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乾坤幻剑录-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子君突然脸色一变,一股森冷之气从其身上散发出来。

他沉声说道:“杀害安将军的凶手,就在你们七人当中!”一手指向匡正和七人。

匡正和与甘茂岩的心里都不由地一突。其他五人却有点惶恐地望着温子君,仿佛生怕温子君会把他们指成凶手。

“凶手就是你!”温子君指着甘茂岩厉声喝道,“甘茂岩!”

甘茂岩听了,全身一震,眼中的惊惧一闪而过,很快又回复了平静。他一脸惊慌失措的样子,惶然道:“请将军明查,末将,末将怎么会杀安将军?末将能有今天,全是拜安将军所赐。末将感激还来不及,怎会杀他?”

温子君冷笑一声,说道:“哼!安将军能有今天,全是拜你所赐才是真的。”

匡正和这时站出来说道:“将军,末将以为,甘副将是凶手一说,实在是有待商榷啊。”他还是难以接受温子君所说的话。

不单是匡正和,其余五位安伯胥的旧将,亦都无法接受温子君所指。

甘茂岩又忙道:“请将军明查!”

温子君却叫道:“李副将,将那套黑衣展示给甘副将看!”

李尚东把手里的黑衣展开。

众人都望向那件黑衣,然后又望向甘茂岩。

温子君沉声道:“这黑衣乃是本将在安将军的木榻下发现的。本将听守卫说,当时安将军被刺时,最先赶到的是甘副将。而且,甘副将还把守卫全都赶出帐外。这黑衣,便是甘副将你趁无人时藏在木榻下的吧?”

甘茂岩见到黑衣时,脸色一变,但很快就又恢复平静。面对温子君的质问,他用平常的声音答道:“温将军,如果末将就是凶手,为何要把黑衣藏在此处而不把黑衣带走?”

温子君冷笑道:“你不是不把黑衣带走,而是无法带走。因为四周都有人赶来,如果把黑衣放入怀中,必会被他人发现,因此,你只好把黑衣藏在木榻下。”

甘茂岩接道:“末将亦是听到安将军的惨叫声才赶来的,守卫们都可以作证。”

武陵亦道:“不错!末将等亦是听到安将军的惨呼声就连忙赶到帐中啊!”

温子君说道:“可是,甘副将的寝帐并不是离安将军最近的,为何会最先赶来?按理说,最近的应该是匡副将,最先赶到的应该是匡副将。为何甘副将却早一步?这只能说明,甘副将早就在安将军的寝帐里!”

宗建元插道:“如果说甘副将早就在安将军的寝帐里,那么,守卫他们冲进去的时候,应该发现才是,为何却没有哪个守卫看见呢?”

温子君指着帐门的右边一处说道:“事实是,凶手杀了安将军后,并没有出帐,而是躲在帐门旁。守卫们听见安将军的惨叫,冲进去后自然都拥向安将军倒地的地方。这时,凶手便可以从后面跟上前去,守卫则以为是刚刚从外面赶进来的。”

众人都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甘茂岩却道:“这一切都只是将军的猜测而已。那件黑衣,不错,跟末将的体形的确相近,但是,适合它的人也应该是海了去了吧?为何偏偏认为是末将呢?还有,谁又知道凶手是否真的躲在帐门边呢?”

温子君听了,冷笑道:“你们去看看那里,对,就是本将刚才指的地方。本将刚才发现,在帐布上有一丁点淡淡的血迹。安将军倒地的地方离门那么远,他的血怎会溅到这里。就算可以溅到,也不可能只有这么淡的一丁点。唯一能说明的就是,这是凶手留下的。”

“还有,”温子君指着黑衣被撕破处,继续说道:“本将听匡副将说,甘副将是在海边的渔村里长大的,来到岭南后,每天都要去海边游水。但是自从安将军被刺以后,却从不下水了。本将看来,原因无他,只因你的左肋被安将军抓伤,不敢脱衣。甘副将,是也不是?”

