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文雅正-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

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
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螅勖鞑⑷赵履背荚
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
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
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羣疑满腹众难
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坐大遂并江东此臣
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絶于人其用兵也彷佛孙吴

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偪于黎阳几败北山
殆死潼闗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欲以不危而定
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
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
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
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羣马玉阎
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
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

所迹纤姆街劮且恢葜腥舾词暝蛩鹑
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
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
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乆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
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
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
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闗某毁
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此难可逆见臣鞠躬尽

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前表气较雄有吞曹魏之心后表晓谕多端只是以
死济之公于是时亦知费手做但不得不如此做耳
程子云出师表与伊训说命相表里读其书堪与天
日并垂也○管葛并称两人之才亦不相下其治国
也或以为管涉功利葛庶几礼乐此中亦若有辨但
所处之地各不同管当日不敢代周天子而君之迫
于大义想出伯诸侯已无别法卒为所欲为葛仗义

执言只一条鞭论事势管顺手而葛费手论情形管
周折而葛直?
谏絶孙权孙权称尊号其羣臣以并尊二帝来告/议者以为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絶其
盟好亮/疏云诸葛亮
权有僭逆之心乆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犄角之
援也今若加显絶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戍与之角力
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
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昔

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思远益
非匹夫之为分者比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
力且志望已满无上进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
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
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若大军致讨彼上当分
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于内非端坐者
也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
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权僭之罪未宜明


确守隆中时东和吴?之言先主惟不能忍此故为
陆逊折辱耳
答李严书李平初名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赐进爵称王亮答之
诸葛亮
吾与足下相知乆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
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黙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
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已未答而方

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
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语本血诚兼可愧励僚属诸葛公短札千载下犹令
人心动况身受者乎
与李丰教诸葛亮
吾与君父子戮力以奨汉室此神明所闻非但人知之
也表都?典汉中委君于东闗者不与人议也谓至心
感动终始可保何图中乖乎昔楚卿屡绌亦乃克复思

道则福应自然之数也愿寛慰都?勤追前阙今虽解
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君以中郎参军居府
方之气类犹为上家若都?思负一意君与公琰推心
从事者否可复通逝可复还也详思斯戒明吾丹心临
书长叹涕泣而已
诸葛公语语刺人心骨宜乎既没之后李严伤痛不
已也读至?后人不能故也一句有心人犹为流涕
与羣下教诸葛亮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
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
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
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茍能慕元直之不惑?宰之殷勤
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军于
?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

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
直言也
读此知刚愎自用者非徒徳否亦系才短司马公诸
贤苦口于介甫而不能用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
自表后主诸葛亮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
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已爱民达
孝道于先君布仁心于寰宇提拔逸隐以进贤良屏黜

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
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
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
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以诸葛公之才至其自许也但曰谨慎其遗表自明
也但以亷耳以此知心粗气浮人做不得些少事业
而利心未断之人终为小人之归耳○公当国既乆
端制在外恐不免为庸主所疑且谗间易生故公言

及之使对昭烈必不发此言也○案本传成都有桑
起无前一段集今有之
上诸葛亮文集表陈寿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
勖中书令闗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
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録其言耻善有遗
诚是大晋光明至徳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
輙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少

有逸羣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
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冩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
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
时年二十七乃建竒?身使孙权求援吴?权既宿服
仰备又覩亮竒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
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江南悉平后备

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
亮为丞相録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弱事无巨细亮
皆専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
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
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懐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
风化肃然也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
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
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

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竒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畧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
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
忖已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
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
不及耶葢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青龙二年春亮
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乆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
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

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
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
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
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
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羣下矢誓故
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
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
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伏惟陛下迈纵古圣荡然无

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
大通之道也谨録冩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
首死罪死罪
余雅爱慕公凡公之文以及序论公之文皆爱玩不
置况此篇极力表扬顿挫曲折尤为千古至文○案
陈承祚之于诸葛公反复嗟叹崇阐不遗余力矣乃
晋书传中或以谓公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议者以
此少之至唐裴晋公孙可之犹沿此论不知敌国史

