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时汉朝-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伯。

事实上,如果要从耿弇老爹耿况算起,耿秉已经是富三代了。然而,这厮身上雄性激素,一点也不亚于一代和二代。相反,他集中遗传了祖先的优秀基因,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文化素质,用北方话来说,都是扛扛的。

耿秉时为谒者仆身,官职不大。说白了,就是在皇宫中跑腿的人。但是,皇宫就像笼子,想一辈子关住他,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破笼而出,耿秉屡屡上书,要求刘庄出兵,攻打北匈奴。

刘庄开始是假装不睬,耿秉的奏书,却像锣鼓般,响了一阵又一阵。最后,他终于醒悟了。他也有太子了,作为老爹,不想替儿子铺点路,将来崩了,儿子混得惨了,那还不指着庙宇骂他无能?

于是,刘庄就将窦固召来,说,你长期跟随伯父窦融在外,了解边疆情况。所以,我命令你和耿秉等人,组织讨论解决北匈奴的军事方案。

于是,窦固将一帮富二代,全都召来了。这其中有马援的儿子马廖,耿弇的儿子耿忠等人。在会上,耿秉发言较为激烈,甚至连怎么打进北匈奴,都有了详细思路。

耿秉是这样说的:自汉武大帝时代起,我们汉朝简直就是天下无敌。河西酒泉等四郡,都在我们手里;接着,通西域,西域归附,南匈奴也不甘寂寞,成了咱亲家。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

世界是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一是我们永远得不到的,二是我们曾经拥有而又失去的。汉朝想要把西域拿回来,就得全力出击,把北匈奴再次打回遥远的老老家。

怎么打?我认为,可以先攻击白山。北匈奴在白山据有重要军事基地伊吾。夺下伊吾,再破车师,然后跟我们的老盟国乌孙再次结盟。如此一举,等于断了匈奴右臂左角,然后就可直捣黄龙,奔袭北匈奴本土。

方案敲定后,马上送去刘庄审批。很快的,刘庄就通过了。

第八十一章雄猎

一、征伐北匈奴

公元73年,二月。汉朝出兵,准备攻打北匈奴。作战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不是集中歼击,而是分兵四处,采取了各个击破法。各种兵路主帅及队伍,大约如下:

太仆祭肜,度辽将军吴棠率河东郡等两郡的羌部队,以及南匈奴骑兵一万一千人,出高阙塞;奉车都尉窦固,耿忠率酒泉郡等三郡地方民兵,匈奴骑兵等一万两千人,出酒泉要塞;

驸马都尉耿秉等,率武威郡等壮丁,以及匈奴骑兵一万余人,出张掖郡居延要塞;骑都尉来苗等,率太原郡等七郡民兵,以及乌桓等少数民族骑兵一万一千人,出平城要塞。

这是东汉立国以来,对外作战中,人数最多,战线最长的一次战争。这种架式,当年刘秀想都不敢想的。

打战,就是拼经济。从刘秀到刘庄,汉朝对北匈奴隐忍多年,就是等着有一天凑够一笔大钱,然后拿去西北大漠深处烧死他们。一代人有一代人之任务,这话还真是没错的。这一天,刘秀没有看到,还是让刘庄等到了。

四路大军中,窦固的兵团锐气最盛。窦固一鼓作气,直接把军队开进了天山。

天山,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匈奴传统意义的地盘。这里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天然的军事优良基地。当年,霍去病直捣天山,像淘鸟窝似的,全部将匈奴兵团从天山端了出来。