甘茂岩听了,脸色有点慌乱,他急道:“不!这全都是将军的猜测,当不得真的。末将没有杀安将军!”

温子君又冷笑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就请甘副将解开衣裳,让大家检验一下你的左肋吧。”

于先英听了,说道:“甘副将,为了解除将军对你的怀疑,也为了证明你的清白,你就脱下衣裳给将军看一下吧。”

甘茂岩此时脸色大变,大声地叫道:“不!我为何要解开衣裳?”

其他几位副将听了,脸色亦是一变。见到甘茂岩如此,他们不得不起疑心。怎么看,甘茂岩的话都有点不打自招的意味。

温子君亦脸色一沉,厉声说道:“既然如此,就休怪本将了。王进李尚东,给我把他拿下。”

王进与李尚东应了一声,便向甘茂岩扑去。

其他的副将都不由地闪到一边。他们如今立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刚刚上任的年青将军,身为将军,不可能无中生有,任意妄为的;一边是曾经杀过敌的战友,他们曾经一起出生入死,共饮敌人的鲜血。因此,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帮哪边都不好,但是,好像不帮也不好。人人脸上都焦急万分。

甘茂岩的武功要比王进或李尚东一人高,但此时对着两人,却刚好打成平手。几息之间,三人便斗得难解难分。

久斗不下,甘茂岩率先拔出长刀来,王进与李尚东也不甘落后,都拔出了自己的佩剑。过了十几招,甘茂岩的长刀便被磕飞了。

手无寸铁的甘茂岩,却又从袖间甩出一把兵器,居然是一把分水刺!

匡正和等见状,脸色大变。

桑灵怒道:“甘茂岩!没想到真的是你!你为何要杀安将军?”

匡正和亦愤然道:“甘茂岩,没想到匡某看错你了。枉我们还兄弟长兄弟短地叫得那么亲热!可是你却……”

众人纷纷指责甘茂岩。

甘茂岩有了分水刺在手,武功竟然高了不少,就连王进与李尚东的双剑,亦对他无可奈何。

但此时,其他副将又怎么可能放过他呢?他们义愤填膺,一拥而上。

……

温子君一到军营,便把刺杀安伯胥的凶手找出,让安伯胥的在天之灵感到欣慰。而安伯胥的旧将亦对温子君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均对其忠心不二,任凭其差遣。

第三十四章 厉兵秣马

甘茂岩被捉后,坦承了一切,但随后便咬碎藏在牙中的毒药,毒发身亡。

原来,甘茂岩乃是琼州叛军的奸细。上次安伯胥的三十万大军被击溃,除了不善水战外,更大的原因,是甘茂岩向叛军泄露了军情。他坦承的,也就是这些。

最让温子君吃惊的是,甘茂岩不单是琼州叛军的奸细,而且还是京城金翼门的人!

甘茂岩毒发身亡的症状,跟在苏州郑园的洪桓中毒身亡的症状一模一样。如果不是巧合,那就只能说明,甘茂岩亦是金翼门的人。但这显然不是巧合,因为洪桓还曾经说过,这毒药只有金翼门才有。

这样一来,琼州的叛军就不再是单纯的叛乱。

事情一下子复杂起来。

金翼门在琼州叛乱中,到底居于什么地位?

协助琼州叛军?

还是说整个琼州叛乱就是金翼门在背后策划的?

金翼门的目的何在?

