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出华山-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就是高仿,而非复制!

从大草原回来的这一路上,石之轩一有闲暇就凝神参悟得自沙漠方碑的那六幅图录,不多时就感应到图录的意境烙印里蕴含着若有若无的沙漠意志。

所谓沙漠意志并非指图录意境遭到大沙漠自然意志的侵染,而是指那个留下六幅方碑图录的人因出生并成长于大沙漠,所领悟的武道意志中以及所留下的图录意境里带着强烈的大沙漠自然意韵,干旱、炎热、枯燥、死寂……

具体猜测,也就是那人机缘巧合之下,进入战神殿观看了原版的【战神图录】之后,天长日久的参悟之后,武道境界达到了极其高深的地步,至少也是大宗师的巅峰层次……可惜他最终还是没能晋入破碎虚空!

于是他在寿元将尽之前,将他领悟最深的六幅【战神图录】重现于方碑之上,作为留给族人们的镇族之宝。

但他自忖难以将原版的【战神图录】完美复制,而且感觉他自己带有沙漠风格的武道意志更适合长居于沙漠的族人们,所以就尽可能地将六幅【战神图录】差不多九成精义融合沙漠意境,形成新的意境烙印附着在方碑石刻上。

凡此种种,石之轩才会将之称作【战神图录】的高仿!

也因此,毕玄从前观摩了四幅图录,所悟出的【炎阳大*法】带着浓浓的沙漠意境,诚可谓得了那人的隔世真传!

“可惜,终究不是正版【战神图录】,缺少了最关键的一丝神韵,而且沙漠意境与我武道意志的契合度真心不怎么高!”

石之轩嘀咕一句,放下手绢,重新铺上白纸,再次开始临摹图录,这也是他发现的一种效果显著的参悟方法。

第五一三章三元齐聚

“他就是佗钵蛮子?”

仔细打量着地上那具保存完好、栩栩如生的尸体,宇文赟啧啧称奇,指着佗钵死不瞑目的眼角残留的泪痕,惊讶道:“咦?不是说突厥人自诩狼的子孙,流血不流泪么,他怎么一脸恐惧,还哭过?

裴太傅,难道他临死前还向你痛哭求饶?”

一同旁观佗钵尸首的杨坚、李穆、闻采婷、宇文盛、宇文招等人,亦大感好奇,不约而同地看向始作俑者。

“陛下说笑了!佗钵怎么说都是纵横大草原的一代霸主,如何可能痛哭求饶?”

幻魔一号微微一笑,“实际上,他也没有痛哭求饶的机会——当时微臣全力集运精神力量蕴含在目光之中,只要佗钵与我对视一眼,即可令他感到全身乏力,完全起不了对抗之念……那感觉就好像在噩梦里,明明见到毒蛇恶鬼,群起扑噬而来,却无法抗拒!

如此一来,微臣取他性命直如探囊取物尔!”

说着幻魔一号的目光环视一周,众人闻得佗钵死得如此憋屈,但凡与他视线相触者无不一阵心悸胆寒,忙不得避开他的视线,即使杨坚那种精修禅功的定力深厚之人也不敢直撄锋芒。

宇文赟心头忐忑,强笑一声,故作豪气赞道:“太傅这等境界,实已到了旷古绝今的地步,试问当世还有什么人敢于和太傅抗衡?朕心甚悦,我大周自此无忧矣!”

幻魔一号也不为己甚,拱手谦逊道:“陛下谬赞了。”

宇文赟更加坚定了要将这危险人物远远遣去外地的念头,于是斟酌着道:“太傅此行不辞劳苦,大功与国,朕欲册封太傅为江都王,不知太傅意下如何?”

