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文雅正-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先莅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臣闻宰宁
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
为明君揃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肃
清螅Хㄕ吒也桓市亩︼炜嵴坛际滴锤沂苤
谓羣臣曰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于是赦之时

猛年三十六岁中五迁权倾内外宗戚旧臣皆害其宠
尚书仇腾丞相长史席寳数谮毁之坚大怒黜腾宝上
下咸服莫有敢言迁尚书令累让不许转司徒録尚书
事猛辞以无功不拜后率诸军讨慕容暐军禁严明师
无私犯猛之未至邺也刦盗公行及猛之至远近帖然
燕人安之军还以功进封清河郡侯赐以美妾女妓车
马猛固辞不受时既留镇冀州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
以便宜从事简召英俊以补闗东守宰居数月上疏曰

臣前所以朝闻夕拜不顾艰虞者正以方难未夷军机
权速庶竭命戎行敷宣皇威今圣徳格于皇天威灵被
于八表窃敢披贡丹诚请避贤路设官分职各有司存
岂应孤任愚臣以速倾败若以臣有鹰犬?勤未忍捐
弃者乞待罪一州效尽力命坚不许遣其侍中梁谠喻
旨猛乃视事如前俄入为丞相加都督中外诸军事猛
表让乆之坚曰卿昔螭蟠布衣朕龙潜弱冠属世事纷
纭朕竒卿于暂见儗卿为卧龙卿亦异朕于一言回考

盘之雅志岂不精契神交千载之会虽傅岩入梦姜公
悟兆今古一时亦不殊也自卿辅政几将二纪内厘百
揆外荡羣凶天下向定彛伦始叙朕且欲从容于上望
卿劳心于下??济之务非卿而谁遂不许后数年复授
司徒猛复上疏曰臣闻干象盈虚惟后则之位称以才
官非则旷郑武翼周仍世载咏王叔昧宠政替身亡虽
陛下私臣其如天下何愿回日月之鉴矜臣后悔坚竟
不从猛乃受命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

之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
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亷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坚常敕其太子宏
长乐公丕等曰汝事王公如事我其见重如此猛寝疾
坚亲祈南北郊宗庙社稷分遣侍臣祷河岳诸祀靡不
周备猛疾未瘳乃大赦其境内殊死以下猛疾甚因上
疏谢恩并言时政多所??益坚览之流涕悲恸左右及
疾笃坚亲临省病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

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寳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
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
终而死时年五十一坚哭之恸比敛三临谓太子宏曰
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赠侍中
丞相余如故给东园温明秘器帛三千匹谷万石谒者
仆射监?丧事葬礼一依汉大将军故事谥曰武侯朝
野巷哭三日
景略之治国养民兴化以及削平将畧具载在苻坚

记此记多叙其与坚之神契隆遇耳作者分明比之
于孔明故处处着笔呜呼君臣相得前有伊管后有
葛王令人神往矣此外惟唐文皇之于魏文贞或庶
几焉故能驯致贞观之治此记成于唐初君臣极力
摹冩铺扬意者其有感而兴起乎
与彭城王勰书北魏孝文帝
教风密微礼政严严若不深心日劝何以敬诸每欲立
一宗师肃我元族汝亲则宸极位乃中监风标才器实

足师范屡有口敕仍执冲逊难违清挹荏苒至今宗制
之重舍汝谁寄便委以宗仪责成汝躬有不遵教典随
事以闻吾别肃治之若宗室有愆隐而不举锺罚汝躬
纲维相厉庶有劝改吾朝闻夕逝不为恨也
三代以下推北魏孝文帝为令主不让汉孝文也此
书见其惇叙九族处
论文体书李谔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

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民之本诗书
礼暎酪逯殴誓芗腋葱⒋热酥袢谜椎鞣
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徳序贤明
勲证理茍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
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
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
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竞一韵
之竒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

惟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
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
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
复闗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縁情为勲绩指儒
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
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徧华壤
逓相师祖乆而愈扇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出轻浮
遏止华伪自非懐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引预摚鸩

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録其年
九月泗洲刺史司马?之文表华艶付所司治罪自是
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素弃絶华绮择先王
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如闻外州远县仍踵敝风选吏
举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交
不茍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
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
葢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狭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

