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叔,哪有你这样用剑的侠客啊?”看着陆寒枫跳上屋顶,打算在屋顶开个洞的时候,陆金瑶实在是忍不住吐槽了。
陆寒枫一脸的振振有辞:“我这把宝剑,切金断玉削铁如泥,用来干这个正好啊,还省力气。再好的宝剑,摆起来放着看,跟废铁也差不了多少。”
……他说的如此有道理,陆金瑶发现自己居然没法反驳。
在墙上开了洞之后,外面的冷风呼呼的冲进了屋子里,把屋里的人冻得够呛。
“枫儿,你们到底是在干什么,大腊月的,别瞎折腾。”云氏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陆寒枫站在房顶上,就好像站在平地上一样:“娘,您也有不清楚我们在干什么的时候。”
“娘,您先跟素素和两个孩子去您屋子里,很快就好。”陆炳文请着云氏回了云氏的屋子里,让连素素带着两个小的孩子也一起去,省得在这里受冻。
既然陆寒枫一点儿也不心疼自己的宝剑,陆金瑶也不客气,借过来,开始制作拐角处用来连通两边管道的直角形管道,毕竟百香竹可不会自己长歪了。
在这之前,陆寒枫抛起一根百香竹,宝剑抖出十三朵剑花,“刷刷刷”几下,就把这一根百香竹砍成了一些二指宽,约有小臂长短的条状。
这是用来固定管道的。
至于要怎么把这些长条插进墙里,那自然是用内力和灵气了。这个工作,是陆寒枫的。
陆金瑶做好了拐角处的连接管道。她特意选了几根比旁的百香竹更细一点的来使用,这样,等到用的时候,直接像是插积木一样,把这个连接用的管道插进去就行了。
陆寒枫看着她把两块百香竹插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直角,连声夸赞道:“金瑶,你的小脑袋瓜里都是些什么,怎么总是有这样的妙想。”
陆金瑶道:“二叔,这里的连接处,待会儿还得用小竹条固定一下。用钉子钉住连接处就行了。”
“小菜一碟。”
按照陆金瑶的想法,管道应跟烧炕的炉灶相连起来。
所有的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端通向烟囱,一端设有炉灶。
原本陆家穷困的时候,有一个厨房跟堂屋在一起,炉灶紧挨着的墙过去就是卧室,这样烧饭的时候就可以暖炕,省去许多柴禾。
夏天就在院子里另有个土坯房作为厨房,里面也有灶台。直到房屋院子翻新、建新的房子之前,陆金瑶用的都是这个厨房。
后来盖了新房子,就把厨房挪到了另一个单独的屋子,只在烧炕的地方砌一个小灶台,烧水煮茶煮粥用。
这次,为了符合暖气管道的走向,在屋顶上重新开了个洞,来建一个新的烟囱,旧的去掉就行了,不然一个屋顶上有两个烟囱多难看。
也亏了一开始就设计的好,动起手来其实非常快,管道很快就架好,烟囱也安好,陆炳文上房顶把旧的烟囱用陆寒枫的宝剑给削了去,最后堵起来,就算大功告成。
陆金瑶急忙点起灶台,热气很快传了出来,没过多一会儿,整个屋子里的温度全都提了上去,热的陆金瑶真想把自己身上的棉袄给脱了。
“哈哈哈,大功告成!哥,我去请咱娘和嫂子过来这屋暖和暖和。”陆寒枫一脸兴奋,跑着去请了云氏来。
其实,这按理说,陆氏兄弟侍母甚孝,陆金瑶也很孝顺,暖气这样的好东西应该先给云氏的屋子里安装才对。但是,陆金瑶也好,陆氏兄弟也好,都担心这事可能成不了,或者有问题,不敢冒险,就先安在了大屋里。
没想到一次成功,接下来,休息之后就是给云氏的屋子里架设管道了。
云氏抱着陆立群,连素素领着陆银玲,一进屋子,全都被这温度吓了一跳。
方才陆寒枫说有惊喜在屋里,婆媳二人猜了半天也猜不到是什么,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神奇的事情。
“这屋里怎么多了这么多东西?怎么如此暖和?”
“是金瑶想出来的‘暖气’,能让整个屋子里都变暖,还没有味道,比炭火强多了!”陆炳文笑容满面,“开始没把握,怕出问题,就先在这里安上试试,现在成功了,娘,待会儿就去给您的屋子装上。”
陆银玲已经热的脱去了外面的衣服,不住道:“好热啊,以后在屋子里就不用穿棉袄了!”
