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清缚鬼录-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萨克多双手将其他二人拉到香炉面前,双膝下跪手持一柱香,正言道:“停云落月,隔河山而不爽斯盟,旧雨春风,历岁月而各坚其志。毋以名利相倾轧,毋以才德而骄矜。余萨克多今日于阿胜、周淮安两位兄弟义结金兰,既神明对誓,辉生竹林,愿他年当休戚相关。谨序。”

  “余愿与哥哥同生死,共患难,忠诚之心、苍天可鉴!”阿胜、周淮安二人亦拜道。

  “达图索,拿酒来!”

  达图索端来了三碗酒,三人举杯相敬,一饮而尽。

  “大哥、二哥,今日盟约,淮安今生定不相忘,时间紧迫,我要告辞了!”周淮安抱拳说道。

  “好,达图索,给淮安兄弟备一匹快马,白银五十两,以做盘缠!”

  “大哥,这?”

  “哈哈,来日兄弟相会再说,路上小心。记得养好自己的伤,这瓶刀创药是我蒙族特产,也拿去吧!”萨克多从怀中掏出一个药瓶递给了周淮安。

  “大哥、二哥,淮安,告辞了!”周淮安拜了三拜。

  “三弟,你去往何处?”阿胜忽然问道。

  “玉门关!”周淮安答道。

  “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在塞外是非多!贤弟保重!”

  “保重!”

  (返回2007年11月16日)每每翻译到这个时刻,我的心里总是那么澎湃,仿佛我也站到了时代的那一段。于是我想借我的笔来抒发下当事人的心情和感受。这就叫做笔者的咏叹调吧!

  咏叹调

  周淮安的心声

  父亲脚上沉重的镣铐声时刻在我耳边想起,

  孩子啊,你要为国家大义去献身

  去战斗

  离开我吧,京城的血腥太多了

  院子里的六瓣梅花盛开了

  玉门关有人在那里等候着你

  在这个痛苦到心里却无言的年代里

  在另外一个战场上

  去寻找你的安慰。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一章 分道扬镳(3)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十一日

  周淮安走后不久,榆次城里又是一阵骚乱,只见一队黑压压的官兵从远处奔来。

  “大哥,这……”达图索再次紧张起来。

  “别慌,这些官兵是来接我们的!”阿胜说道。

  “阿胜二弟,你又把哥哥弄糊涂了!这次你可别说你是明朝军队的头领。”萨克多不解地问。

  “哈哈,那倒不是,这些人是来接杨大嫂和天儿的。这次我的身份只是杨大嫂身边的仆从罢了。”阿胜笑着说,“哥哥不用紧张,这些官兵比那些阉党要好很多。”

  说话间,那队官兵已经跑到客栈外面,停了下来。

  “报告千总大人,这就是顺昌客栈!”

  “嗯,速速下马,迎接杨夫人!”门外传来一个威武的声音。

  这次进来的是几个官兵,带队的是一个身披黑甲的威武汉子。

  “请问那位是杨奉举杨大人的夫人?”那个威武汉子彬彬有礼地问道。

  “我是!”母亲拉着我的手说道。

  “我是太原府副总兵杨奉先大人手下的千总段抖抖,嫂夫人,其他这些人呢?”威武汉子指着其他人问。

  “我是夫人的随从阿胜!”

  “我是夫人的丫环阿娟。”

  “这几个是我们路上碰到的几位蒙族商人!”母亲指着萨克多说道:“他们一路上帮了我们很多忙!”

  “嫂夫人,杨总兵得知东厂锦衣卫在此搜捕要犯,特飞鸽传书命小人快马加鞭接送夫人回太原。夫人请收拾东西上路吧!”段抖抖说道。

  “好,阿胜、阿娟收拾东西上路!”母亲说道:“萨克多兄弟,你们下一步打算去那里,顺路的话……”

  “呵呵,杨夫人,我萨克多要去阳曲(当时太原府府治所在地)办一些事。您和阿胜兄弟一路走好。”萨克多豪放地说。

  “大哥,那我先走一步了!”阿胜说道:“来日太原再会!”

  “再会!”萨克多抱拳道。

  “兄弟们,护送嫂夫人出城!”段抖抖喊道。

  “是!”门外上百名铁甲卫士喊声震天。

  “报告千总大人,我们刚刚在城外被锦衣卫盯上了!”一个兵士忽然报道。

  “哼,锦衣卫和太原镇守兵向来河水不犯井水,我段某倒要看看他敢怎地!出发!”