臣体自应尔至并为推原出师未?之故此何异浣花
叟之泪满襟玉溪生之恨有余耶惟吕东平庙记谓
惜其才有余而见未至不免蚍蜉之撼耳
代刘??祭诸葛武侯文李兴
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前哲之遗光登
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葢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
人靡滞大徳不常故谷风发而驺虞啸云雷升而潜鳞
骧摰解褐于三聘尼得招而褰裳管豹变于受命贡感

激以回庄异徐生之摘寳释卧龙于深藏伟刘氏之倾
葢嘉吾子之周行夫有知已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
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强
者也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
深何徳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在孙吴
木牛之竒则亦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
何秘要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臧文
既没以言见称又未若子言行并征夷吾反坫乐毅不

终奚比于尔明哲守冲临终受寄让过许由负扆莅事
民言不流刑中于郑教美于鲁蜀民知耻河渭安堵匪
皋则伊宁比管晏岂徒圣宣慷慨屡叹昔尔之隐卜惟
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日居月诸时陨其夕谁能不
没贵有遗格惟子之勲移风来世咏歌余典懦夫将厉
遐哉邈矣厥规卓矣凡若吾子难可究已畴昔之乖万
里殊途今我来思觌尔故墟汉高归魂于丰沛太公五
世而反周想罔两以彷佛冀影响之有余魂而有灵岂

其识诸
时去诸葛公未乆便尔推尊明徳远矣
驳诸将田地议赵云
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
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
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
役调得其欢心
子龙身经百战未尝败?读此篇知其忠以奉上亷

以洁已纯臣也
谏征孙权赵云
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
子丕簒盗当因众心早图闗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
闗东义士必裹粮?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
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此与孔明同一螅窈鹤茏撕κ露戎骷让
之后悔之晚矣

管?安论傅??
宁以衰乱之时世多妄变氏族者违圣人之制非礼命
姓之意故着氏姓论以原本世系文多不载每所居姻
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担石必分以赡救
之与人子言教以孝与人弟言教以弟言及人臣诲以
忠貌甚恭言甚顺观其行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然
甚柔而温因其事而导之于善是以渐之者无不化焉
宁之亡天下知与不知闻之无不嗟叹醇徳之所感若

此不亦至乎
?安事业不概见独以潜徳高千古此论扬阐其意
理备于本传矣其为氏姓论非不能他有论著逢时
之难黙足以容唐陆忠宣宋赵忠简既遭废斥乃以
医方自娱氏姓不犹愈于医方乎嗣是晋兴雅重阀
阅又未必非兹论有以启之也○不曰与人臣言而
曰言及人臣以见其未尝与圭组者言特亲知邻旧
言偶及于臣道耳○东汉自严子陵抗节富春故处

士高志敦行者最多如黄叔度徐孺子郭有道管?
安其尤也晋有陶靖节唐士多竞进故著名者少宋
则陈希夷徐仲车最佳邵康节名儒又高一格
求存问亲戚疏曹植
臣闻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
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故孔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夫天徳之于
万物可谓??广矣葢尧之为教先亲后疏自近及远其

传曰克明峻徳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及周之
文王亦崇厥化其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
邦是以雍雍穆穆风人咏之昔周公吊管蔡之不咸广
封懿亲以藩屏王室传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诚骨肉
之恩爽而不离亲亲之义实在敦固未有义而后其君
仁而遗其亲者也?惟陛下资帝唐钦明之徳体文王
翼翼之仁惠洽椒房恩昭九族羣后百寮番休递上执
政不废于公朝下情得展于私室亲理之路通庆吊之

情展诚可谓恕己治人推惠施恩者矣至于臣者人道
絶绪禁锢明时臣窃自伤也不敢过望交气类修人事
叙人伦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吉凶之问塞庆吊之
礼废恩纪之违甚于路人隔阂之异殊于胡越今臣以
一切之制永无朝觐之望至于注心皇极结情紫闼神
明知之矣然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退惟诸王常有戚戚
具尔之心愿陛下沛然垂诏使诸国庆问四节得展以
叙骨肉之欢恩全怡怡之笃义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

