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清缚鬼录-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冥浩荡不见底。”萨克多忽然轻吟了一句挂在墙上的古诗。

  “民不聊生,日月归金(银)矣!”那人长叹一声,缓缓地转过身来!

  在清晨阳光和烛光的照拂下,那人的样子除了胡须和衣着,竟然和萨克多一模一样。

  “大哥,你辛苦了!”萨克多激动地上去握住了那人的双手。

  “三弟,你也辛苦了,一路上受累了吧?”

  两人四目相交,兄弟之情溢于言表。

  “三弟,这次父王派你来阳曲有什么任务?”令狐笑一把把萨克多拉到了土炕上。

  萨克多一边扯下两腮的胡须,一边脱下自己的长袍,一边焦急地说:“大哥,你要在三刻钟后离开这里,化妆成我的样子,回大金去!”

  “什么?回大金?为什么?三弟。”那个叫令狐笑的忽然感到非常惊诧:“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六章 萨克多之局(2)
“什么?回大金?为什么?三弟。”那个叫令狐笑的忽然感到非常惊诧:“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

  “我这次奉父王之命来太原府,主要有几个任务,一个是把大哥换回去,大汗就要南下了,他不能没有你这样能征善战的将领;另外一个就是叫你把这卷宣府经略图和我过来时画的入晋简要图带回去;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展大金三年攻略计划!”

  “原来如此,你刚刚说大金三年攻略计划是什么?”令狐笑不解地问。

  “哦,对了,这个是大汗交给我的一个亲笔手信,让我见到你时共同开启!”萨克多从怀中掏出一支短笛,然后拧开笛子底部,拿出一个小纸卷。

  令狐笑拿过纸卷轻轻铺展开来轻声读道:“现我军神威大振,不日将攻克辽东,爱孙岳托(令狐笑原名),现特派萨克多接替汝位,汝速速回京,共商大计!为加强太原、大同乃至北京之侦察,提升都察院德萌会馆为中原都察院,直属贝勒代善管理!另即日开展三年攻略计划,行动暗号“鬼火”。英明汗:努尔哈赤”

  什么?这个扬名太原府的商人令狐笑竟然是大金努尔哈赤之孙、大金四大贝勒代善之子、坐拥大金镶红旗的岳托?怪不得他能够在关内外畅通无阻,怪不得他可以在这个艰难的时局中维持一个良好的商会形象,这些都离不开他真正身份的支撑!

  “原来如此,没想到这个事情来得这么快!”岳托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大哥,回去的路线我已经和七弟说好了,他一定会带大哥平安抵达上京的!”

  “什么?七弟也来了,他在那?”岳托露出关心的表情。

  “七弟化名达图索,一路上吃了很多苦,这次行动对他也是一种锻炼吧!”萨克多说道:“大哥我们两长得非常非常相似,一般人认不出来,回去的路上你可以用我的化名‘萨克多’,以后我会逐渐变成大哥一样的‘令狐笑’的!”

  “嗯,这点没问题,最近我很少见客人,一时间你难以进入我的角色,这样吧,我把我的贴身侍卫小胡子留在你身边做照应,他是我从大金带来的好兄弟,另外这个院子我安排了几十个心腹把守。有什么事情可以叫这些人帮助你!”岳托从怀中掏出一个纸折子:“这是我的心腹和我们大金在大同、太原一带的眼线名单,记住了名单前面的四大神兽青龙、*、朱雀、玄武千万不要轻易启用,这几个人可以说是我们大金未来入主中原的重要力量!”

  “好的,大哥。”萨克多说道。

  “来,把你的衣服拿过来给我换上。”岳托说,“我这身衣服和重任一起交给你了,三弟!”

  “小胡子,进来。”岳托换完衣服化好装后朝外面喊道。

  “到!”小胡子马上出现在了门口,随即朝萨克多拜去。

  “老爷在这呢!”穿上萨克多衣服的岳托说道。

  “啊,老爷,这?”小胡子惊呆了,他想不到世界上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

  “小胡子,从今以后,他就是‘令狐笑’!你要好好帮助他,未来我们大金的天下有你的功劳。”岳托道,“我要先回大金了,小胡子兄弟,来日再会。”

  “小胡子虽然不知道老爷要干什么,但是为了大金,小胡子在所不辞!”小胡子拜倒在地。

  “起来,我的好兄弟,我这三弟能不能成为真正的‘令狐笑’就看你了。你留在这里还有更为艰巨的任务!”岳托说道。

  “是,老爷,我一定好好伺候三爷。”小胡子说。

  “我岳托的令狐笑时代过去了,新的令狐笑即将出现,下一步行动暗号‘鬼火’开启。”岳托说道,“小胡子,去帮我简单收拾下东西,一刻后我要离开这里!”

