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那时汉朝-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知道,要不我们跟他们商量一下?”
窦固组团出使西域时,任命两个领导。假司马班超一个,从事郭恂一个。然而今晚酒会上,偏偏就少了郭恂一个。只要不傻的人,都看出来了,班超是想绕过郭恂,想一个人独吞北匈奴。
他们错了。就在他们迟疑不决的话语刚落后,班超突然站起来怒吼了起来:“郭从事不过是个胆小怕死的文官,我之所以不叫他来开会,就是怕他受不了惊吓。到时,行动计划可能就会泄漏,我们想逃命都来不及了。”
接着,班超又叫道:“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怕死,就不要当英雄,当英雄就不要怕死。想当英雄的,就站出来,今晚咱们痛快杀一场。”
班超的气势感染众人,他们齐声叫道:“好!就听您的,狠狠的干一票。就是死,也死得明白了。”
四、不世功勋
夜晚降临了。夜色阴沉,大地宁静。可对班超来说,这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命运就像赌博,生死就在眼前这一把火。
班超选择了火攻。他人少,北匈奴使者人多。火攻,是一个节约成本的智慧策略。更让他兴奋不已的是,老天也赶来看热闹了,就在他准备要动手时,天上刮起了大风。
班超抽调出十人,埋伏在北匈奴使者背后,充当鼓手。剩下的,拿刀拿箭,埋伏在北匈奴帐外左右,听侯命令。
一切就绪后,班超放起了一把火。火气一起,顺风哗啦啦地烧向匈奴驻营。接着,锣鼓也跟着起了,班超率众,杀进了北匈奴帐里。
这一战,打得北匈奴使者团措手不及。一百号匈奴人,还没来得及睡醒,就被烧死。梦醒了想跑的,全被斩杀。班超数了一下人头,部属斩杀足有三十余人。
血腥染红了夜色,连黎明都带着血气。天亮之前,班超结束了战争。众人唱着胜利的歌声,凯旋而归。
班超率众人归队时,从事郭恂如梦初醒,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心情复杂,表情怪异,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你道他心里想了啥?班超这买卖做败了,他可以全身而退。问题是,买卖做成了,大家都赚了,就丢他一人在帐里睡大觉,这事传回汉朝,那不羞死人了?
班超早就看出郭恂那点心思。他拍着郭惕的肩膀说,您在队里替大家看帐蓬,也是有功劳的。这一战,肯定少不了您的好处。杀敌的功劳,就算你一份。
班超把郭恂说得心花怒放。接下来的行动,他不得不全力配合把戏演完。
班超叫人把斩杀匈奴使者的头颅,排成一行。然后,他就叫人去喊鄯善国王起床,说我们领导想请他来参观个好东西。
鄯善王听说有好东西,就跑来了。然而,当鄯善王率领众官一到现场时,大家都惊呆了。班超叫他们参观的,竟然是一堆血淋淋的人头。北匈奴使者的人头!!
班超冷冷地看着鄯善王。鄯善王心惊胆跳地对着班超,好像羊碰到了狼。
这时,班超说话了。“你看到了,跟汉朝作对的,就是这个下场。”班超志满意足,威风凛凛,接着说道:“汉朝是个讲究信义的国家,你敬我一尺,我们让你一丈;然而胆有存有饶幸心理,跟我们做对的,从来就没有好的果子吃。”
鄯善王心虚了,他问班超:“你想要我们怎么做?”
