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明-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溥朝那看了眼,鼻子里忽然冷哼一声:“原来是他。”

“那是谁?”丁云毅好奇的问了声。

钱谦益急忙道:“丁总镇想来不认得,那人是阮大铖。”

阮大铖?丁云毅冷笑连连,好得很,自己今天见到了“赫赫有名”的汉奸钱谦益和龚鼎孳,没有想到又见到了阮大铖。

阮大铖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不久因居忧还里。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为高攀龙弟子。同乡左光斗是东林在宪司的领袖人物,也是阮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

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头功,因此名列东林骨干,在《东林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

天启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而**星、高攀龙、杨涟等一伙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因此“以察典近,大铖不可用”,而准备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为东林闯将的魏大中。经过一番内部交易,等到大铖至北京时,**星一伙人使之补工科。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来按资历递补应该轮到吏科的阮大铖。此时魏忠贤出现了,他让阮大铖遂得偿心愿。

但是,阮大铖的官没能做多久,东林党的可怕压力就让他上任未及一月便弃官逃回老家。从此阮大铖与东林党决裂。

魏忠贤当权时,他被召至京城,为太常少卿。他深知自己是东林党出身,现在又当上了反东林党楷模,估计是两面难讨好,因此行事十分小心。一段时间后,他又归乡里,打算观望形势。

崇祯二年,魏党事败,他上书指出东林党与阉党都“党附宦官”,应该一起罢去。阮大铖准备了两本不同的奏章,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杨维垣处。其一专劾崔、魏之阉党。其二“以七年合算为言,谓天启四年以后,乱政者忠贤,而翼以呈秀,四年以前,乱政者王安,而翼以东林”。但杨维垣因为正和东林敌对,因此没有按照他的嘱托“见机行事”,上了第二本。然后他上京任光禄卿。崇祯不听,结果他名列逆案被罢官,避居安庆、南京,招纳游侠,谈兵说剑,结成文社。

中途他想与复社和东林讲和,因此在复社领袖张溥为其师周延儒复相而奔走活动时慷慨解囊相助,表示愿意重归东林。东林反对周延儒报答他。因此崇祯一朝终未得仕。

阮大铖、钱谦益、龚鼎孳这些个跳梁小丑此时可都一个个的出现了。

钱谦益在边上笑道:“你们可知为何阮大铖要支持那个沈宝儿吗?去年吧,他携带着重金想要见王月,不想被王月一口拒绝,转而又去求见顾眉,结果顾横波也是厌恶他的为人,把他带来的东西居然给扔了出去,被阮大铖视为奇耻大辱,这次怕是他早得到兰社要来消息,憋足了一口气,要羞辱顾横波和王月吧。”

阮大铖的玉鹤一出,把所有人的采品都比了下去,阮大铖得意洋洋,沈宝儿喜从天降,不断的对阮大铖抛着媚眼。

就在此时,风云再变,边上那条船上的龚鼎孳忽然站了起来,把一件采品派人送了去,却是要给王月的。

这件采品更是非同小可,竟然是一副名画,武元直的“赤壁泛舟图”,这一副画,当场就把阮大铖的玉鹤比下去了。

钱谦益对南京城里的风流韵事了如指掌:“你们道这是为何?龚鼎孳才到南京,只偶然见过一次顾眉,便被迷得是神魂颠倒,正想着办法亲近顾眉,他这么做,无非是要借捧王月机会来讨好顾眉啊。这‘赤壁泛舟图’,是他老子的宝贝,也不知怎么被他偷了出来。”

眼看花魁局势又要逆转,阮大铖却不在意的笑了下,又命人给沈宝儿送上采品,等这采品到了四个主考官的手里,这四个主考官居然站了起来,惊呼连连。

这竟然是北宋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亲书的“苕溪诗卷”。

无价之宝,这是真真正正的无价之宝了。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得上米芾的亲笔?

