。”
说罢当先站了起来,陈麻子也跟着站了起来,二人一齐朝食堂走去。
见二人走远,崔贵实摇了摇头,呸的一声道:“烂泥扶不上墙!”
。。。。。。
。。。。。。
“你说啥子,今晚只有稀粥和馒头?”
吴二狗难以置信的对打饭的食堂火兵问道。
“是,今天阵列训练的效果不好,总训导说了,只有稀饭和馒头。”
那火兵却是并没有被吴二狗夸张的表情吓到,淡淡答道。
“他娘的!”
吴二狗当即炸了:“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个姓戚的还把咱老子当人吗?”
陈麻子连忙拉了拉吴二狗,小声道:“二狗兄弟,慎言呐。”
。。。。。。
。。。。。。
第三百五十五章 扬帆起航(第一更)
不曾想他们二人的对话被路过的崔贵实听见了。
崔贵实皱了皱眉,冷冷道:“纪律,纪律懂不懂。”
吴二狗和陈麻子先是一愣,旋即双双问道:“纪律是个啥?”
心道该不会又是县尊大人捣鼓出来的新词吧。
他们现在也算明白了,县尊大人总能时不时的捣鼓一些新词出来。这些词他们从未听过,当然也就不能理解了。
“纪律就是命令,就是军令!”
崔贵实翻了一记白眼,不耐烦的解释道:“你们阵列训练的效果不好,训导官大人当然有权力按照纪律处罚你们,在伙食上惩罚已经是最轻的了。难不成你们还想被打军棍?”
听到打军棍三个字,二人的脖子皆是一缩。他们都被打过军棍,那滋味真不是好受的。
听说大明的皇帝陛下也喜欢打大臣的屁股,美其名曰廷杖。别管是六部尚书,还是御史言官,但凡拂逆了龙鳞惹恼了皇帝,都被被锦衣卫拖出午门廷杖。
大明朝甚至创下过两百名臣子同时受廷杖的记录,吴二狗一想到两百多个白花花的屁股排成一排被廷杖,就觉得不寒而栗。
“崔头儿,瞧您说的,我不过就是多了几句嘴,您就把我当个屁放了吧。那个什么纪律,咱遵守不就成了?”
吴二狗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弄得崔贵实也不知道说啥了。
他砸吧砸吧嘴,冷哼一声道:“老子信你?等着吧,咱们香山军的纪律条例马上就要颁布了,到时候人手一本,都得给老子背下来。谁要是背不下来,那就军棍伺候!”
吴二狗这下傻了眼了。他原本以为崔贵实就是说说玩玩,谁曾想他是认真的。而且竟然还会有个纪律条例的册装本推出,每个人都得背下来啊。
“怎么,你怕了?咱老子也要背。咱老子背的下来你背不下来?”
崔贵实夹了吴二狗一眼,吓得他连声道:“背的下来,绝对背的下来。”
“快给老子滚回去,少在这儿丢人现眼!”