宪司职当迹烊粑欧缂篡揽止彝叨嗲肜罩钏酒
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上下不知敦行尊经徒以清虚绮靡相先此五代所
以速亡也汉唐宋明所以能享国长乆者以能尊经
耳夫立之学官用以取士行之既乆犹虑士子撮摘
剿袭不知反已于是有谓非兼乡举里选不可者况
相尚虚无专取浮薄而不速亡者未之有也士恢此
论可谓鸣冈之鳯矣

自赞刘炫
通人司马相如扬子云马季长郑康成等皆自叙风徽
传芳来叶余岂敢仰均先达贻笑后昆徒以日迫桑榆
大命将近故友飘零门徒雨散溘死朝露埋魂朔野亲
故莫照其心后人不见其迹殆及余喘薄言胸臆贻及
行迈传示州里使夫将来俊哲知余鄙志耳余从绾髪
以来迄于白首婴孩为慈亲所恕捶楚未尝加从学为
明师所矜槼ブ棒吆醵匦鸢钭褰唤岬纫闹匚

轻身先人后已昔在?弱乐参长者爰及耆艾数接后
生学则服而不厌诲则劳而不倦幽情寡适心事方违
内省生平顾循终始其大幸有四其深恨有一性本愚
蔽蒙业贫窭为父兄所饶厕摚鹬┧斓貌├赖溱
窥涉今古小善着于丘园虚名闻于邦国其幸一也隐
显人间沉浮世俗数忝徒劳之职乆执城旦之书名不
挂于白简事不染于丹笔立身立行惭恧实多启手启
足庶几可免其幸二也以此庸虚屡动神眷以此卑贱

每升天府齐镳骥騄比翼鹓鸿整缃素于鳯池记言动
于麟阁参谒宰辅造请羣公厚礼殊恩增荣改价其幸
三也昼漏方尽大耋已嗟退反初服归骸故里翫文史
以怡神阅鱼鸟以散虑观省野物登临园沼缓步代车
无罪为贵其幸四也仰休明之盛世慨道教之陵迟蹈
先儒之逸轨伤羣言之芜秽驰骛坟典厘改僻谬修撰
始毕图事适成天违人愿途不我与世路未夷学校尽
废道不备于当时业不传于身后衔恨泉壤实在兹乎

其深恨一也
却不是文人弄笔中多肝膈之要其深恨处露出絶
大眼孔絶大志向令我怃然
论孔庭之法文中子
门人有问姚义孔庭之法曰诗曰礼不及四经何也姚
义曰尝闻诸夫子矣春秋断物志定而后及也乐以和
徳全而后及也书以制法从事而后及也易以穷理知
命而后及也故不学春秋无以主断不学乐无以知和

不学书无以议制不学易无以通理四者非具体不能
及故圣人后之岂养蒙之具耶或曰然则诗礼何为而
先也义曰夫教之以诗则出辞气斯远暴慢矣约之以
礼则动容貌斯立威严矣度其言察其志考其行辨其
徳志定则发之以春秋于是乎断而能变徳全则导之
以乐于是乎和而知节可从事则达之以书于是乎可
以立制知命则申之以易于是乎可与尽性若骤而语
春秋则荡志轻义骤而语乐则喧徳败度骤而语书则

狎法骤而语易则玩神是以圣人知其必然故立之以
宗列之以次先成诸已然后备诸物先济乎近然后形
乎远亶其深乎子闻之曰姚子得之矣
说来皆有至理在圣门当为入室弟子○中说胜法
言远甚法言只是摹拟于辞句之间中说却是由心
得而发之或者以其拟论语启人之议取唐初名臣
为弟子启人之疑要当五季波靡之余忽然要作圣
人读其书简质明彻非精思力行者不足语此也可

谓奋乎百世之下矣
谏伐高丽遗疏房元龄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威名功徳亦可足矣
拓地开强亦可止矣且陛下每决一重囚必令三覆五
奏进素食止音乐者重人命也今驱无罪之士卒委之
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愍乎向使高丽违失臣
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它日能为中国患除
之可也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内为旧主雪耻外为

新罗报雠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乎愿陛下许高丽
自新焚陵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迩肃
安臣旦夕入地倘蒙録此哀鸣死且不朽
首段戒以止足次段动以仁心已乃熟筹高丽之不
必伐意虑周尽房之善谋此可概见矣○栁芳称房
为贤相善归人主无迹可寻此其絶笔故遂传于世
尤足珍也方太宗东伐之初李大亮以遗表谏此则
于其冄兴师役时也二表遂为后世大臣临终上表

