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乾坤幻剑录-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方脸汉子从前面回来,对众将行了礼,说道:“禀将军!叛军的营地十分安静,应该是敌军的主力还未回营。显然是匡将军他们的行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匡正和带领着十万战士,分坐在两千战船上,正面向琼山进攻。他的任务只不过是佯攻琼山,把两翼特别是新埠海的兵力全都引出大本营。而温子君则率五万精锐,偷偷地从木头栏登陆,赶在新埠海的兵力尚未回营前,把新埠海的叛军大营拿下。

温子君手抚肩上的小羽,沉声说道:“很好!我们要及时发起攻击。小羽赶来,说明叛军就要回来了。”

刚才红鸟小羽从天而降,温子君旁边的丁鱼还以为是什么东西袭击爱郎,便要出剑迎击,还好被温子君阻止了。

“众将听令!”

……

琼州军的新埠海军营里。

夜色已暗。

军营的大门外,立着两个简易的瞭望塔。左右各有两名哨兵在值勤。

左边的瞭望塔上。

“我说山儿,怎么我们每次都那么倒霉呢?”一个声音说道。

“怎么了?大豹。”山儿应道。

大豹提不起精神地埋怨道:“你看看,上次欧将军他们大败岭南军时,我们也刚好在营里值班,结果没法去杀几个岭南兵。听说这次又是去杀岭南军,可又刚好轮到我们俩值班,你说倒霉不倒霉?唉,要是能去杀杀敌,嘿嘿……”

山儿不耐烦地说道:“我说大豹,你小子别以为上战场杀敌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瞧见没有?我这脸上的伤疤,就是以前上战场时弄的。其实要我说啊,我们能够两次避开上战场杀敌的机会,是幸运才真!”

大豹不置可否地笑道:“嗤!这有啥子幸运的!”

山儿说道:“你想想,我们只要在这营里吹吹海风,喝喝椰酒,那是多么快活!根本就不用担心会敌人来杀你杀我的……咦!什么声响?”

大豹似乎也听到了,疑道:“看不清楚,好像是对面的瞭望塔上的人掉下去了。嘿嘿,莫不是那熊猫喝醉了?直接从塔上掉了下去了?”说着,便探出身子去,想要看个真切。

山儿正要把大豹拉回来,却听见“噗”地一声,大豹一个倒栽葱,也往塔下掉去。山儿脸色大变,他清楚地看见大豹的胸前中了一支箭!这支箭劲力十分强,箭镞居然穿胸而出,露在大豹的背后。

山儿大惊,正要发出信号,却发觉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了。他的喉间亦正插着一只箭!山儿什么声响都没弄出来,便无力地倒在了瞭望塔上。

温子君这次夜间的突然袭击行动非常成功。

新埠海的叛军军营里只留下了守军两万人。且大多是老弱病残之兵。凡是反抗的,都已被格杀。剩下的一万叛军,被温子君全部押到七星岭北部的一个山谷里囚禁起来。

接下来,温子君命令将士们把叛军军营重新收拾了一番,叛军的尸体全都掩埋起来,把所有可疑的迹象都抹去。然后又叫一些兵士换上叛军的军服,变成守卫,把守各处。

剩下的将士们,分别埋伏在每一个帐营里。他们的任务,便是把回到帐里的叛军全数控制起来。如有违抗者,就地处决。

……

夜更深沉了。

欧保桥终于回来了。许多人都是醉熏熏的。这也难怪,自从上次大杀岭南军后,这次又把岭南军生生地杀跑。欧保桥乃至琼州军上下,都觉得应该庆祝一番。于是,他们在琼山靠岸,大肆饮酒作乐。

原来,匡正和率领的岭南军,最先遇到的琼州叛军是琼山的李贻与黎剑云所率六万人。值此机会,匡正和他们利用巨型诸葛弩进行远攻,击沉了几艘叛军的战船。后来新海以及新埠海的叛军赶来,两军只是稍微接触了一番,匡正和便率船往回撤了。