班超语气凌厉,说道:“很简单,从今往后,请大王莫要跟北匈奴有任何来往。”
鄯善王双腿拌索,长跪谢罪。他当即答应班超条件,臣服汉朝。为了体现诚意,按照老规矩,派出王子送入长安做人质。
不久,班超带着鄯善王子,回到汉朝,首先见到了窦固。窦固兴奋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西域就像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汉朝二次开发成功,无论是班超,或是窦固,都将千古不朽。
窦固马上给刘庄打了一个专题报告,内容有两个:一是替班超请功;二则是请求刘庄,再次给西域派遣使者,继续开发西域。很快的,刘庄回复了。
就窦固以上问题,刘庄答复如下:一提拔班超为军司马,二是就地取材,再次派遣班超出使西域。
窦固给班超下达了任务。此次出使的国家,叫于阗国(新疆和田市)。相对来说,在西域这块地盘上,它算是个大国。于阗王占据西域南道,称霸自雄,不可一世。因为它的重要性,北匈奴对他也特别重视,派出间谍,几乎是全天侯监视方于阗国王。
窦固告诉班超,此次任务艰巨,大不如从前轻松。这样吧,我给你多派些人马,让你路上好照应,如何?
班超摇摇头,又摇摇手。说道:“于阗国路途遥远,况且还是个不讲道理的大国。就算率多人,也是百号来人。百号来人到异域他乡,一旦发生危险,非但不能化险为夷,反而拖累手脚。”
窦固问:“那你权衡多少人马可够?”
班超顿了顿,坚定地答道:“别的我都不要,就只我原来那三十六个兄弟。”
班超起身了。正如他们所料,对付于阗国,的确不好下手。班超和于阗王见一面,对方很冷漠。更可怕的是,北匈奴使者抢先一步来了。于阗国上下,充满着一种诡异的反汉朝的愚蠢冲动。
反汉朝的急先锋,是于阗国大巫师。他装鬼弄神,以神的名义公开宣称:神听说于阗要跟汉朝来往,要发怒了。为了让它息怒,请于阗王立即派人去取汉使坐骑来,杀马取血,侍奉神灵。
这神通广大的巫师,连汉使班超的坐骑都打听清楚了,黄身黑嘴,速度极快。巫师很识货,班超的坐骑是匹骏马。然而,他意不在骏马,而是班超。杀骏马,就是要当着众人面,羞辱班超,挫伤汉朝意志。
顺便交代一下,于阗国全民迷信巫术,连巫师这个工作,都隶属国家公务员编制。从某种角度来说,巫师的话,代表了国家意志。所以,巫师说要班超坐骑,于阗王就不得派人来找班超。
跟班超谈判要马的人,是于阗国家宰相。班超听他汇报国内民情后,心里不禁失笑。表面是巫师在兴风作浪,实则背后搞鬼的人,是于阗王。他不敢碰硬,就派巫师试水。
于阗王这招,学名就叫外交讹诈。如果对方成功,不仅仅是失去于阗一国问题,从此汉朝想在西域扬名立威,那可是门都没有了。
但是,双方谈判没有扯皮。相反,大家心情都不错。班超告诉对方,不就是一匹马吗,赠你就是了。不过有个条件,必须由巫师亲自来牵走。
于阗国宰相兴冲冲地回去了,不一会儿,他带着巫师,俩人又兴冲冲地跑回来了。但是,当巫师准备上前牵马时,于阗宰相就傻掉了。
于阗巫师还没靠近马,班超的随从,跃身而出,一刀把巫师的头颅,从身体上成功分离出来。这时,班超又一声喝下,众人就把于阗宰相拿下捆住了。
接着,班超叫人拿来皮鞭,抽打宰相先生。相信于阗宰相,做梦都没想到,班超竟然会在自己地盘上对自己动手。更郁闷的是,班超下手还特别狠,对他抽打数百皮鞭。
班超打累后,收工。然后派人连同巫师的人头,把宰相抬回去见于阗王。
见过猛的,但是没见过比班超更猛的。当于阗王见到皮不连骨的宰相,以及巫师那颗恐怖人头时,顿时萎靡了。