所有的疑问都无法探知。

温子君唯有加快兵士的训练进程,尽快攻上琼州,捉拿叛军,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

温子君把安伯胥旧部十二万与新兵十万全部打散,重新整合。

按照编制,每八人为一伍。八人中新兵老兵都有,伍长由八人竞争出来,并且,八人都须排好位,如果伍长不幸战死,便由排第二的士兵指挥,如此依次而为,直至最后一位。

不单每一伍里如此,队、曲、旗、营……均会给将士排位,指挥战死,自有后者继任,从而不影响战斗。

二十二万大军,从中挑选了二万精锐,成为温子君的直隶卫军。剩余二十万,分为五个部队,每一部队四万士兵,由两位副将统领。王进他们四人亦都打散与匡正和等分在一起。

大凡要兴兵打仗,必须首先训练部队学会怎样作战。全军将士只有平时经过严格训练,全面掌握疏开、收拢、集结、分散的战术方法,完全熟悉停止、行动、前进、后退的作战号令,那么,使用这样的部队对敌作战时,他们在看到指挥旗帜的不同挥动而应变自如,听见鸣金击鼓的不同声响而进退得当。这样,就能战无不胜。

战国时期,魏国的名将吴起在其《吴子》一书中说道:“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战法训练要教会部队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阵法与战术训练要教会部队懂得怎样由圆阵变方阵,由跪姿变立姿,由前进变停止,由向左转向右,由向前转向后,由分散变收拢,由集结变疏开。各种战法、阵法和战术变化都进行认真训练之后,才可以给部队配发兵器。

训练由各部的副将负责,他们严格按照温子君的布置进行训练。

军人的三个准则,第一,服从;第二,服从;第三,还是服从。

温子君要所有将士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服从。每个将士都应把服从当作第一准则。

不听从命令者,初次鞭笞四十,再犯杖打八十,三犯者,杀。

这是温子君上任后的第一条军规。开始实行时,新兵老兵都有人触犯此军规,但在温子君斩杀了三人后,再无人敢犯。

温子君还给全军新增一条军规:每天晚上睡觉前,均须读《论语》半个时辰。

全军的将士,大部分来自平民百姓,并且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之流。当然,会读书的那些书生,亦不可能被招进来。他们认为,作为战士,只要勇敢,一往无前地杀敌便可以了,他们根本不需要识字。

这条军规刚颁布时,许多将士都不理解。就连副将们都有点不知所以。许多人都认为,他们本来是舞刀弄枪的勇士,如今却要吟诵之呼者也,其战力必定减退。但是,在温子君把副将武陵鞭笞一顿后,再无人敢不遵从这一军规。

让众将侧目的是,自从读了《论语》后,兵士们的纪律性更强了,战力不单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蕴含了多少治国安邦,为人处事的道理。其中许多关于自身修养的道理,如里面谈到如何做一个君子,说只要做到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三条便是一个君子。

同样是打打杀杀,但读了《论语》后,将士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净化,他们面对敌人时,会更加冷静,勇敢,坚强。

后来,温子君又加上一本《孙子兵法》。当然,他并不是说要把所有将士都培养成一个孙膑。只不过,像《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至少读一读是无妨的。更何况,有些人根本就读不懂。但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了总比不读要好。

很多事情,我们做了总比不做要好。

黄河帮里来的一百名精通水战的帮众,亦分派到各个部队,配合副将们一起训练兵士。

温子君的二万亲卫军,全部都分到各部去训练。他自己可没有人负责训练。

方灯河还向温子君建议,给全军的战船都涂上一层胶。这种胶,乃是由海里的鲨鱼的皮提炼出来的胶原料,配以山上的几种木胶,合炼出来的。战船涂上一层这种胶后,其行驶速度可以提高原来的三至五成。

温子君听了,立即采纳了方灯河的建议。并且交给方灯河负责实施。

在龙泉铸造的十万斩马刀,五万长枪,二万铁盾,已经陆续运来。

唯有弓箭没有运来,说明君临风已经有了铸造诸葛弩的可能。

斩马刀,长枪及铁盾一到,便已派发到每个将士手中。而安军原来的兵器亦已全数上缴,再返回到龙泉重铸。

至于弓箭手,则还是用原来的弓箭训练。

所有将士厉兵秣马,不断地训练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战力。

第三十五章 万事俱备

谢天谢地两兄弟带着龙凤小队亦来到了岭南。

温子君见到谢天谢地二人一来,便立即吩咐他们把两人的合击之术简化一下,要求既简单又实际。然后他便要求每个部队都派一百人前来,由谢天谢地教授双人合击之术。学好后,再各自回军营教授所有将士。