  “大哥此地非久留之地!你也早点离去吧!”阿胜对萨克多说道。

  “哈哈,兄弟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杨大嫂、阿胜兄弟、小天儿来日再会!”萨克多豪爽地说。

  “好的,那我们先走了!萨克多兄弟保重!”母亲说道。

  “大哥,再见!”

  “萨克多叔叔,再见!”

  一辆豪华的马车载着我母亲和阿娟三个人缓缓离开,我拉起窗帘,看着雄伟的清虚阁离我们远去!

  当我们离开后不久,几个黑影从楼阁、街角等处闪到离萨克多面前。

  萨克多从怀中掏出一个铜制腰牌,那些人见到腰牌纷纷下跪。

  “参见贝勒爷,郡王爷在阳曲恭候多时了!”那些人低声喊道。

  “嗯!你们退下吧,以后不要这样露面!”萨克多说道。

  “是,贝勒爷!”那些人瞬间而散!

  “达图索,和我去思凤楼,其他人留下整备车马,晚上出发去阳曲!”

  “是!”众人连忙分头行事。

  思凤楼与清虚阁并称榆次两大名阁,因为其从任何角度望去,檐角上都似有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思凤”。西晋苟浪为榆次知县时,因治理有方,政绩卓越,便有了“有凤集于晋魏榆的传说”,宋朝时便盖起了这座思凤楼。

  在思凤楼的三楼上,一个幽静而淡雅的房间里摆着一个小茶几,茶几周围放着三个凳子,一个婢女在泡着茶!

  此时,两个凳子上已经坐了人,他们在等第三个客人的到来!。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二章 萨克多之谜(1)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十一日中午

  这时,萨克多正带着达图索和几个亲随前往思凤楼作客。

  “大哥,这样去安全吗?”达图索低声问道:“要不要多带几个暗哨过去?”

  “哈哈,不用担心,这几个客人对我们是非常友善的!”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到了思风楼下。

  这时的思风楼异常安静,做为榆次府大员们夜间吟诗作对的热闹场所,白天却显得非常冷清。

  “大哥,这楼附近至少有十几个点子!”达图索说道。

  “没事!”萨克多冷静地说。

  “几位客官,我们这白天不接待客人的!”一个小二从门口跑了出来。

  “青冥浩荡不见底。”萨克多吟出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

  “日月照耀金银台。”小二轻声和道:“掌柜的,客人来了!”

  “客官,请进请进。杨大人恭候多时了!”一个手持黄铜烟杆掌柜打扮的人迎了出来。

  “好。”萨克多迈进了思凤楼。

  走到楼梯口,那掌柜的用烟杆挡住了达图索等人的路:“杨大人与萨克多老爷有要事商量,其他人暂时在这边喝茶。小二,给这几位客人备茶!”

  “你们这!”达图索脸色阴里下来。

  “达图索,你和其他几个兄弟去那边喝茶,我去去就来!”萨克多示意达图索不要冲动。

  “大哥……”达图索说道

  “没事。”

  当萨克多走进三楼小阁子的时候,里面两个人赶忙起身迎了过来。

  “锦衣卫太原府总管刘虚实恭迎贝勒爷!”那个瘦高个竟然是昨天搜查客栈的锦衣卫头子刘虚实。

  “这位是……”刘虚实正准备介绍另外一个中年男子。

  萨克多接口道:“哈哈,这位一定是东厂理刑杨寰杨大人,有礼了!”

  “贝勒爷,这说那里话,来来来坐。”那个中年男子嗓子有点沙哑:“贝勒爷,我们督公和贵方约法三章,互不干涉私政!”

  “哈哈,那是!”萨克多坐了下来,轻轻喝了一口茶。

  “可是贝勒爷昨天救了周淮安,放走东林党,还包庇杨奉举的内人,这可都犯了我们的约定啊!”杨寰说道:“要不是看到贝勒爷昨天以马镫之伤示警,我们昨天完全可以把这帮人一网打尽!”

