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气凛然-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世凯摇头苦笑:“既然已经决定放人,那就快点放好了,这么多人求情,是需要给面子的,否则得不偿失啊!还有那个包季卿,此人果然不同凡响,也不知他用什么办法,让最讨厌萧益民的克定、克文兄弟俩也帮钟颖向我求情了,也不知道钟颖这大大咧咧的家伙哪点好,值得四川那个小茶壶为他出钱出人上下折腾。”

杨度笑道:“大帅,这也许就是萧益民得人心的地方,别忘了这家伙还是四川袍哥‘义字辈’的瓢把子,钟颖是萧益民发迹之初的好兄弟,当初两人在一起没少干以权谋私贪污自肥的龌龊事,如果他见死不救,如何能让手下跟他混饭吃的将校心服口服?”

“既然这样,大帅就索性成全他的义气吧,至少能让他在我们围攻宜昌的时候,不敢撕下面子大喊大叫,萧益民那个茶壶嘴儿可是很有威力的。”

众人哈哈一笑,袁世凯也笑个不停,一个闻名全国的将领的生与死,就在一片笑声中决定下来了。

第142章 应战

一九一五年元月十五日,无罪释放的钟颖终于告别令他无比伤感的、再也没有一丝留恋的京城,带上四名如花似玉的妻妾和五个年少懵懂的儿女,以及誓死追随的五十余名家将和他们的两百余名家眷,跟随包季卿一起前往天津,当晚即登上提前包下的招商局客轮赶赴上海,然后再从上海转道成都。

离开京城的前一天,钟颖亲自前往状告他谋杀的罗长琦一家所在的旅馆,诚恳地向罗长琦的妻儿兄弟致歉,在对方的谩骂中始终没有分辩,最后留下五万元银票,抱憾离去。

在袁世凯的授意下,钟颖无罪释放的消息没有公布,直到钟颖一行抵达上海,北京的中外媒体才知道“钟颖案”做出无罪释放的判决,钟颖和他的家人已经离开北京,迁往四川成都定居。

关外的绥察两省的广袤草原已今非昔比,数年来,大量的军队和关内无地无产的民众涌进草原,一片又一片的草原被开垦,一座又一座的县镇和军营拔地而起,再也看不到风吹草低的迷人景色,称霸草原几百年的百万满蒙民众,变成了人单式微的少数族群,不是被迅速同化,就是远走他乡自谋生路了。

所以,关外再也不是钟颖和他的追随者们向往的故土,反而是他们的父辈居住的成都和西川地区,更值得他们留恋和向往,那里不但有定居了两三代人的上万名满蒙两族民众,还有全中国最传统、同时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满蒙武装“泰安营”,更有一位从不歧视他们一直鼎力帮助他们的大救星——边军总司令萧益民!

只要看到身边的四川边军总参谋长、蒙古人的雄鹰包季卿将军,钟颖和他的追随者们就感到安全和亲切,生出无限的感激和倾力报效之心。

外界对“钟颖案”的追踪报道非常多,各种分析和评论沸沸扬扬,有的认为这是中央政府和袁世凯安抚四川军队的一种手段,有的说成是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萧益民干涉司法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清楚地看到萧益民在“钟颖案”中发挥的影响力,也从中证实了萧益民是个“极为护短”也“重情重义”的人,但是各大报纸基本上都言尽于此,没有深入研讨钟颖的获释将会发生怎么样的改变,更不会想到萧益民会有怎么样的后续动作。

只有英国人掌控的《京津泰晤士报》对此大胆预言:

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萧益民之所以不遗余力营救钟颖,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是显示他的实力和军事存在,通过拯救钟颖而再次赢得更多四川军队的尊敬与拥护,骁勇善战的满族年轻将领钟颖到了成都,必将在四川边防陆军中任职,很可能再次获得已经失去的权力和职务。

对西藏地区和滇缅边境地区觊觎已久的英国人是非常敏感的,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在率部入藏镇压康藏反对武装的战斗中手段非常残暴的满族将领钟颖,会不会在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萧益民的推动下东山再起?