匡正和之所以能轻松回撤,一来,是因为匡正和他们每艘船上的兵力比叛军船上的要少,这样的话,船便行驶得快;二来,则方灯河调出来的胶汁涂在船底,效果极佳。而叛军船上挤满了兵士,自然难以追击了。

欧保桥率众进了军营。

一路上都是静悄悄的,但他们并没在意。

欧保桥踉跄着步入帐营,一进去,他就觉得自己好像进错了地方。因为他分明地看到帐里坐着几个他从未谋面的人。

“咦?难道是我走错了门么?”欧保桥喃喃道。

居中的一个年青人却笑着对他说道:“欧将军,你没有进错门!这里本就是将军你的帐营。”

“呃?既然,既然这是我的帐营,你们怎么会在此处?”欧保桥的醉酒似乎一下子就清醒了许多,他疑道:“你们是谁?来人!”

可是等了许久,也不见外面有人来。

欧保桥脸色大变,不由地往后退了一步,这一步却一下没站稳,竟然一屁股坐倒在地上。他嘴里还不住地喊着“来人”。

那年青人冷笑道:“欧将军,就算你喊破嗓子,只怕也不会有人来的。”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军营,已经被我们占领了。而你以及你的手下,都已经成了我们的俘虏!”

第三十八章 登陆琼州(三)

“你们,你们到底是谁?”欧保桥面无血色地惊问道。

王进笑道:“哼哼!我们,我们便是岭南军!”

“不可能!”欧保桥急道,“我们刚刚把岭南军击退。岭南军根本没有时间比我等先行一步赶到此地!”

王进大笑道:“明修栈道,暗渡陈沧。欧将军对此应该不会陌生吧?”

“难道,难道……”一连几个“难道”,可欧保桥就是无法说出后面的话来。

王进接道:“不错!你们击退的,只不过是我岭南军的诱饵。他们本来就没有想过要进攻你们哪个地方,只是为了把欧将军你们引出军营罢了。”

欧保桥终于无话可说,他知道自己小看了那个岭南军的黄毛小子。先锋将军尤倦飞亦小看了那个黄毛小子。

其他各营埋伏的岭南军都取得了胜利,虽然有少数几个军营一时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但在其他营的战友的帮助,杀了一些人,终于全都控制了局面。

新埠海的欧保桥本有八万兵力,但回来的只有六万,另有两万左右留在了琼山。而这六万人,本来人数上是占优势的。

但是他们刚刚新醉回来,加上一进帐营便受到了不明袭击,乱了阵脚,因而被岭南军一举拿下。虽然也遇到了一些负隅顽抗的家伙,但很快就被强行镇压下去了。叛军遇到的,可是岭南军中精锐中的精锐,自然无法相比较。

……

新埠海的叛军军营已经全部掌握在岭南军的手里。

只要是已经成了俘虏的,温子君均下令优待他们,绝不乱杀。

温子君利用红鸟小羽,跟已经回到营地的匡正和取得了联系。匡正和他们这次的掩护行动非常成功。当然,也有少数的人员伤亡。

温子君把新埠海叛军与外界的联系方法全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撒在外面的探子,回来一个,便收拾一个。然后都换上自己的探子。

稍微休整了三天。温子君准备与匡正和联手吃下琼山。

……

自从岭南军仓皇逃回去后三天,尤倦飞正在听着探子的回报。

“禀将军,三天来,岭南军均在其营地海边进行训练,并无任何动作。”一个探子说道。

站在一旁的李贻接道:“将军何必如此担心,就算给岭南军一个胆,他也不敢再来。”

黎剑云亦道:“就是。三天前,看岭南军来势汹汹的,谁知一见左右两翼前来支援,便再无斗志,匆匆忙忙逃回去了。更何况,将军又从新埠海调来两万人,自是不用担心岭南前来侵扰。”

尤倦飞见了三天前的岭南军,也是觉得岭南军表现出来的战力平常稀松,可见派来的平南将军并不高明。他也认为不用担心岭南军的进攻。可是,他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可又无法捉摸。

“报——”一声长喊传来。

尤倦飞霍地站了起来,他的心一突:“来了!”