之始
房元龄杜如晦传赞新唐书
唐栁芳有言帝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而房
杜让其直英卫善兵而房杜济以文持众美效之君是
后新进更用事元龄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此其
成令名者谅其然乎如晦虽任事日浅观元龄许与及
帝所亲欵则谟谋果有大过人者方君臣明良志叶议
从相资以成固千载之遇萧曹之勋不足进焉虽然宰

相所以代天者也辅赞弥缝而藏诸用使斯人由而不
知非明哲曷臻是哉彼扬已取名了然使戸晓者葢房
杜之细邪
新唐书传赞系宋子京所作其余表志等乃欧阳公
所作子京作传语多造作欲简炼而欠稳者颇多若
其赞语则立意既正词亦新炼足追古作者欧公文
以舒畅胜使之作赞未必能过子京也房杜赞最为
得体文亦凝缩矫劲

上十思疏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
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徳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
固而求木之长徳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
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名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
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徳
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
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着功成

而徳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葢寡岂取之易而守
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
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终茍免而不懐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
螅T蛩记宥阅辆迓缭蛩冀O掳俅ɡ峙逃

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
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
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
??兹九徳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
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
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
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
之大道哉

贞观致治几如三代全是一魏文贞由其学问充非
徒胆识过人也读十思一疏与圣贤格致省克之功
何殊其对君正直凝定亦大有浩然之气在○十思
以开其始十渐以勖其终魏??成其贤矣哉
上十渐疏魏征
臣观自古帝王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
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则
絶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则重谷帛而贱珍竒然受命

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
哉岂不以居万佒鹩兴暮V怀鲅远涯嫠
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斯言信矣伏
惟陛下年甫弱冠大拯横流肇开帝业贞观之初时方
克壮抑损嗜欲躬行节俭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徳则
尧舜未为远臣自擢居左右十有余年每侍帷幄屡奉
明旨常许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始终而不

渝一言兴邦斯之谓也徳音在耳敢忘之乎而顷年已
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谨以所闻列之于左
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
今其风渐坠听言则远超于上圣论事则未踰于中主
何以言之汉文晋武俱非上哲汉文辞千里之马晋武
焚雉头之裘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竒于域外此其
渐不克终一也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
何不敬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

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以来意在奢纵轻用人力乃
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暎棺怨乓岳次从杏砂
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
者哉此其渐不克终二也陛下贞观之初损已以利物
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虽忧人之言不絶于口而乐身
之事日切于心或时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
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
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立身成败在

于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陛下
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
斥小人今则不然轻?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
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
知其是莫知其是则不间而自疎不见其非则有时而
自昵此其渐不克终四也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
成不贵异物贱用物人乃足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
反朴还淳顷年以来好尚竒异难得之货无远不臻珍

玩之作无时能止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末
作滋兴而求丰实其不可得亦已明矣此其渐不克终
五也贞观之初求贤如渇善人所举信而任之取其所
长恒恐不及近岁以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
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远之夫
行有素履事有成迹所毁之人未必可信于所举积年
之行不应顿失于一朝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大徳小
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

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鄹汕笳呷战匀怂计埫
莫能尽力此其渐不克终六也陛下初登大位事惟清
静心无嗜欲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
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
于四夷以驰骋为欢莫虑不虞之变事之不测其可救
乎此其渐不克终七也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
忠然则君之待臣义不可薄陛下初践大位敬以接下
君恩下流臣情上达顷年以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

奏事入朝思覩阙庭将陈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
又恩礼不加间因所短诘其细过虽有聪辩之畧莫能
申其忠欵而望上下同心君臣交泰不亦难乎此其渐
不克终八也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四者前王所以致福通贤以为申诫陛下贞观之初孜
孜不怠屈已从人恒若不足顷年以来微有矜放恃功
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此傲之长也
欲有所为皆取遂意纵或抑情从谏终是不能忘怀此

欲之纵也志在嬉游情无厌倦虽未全妨政事不复専
心治道此乐将极也率土乂安四夷欵服仍远劳士马
闻罪遐裔此志将满也亲狎者阿旨而不肯言疎远者
畏威而莫敢谏积而不已将亏圣徳此其渐不克终九
也昔陶唐成汤之时非无灾患而称其圣徳者以其有
始有终无为无欲遇灾则极其忧勤时安则不骄不逸
故也贞观之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闗外携负老
?来往数千曾无一户逃亡一人怨苦此诚由识陛下