大难不死的钟颖,会不会继续发挥他在康藏地区的巨大影响力和威慑力,再次纠集四川西部的满、蒙、苗、彝等民族武装,在强硬的边军总司令萧益民的指挥下,堂而皇之地开进西藏?

英国人担心的问题,正是萧益民和他麾下所有爱国的热血将校所要做的事情,得知钟颖获释的当天,位于中国西部的成都已是欢声一片。

在边军司令部当晚举行的欢庆宴会中,萧益民向军需处长何成良、率部驻防康定的第一混成旅旅长祁洛、直属骑兵团长唐五麟、教导团团长陆传芳等将校,下达了征兵五千组建边防陆军第三混成旅的死命令,并明确指示尽可能多地征召满、蒙、苗、彝四族青壮,大力收拢流落在川康地区的原钟颖将军率领的入藏军退役老兵,一个月内必须配齐所有武器装备,集中到雅安训练基地展开训练。

钟颖一行于二月九日顺利抵达成都,受到川军将校的热烈欢迎和祝贺,当钟颖和麾下五十余名家将在萧益民的引领下,住进北校场南面扩建一新的占地八十余亩硕大院落时,胡子拉碴的猛将钟颖猛然抱住萧益民失声痛哭,身后的五十余名家将和他们的两百余家眷全都向萧益民跪拜,流泪满面地向萧益民磕头致谢,不管怎么搀扶都不愿起来,害得边上数十将校和近千名满蒙两族民众跟着掉泪。

当晚,盛大的洗尘酒宴就在新落成的院子中举行,来自边军、四川陆军的上百名将校、上百名定居下来的满蒙两族头人们喝醉了大半,钟颖和他的五十余名家将在酒桌上几乎全军覆没,边军总司令萧益民也被侍卫背回家中,醒来时已是次日上午。

得知参谋长包季卿、政治处处长万连峰、参谋处长卢逸轩和副官长郑长泽均已等候多时,萧益民匆匆洗个冷水澡,换上军服下到大书房,接过包季卿递上的几张电文细细阅读。

书房里一片寂静,大家都在等待萧益民的决定。

萧益民端起茶杯默默品尝,数分钟后终于开口了:

“既然周俊没有来电请求支援,也没有就近通知驻扎内江的王陵基将军,胡景伊将军的督军府更没有就此和我们打招呼,就表明周俊和胡景伊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或者说周俊彻底投靠了胡景伊,→文·冇·人·冇·书·冇·屋←希望通过他们自己的力量去应对,所以我的意见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参谋处长卢逸轩连忙站起:

“司令,周俊部虽然号称一个军,可驻扎宜昌之后并没有补充缺员,全军仅有一万两千余官兵,而且分散驻扎在长江沿岸六个县,加上周俊占据宜昌之后骄傲自负横征暴敛,治军不严军纪涣散,军中作风奢侈贪墨成风,各级官长不是忙着做生意,就是忙着寻花问柳成家纳妾,根本顶不住两个旅的鄂军和陈宦一个师的湘军夹击啊!何况豫西南的张钫部两个团一直占据着宜昌北面的老河口,如果张钫真的背叛国民党投靠了袁世凯,恐怕周俊部连抵抗的机会都没有了。”

政治处长万连峰随即站起:“司令,逸轩兄所言确实,情况万分紧急,想必我们设立在川鄂地区的各个情报站,很快就会发来更为详细的报告,如果不支援周俊部,恐怕重庆也会跟着陷入外军之手。”

萧益民示意大家坐下,望向一脸平静的包季卿问道:“参谋长的意见如何?”