龚鼎孳看得目瞪口呆,但却无可奈何,论财力,他是万万不能和阮大铖比的。这阮大铖旁的没有,好东西多得是,而龚鼎孳为了博美人一笑,把老子的传家宝都偷出来了,眼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其抗衡的?

听说米芾的亲笔出现,秦淮河上人人惊呼,纷纷欲要亲眼目睹为快。

顾眉和王月的脸色沉了下来,没有想到阮大铖会如此,她们虽然对这花魁也不是特别重视,但若就这么输了终究是心有不甘。

可是,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得上阮大铖送上的?

钱谦益老奸巨猾,似乎看出了丁云毅在那想什么:“丁总镇,何不参与一下?若是能有胜过的,也好博得美人欢心。”

“我?”丁云毅苦笑着摇了摇头:“我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得上阮大铖送出的?”

他本来倒的确想要参加,可一看大家都拿出了那么名贵的东西,自己身上虽然有些换金珠宝,可和那些东西一比起来就差远了。

钱谦益忽然朝丁云毅腰间努了下嘴:“丁总镇腰间宝刀如何?”

丁云毅一听这话,当即连连摇头:“这可不行,这是我的护身宝刀,上阵杀敌全靠它了,万万不能送出。更何况一把刀如何能和他们的那些东西相比?”

想动自己“龙牙”脑筋,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没有想到张溥也在一边笑道:“丁总镇便试一试又如何?我谅那些女子也不敢真拿了这口宝刀,就算真的不还,总包在我的身上,帮着你去讨回来也就是了。”

丁云毅哪里肯冒这个险,到时候万一她们不还怎么办?因此连连摇头就是不肯答应。RQ

第三百十九章 画舫美人

“送王月姑娘采品一件!”

忽然,一个声音响起。。)

原来,是钱谦益自说自话的帮丁云毅喊了起来。

丁云毅勃然大怒,这个死汉奸,不要脸的东西啊,居然帮自己做主起来,可再朝张溥一看,却见张溥也是面带笑意,好像对钱谦益的做法非常欣赏一般。

自古名士多风流,尤其是江南这一带的名士更是如此。钱谦益这样做法,在张溥看来非但没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钱谦益这是在帮丁云毅。

一把刀若能换取美人一笑,那是千值万值的了。他们这些读书人哪里能够想像得到这把刀对于丁云毅的重要性?

这时候秦淮河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向了这条花船上,先是奇怪还有谁的采品能够胜过阮大铖的?再一看,又是一惊。这还了得?竟然是江南第一大儒张溥,和东林党人领袖钱谦益,一左一右,陪着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张溥和钱谦益名动天下,这年轻人又是何方神圣,居然要他二人陪着?

“请牧斋先生将采品递上。”那里主考官李典若笑道。

“请总镇借宝刀一用。”钱谦益陪着笑低声说道。

丁云毅心中又怒又气,怒的是钱谦益居然要自己龙牙,气的是自己是悄悄来南京的,在这里一闹,万一传到京城,让崇祯知道自己没有先回台湾,而是先到南京,还参加了什么花魁大会。未免又是一阵风波,惹来朝廷非议。

可看着这架势,不把宝刀拿出是不行的了。硬着头皮,把龙牙解了下来交给了钱谦益。

钱谦益亲自乘着小船,来到主考官的花船上,递上了这件特殊采品——龙牙!

那几个主考官和秦淮河上的一众人等,见送上来的采品居然是一口刀。不免有人觉得好笑,有人觉得大煞风景。

如此风花雪月场所,岂能让一口凶器来破坏了气氛?

画舫上的顾横波和王月互相看了一眼。却是大起兴趣。她们对送上一口刀非但不以为许,反而觉得大是新鲜好奇。

李典若接过刀来:“请问牧斋先生,这是哪位送来的采品?”

