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夙夜宫声-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寇明生这些天全副精神都放在清点封存上,还真没有注意这么多。但此刻刘宇轩既然问了,他少不得绞尽脑汁想了又想,可最终还是什么印象都没有。到了最后,他只得有些不确定地说:“我不记得有这件事,更不记得曾在调令上签章,要不我差个人回去查查?”
刘宇轩还没来得及回答,外面忽然响起了一声惊天动地地惨叫。他一愣之后立刻转身向外冲去,一出门就看到刚刚那个小太监犹如死狗般横卧在地,口中满是鲜血。
“这是怎么回事?”
在他的厉声质问下,一个侍卫满面惶恐地单膝跪下道:“启禀刘大人,刚刚他忽然要跑,属下拦住了他,谁知他不分青红皂白竟咬了上来。属下一时情急,就踹了他一脚,谁知就变成了这样……”见刘宇轩面色发寒,他不觉打了个寒噤,“属下那一脚并没有用多大力气!”
对于自己的属下,刘宇轩自然是心里有数。然而,当他蹲下身试了试那小太监的鼻息时,又伸手在其胸前按了一下之后,原本阴沉的脸色顿时更加难看了,眉头亦紧紧皱了起来。看这呼吸脉搏,分明人已经死了,倘若真的没用力气,怎么会有这种结果?
难不成,竟是有人故意设下的圈套演出的一场戏?可是,这用人命当作道具演戏,又是演给谁看的?
紧跟着出来地寇明生和那个太监已经呆住了,谁也不曾想到外头会是这样一幅光景。两个人谁都不相信刘宇轩的属下会仗势杀人,可看刘宇轩的脸色,这人分明是死了!
刘宇轩默默地站了起来,瞥了一眼那个鲁莽地侍卫,许久方才吩咐道:“去找人把尸体收敛了。”直到一个侍卫匆匆奔去找人,他方才淡然说道,“今天的事情我会继续追查,卢存,不管怎么说,此事和你脱不了干系,从现在开始,你暂时停职待查,明白么?”
那侍卫卢存张了张嘴还想辩白,可看到刘宇轩那犀利地目光,不觉又有些丧气,只得低头应了声是。很快便有人前来抬下了尸体,几桶水一冲,地上地血迹立刻淡得几乎无法分辨,但是,这里曾经死过一个人的事实是无法改变了。
这一切刚刚做完,几个太医便赶了过来。看到刘宇轩等人在外头,他们便有几分不明所以,但却知机地没有多问。而出了这种事,刘宇轩索性把寇明生也留了下来,等到几个太医诊断过后,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任贵仪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几个太医都是当年为太皇太后诊病地时候被黜落的,如今虽因新皇登基得以复起,但毕竟有些顾虑。彼此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当年曾经当过院使的吴琛方才低声道:“看这情形不像是寻常的病,倒像是……”
见吴琛支支吾吾,刘宇轩不觉有些不耐烦。正当他想要追问的时候,耳畔忽然传来了一句低不可闻的话。
“倒像是巫术餍镇所致。”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章 疑云迷雾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章 疑云迷雾 “任贵仪被人餍镇?”
巫术餍镇从来都是宫廷大忌,但是崔夙从来就不相信这种怪力乱神的勾当,因此乍听得几个太医回话,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胡说八道。然而,当刘宇轩说起那个死得莫名其妙的小太监时,她的脸色忽地一变。
这死人的情形太多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莫名其妙。虽说死的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人,但是,没有预兆再加上足以混乱人心的死,总是让人觉得一阵阵不舒服。
尽管刘宇轩已经保证那个侍卫决不可能轻易杀人,但是崔夙仍然把那个侍卫叫了进来,盘问几句问不出什么端倪,她便只得将人遣了出去,至于如何发落却一时没有主张。宫中侍卫全都是世家子弟,虽说往往也会沾染了一点纨绔气息,但是刘宇轩选人向来严格,要说此人真有什么居心叵测,她也是不相信的。
“长公主……”
“不管怎么说,若是让他留在宫中,难保会有什么变故。这样吧,先把人放到侍卫亲军司去,让刘成好好问问。倘若他认为没有问题,那就先留在侍卫亲军司吧。”崔夙终于打定了主意,冲刘宇轩微微点了点头,便转头对几个太医问道,“你们都是老人了,也不用和我拐弯抹角。这巫术餍镇我是不信的,你们要是坚持这么说,那就给我实证,不要用什么似乎好象来糊弄我!任贵仪虽说没有正位,但是,她终究是皇上的生母!”