江都王,也就是所谓的二字王,其实就相当于郡王,而如“秦”、“晋”、“燕”、“赵”等一字王,也就是亲王,两者的地位差别,不言而喻。

而江都,其实就是扬州城,与南朝国都建康城(南京)不过隔着一条长江斜斜对望,相距仅仅数十里。

幻魔一号念头一转,立时猜到宇文赟的心思,无外乎将他边境战火之地,既不虞他在地方坐大,又可借助他而今如日中天的威名震慑南朝。

当下他故作犹豫,婉拒道:“臣微末之功,岂敢奢求裂土封王?万望陛下收回成命,切莫陷臣于不义!”

宇文赟心头一咯噔,定是嫌二字王太小了!不过,朕不怕你讨价还价,就怕你死赖在长安城不走……一字王就一字王吧!

思定之后,宇文赟愈发诚意拳拳,“太傅谦卑处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实乃天下道德楷模,非一字王不足以标榜朕以德治国之旨!

今敕封太傅裴矩为吴王,封地两淮至扬州,着东官(工部)征民夫一万,于扬州城修建吴王府。

吴王开府建牙一如古之国王,设国相、大将军以下文武官吏若干,特许屯扎精兵三万,节制两淮兵马,防备江南!”

这是完全将我放在南朝眼中钉的位置,充当镇压南朝的第一道屏障啊……幻魔一号心头一凛,宇文赟绝没有这么缜密的心思,恐怕还有别人从中谋划,或是杨坚,或是尉迟迥。

赵王宇文招皱了皱眉头,欲言又止,暗忖:王爵虽重,可好歹是用来稳住一个有真本事的,而且,两淮至今仍战乱不止,民生凋敝,倒也不虞他坐大……只不过,此后朝政大权不免落在某些居心叵测之人手里了!

想到这里,他眼角余光瞥了眼杨坚,心头沉重。

在宇文赟殷切的目光下,幻魔一号双手举起,徐徐摘下高冠,一派辞官卸任的坚决模样,沉声道:“吴王之爵,微臣绝不敢受,万望陛下收回成命!”

宇文赟脸色一白,身子晃了晃,一字并肩王都不能满足你,难道你丝毫不念先帝之恩和师徒之情,非要朕退位让贤?

就在他心里挣扎之时,耳中传入杨坚的声音,他转过头去,只见杨坚举手摸了摸鼻子,借机掩饰传音入密时嘴唇开阖的动作,“陛下,王爵乃国之重器,臣子就封岂能不以三推三让之礼谦辞?”

宇文赟恍然大悟,心头一轻,连忙上前握住幻魔一号捧着官帽的双手,用力晃了晃,恳切道:“太傅难道忍心弃朕而去?”

幻魔一号眨眼间泪水朦胧,呜咽道:“微臣怎忍心弃陛下而去?”

在场其余人似乎都被这真挚无比的君臣之情所感动,不约而同地抬袖抹眼睛,唯有一身凤冠霞帔的闻采婷不耐烦地翻个白眼,一副不忍直视的模样,心里暗骂:一群伪君子!

宇文赟坚决道:“朕意甚诚,太傅勿疑,切不可再推辞!”

幻魔一号扑通一声跪下,言辞切切,“名爵乃国之重器,陛下万勿轻许!何况微臣乃诸臣表率,更不可以微末之功奢求重爵,乱了朝廷法度!”

“太傅!”宇文赟激动不已,摘下自己头上的帝王冠冕,一阵珠帘哗啦声中,直接戴在了幻魔一号的头上,“王冠既定,太傅今后就是吴王了!”

幻魔一号连忙抬手去摘帝王冠冕,惊呼道:“万万不可!”

宇文赟摁住不让他摘,“朕意已决,违者不赦!”

幻魔一号勉为其难,一脸羞愧,“微臣对不起先帝啊!”

“太傅不受王爵,才是对不起先帝!”宇文赟说着,伸手将幻魔一号扶了起来,心里暗暗松了口气:送个王爵都这么折腾,古礼尽是些繁文缛节,好像之后还得上表谦辞,再来一轮吧?真麻烦!