  “是,老爷。”小胡子一闪而去。

  “父王还好吧?好久没见到他老人家了。”岳托转过身来问道。

  “父王一切安康,不过随着大汗年事渐高,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这些对皇位的继承权窥觑已久的叔父们都开始有所行动了!”萨克多不无忧虑地说道,“现在大金四大贝勒各拥重兵,其中以父王与皇太极最有望继承汗位。父王以宽厚得众心、拥有正红旗、和大哥你所率的镶红旗二旗,为他人所不及,以才德言,大汗选贤与能之旨者,亦莫父王。从长幼序齿看,长子褚英贝勒早丧,父王为大汗次子理应居长,由目前的形势开来父亲继位的可能性最大,不过前不久,皇太极在背后对父亲做了些手脚,大哥此次回京也要提防皇太极!”

  “呵呵,皇太极自幼与父王交善,我想他也做不出什么惊天举动,只要大汗安然让位,父亲继位,那是指日可待!”岳托笑道,“三弟,大哥这次一走,下次不知何时见面,一切都要见机行事,千万要保重啊!”

  “大哥,请放心,一切我都会打点好的。”萨克多说道,“锦衣卫那边我已经接过头了,那些势利小人比较好应付。”

  “呵呵,说实话我们要感谢锦衣卫这些人,他们一年多来为我们提供了无数情报,现在他们又在积极捕杀和我们作对的东林党人,这就为我们建国于关外,陈兵于辽东提供了大好时机。身在阳曲,你要搞好和太原总兵刘翊的关系啊,刘翊这老小儿可是根硬骨头啊!”岳托说道。

  “大哥,放心,等到我们大金铁骑横扫中原,再硬的骨头也给他碾碎!”萨克多笑道。

  “三弟,你向来主张以汉治汉,大哥粗人一个,只懂得行兵打仗,父王这次派你来可以说是给你一个大施拳脚的机会啊!”岳托道。

  “老爷,你要的东西准备好了!”门外传来小胡子的声音。

  “好,给我放到门外马车上去。”

  “事不宜迟!三弟,大哥要回去了!”岳托再次紧紧握住了萨克多的手!

  “大哥,一路平安,三年后我会看到你的铁骑来到这里的。”萨克多道。

  “哈哈……”兄弟两会意地笑了起来。

  “走了,三弟!”

  “再见,大哥!”

  说完后,化妆成萨克多样子的岳托大步走了出去,再也没有回头……

  咏叹调

  岳托的心声:

  努尔哈赤——我的祖父、代善——我的父亲

  我回来了,在这个山花漫野、烽火飞扬的日子里!

  依稀记得四年前白塔铺的那一夜,

  手持尖刀,身披铠甲

  狂追明军四十里,

  斩杀明军三千人

  我不是一个刽子手

  但是我是一个战士

  我只能为我国家的强大而浴血奋战

  我也向往着

  向往着像三弟一样能够报读经书、运筹帷幄

  但是,这就是我的使命

  让我再一次重归战场

  我的镶红旗、我的铁甲骑兵、我的军士们

  我,努尔哈赤之孙、代善之子——岳托归来了!

第十七章 狄村之游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六日

  转眼间回到太原十多天了,这段时间陪伴我最多的就是阿胜叔叔了,他带着我走遍了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城市。对于阿胜的这种做法,母亲是非常赞同的,小孩子刚刚到来一个新的城市,是应该四处走走,熟悉下周围的环境。

  这天,阿胜像往常一样来接我出去游玩。

  “嫂子,天儿不会在睡懒觉吧?”阿胜笑着对母亲说。

  “呵呵,不会了,天儿知道今天你要带他去一个特殊的地方,一早就起来了!”

  “阿胜叔叔好!”母亲话没说完,我就从母亲身后蹦了出来:“阿胜叔叔说今天去的那个地方特别好玩,是什么地方啊?”