弱国无外交,强国催生强使。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陈汤的豪言。今天,班超就是要告诉西域诸国,凡是跟汉朝过不去的,过去没有好果子吃,现在也是,将来更是。
这就是典型的实力威摄。
于阗王低头认输了,它派人将北匈奴使斩斩杀,以示诚服。班超很客气,以汉朝的名义,对于阗王及大臣,全部赏赐。接着,班超告诉于阗王,我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以后就在你这里蹲点了。
从此,班超的威风,风一样的速度席卷西域。西域各国纷纷派人来于阗国拜见班超。接着,他们又紧急派人送自家王子,到洛阳当人质,以示归降。
汉朝跟西域断绝六十五年,终于在班超手里,彻底的得到了修补恢复。
这一刻,班超等得太久太久了。他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在最遥远的异域,像张骞一样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第八十二章铁血雄胆
一、王者归来
西域有两条重要的通道,一条是南道(新疆塔里木盆地南边缘),一条是北道(新疆塔里木盆地北边缘)。南道由于阗国占据,班超已经解决。北道由龟兹国王占据,两年后,班超也将它拿下了。
这一年,是公元74年。班超倚仗汉朝强盛国力,在西域屡屡征服诸国,消息很快就传回洛阳。洛阳就像过节似的,皇帝刘庄,汉朝三公,以及众卿都沉浸于莫名的亢奋中。
五月五日,刘庄举行了一场盛大宴会。汉朝文武百官,齐集金銮殿,举杯庆贺。人人都向刘庄敬酒,说陛下恩德威望,远播西域,无人能挡。刘庄听得心花怒放,却很谦虚地回答道:“这哪是我的功劳,如果不是高祖帝和光武帝俩人,咱家怎能享受这美好时代。”
遥想高祖开国,汉武挥鞭,何等潇洒劲儿,都不能言表。光武几十年如一日,奔北走南,挽大汉于水火之中。今天,将汉朝大厦筑高加砖的,将是我刘庄。
我刘庄,承前启后,不敢言卓越,但坚决不做一个啃老的平庸皇帝。
半年后,十一月,冬天。刘庄纠集兵力,第二次对外用兵。此次,重点对付北匈奴的右臂——西域。
西域三十六国,仅凭班超之力,当然是不能解决掉的。况且,北匈奴在西域扎根久远,其盟国根深蒂固,这次出兵,就是要拔几根大树,显扬大汉威武。
此次出征,主将是奉车都尉窦固,副将为耿秉。动用的全是骑兵,总共一万四千人。
大军从敦煌郡昆仑塞出发,直奔白山。窦固的目标是西域,而要过西域,必须经过白山。白山,即天山,我们还知道,这个鬼地方,向来都是北匈奴的革命根据地。所以,窦固要攻杀西域,必须先把天山北匈奴的革命根据地扫荡干净。
果然,当窦固率军开进天山东段,又碰见了北匈奴兵团。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很不幸,有人又痛苦了。窦固的对手,还是上次砍杀的那个呼衍王。但是,窦固今天没有兴趣跟呼衍王玩,他只将对手击将后,继续挺军向前。
前面才是窦固最想捕的猎物,它的名字就叫车师国(新疆吐鲁番市)。
车师,原名叫“姑师”。后来,才改名为车师。替车师国改名的,不是别人,而是汉武大帝。当年,汉武派赵破奴将军率军拿下姑师后,将它改为车师。后来,形势不饶人,车师国分裂为前后王国及北六国。
车师前后两王,兵力不多,加起来就五千兵。可是这两王不好对付,车师前国与后国,相距五百里。五百里是个小问题,问题就在于,在它们之间,竟然横着高不可攀的天山。
天山海拔高达五千米以上,终年积雪。那时候,没有飞机,没有导弹,你要同时拿下车师前后两王,那不是一般的困难啊。
可问题是,西域之大,那么多国家,刘庄为啥不去拿别人的国家,偏偏要跟车师国过不去呢?