钱谦益朝自己船上一指:“那是福建来的丁项文丁公子。”

说丁云毅也许都认得。说丁项文三个字,在南京这里便没有几人知道是谁了。

可顾横波一听这名字,面色却是一变,在王月耳边低低说了几句,王月也是面色大变,不由自主的朝丁云毅这里多看了几眼。

主考官的花船上,李典若和另三个主考官相互传看着这口刀,实在看不出来这刀有什么值钱的地方。

“牧斋先生是在玩笑吧。”李典若感慨地道:“这刀,这刀虽然看着名贵,但却万万是比不上米芾‘苕溪诗卷’的……是吗?”钱谦益存心要在人前卖弄。借此讨好丁云毅:“请抽刀观之!”

李典若疑惑的将刀抽出,刀才出鞘,那四个主考官竟然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这刀泛着寒光,刀身上隐隐似有血迹,也不知曾经杀了多少人。

“好刀。好刀。”李典若虽然是个文官,这时却也看出这刀绝非凡品。可刀是宝刀,但和阮大铖的米芾“苕溪诗卷”相比,未免是没有可比性的。李典若收刀归鞘:“我看还是请王微波姑娘看一看吧。“

让人把刀送到了顾眉和王月的画舫上,那些个才子贤达们都想等着看笑话,岂有将刀这样凶器给如此美人的。这岂非唐突佳人?

谁想到顾横波和王月却大起兴趣,将刀反复把玩观看,一会,顾横波很肯定的低声道:“是他!”

“是他!”王月也喃喃地道,一双妙目又投到了丁云毅那里,接着轻启樱唇,缓缓说道:“诸位可知这是一口什么样的刀?”

一听王月开口,整条秦淮河上鸦雀无声,只有王月声音响起:“我听说这口刀,海疆之上杀得泰西诸国逃遁,海盗匿迹;这口刀,边关之上九进九出,金虏丧胆;这口刀,中原之地,生擒高迎祥,力挫张献忠,大败李自成,群寇遁迹,中原乃定!这口刀,是我大明的栋梁之刀。眉兄,你可知这刀何名?”

顾眉顾横波最喜欢别人叫她“眉兄”,一听这话,神色肃穆:“龙牙!”

随即对着丁云毅所在那花船道;“来的可是大战信阳,浴血颍州,杀得张献忠谷城投降,杀得李自成仅剩十余骑狼狈逃窜的丁云毅丁大人?”

丁云毅尚未回答,钱谦益已经不无得意地道:“不错,送上这件采品的,正是武烈伯、福建总兵、骠骑将军、上护军丁云毅丁大人!”

这一来,认得丁云毅三字的无不惊呼,就算不认得的,也被这一长串的官衔弄得心中惊骇。

丁云毅站起了身,朝画舫那拱了拱手:“丁云毅剿匪归去福建,偶然路过南京,欣闻此地盛会,慕名而来。顾眉顾横波,王月王微波,两位姑娘名满江南,今日大会,不折花魁如何让人心服?丁某身无长物,只有这口随身宝刀以为两位姑娘助兴!”

这话一出,阮大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虽然有钱,但眼下却是白身,岂能和丁云毅这样朝廷大员相比拟?莫说丁云毅拿出随身宝刀,便是他只拿根草来,阮大铖也是一定会自己甘拜下风。

得罪了圣上无比宠信的丁云毅,那岂是闹是玩的?

王月微微笑道:“这口刀在旁人眼里也许算不得什么,但在王月眼中,却是珍贵无比,今日就算没有这个花魁,王月也无遗憾了。”

武烈伯、福建总兵出现了。这口刀又是鼎鼎大名,那四个主考官低低商议一会,李典若大声道:“丁总镇的刀虽然不是雅,但天下只此一柄,珍贵无比。这口刀乃我大明的名刀,是朝廷的栋梁之刀。今日丁总镇以刀相赠,这届花魁。非王月姑娘莫属了!”