霍去病已成为永远的传说,然后热血,仍然在汉朝人的心里沸腾。窦固仿佛看到,他此次前来,肯定不会空手而归。再怎么样,他淘不到鸟窝,也要打几只大鸟回去。

果然,窦固一进天山,就发现了一只大鸟——北匈奴呼衍王。窦固乐疯了,追着狂打,斩杀一千余人。然后一路追到蒲类海,拿下了匈奴军事基地伊吾(新疆哈密市)。

此时,耿秉兵团在另外一个方向,也发现了大鸟——匈奴句林王。他猛追狂打,追过了沙漠六百余里,最后还是被对方逃走了,只好撤兵。

再看另外两路大军。来苗兵团白跑了一趟,没有斩获,还军。但是,另外一支大军,一个非常重要的将领,却输得很惨。

相信有人都看出来了,这个将领就是——太仆祭肜。

祭肜,字次孙,颍川郡颍阳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北)人。他不是什么富二代,也不是权力三代,而是地地道道的老江湖前辈了。

祭肜初出江湖时,全赖于刘秀提携。刘秀之所以要扶他一把,主要是要还祭肜大哥祭遵的一个人情。祭遵兄弟本来家里很有钱,可早孤丧母,正值天大乱。当是时,刘秀率军路过颍阳县,祭遵便去求见刘秀,说要参军。

那时,祭遵长得很帅,给刘秀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乎,刘秀将他留下,任为门下吏。后来,被拜为偏将军,扫荡河北,被封为侯。从此,祭遵的人生,犹如跑车上了高速公路,屡建奇功,名扬天下。

很不幸,祭遵战场受伤甚多,在讨伐隗嚣的军事行动中,病死军中。他无子,封国被解除。刘秀常替之嗟叹,决定培养祭肜,官职已经想好了——辽东太守。

刘秀这辈子,最大的能耐,就是看人没走过眼,做事很少失过手。辽东是个什么地方?他是汉朝边郡,贼寇甚多。让人郁闷的是,这些贼寇不是一般的烂仔,也不是流民,而是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

学文化,这帮人永远不是汉人的对手。然而要论杀人越货,他们天生就是干这行的种。没办法,环境逼人,他们年年喝西北风,都喝怕了。而领居大哥汉朝,家里正乱得很,所以他们都倾剿而出,沿郡抢劫。

对付这帮抢劫犯,刘秀头痛,马援活着的时候,也奈何不了。但是刘秀看出了,要想治服他们,有一个人应该是可以的。这个人,当然就是祭肜。

事实证明,刘秀没有看走眼。他就像一个铸剑高手,在一个火侯十足的地方,他替汉朝打造出了一把锋芒毕露的雄剑。

跟大哥一样,祭肜长得也很帅,肌肉男一个,富有勇力,能拉三百斤大弓。出来混,长相很重要,实力也很重要。小祭哥一到辽东郡,第一把火,就是收拾境外抢匪。

首先被祭肜打怕的,是鲜卑。有一年,鲜卑万余骑兵出动,准备大抢辽东郡。祭肜收到情报后,抄起家伙就上。然而,当鲜卑骑兵看到祭肜时,都不由轻蔑地笑了。

鲜卑人干抢劫这行当,也有不少年头了。大架年年打,小架天天有,什么场面没见过。祭肜竟然不把他们放眼里,只带了千余人来。一千打一万,想一个打十个,简直就是找死。

鲜卑笑得太早了。很快的,小祭哥就让他们尝试到,什么叫真正的鬼哭狼嚎。

须不知,祭肜自从到了辽东郡,无论大架小架,次次总是一马当先。对他来说,打架就像拿刀进了树林,逢树砍树,无路砍路。这一次,他也没有例外,身披战甲,第一个就冲进敌阵。

鲜卑很淡定地跟汉军对着砍。然而一阵混乱后,他们全都慌的。倒下的全是自家兄弟,砍人的,全都是不要命的汉军。顿时,他们恍然大悟,逢到对手啦,再不逃,命都没了。

鲜卑人慌马乱,如羊奔马跑转头就逃。祭肜刚刚砍进状态,怎么能够收。他率着千余汉军,犹如嗜血狼群,狂追不舍。

跑着跑着,慌不择路的鲜卑人被赶到河边,投水互相践踏,死者有一半;五千人报废了,还有五千人,祭肜再接再励,继续追着砍。

祭肜砍人可是上了瘾,可人家逃命的可就辛苦了。鲜卑人都已经逃出塞外了,竟然还要追。我想,如果有机会不当抢匪,鲜卑人坚决不干了。就算再干这行,也决不到辽东这鬼地方来。