事实上,也不是刘庄跟车师国过不去。而是,这个国家来太重要了。重要到什么程度呢,用时下很时髦的一句话来说,那是兵家必争之地。
车师国,位于北道第一站,座落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上。它东南通往敦煌,南通楼兰,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就是这么个重要的点,匈奴人拼死拼活,都要跟汉朝抢,从汉武大帝一直到汉宣帝,从来没消停过。史称“五争车师。”
在汉朝最为强盛的时代,匈奴都要硬抢车师,可见车师一国,无论于匈奴,于汉朝,都太重要了。刘庄想打通西域,必须先扫荡匈奴,然后打通车师。所以,拿下车师国,是刘庄的第二步计划。而这个计划又关系着整个大局。车师国拿不下,汉朝想控制西域,简直就是扯淡了。
无论是窦固,刘庄,或者是汉朝,车师都是一个拐点。跨过去了,光明一片光明,跨不过去,功业遥遥无期。可是,天山海拔五千米以上,这是一道怎样的坎啊!
很不幸,窦固就在这道坎上犯难了。窦固认为,车师后王国,山高水远,正值冬天,寒气杀人。所以,他准备弃远求近,先攻打车师前王国。窦固意见一出,马上就被别人否定了。
此人正是上次伐北匈奴时,啥都没捞到的耿秉。
作者:月望东山提交日期:2010…10…0610:48
耿秉,字伯初,长得人高马大。前面介绍过,他是名将耿弇之侄,从耿弇老爹算起,典型富三代。
从某种角度来说,耿秉跟班超有一比,俩人都有一特点,博闻强记,心大志大,渴望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班超,身处困境,仍然抬头仰望星空。此种精神,我们称之为追求;耿秉,站在祖辈的功业上,仍然寻找新的高度,此种追求,我们称之为捍卫。他是为捍卫家族国家,以及英雄的尊严而战。
在汉朝的少壮派中,耿秉是个地道的强硬鹰派主义者。他常常认为,中国不宁,其患在匈奴。要除匈奴,必须以战去战。所以,他当谒者后,常常在刘庄耳边吹着要找北匈奴。吹着吹着,就吹成了现实。
但是,让他心意不平的是,上次征伐北匈奴中,他竟然打了个空靶,啥功都没有。所以,此次作为窦固的副将出征,他建功之心比谁都急。
非凡之人,要想建非凡之功,必须走非凡之路。耿秉认为,车师前王是车师后王的儿子,拿下车师后王,车师前王必然归降。所以他建议窦固,来了就干脆一不做两不休,练难整的去整,直接打车师后王去。
耿秉喜兵法,窦固亦喜兵法。然而,耿秉这个进攻计划,窦固却迟疑不决,不敢断然做决定。
耿秉心里暗笑。他早就瞧出窦固的固虑,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他必须抢在窦固前面杀将过去。于是乎,只见他怒吼一声,对窦固叫道:“不要犹豫了,就由来我前前锋攻打车师后王。”
窦固还没明白是什么回事,只见耿秉猴急似的跳上马,率军向北边山里奔去了。窦固不得已,只好紧跟耿秉,移师北上。
事实证明,耿秉赌对了。
耿秉进车师后王国后,即纵兵抄掠,斩首数千,收马牛十余万头。好消息不断向后传,传到窦固那里。对车师后王来说,坏消息却不断传来,使他坐立不安。
终于他坐不住了,站了起来。
车师后王告诉诸将,咱们出城受降吧。诸将默然同意,车师后王即刻率数百骑,准备出城迎接耿秉。然而,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就在这时,有一人快马奔来,叫他赶快退回城里去,别急着出城受降。
听到此话的人,有人可能会猜到,是不是匈奴援兵到了呀?