王月本来仰慕者便多,阮大铖不过仗着财力来羞辱她而已,此时一听王月夺得花魁。秦淮河上欢声雷动。

这一届的花魁便算也定下了——王月!

小船过来,上面站起个丫鬟:“丁大人,我家姑娘感念大人之恩。画舫上备有好酒,两位姑娘想请丁大人前去一饮如何?”

就算不让丁云毅去,丁云毅也得想办法去,自己的刀还在王月那里呢,当时便答应了下来,又邀请张溥一起同去。那钱谦益听了,也厚颜跟在了丁云毅的身后。

听说丁云毅居然能和顾眉和王月一起同饮,秦淮河上那一众人等无不羡慕,尤其是那龚鼎孳,心中疯狂仰慕顾眉已久。这时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的男人上了顾眉的船,又急又怒,可这又能怪谁?

花船、画舫渐渐散去,喧闹了半个晚上的秦淮河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丁大人,请用酒。”

王月斟酒。顾横波举起酒盅,神色间大有男儿豪爽之气:“今日丁大人为我等出了这口恶气,折辱了阮大铖,请满饮此盅。”

丁云毅喝了,放下酒盅:“原是游戏之举,两位姑娘不必放在心上。”

王月眼波流动:“丁大人真的舍得将如此名贵宝刀送于我了吗?”

“啊”丁云毅哪里舍得。可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拿回来的道理?要怪只能怪钱谦益这个狗东西了。

看着丁云毅的尴尬样子,王月“扑哧”一声抿嘴笑了起来:“都说丁虎贲豪气干云,战场上勇武无敌,今日一见,可却小气得紧了。”

这一笑,千娇百媚,把丁云毅、张溥和钱谦益三个男人都看得呆了。古云“不爱江山爱美人”,今日总算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顾横波朝丁云毅瞥了一眼,眼中大笑:“小月不要再为难丁大人了。丁大人,这刀我们暂时替你保管,丁大人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来拿便可。”

这一瞥,眉眼儿秋水盈盈,直让男人神魂颠倒。

王月的笑,顾横波的眉眼,休说一把宝刀,定力差一些的便真的会连江山也都不要了。

要命了,真要被这两个小娘们迷死了,丁云毅赶紧收神道:“其实吧,这口刀早就不属于我的了……哦,这话从何说起?”就连张溥也起了好奇。

丁云毅苦笑道:“我有一妻两妾,还有个叫陈圆圆的也在我的台湾,我闲来无事,发明了种叫麻将的游戏,平素空暇下来便以麻将解闷,只恨我赌术不精,这口刀早输给我的那几房小妾了,现在,这个是她们借给我用的……几人一怔,张溥和钱谦益捧腹大笑,全然没有大儒样子。顾横波和王月,还有她们身边那些丫鬟也是抿嘴笑个不停,都觉这位大人全然没有传说中的凶狠,相反倒是可爱得很。

丁云毅威动天下,金虏、流寇无不闻其名而逃遁,这时在这些女人眼中,却居然显得可爱,让人哭笑不得。

“我也听说大人身边小妾。”顾横波好容易才止住了笑:“一个便是当日花魁韩小小吧?还有那苏州陈圆圆,还未梳拢,已是仰慕者如云。但陈圆圆一个人也看不上,听说第一次见到大人,便为大人威武所倾倒,从此后甘心侍奉在大人左右。”

钱谦益一边听得羡慕不已,韩小小,陈圆圆这样女子居然都被丁云毅给收了,这位丁大人当真是艳福不浅。

“两位姐姐笑得如此开心,可是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这时一个动听声音响起,接着一人走上画舫,是个十三四岁女子,几个男人一见,都是心中砰砰直跳。

王月美,顾眉媚,可这姑娘,非但姿色丝毫也不逊色二女,而且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让人爱怜,恨不得将她捧在手中,日日爱怜。

天下间居然还有这样女子?