包季卿放下茶杯:“周俊部被赶出宜昌是迟早的事,既然周俊等人愿意投靠胡景伊,我们就没有帮助他们的义务,第一军被打败打散更符合我们的利益。正如司令所言,像周俊这样自恃其高却又目光短浅的川军元老,迟早会被历史淘汰,所以我认为,周俊等人既然无可救药,还不如让他早点儿失败为好,相信早已投靠袁大帅的督军胡景伊想的和我们差不多,他绝不会给战败的周俊等人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失去重庆,甚至失去自流井的富裕税收,但对我们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这些事情应该让省政府和议会去头疼,那群夸夸其谈的文官们最近有些不像话,让他们遭受点打击也是必要的。”

“参谋长,真的让袁世凯的大军入川啊?川军各师将士们会怎么想啊?”卢逸轩着急地问道。

包季卿冷哼一声:

“他们怎么想关我们何事?逸轩,是不是你家在重庆,就影响你的判断力了?川军的情况你也熟悉,除了我们边军和五个陆军师之外,各地都在这两年间,发疯似地组建各自的守备部队和保安部队,除了川北和川西七个县的保安部队之外,其他有几个是服从我们司令领导?现在好了,正是个大浪淘沙的好机会,有什么好心疼的?”

卢逸轩等人彻底傻了,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唯有副官长郑长泽恍然大悟之后拿出从未离身的笔记本,将心得体会一一记下。

萧益民站起来,下达完紧急开会的命令,便吩咐侍卫长吴三去通知钟颖、祁洛等将军赶赴司令部出席会议。

一个小时后,直属各团团长团副、醉眼蒙松的钟颖和祁洛等人全部赶到边军司令部会议室,围坐在长方形的会议桌周围,紧盯墙上悬挂的硕大地图,倾听参谋长包季卿的讲解。

包季卿简要介绍川军的形势和各部的政治立场,随即把驻扎宜昌和川东地区的周俊第一军各部的危局详细说明,不等大家好好消化,包季卿的指挥棒已经指向了川北与汉中交界处:“……根据最新情报,驻扎汉中的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已经下达了备战命令,我们估计,最迟在春节之后,该旅就南下威逼成都。对此,我和司令的初步意见是,只要他敢来,就不让他回去了。”

会议室响起一片欢呼,年轻的将领们激动得双拳紧握,钟颖和祁洛两人惊愕过后绽放笑容,所有人都知道,蓄势已久的萧益民和边军数万将士,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大干一场了。

包季卿还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摸样,等大家安静下来,包季卿的指挥棒徐徐滑向南面的叙府,最后落在川滇边境一线:

“这个地方目前最安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地方,滇军与我们水火不容,至今仍有四千五百余名滇军俘虏被我们关押着,为我们修桥铺路开荒种地,云南各界每提起这事,就会说出‘耻辱’二字,滇军各部更是恨不得再和我们打一仗,如今这个机会来了,为了霸占富裕的四川,进而一举控制西南三省,袁世凯大总统肯定不会忘记对川军怀有深仇大恨的滇军,根据北京发来的情报,袁世凯最近频频接见被他软禁的前滇军统帅蔡锷,而且很可能会任命常驻湖南的陆军次长兼两湖巡察使陈宦,担任四川军务会办,与效忠袁世凯的四川督军胡景伊一起,堂而皇之地控制整个四川。下面,大家各自谈谈感受吧。”

包季卿回到萧益民身边坐下,会议进入群策群力畅所欲言的讨论时间。这一优良传统的养成,得益于司令萧益民从建军开始的坚持,如今不但在司令部形成了战前分析和战后总结的好习惯,边军基层各营连也推广开来,无论是战斗还是训练,战前分析和战后总结已经成为定例,各级官兵因此而受益无穷。

钟颖显然很不习惯这种方式,他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报效萧益民和边军弟兄的援救之德,如何报效萧益民的知遇之恩,所以钟颖根本不管满堂将校有何看法,站起来几步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开始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143章 未战即溃

春节期间的宜昌城没有鞭炮没有笑声,家家户户紧闭大门,大街小巷全都是瑟瑟发抖的平民和来去匆匆的川军官兵,细雨笼罩的码头上挤满了抢运物资准备逃回四川的文武官员和辎重兵。