绝望,犹如毒气般锁住了鲜卑人的咽喉。为了逃命,他们弃兵裸身,各自亡命。祭肜终于停止追杀,数人头,又砍了三千。数战马,数千匹。这一仗,打得过瘾极了。鲜卑人彻底怕了,从那以后,他们一听说辽东,心里都要发毛。就算倒贴钱,他们也不敢靠近祭肜地盘半步。

祭肜打了胜仗后,仿佛出了久积胸中的一口恶气,手也不痒了,牙也不疼了。他没有继续对鲜卑人动刀,相反还很客气,多次派人带着财物,前往人家地盘喝酒,拉家常。

战争如江湖,就像打擂台,台上输了,台下还可以是朋友。祭肜派出去的人,路没白跑,酒没白喝,话没白说。很快的,鲜卑人就表态了,说愿意归附。紧接着,乌桓人也被打怕了,归顺汉朝。只有北匈奴不吃祭肜那一套,依然躲在遥远的沙漠外,继续和汉朝玩躲猫猫。

现在,该结祭肜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了。如果没有他三十年如一日的操劳,就没有汉朝边境的安宁;没有他冲锋陷阵,把边郡外寇降服,刘庄腰板无法硬起来,那什么时候出兵攻打北匈奴,永远是个未知数。

然而这么一个大腕级人物,怎么就吃了败仗呢?

事情是这样的:祭肜率军出塞时,南匈奴左贤王,也在队伍中。不知刘庄安的什么心,左贤王跟祭肜关系,向来紧张,偏偏却安排俩人同一条船上。

祭肜出要塞后,走了九百余里,不要说匈奴人,连个兔子的影都没。他们看到了一座山,左贤王告诉祭肜,我们已到涿邪山了,我们没遇到敌人,可能就是闻风而逃了。这样的话,再往前走也是白搭,不如打道回府吧。

涿邪山,即今天的蒙古国巴彦温都尔山。祭肜抬头看看山,叹息地说道,运气真不好,竟然连个兔子都没后逮到。不过,祭肜撤军。可当他回到塞内时,等待他的是一场恶梦。

祭肜回来后,立即被人弹劾,说他懦弱畏敌。接着,上面就派人来问罪,把他扔到监狱里去了。祭肜彻底蒙了。老子打了一辈子仗,什么时候畏敌过?如果畏敌,除非太阳围着地球转。

这时,人家才告诉祭肜,如果不是懦弱畏敌,您老怎么会还没到涿邪山就班师呢?

祭肜终于醒悟过来了。他到的那座小山,根本就不是什么涿邪山,他是被左贤王算计了。英雄一世,风光一世,大江大河都跨过,竟然倒在一个小人的脚下。

这当然是一场误会。不久,上面把情况弄清楚了,就将祭肜放了,免去太仆职务。纵横江湖数十年,从未像今天这样输得这么惨。出狱后,祭肜越想越悲愤,耻辱难忍,吐血数日,亡世。

二、窦氏有限公司发展简史

刘庄赞助的这场征伐北匈奴大行动中,仅窦固杀敌有功,成了最大赢家。回来后,他就升官了,被封为“特进”,仅次于汉朝三公。

别看窦固人前台上很风光,其实人家也是走过弯路的。窦固打小喜欢兵法,长大后娶公主,袭父侯爵,刘庄即位后,又被封为中郎将。康庄大道,任君驰骋。一切貌似很顺,可没走跑出多远,他就跌到了一个深坑。

窦氏有限公司自上市以来,产业大,人众,问题也多。窦氏第一代董事长窦融,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当年,刘秀统一天下,邓禹等人纷纷交出兵权,他也不例外,离开苦心经营多年的地盘和军队,带领全家人到洛阳定居。

在窦融的努力下,不出二代,窦氏产业就做得很牛了。牛到什么程序呢,一句话都可以概括: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两千石。