顾横波和王月一见她,便一齐笑了起来:“你总是长着一只长鼻子,哪里有好吃的,你老远的就能闻道。”

那女子懒懒的坐了下来,也不看那些男人:“是啊,是啊,我听说有人得了花魁,她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平素里姊妹长姊妹短的,可真有好酒了却把姊妹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

王月笑着帮她倒了盅酒:“好,好,是我做得不对,总给赔罪便是。”

“这么多大人在此,说这没出息讨酒喝的话也不怕人笑。”顾横波捏了她一把,介绍道:“这位便是我兰社里最有才气,最惹人爱怜,媚香楼的李香君。”

好,好,果然是李香君,这女子一进来丁云毅便隐隐猜到是谁。李香君也来了,这秦淮八艳可又到了一位了。

张溥和钱谦益也早听说过媚香楼李香君之名,这又是一个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的角儿。因为养母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不知道有多少公子哥,文人雅士士绅官员在那眼巴巴的等着两年后李香君正式梳拢的那一天。

到那时候,只怕又是南京城里的一场盛会。

张溥和钱谦益也大是感慨,平素要见到这三位姑娘中的一个都难,不想今日却因为丁云毅,把这三个姑娘都凑齐了。

顾横波又笑着对李香君道:“这为是张溥张西铭先生,这位是钱谦益钱牧斋先生,这一位……还未等她介绍,李香君朝丁云毅看了眼:“想来就是把宝刀都送人的丁云毅丁虎贲吧?”

果然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么短的时间连李香君也知道了,没准什么时候便要传到台湾去了。

李香君臃懒地道:“小月姐,人家把贴身的宝刀都送给你了,我看你也只能嫁给他了,丁大人,你什么时候带我家小月姐去你的台湾那?”

王月脸上一片绯红,狠狠捏了一把李香君:“你总是那么伶牙俐齿不肯饶人,我看还不如把你送到台湾去了。”

李香君“哎哟哎哟”叫了起来,握住王月的手,媚眼含笑:“是啊,是啊,我倒想去,可惜没有人送我一口宝刀那。”RQ

第三百二十章 二十万两

画舫上笑闹声一片。。)

丁云毅心中大是感慨。这三位姑娘都是烈性女子,可她们未来要嫁的男人,不是汉奸就是软骨头。

还好自己来了,这样的事情便绝对不会再发生了。

在那闹了一会,顾横波收住笑容:“今日多蒙丁大人照应,无以为报,顾眉献上一曲,以为助兴。”

这话一出,人人叫好。

琵琶声中,顾横波开口唱道:

“花飘零,帘前暮雨风声声;风声声,不知侬恨,强要侬听。妆**坐伤离情,愁容夜夜羞银灯;羞银灯,腰肢瘦损,影亦份仃。”

一曲既罢,人人叫好。

顾横波放下琵琶,注视着丁云毅:“丁大人何还喜欢?”

丁云毅也不懂她唱的什么,只觉得这首曲中意境阑珊,似有愁苦之意,硬着头皮说道:“丁某说的不对,姑娘不要笑我。姑娘似乎在那说将来人老珠黄,便会门前冷落了吧?”

顾横波一双妙目盯着丁云毅,说不出的万种风情,半晌轻轻叹息一声:“丁大人知我。”

张溥兴致大起:“这为丁总镇,非但勇武绝伦,而且才气过人。当日在台湾之时,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我品位至今。”

“哦?”王月大起兴趣:“原来丁大人还会作诗?今日既然在此,何不口占一首,我等洗耳恭听。”

作诗,我哪里会作什么诗。就那两句还是抄的别人的,丁云毅连连推辞,可三个女人的兴致都被张溥的话调起来了,不依不饶,非要丁云毅作一首才行。

上阵打仗那是没有问题,但作什么诗却当真要了丁云毅的命了。这个张溥也是,没事做要出自己这个洋相做什么。

在那皱着眉头。旁人只当他正在考虑,都不做声。鳖了半天,想起了顾炎武的“日知录”。这篇文章当年自己父亲不知道骂了自己多少次,自己才能烂熟于胸,看来今天只能对不起顾炎武拿出来应付过去了。