得冄通齐义于贵宗等惠于百司如此则古人之所叹
风雅之所咏复存于圣世矣臣伏自惟省无锥刀之用
及观陛下之所拔授若以臣为异姓窃自料度不后于
朝士矣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绂驸马奉车
趣得一号安宅京室执鞭弭笔出从华葢入侍辇毂承
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诚之至愿不离于梦想者也
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常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
生之义终懐蓼莪罔极之哀每四节之?块然独处左

右惟仆??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
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臣伏以为犬马之
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崩城陨霜臣初信之
以臣心况徒虚语耳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
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臣窃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
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臣闻文子曰不为福始不为祸
先今之否隔友于同忧而臣独倡言者窃不愿于圣世
使有不?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惨毒之懐故柏

舟有天只之怨谷风有弃予之叹故伊尹耻其君不为
尧舜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其君者不敬其君
者也臣之愚蔽固非虞伊至于欲使陛下崇光被时雍
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徳者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实
懐鹤立企伫之心敢复陈闻者兾陛下傥发天聪而垂
神听也
当与赠白马王诗参看○文极沉郁顿挫之致子长
报任安书栁子厚与许孟容书与此篇皆呕心至文

也子长语多激子厚语多哀子建语多痛独登此者
以其闗伦理之大耳
戒子琇从军入蜀教辛宪英
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
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
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汝其慎之
简约无多情文备至仁恕二字无一刻而可忘无所
往而不利后羊琇竟免于锺?之难此戒之力哉

诫子书王昶
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寳身全行以显父母此三者人
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由所祖
习非其道也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
也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于内名
着于外者矣人若不笃于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华
焉以成朋党焉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
患皆由惑当时之誉昧目前之利故也夫富贵声名人

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何也恶不由其道耳知进
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语
曰如不知足则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览往事之
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
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欲使汝曹立身行已遵儒者之
教履道家之言故以元黙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
义不敢违越也古者盘盂有铭几杖有诫俯仰察焉用
无过行况在已名可不戒之哉夫物速成则疾亡晩就

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
大雅君子恶速成戒阙党也若范匄对秦客至武子击
之折其委笄恶其掩人也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
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
者人亦陵之故三却为戮于晋王叔负罪于周不惟矜
善自伐好争之咎乎故君子不自称非以让人恶其葢
人也夫毁誉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
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必有所试又曰

子贡方人赐也贤乎哉我则不暇以圣人之徳犹尚如
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昔伏波将军马援戒其兄
子言闻人之恶当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
得而言也斯戒至矣人或毁已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已
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已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
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谚曰救
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汝先人世有冠
冕惟仁义为名守慎为称孝弟于闺门务学于师友吾

与时人从事虽出处不同然各有所取颕川郭伯益好
尚通达敏而有知其为人??旷不足轻贵有余得其人
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吾亲之昵之不愿儿子
为之北海徐伟长不治名螅磺笃埖缅H蛔允匚┑
是务其有所是非则托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
吾敬之重之愿儿子师之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汝
其庶几举一隅耳及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
出入存故老其论议贵无贬其进仕尚忠节其取人务

道实其处势戒骄淫其贫贱慎无戚其进退念合宜其
行事如九思如此而已吾复何忧哉
反复周至总不出慎厚二字慎则敬心常存厚则仁
心为质立身处世尽于是矣王氏之世昌也宜哉
拒操议周瑜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
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

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
乆来争强场又能与我较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
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闗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杖
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稾草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
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冝在今日
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语皆了了雄快之极○公瑾破曹千古称快陆逊破

昭烈吕蒙杀壮缪为吴谋非不忠然千载后皆不喜
于吕陆此公心也正程子所谓恻隐之心也






古文雅正巻六

训子孙遗令王祥
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不有
遗言使尔无述吾生值季末登庸歴试无毗佐之勲没
无以报气絶但洗手足不须沐浴勿纒尸皆澣故衣随
时所服所赐山元玉佩卫氏玉玦绶笥皆勿以敛西芒

上土自坚贞勿用甓石勿起坟陇穿深二丈椁取容棺
勿作前堂布几筵置书箱镜奁之具棺前但可施床榻
而已糒脯各一盘??酒一杯为朝夕奠家人大小不须
送丧大小祥乃设特牲无违余命高柴泣血三年夫子
谓之愚闵子除丧出见援琴切切而哀仲尼谓之孝故
哭泣之哀日月降杀饮食之宜自有制度夫言行可覆
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徳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
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