  “去了你就知道啦!”阿胜笑着说。

  “路上要小心啊!”母亲嘱咐道。

  “放心了,嫂子,天儿和我在一起,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呵,整个杨府,我也只敢把天儿托付给你了!”

  走出杨府,一名杂役牵来了一黑马,阿胜一把把我抱上马背,然后左脚一抬轻飘飘地坐在我身后。

  随着阿胜一轻鞭一挥,号子一喊,我们踏上了这日的旅途。

  向南,我们骑着黑马向南奔去……

  “远来征战的人啊,

  何时能回故乡。

  在家期盼的人啊,

  何时能团圆

  ……”

  一路上阿胜哼着些听上去颇为伤感的歌。

  二刻之后,我们终于在一个村庄前停了下来,只见村庄口一个破旧的石牌上面隐隐约约写着两个字。

  “火村?”我读道。

  “呵呵,不是火村,前面那个字读狄,是狄村!”阿胜笑道。

  “狄村,这是什么地方啊?”

  “狄村啊,那说来话长了,这里就是当年狄仁杰出生的地方!”

  “狄仁杰,就是唐代大宰相狄仁杰啊?”我问。

  “是啊!”

  当我得知这里是狄仁杰的故里时,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母亲经常拿古代名人的故事来教导我,屈原、狄仁杰、范仲淹等一批仁义之士早已成为我枕边的童谣!

  “叔叔,狄仁杰可是很佩服的一个大英雄呢!”我开心地说。

  “哈哈,英雄?不错!能为百姓做事的就是英雄,这次叔叔带你去唐槐园玩,这唐槐就是狄仁杰的母亲亲手种植的,现在那里还建起了纪念狄仁杰的祠堂呢!”阿胜笑着说。

  “真的啊!我一定要去看看!”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唐槐园门口。从外面看来,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园子,青砖白瓦,里面几节树枝伸出了墙外。走进大门,我才发现,这个园子并不大,正前方几十米处有一棵老槐树,那槐树并不高,但树状奇特,树干一出地就分为两枝,北枝粗而短,东枝沿地面横生,在两个旧枝上又生出新枝,东南枝干上长满凹凸不平的树皮,沿地面横爬,树梢端略起翘。

  “那就是唐槐吧?”我指着那棵树问道。

  “是的!”阿胜若有所思地望着四周。

  “叔叔,那我过去看了!”我说着向槐树跑了过去,越过一道月亮门,槐树两旁的长廊、亭台露了出来,这时我才发现园子里并没什么游人,槐树上挂着的几道红绸子已经显得破旧,前面香炉里的香火已不知何时熄灭了!我努力寻找着狄仁杰的踪迹,想从地面破碎的青砖缝里找出一些历史的影子。

  “天儿,别走太远!叔叔去长廊那边看看!”阿胜在后面说道。

  “好的!”

  在槐树的后面,我发现了一块断裂的石碑,一半耸立在地上,另一半坍塌在泥土草丛里,也许是年代久远吧,除了上面“狄梁公”三个比较大的字略为清楚外,下面的那些字早已湮没了!

  在树下徘徊了半天,我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却被现在的混乱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在这个乱世里,人人自顾不暇,谁会在意这个石碑、这个园子的明天呢?

  我向走廊走去,走廊一边对着园子,另外一边就是园子的墙壁,墙壁上画着一幅一幅的壁画,虽然有些斑驳,但是依稀可以看出是描写狄仁杰平生故事的一些画像!我尽可能仔细观看着每一幅画和旁边不完整的标注!

  其中一幅是这样标注的: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其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为他勒碑颂德。

  看到这里,我心里不免有些触动,从父母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大明连年以残酷手段**蒙古、鞑靼、女真等少数民族,造成了大批军民伤亡。当大明皇帝还在做着一统天下、四方臣服的美梦的时候,努尔哈赤出现了,而这正是这个乱世的开始。

  为什么唐代可以“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到了大明就不行了?

  当我发现我年幼的思维再也无法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看到了阿胜。

  这时候,阿胜正在和一个魁梧的年轻人谈话。

  那个人看到我注视着他们,马上停了下来,警戒地朝我看了看。

  “没事的,天儿,过来!”阿胜对那个人说道:“这个是杨奉举大人的儿子杨天。”

  “原来是杨大人的儿子!”那个魁梧汉子向我抱拳行礼。

  “叔叔好。”我马上还礼道。

  “哈哈,天儿,他叫拓跋鸿基,才比你大四岁,目前在宁夏卫充军,你叫他拓跋大哥就可以了。”阿胜笑着说。

  “拓跋哥哥好!”