合击之术,既可以增强兵士间的团队意识,又可以提升战力。

龙凤小队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修,武功均更上一层楼。虽然许多人看上去都只是个大孩子,稚气未脱,但他们眉眼间透露出来的英气,却是让人不敢小觑。

温子君把二万亲卫军也调了回来,然后把龙凤小队扔给亲卫军。任凭他们互相比斗。

……

将军帐里,众将聚在一起,开始商量如何平定琼州叛乱。

温子君如今把将军帐设在龙塘。

匡正和指着琼州的地图,说道:“上次末将等从海安出发,直向琼州的琼山攻去。但是,没想到,我军进入海口湾时,叛军却分别从铺前湾及澄迈湾左右夹击我军。最后我军死伤惨重,铩羽而归。”说完后一个人嘘唏不已。

于先英接着叹道:“如今想来,完全是因为我军的进攻路线已经被甘茂岩泄露给了叛军,才导致我军败走琼州海峡。”

晁海接道:“我军的进攻路线泄露是一方面;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军对于叛军的分布情况,一点也不知情。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叛军有着琼州海峡这个天然屏障,两地之间是相隔十几里的海域。这让我军的斥侯一点办法也没有,叛军只要把守沿海,斥侯根本无法上岸去打探军情。”

王进听了,无奈地说道:“那我们岂不是还没开战,便已经失了一招?兵法中都说不要打没有把握的仗,我们如今不正是如此么?”

上官袭明叹道:“如果能够拥有像匈奴的军队那样斥侯,那该是多好啊!这样的话,就不必为那十几里的海域发愁了。”

温子君一直低头在看地图。其实他也一直在头痛,叛军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副将们的谈论他也一直在留意。听到上官袭明的感慨,他抬头问道:“哦?匈奴的斥侯?”

上官袭明听了,点头道:“是的。匈奴除了常有的骑兵作斥侯外,还有一种斥侯,那就是空中斥侯——猎鹰。猎鹰经过训练,可以探知敌情,敌人的行军,驻营,均可探得。有了猎鹰,就会比敌人多一双眼睛。”

温子君听了,突然喜道:“这么说,只要我们也有这空中斥侯,便可以探得叛军的情况?”

上官袭明点头道:“正是。只可惜,猎鹰是匈奴专有,外人难以获得。就算有幸获得猎鹰,其训练更是匈奴的不传之秘,外人根本无法获得。”

温子君却抚掌笑道:“虽然无法得到匈奴的猎鹰,但本将亦有空中斥侯——小羽!”

“小羽?”众人都不由地疑道。

“难道是一只草原上的猎鹰?”王进疑道。

温子君摇摇头,神秘一笑,说道:“到时你们就会知晓。来来来,我们继续研究研究一下如何登陆琼州吧……”

……

几天后,红鸟赤羽出现在众将面前。

燕京三英一见,都不由轻呼起来。面前的红鸟,跟温子君以前画的那只,可谓是一模一样。

匡正和他们见了如此漂亮的鸟儿,却有点怀疑它担当军里的空中斥侯的能力。

当温子君吩咐小羽去海上捉回一只还活蹦乱跳的海鸟后,众将都相信它可以与草原上的猎鹰相媲美了。

……

君临风带着他锻造出来的强力弩箭来到温子君的帐前时,红鸟小羽已经被派到琼州海峡对岸去探察敌情了。

研究了诸葛弩以后,君临风改造了两种弩。

一种是在诸葛弩的基础上,除了增强了射击力以外,还添加了一个箭匣。箭匣装在弓弩中轴的下方,与射击口相连。只要系在弦上的弩箭被射出去以后,箭匣里的弩箭就会自动跳上弦上,处于待射状态。弓弩手可以省去上箭的时间,射速足足提高了两倍。