崔贵实一甩衣袖,扬长而去。
。。。。。。
。。。。。。
在赵广宁的一手督办下,宁修的船队终于可以启程了。
船只已经事先得到补给,并从乌猪山岛出发,朝吕宋岛的方向而去。
此次船队共有三艘大福船,两艘小福船,近乎是宁修手中所有的船只。
而赵广宁更是作为本次南洋之行的旗舰船长,全权决断南洋之行的一切事宜。
宁修甚至把一半的戚家军老兵抽调给了赵广宁。在他看来这是他走海南洋的第一步,无论如何一定要走好。
赵广宁更是心情感慨。
他站在甲板上,望着蔚蓝色的大海心情怅然。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年没去过南洋了。
虽然他是个南洋通,但自从和佛郎机人打的火热,获得了在壕境的特权后,他就再没有亲自出海后。
直到宁修出任香山县令。。。。。。
不知为何赵广宁非常看好宁修。从与他第一次见面起,赵广宁便被这个年轻的县令折服,认为他一定会有大的成就。
之后宁修的一系列举动更是让赵广宁坚定了这一想法。
荡海寇,夺海岛,清除异己。。。。。。
这哪里像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的手段,分明就是一个混迹官场多年的狠角色嘛。
那时摆在赵广宁面前有两个选择。其一是继续抱佛郎机人的大腿,做个土财主。其二就是投效宁修,一心为宁修做事。
赵广宁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后者。现在看来,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船长,前面有一艘西班牙王国的船,打着马尼拉总督的官旗。”
一名佛郎机水手提醒道。
虽然现在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成立了联合王国。大明的统治者也习惯性的把他们统称为佛郎机人,但葡萄牙人自己还是会做出区分的。
在他们看来,这种联合王国实际是一种屈辱,是在不平等条件下组成的。
故而提起西班牙人他们会说‘他们西班牙人’,而自称则会说‘我们葡萄牙人。”
赵广宁常年和葡萄牙人打交道,早习惯了他们的叫法,也无意纠正。
“看他们的航向,也是朝吕宋岛去的。”
赵广宁用单筒望远镜看了看,和声道。
“船长,我们要不要打出总督府的旗帜?”
赵广宁摇了摇头。
“既然我现在是替县尊大人做事,自然没理由再打壕境那面的旗帜。”
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他没有说,那就是他认为打出壕境的旗帜不但不会有用,还会起到反效果。
现今的马尼拉总督桑切斯十分反感葡萄牙人,甚至在马尼拉城中驱逐葡萄牙人。对方的船只可是打着马尼拉的旗帜的,也就是说是桑切斯的嫡系。赵广宁可不想没来由的爆发一场海战。
在隆庆五年,也就是1571年征服者雷加斯比抵达吕宋岛,并修筑马尼拉城后,西班牙人就牢牢控制住了这个城池,并以这个城池为轴心进行辐射,控制了整个吕宋岛。
吕宋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要去爪哇国等地必须经过吕宋。故而西班牙总督对过路船只大肆征收商税,赚的盆满钵满。
天主教也借着这个机会在吕宋传播,如今即便是当地的百姓也基本都信仰天主教。
赵广宁十分清楚宗教的作用。原本西班牙人对吕宋的统治并不稳固。但经过十几年的传教,当地人已经接受了和他们肤色头发完全不同的西班牙人统治。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定这些人和他们都是信奉天主的信徒。
不过这些对于赵广宁来说却是无关紧要的。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确保航线畅通,并和马尼拉的商贩建立联系,好为今后的南洋远航打下基础。只要做到了这些,他就可以给宁修交差了。
“打出大明商船的旗帜,跟前面那艘西班牙船保持一段距离。”
赵广宁也知道宁修走海见不得光,故而不得万不得已他是不会亮出这只船队的官面背景的。
。。。。。。
。。。。。。
第三百五十六章 马尼拉(第二更)
吕宋岛,马尼拉城。
马尼拉大主教爱德华多正在教堂虔诚的做着礼拜。
总督桑切斯带着一行人匆匆而来,在主教做完礼拜后立刻上前道:“亲爱的爱德华多,我这里收到一封从马德里来的陛下手书。”
爱德华多心中一惊:“总督大人,你说什么?陛下的手书?”
桑切斯点了点头道:“是的,是加盖了陛下印章的手书,绝不会有假。”
“信上说了什么?”
桑切斯索性展开了信纸给爱德华多看。
“陛下叫我们对明国进行调查,分析对其作战的可能性。”
“主啊,这不是真的!”
爱德华多露出一副惶恐的表情。
“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
桑切斯见爱德华多的反应如此激烈,面色不由得阴沉了下来。
爱德华多摇了摇头道:“据传教士的描述,明国的军事、经济都十分强大。且其幅员辽阔,我们在吕宋的士兵不过几千人,怎么可能发动对明国的战争!这不可能,这一定是有奸人在蛊惑陛下!”