矜育之怀所以至死无携贰顷年以来疲于徭役闗中
之人劳弊尤甚杂匠之徒夏日悉留和雇正兵之辈上
番多别驱使和市之物不絶于乡闾递送之夫相继于
道路既有所弊易为惊扰脱因水旱榖麦不收恐百姓
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此其渐不克终十也臣闻祸
福无门惟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伏惟陛下统天
御?十有三年道洽寰中威加海外年榖丰稔礼教聿
兴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乃远被于郡国凶丑

作孽忽近起于毂下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斯诚陛下
惊惧之辰忧勤之日也若见诫而惧择善而从同周文
之小心追殷汤之罪已前王所以致理者勤而行之今
时所以败徳者思而改之与物更新易人视听则寳祚
无疆普天幸甚疏奏太宗下旨褒嘉列为屏障又録付/史官令千载之下识君臣之义赐征黄
金十觔廏/马二疋
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舜亦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
渐也者几之已见者也人君有谨几之学人臣有杜

渐之忠惟文贞有此诚直惟太宗有此虚公非徒列
为屏障且録付史官而又赏之贞观之治太宗之名
所以冠絶近古也几于君臣一徳之风矣
东都拒建徳议薛收
世充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鋭即日之
患但乏粮食耳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
乆建徳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鋭若纵之至
此两冦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

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螅
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率骁鋭先据成皋厉兵
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徳既破世充自
下不过二旬两贼就縳矣
窦建徳既破天下以次平定矣收道衡之子实为河
汾高第河汾陈爼豆之事未尝谈军旅而收值大敌
决大计瞭若观纹是役为有唐混一要着则收此议
当与留侯固陵之?同功文若谏阻官渡之师未足

云也中说附録中又载太宗欲兴礼乐而魏郑公等
媿无素业已乃叹曰使董薛而在?不至此薛谓收
也收资兼文武可谓闳儒天不假年使贞观文物画
于绵蕞惜哉




古文雅正巻七

论奉亲享庙袭封乐工等?马周
微臣每读前史见贤者忠孝事未尝不废巻长想思履
其迹臣不幸早失父母犬马之养已无所施顾来事可
为者唯忠义而已是以徒步二千里归于陛下陛下不
以臣愚过垂齿録窃自顾瞻无阶答谢辄以微躯丹欵

惟陛下所择臣伏见大安宫在宫城之西而其墙宇门
阙之制方之紫极尚为卑小臣伏以东宫皇太子之宅
犹处城中大安乃至尊所居反在城外虽太上皇存心
道素志在清俭陛下重违慈旨爱惜人力而蕃夷朝见
及四方观听有不足者臣愿营筑雉堞修起门观务从
高显以称万国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矣臣又伏见明
敕以二月二日幸九成宫臣窃惟太上皇春秋已高陛
下宜朝夕视膳而晨昏起居今所幸宫去宫三百余里

銮舆驻跸俄经旬日非可以旦暮至也傥太上皇情或
思感而欲即见陛下者将何以逮之且车驾今行本为
避暑然则太上皇尚留热所而陛下自逐凉处温凊之
道臣窃未安然敕书既出业已成就愿示速反之期以
开众惑臣又见诏书令宗室功臣悉就藩国贻厥子孙
嗣守其政非有大故无或绌免臣窃惟陛下封植之者
诚爱之重之欲其世嗣承守与国无疆也臣以为必如
诏旨者陛下宜思所以安存之富贵之何必使世官也

何则以尧舜之父犹有朱均之子傥在孩童嗣职万一
骄愚则兆庶被其殃而家国蒙其患正欲絶之也则子
文之治犹在也正欲存之也则栾黡之恶已彰也与其
毒害于见存之百姓则宁使割恩于已亡之一臣明矣
然则向所谓爱之者乃适所以伤之也臣谓宜赋以茅
土畴其戸邑必有材行随噐方授则虽其翰翮非强亦
可以获免尤累昔汉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所以终全
其世者良得其术也愿陛下深思其宜使得奉大恩而