就算烧炭火,也是冷。原来在屋里烧炭火,可以不穿外套,但是贴身小袄却是必须要穿。现在有了暖气,连贴身小袄都不需要了。
连素素急忙拉着她不让她跑到外面去,担心她一冷一热的着凉感冒。
“金瑶这样聪明,又一心想着家里,是咱家的福气。”云氏郑重道,“文儿,我看金瑶不比你这个当爹的差,她懂得比咱们全家加起来还多,以后切莫把金瑶当小孩子看,有事情都要跟金瑶商量。”
“奶奶,我还是个小孩子呢,要学的东西多的是呢。”陆金瑶拉着云氏的手,扶她坐在炕上。
云氏满眼是笑,正要说话,门口却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题外话------
感谢每天支持我的正版亲们,作者码字不容易,请大家支持正版
P。S本文已上架,盗版留言一律不回复,过分者删除拉黑
☆、九十二、过年事情多,元宵节疯牛伤人
“爹,娘,奶奶,我回来了!”伴随着脚步声,陆博明裹在一团冷风中进了门,身后跟着喜气洋洋的陆朝东。
“弟妹,大侄子,我把博明接回来了……哟,家里怎么这么暖和!”陆朝东脸冻得通红,裘毛的帽子上挂满了冰霜,一进门,帽子上的冰霜全都融化,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
陆博明也是惊讶不已。
“大爷,快进来坐下。”陆炳文招呼着,又拉着陆博明上下看了半天,喜道,“明儿长高了,也壮实了不少。”
陆博明道:“都是吃了妹妹给我时不时寄去的那些保健品,今年我居然一次也没有伤风。”
陆金瑶之前见陆博明也是缺少营养,就想方设法做了些类似于前世黄金搭档的保健品,包成小包给陆博明带上,又时不时的寄去一些。
她现在技术有限,做不到跟前世的黄金搭档什么的一样,只能说是最简单的药粉一类的东西,里面有补充钙铁锌硒维生素的成分,陆博明每天晚上冲着喝一包,这几个月来身子骨逐渐壮实了起来。
加上陆家现在有了银子,吃喝上不会短缺了陆博明,给他足够的银子,让他不要在吃喝上节省,一定要跟上营养。
正是长个子的时候,陆博明的个头果然是蹿了起来。
陆朝东摘下裘皮的帽子,脱去外面的斗篷,很快暖和了过来,很感兴趣的看着陆家屋子上方的一根根管道。
“这是金瑶折腾出来的,叫什么暖气,装上之后家里果然暖和了许多。”云氏笑道。
“弟妹,你这孙子孙女都是千载难逢的天才,我那兄弟地下有知,一定是无比欣慰的。咱们老陆家祖上积德了!”陆朝东满脸的激动。
提起死去的丈夫,云氏眼神黯淡了一下,旋即笑道:“定是耀郎保佑,咱家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
陆金瑶端着一盘苹果走到陆朝东面前,笑得甜甜的:“大爷爷,尝尝这苹果,可甜了。”
“嗳,嗳,好好好,我尝尝……”陆朝东很喜欢自己这侄孙女,挑了一个苹果,一口咬下去,果然是甘甜多汁。
“大爷爷,今儿个下午我们给奶奶的屋子里装上暖气,明儿个我去山上再砍些竹子,就去您家。您可别出去串门子了。”陆金瑶一直也感激在自己家穷困时帮助过自己家的大爷爷,有了好处自然不能把他们给给忘了。
陆炳文听着,满脸的赞赏。
陆朝东看着百香竹,惊道:“这看着可不是凡物,莫不是灵物?”