我告诉你,如果答出匈奴两字的人,都得零分。准确的答案是,驰马来报的人,不是北匈奴,而是窦固的人。此人名唤苏安,窦固身边的参谋官。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苏安同志认为,这次攻打车师后王,耿秉冲锋在前,捞个大便宜。可窦固身为主帅,率军在后,只捞得末功,丢不起这个人。于是他就打起了歪主意,想让窦固独吞这个大功。这才秘密派快马进城,告诉车师后王,等窦固亲自率军到了,才可出城受城。
车师后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是失败者,投降谁其结果都一样。所以他很配合地又撤回城去了。可这时,耿秉却不干了。
窦固精得很,可耿秉不傻。车师后王这笔大买卖,是他先发现的,也是他第一个出来做的。他盯着这生意,就像苍蝇盯着血,一旦错过,功业无名。当了嫁衣裳还罢,还要替别人数钱,这是人干的活吗?就是抢,也要先于窦固前面把功劳抢回来。
耿秉等了半天,发现车师后王没按时出城报到,突然他好像明白什么了。他怒得披甲上马,率精骑跑到窦固帐前,跳下马叫道:“车师后王说好要出来投降的,竟然忽悠我们不来了。请允许我现在放马过去,把他头脑袋砍下来见你。”
耿秉话一说完,又要上马。窦固吓得一跳,说道:“不要去,你一去肯定把事情搞砸了。”
耿秉却大声喝道:“受降如受敌,这活儿我揽定了。”话一说完,即跳马而上,冲着车师后王城而去。
此时,车师后王正在城里等着窦固大军到来。很不幸,他等到了一个坏消息——耿秉要砍他头颅来了。车师后王就差没晕倒,投个降都搞得老子左右不是人,汉人怎么就这么复杂呀。
车师后王又坐不住了。最后,车师后王决定出城,向耿秉投降。当他见到耿秉时,翻身下马,直奔跑到耿秉马前,抱着马足痛哭,肯求饶命。
愤怒的耿秉,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果实,沉甸甸地落到了自己的手心。他押着车师后王回营,交给了窦固。正如他所料,车师后王投降后,不久车师前王也开城向汉军投降了。
二、铁将耿恭
窦固拿下车师国后,即刻给洛阳打报告,请求恢复西域都护。很快的,窦固的报告就被批准了。刘庄任命了新西域都护,以及戊、己两校尉。
新任命的三人,都是陌生面孔。都护叫陈睦,耿恭为戊校尉,驻防车师后王所属金蒲城;己校尉是关宠,驻扎车师前王所属柳中城,每人各率官兵数百人,就地屯垦。
窦固办完事后,第二天春天,即被刘庄洛回洛阳。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当汉军撤退后,一场恶梦席卷而来。
恶梦制造者,就是窦固做梦都想扁的北匈奴。窦固后脚才离开西域,北匈奴单于前脚就踏进车师国来了。他首先问候的是车师后国戊校尉耿恭,我们知道,耿恭只有数百兵,而北匈奴气势汹涌,竟然率了两万骑兵来。
两万骑兵,犹如现代两万坦克车,在大漠中纵横驰骋。那种嚣张气势,除非神灵附体,或霍去病再世,不然谁能抵挡?
果其然,北匈奴攻打车师后王后,耿恭派三百兵前往支援。很快的,汉军三百兵及车师后王,全部沦为了炮灰。北匈奴的骑兵,恶魔一般的降临于车师国首都金蒲城(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外。
这时,耿恭的出现在了金蒲城上。时间很快证明,眼前这个人,才是北匈奴真正麻烦制造者。
耿恭,字伯宗,与耿秉是堂兄弟,他们都共同拥有一个伯父,就叫耿弇。
中国之大家族,但凡在某一产业扎根,就会发展壮大其产业链。商家出经商高手,文官出治世大才,武将则出斩敌悍人。耿家出身武将,三代香火不断,猛人辈出,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然而,凡事都有个例外。班超出身文官之家,弃笔投戎,建功立业于千里之遥,此另类霸气之举,非常人所及也。
天下之大,凡是想到西域杀敌立功之辈,天生都是冒险王。和耿秉一样,耿恭也是一个不安份的种。他志大谋多,有人评论,这家伙天生就是个将帅之才。
何为将帅之才?即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挽大厦于既倒,救社稷于水火之中。不稍多久,北匈奴即领略到耿恭的猛人效应。
耿恭搬出了对付骑兵的致命武器——强弩。我们知道,强弩这玩艺,威力强大,射程精准,相当于现代穿甲弹。只要中弹,管你什么型号坦克,全都要瘫痪。