子孙终其福禄也臣又闻圣人之化天下莫不以孝为
本故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国之大事在
祀与戎孔子亦云吾不与祭如不祭是圣人之重祭祀
也如此自陛下践阼以来宗庙之享未曾亲事伏縁圣
情独以銮舆一出劳费无艺所以忍其孝思以便百姓
遂使一代之史不书皇帝入庙之事将何以贻厥孙谟
垂则来叶臣知大孝诚不在爼豆之间然圣人之训人
固有屈已以从物特愿圣恩顾省愚欵臣又闻致化之

道在于求贤审官为政之基必自扬清激浊故孔子曰
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是言慎举之为重也臣伏见王
长通白明逹本自乐工舆皂杂类韦盘提斛斯正则更
无他材独解调马纵使术踰侪辈能有可取止可赐金
帛以富其家岂宜列预士流超受高爵遂使朝?之位
万国来庭驺子倡人鸣玉曳组与夫朝贺君子比肩而
立同坐而食臣窃耻之然成命既往纵不可追谓宜不
可使在朝班预于仕伍也

不见激昻但见恳欵告君之极则也丁南湖谓贞观
将相皆隋室旧臣独周出处纯乎无玷余更喜其奏
疏韩魏公所谓主于理胜而以至诚将之者也
三阵对高宗御武成殿问/兵家三阵员对云员半千
臣闻古者星宿孤虚天阵也山川向背地阵也偏伍弥
缝人阵也臣谓不然夫师以义出沛若时雨得天之时
为天阵足食约费且畊且战得地之利为地阵举三军
士如子弟之从父兄得人之和为人阵舍是则何以战

言简义正出以老健之笔自是絶调
陈铨选之弊疏魏元同
人君之体当委任而责成功所委者当则所用者自精
矣故周穆王命伯冏为大仆正曰慎简乃僚是使羣司
各求其小者而天子命其大者也乃至汉氏得人皆自
州县补署五府辟召然后升于天朝自魏晋以来始専
委选部夫以天下之大士人之众而委之数人之手用
刀笔以量才案簿书而察行借使平如权衡明如冰镜

犹力有所极照有所穷况所委非人而有愚闇阿私之
弊乎愿略依周汉之规以捄魏晋之失
唐时选法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
已铨而注已注而唱然后类以为甲裴行俭所定也
遂为永制时又有刘晓者?言取士専用文章为甲
乙故士皆舍徳行而趋文艺夫日诵万言何闗理体
文成七步未足化人况尽心卉木之间极笔烟霞之
际以斯成俗岂非大谬后世取士弊吏之法纵未得

悉复三代之旧若二?者所当权舆其意而行之者

姚崇宋璟传赞新唐书
姚崇以十事要说天子而后辅政顾不伟哉而旧史不
传观开元初皆已施行信不诬已宋璟刚正又过于崇
??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故唐史臣称崇善应变以
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
归于治此又所以佐唐使中兴也呜呼崇劝天子不求

边功璟不肯当邉臣而天寳之乱卒陷其害可谓先见
矣然唐三百年辅弼者不为少独前称房杜后称姚宋
何哉君臣之遇合葢难矣夫
宋广平刚正为唐朝第一非徒过姚崇也崇之才惟
李文饶可以方之而崇为较醇亦其遭际胜文饶也
赞语能见其大
宋公遗爱碑颂张说
维唐御天下九十有八载苍生贲乎海隅元泽漫乎荒

外天子念穷乡之僻陋徼道之修阻吏或不率不驯人
或不康不若乃命旧相广平公宋璟镇兹裔壤式是南
州笃五管之政教总三军之旗鼓幅员万里驯致九译
诏书下日靡然顺风曷由臻斯威名之先路也公曩日
执白简登琐闼推诚謇谔不私形骸忤英主之龙鳞蹹
奸臣之虎尾挫二张之鋭则声怛寰域折三思之角则
气葢风云由是极有四星维帝之辅地有五岳维天之
柱其入宰也君之股肱其出守也人之父母至于此邦

之长人也饮食有节衣服有常清心而庶务简正色而
羣下一瑟兮僴兮赫兮咺兮固以不怒而威不言而信
虽有文身凿齿被髪儋耳衣卉麫木巢山馆水种落异
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其率人版筑教人陶瓦
室皆涂塈昼游则华风可观家彻茅茨夜作而灾火不
发栋宇之利也自今始徂国之舶车海琛云萃物无二
价路有遗金殊裔胥易其回途远人咸内我边郡交暎
之坦也有如此故能言之士举为美谈葢?子去殷以