城西通往四川的道路上车水马龙,马匹、牛车和挑夫络绎不绝,在官兵的鞭子和枪托驱赶下向西狂奔。

大年初七上午,荆襄镇守使黎天才率领的鄂军两个旅、新任四川军务会办陈宦率领的湘军第一师、刚被袁世凯任命为豫南镇守使的张钫率领的混成旅共三万余官兵,冒着绵绵细雨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夹击鄂西重镇宜昌,三军尚未摆开强攻架势,探马来报驻守的川军早已逃跑一空,原以为还要打上一两天的宜昌,就这样变成了不设防的城市。

担任前敌指挥的黎天才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就这样轻松地占领了宜昌,好不容易快速攻来的各部将领恼火不已,如同高高举起蓄势已久的拳头打在空气中一样,只能骂骂咧咧地率部入城,派人叫来打前锋的湘军第一混成旅长唐蟒询问。

唐蟒策马到来详细通报,黎天才等将校这才知道,驻守宜昌的川军第一军早在三路大军到来之前已经溃散,各级军官想到的不是设置防御阵地奋起抵抗,而是带着一年来巧取豪夺获得的家产和女人逃回四川,军长周俊连续枪毙了三个营长,但仍然无法制止溃逃之势,只能于昨日傍晚放弃宜昌,仓惶率部逃往重庆。

奉命断后的川军第三旅旅长和三个团长更干脆,等周俊离开之后,他们直接率领残部渡过江南,向负责南线进攻指挥的老长官陈宦投诚,摇身一变成了老长官陈宦麾下的入川主力军,在陈宦的关照下,继续当他们的旅长团长。

消息传到成都,四川督军胡景伊立刻向袁世凯致电报喜,大赞袁大总统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是向新闻界通报一声,给川军将领周俊下发一张调往北京任职的命令,就迫使周俊进退失据,促使周俊麾下万余大军士气全无,闻声溃散。

北校场边军司令部里,刚收到急报的萧益民傻了好久,才无可奈何地告诉大家周俊部已经溃逃一空,川军宿将钟颖气得哇哇大叫,痛骂周俊软弱无能没有卵子,老蒋祁洛和参谋长包季卿连连摇头叹息不已,枟毅和唐五麟等猛将拍案而起,一个个气得咬牙切齿,大骂周俊给川军丢脸。

不管边军将校们怎么生气,怎么沮丧,指望周俊部还能抵挡一阵的愿望彻底落空,陈宦率领的一个师正在毫无阻拦地直驱重庆,作为总司令的萧益民必须立即总结并做出反应。

小范围的商议之后,参谋长包季卿再次走到地图前,面对愤愤不平的将校们开始分析:

“虽然我们谁也没料到周俊部败得这么窝囊,但是仍然能从中找到些蛛丝马迹:首先,陈宦率领一个师的湘军重新返川是个关键,如果我和司令判断不错的话,陈宦早已经在暗中联络了周俊麾下的一群将校,因为陈宦本来就是最初的四川武备学堂的老教官、老上司,川军中近半将校出自他门下,所以造成了周俊部的突然溃变。”

“没错!陈宦这孙子非常阴险,带兵打仗不行,搞阴谋诡计贪污受贿绝对是高手,当初我那顶新军副统领兼陆军小学总办的官帽子,就是陈宦这孙子离开四川前以五万块卖给我的。”

钟颖大声说出陈年往事,惹来弟兄们一阵笑声。

包季卿对打断自己的钟颖无可奈何,只好等弟兄们笑完才继续说道: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袁大总统在大年初一突然对外宣布,把川军第一军中将军长兼重庆镇守使周俊,调到北京军部担任要职,消息传出,对本来就面临驱逐而人心惶惶的第一军官兵绝对是个巨大打击,下级军官和当兵的看到军长有退路,而军长又要他们抵抗三面围攻的超过自己兵力三五倍的联军,他们肯定不干了,不战而逃就成了很正常的事情,何况川军第一军大多是军纪散漫的老兵痞子。”

众将校不约而同点头,包季卿拿起指挥棒,继续说道:

“现在形势变得很简单了,不出两天,已经被袁大总统任命为川军会办的陈宦就会堂而皇之的坐镇重庆,然后与督军胡景伊取得联系,向川军各部将领下达各种命令,慢慢将川军各师摆平。”

“但是,在此之前,他们必须要征得第五师的同意才行,大家请看……王陵基将军的第五师如今稳稳当当地坐镇内江,挡住了陈宦西进成都的所有道路,只要王陵基将军和第五师八千弟兄不让路,陈宦就不敢轻举妄动,他只要敢硬来,就会遭到精锐的第五师和镇守川南的王键第四师的猛烈打击。”

“所以,无论是胡景伊还是陈宦,想要掌握川军各师都不可能,到头来还得看我们的脸色,我们有的是时间从容安排,诸位没有必要紧张,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包季卿放下指挥棒,回到萧益民身边坐下。

萧益民望向老将祁洛:“洛叔,恐怕你的尽快去一趟盐井,让彭措将军在滇西北给滇军制造些麻烦,带上一千支旧枪和一批弹药,再到雅安兵站领取一两百箱手榴弹,大方地送给滇西北各族反抗武装,不能让滇军安宁下来。”

“另外,我也会让王键加大支持鲁莽子的力度,让鲁莽子率领黔军攻打贵阳,不让滇军腾出手来进攻川南。只要滇军无法北上,陈宦和胡景伊就不敢动,等我们收拾了从川北南下的冯玉祥部,被赶到陕南和川北的陈树藩和刘镇华两位老哥就能毫无顾忌地围攻汉中,我们也就没有了多面受敌的危险。”

祁洛重重点头:“明早我就出发,来成都半个多月了,再不回去心里不踏实。”

钟颖连忙问道:“那我呢?我干什么?总不能让我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吧?要是成都没我什么事,让我到雅安招兵练兵也好啊!”

包季卿不悦地瞪他一眼:“你急什么?先把家人安顿好再说。”

“都安顿好了,那么大一片宅子要什么有什么,还要怎么安顿?”钟颖不满地反问道。

萧益民只好详细解释:“钟大哥你等几天吧,我们已经致电袁大总统,要求任命你为我们边军副司令,司令部已经于昨日下午登报任命你为军校骑兵科主任教官,估计这几天军部的电令就会下来。”

钟颖大吃一惊:“这……这可能吗?袁大头恨不得整死我呢!”

包季卿不耐烦地说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袁大总统有求于我们,只要我们不配合,陈宦和胡景伊就不能再四川立足,所以他不会轻易拒绝我们的请求,何况你根本就没罪,之前也是川军将领,如今回来担任个副职有啥了不起?”

“可是,我不愿干什么军校教官,我肚子里有几滴墨水你们不知道吗?让我领兵打仗还凑合,让我教书,找错人了吧?”钟颖疑惑地望着萧益民和包季卿。

萧益民耐心解释道:“之所以任命你为军校骑兵科主任,目的是迷惑袁大总统和京城那群官员,让他们以为只是给你个安慰性的闲置,不会让你带兵打仗,只要任命一下,就由不得袁大总统了,明白吗?”

祁洛不满地白了钟颖一眼:“你快做好准备吧,我和巴尔斯大人都老了,如今住在川康一线的老部下老兄弟,还有数千满蒙族人就靠你带领了,我们这群老家伙那个不是一身的伤病?你也得让我们也过几天安逸日子吧?”

钟颖恍然大悟,咧开嘴嘿嘿直笑,与会弟兄终于明白了司令和参谋长的苦衷,相继猜到钟颖很快就要出征川康独当一面了,不由得对司令和参谋长的良苦用心深感佩服,只要钟颖接任川康边军统帅,全军弟兄就能彻底放心了。

彻底想通了的钟颖霍然站起:“司令、参谋长,就让我明天陪着祁洛大叔一起走吧!我想早点见到我的兵。”

“这个……”

萧益民为难地望向包季卿,看到包季卿点点头,便转向钟颖问道:“大哥,你看还需要什么吗?”