窦融官衔最大,做过三公之一的大司空,即一公;窦融被封安丰侯,其弟窦友被封显亲侯,即两侯;窦氏三人娶三公主,最牛的当数窦固,娶的是刘秀的女儿;其他两个,娶的则是刘秀的孙女。即三主公。

所谓两千石,就是部长级干部。窦融做过卫尉,其弟窦友做过城门校尉,窦友死后,窦融儿子窦穆接班,也做过城门校尉;窦氏另一子弟窦林,做过护羌校尉。如果要算后来居上的窦固,其实就是五个部长级高官了。

宦海多风波,投资须谨慎。这个质朴道理,基本上构成窦融一生的处世哲学。但是,他没想到,正当窦氏势力炙手可热的时候,发生了两场变故,让窦氏公司倒闭开门。

这一件事,是窦融堂哥儿子窦林整的。窦林任护羌校尉时,有一次西羌部落一个小头目率人投降。窦林很得意,给洛阳打报告,吹牛说是西羌酋长亲自投降。没想到,不久真正的酋长就来投降了,事情搞得很大,瞒都瞒不住。窦林只给报告说,前面投降的,是第二酋长,后来投降的,是第一酋长。

报告都是递到刘庄这里的。刘庄一看,很是纳闷。西羌酋长向来只有一个,怎么到了窦林嘴里就冒出个第一第二来了,这事忽悠谁可以,如果想把他骗了,那是太不识抬举了。

刘庄把窦林召来问话,窦林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出。刘庄断定,窦林肯定是想糊弄他了。于是对他进行双规调查,一查可然就查出问题来了。窦林不但犯了欺君之罪,竟然还是个贪污犯。

不久,窦林罪诛。此事貌似与窦融无关,但是窦融做为窦氏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其属下犯罪,他是必须负一定责任的。所以,刘庄特意下了一道诏书,痛骂窦融。

刘庄口气史无前例的严厉。他告诉窦融,你别忘了西汉时外戚窦婴和田汀窃趺此赖摹H绻际喜幌胫氐父舱蓿詈酶野卜莸恪

窦融看到信后,吓得半天说不出话。刘庄骂的没有错,但他其实也是有难处的。他已经七十几的老头子了,早年还有精力管管事,现在不行了。他想管,窦氏那帮兔崽子翅膀已经硬了,哪还能捏得住。

恐慌不已的窦融,决定引咎辞职。辞职这种表演,刘秀还活着的时候,窦融就演了多次;刘庄上台,他也演过。但是,刘庄父子俩,都没批准过。这一次,刘庄不客气了,同意窦融辞职,回家养病。

三年后,窦氏集团又跳出了一个惹事生悲的家伙。这一次,真把窦融活活气死了。

事情是这样的:窦融长子窦穆,娶内黄公主。内黄公主,即刘秀长子,曾经的太子刘彊的女儿。窦穆打小习礼仪,深懂礼尚往来之学问。他认为,他娶了刘氏一个公主,至少也得还一个给刘氏宗室。

于是他就打起主意,想把女儿嫁给六安侯刘盱。事实上,窦穆高攀皇亲,无可厚非。问题是,人家六安侯刘盱已经娶正妻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姓窦的为了嫁女,用了一计损招,拆散了刘盱夫妻。

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婚。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就姓窦的不懂。窦穆很嚣张,以阴丽华太后名义矫诏,命令六安侯离婚,娶窦氏女儿。刘盱妻子娘家也不是好惹的,他们闻听此讯,全家动员,向刘庄告状。

事情很快就清楚了,都是窦穆无聊惹的祸。刘庄气得要疯了,三年前就警告过窦融的,这一次就别想他下手太狠。果然,刘庄一气之下,把窦氏所有当官的,都免职,赶出洛阳城,赐回他们老家去了。

刘庄没有赶尽杀绝,允许窦融一人留在洛阳。此时,窦融都七十八岁了,就他一人孤独无依在呆在洛阳,风光一世,晚景竟如此凄凉。就算他多么钢铁,也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灭顶之灾啊。