  “好。”那人跟着笑了笑。

  “好了,你送的消息我会交给老大的。现在饥荒四起、到处民变,你要先稳住脚千万别冲动,等时机到了再说。”阿胜对那个人说道。

  “好的,那我马上回宁夏卫了。”拓跋鸿基抱拳说道。

  “这里不比宁夏,到处是锦衣卫的眼线,路上小心。”阿胜拍了拍拓跋鸿基的肩膀。

  “我知道了,告辞。”拓跋鸿基迈着虎虎生威的大步向外面走去。

  “天儿,你这个拓跋哥哥如果不出意外,以后一定会是个人物。”阿胜若有所思地说。

  “嗯,天儿一定向拓跋哥哥学习,努力读书、练一身好武功,保家卫国!”我说。

  “呵呵,你也知道保家卫国啊?”阿胜笑了笑。

  “嗯,我听爸爸说女真族要打过来了!”

  “看来你知道的还真多!”阿胜一边说着一边拉起我走向外走去:“回去了,去吃饭啦。”

  几天来,阿胜好几次都是带着我出去玩,然后在街角和一些人接头对话。我虽然不知道他在筹谋什么,但是我知道阿胜叔叔是个大人物,他做的事也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事!

  中午,当我们回到杨府的时候,母亲迎了出来:“天儿回来啦?中午大伯说了,他已经联系好了,明天你可以和那几个哥哥弟弟妹妹们一起去私塾读书。”

  “真的啊?”我听到能够去读书心里真是无比高兴。

  “天儿要去读书了,不能天天陪阿胜叔叔玩了。”阿胜说道。

  “哈哈,有时间还找阿胜叔叔玩。”

  “回去洗脸吃饭了”母亲微笑着把我拉进了府里。 。。

第十八章 一声叹息(1)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六日晚

  这天晚上,行飞、行文他们在大厅里,比划着白日里武师教的一些拳脚功夫。

  行可则依偎在伯母怀里,轻轻阅读着一些对我来说非常陌生的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天弟,听说二叔平时教了你很多功夫啊,来和我们比划一下好吗?”行飞对着我说道。

  “行飞哥,我都是自己一个人拿着木剑玩的。”我低着头说道,父亲每次回来都让我拿着木剑跟他比划,其实比划什么我都不知道,更别说自己会什么武功了。

  “来啦,杨天哥,谁能打中对方就算谁赢。”行文以一种恳求的语气说。

  “天儿,哥哥弟弟们这样说,你就去和他们切磋一下吧。”母亲对我说,“别伤着。”

  “那好吧!行飞哥,行文弟,我给大家献丑了。”

  由于父亲教我的都是一些剑法招式,情急之下我只好从桌上抄起一本书来,以书做剑,挥了两下。

  “呵呵,这气势不错。像我们老师说的行如风、站如松。”行飞道,“天弟,看拳了!”

  行飞一拳向我胸部击来,我连忙退步,右手回转用书把行飞的拳格开。

  然后我顺势将书向行飞扫去,行飞连忙向后跳开一步,紧接着我递右脚转身再一次反扫,又将行飞逼退一步。

  这时,行文也从侧里挥拳向我打来,我连忙立身,将手中的书卷抖成两个书花分别向两人刺去,两兄弟连忙分掌来档,只听“啪啪”两声,我们三人各退一步!

  这时,行飞已经是背靠座椅,无处可退,只见他聚起双拳,做虎啸势,左脚在凳子上一踏,凌空三尺,向我扑来。

  行文则身形急遽向下,双腿一分,左腿向我扫来。

  我赶紧以书护肘,凌空而起险险躲过行文的一腿横扫,在空中“嘭”的一声,硬生生接下了行飞的双拳。

  这一次硬撞,我和行飞各自被震退二尺有余,当我即将落地时,行文右腿再次扫来!