钟颖指向坐在对面的骑兵团长唐五麟:“五麟麾下由我的一群老部下,让我挑一个连就行。”

唐五麟立刻站起:“司令,请允许属下重归钟将军麾下,属下愿意追随钟将军,彻底平息康藏叛乱,为司令、也为我们的族人打下一块休养生息的地盘!”

萧益民惊讶不已:“五麟,你刚结婚,还是等等吧,如今的骑兵团也离不开你。”

唐五麟挺起胸膛:“司令放心,骑兵团弟兄留下一半就足够了,巴尔斯大叔的儿子巴特能力远在属下之上,而且巴特刚从军校进修毕业,有他在,骑兵团照样是一往无前的强军!”

萧益民沉思片刻,抬起头微微一笑:“只要钟将军愿意,我不反对。”

钟颖哈哈大笑:“成了!我的骑兵团成了!五麟,好样的!”

第144章 对峙

大年十五,元宵节,陕南重镇汉中灯笼高挂万民欢庆,到处是一片节日景象。

南关大营位于汉中古城南门之外,是汉中最大、最具传统的军营,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六千官兵已在此处驻扎十个月。

军营内外灯火辉煌,尚未化冻的雪地上点燃了一堆堆熊熊篝火,六千官兵正在兴高采烈地享用丰盛晚餐,一向艰苦朴素、严以律己的少将旅长冯玉祥今天慷慨地下令宰杀三十头猪,每个官兵都分到半斤烧酒,吩咐官兵们放开肚皮吃,明日一早就要全军南下四川。

两匹普普通通的骡马拉着辆遮盖严实的马车徐徐来到营门外,马车尚未停稳,车厢厚重的布帘已经挑起,一名年约四十、身穿翻毛皮袄的富绅跳下马车,接过伙计递来的两条烟,赔笑着走向值班的哨兵。

两名代替哨兵值班的军官看到富绅的笑脸和手中晃悠悠的香烟,立即背上步枪,和气地走到商人面前拱手致礼,其中一位很有礼貌地向商人地询问:“感谢商会给我们送来的诸多年礼,只是这么晚了,陈先生来此何事?”

陈先生把香烟塞进军官手里,从皮袄里掏出封信双手递上:

“就在天色擦黑的时候,南面广元绿林道上的一位大当家突然来到鄙人家里,要求鄙人将此信呈交冯玉祥将军,鄙人的商队长年累月行走在川陕道上,哪敢拒绝那位大当家的委托?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把信送来了,还请军爷多多包涵啊!”

“那人还在不在?”军官连忙问道。

陈先生摇摇头:“早走了,他也没为难鄙人,扔下这封信他就打马出城了。”

值班军官连忙与同僚商议,转向陈先生快速说道:

“这封信我会立即呈交我们将军,陈先生请先回去吧,道上的人不会伤害先生的,怎么说先生也是汉中商会的副会长,他们还指望你们的商队吃饭的,先生别担心,回去吧,谢谢您了!”

“不客气、不客气,那么……鄙人告辞了!”

陈先生向两位军官连连作揖,手忙脚乱地爬上马车钻进车厢,赶车的伙计拉转马头,很快把车子赶往城门方向。

车厢里,一位看不清面貌的年轻人诚恳地向陈先生致谢:“谢了,陈叔,大过年的害得您老没能吃上顿饭,小侄这心里过意不去啊!”

陈先生低声笑道:“贤侄千万别客气,老叔恨不得早点儿赶走这帮横征暴敛的客军,自从他们进驻以来,汉中城和周围百里的父老乡亲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在他们的威逼之下,我们商会每个月都得补助他们两万元军饷,实在恨透他们了。”

“陈叔再忍忍,我爹说了,最多不过一年,驻扎川陕交界地区的客军都要撤走,哪怕不走也要把他们打走,到时候汉中的父老乡亲就不会受到欺压了。”年轻人低声安慰道。

南关大营的指挥部里,身材壮硕的冯玉祥在众将校的紧张注视下看完信,随手递给特来赴宴的结拜大哥、第十五混成旅旅长贾德耀:“没想到我们刚要动身,萧益民就把信送来了,言语间倒是显得很诚恳啊!”