身之本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君本孝子故其言俭质朴厚末段恳切淳诚尤为修
身齐家之要○文字古质非复魏晋以下音响
王览传晋书
览字符通母朱遇祥无道览年数岁见祥被楚挞輙涕
泣抱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其母少止凶虐朱屡以非
理使祥览輙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朱
患之乃止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酖祥

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遽夺反之
自后朱赐祥馔览輙先尝朱惧览致毙遂止览孝友恭
恪名亚于祥及祥仕进览亦应本郡之召稍迁司徒西
曹掾清河太守五等建封即丘子邑六百戸泰始末转
太中大夫禄赐与卿同咸宁初诏曰览少笃至行服仁
履义贞素之操长而弥固其以览为宗正卿顷之上疏
乞骸骨诏以太中大夫归老赐钱二十万后转光禄大
夫门施行马咸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曰贞有六子

祥固纯孝览亦至友孝友之家和气所积善气所迎
其后必昌祥览子孙贵显数百年而览尤昌导即览
孙也
让开府表羊祜
臣伏闻恩诏拔臣使同台司臣自出身以来适十数年
受任外内每极显重之任常以智力不可顿进恩宠不
可乆谬夙夜战悚以荣为忧臣闻古人之言徳未为人
所服而受高爵则使才臣不进功未为人所归而荷厚

禄则使劳臣不劝今臣身托外戚事连运?诫在过宠
不患见遗而猥降发中之诏加非次之荣臣有何功可
以堪之何心可以安之身辱高位倾覆寻至愿守先人
敝庐岂可得哉违命诚忤天威曲从即复若此葢闻古
人申于见知大臣之节不可则止臣虽小人敢縁所?
念存斯义今天下自服化以来方渐八年虽侧席求贤
不遗幽贱然臣不能推有徳逹有功使圣听知胜臣者
多未达者不少假令有遗徳于版筑之下有隐才于屠

钓之间而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
岂不大哉臣忝窃虽乆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
辅之高位也且臣虽所见者狭据今光禄大夫李憙执
节高亮在公正色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
光禄大夫李??清亮简素立身在朝皆服事华髪以礼
终始虽歴位外内之宠不异寒贱之家而犹未蒙此选
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少益日月是以誓心守节
无茍进之志今道路未通方隅多事乞留前恩使臣得

速还屯不尔留连必于外虞有阙匹夫之志有不可夺
六朝人物推羊公为第一观其虚衷让位荐贤若渴
流风犹堪百世也○荐贤为事君第一义罗列诸贤
正色以陈○本朝魏环极先生荐十贤一疏可以方

谢石谥议??之雅正好学时与/礼官议谢石之谥范??之
石阶藉门?屡登崇显总司百揆翼赞三台闲练庻事
勤劳匪懈内外佥议皆曰与能当淮肥之?勲拯危坠

虽皇威遐震狡冦天亡因时立功石亦与焉又开建学
校以延胄子虽盛化未洽亦爱礼存羊然古之贤辅大
则以道事君侃侃终日次则厉身奉国夙夜无怠下则
爱人惜力以济时务此数者然后可以免惟尘之讥塞
素飱之责矣今石位居朝端任则论道倡言无忠国之
谋守职则容身而已不可谓事君货黩京邑聚敛无厌
不可谓厉身坐拥大众侵食百姓大东流于远近怨毒
结于众心不可谓爱人工徒劳于土木思虑殚于机巧

?绮尽于婢妾财用縻于丝桐不可为惜力此人臣之
大害有国之所去也先王所以正风俗理人伦者莫尚
乎节俭故夷吾受谤乎三归平仲流美于约已自顷风
轨陵迟奢僭无度亷耻不兴利竞交驰不可不深防原
本以絶其流汉文袭弋绨之服诸侯犹侈武帝焚雉头
之裘靡丽不息良由俭徳虽彰而威禁不肃道自我建
而刑不及物若存罚其违亡贬其恶则四维必张礼义
行矣按谥法因事有功曰襄贪以败官曰墨宜谥曰襄