硬了硬头皮。随即道:“作诗也罢了,不过有一篇文字,拿出来献丑了……一篇顾炎武的“日知录”便从丁云毅的口里吟了出来: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故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篇“日知录”念罢,一片鸦雀无声。

丁云毅心中揣揣。也不知是好是坏。忽然,李香君大声道:“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文章字字珠玑,最末一句更是点睛之笔,足以流传万世。丁大人。小女子受教了。”

这么一来,众人才算回过味来,都是连声赞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丁云毅此番将其一合为二,倒也起到了奇效。

钱谦益却觉得有些不妥,这篇文章一开始便说“自古以来,就有亡国的事,也有亡天下的事。如何辨别亡国和亡天下呢?那就是:易姓改号叫作亡国;仁义的道路被阻塞,以至于达到率领禽兽来吃人,人与人之间也是你死我活,不分输赢不罢休,这叫作亡天下……眼下大明大乱,人吃人的现象据说那些重灾区遍地可见,这意思难道是说大明要亡国吗亡天下吗?

可这疑惑只能放在心里,丁云毅是朝廷重臣,自己却什么都不是,哪里还说丁云毅半个不好?

张溥却是把这篇文章品味良久,后来还请顾横波为自己拿来笔墨,一字一字工工整整的抄录下来。

随即大是叹息:“李香君姑娘说的丝毫不错,这篇文章当真是字字珠玑,妙不可言,足以流传于世,丁总镇,大才也!”

丁云毅心里大叫惭愧,自己哪里有这才能,不过是后来的顾炎武写的文章罢了。

顾横波、王月、李香君三个女子也对丁云毅是刮目相看,却不想这位丁总兵居然是文武全才。

“小女子也喜欢写些诗词,可却总离不开风花雪月。”顾横波神色郑重:“可与大人之文一比,小女子显得何其幼稚,今后再也不敢班门弄斧了。”

王月也是一声叹息:“这篇文里最难得的便是忧国忧民,说出了当今天下之弊病,和如何整顿朝政的道理。尤其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句,当真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李香君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丁云毅。这些人中,她的年纪虽然最小,但却性子最烈,最是敢做敢当。

丁云毅这个“文坛大盗”被这些女子夸得面红耳赤。

丁云毅的“日知录”一出,便再没有人敢吟诗做文。在那又聊了一会,围绕的无非便是“日知录”而展开。

看看夜色已深,丁云毅想要告辞,忽然听李香君说道:“明日若是有幸,请丁大人来吃一顿便饭,我让妈妈回去准备,不知道大人可否赏光?”

去媚香楼吃?那是南京城里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丁云毅应了下来,李香君又请了张溥和钱谦益,她的两个姐妹顾横波和王月也也是一定要去的。

画舫靠了岸边,丁云毅几人下得船来,告辞时候,就见三个女人三双妙目看着自己,就像重新认得了这人一般,倒弄得丁云毅大是不好意思……次日一大早醒来,张溥早已在那等着。便如他当日在台湾时候丁云毅待他一般殷勤。

眼下的丁云毅在张溥心目中的地位大不一样,他先是被张溥引为自己知己,随后又救了张溥性命,而昨晚的一篇“日知录”,更为张溥赏识不已。

张溥此时心情,倒觉得自己认得了丁云毅是天大荣幸一般。

用早餐的时候在那随口聊了几句,说钱谦益早就来了。看到丁云毅没有起身,陪张溥说了些话也就泱泱而去。

丁云毅善意道:“西铭先生,有些话我原本也不该说。但我看钱谦益这人先生还是少交往一些的好。”