一个探子冲了进来,正要行礼,尤倦飞手一挥,喝道:“快说!”

“禀将军!刚刚发现,岭南军约五万人,现已出发,正向,琼山驶来!”那探子有点喘息地说道。

“什么?只有五万人?”李贻接着问道。

“正是如此。”那探子回道。

黎剑云就是那个左耳吊一耳环的高大汉子。他杀敌勇猛,心思也甚是细腻。他疑道:“奇怪,如果说岭南军率十五万人来攻我,那我还相信,可要是说他们只派五万人前来,岂不是跟拿着鸡蛋碰石头没什么两样?”

尤倦飞心里亦是这样想,于是沉吟起来。他实在有点摸不清那个平南将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

李贻却沉声说道:“管他有什么阴谋!就请将军准末将率兵迎战,末将一定杀他个落花流水!”

尤倦飞默不作声。

黎剑云亦点头道:“不管如何,我军还是应该前去迎战。只是,是否知会新海或新埠海的军队前来?”

李贻接道:“区区五万人,单单我们琼山的兵力便已足够。何必让他们白跑一趟?”

尤倦飞心里也觉得,岭南军只来五万人,怎么也翻不出什么浪来。他便同意了李贻的请求,说道:“好。既然如此,李贻听令!着你带领七万人前去迎战,不得有误!”

李贻心下大喜,立即应道:“末将领命!”然后就退身出了军帐。

……

海上碧波万里,海风轻吹,白色水鸟在海上嬉戏,鱼儿在水里畅游。

匡正和率了五万人,一路向琼山进军。

遥远的天边,出现了地平线。那里便是琼山。

但匡正和很快就看不到地平线了,因为此时,在岭南军与地平线之间,出现了无数战船。船上旌旗迎着海风招展。正是李贻率领的七万琼州叛军。

匡正和立即命令战船停止前进。

李贻亦发现了前面的岭南军战船,船速渐渐慢了下来。

两军都不由地露出了杀气,惊飞了海鸟,吓跑了鱼儿,就连海风都似停止吹拂。

两边的战船相隔五里,似乎都稍稍静止了一下,接着,两边都响起了进攻的鼓声。

鼓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李贻的战船开始缓缓向前推进。船上的战士们都一副戎装,整装待发。还有一些战士都穿好水靠,手执分水刺,随时准备下水。

匡正和的岭南军战船却没有迎上去,而是缓缓地调转船头。

李贻见状,心下大急,连忙催促战船全力冲向岭南军。

四里,三里,二里,一里……

岭南军的战船调好头,船尾架着几张巨型的诸葛弩,黑幽幽的巨大弩箭正对着冲过来的叛军战船。

“射!”匡正和一声令下,指挥旗立即挥动,同时,巨型诸葛弩箭电射出去,袭向迎来的琼州叛军。

冲在最前面的叛军战船首先中箭。一支弩箭正中其船上的桅杆,桅杆瞬间断裂,徐徐倒往船后。大部分的弩箭都射在了最前面的那船战船。有的射中叛军,有的把船板击穿。不一会,那艘战船便千穿百孔,开始进水下沉了。

李贻见状,立即命令船队停下。一面派人前去接应沉船上的战友,一边吩咐准备好下水的勇士立即下水,希冀借助己方高超的水下功夫,给岭南军以重创。

这时,岭南军的船上又站出无数手持诸葛弩的战士。他们对着海面劲射,一阵箭雨全都射入海水里。不一会,便见有鲜血从海里开始冒出,接着便是许多中箭的琼州叛军浮上水面。有的在号叫,有的却已身亡。有些弩箭没有射中敌人,反而把海中的一些大鱼给射中,也随即浮出海面。