易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石固武臣之常态耳不宜
使在螅唬浚恐寺鄞恃弦逭闪⒊技挥萦诹
朝中得之
归去来辞陶潜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
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

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
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入室有酒盈罇引
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牕以寄傲审容膝之
暎О苍叭丈嬉猿扇っ潘渖瓒jK?扶老以流憩时
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
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絶游世与我
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﨑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
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
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
吾愿帝乡不可期懐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
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
奚疑
元亮峻节高风独步千古管?安一流人物也元亮
更有诗文堪令千载下玩味○朱子一生最好读出

师表归去来辞及杜子美诗晩年尤甚葢朱子当高
孝光宁之时刻刻欲为国家复仇故喜读出师表又
不见用而懐归念切故喜读归去来辞好读子美诗
亦是忠君爱国之心喜得同调也千古诗人推陶杜
第一葢诗以道性情性情离不得伦常陶杜之螅
纯忠发之于诗故可传诵不然格调辞句虽工毕竟
是程子所云闲言语耳○案此篇晋书宋书南史?
有异同今从文选

前燕慕容恪传晋书
慕容恪字符恭皝之第四子也?而谨厚沉深有大度
母高氏无宠皝未之竒也年十五身长八尺七寸容貌
魁杰雄毅严重每所言及輙经纶世务皝始异焉乃授
之以兵数从皝征伐临机多竒?使镇辽东甚有威惠
高句丽惮之不敢为冦皝使恪与隽俱伐夫余隽居中
指授而已恪身当矢石推锋而进所向輙溃皝将终谓
隽曰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恪智勇俱济汝其委之及

隽嗣位弥加亲任累战有大功封太原王拜侍中假节
大都督録尚书隽寝疾引恪与慕容评属以后事及暐
之世总摄朝权初建业闻隽死曰中原可图矣桓温曰
慕容恪尚存所忧方为大耳慕舆根之就诛也内外危
惧恪容止如常神色自若出入往还一人步从或有谏
之者恪曰人情懐惧且当自安以靖之吾复不安则众
何瞻仰哉于是人心稍定恪虚襟待物咨询善道量才
处任使人不踰位朝廷谨肃进止有常度虽执权政每

事必谘之于评罢朝归第则尽心色养手不释巻其百
寮有过未尝显之自是庶僚化徳稀有犯者恪之围洛
阳也秦中大震苻坚亲将以备潼闗军回乃定恪为将
不尚威严専以恩信御物务于大略不以小令劳众军
士有犯法密纵舍之捕斩贼首以令军营内不整似可
犯而防御甚严终无丧败临终暐亲临问以后事恪曰
臣闻报恩莫大荐士板筑犹可而况国之懿藩吴王文
武兼才管萧之亚陛下若任之以政国其少安不然臣

恐二冦必有窥之计言终而死
当时之杰推慕容元恭与王景畧二人景略之才较
为挥霍然元恭徳器似有过之无不及也传中载罢
朝归第尽心色养手不释巻其孝如此则知无根之
木不可以繁昌也其勤如此则知世有一仕便废学
者事业所就固可想见景略临终戒坚以未可图晋
元恭临终嘱纬以用吴王垂皆反其言而败不旋踵
知者明于事理谅哉

前秦王猛传晋书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家于魏郡少贫贱以鬻畚为
业瓌姿儁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
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畧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
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意少逰于邺都时人罕
能识也惟徐统见而竒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
华阴山懐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待时而动桓温入闗
猛被褐而诣之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

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鋭师十万杖义讨逆为
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
数千里深入冦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
心故也所以不至温黙然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
督?请与俱南猛还山谘师师曰卿与桓温岂并世哉
猛乃止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遣吕婆楼招之一见便
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徳之遇孔明也
及坚僭位以猛为中书侍郎时始平多枋头西归之人

豪右纵横刼盗充斥乃转猛为始平令猛下车明法峻
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有司
劾奏槛车征下廷尉诏狱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徳化
为先莅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臣闻宰宁
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
为明君揃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