“长公主,并非是我们虚言。实在是任贵仪这昏迷好生没有道理。昏厥总该有个病由,无论是气血虚还是五脏六腑有病。总不可能无缘无故。可是,我们这些人一起诊断下来,竟是没有发现半点端倪。这除了餍镇之外,我们实在找不出其他任何解释。”这种说法让崔夙立刻皱起了眉头,沉思良久。她只得换了一个方式问道:“你们的意思是说,任贵仪如今很健康?”
“回禀长公主,任贵仪产后一直有太医诊脉,从脉象来看,任贵仪的身子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吴琛微微一躬身,口气忽然变得异常谨慎,“臣虽说不认为有人敢暗害任贵仪,但是宫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仅仅以太后当初的情形来看,餍镇巫术并非空穴来风。所以不可不防。”
不可不防……
崔夙冷不丁想起徐莹曾经说过地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脸上登时露出了苦笑。权衡良久,她只得对刘宇轩和寇明生点了点头:“既然吴太医这么说。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俩了。如今宫中大多数宫宇已经封闭,太妃全都住在慈寿宫附近。为了避免惊动太后。一定要谨慎些。别闹得惊动太广。”
刘宇轩和寇明生都是今天的当事人,刘宇轩对此倒是无所谓。寇明生却本能地嗅到了一种阴谋的味道,但此时此刻根本容不得他多想。然而,他已经是败落过一次地人了,等到吴琛等太医告退离开,刘宇轩也准备告退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
“长公主,奴才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这突如其来地一声,崔夙一惊,再看刘宇轩也有些莫名其妙,她便又坐了下来:“你有什么话就直说,我没有那么多禁忌。”
寇明生松了一口气,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解释道:“奴才是觉得任贵仪那里的事情太过蹊跷,刚刚奴才在那里的时候就觉得心里很乱,按理说那小太监既然是宫内局调过去的,那么至少奴才应该有些印象,毕竟,这种事情都是要亲自过手的,可奴才偏偏一点不记得。至于任贵仪地忽然晕厥而又查不出病症,奴才倒是认为,太医院靠不住,不如让徐尚宫……不,徐大人去好好查查,反而能够有线索。不是说嘴,奴才在这宫里的时间也不短了,看惯了各种奇事,今次这件事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
崔夙心中的疑惑本就不小,而刘宇轩刚刚是被一连串的事情弄得头昏眼花,一时间根本理不出头绪。听寇明生这么一解说,两人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毕竟,崔夙和刘宇轩加在一起,都还不及寇明生的年龄大,自然不可能有那样的阅历。很快徐莹便匆匆赶来,听明白整件事后,她的眼中立刻露出了一丝寒光,转而收敛无踪。“长公主,此事便交给我好了。太医院那些人也就会医治些头痛脑热地病症,真正有什么大事他们又看得出什么来?如若真的是有人弄鬼,我必定将他揪出来!”