单从这一长一短的射击,诸葛弩的威力便可见一二。

李贻见了,心里大怒,双目圆睁,下令剩下的战船全速前进。

岭南军此时却不恋战。匡正和下令所有战船全速回营。见好就收,不给李贻任何机会。如果真要给李贻冲了上来,胜负还很难分出。

第三十九章 登陆琼州(四)

尤倦飞心里憋闷得厉害。

一连两天,岭南军轮流派军队前来骚扰。每次都是遇到他们琼州军便放几箭就逃回去。有次尤倦飞联系了新海及新埠海的部队,准备夹击岭南军。可岭南军像似有千里眼似的,左右两翼的军队还未现身,便迅速回撤了。

尤倦飞觉得自己军中一定有奸细,但是无法查证。每个下属都似没有嫌疑。他哪里知道,岭南军能够知晓他们行军的动向,不是有奸细,而是有一只空中斥侯。更让尤倦飞想不到的是,他的右翼军团——新埠海的军营——早已沦陷。只不过温子君依然用他们琼州军的方式敷衍着他。

连续两天的骚扰,琼州军早已疲惫不堪。尤倦飞都是两眼红肿,根本就没有休息什么。

今天是第三天,尤倦飞决定不再出兵迎战。反正岭南军也不敢真的攻到大本营来。只要岭南军敢进入琼山五里处海域,尤倦飞有信心让他们有来无回。

虽然不准备出兵,但尤倦飞与李贻、黎剑云仍然在将军帐里,不敢有丝毫大意。

“报……”远远地又传来了探子的声音。

尤倦飞心里一定,忖道:“果然还来。哼!这次坚决不出兵!”

探子冲进帐来,行礼道:“禀将军……”话没说完,便见李贻打断道:“行了行了!岭南军又向琼山驶来嘛!我们都知晓了。”

探子接道:“可是……”

黎剑云亦不耐烦地说道:“没可是什么了,我们都已经知道。你下去吧。”

但那探子的脚却没有一丝移动,他又向尤倦飞行礼道:“禀将军,这次岭南军前来,与往常不同。”

尤倦飞听了,精神一震,急道:“哦?有何不同?”

那探子答道:“这次岭南军不止派出五万人马,而是十二万!”

“什么!?”三人同时跳了起来。

李贻急道:“看来这次岭南军是真的想要进攻琼山了。”

黎剑云点头赞同李贻的观点。

尤倦飞脸色有点凝重,他不禁暗暗自责起来。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那位年青的平南将军。先是不间断的骚扰,等他们琼州军疲于奔命,劳累不已时,却发动了真正的进攻。虽然有点意外,但尤倦飞依然镇定自若。只要左右两翼的部队前来支援,这十二万的岭南军亦只会落得惨败的下场。

“传我命令,火速知会左右两翼,要他们以最快速度赶来,以夹击岭南军!”尤倦飞果断下令。

左右两翼的部队于昨日进行过夹击行动后,也没碰面,便各自回营去了。

……

匡正和脸色凝重,战船乘风破浪,一路向琼山进发。

这次乃是与温子君将军约定好的,只许进,不许退。

匡正和甚是佩服温子君将军,看将军年纪青青,但用起兵来,却是有章有法,稳中更显飘逸。更让匡正和感到惊讶的是将军的那只红鸟小羽,机灵可爱。它作为空中斥侯,比起匈奴的猎鹰来,也不遑多让。并且,匡正和根本不用担心小羽会走失或者贻误时机,亦不用费心去照料它。这几天的骚扰行动,全赖有小羽在空中监视,及时通知,才让他们能够进退有据。

此次进攻,岭南军乃是下定决心,誓要一举攻进并拿下琼山。

连续两天的骚扰计划,虽然拖累了琼山叛军,但匡正和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从上次的战斗来看,琼州叛军作战十分骁勇,往往对上敌人后,便是不死不休的缠斗。

想起上次的惨败,匡正和至今尚心有余悸。将士们在海上浴血奋战,短兵相接,周围都是琼州叛军的战船。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大海,他们的尸体在海中挤挤挨挨,浮浮沉沉……

“匡将军!琼山已经在望,叛军也已出现在前面了。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匡正和身旁的一个侍官问道。

匡正和不假思索地说道:“传令给众将军,叫他们的战船开始减速,再驶进五里,便全部停下。然后围成一个圆阵,准备迎击琼州叛军!”