“嘘——大爷爷,这是我在后山无意间发现的,您可千万别说出去。”
“金瑶是个有福的,是咱家的福星。”陆朝东夸赞道,随后叮嘱道,“只是这些竹子颜色特异,过年家中人来客往,总是会被人看到,然后传扬出去,可就有些不太好了。”
他是保镖的,自然最是知道有好东西不能外露的道理。
陆金瑶一听,这个事情自己还真没考虑过。
倒是陆寒枫笑道:“这个也好办,待会儿我去山上跟师叔要几桶大红朱漆来,给这些竹子刷上一层,有人问起,就说是为了风水在家里安的柱子便是。”
“二叔这主意不错。”陆金瑶心道,以后想事情一定要全面一些。
随后她又想,等以后搬去了城里,就在翻修房子的时候把管道埋在地下变成地暖,更暖和,也不会被人看到。
陆金瑶早就有心说服家人搬进城里去,前些天去了一趟县城,想起了前世的名吃朝天锅,更是有心在县城开一家朝天锅的铺子。
只是她认为这件事情等到过年之后再提比较好。
当下一家人又说了会儿闲话,陆寒枫先上山去弄了几桶大红朱漆回来,给还没安装上的百香竹上漆。已经安装好的,陆炳文负责上漆。
傍晚之前,全家的暖气已经安装完毕,一家人睡了这些年来最暖和的一个冬夜。
第二天,陆金瑶和陆寒枫再次上山去“砍竹子”,下山之后给竹子上了漆,扛着去了陆朝东家,给陆朝东家也安装上了暖气。
陆朝东和李氏都上了年纪,陆朝东是习武之人还好,李氏却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大部分时间都在炕上坐着绣花。装上暖气之后屋子里暖烘烘的,李氏也可以下地活动。
陆金瑶见李氏的手上生了冻疮,一摸手更是冷如冰块,埋怨道:“大奶奶,您怎么不去找我来给您瞧病。”
陆金瑶每天忙很多事情,虽然时常走动亲戚,但是进了腊月里就没时间来串门了。
李氏笑道:“奶奶这是小病,算不得什么,多少年都习惯了,一进腊月就这样。”
当着面,陆金瑶不好从空间里拿出药来,只能道:“大奶奶,我先给您把脉,明天把治冻疮和养身子的药送来……唉,大腊月里的,送药什么的可是不怎么吉利的,要是给姑姑知道了,少不得又得嫌我们一顿了。”
“怎么?你姑姑嫌你了?”陆朝东脸色就很不好看,自己这个女儿,真是越活越倒退。
陆金瑶就把在县城里遇到陆暖的事情说了一遍。
她仗着自己是个小孩子,告个状也没什么关系,而且她也不说陆暖一个字的坏话,只是说陆暖见到云氏的时候根本不跟云氏见礼。
“这个逆女!真是气死我了!”陆朝东心知自己这弟妹不是一般人,弟妹一家人早晚要回到属于他们的位置上,恨陆暖脑子里是空的,到处得罪人,比六岁的陆金瑶都不如。
李氏也是一个劲儿摇头:“这孩子啊……今年她过年回娘家,当家的,你得好好说说她。”
“她再做蠢事跑去刁家认亲戚,我就打断她的腿!”陆朝东跟弟妹一家一样,恨刁家入骨。陆暖居然跑去跟她亲爹的仇人认亲戚,陆朝东没跟陆暖断绝关系就算不错。
陆金瑶也不说话,跟陆寒枫安装好了暖气,这就告辞离开。
第二天陆金瑶带好了给李氏、陆朝东准备的药,陆炳文和连素素带着另外三个孩子,提上一些年货,一起去了陆朝东家。
陆朝东没想到能吃到这么多的海珍品,听说是纯阳观送给弟妹一家的,心中更是替弟妹一家高兴。
李氏看着那些海珍品,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些东西,俺都不会拾掇,该咋吃啊?”