刘宇轩寇明生徐莹离去之后,崔夙却陷入了沉思。徐莹的性子如何她很清楚,若是真地不择手段起来,只怕是豫如就算能脱得劫难,也免不了有其他麻烦,因此刚刚她少不得提点了两句,可即便如此,她依旧觉得心里似乎堵着些什么。
太皇太后坚持不肯册立豫如为皇太后,不过是为了少一点掣肘,但是,在她看来,这却犹如饮鸩止渴。母子连心血浓于水,即使她如今替代了豫如这个母亲的职责,将来皇帝长大,谁敢说就一定会感激她?比起一个名不正言不顺地帝母来说,一个没有显赫外戚地皇太后未必就一定会成为奇货可居的对象。
是时候和太皇太后再提一次了!
尽管是白日,玉宸宫中却依旧是灯火通明。这是几个太医临走前地吩咐,因此一群宫女太监尽管不知其意,却依旧不敢违逆。最深处的暖阁中,两个宫女正在忙忙碌碌看着方子商量着什么,谁也没有注意到,床上的豫如微微抬了抬手,口中发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那双紧闭了好几个时辰的眸子,终于微微睁了开来。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一章 落后一步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一章 落后一步 无论是繁华的京城还是荒僻的小山村,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有的,那就是坟地。唯一不同的是小山村的坟地大多是乱葬岗子,而京城的达官贵人却是豪华墓地。当然,那些平民百姓大多是一口杉木棺材埋了了事,至于身份卑贱的下人,则只不过是一张芦席裹了一埋。'
皇宫中的妃嫔自然有帝陵旁边的妃子园,但寻常宫女太监每年死的没有数百也有几十,埋的地方大多是从皇宫西北角的吴水门送出去,然后直接从新安门送到城外一座岗子上埋了。说是埋,不过是三两下挖一个坑,然后把人扔进去薄薄地盖上一层土。若是运气不好,负责埋尸的人干脆只是把尸体抛在岗子上,当晚就被土狗或是狼吃了的也不少。
黄昏时分,一辆骡子拉的板车便在岗子旁停了下来,两个太监模样的人抬着一具苇席包裹的尸体跳了下来,走了几步便把人仍在了地上,其中一人便返回去拿了两把铁锹。一声不吭地在地上刨了几下,一个太监忽然啐了一口。
“真是晦气,又摊着这种营生!”
“算了,不是没人愿意挣这个钱么,好事情轮得到我们?埋了他可有半吊钱,抵我们半个月月例了!”
听了这句,刚刚那个满脸怒色的太监只得重新刨了几下,看到底下的坑大约能躺得下一个人,他就一把扔下了铁锹:“行了,就这么着吧,没来由多费力气,把人扔下去再说。我们俩已经够厚道了!”
两人才走没多久,刚刚填上土的坑忽然蠕动了起来,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可怖。忽然,一只手猛地从下面伸了出来。紧接着又钻出了一个脑袋。那张苍白地脸对着天看了一会,良久才深深吁了一口气。
“他娘的,这种事真不是人干的,下回不管老大说什么我都不干了!”他骂骂咧咧地嚷嚷了一声,用手在旁边地硬土上撑了一把,一跃跳了出来。环顾了一下四周环境,见没有外人,他便飞快地蹲下身子在坑四周做起了伪装。当他觉得这看上去像是野狼拖走了尸体之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便拍拍手,一路走一路清理脚印,很快离开了岗子。
仅仅是第二天。寇明生就和刘成带着大批侍卫亲军司的亲军赶到了这里,随行地还有昨日埋下尸体的两个小太监。当两人依稀找到埋尸体的位置。发现的却是一个浅浅的坑时。脸色一下子都变得刷白。
“我们……我们昨天明明是……一定是天杀地野狼把尸体拖走了,刘大人。寇大人,我们绝对不敢有半点虚言!”
“别说了!”
寇明生昨天查遍了所有簿册,最后证实自己绝对没有签发这样一条手令…………事实上,一般宫人或是太监的调动都不过是登记在册然后口头吩咐一下,可豫如虽然是贵仪,但毕竟还是皇帝的生母,所以一应规矩其实已经和皇太后差不多,全都需要报备。也是因为最近事多,玉宸宫更不可能事事都对崔夙报备,谁知道竟出了这么一件莫名其妙的事。
好容易按下了心头那种沮丧恼火的情绪,他才对刘成问道:“刘大人,您看如今该怎么办?”