“是!”那侍官应了声,便转身去传达命令了。

圆阵乃是一个防守的阵型,匡正和的任务,便是牵制琼山的叛军军力。

……

尤倦飞此时心神不宁,在军帐里不停地踱来踱去。

李贻与黎剑云已经领命出去迎战岭南军了。这次琼山可谓是全军尽出,十万大军均已出发前去海上迎击对手。

此时的琼山军营,早已空空如也,寂静得有点诡异。

只要琼山的军队能够抵挡岭南军一柱香的攻击,左右两翼的部队便可以赶到。到时,十二万岭南军便只有挨宰的份了。

“报——”

一个探子进来,报道:“禀将军,十二万岭南军在距琼山只有十里处停止了前进,然后摆出圆阵在原处严阵以待。”

尤倦飞听了,不由一愣,不禁奇道:“岭南军此次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难道他们打算摆出圆阵等着我们去攻击?”

“再探!”尤倦飞命令那探子。

“是!”那探子躬身退了出去。

……

一柱香后,尤倦飞再也坐不住了。探子也没有再前来报告。他仿佛在一时之间成了无头苍蝇,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军情。

“来人!给本将备马!本将要亲自去海上督战!”尤倦飞边披战袍,边大声叫道。

接着,便听见一阵脚步声响起,然后尤倦飞便见有十几人冲进了他的帐营。

尤倦飞有点生气,骂道:“真是一群废物!本将是叫你们备马,不是叫你们进来!都给我滚出去!”

但那十几人站在原地纹丝不同,仿佛没有听见似的。

尤倦飞正要破口大骂,又见帐门的布帘掀开,四五人鱼贯而入。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年青人,穿着琼州军副将的盔甲。但是尤倦飞可以发誓,他从未见过自己军队中有这么一位年青的副将。他静下心来向进来的众人望去,才发现这些人都是新面孔,没有一张是他认识的。

“你们,你们是谁?是谁派你们来的?”尤倦飞心里有点不安地问道。

第四十章 登陆琼州(五)

尤倦飞虽然曾经跟江湖人士学过武功,但都是一些极为粗浅的功夫。他能当上琼州军的先锋将军,不是因为杀敌本领如何高强,而是因为他带兵打仗的智慧,他的行军布阵。

长剑出鞘。

当尤倦飞一发现不对劲时,他便拔剑向最前面的那位年轻副将刺去。可是他的剑还未刺到对方面前,那副将身后闪出一瘦高之人,手执墨色细剑,只轻轻地迎着尤倦飞的长剑一划,尤倦飞的长剑便被削断。然后墨剑一晃,又已指在了尤倦飞的喉咙之处。

墨剑的主人自然是丁鱼。

尤倦飞脸色惨白,无力地垂下了手中已被削断一截的剑。面对墨色中泛着幽蓝的剑尖,他黯然道:“你们,难道是岭南军?”这是他不敢相信的,但他又不能不作如是猜测。

站在尤倦飞对面的年青副将点点头,说道:“不错。本将便是平南将军温子君。”

尤倦飞听了,突然笑了起来,笑得甚是凄然。然后他摇头叹息着,说道:“好好好,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你啊!”说着,便闭上了眼睛,说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旁边冲上两人,一左一右把尤倦飞捆绑起来,押在一旁。

这时,只见晁海进来,对温子君行礼道:“禀将军,整个琼山军营都在我军的控制之下了。”

……

离琼山不远的海上,岭南军排成一巨大的圆阵。如果从空中望下去的话,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海面上。