陆金瑶就大体把这些东西的做法说了一下。
陆朝东道:“咱家也吃不了这许多,留着些年后回镖局的时候,我带去点儿。”
“嗳。”李氏答应一声,把海珍品全都存放了起来。
陆朝东又留陆炳文一家人吃了饭,聊了一下午。
腊月忙碌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飞快过去,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有童谣唱:“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前朝祭灶是腊月二十四,本朝开始定为腊月二十三,民间有“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之说。
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汇报结果跟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息息相关。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所以,祭灶时用来供奉的,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就是糖瓜。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扁圆型的糖,用又粘又甜的糖瓜祭祀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等到所有的祭祀完毕,就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祭祀便告结束。
祭祀活动完毕之后,全家人分吃了糖瓜,全都被粘住了牙,居然还把陆金瑶嘴里一颗正在晃动的乳牙给黏住,最后掉了下来。
那颗牙偏偏是门牙,陆金瑶嘟着嘴,心道:早不掉,晚不掉,偏偏现在掉下来,过年给人拜年的时候多难看。
陆家人却都很高兴,让陆金瑶自己拿着那颗掉下来的牙齿,努力丢到房顶上,寓意让牙齿快点长出来,然后叮嘱陆金瑶千万不可以用舌头去舔新长出来的牙齿,还把陆金瑶的糖瓜给没收了,更是禁制她过年串门的时候吃糖。
陆金瑶欲哭无泪,可怜巴巴的坐在一边看家人吃糖瓜。
陆寒枫憋着笑,掰了一条鸡腿放到陆金瑶碗里,算是安慰她不能吃糖。
“现在是小年了,从明天开始,谁都不兴骂人,也不兴找骂,注意着别打碎东西,多说吉利话……”陆炳文叮嘱四个孩子,最后道,“明天早上全都早起扫房子,谁都不许偷懒。”
孩子们答应着,各自去歇息。
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以祈新岁之安。”
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扫房后,全家就要请香蜡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
陆金瑶早早的就给家人都准备了口罩,还有几块花布做成的头巾,来阻隔灰尘和病菌。口罩不过就是一块布加上两根带子,陆金瑶还是能做得好的。
全家齐上阵,从里到外将家里打扫了一遍,边边角角全都扫到,整个屋子焕然一新。
陆银玲自告奋勇负责贴年画,陆立群在旁边帮忙。
对联是陆博明写的,磅礴大气;窗花则是连素素剪的,栩栩如生,最后陆寒枫去放鞭炮,孩子们全都又蹦又跳。
到了腊月二十六,全家再次进县城,等着腊月二十七的大集。
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猪肉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
卖各种东西的应有尽有,陆金瑶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不会走丢,也不会给人拐走,但连素素还是不许她自己去转,生怕她个子小给人挤倒、踩伤。
陆寒枫笑道:“那我跟金瑶一起去。”
连素素这才同意。
陆银玲和陆立群也想一起去,连素素却是说什么也不许他们乱跑。
陆炳文沉下脸:“你姐姐是去买年货,你们不要去捣乱,人多了二叔看不过来,到时候走丢了我们还得去找你们。”
陆银玲和陆立群只好乖乖听话。
“金瑶,你想买什么?”陆寒枫就知道,陆金瑶绝对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二叔,你想不想吃全羊宴啊?”陆金瑶笑得很天真,露出缺了口的牙。
陆寒枫就是个吃货,忙不迭的点头。
陆金瑶指着人群那头道:“哝,我来的时候,看见那边有卖黑山羊的,咱们去买几头,回去做全羊宴吃。跟普通的羊比起来,黑山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还高,能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呢。”
陆寒枫听的是心动不已,当下问道:“那这全羊宴……你打算怎么整治?”
陆金瑶前世曾经吃过临朐的全羊宴。这临朐全羊宴起源于民国,根据全羊躯干各部肌肉组织的分布不同,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色、形、味、香各异的各种菜肴,并冠之以吉祥如意的名称,所有的菜名里均无羊字,一只羊做80多种菜肴。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创造、翻新到了128道菜。
当下她思考了一会儿,随后笑道:“一只羊做一百二十八道菜,二叔您就瞧好吧。”
陆寒枫差点儿扑腾到地上去。
“一,一百二十八道菜,一只羊?你能行吗?”
工作量虽然有点大,不过陆金瑶有空间,可以提前在空间里把一切都准备好,甚至直接在空间里把菜做好,然后装模作样的端出来就行了。
不过,这个她可没法说出来。
陆寒枫早就猜到自己这侄女身上怕是有什么秘密,却也不追问,而是问道:“咱们先买羊多有不便,你还有什么想买的不?咱先去买那些去。”
陆金瑶想了想,摇头道:“没有了……不不不,还有一样东西,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卖的。”
“是什么?”