  “哈哈,杨大人说的一些话我真是听不明白!”萨克多出了一身冷汗,他没想到这些宦官知道的这么多。

  “那个叫‘张三’的男人倒是挺有本事的,竟然一时间迷惑了老夫的眼睛,幸好得到杨大人提醒,我才发现我上当了!”刘虚实说道:“做掌柜的十跟手指常年拨弄算盘,手指心一定会起老茧的,可那个叫什么‘张三’的,手指心没有一点老茧,手背倒是指骨突出,一定是个练武功的点子。后来,经过我们查实,原来那一对母子就是与东林党密切相连的杨奉举的妻儿,而那个所谓的‘张三’本名叫作阿胜,这个人对我们来说一定是条大鱼。”

  “即使不是你们所说的大鱼,我也觉得他是个人物!”萨克多说:“我与他两人结拜为兄弟,也是为了我们两家的利益着想。如果阿胜、周淮安这样的人能为你我所用,这天下还能不平吗?所以为了我们双方的利益,我希望你们不要动这两个人。”

  “嘿嘿,我们和你们大金处事方法不一样,我们是赶尽杀绝、不留后患,没像你们婆婆妈妈的!”杨寰说道:“不过,这次既然贝勒爷这么说了,那我们暂时就放过周淮安、阿胜这批人。不过,万一他们再有逆反朝廷的举动,刘虚实,你知道该怎么办吧?”

  “知道,杨大人,小的理解。”刘虚实答道。

  “好,这桂花茶不错!”萨克多笑道。

  “上次送你们的辽东经略图,可曾派上用场?”杨寰说道:“最近听说你们主子迁都沈阳,正在积极筹划进攻辽东了吧?”

  “哈哈,你们的消息果然灵通啊。所以说我们大金没有选错朋友,到时候平定这个天下,有你们的功劳!”萨克多说道。

  “这份宣府经略图是我们督公送你们的礼物!”杨寰从袖口里掏出一卷丝制卷轴。

  “哈哈,很好,很好。”萨克多轻轻展开那幅卷轴一看,大明在宣府一带所有的兵力配置一目了然,一些重点防御关卡还注明了兵力配置、城墙高度与粮草存量,萨克多随即笑着说:“我回去一定向大汗禀报你们的功劳,这次一万两黄金将按照老路子送到你们督公手中!”

  “那就劳烦你们了!”杨寰阴笑地说,“来来来,继续喝茶!” 。 想看书来

第十三章 萨克多之谜(2)
“对了,京畿经略图现在怎么样了?”萨克多问道。

  “这就伤透我们督公脑筋了。京畿经略图一直在东林党人手中,现在我们抓了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等党首,许显纯许大人正在日夜刑审,也希望早日得知京畿经略图的下落。要不然也不会让他们活到今天,嘿嘿。”杨寰摸了摸光秃的下巴,“不过最近暴民之乱和边塞兵变倒是让我们九千岁伤透了脑筋!”

  “哈哈,如果贵方能早日获得京畿经略图,我们将奉上黄金十万两,现在我们九边经略图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现在只差大同府和太原府两边经略图,我们大汗也是伤透脑筋啊!”萨克多说道。

  “大同、太原一带自古就是入主中原必经之要塞,这两地都有皇上信赖的重臣把守,太原总兵刘翊、大同总兵渠家桢个个手握重兵,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九千岁三番五次想招纳这些人,可惜都未成功!”杨寰说,“你们大可以从辽东入关,何必多番周折啊?”

  “唉,我们大汗也有这个想法,可惜辽东经略孙承宗在关外辛勤经营四年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石,再加上手下有袁崇焕这等将士,我们倍感攻城之艰辛啊!”萨克多说道,“虽然我们取得柳河之战的胜利,可惜并未触动孙承宗的根基!”

  “嘿嘿,这就不用贝勒爷操心了,前不久我们接到令尊大人的密函,信中请求我们九千岁出马撤掉孙承宗。这个孙承宗也是不识时务,常与我们厂卫作对,督公本来就对其非常不满,现在撤他的职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替换他的人都选好了,就是督公的亲信兵部侍郎高第高大人。”

  “哈哈,那这事就好办了,等高第一上台,我军就大举进攻辽东!到时候顺水推舟,这天下唾手可得!”萨克多笑道,“不过这大同、太原一带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这次我入关就是奉父王之命来弄清这两地的布防情况!”萨克多知道自己即使现在不透露这点来意,对方也猜得到了,还不如直接说出。

  “哈哈,心照不宣了!”杨寰笑道,“刘公公!”

  “小人在!”刘虚实赶紧回话。

  “贝勒爷在太原一带的安全就交给你了,可别出什么乱子!”

  “小人知道、小人知道!”

  “那倒不必了,不知可否问下,杨大人来太原有何公干?”萨克多问道。

  “呵呵,咱做奴才的,还不是想为主公分点忧愁!”杨寰笑道。

  “那我就不多过问了!”萨克多笑道:“时间差不多了,谢谢杨大人的茶水,再下要告辞了!”