岭南军的圆阵首尾相连,李贻他们一时也没有办法。因为左右两翼的援军还未到,他也乐得与岭南军在海上对垒,形成相持。他可以肯定,只要两翼的援军一到,那岭南军的圆阵也无法防住他们的三面进攻。到时,就算是琼州军不进攻,单是把岭南军围起来,只怕岭南军亦会不攻自破。

这时,有人上前报告:“禀李将军,新埠海的欧保桥所率军队已经到达,正向我们靠拢。”

“这么快?”李贻有点意外,但很快他就高兴起来,笑道:“来得好。”然后对黎剑云说道:“走!我们去迎接欧保桥。”

两人刚走到一半,却有人急匆匆前来报告:“……岭南军的阵形开始变化,并且开始缓缓向前推进,似有马上进攻的我军的迹象!”

“什么?”李贻与黎剑云都不由一愣。

岭南军的动作让李黎二人感到十分意外。明明发现琼州军的援兵已到,为何不退反进?这不是前来送死是什么?如果说岭南军变动阵形,往后撤退,他们二人还可以理解。但如今岭南军不退反进,的确让他们有点摸不着头脑。

难不成岭南军是故意等着琼州军的援军到了才进攻?

李贻与黎剑云只得调头回转战船,准备迎战岭南军。

上了战船,李贻他们发现岭南军的战船开始加速,直向他们冲过来,一副破釜沉舟的样子。

李贻果断地下达了命令:“立即派出三十艘战船前去迎战!请欧将军率军全速前进,从右侧攻击岭南军!”

手下立即发出号令。

战斗一触即发!

……

“轰”地一声巨响,两军冲在最前面的几艘战船撞在了一起。船头立即木屑纷飞,碎裂开来。来不及退开的战士都被这一撞而抛起来,然后重重的掉落大海。

而船上更多的将士们,却都趁机一跃而起,跳到对方的战船上,趁船尚未沉没,开始厮杀起来。

双方后面的战船均开始紧贴着撞碎船头的战船,不断地涌出战士,相互砍杀在一起。

双方的弓箭兵则站在后面,不断地射出致命的一箭。

两边的箭雨都落在中间撞碎在一起的破船上,被射中的有敌人,但也有战友。倒下的有敌人,但也有战友……

这,便是战争。

岭南军的诸葛弩明显占了上风。诸葛弩可以连射,且有极大的准确度,许多弩箭都准确无误地命中了敌人,当然,也有命中战友的。从比例来说,射中两三个敌人,便会射中一个战友。

琼州军的普通弓箭却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往往射中一个敌人的同时,战友也会被射中一个。

战争注重的是结果,结果也只注重一个,那就是——赢。

可是,战斗进行了这么久,右侧还未出现欧保桥的军队。

李贻甚是焦急,他立即召来手下,用近乎怒吼的声音叫道:“欧将军的军队呢?他们现在在哪?”

这时,有一个探子却跑了过来,报告道:“禀将军!欧将军的战船没有从右侧向岭南军攻去,而是在向我们的船队靠拢!”

“什么?”李贻听了大怒,“你说欧将军他竟然不进攻岭南军?还向我们靠拢?他靠个屁呀他!”

黎剑云已经到前面去督战了。李贻在后面进行指挥调度。

“报——新埠海军队从右侧向我们靠拢,然后突然袭击了我们右侧的战船!”又一个探子来报。

“什么?袭击我们?欧保桥他疯了吗?”李贻脸色大变。

“报——我军军营的粮仓突然起火,形势危急,尤将军命小的前来请求将军派人前去救火!”从后面的军营总部来了一个低着头的探子报道。

“粮仓失火?这怎么可能?军营里不是还有一些守卫么?”李贻此时一个头有两个大,不知为何今天突然有那么多难以想像的事情发生。

岭南军突然的进攻,新埠海的援军却倒戈袭击自己的战船,军营里粮仓失火。李贻把这些联系起来一想,不由得一惊:“难道……”

这时,从军营的方向传来了冲锋的喊杀声,一支近五万人的岭南军出现在李贻的面前。

“不……”李贻的话还没喊完,一把剑已经刺穿了他的喉咙!