刘成接到崔夙的口信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此时便冲着身旁的两个亲兵点了点头。这两人慌忙滚鞍下马,小心翼翼地从两边绕了过去,几乎是伏在地上仔细查看。这时,刘成方才叹了一口气:“他们当初在军中都是最擅长查看痕迹的,且看看他们有什么结果。不管是否真地被野狼拖走,这都是没法查的。除了这方面之外,此人如何进宫的也该一条线仔细查下去。”
“谁说不是?”寇明生没想到刚刚上任就遇到这样一件棘手地事,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不瞒刘大人你说,宫中已经开始查了,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查不出什么。人家步步先机,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难不成非得要天下大乱才安宁么?”
这又有谁知道呢?
刘成自失地摇了摇头,此时,其中一个亲兵也回转了来,平胸一礼就直截了当地禀报道:“刘帅,属下刚刚查了一下附近地痕迹,看起来地确像是野狼拖走的。不过,其他几处地方地痕迹看上去很老,不像是最近的事,所以属下觉得,这痕迹是假造的可能性也不小。”
刘成和寇明生交换了一个眼色,后者便客气地问道:“若是人为假造,可知道是有人接应,还是被埋下去的尸体根本没死?”
人根本没死!这下子不单单是那个亲兵微微一怔,两个昨天埋尸体的太监更是浑身打颤,差点没一头栽倒在地。就连刘成也颇感意外,但想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也曾经听到过类似这样的奇闻,遂向那亲兵点了点头。
那亲兵不禁犹豫了一下:“这个……属下不敢保证,但也有可能。而且从痕迹来看,不像是有人接应,倒确实像是有人从坟坑中爬出来,然后又作了遮掩。只是这都是猜测,没有证据。”
联想到一个大活人从乱葬岗子上的坟坑中爬出来,就连刘成这样的人也觉得心里一阵不舒服,更不用说寇明生带来的两个小太监了。至于寇明生倒不在乎这是事实还是猜测,只要有这种可能,那就代表谋划的人做了精心准备,这也不枉他走这一遭。
刘成终于挥手下令道:“散开,在周围一里之内搜寻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随着一阵马蹄声,刘成身边就只剩下了两个护卫。望着若有所思的寇明生,他缓缓策马上前,低声叹了一句:“新官上任,你这次的麻烦不小啊!”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二章 矛头所指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二章 矛头所指 寇明生倒不认为这事情的麻烦都在他身上,而结果确实如此。事实上,当得知外头调查出了这么一个结果时,崔夙只不过置之一笑。外头有刘成操心,宫里有刘宇轩和寇明生,至于玉宸宫有徐莹看着。这样强大的阵容若是还有什么差错,那就真的是天数了。
中了制举的名单很快张贴了出去,一共十二个人。制举第三等的只有陈申一个,余下十一个全都是第四等。然而,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这十二个人全部没有依照往日惯例经过吏部铨选注官,而是在赐宴之后全部授了待诏之职。
待诏是前朝的官职,本朝并没有这样的头衔,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前朝的待诏相当于本朝的秘书监,其中的待诏只有一个职责,那就是代皇帝草诏!群起而反对的人自然不少,然而,区区八品的职衔却让那些反对的声音难以找到发泄的渠道。
不是真正的翰林知制诰,待诏两个字实在是语义含糊,与此同时,左右相全都保持了沉默,这也是使得其他人难以找出领头的上书反对。就在外头议论最大的时候,太皇太后盖印的一道旨意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准十二待诏奉旨全天出入北辰门!