不久,抑郁寡欢的窦融,在一片凄凉寂寞中病逝了。随着窦融的离世,窦氏发展有限公司,基本上宣告破产倒闭。

就这样,受窦氏家族公司破产影响,窦固也被赶出长安,失业闲置在家。人生如泡影,吹得越大,破得越快。正如当年马援警告他和梁松的一句话:凡人能为贵,也可复为贱。如果不想再复贱,身居高位时,就得安份点。

多年以后,梁松果然应验,死得很惨。马援冤家,基本上是梁松的伟大杰作。因为整马援有功,刘秀死前,指点梁松辅政,被拜为太仆。小人窜得高,跌得也很惨。他当上太仆后,欲望不断,私心不止,经常敲诈地方官。被发觉后,免官。

梁松免官后,抑郁寡欢,再次搬出对付马援那套,到处打小报告,打击对手。只可惜,他碰上刘庄技术不灵了。刘庄派人去查,一查就查出梁松大问题,把他关到监狱,诛杀。

人在做,天在看。稍有点脑袋的人都知道,梁松迟早会有这么一天。政治是艺术,也是表演。马皇后是刘庄的女人,刘庄不能替马援翻案,但是干掉梁松,替马皇后出口气,还是可以的。

梁松死得不冤,可窦固下岗就很冤了。窦固贵为附马,但没听说他很嚣张。相反,他生活很节约,做事也很谦虚,很少得罪人。尽管如此,还是被牵连下岗。十几年啊,人生有多少个十年,竟然就这样报废了。

是金子总有闪光的,苍天不负窦固,他等到了那一天。

从某种角度来说,窦固应该感谢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方,他可能一辈子都无所事事。无意帮了窦固大忙的人,就是前面说过的耿秉。耿秉身为谒者,整天对刘庄灌输强势思想,说当年汉武大帝怎么对付北匈奴,今天我们还得学他怎么对付。

刘庄听多了,心也就痒痒的。于是,他想到了窦固。当年,汉武大帝培养了卫青霍去病等外戚成一代名将,既然他要学汉武,也要培养几个拿得出手的外戚。想来想去,窦固才能过人,做事靠谱,培养他较为放心。

总之,窦固总算熬出来了。倒闭了十几年之久的窦氏公司,有望起死回生,再新洗盘入市。

窦固天生是做大生意的人。他诛杀北匈奴有功,被持官后,没有骄傲自满。相反,他踌躇满志,又拉到了一个大项目。说出来可能会吓人,窦固新拉的项目,就是搞定西域。

多年以来,西域就像汉朝的情人,流离他乡,遥遥相望,欲归又不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真是扼杀人性美好感情啊。一晃多年过去了,汉朝就像一个翻身跃马的少年,意气风发,渐入佳境。现在,该是出手抢回情人的时候了。

人心总是要变的,何况西域距离汉朝那么遥远。三十六国,时隔多年,搞个七十二变,其实也不夸张。所以,窦固认为,汉朝对现在的西域很不了解。要想把它抢回来,必先派人去考察,以便日后决策。

派谁去好呢?突然,窦固马上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很牛的人。

三、热血班超

窦固想到的人,叫班超。

有些人,天生就是为生孩子而来,像下猪仔似的,一窝窝地来。然而回头一看,尽是些歪瓜裂枣,要么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班彪不会担心自家的孩子会打洞,因为他是人中之龙,所以孩子个个都很牛。

班彪所生孩子有仨:班固,班超,班昭,个个名号都很响。

班彪这辈子,是一个成功的父亲,却是一个失败的官僚。早年,他跟过窦融,后来,又跟过刘秀,升迁机会很大。他却无意官场打拼,整天留恋忘返于历史典籍当中。

所以,班彪的官做的不怎么大,就一个县令,因病免官。不幸的是,他死后,班家顿时失去经济来源。老大班固压力很大,不得不带全家人回老家种田。种田是糊口,不是事业。班固立志继承父业,献身史学研究。他认为,父亲没当成司马迁第二,他来当。