要知道,在战场上,一呼一息之间,都可以决定战局的胜负。弩箭的射速提升两倍,足以左右战局。

还有一种,可谓是巨型诸葛弩。其重有一百四十三斤,一个人无法使用,更无法举起来射。它必须固定在某一位置,由二人拉弦才能系上弩箭。弩箭亦是甚为巨大,重有二十九斤。此弩自然也不是专门用来射人的,而是君临风专门为战船设计的巨弩。只要被此弩箭命中,战船就算没有洞穿,亦会倍受打击。

诸葛弩共有三万张,每个部队分得五千张。巨型诸葛弩则每艘战船都配备了三架。

……

将军帐里。

温子君指着地图,说道:“小羽已经探得琼州叛军的兵力分布。这里,居中的琼山,兵力最弱。其左边的新海以及右边的新埠海两处的兵力基本均衡,却比琼山的兵力多两倍。如果我军贸然进攻琼山,则其左右两翼的兵力尽出,形成两翼包抄之势。那我军唯有溃败一途。”

宗建元听了,叹道:“上次我们进攻琼山,正是因为左右两翼突然出现大量敌船,致使我们大败!”

武陵接道:“那我们要如何抢滩登陆?进攻琼山,则两翼的叛军会前来支援。进攻新海或者新埠海,其他两处的叛军亦必然会前来支援。”

桑灵亦道:“或许,我们可以带着军队从龙塘出发,绕过琼州海峡,一直驱船到琼州的最南端,直接攻上崖州去好了。”

崖州乃是琼州郡的府衙所在,地处琼州最南端。

上官袭明却摇头道:“此计不可,我们的船只能够绕到琼州南端,只怕我们的将士们也已经无力再去抢滩登陆了。”

匡正和是众将中最为稳重的,他转而对温子君问道:“不知将军有何良策?”

温子君神秘一笑,说了八个字:“明修栈道,暗渡陈沧!”

第三十六章 登陆琼州(一)

琼州海峡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断陷的中部,其连通北部湾和珠江口外海域,是琼州郡与岭南的自然分界。海峡东西长约八十公里,南北平均宽度为二十九公里,琼州海峡最宽处直线距离为三十三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仅十八公里左右。琼州海峡两岸的海岸曲折,呈锯齿状,岬角和海湾犬牙交错。

尤倦飞,琼州军的先锋将军,正悠闲地坐在将军帐外的沙滩上。他左边是一位侍官,手里捧着一瓶椰汁酒,乳白色的液体正倒往大将军左手的酒杯里。

望着蔚蓝色的大海,一碧万里的晴空,白色的海鸟在空中滑翔,耳畔传来海浪不停冲刷沙滩的哗哗声,海鸟偶尔的鸣叫声,尤倦飞心里甚是惬意。

生活便当如此。

尤倦飞年届四十,他在人生的长河里拼搏了二十多年,到如今的确感到有点疲惫了,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已厌倦漂泊。

尤倦飞对朝庭没有丝毫好感情。反之,他对朝庭还是满腔愤恨。当初他一人到京城,想一展所长,却只因为他的长相不堪入众人之眼而倍受排挤。如果不是因为他遇到一个人,他如今也不会如此舒适地坐在海边饮酒了。

朝庭的军队如此不堪一击,这是尤倦飞意料之中的事。对于水战,朝庭的军队可以说毫无经验。琼州海峡在他们眼中,就像把牛郎织女隔开的银河。更何况,琼州军早在发动兵变前一年,就已安插了一些人进入朝庭的各个军队当中。如此一来,朝庭不管派哪支军队来,尤倦飞都对他们了如指掌。而朝庭军却对一海之隔的琼州军一无所知。这样的话,以有心算无心,自然是战无不胜了。