徐肃元如今已经不是国公,上任几个月。这个户部尚书地位子已经渐渐坐稳了,便有些高官的矜持。不再像那些闲散贵族那样每日里只是四处闲逛过日子。但是,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却不可能一下子全都弃之不管,因此平日上门拜访地亲戚朋友依旧是络绎不绝。
这一日正好是他母亲的八十大寿,他照例告假在家一力打理,宫中也送来了丰厚地赏赐。这自然让他更觉有面子。朝官即使不能亲来,也大多派人送礼上门,贺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把原本宽敞的徐府挤得水泄不通。国公的爵位虽然已经没了,但这宅邸却还是按照当年的规制,太后有言特赐,其他人当然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看着那亭台楼阁阵阵惊叹。
闹哄哄一场寿筵过后,一干朝官各有事情纷纷散去。几个往日和徐肃元交好地皇亲国戚却留了下来,几杯酒过后,就有人说起了那十二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待诏。
而别人不知道内情。徐肃元却是得过嘱咐的,立刻把脸一沉:“你们知道什么。此事是有旧例的。你们全都是不管事的人,何必听人撺掇在这件事上缠夹不清?”
听了此话噤若寒蝉的人不少。但是不服气的人依旧有之:“可是,这让人随便出入宫闱,成何体统?”
“那是去草诏,你以为是去干什么!”
徐肃元一句话吼出来才觉得有些失言,但想到这正是外头人猜测的事情,崔夙也并没有说一定要保密,脸色方才渐渐好看了一点。环视众人一眼,他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地嘱咐道:“各位都是世袭爵位的人,子弟当中有成器地也有不成器的,长公主已经禀明了太后,不日就要遴选人才了。虽说世人皆重进士,但这次朝廷空缺的也不是闲职。各位若是真地想光耀门庭,就自个回去好好准备吧。”
有了这样的口信,大多数人便坐不住了,纷纷起身告辞。到了最后,唯有徐肃元地妻兄奉国公张建留了下来。见没了外人,他便上前低声提醒道:“姐夫,你如今不是国公,这圈子里地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鲁王的人这些天找了不少家国公说话,原因只有一个,听说是要求加封死去地永乐公主为永乐长公主。我寻思你不知道……”话还没说完,徐肃元便霍地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问道:“此话当真?”
“那当然,人家都找上了我,话说得很婉转,什么永乐公主孝行感动天地,王爷只是为了替女儿争一个名分。”张建看到徐肃元脸色越来越难看,愈发觉得自己没有轻易答应是明智的选择。他瞥了一眼四周,声音忽然又放轻了几分:“听说鲁王的人这些天活跃得很,连宫里似乎也伸过手了。”
如果徐肃元如今还是国公,那他当然不会在乎这些事,横竖与己无关。但是,他眼下是朝廷要员,无论太皇太后还是崔夙都对他更是信任有加,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还是将来,他都不可能轻易下船。联想到宫内发生的几件古怪事,再想到京兆府卖力追查的陈府无名男尸一案,他隐约感到,鲁王李隆昌仿佛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时间不敢小觑了此事。
“这件事你做得不错!”
他点了点头,随后一字一句地嘱咐道:“你家那几个小的自己好好选选,不拘嫡庶,只要是好的就把名字报给我。长公主说过,从民间选人才固然是一条路,但同样不会如以前那样冷落了亲贵。虽说不至于人人像我一样,但好歹总比以前好,你明白么?”
“明白明白,总而言之,我家那几个小子就要靠姐夫提挈了!”张建一下子眉开眼笑,又待了一会便立刻起身离去。而在他走了之后,徐肃元立刻匆匆回到书房,很快写好了一份奏折,封好之后一刻不敢耽搁地派人送进宫。
而当这份奏折出现在崔夙案头的时候,她正好刚刚见完京兆尹何雄,脸上的阴云尚未散去。据三个知情人士一一辨认,确认无名男尸确实是鲁王府失踪的侍卫,而鲁王府却对外宣称那个侍卫回去探亲了。而外地传来的信息却证实根本没有这样的事,那侍卫的家人根本没有见到过他的踪影。如此一来,鲁王李隆昌的嫌疑就更加大了。
可是,李隆昌真的就是这一切怪事的主使?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三章 初见凌亚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三章 初见凌亚 “他既然寻思着要靠册封永乐寻一个颜面,就依着他吧!”