“干紫菜。”
陆寒枫笑道:“这个肯定有卖的。”
陆金瑶真正想要的东西,并非是干紫菜,而是海藻粉。
紫菜属于海藻类,也可以凑合着用。
海藻里有胶状物质,对陆金瑶来说很有用。这也是她最近才想起来的,就赶紧来买了。
别说,不愧是第一大集,卖这个的还不少。陆金瑶豪爽的买了三大袋子,弄得陆寒枫还以为她要改行去卖紫菜。
陆金瑶只好借口说这是为了制药用的。
随后,他们又回去买了几头黑山羊,在早就说好见面的地方等着陆炳文一行人。
陆炳文他们要买的东西就更多了,费了好久才从人群中挤出来。
全家稍作歇息,吃过饭,径直赶回村子。
眼瞅着就要过年,腊月二十八还要做各种过年用的面食,可没时间耽搁。
只是那几头黑山羊,实在是不好带着上路。
没办法,陆寒枫道:“我走着把它们赶回去,晚上就在镇上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家。”
“也只好如此了。”陆炳文拿出干粮和水壶给弟弟,余下的人带着大包小包上了马车。
再一转眼,就是除夕夜,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
陆家人在家门口放了鞭炮,又在院子里点了烟花,随后全家人坐在屋子里包饺子。
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
春节的饺子里,大多包有钱、枣、花生、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
如果是家里的小孩吃到了钱,长辈会更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今年的饺子是肉三鲜的,里面放的是猪肉、白菜、鸡蛋、木耳,还有胡萝卜。
一家人说说笑笑,坐在一起谈论着家中的事情,期待来年会更好。
陆金瑶在家里闲了几天,那叫一个舒服:不用干什么活儿,也不用早起制作药膳。
日子就这么晃悠晃悠的到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百姓们吃元宵,象征举家团圆;或是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从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城镇里各街市肆,多张灯火,举办龙灯会,舞彩龙、跑旱船、踩高跷、跑小毛驴、玩车子灯等等。沿街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五彩缤纷,争相观看,叫做闹元宵。
在乡间,晚上家家上灯,并提灯四照,意为不生虫孳;三晚无风为“收灯”,象征五谷丰登。并有“头灯芝麻末灯黍,中灯收了菽粟谷”之说。白天就地搭台,唱小戏,演杂耍,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正月十四那天,陆家人去了镇上,看了闹元宵的表演,还给四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个做工精致的灯笼。
陆博明虽然看着老成,内心却依然还是个孩子,得了一盏麒麟灯,爱不释手。
陆金瑶得了一盏莲花灯,做工精美,让她无比佩服古人的巧手技艺。
陆银玲得了一盏走马灯,上面是白蛇传的故事,看得她挪不开眼。
小娃娃陆立群得了一盏金鱼灯,造型可爱。
连陆寒枫都厚着脸皮,手上拿着一盏老虎灯晃来晃去。
一家人玩了一晚上,十分尽兴,很晚才回到家里,所以第二天起得很晚。
陆金瑶是被一阵紧促的锣声和梆子吵醒的。
村里一般出什么大事的时候,才会这样吵闹,她从床上坐起来,穿好衣服跳下床,跑到门口去看外面的状况。
一脸惊慌,身穿新衣的马长远正从陆金瑶面前跑过。
陆金瑶急忙叫道:“长远哥哥,村里出什么事了?”
马长远看到她,急忙冲她摆手:“瑶妮子,快把门关上回家里去,外面有疯牛,到处顶人呢!”
陆金瑶吓了一跳:“疯牛?哪里来的疯牛?”
“不知道啊,陆爷爷家的牛,好端端的就从棚里冲出来,见人就踩,见人就顶,伤了好多人哩!我得赶紧去请郎中爷爷去救人。”
说着,马长远跑远了。
陆金瑶一皱眉:陆爷爷?全村就两户姓陆的,如此说来,那不就是自己大爷爷家吗?好端端的,牛怎么会疯了呢?
她急忙把门关上,回屋子里把这件事告诉已经起床的家人。
陆寒枫听完后,回自己房间,把外面宽大的衣服全都脱了,只剩下里面的一身短打,随后把百宝囊、镖囊、暗器全都装备上,手里提着长剑走了出来:“疯牛在村子里伤人,这事情不能不管,我去看看,大哥在家里守着娘和嫂嫂、孩子们。”
“牛一旦疯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万事小心。”陆炳文摇头,一回头却发现陆金瑶手里提上了采药的篮子,竟是穿戴整齐,正准备往外走。
“金瑶!你要去哪!”陆炳文差点儿没吓死。
陆金瑶认真道:“爹,刚才长远哥哥说,疯牛伤了好多人,郎中爷爷一个人肯定救治不过来,我得去帮忙。”
“不行,你不许去。要去也要等抓住疯牛再去。”陆炳文坚决不让,宝贝女儿只是一个小女孩,外面这么危险,万一有点闪失,磕着碰着是小,被牛伤了可怎么办?