对于国王菲利普二世爱德华多当然不敢抱怨,他只好把这一切归咎给陛下身边的小人。
“算上友邦盟军,我们可以调动的士兵人数超过了一万两千人。”
桑切斯对爱德华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行为十分不满。他‘据理力争’道:“我们还可以征集毕萨牙人(菲律宾土著),必要的话还可以雇佣东瀛浪人。囚犯和奴隶也可以充作炮灰。。。。。。”
“总督大人的意思不会是连葡萄牙人也要联合作战吧?”
爱德华多的语气中已经带着讥诮了。
桑切斯却没听出爱德华多话语中的讽刺,点了点头道:“这也未尝不可。不过需要我们拿出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让陛下首肯才行。”
“你不要忘了,葡萄牙人与我们有血海深仇!”
爱德华多咬牙切齿道。
“如果能够打下明国,我不介意分他们一杯羹。面对利益,你认为那些葡萄牙人会无动于衷?”
桑切斯耸了耸肩道:“再说了,现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是联合王国,他们没有理由拒绝我的命令。”
“可葡萄牙人完全没必要趟浑水啊。他们在壕境已经获得了居留权。”
桑切斯道:“我们只需要佛拉加达级战船十二艘。就可以从壕境登陆。我们的火炮可以封锁壕境的海岸线。”
“战费呢?战费你有没有考虑过?远渡重洋,需要花费多少钱?”
“我和议会的议员们已经讨论过了,二十万比索足矣。”
桑切斯冷声笑道:“爱德华多主教,你只需要同意我们的计划,并在那份作战计划书上签上你的名字即可。”
桑切斯的态度彻底惹怒了爱德华多。
“原来我才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个计划的人。总督大人,你未免太自负了吧!”
桑切斯不以为然道:“我是马尼拉总督,这个计划当然也应该由我提出。至于议会议员,讨论提案是他们的职责。”
“那我呢,你把我放在什么位置!”
“或许爱德华多主教可以用主的名义保佑我的士兵们。”
桑切斯双手一摊道。
“你!你欺人太甚,我绝不会在这种作战计划上签名,我绝不会看着西班牙战士去明国送死!这个计划没有任何的可行性!”
爱德华多向前一步,毅然道:“我不同意,只要我不同意你的这份计划书就不具备提交陛下亲裁的可能!”
“那或许马尼拉就该换个主教了。”
桑切斯的语调变得十分冰冷。
“总督大人,你这是在威胁我?”爱德华多哈哈笑道:“那我恐怕要提醒一下总督大人了,我是总主教亲自任命的马尼拉主教,你无权干涉教务。要想换掉我,只有总主教大人或者教皇陛下亲自下令!”
桑切斯嘴角一勾道:“通常情况下是如此,不过。。。。。。”
他的声调陡然升高,向前一步道:“若是教职人员贪污渎职,本总督有权将其缉拿审讯!来人呐,把爱德华多拿下!”
他一声令下,立刻有两名士兵上前将爱德华多扭绑起来。
这一切发生的实在太快了,爱德华多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反绑住双手。
他惊恐的咒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你是在亵渎主的仆人,主不会饶过你的。”
“我只知道主不会饶恕贪污渎职之辈。”
桑切斯冷冷笑道:“爱德华多主教,你放心,本总督接到有人举报,你借赎罪券贪污五万比索。本总督会组织人手对你进行审判。如果最终审判结果是你无罪,本总督会立刻释放你,还会给你赔礼道歉。”
爱德华多当然明白他不会得到公正的审判。他刚刚拒绝了桑切斯,以这厮睚眦必报的性格一定会把审判变成一场游戏。
“我要控告你,我要控告你这个独夫!”
“你还是省点力气到审判大会上说吧。带走!”