听说李隆昌四处在打这个主意,太皇太后却并没有着恼,而是微微叹了一口气:“说起来永乐和你差不多年纪,如果现在还在,也好给你做个伴。你大舅舅那么多孩子,我看得上的就只有一个永乐,如今只后悔当初没有把她留在京城,硬生生地送了她的性命,着实可惜了。也罢,横竖哀家都落下了一个心狠的名声,这一次不妨成全你。”
见崔夙面露不解,太皇太后便摇头笑道:“既然你大舅舅找了那么多人,必定是要上书的。到时候你不妨准了,然后哀家驳回,你再上书几次,哀家不得不勉强应了。这样一来,你大舅舅必定没有其他话好说,就是群臣,也会赞你知礼。这事情还能这样办?
崔夙简直是听得目瞪口呆,好一阵子方才回过了神。先是想到太皇太后为此不惜毁誉,转而又想到了她反反复复的病情,心中不禁沉重了下来,却不好反对。她究竟没有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拿出来和太皇太后说,挑了几份不咸不淡的奏折念了,见其沉沉睡去,方才收拾了东西悄悄退了出来。
刚刚出了暖阁,她便瞥见了凌铁方,不由得一阵奇怪,才想叫住他问个分明,他就主动上前来:“长公主,太皇太后如今醒着么?”
“太皇太后已经睡了。”崔夙见其面色焦躁,当下便追问道,“什么事这么紧急?”
凌铁方提起他爹,崔夙立刻想到,当日太皇太后出宫遇刺,却仍然半途去看凌亚。刘成曾经说过凌亚当初为了救先先帝而断了一条腿,而太皇太后在听到这个名字时反应那么大。这无不证明中间似乎别有曲折。只是联想到徐莹的警告和傅海的诊断,她略一犹豫就摇了摇头:“不是我不答应你,而是太皇太后如今虚弱得很,恐怕不适合外出。”
见凌铁方似乎很失望,她沉吟了一会便又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你爹真有要事,不如我和你一起去见他。”
凌铁方没料到这番话会带来这样地结局,一时间目瞪口呆,好半晌反应过来之后便连连摇头:“长公主,不是我不带你去。而是我爹性子古怪,不喜欢见到很多外人……”
“就我和刘宇轩跟你去,没有其他外人。”
“这……”
见崔夙一副铁了心的模样。凌铁方顿时没了主张,犹豫来犹豫去。最终才勉强答应。而崔夙早就想见一见这位神秘人物。连忙派人去叫刘宇轩。
“去见凌伯伯?”刘宇轩的眉头不禁皱成了大疙瘩,看了凌铁方一眼。他方才低声提醒崔夙道,“我地功夫大多是凌伯伯教的,他脾气相当怪,若是可以,你还是别去地好。就算真要去,不如还是我走一趟吧?”
刘宇轩的话反而更加激起了崔夙的好奇,自然,这个提议她丝毫没有考虑。命人去嘱咐了徐莹和田菁,她换了身男装便和凌铁方刘宇轩一起出了宫城。无论是谁乍一眼看去,都只会认为她是个普通的侍卫,绝对不会认出他的身份。
京城外地田庄大多都是达官显贵置办下的,动辄数百顷。崔夙跟在凌铁方后面纵马疾驰,一路上经过了好几处田庄,直到远远看见一座山,这才发觉凌铁方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此时,后面的刘宇轩策马追上,点点头笑道:“凌伯伯就住在这里,绕过山就是了。”
绕过那座山,三人的马速更加放慢了下来,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崔夙也望见了山脚下有一座木屋,四周用篱笆围得严严实实,似乎只是普通农家。很快,他们便在篱笆外下了马,凌铁方匆匆拴好马之后三两步开门冲了进去,高声叫道:“爹,我带客人来了!”