  “杨天哥哥要摔倒了。”在一旁读书的行可看到这情形连忙说道。

  “攀龙腿!”情急之下,我双腿相交,用尽全力,夹住了行文的小腿,身形尚未立稳,行飞一拳又至。眼看躲无可躲,我连忙将手中之书挥出,后发先至,嘭的一声击在了行飞胸口。这一击,险险化解了行飞对我的攻势,行文则和我互相夹着对方的小腿,动弹不得。

  “好了,到此为止吧。”耳边忽然传来阿胜的声音,回头看时,只见阿胜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双手上下左右一抓,我们哥三个马上被他分了开来。

  “阿胜!”母亲和伯母不约而同地叫了阿胜的名字。

  “呵呵,行飞气势威猛、行文以柔克刚、天儿则随机应变,都不错。”阿胜说道。

第二十章 一声叹息(2)
“阿胜叔叔武功那么厉害,能不能教我们一点啊?”自从我给行飞、行文讲了阿胜的故事后,我们哥三都对阿胜敬佩不已。

  “这?”阿胜抓了抓后脑勺,然后向伯母和我母亲望去。

  “阿胜,你指点下他们武功可以,但是千万别把你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教给他们!要不然奉先他又不高兴了!”伯母用一种难言的关爱之情对阿胜说:“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杨府也算是你的家!”

  阿胜点了点头,转过身来抚摸着我们几个头说:“以后要勤加学习,多加练功。有时间就来找阿胜叔叔玩。”

  “好的,阿胜叔叔,我们一定会努力的。”我们几个高兴地跳了起来。

  “那我先下去了!”阿胜走了出去。

  从这时起,阿胜给了我一种亲人般的感觉。

  “唉,这个阿胜啊,还是老样子!”伯母无奈地摇了摇头。

  “嫂子,他这次护送我们母子回来,已经很不错了!”母亲说道:“他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就不用强迫他什么了。”

  “我们倒是没关系,主要奉先他……唉,不说了!”伯母欲言又止。

  “妈妈,阿胜叔叔是什么人啊?”这可以说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他啊,传说中的人!”母亲和伯母会意地传了个眼神。

  “天弟弟武功不错,我们哥俩领教了。”行飞向我抱了一下拳。

  行飞虽然只比我大一岁,但是言行举止都很像他父亲了,在他的心目中,他的父亲就是他的模范和偶像!

  “刚刚,我……”行文轻轻地将身上的灰尘拍干净,他身形单薄,就连说话都那么无力。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门开了,伯父从外面走了进来。

  “唉,最近军中事务繁忙,不能和弟媳一起吃饭,实在愧疚啊!”伯父一边脱下外套,一边说道。

  “客气了,大哥公务繁忙,我们都是知道的。”母亲说。

  “这段时间陕西府、甘肃府那边民变闹得厉害,朝廷已经下令各地总兵进行围剿了,我们太原府还算好了!”伯父一坐下来就谈起了最近的情况。

  “民变、民变,成天民变,你们这些当官的就不能想想办法啊!就是一个劲地*!”伯母带着责怪的口气说道。

  “唉,我也同情这些百姓啊,一年到头吃不饱饭,衣不遮体。再加上今年大旱收成不好,农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了。我们当官的想着百姓,可朝廷不想啊!一纸公文下来说剿杀,我们哪敢不从的!”伯父脸上顿时充满了忧愁:“这次太原府没有民变匪乱,可是身为皇亲国戚的总兵刘翊刘大人照样派兵屠了宁化所的一个村庄,杀了几百个平民百姓来请求皇上奖励!你说这事做得……唉!”

  “我说你这是跟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啊?成天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伯母说:“全家还等你安安稳稳过日子呢。”

  “嫂子别再责怪大哥了,这些事也是由不得他的!”

  “唉,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刘翊在一些方面还算有骨气,首先他不和魏忠贤交往,其次他力挺抗击后金。这也是我在他手下做事的主要原因吧!”伯父说道。

  “这现在真够乱的,别的不说,这内里东厂锦衣卫一个劲地捕杀东林党;外面后金又一个劲地喊着入关,百姓难熬啊!”伯母说道,“我就希望这个乱局早点结束。”

  “呵呵,嫂子有大哥这样的人在,大明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母亲安慰道。

  “我们都知道爸爸是个好官啊!”行飞说。

  “呵呵,我一个人好有什么用,小孩子不谈这些,时间不早了快去休息吧,明天和天儿一起去上学。”伯父的表情稍有缓和。

  “知道了爸爸!”

  “伯父,晚安!”

  我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大厅,只留下伯父的一声叹息!