“杨锋!甘茂岩还没有消息吗?”尤倦飞淡淡地问道。

“回将军的话,甘副将最后一次消息是说朝庭派了一个年青的平南将军来。”杨锋便是那位侍官,他继续答道:“后来便一直都没有他的消息了。”

“哧!朝庭真的无人了么?居然派一个黄毛小子过来。”尤倦飞轻笑道,“不过,甘副将会不会已遭不测?”后一句是冷声说道。

杨锋恭谨地答道:“回将军的话,凭甘副将的能力,应该不会露出什么破绽。”

“哼!但愿如此。怕只怕……”尤倦飞冷声道。

太阳正缓缓呈现出弧形,渐渐沉入遥远的海平线。

黑暗即将到来。

尤倦飞一口把杯中的椰汁酒倒落喉间,然后把酒杯递给杨锋,站起转身正要回营,却见一个副官急急地赶了过来,人还未站定,嘴里便说道:“将军!有探子来报,岭南军现在有了新的行动!”

“什么?”尤倦飞惊道,“那个甘茂岩怎么没有消息传来?”

副官脸色瞬间变得有点难看,说道:“回将军,只怕,只怕甘副将他,他已凶多吉少,惨遭不测了。”

“哼!”尤倦飞冷声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尤倦飞派出了近千名水性极佳的兵员,沿着琼州海峡像渔网一般撒了出去。一半的海域里都有探子在日夜不停地观察着琼州海峡的动静。

回到将军帐,早有几位副将等在里面。

尤倦飞前脚刚踏进军帐,嘴里便开始问道:“这次岭南军是否仍然攻我琼山?”

跟着尤倦飞进来的那个报信的副官立即答道:“据探子回报,岭南军此次进攻的乃是新海。”

“哦?变聪明了?”尤倦飞坐下后接道,“那黄毛将军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害怕我们的左右夹击了?”顿了一下,他又问道:“岭南军的兵力如何?新海的兵力能否与之相抗衡?”

副官显然非常了解岭南军这次的进攻,也可以看出那些探子观察入微。副官答道:“回将军,从船只来看,约有两千艘,按每艘乘坐七十兵力算,大概有十四万人。”

“十四万?!”尤倦飞惊道,“差不多是上次的兵力了。难道岭南军想一举攻下新海,从那登陆?那我军有多少兵力驻扎在新海?”

“只有十万人。”副官答道。

尤倦飞大手一挥,急道:“马上派六万人前去支援新海!”

这时,另一个左耳吊有一个大耳环的副将站了出来,沉声问道:“将军!我们琼山总共只有八万人,这样派出去,会不会使琼山有危险?”

尤倦飞还没回答,另一个高个子的副将又提道:“不如派新埠海的兵力赶去支援吧。”

“不!”尤倦飞断言拒绝道,“如今再调新埠海的军队,只怕会赶不上,唯有先把琼山的兵力调去增援。李贻黎剑云听令,速带六万将士前去支援新海!”

“是!”大耳环与高个子同声应道,然后一人接过兵符便出了军帐。

李贻与黎剑云刚出去不久,远远又传来一声长长的“报……”,接着才听到马蹄声响起。帐外一阵喧哗,奔马嘶鸣。马还没停稳,马背上的探子便急急跳下马,冲进尤倦飞的帐中,行礼道:“禀将军!岭南军离新海还有十五里时,突然调头,直向琼山驶来!如今距琼山还有十四里。”

“什么?!”尤倦飞刚刚坐下又跳了起来。

如果李贻他们六万将士遇到岭南军的十四万大军,定然不会有好下场。

尤倦飞连忙点着身旁的杨锋,急道:“快!把李贻黎剑云都拦下来。快去!”

杨锋急匆匆地出了门。

“来人!”尤倦飞叫道。

帐外进来一个侍官打扮的人,行礼道:“将军有何吩咐?”