话音刚落,木屋的门就一下子打开了,一个两鬓苍苍,约摸五六十岁的男子拄着单拐走了出来,只看了凌铁方一眼就把目光投向了门外的刘宇轩和崔夙,眉头立刻紧紧皱了起来。“我不是和你说过除了她谁都不见么?你还带刘家小子和外人来干什么?”
刘宇轩见势不妙,连忙开口唤道:“凌伯伯!”
他只是叫了一声,凌亚便不耐烦地道:“我早就说过,你本事都学成了,不必再来了。带着你的同伴赶紧走,我不想见外人!”
凌亚一出场,崔夙就看见了他地拐杖和那条有些僵直的腿,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太皇太后讳莫如深的那些往事。待听得凌亚下逐客令,她不敢再浪费时间,连忙上前道:“凌前辈,铁方已经转达过你想见太皇太后地意思,只不过太皇太后如今身体虚弱再加上行动不便,所以我……”
话音刚落,她只觉得两道犀利如刀的目光落在了脸上,整个人似乎被一股森寒地气机锁定了,根本动弹不得,一时间心头大骇。好在这一感觉来得快去得快,只消一会儿,她就重新恢复了自由。
“你是镇国平安长公主?想不到当日那个襁褓中地婴儿,如今已经这么大了!”
凌亚脸色怔忡地打量了崔夙半晌,忽然叹息了一声,喃喃自语道:“本来想告诉她的,谁知道来地竟然是……难道,这一切都是天意?”直以来,崔夙对于自己的身世都是耿耿于怀。除了太后透露的那一星半点之外,从来没有人敢说半个字。此时此刻,听到凌亚竟然提及襁褓中的她,她顿时眼睛大亮,恨不得立刻问个清楚。
“也罢,既然你亲自来了,也和太皇太后亲自来差不多,你们都进来吧!”凌亚淡淡吩咐了一句便转身进屋。见此情形,崔夙迫不及待地追了上去。倒是刘宇轩和凌铁方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立刻紧随其后。
PS:穿越到现代科技君主立宪的的大明帝国,平凡女居然变成了拥有美男外貌的特异女,又离奇负债1亿!?突破外貌与性别的障碍,谁说10亿与帅哥老公不能兼得?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四章 迷离往事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四章 迷离往事 和木屋简陋的外观一样,屋内的陈设也显得简简单单,就连椅子也只有两把。因此,在崔夙和凌亚坐下之后,凌铁方和刘宇轩就只能一边一个站着。凌铁方是满不在乎,而刘宇轩则把耳朵竖了起来。他深知凌亚往日有多么沉默寡言,所以对今天对方的破例着实满腹期待。
“凌前辈……”
对于这个称呼,凌亚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便打断了崔夙的话头:“你如今是长公主,不用叫我什么前辈,直呼其名也没有关系。皇家人不和草民叙辈分,否则若是按照我和你母亲当日的交情,我的辈分至少长你两辈。算了,这些都不说了,我只问你,太皇太后如今究竟怎么样了?”
冷不丁听见一声辈分,崔夙顿时有些茫然。太皇太后如今已经六十有四,而眼前的凌亚虽然两鬓苍苍,但不管怎么看似乎都不过五十出头,又怎么可能比她辈分长两辈?饶是如此,她却不想在人面前留下一个倨傲的印象,更加上听到对方是问太皇太后的情形,因此踌躇片刻便略略欠了欠身。
“太皇太后如今的身子比不得从前了,尽管有太医竭力照料,仍旧是时昏时醒,一天中能够真正见人说话的时候不超过两三个时辰。”若是面对别人,崔夙一定会含糊其词,但此时她却决定和盘托出,“太皇太后如今只是勉力支撑着,毕竟内外有异心的人实在太多,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