没想到,班固忘我读书,忘我做梦时,一场大祸悄悄地飞临头上。

问题出在他的事业上。郡里有人听说班固写史,竟然写的还是国史,倍加怀疑。一个种田的,搞点啥不好,搞国史,那是你的专业吗?于是就告到郡里,说班固乱写国史。

郡里派人来查,搜走所有资料,连人一起带走。这时,班超急了。

班超,字仲升。他的明显优点,就是很孝顺,也很勤劳,精力异常旺盛。大哥写书,他种田,忙活了一天,回来还读书,读的还不少。

然而没人知道,班超和大哥班固一样,都是不安份的人。人在田里,心却在天上飞翔。莫名的冲动,对遥远的渴望,经常冲击他的胸膛。或许,他不属于大地,大地圈不住他骚动的心。只有天空,辽远的天空,才是他向往的天地。

班固被抓后,班超决定上访。这是唯一的办法,班固做的是大事业,非凡夫俗子所能懂。所以他很担心郡属乱整,整出一个天大的冤案来。

班超修书一封,飞到了长安,几经转折,落到刘庄手里。班超的上访信,引起刘庄高度重视,召见班超。班超到了洛阳,告诉刘庄,班固做的工作,只是想完成父亲班彪写史的愿望,所写史实皆考据,不是乱来,不信您可以亲自看看他的书稿。

就在这时,郡属把班固的书稿,送到了洛阳。刘庄一看,不得了,人才啊。

须不知,班固是个有想法的人,刘庄也是。班固想做司马迁第二,实现父志,刘庄则想做汉武大帝第二,完成刘秀未竟事业。殊途同归,天意啊。

当然,汉武大帝阉了司马迁,刘庄则相反,他对班固很好。班固挂名修国史,实则就是替刘氏皇权修家谱,而且修得还不错,这样的人,流落到乡下,太可惜了。被关到监狱,那就更荒谬了。

不久,班固光荣出狱。因祸得福,刘庄给他换了一个好工作——兰台令史。于是,班固全家又搬回洛阳。班超在洛阳也谋到了一份工作,替人抄写文书,工资很少,生活很艰难。

班超的梦想很大,洛阳也很大,可从来没人能懂他。对他来说,抄写文书,那是一眼望到底的行当,难道他这辈子就献给无味没劲的抄书事业了吗?班超越想却苦闷,却无处发泄。

终于有一天,他突然把笔扔下,不由骂道:“大丈夫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怎能一辈子搞这没趣的文书工作?”

班超一语既出,引来同事哄堂大笑。他们以为,班超也就发发牢骚,解解闷,减压减压,纯当乐子。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班超胸口的一颗心,已经长到了喉咙,几乎要撑破胸膛了。

同事笑班超,班超也笑同事。他化用了陈胜当年曾经很牛的一句话,对他的同事们摇头叹息道:“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为了证实自己不是燕雀,班超决定去看相。看相的人,这样对他说:“老大,尽管你是一介书生,但是将来肯定封侯于万里之外。”

班超听得耳眼睛一亮,问道:“您怎么证明,我就是一只封万里之外的鸿鹄?”

看相的接着说:“你看你,长着燕颔虎颈,燕子会飞,老虎会食肉,这天生就是建功封侯的命相啊。”

是真的吗?可能是真的。

阿甘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未来,会是什么样的日子呢?班超盼望着,渴望着,期望着。正当他做着美梦时,刘庄悄悄地来到了他身边。

有一天,刘庄问班固,你老弟班最近如何?班固实话实说,他替官府抄文书,赚点小钱赡养老母。刘庄一听,哦,那么有才的人,混得那么苦。不如这样吧,你叫他把工作辞了,到校书部来上班。岗位嘛,就跟你一样,兰台令史。

梦想太远,现实太残酷。对班超来说,兰台令史是个什么玩艺?抄抄写写的小公务员嘛。不,这不是我想要的。或许是无意,或许是有意。不久,班超工作上犯了点错误,被免去兰台令史,成了无业游民。