为了加强强弩的威力,耿恭还在技术上,稍做了改进。工序很简单,就是在箭头,涂上毒药。
接着,耿恭派人给城下的北匈奴传话:你们可要听好了,人长眼,可汉朝神箭不长眼。凡中箭者,不死则重伤,等着收尸吧。
北匈奴似乎明白了,耿恭以微弱之力据城,竟然还如此淡定,原来是他拥有让人无不闻风丧胆的重型武器。
当然,北匈奴不会因为耿恭两句话就吓跑的。从汉武大帝起,汉朝从没有放弃让他们长期喝北风的念头。今天好不容易逮一机会复仇,肯定不会就此离去的。
好吧,废话少说,开打。
一天,北匈奴于城下叫嚣,准备攻城。然而,北匈奴杀声一起,转瞬就变成了乱声四起,悲裂的声音犹如鬼哭狼嚎,恐怖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答只有一句话——都是强弩惹的祸。
北匈奴发现,耿恭的汉家神箭,果然不是吹的。无论是人,或是马,凡是被强弩射中的,肌肉仿佛被猛烈撕开,血口大张,伤口即刻溃烂。于是乎,耿恭在城上强弩纷纷下,北匈奴于城下马嘶人惊,乱成一团。
更可怕还在后头。这时,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黄沙满天卷,天空一片灰黑。紧接着,大风裹着猛烈的大雨,也来凑热闹了。天不助,地不利,人不和,北匈奴全沾上边了。
这时,耿恭出城了。
耿恭冒雨出击,犹如神兵下凡,放开手脚,拼命砍杀。人少的砍人多的,那叫一砍一个准。这一阵神箭乱刀,北匈奴终于撑不住了。他们紧急调头,夺路亡命。
这只是第二回合。耿恭知道,北匈奴亡命后,只要休整好,还会回来的。但是耿恭又认为,坚守金蒲城,不是退敌之计。要想跟北匈奴长期角力,必须移兵搬家。
搬往哪里?耿恭已经想好了一个地方。它的名字,就叫疏勒城。
有必要强调一下,西域有一个国家,叫疏勒国。但疏勒城不是疏勒国,疏勒城在车师后国境内,距离疏勒国还不是一般的遥远。两者之间,隔着天山,还隔着塔克拉玛干水沙漠。
耿恭之所以选中疏勒城为屯兵之地,是因为这里有一样异常珍贵的东西。在荒凉的西域,没有比水更珍贵的东西了。疏勒城下,有一条溪流经过,天然的护城河。水能解渴,还能稍为拦住骑兵的攻击,是谓一举两得。
夏天,五月,耿恭抵达疏勒城。果然不出所料,两个月后,北匈奴狼又来觅食了。
既然来了,那就打吧。北匈奴并没想到,耿恭抵达疏勒城后,已经城中招募数千人。北匈奴兵临城下,耿恭就放马出城,直接攻击。
香港黑社会题材电影里的大哥,常常感叹道,以前出来混的,都是打打杀杀;现在不行了,必须多用点脑子。无论什么时候,多动点脑子,还是比多动手脚管用。
这一战,北匈奴再次被击溃,各自逃散。经过两次失败教训,北匈奴这才发现,要想对付耿恭这等猛人,人多打人少根本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智取。
事实证明,遇事多拍脑袋,还是管用的。北匈奴摸摸脑袋,很快的就找到了一个对付耿恭的好计。
天生万物,必一物降一物。耿恭以为,靠着城外的溪河,就算与北匈奴斗到天荒地老也不怕。问题是,如果北匈奴把河堵住了呢,你耿恭靠什么来斗?没有水吃,不要说人,牛马羊,通通都要死掉。
对耿恭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军事漏洞。很不幸,北匈奴人已经狠狠地捏住了他的弱肋。
被耿恭击散的北匈奴人,于疏勒城溪流上流集合,堵断河流。弄完截流工程后,个个心头都出了一口恶气。他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失去了河水,耿恭能熬得过这个炎热的夏天。
北匈奴果然将耿恭命脉死死捏住了。数日后,疏勒城开始缺水了。这时,老天也不作美了,没有下雨,汉军找不到水喝。众人都想到打井,可穿井许久,井口深不见底,依然不见水。
这下子麻烦大了。饥渴望难耐的士兵,将马粪堆起来榨水汁解渴。要知道,在一个没有优乐美,可乐,雪碧的时代里,他们喝的不是马粪汁,而是毅力,坚强。
在苍茫西域大地上,人是很难斗得过天地的。果然是这样吗?耿恭不禁仰天叹息,叫道:“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
耿恭这话的意思是说,想当年,贰师将军赵广利征西域时,饥渴望难耐时,拔刀刺山,都有泉水流出;今天汉朝恩威并行,德施西域,难道真的将我们困于绝境而不能自拔了吗?