  “贝勒爷有要事在身,杨某也就不多留贝勒爷了!”杨寰起身送萨克多下楼,“希望以后能多和贝勒爷喝喝茶、叙叙旧!”

  “哈哈,但愿如此吧!”萨克多豪笑着说。

  当三个人走下楼阁的时候,掌柜的和小二迎了上来:“客官走好!”

  坐在一楼大厅喝茶的达图索看到下来,连忙起身朝这边走来。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两位就是无形和鬼魅吧!杨大人手下真是人才济济啊!”萨克多指着掌柜和小二道。

  那掌柜和小二的脸色顿时惊诧万分。

  “嘿嘿,那里那里,什么无形和鬼魅!贝勒爷说笑了!”杨寰干咳了两下。

  掌柜和小二赶紧走了开去。

  “哈哈,我萨克多也算是个商人,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像刚刚这两位掌柜的用着黄金烟杆子,小二带着翡翠戒指的。那两样东西做工精细,应该是宫廷之物吧!”萨克多笑着说,“好了,达图索我们回去了!”

  “是,大哥!”

  看着萨克多走出思凤楼,刘虚实凑到杨寰面前说:“杨大人,这个贝勒爷不简单,竟然一眼就看出了无形和鬼魅的真实身份。”

  “嘿嘿,哪有什么,这点漏子是我故意让无形和鬼魅做出来给他看的!你以为田大人手下的四大护卫是吃素的?”杨寰阴笑道。

  “这,卑职想不明白了……”刘虚实道。

  “想不明白好啊,想明白就不好了!”杨寰若有所思地望着萨克多离开的那条路:“他走这条路,我们呢?”最后杨寰说了句没人能听懂的话。

  思凤楼外,萨克多一行向客栈赶去。

  “大哥,这回来的一路上没发现点子的身影!”达图索说。

  “呵呵,杨寰城府深得很呐。”

  “大哥,你怎么确定那掌柜的和小二就是无形和鬼魅呢?”

  “我本来没在意,但是那掌柜的用烟杆子拦你,故意让我看清楚他那个黄金烟杆子,我才醒悟过来的,他那烟杆子让我联想到周淮安身上的伤口。昨天我还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得什么样的兵器杀伤了周淮安,原来是他的烟斗。”萨克多说道,“说不准这是人家故意让我看的。”

  “无形和鬼魅是田尔耕手下的爱将,这下我们可看清楚他们的样子了!”达图索笑着说。

  “不一定,你刚刚看到的只是假象,他们可能是无形和鬼魅,可能只是替身罢了,下一次我们仍然认不出他们的!”萨克多说道,“不管他们了,准备晚上去阳曲!”

  “是,大哥!” 。。

第十四章 初到晋阳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十二日傍晚

  一个多月的行程,经历了多少风雨,我们在百余名黑甲骑兵的护送下终于抵达了太原。               太原向来是历代王朝的北方重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不幸的是数百年前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截断太原龙脉,一把火将晋阳烧成了废墟。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

  走进太原,我时刻感觉到有种古老的气息在缠绕着我,仿佛几百年前赵光义火烧晋阳城的硝烟味仍然在空中弥漫,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望着远山中耸立的双塔,我的心情无边激动。

  我终于回到太原了,十年前和父母亲离开家乡前往京城,十年后我终于可以真实地看到这个城市。虽然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但是这里并没有在我无知年幼的心里留下任何印象。

  现在十五岁的我终于可以用一个懂事的男孩的目光来感觉这个城市。

  我们一行人走过了一条又一条街道,最后终于在一个宅院前停了下来,这时已经是华灯初上。

  当母亲牵着我下了马车时,我才发现这个宅子是那么庞大,庞大得在黑暗中显示不全它的轮廓。宅子大门口高高挂着一个匾额,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依稀看到写着“世德流芳”四个大字。

  门口两边各站着四个黑甲卫士,段抖抖和那些卫士打了个招呼,其中一个卫士赶紧跑到里面去传报。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七、八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弟媳回来了!”那个中年男子一眼向母亲这边看来,“路上辛苦了吧?”

  “弟媳好!”那个中年男子后面一个妇人颔首道。

  “婶婶好,弟弟/哥哥好!”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在那里调皮地喊着。

  “呵呵,大哥、嫂子有礼了,柳卿这次带天儿回来要麻烦大家了。”母亲连忙回礼道,“天儿,快向大伯、伯母请安!”