张溥大起同感:“不错,本来我一直认为他是个人物,谁想到昨日种种拙劣表现。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丑态必露。这种人张溥实在不屑与之为伍。可大家到底是老相识,抹不开颜面那……在那聊了一会,段三儿走了进来,报说为张溥请的贴身卫士已经请好了,都是在南京城里重金聘请来的。

段三儿办事,丁云毅是放心的,仔细交代他挑选卫士需要谨慎,千万不要让来路不明的人混了进来。又说这笔费用全部由台湾方面开销,弄得张溥更是感激。

随即说道“江南书院”,张溥说算着日子,大约还有一月左右时间便可落成,请丁云毅务必在此多逗留一些日子。到时候一起去苏州参加书院落成。

~文~丁云毅本来归心似箭,可既然张溥邀请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人~“先生,阮大铖在外求见丁大人。”

~书~张溥门生进来的话,让张溥和丁云毅互相看了一眼,丁云毅冷笑一声:“这样的人来做什么?不见。”

~屋~“项文不必着恼。”张溥在边上劝道:“阮大铖这人虽然品行上大有问题。但还是有些影响的,项文无妨见见,到时候随机应变看他说些什么也就是了。”

丁云毅无奈,勉强答应,不一会阮大铖进来,一进来便长长一揖:“阮大铖见过西铭先生,见过丁总镇。”

“圆海兄请坐。”张溥不冷不淡地道:“不知道今日圆海前来有何赐教?”

阮大铖屁股才坐下,一听这话又站了起来:“昨日多有冒犯,今日特来向丁总镇赔罪。

“赔罪?赔的哪门子罪?”丁云毅一头雾水。

这话听到阮大铖的耳朵里,便又大不一样了,还以为是丁云毅出言讥讽,惶恐地道:“昨日阮大铖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以一副字帖和总镇争锋,该死,该死,还请总镇千万饶恕了阮大铖……丁云毅听了哭笑不得,昨天的事情自己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可阮大铖却牢牢记得,只怕他昨天晚上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丁云毅淡淡地道:“那件事啊,本镇已经忘记了,圆海先生不必忧虑。”

他越是这么淡然语气,阮大铖心里越是害怕:“总镇心胸开阔,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但大铖总觉得愧疚于总镇,带来一些小小薄礼,还请总镇笑纳。”

说着让人把“薄礼”抬了进来,银五千两,珠宝一批,绫罗绸缎数十匹,出手豪绰,可脸上表情却分明是担心丁云毅不肯收下一般。

张溥原也以为丁云毅看不起阮大铖为人,定然不肯收下,谁想到丁云毅笑了笑:“那就让圆海先生破费了,来人,收下。”

一看到丁云毅收了下来,阮大铖长长松了口气。这既化解了昨日之危,又讨好结识了丁云毅,可谓一举两得。

等到重新坐定,丁云毅微笑道:“听说圆海先生家境富裕,大户之家,今日一见果然不虚。丁某有一点小事想要拜托,不知道先生可愿意帮忙?”

阮大铖听了心中大喜,丁云毅居然有求于自己,若是能帮他办成,将来好处必定不少,他是皇上信任的人,松一松口什么事情办不到?因此一听之下,立刻一迭声的应着。

丁云毅缓缓地道:“眼下各地灾祸依旧不断,大量灾民涌向台湾,我台湾愿活天下之灾民,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算来算去,总还差着一些银子。”

一听只是银子那么简单,阮大铖立刻道:“总镇请说,需要多少银子?”

“本镇算来算去,总还亏着二十万两……阮大铖和张溥都被吓了一跳,原只当是几万两,谁想到丁云毅一张口便是二十万两。老天爷,张溥为周延儒谋得内阁首辅也不过花了那么多的银子。

几万两银子阮大铖不会眨下眼睛,但二十万两却让他大费周折。

丁云毅早知他的心思,微微笑道:“本镇也不会让你白出这笔银子,我台湾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却有个位置空着,这位置非同小可,不但受人尊敬,而且门下极多,我算了下,先生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