桑切斯一摆手,爱德华多立刻被两名健壮的士兵押走了。
“总督大人英明,爱德华多主教贪污渎职,实在不适宜再出任马尼拉主教之职了。”
牧师席尔瓦向前一步,在心口画了个十字道:“愿主宽恕他的罪行。”
桑切斯眼睛眯成一条缝,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个精瘦的牧师。
他其实来教堂前没想到爱德华多会毫不犹豫的拒绝他。故而他还没想好接替爱德华多的人选。想不到竟然有人主动跳出来。。。。。。
席尔瓦被桑切斯一直盯着看,直是紧张极了。他咽下一口吐沫,强自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总督大人,我可以检举爱德华多主教的罪行。”
这算是投名状了吧。
席尔瓦心中如是想道。
“好!”
桑切斯一番考量后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只要你能够证明爱德华多主教贪污渎职的罪名成立,那么本总督可以保举你成为马尼拉代理主教。”
正如爱德华多所说,桑切斯无权直接任命主教。但只要他保举,并修书一封给马德里总主教说明原因,他相信对方也不会拒绝送他个顺水人情。
。。。。。。
。。。。。。
第三百五十七章 屯田练兵(第一更)
宁修这几日一直在视察火器的生产情况。
他专门在乌猪山岛上设置了火器局,负责火器的生产。
在他看来火器的生产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仿制佛郎机人等泰西人的火铳、火炮。其二是研制自己的新式火器。
虽然宁修也眼馋燧发枪等火器,但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他已经将燧发枪的基本原理告知了匠人。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研制出,就看他们的悟性了。
毕竟宁修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了。
即便是火器的仿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宁修原本以为可以轻易的仿制出佛郎机人的十八磅炮,谁曾想即便有了买来的现货,照着仿制仍然捣鼓不出来。
他雇佣的匠人们挠破了头皮也才勉强做出了三磅炮,连六磅炮都遥遥无期。
宁修不由得感慨火炮的发展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好在东边不晴西边晴。
虽然燧发枪遥遥无期,但鲁密铳的研制有了重大突破。
一名广东军匠研制出了仿鲁密铳。
虽然比起朝廷的正牌货稍差一些,却也差的不多了。
以宁修现在的身份是不可能从工部搞到大量鲁密铳,唯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条路了。
宁修给了这名军匠五百两银子的奖励。在他看来这个重大突破是值得重赏的。
他还当着众人宣布,研制出燧发枪的奖赏一千两白银。
宁修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科学一定会因金钱爆发出生命力。
宁修询问了这名工匠鲁密铳的制作周期,当得知他一人五天才能打制一杆铳时十分失望。
即便他雇佣一百名匠人,要想给打制一千杆铳也需要五十天。
看来眼下还是得先让士兵们用鸟铳练习射击了啊。
不过宁修已经下定决心给士兵们全员配备鲁密铳。
这种铳不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非鸟铳可比,可以把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一个量级。
宁修为了激发工匠们的积极性,规定了每制作出一杆合格的鲁密铳,奖励白银五两。同时为了防止工匠藏私,他又制定了学徒制度。
要知道大明的匠人们基本是父子相传,手艺活基本不示于外人。
每个熟练掌握制铳工艺的匠人都可以带徒弟。他的徒弟一旦出师,他可以获得十两银子的奖励。同时,他可以获得徒弟未来制作火铳三成的分成。
也就是说那个徒弟五两银子中有一两五要给师父。
这无疑激发了老师傅们传授技术的**。他们不必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除此之外,宁修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筛查措施。
大明的火铳之所以经常炸膛,就是因为对于质量的把控不够严格。具体来说就是铳管的质量不过关。有的铳管太细,有的铳管管壁薄厚不均。凡此种种都会引起火铳的炸膛,严重危害士兵们的安全。