旁边的人还未反应过来,又被刚刚从军营出来的探子手中的墨剑一一杀死。这个探子脱了琼州军的战衣,头盔也摘了,赫然是平南将军温子君!

第四十一章 登陆琼州(六)

匡正和率军不断地骚扰尤倦飞部众,而温子君则化整为零,秘密地潜进琼山。在红鸟小羽的联系下,骚扰第三天便是进攻的时日。匡正和率大军牵制着尤倦飞的大部队,而温子君的两万人马,则偷偷摸进了早已空虚的叛军的琼山军营,一举擒下琼州叛军的先锋将军尤倦飞。然后,他们与匡正和的十二万大军,以及剩余的装扮成新埠海叛军的三万军队,三面合击,终于歼灭了叛军驻琼山的叛军主力。

新海的琼州叛军见势不妙,只得慌忙撤退,向琼州内陆逃去。

温子君只休整了一天,便率大军挟胜势向琼州内陆攻去。朝庭的军队本来就是擅长陆地战的。先前的安伯胥部众的失利,便是因为不着善海战。如今成功登陆琼州,便有如脱缰的猛兽,势如破竹地向琼州内陆挺进。

岭南军一直打到儋州,才停下了前进的步伐。他们几乎收复了琼州一半的失地。

节节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龙颜大喜,给岭南军各部将都给予了贵重不一的奖赏。有的大臣亦非常高兴。当然,也有的大臣觉得这只不过是小小的胜利,不值得如此振奋。

之所以在儋州停下,一来是因为岭南军已经打了近两个月的仗,身心已经疲惫不堪,必须停下来稍做休整,二来也是更重要的是,他们收复的琼州北部,大部分的官吏均已被叛军所杀,许多郡县都需要重新选拔官吏,组建衙门。

岭南军成功登陆琼山后,琼州海峡又开始了正常的航运。许多官员也是从内陆输送到琼州来的。

朝庭亦认识到,以前对琼州这样有一海之隔的州郡的治理不甚重视,才会导致今日之叛乱。于是,朝庭通过官府,从内陆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输送到琼州,加大对琼州的统治力度,以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都绝对不允许国土的主权受到侵犯,更不允许那些妄图想从国家中分裂出去的事情发生。

战争是一个大熔炉。许多人的生命都被它吞噬殆尽,也有许多人在这个大熔炉受到了锻炼,得以迅速成长起来。

温子君俊秀的脸庞上,除了以往的儒雅,又增添了一种霸气。这是他在无数次战斗中锻炼出来的。

要说受益最大的,当属龙凤小队。他们得天独厚,年纪尚幼便已习得乾坤心法。他们的武功由温子君亲自传授,陪练不是护院便是军队中的精英,武功可谓是一日千里。但他们毕竟年幼,没有一点实践的经验,如果一直留在家里练习,只会落得个眼高手低的结局。龙凤小队加入军队参加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完成了血的锻炼,完全脱去了稚嫩,变得沉稳起来。他们在军队中,养成了铁一般的纪律,身上不时地散发出一种萧杀的气息。龙凤小队的武功亦有了质的飞跃,通过战斗,他们不断地修正自己武功中的缺失,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武功。

整个岭南军可谓是越战越勇。岭南军本有二十二万之众,但随着战斗的不断进行,也消耗了不少的兵力,目前一直保持在十八万左右。其中有八万乃是军队中的精锐,在无数次战斗中均是战无不胜。

……

儋州府衙。

温子君刚刚处理完手中的事务。这时一个人进来了。

“老大,呃,呵呵,不,将军。”来人竟然是杭州四少之一的申平龙。四少中,当属申平龙最是不羁,说起话来也就常常没大没小的。他的身材没有以前那么肥胖,身上的赘肉没有了,整个人显得壮实了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