  “伯父、伯母好!”我有点不自在地说道。

  “哇,你就是天天啊,我们哥俩可想见你了。走啦,一起去玩啦!那两个小孩蹦了过来拉着我的手就往院子里面跑。

  “你看这些孩子,呵呵,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快进屋吧!抖抖,带领兄弟们把行李搬进来!”大伯说道。

  “好的!”

  当阿胜和阿娟搬行李下来的时候,大伯忽然朝阿胜说了句:“怎么是你?”

  “是我!”阿胜低声答道。

  “你舍得回来了?”大伯带着责怪的声音说。

  “回来一段时间吧!”阿胜仍然低声说。

  “进来吧!”大伯对阿胜的口气稍微缓和了一点。

  “阿胜叔叔,快点来啊!”我一边朝着阿胜喊着,一边已经被两个表兄弟拉进了府里。

  “房间都备好了,简单洗漱下到大厅吃饭吧!”大伯一边领着我们走过回廊一边说道。

  “谢谢大哥了!”母亲答礼道。

  “阿菊、阿芳快带夫人她们去洗漱!”

  “是,老爷!”两个丫环应道。

  “报告杨大人,行李搬好了,还有什么其他事吗?”这时段抖抖在外面问道。

  “没事了,你们先回大营吧!”大伯说道。

  “是,大人!”伴随着一阵铁甲摩擦声,门外的百名官兵瞬间离去。

  当我们回到大厅的时候,里面已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大厅四周亮起了灯笼,在灯火照耀下,我看到厅正面挂着一张巨大的松鹤图,图两边的对联写得龙飞凤舞。图下面摆着一张长方形的古色古香的檀木桌,上面放着一个供奉神灵的牌位,然后桌子上摆了一些诸如烟炉、纸张、贡品的东西。桌子两边放着一对齐人高的青花瓷瓶,瓶子里插着几支青竹。

  木桌前面就是客厅,可能是迎接我们的到来吧,今天把饭桌摆在了这里!

  大伯父看到我们走啦过来便起身相迎道:“弟媳来坐这边!”

  “天天,过来和我们一起坐。”伯父的几个小孩把我拉到了他们身边。

  大家入座后,大伯拍了下掌,门外进来了四、五个丫环,顿时桌上摆了十余道形色味各异的菜。

  “呵呵,弟媳,从你们离开老家后,我们也有十多年没见了吧?奉举倒是一个人回来过几次。”伯父笑着说。

  “是的,大哥!”

  “弟妹,倒是没显老,姐姐我就不行了,这么多年都人老珠黄了!”伯母道。

  “呵呵,嫂子说笑了,嫂子还是那样年轻,说是过了十年,就是过了几天一样。”母亲的一番话引得伯母开心地笑了起来。

  “哈哈,弟媳真会说话,弟媳当年走的时候我这两儿子才五、六岁,女儿刚刚出生,转眼间就这么大了,都不认识了吧?”伯父笑道

  “好像两个孩子一个叫飞儿一个叫文儿吧?那时候小女儿还没起名字呢!”母亲说。

  “呵呵,弟妹好记性啊,我这大儿子叫杨行飞,飞儿,向婶婶问好!”伯母说道。

  我身边那个个子比较大的男孩站起来非常自在地向我母亲问好:“婶婶好、表弟好,飞儿欢迎你们回家。”

  “哈哈,那个是二儿子,杨行文,自小身体不好,不过脑瓜子倒是挺聪明,深得私塾先生的赞赏。”伯父指着我身边一个比较瘦弱的男孩道。

  “婶婶好!”那个男孩问好的时候还鞠了一个躬。

  “最后这个是我小女儿,杨行可,可儿今年才十岁,说话倒像大人了。”坐在伯母身边那个伶俐地小女孩听到母亲赞扬她,开心地说:“杨天哥哥显得好老气哦!”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呵呵,妹妹我今年才15岁啊!对了,天儿向伯父伯母请安,也向哥哥、弟弟、妹妹问好。”我站起来说道。

  “哈哈,你倒是挺自觉的啊!”可儿指着我说!

  “哦,阿胜哪去了?”伯父扫视了下周围问道。

  “他啊,和阿娟他们一起去吃饭了!”母亲说道。

  “呵呵,不管他,来大家吃饭、吃饭!”伯父说道。

  “这是咱山西名菜糖醋丸子!”