宁修规定每一个匠人必须把名字刻在铳上,这样便有了追溯机制。将来哪杆铳出了问题,宁修只需要按照名字对照就可以找到制作铳的工匠。
出现一杆炸膛的劣铳罚银十两,比造一杆铳的赏钱还多。
这样可以使得工匠们小心翼翼对待自己打制的每一杆铳。毕竟一个不慎就得赔上十两银子,相当于他们打制两杆铳的赏钱了。
没有人会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金钱手段永远是效果最好的。
当然,宁修也不会把所有责任推给工匠。他一样会严格把控钢铁质量。如果是因为钢铁原因导致火铳质量不过关,则会追责提供钢铁的人。总而言之,宁修要将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监控到,绝对不留死角。
身为上位者的好处渐渐体现了出来。宁修只需要说出一个设想,并勾一勾手指,底下的人就会照着去做。
至于具体的实施过程就不是宁修需要操心的了。
既然来了乌猪山岛,宁修自然没理由不去看看新兵的训练。
戚文带着宁修来到兵营视察,那些新兵们却不知情,自顾自的训练着。
戚文训练他们的方法与戚继光训练戚家军的方法如出一辙,都是强调大训练量、重复训练。
这样训练可以保证士兵的基本素质过关,不会有拖后腿的士兵出现。
但这只是第一步。要想让这些士兵变成真正的强兵,必须要让他们见一见血。
宁修嘴角微微扬起。看来训练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一些啊。照着这么练下去,最多需要三个月便可以让他们试着去剿匪了。
土匪的战斗力很一般,就是让他们见血的。只要新兵们剿匪见了血,便可以算老兵了。
“大人,按照您的要求,在晚上会有先生教他们识字。”
戚文双手抱拳禀奏道。
虽然不明白宁修为何要这么做,但戚文还是照做了。
在他看来士兵们都是大老粗,天职更是打仗,和读书认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宁修笑道:“这就好,将来若有家书要写他们也不至于还得请人润笔了。”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
宁修让士兵们读书认字的初衷是叫他们熟知军规军律。
毕竟军规最终是写在纸上的,宁修又要求他们背下来,总不能每次都叫人读给他们听吧。
当然宁修不会叫士兵们去学什么八股文。给他们讲的都是基本的三字经,千字文,只要能够认识基本的字就行。
“屯田的事情怎么样了?”
原先乌猪山岛上也有不少肥沃土地,可都没人开垦。
毕竟原先占据此岛的是一伙海寇,而海寇是靠着抢掠为生的,没钱花了没粮吃了去抢就是,何必自己动手种地呢?
但宁修可不一样。
在他看来,既然把乌猪山岛作为了大本营发展,就要充分利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忙时种田,闲时练兵的方案十分可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士兵练成了军户。
宁修的设想是按照隋唐时的府兵制训练士兵。这样可以保证士兵的向上通道,从而让士兵们保持积极性。
而如果是大明的军户制,向上通道被锁死,自然不会有人卖命了。
。。。。。。
。。。。。。
第三百五十八章 铜山(第二更)
“启禀大人,屯田的工作进展的很不顺利。”
戚文面色一红,显然十分愧疚。
“哦?说说看。”
宁修并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愤怒,而是淡淡说道。
“大人,这帮兔崽子以为大人是要搞军户那一套,都十分抗拒,出工不吃力。现如今已经用了十天,连全岛土地都没丈量完。”
“你可与他们解释过本县的奖励机制?”
“属下都与他们说了。包括生产标兵那些。”
戚文摇了摇头道:“可他们估计是不信,都不愿意卖力气勘测开垦。”
宁修听的直皱眉。看来和他设想的情况不太一样啊。
他招募这些士兵的时候,这些人一定以为是戚家军一样吃粮的营兵。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的。
但宁修显然更希望这些士兵们能够开垦土地,屯垦结合。
毕竟要他养几千名脱产的士兵压力还是有些大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宁修要把乌猪山岛变成自己的基地,这就要求必须有大量屯垦土地支持。
“我亲自与他们去说吧。”
说完宁修一甩衣袖,往军营走去。
他先去的是玄武营。
玄武营的训导官、管队官甚至火长一级的军官都匆忙赶到军营外迎接。
宁修点了点头,示意他们把士兵们都集结起来。
军官们连忙吹起了号角,很快士兵们便集结完毕。
“大人,请训话!”