人生就像马拉松,谁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在无望中徘徊,在苦闷中挣扎,班超在洛阳整整忍了十一年。十一年后,他终于等来了一个彻底改变他命运的人。

人这辈子,就像在大海中驾舟航行,可以消沉,但绝不能沉沦。在无望的谷底里,班超学会了等待。在等待中,他和窦固走到了一起。当窦固再度被皇家起用时,班超也出山,跟随窦固征伐北匈奴。

在征伐北匈奴行动中,班超表现出色,和窦固同肩奋战,打了一场漂亮仗。于是,窦固决定培养班超,派他出使西域,考察诸国国情。

代表国家出使西域,多年以前,这是一个多么遥不可及的梦想。今天,竟然让班超梦想成真了。班超兴奋极了。然而,他还没被兴奋的情绪,烧坏脑袋。他清醒地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则是曲折的。命运何去何从,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久,班超上路了。西域第一站,就是鄯善国(今新疆若羌县)。鄯善国王很客气,待班超为上宾,十分尊敬,班超很受用。然而,没出几天,情况就发生了诡异的变化。

班超发现,鄯善国王接待他的次数,有所下降,礼遇也不像当初那么热情,一幅心不在焉的样子。

班超眼皮一跳,凭着他敏锐的外交嗅觉,觉得味道不对。他立即把跟随都唤来,一起开了个会。班超说明情况。众人反应很让班超失望。大多数人的意见是,胡人的习惯本来如此,不应该大惊小怪,别想多了去。

班超摇摇头,说:“事情肯定不是大家想象那么简单。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肯定来了。”

众人很吃惊地看着班超,叫道:“他们是谁?”

班超果断地说道:“北匈奴使者。”

众人听得一惊,都说不出话来了。这时,只见班超接着分析道:“大家想想,天下之大,能改变西域诸国态度的,也就只有匈奴。北匈奴使者肯定闻到我们的味道,抢先一步在我们之前降服鄯善国。”

班超顿了顿,充满杀气地说道:“鄯善国王目前还摇摆不定,说明他们还没有结束谈判。趁这个机会,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从哪里下手,班超已经想好了一套周密的方案。鄯善国王派出专门外交官,专门伺侯班超一行人。负责接待班超的官员,就是班超最先要下手的对象。于是,班超鄯善国接待官员叫来问话。

负责接待的官员不明所以,他一看到班超时,只见对方黑着脸。随即,只见班超突然对他吼了一句:“快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他们现在住在哪里?”

班超那一声怒吼,吓得对方目瞪口呆,话都说不清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承认了:“北匈奴使者的确来了,他们已经来了三天,住在三十公里以外。”

果然有问题。班超立即把那人扣下,立即将所有随从都召来开会。

所有人都到场了,总共有三十六人。班超设宴,喝酒。酒过三巡,大家都被灌得晕乎乎的时候,只见班超开口说话了。

班超说:“不出我所料,北匈奴真派使者来了,估计他们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恐怕就是要斩杀我们了,要不就是把我们捆起来,交给北匈奴。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班超那一席话,把众人的酒意全吓醒了。随即,有人突然摔起酒碗,叫道,娘的,老子被困于此,怎么都是死,不如破灌子碎到底,跟他们拼了。

骂声一起,众人的酒明马上就提上来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叫道:“说的对,跟他们拼了。班大哥你说怎么做,我们誓死跟随。”

班超脸情沉重刚毅,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趁夜攻击北匈奴使团。只要斩杀他们,鄯善国肯定被我们降服。”

大家听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酒意好像又醒了。

三十六人,在人家的地盘上,趁夜打劫,这个风险也冒得太大了?一想到这,众人又疑虑不定起来。他们对班超说道:“这个事,好像郭从事还不知道,要不我们跟他们商量一下?”

窦固组团出使西域时,任命两个领导。假司马班超一个,从事郭恂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