贾德耀迅速阅读,看完徐徐将信笺折叠起来,不紧不慢地放入信封之中:“贤弟,这恐怕是先礼后兵,看来此次南下艰险了。”

“是啊!”

冯玉祥长出口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出了汉中地界,再往南全是险峻崎岖的山道,要是萧益民串通沿途的地方民团和各山头的道上朋友,冷不防打几下冷枪,扔出几颗雅安造的大威力手雷,我们躲都没地方躲去,哪怕不打枪,他鼓动沿途各地民众来个坚壁清野,就能把几千弟兄饿个半死。”

贾德耀点点头,为拜把兄弟冯玉祥出谋献策:

“贤弟先别南下,随便找个理由搪塞大帅和陈宦就行,目前看来,陈宦虽然轻松击溃周俊的川军第一军,占领了重庆,但他仍然不敢西进一步。从几天来的情报通告和报纸上的新闻分析,川军大将王陵基一天不答应就任重庆镇守使,陈宦和他带去的八千湘军就不敢轻举妄动,何况早已投靠萧益民的川军第三师孙兆鸾部七千余官兵已经缓缓东进,堵住了安岳至遂宁一线,长期驻扎川南的川军王键部一个旅移防綦江,明显是对蠢蠢欲动的陈宦发出警告。”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陈宦没有掌握四川局势,我们就没必要匆匆南下,不能为别人作嫁衣裳,拉起一支队伍不容易啊!”

冯玉祥重重点头:“四川的事情还是得靠陈宦去解决,我们只不过是在一旁帮帮忙而已,哪怕陈宦拿下四川,我们也不会讨到半点好处。大哥说得对,小弟就坐在汉中慢慢等,慢慢看,真要是催急了,就带一个团徐徐南下,只要陈宦一天没有占领成都,小弟就等他一天。”

贾德耀放心地端起酒杯:“贤弟,你如何看待川军边防司令萧益民?”

冯玉祥摇摇头:“除了军中传言和报纸上那些,其他的都不怎么清楚,按照军中的普遍分析,此人是个杀伐果断的狠角色,就连国民党总理孙中山、滇军统帅蔡锷这样的牛人都被他弄得灰头土脸,可见此人心机深沉实力不凡。”

“小弟估计,除了归附萧益民的川军第三师、本就属于边军系统的川军第四师之外,萧益民麾下的边军官兵不低于五万人,而且装备精良能征善战,否则,陈宦为何不敢对他说句狠话?”

“这两天的四川报纸大哥也看了,四川督军胡景伊根本说不上话,四川上下对陈宦率部入川全是反对态度,萧益民在这样的时候竟然一言不发,可见此人极为阴险,不得不小心应对啊!”

贾德耀非常认可:“说得太对了!就拿‘钟颖案’来说吧,由于萧益民的上下活动,大帅不但放过了桀骜不驯胆大包天的钟颖,昨天竟然还任命钟颖为四川边军副司令,里面除了有安抚萧益民和川军的意思之外,恐怕还有萧益民上下活动的结果,由此可见,此人不但会练兵、能打仗,还会玩平衡、玩阴谋,不可小觑啊!”

冯玉祥点点头,忽然问起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了,大哥,这两天能不能召集商会那帮人开个会?”

“贤弟想了解什么?”贾德耀有点意外。

冯玉祥严肃地解释:“小弟想了解川北的各路豪强,其中拥有一个正规步兵团的广元民团最为重要,还有就是以县长身份兼任民团团长的张源。这半年多来,我们都看到了,四川制造的各种武器弹药、民用炸药、硫酸、烧碱、香皂肥皂洗衣服等等货物,源源不断卖到陕西、卖到西北各地,陕甘宁的中药、皮革、马匹和牛羊源源不断运往四川,走的大都是张源控制的商道。”

“两个月前,绵阳的民团忽然改编为四川边防军独立团之后,大量的甘陕和豫西流民投入到川陕商道的扩建之中,有传言说,川军征召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