第二十一章 成长岁月(1)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七日早

  今天是第一天去私塾。

  我刚刚吃完早饭,行飞、行文就跑过来接我了。

  “到了私塾好好听先生的……”母亲话没说完,我们已经跑了出来。

  经过一阵子奔跑,我们三个在一个大宅院的后门前停了下来。

  “不是去私塾吗?”我问道。

  “是啊!这就是私塾!”行飞说。

  “现在锦衣卫那些坏蛋不让办学堂了,把书院都拆了建什么魏氏宗祠,还好太原府知府王大人私下办了这间私塾让我们几个读书!”行文愤愤不平地说着。

  “那些锦衣卫真是太坏了!”我早已见多了锦衣卫的恶行。

  “哼,等我以后,一定要杀光这些坏蛋。”行飞说道。

  这时,行文走到门前,轻轻叩了几下门,里面一个家丁探出头来:“哦,原来是杨家两位公子,快请进、快请进!”

  我们一行跨进小门,穿过一个小小的花园,来到了西边的一排小屋子旁!

  这时我已经可以听到里面的读书声了!

  行飞“哗”地一声推开了门,只见里面摆着十来张小桌子,桌子前面摆着一张长长的书几,书几后面挂着一幅巨大的孔子像,画像上面挂着一个写有“万世师表”四个大字的横匾。

  这个时候先生还没有来,只有几个年龄不等的小男孩在那里读着诗文。

  看到我们进来,那几个男孩都停了下来,

  “行飞哥,我们还以为是先生来了呢,害得大家虚惊一场。”

  “行飞哥,早!”

  “行飞哥,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啊?”一群年龄相仿的男孩围了上来。

  “哈哈,我们等下玩捉太监好不好?”行飞俨然就是这群孩子的老大。

  “好啊,好啊!这次轮柱子扮太监了。”那几个男孩欢笑道,“咦,这个小哥是谁啊?”这时他们才注意到我的存在。

  “我表弟,杨天!”行飞道。

  “杨天好!”那几个男孩纷纷和我打招呼。

  “大家好!”我连忙回应。

  “天弟,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行飞一个一个地指着那些男孩介绍道,“这个是太原知府王大人的公子王若一,你叫他王三就行!”

  “这个是我爸同僚太原府副总兵梁大辉的公子梁石柱,柱子!”

  “那两个是太原府通判丁国勉的公子丁耀祖,丁耀先!”

  “先生来了!”这时在门口把风的丁耀先轻轻喊了一句。

  “快坐好!”一阵慌乱,大家都坐到了各自的小桌子前。

  “天弟,坐这里!”行飞指着旁边一个空位子说。

  我惴惴不安地坐了过去。

  这时候,门吱的一声开了,一个老先生走了进来,背后跟着两个小女孩,其中一个就是可儿,另外一个比可儿稍大一点!

  先生径直走向了讲台,可儿和另外一个女孩则坐在了最靠近先生书几的小桌子前。

  “呵呵,不错不错,今天,大家都很认真啊!”先生拿起书轻轻拍了一下桌面的灰尘。

  “听王大人说今天来了一个新学生,就是你吧?”先生指着我说。

  “是的,先生,我叫杨天。”我站起来说。

  “嗯,很好,认识字不?”

  “母亲教过我一些!”

  “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千字文》和《诗经》,大家现在把以前学的的复习一遍。”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老先生一字一句地念着。

  我们在下面一字一句地跟着读,一开始男孩人数多、声音大,整个私塾里充斥的都是我们几个的声音,慢慢地坐我旁边的梁石柱就打起盹来,其他几个男孩也心不在焉起来,男孩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读到“户封八县、家给千兵”的时候已是只能听到两个小女孩的声音和个别男孩轻微的声音,我这个时候也不好意思跟着读下去了,到了下一句的时候,我环顾了一下左右,除了行文还在那里发出轻微的声音外,其他男孩的声音都覆没了。

  “梁石柱!”先生忽然一拍桌面,整个学堂的人马上清醒过来。

  “在、在,先生!”梁石柱腾地站了起来。

  “给我背几句!”先生道。

  “背那几句啊?”梁石柱懵懵懂懂地问。

  “《千字文》你会那几句就背那几句!”先生厉声道。

  “是,先生,那我背了!”梁石柱干咳了一下背了起来:“天地黄黄、宇宙红红、日月阴阴、辰宿、辰宿……”

  “哈哈哈……”

  “呵呵呵……”

  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