陆寒枫也不赞同陆金瑶现在出去。
陆金瑶想了想,道:“那我去大爷爷家看看大爷爷和大奶奶有没有吓着或者是受伤,反正现在疯牛肯定不在他们家。”
陆炳文想了想,这倒是,便让陆寒枫把陆金瑶送过去。
陆寒枫施展轻功,把陆金瑶送下之后便去寻找疯牛。
陆金瑶在确认陆朝东和李氏没有受伤,只是李氏受了点惊吓之后,不由得开口问道:“大爷爷,牛怎么会突然疯了呢?”
------题外话------
_(:з」∠)_今天有万恶的体能测试,还有八百米……
过了年之后,女主一家就要搬去城里了~
谁来猜猜牛为什么会突然发疯?
☆、九十三、疯牛事件现疑点,陆金瑶救活垂死人
好端端的牛突然疯起来,李氏被吓得不轻,有些手脚发软,闻言虚弱的说道:“鞭炮……许是鞭炮声响吓着了。”
陆金瑶觉得这个解释有些牵强。
若说是鞭炮声吓着牛了,那年三十晚上,全村放了一晚上的鞭炮、烟花,动静比今天大得多,怎么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
她心中疑惑,扶着李氏先上炕歇了,随后站起身来走出门外,去牛棚查看。
陆朝东是担心发妻,他走镖的时候也曾经跟草寇土匪打斗过,这点小事倒是吓不到他的。现在见李氏没事,也紧跟着出了门。
“金瑶,你在家守着你奶奶,我去追牛。”
说着,陆朝东拎起自己的刀就冲出了院子。
陆金瑶把院门关上,随后走到了后院的牛棚。
陆朝东家在村里也算是大户了,院子砌的整齐漂亮,前院后院都很大。
他家的牛也是村子里最多的,足足有五头。
陆朝东长年保镖不在家里,不能从事农作。李氏上了年纪却不闲着,一个人负责照顾自家的十几亩地。忙不过来的时候就雇人帮忙,她给的价钱公道,待人也好,在村里很有人缘,不愁找不到人帮工。
李氏是个勤快人,牛棚收拾的干干净净,几乎没有什么异味儿,地面上也没有积雪。
现在,牛棚里一头牛也没有了。
陆金瑶四处看了一圈,牛棚周围一片狼藉,几乎被撞塌了。地上全是杂乱的牛蹄印迹,还有几泡牛粪。而附近的墙壁上还有许多被牛撞出来的大坑。
她提鼻子闻了闻,冰冷的空气里除了淡淡的牛身上的味道和一股牛粪味儿之外,还有一股淡淡的火药味儿。
“粟昕,拿一个口罩给我。”陆金瑶从空间里拿了一个口罩戴在脸上,勉强挡住些牛粪的臭味,随后附身钻进了半坍塌状态的牛棚里。
牛棚的角落里,她找到了半截香。
而在牛棚里,她还发现了许多红色的纸末。
红色的纸末,加上空气里的火药味,再加上那半截香,陆金瑶的目光一下子变得无比冰冷:“鞭炮。”
“姐姐,你刚才不是说鞭炮不会吓到牛的吗?”双生精灵不明白陆金瑶说这话的意思。
陆金瑶附身钻出了牛棚,又顺着墙根开始寻找起什么来,没有回答双生精灵的问题。
终于,她在被牛撞破的后门下,发现了一个清晰的脚印。
脚印很大,不会是小孩子,只能是成年人。
脚印一直从后门的墙根下延伸到牛棚,只是在牛棚附近的脚印被发疯的牛全都破坏了,所以一开始才没有发现。
她这时候才冷声道:“牛不会害怕鞭炮声,可是如果把鞭炮绑在牛的尾巴上点燃呢?那人偷偷摸摸的从后门溜进来,没准还专门把后门打开好让发疯的牛跑出去伤人……其心何其毒也!”
双生精灵全都倒抽了一口气。
别说是牛,把鞭炮绑在一只鸡的尾巴上点燃,这只鸡也得直接蹦到房顶上去,更何况是五头牛!
“这是有人使坏!”
“这是有人作梗!”
双生精灵异口同声的叫了起来。
陆金瑶点点头,严肃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