不,路是走出来的,水是靠打出来的;心才是最强大的地方,只要拥有信心,就会有希望。想到这里,耿恭修整衣服,朝着深井下跪,拜首祈祷。
众人见状,互相鼓气,继续朝深井挖土。没挖多久,突然从井里传出来呼声——水,有水了。
清澈的泉水,汩汩地流出。当第一桶水打上井时,汉军吏士齐呼万岁。天无绝人之境,耿恭终于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等大家都喝饱后,耿恭派人提几桶水,到城上泼泼。耿恭泼给北匈奴人看的。他仿佛要告诉匈奴人,你截我的水,却绝不了我的路。汉德神明,你们就认了吧。
北匈奴真的认了。当他们看到汉军把哗啦啦的水,欢呼着从墙上泼下来时,顿然萎靡一片。神明,这是一批神明保估的可怕之人。他们看了好一会,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的撤军了。
胜利,永远属于坚持到底的人。包括耿恭在内,可能都以为,他们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只要用心开垦,未来将属于他们。
他们都错了。坏的日子,刚刚结束,更坏的日子,还在前头。不久,一个极坏的消息,将严重毁灭耿恭等人重建西域的梦想。
三、他人即地狱
公元75年,八月六日。这个日子,距离耿恭在千里之遥的西域,击退北匈奴,仅隔数日。就在这天,一个于曾经到西域战,或正在西域奋斗的将士相当重要的人物走了。这个人,就是赞助北伐匈奴,西征西域的皇帝刘庄。
刘庄崩前,留下诏书,不建寝殿,不设祭庙。一切从简办事,牌位就摆在皇太后阴丽华寝殿储放衣服的房间里。不张扬,忌奢侈,刘庄的一生犹如一句质朴的诗句:他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正如他悄悄地来。
汉朝人总结刘庄一生的政治遗产,有许多是可圈可点的,其中最为士人称赞的,可能就是两个“凡是”思想:凡是刘秀制定的规章制度,一律不做任何变动;凡是外戚,一个都不提拔。
刘庄崩后,太子刘炟登基即位,时年十八岁。八月十六日,刘炟给刘庄送葬,安葬在显节陵(河南省阵津县东南三十里铺南);十月二日,赦天下。
办完丧礼后,刘炟开始正式上班。他重新调整了班子,新任命了太傅,司空,太尉,录尚书事。一切都很顺当,宫廷平静,洛阳无事,天空晴朗,好一个惬意的天气。
谁也没料到,一场巨大风暴,正在静静地向西域移动。它搅乱了耿恭,洛阳城皇宫也被它搅得沸沸扬扬。
事先起因是,北道上的龟滋国叛变了。龟滋国联合国外一个小国,组成联军共同袭击车师,都护陈睦全军覆没。接着,北匈奴也趁火打劫,围己校都关宠于柳中城(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城)。
不得不说,龟滋国叛变和北匈奴打劫,绝不是偶然,他们都是窜通好的。为什么他们早不反,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集团式出动呢?
很简单,原因只有一个——刘庄崩了。
汉朝就像一个大公司,刘庄是大老板,窦固,班超,耿秉,耿恭等等,不过是些高级打工仔。对北匈奴及龟滋国等来说,班超等高级打工仔并不可怕,可怕的才是大老板刘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