宁修清了清嗓子道:“诸位辛苦了。本官前来乌猪山岛便是想看看你们训练的如何了。诸位应该知道本官编练此乡兵是为了防备海寇,剿灭土匪。而要做到这些,非一日之功。时间一久没有粮食供应怎么行?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屯田啊!这乌猪山岛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当然应该开垦田地,种植庄稼。本官现在宣布,此岛上的土地,你们开垦多少,那些土地就都属于你们!”
那些土地就属于你们!
这句话在士兵们听来直是有些振聋发聩。
他们都有些晕乎,那些土地属于他们?
即便是军户,也只是租种土地啊,土地都属于大明朝!
到了万历朝,军户制度崩的不能再崩,军户们更是变成了军官的佃农,毫无自由可言。
在这种大背景下,乌猪山岛上的士兵自然不希望自己变成军户第二。对宁县尊提出的屯田之策态度冷淡敷衍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当宁修慷慨激昂的说出那番话后他们发现自己错了,彻彻底底的错了!
宁大人哪里是要他们做佃农啊,宁大人是要给他们分土地啊!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
吴二狗咽了一口唾沫,壮着胆子问道:“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不用改成军籍?”
此次宁修新募的士兵大多都是民籍,他们自然不愿意把户籍改成低贱的军籍。
“当然。”
宁修信誓旦旦的说道:“你们都可以保留原籍,每月的军饷一样可以拿,还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嘶!众人皆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天底下竟然还有这种好事!
“大人,您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吴二狗心思活泛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起头来。
“大人英明!大人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众人有样学样,纷纷跪下来磕头。
宁修将手抬了抬道:“都起来吧。本县为一县父母官。若连疼惜百姓都做不到,还有何面目穿戴这身官服。”
一旁的戚文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乖乖,大人到底是做官的,这说话的水平就是不一般。
为啥同样的事情他说一番士兵们都是抵触情绪,而大人一说士兵们纳头便拜呢?
或许这就是大人口中的人格魅力吧。
宁修离开了军营,戚文立刻凑上来道:“县尊不但是文曲星下凡,还是武曲星下凡呐。如此文武双全之人,除了戚帅唯有大人了。”
宁修对戚文的一通马屁照单全收,笑道:“你现在也变得油嘴滑舌了啊。”
戚文一梗脖子道:“属下都是肺腑之言。”
“好了,这开场我是开的不错,接下来还得你盯着。毕竟开垦田地是个辛苦活。我怕时间一长士兵们会有懈怠情绪。”
戚文立刻拍着胸脯道:“大人放心好了,剩下的事情都包在属下身上。属下保证按期完成屯田计划。”
宁修点了点头道:“我听说这乌猪山岛上有一处铜山,你派人去看看能不能开采。”
“大人,这应该不会有假。听抓到的一名海寇说这岛上确实有一座铜山。不过海寇们一直没有开采。”
宁修直是大喜。他心道海寇就是海寇,不事农耕生产也就罢了。连身边有座铜山都不开采。
虽然铜山比不了金山银山,但也是无尽的财富啊。
尤其是现在还是大明朝,铜钱是合法流通货币,而铜钱的主要原料就是铜。
宁修心中立刻有了计较。
他现在靠走海和屯田勉强能够养活着一千多士兵。但将来扩军之后肯定不够。
除了节流还得开源。有什么比造假钱赚的快呢?
大明万历年间的铜钱规定是铜八铅二。但实际情况是很难达到,有铜六铅四就不错了。
有的甚至是铜四铅六的劣钱。市面上大规模流通着这种劣钱,百姓们虽然抗拒却也不得不使用。
如果宁修能够做到铜七铅三,哪怕铜六铅四,那么就可以成功打入市场被百姓们接受。
最重要的是这基本是个无本买卖。
铜矿是现成的,开采就是。
宁修最多花费些人工,连工钱都不用发,因为已经包含在给新兵的月钱里了。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把银钱安全的输入市场。
“我打算开采铜矿铸造钱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