  “这是红焖猴头!”

  ……

  好久没有这么多人一起吃饭、这么热闹了!看过了一路上人世的苍凉和百姓的悲哀,刹那间我发现,幸福只属于少数的人,比如我伯父!

  “对了,天儿先在家里住上几天,过段时间和飞儿、文儿、可儿他们一起去私塾读书吧,其他时间我还给两儿子请了太原府几位武师来教导拳术,天儿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跟着学学。”伯父忽然想到了我的教育问题。

  “呵呵,那就麻烦大哥了!”母亲说道。

  “哈哈,没什么都是一家人嘛!”

  那天大家讲了很多话,我也时不时地和同龄人说着我的故事!飞儿对那些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事非常地好奇,文儿却对穷困的百姓产生了莫大的同情!可儿嘛,可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第十五章 萨克多之局(1)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十六日清晨

  伴随着滚滚车声,一行人在夜幕掩护下进入了太原府治所阳曲!

  “大哥,我们终于到阳曲了!”忽然传来达图索的声音。

  “嗯,大金三年攻略计划正式开始了,达图索,前往德萌会馆。”另外一个声音是萨克多的。

  “是,全体向西转,去德萌会馆!”

  德萌会馆是阳曲县数一数二的贸易行会,该会馆成员大都以贩卖丝绸、皮毛为生。近年来由于世道混乱,许多商行纷纷关闭,德萌会馆在阳曲县的地位便突显出来,会馆主人令狐笑为人圆滑,做事周全,在他的打理下,德萌会馆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乱世中的一个奇迹,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当时晋商的一个典范。

  据说,令狐笑这人神通广大,利用各种手段笼络了各方势力,不仅朝廷对德萌会馆的商车给予特别保护,山寨土匪也对会馆商车敬而远之,就连在混乱中崛起的后金也对德萌会馆的商车予以优待。

  没过多久,商队便到了德萌会馆之外,这时天蒙蒙亮,会馆的门还没开。

  “达图索,去敲门!”萨克多对达图索说道。

  “是,大哥!”达图索上去重重地敲了几下门板。

  “什么人啊?”一会儿,一个睡眼朦胧的小二探出脑袋来。

  “告诉你们令狐掌柜的,他前几天要的皮货到了!”萨克多说道。

  “好的,各位大爷稍等,我进去向老爷汇报下。”

  过了好一会儿,会馆旁边的侧门打了开来,这个门是专门留个马车进入卸载货物用的。

  “老爷说了先把货物卸下来,叫你们当家的去里屋和他老人家结账!”那个小二带着几个衣衫不整的伙计走了出来。

  “好的,达图索,你带兄弟们去卸货,我去会会令狐老板,巳时三刻准时离开!”

  “是,大哥,保重!”达图索眼中显现出凝重的神色!

  “保重!”萨克多回了一句,然后转身和小二往里屋走去。

  德萌会馆从街上看来并不宽,只有一个侧门和三间档口,但是里面却很深,走过店面,走过货房、伙计房,再走过一段回廊,小二在一个半月门前停下了脚步:“客官,这个小院子,就是我们掌柜的住所,我们这等下人是不允许进去的,要叫小胡子带你进去!”小二对萨克多说道,然后他向里面轻轻地喊了声:“小胡子,客人来了!”

  一个留一截胡须的年轻人不知从那里蹦了出来,“好,客官来吧!”那人爽朗地说道。

  进了小院子,穿过照壁,萨克多眼前一亮,这里竟然是一个世外桃源。

  假山、楼阁、亭台、小池、各种花草点缀其间,一条委婉的小桥穿过池水,桥的那边有一座三层高的小楼,楼上挂着一个匾额,上面写着“翠烟楼”三字,想必那就是令狐笑的住所。

  在小胡子的带领下,萨克多到达了那栋小楼前,“老爷,您等的客人来了!”小胡子向里面轻轻地喊道。

  “哦,让他进来吧!”里面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小胡子轻轻地推开了门,萨克多一脚迈了进去……

  萨克多一脚迈了进去,只见在烛光的照耀下,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背对着萨克多写毛笔字。

  “这里方圆百米没有外人,客官,谈谈你的价钱吧。”那人仍在挥斥方遒。

  “青冥浩荡不见底。”萨克多忽然轻吟了一句挂在墙上的古诗。

  “民不聊生,日月归金(银)矣!”那人长叹一声,缓缓地转过身来!

  在清晨阳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