后王者襄公代楚将得诸侯尚书东汉之雅望黄门北
齐之令徳宋氏世名公其济美诗所谓无念尔祖聿修
厥徳广平有焉若夫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往来相召而
哀乐继之鸿飞遵渚于女信处龙章衮衣以我公归郁
陶乎人思嗟叹之不足广府司马谭瓌番禺耆老某乙
等相与刻石传徽斯文予春秋之徒也岂将茍其辞哉
雅敬宋公王臣之重次嘉谭子赞徳之义遥感耆旧去
思之勤越裳变风知周公之才之美吉甫作颂见申伯

于蕃于宣观政将来恶可废也颂曰降王宰兮远国灵
歌北户兮舞南溟酌七徳兮考六经政画一兮言不冄
草木育兮鱼鳖宁变蓬屋兮改篱墙鱼鳞瓦兮鸟翼堂
洞日华兮皎夜光火莫燎兮风莫扬事有近兮惠无疆
昆仑宝兮西海财几万里兮岁一来舟如岛兮货为台
市无欺兮路无盗旅忘家兮扃夜开越井冈兮石门道
金鼔愁兮旌斾好来何暮兮去何早犦牛牲兮菌鸡卜
神降福兮公寿考

大手笔人方有此大文章唯广平公足以当之○昌
黎公未出以前推燕公为巨手未能去排偶之习然
典重矜贵有两汉之风味而无六朝之绮靡擅名一
代不虚也经生家学作古文多虚率寒俭尤当学此
一种
上姚令公书张九龄
日月左拾遗张九龄奏记紫?令梁公阁下公登庙堂
运天下者久之矣人之情伪事之得失所更多矣非曲

学之说小子之虑所能损益亦已明矣然而意有不尽
未可息区区之懐或以见容亦犹用九九之术今君侯
秉天下之钧为圣朝之佐大见信用渴日太平千载一
时胡可遇也加以明若镜中运如掌上朝暮羲轩之时
何云伊吕而已际?易失功业垂成而前弊未尽往往
拟议愚用惜焉夫见势则附俗人之所能也与不妄受
志士之所难也君侯察其不茍附及不轻受就而厚之
因而用之则禽息之首为知已而必碎豫让之身感国

士而能漆至于合如市道亷公之门客虚盈势比雀罗
廷尉之交情贵贱初则许之以死殉体面俱柔终乃背
之而饱飞身名已遂小人恒态不可不察自君侯职相
国之重持用人之权而浅中弱植之徒已延颈企踵而
至谄亲戚以求誉媚宾客以取容情结笑言谈生羽翼
万事至广千变难知其间岂不有才所失在于无耻君
侯或弃其所短收其所长人且不知深旨之若斯便谓
尽私于此辈其有议者则曰不识宰相无以得迁不因

交游无以求售明主在上君侯为相安得此言且人可
诚感难可户说为君侯之计谢媒介之徒专谋选众之
举古人有言御寒莫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修之至极
何谤不息勿曰无害其祸将大夫长才广度珠濳璧匿
无先容以求达虽后时而自安今岂无之何近何远但
问于其类人焉庾哉虽不识之有何不可是知女不私
人可以为妇矣士不茍进可以为臣矣固知山藏海纳
言之无咎是以不敢黙黙而已也愿无以人故而废其

言以伤君侯之明幸甚幸甚
曲江人物风度翩翩乎唐代也观其上书规勖姚元
之处知其识量絶人矣中所云其间岂不有才所失
在于无耻奔名者对之悚然又云何远何近但问于
其类求才者读之爽然
与徐给事论文书栁冕
文章本于教化形于治乱系于国风故在君子之心为
志形君子之言为文论君子之道为教暎г乒酆跞宋

以化成天下此君子之文也自屈宋以降为文者本于
哀艳务于恢诞亡于比兴失古义矣虽扬马形似曹刘
骨气潘陆藻丽文多用寡则是一技君子不为也昔武
帝好神仙而相如为大人赋以讽帝览之飘然有凌云
之气故扬雄病之曰讽则讽矣吾恐不免于劝也葢文
有余而质不足则流才有余而雅不足则荡流荡不返
使人有淫丽之心此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