“赶快发出信号,叫新埠海的欧保桥派兵来支援!叫他把全部兵力都派来,本将要把那十四万岭南军像上次那般痛宰一番!”尤倦飞吼道。

侍官领命出去了。

尤倦飞对那位赶来报信的探子说道:“这次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是。”那探子应了声也出去了。

尤倦飞冷哼道:“黄毛小子,以为这样突然调转攻击目标就会乱我阵脚么?哼!你还嫩着呢。这次就让你有来没回!”

……

琼州的新埠海沿海岸往北上走,大概行了八十里左右,便到了琼州的最北端,一个尖尖的海角,名为木头栏。

木头栏外面的海域是一片礁石区。礁石区再往北十海里处,静悄悄地停着五百艘战船。

战船上黑灯漆火,如果不驶到近处的话,定然无法发现这支庞大的队伍。

围在中间的一艘战船上,船舱里灯火能明,但窗门都已紧闭,就连木板的缝隙也都堵塞了,半点光也透不出去。

温子君坐在舱中,跟他一起的还有宗建元,桑灵,晁海,王进以及方灯河。温子君身后还站着一个俊俏的男子,其实是女扮男装的丁鱼。

方灯河对温子君说道:“禀将军,我那一百名兄弟都已经先一步前去探路了。过不了多久,应该就有消息了。”

温子君点点头。

宗建元却担心地说道:“不知匡副将他们如今形势如何了。万一真的受到了叛军左右的夹击,只怕……”

温子君听了,平静地笑道:“你们不用担心。小羽如今都在他们身边,只要一发现叛军有形成夹击之势时,他们就会退回去的。”

王进接道:“对!匡副将他们此次的行动,主要是把新埠海的兵力调开,好让我们乘虚而入。”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只是,不知黄河帮的兄弟们能否迅速完成探路的任务啊。”

温子君又笑道“不急不急,我们还有时间。”

不一会,外面传来划水声。

方灯河立即出去,不久便一脸喜色地冲进来,嘴里叫道:“成了!成了!”

众人都站了起来。

方灯河说道:“禀将军,前面果然不出所料,是一片礁石区。因此叛军布下了少量的探子在礁石区里。他们全都被我黄河帮的兄弟解决了。”

温子君听了,亦是喜道:“好!”

方灯河又道:“而且,我那兄弟们已经摸出了一条安全的行船路线,保证能够平安到达琼州的最北端,木头栏!”

“好!”温子君又说道,“大家立即行动!”

“是!”众人都应声出去了。

五百艘战船悄无声息地驶进礁石区。有了黄河帮那一百名水中精英在前面带路,都顺利地穿了过去。

当战船的底盘触及到柔软的沙滩时,岭南军都精神一振。

当初,牺牲了十八万之众也未能成功登陆的琼州,如今却不损一兵一卒便抵达了。

只有温子君那艘船的人全都上了岸,其他将士依然在船上待命。

温子君的将船上除了他与几位副将等以外,还有谢天谢地两兄弟及龙凤小队。

一上岸,温子君便命令谢天与谢地各领龙队凤队,往前方去探路。如果遇有暗哨,格杀勿论。当然,随行了还有三十名军人。

龙凤小队的武功如今在军中已是佼佼者,但他们的实战经验缺乏。而军中的将士,虽然武功没龙凤小队好,但胜在有实战经验。二者正好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第三十七章 登陆琼州(二)

温子君带着五万将士,在林间长途奔袭,终于到了七星岭。

七星岭位于新埠海的东部。山势并不是很高,但林木繁盛,有许多温子君他们所没见过的树木花草。林间亦甚是潮湿,时有比内陆大得多的蚊虫袭身,让人不胜其扰。

五万将士都一声不吭,安静且迅速地穿越树林。这五万人,其中两万是温子君的近卫军,剩下三万是从其他各营里挑选出来的精英。他们的战力,军士素养都是一流的。

一个方脸汉子从前面回来,对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