见幻魔一号终于接受了王爵,不日就将远去两淮封地,在场众人亦齐齐松了口气,或放心,或欢欣,一时间心思各异。

幻魔一号以眼角余光降杨坚依然面无表情的神色收入心底,暗自冷笑:争吧!争吧!等你处心积虑将所有异己一一排除,终于坐上那个宝座,你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我等你召我回来,那一天应该不会远!

想着想着他扭头看向宇文赟,但见其须发已渐渐失去以往的油亮光泽,目光神采黯淡,印堂和眼角的死气愈发浓郁,显然命不久矣!

如今尉迟迥和他先后远离长安朝堂,四大宰辅里仅余了杨坚和李穆,而李穆又垂垂老矣,处事软弱,杨坚势必独揽大权。

一旦宇文赟有个好歹,杨坚即可顺理成章地担任托孤大臣。

当然,在这之前,杨坚还得一一接****癸派在后宫的枕头风威能,至乎祝玉妍、娄昭君等人的联合刺杀!

…………

密室练功台。

石之轩松开掌间的舍利晶球,只见其晶莹剔透,金光璀璨更胜以往,隐隐流露着汪洋大海般澎湃无匹又至精至纯的元气波动,不由满意一笑。

在天长日久地灌注先天一气之下,舍利晶球里那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奇异空间终于饱和了,而今再也注不进一丝元气。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人食五谷与五味,仙食太和阴阳气……”

石之轩咏唱丹诀,忽地眸光一凝,左手扔起晶球,右手并指如剑,太清罡气吞吐而出,化作一柄宛若实质的清蒙蒙晶剑,狠狠斩在金黄晶球之上。

“轰!”

闷雷激响,金芒爆闪。

滚滚劲气迸溅开去,震得整个密室石壁簌簌颤动,久久不息……这一击威力之大,足以重创任何宗师级高手,已是石之轩全力以赴的最强单体攻击!

清蒙蒙晶剑破碎的同时,舍利晶球闪电飞射开去,金芒逐渐黯淡下去,似若有灵性的生物。

石之轩左手虚抓,召回晶球,顾不得右手剑指骨肉酥麻,视线紧紧落在晶球被清蒙蒙晶剑斩中的部位,但见那处光滑依旧,安然无损,连个刮痕都无。

唯一损耗的,就是晶球内一丝近乎微不可察的精纯元气了,但与清蒙蒙晶剑所耗的巨量元气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好!好!存储了如此庞大无匹的元精、元气,舍利晶球就是世上最坚固的元能结晶,已非人力所能摧毁!”

石之轩眸中亮起异彩,晶球的超强防御让他深感那个设想的成功率更高一重,“人之三元,元精、元气有了,只差元神了!”

说着他果断取下胸前的微型玉剑,双掌虚抱,清蒙蒙罡气周流运转,将舍利晶球和微型玉剑笼罩包涵在其中。

随着他以意念控制那封印劫运煞气的太清罡气徐徐溢出微型玉剑,整个微型玉剑顿时变得漆黑欲滴,至乎渐渐溢出一丝丝充满邪恶凶戾意味的黑气,如细小的毒蛇般缭绕扭曲,灵性十足。

“无形无相的劫运煞气与我那一团元神本源融合之后,已经能够具象化在现实空间了么?”

石之轩眸光一闪,罕有的泛出一丝激动之色,双掌摩动间,催迫太清罡气如浪潮般一波*波冲击寄托在微型玉剑上的黑气,将之逼向紧挨着的舍利晶球。

果然不出所料,舍利晶球对这带着元神能量性质的漆黑神气来者不拒,随着微型玉剑渐渐恢复最初的白璧无瑕,舍利晶球却再不复金光灿然,飞快地变得暗黑沉沉,至乎流转起黑色毫芒。

将微型玉剑放回胸前,石之轩凝神感应舍利晶球内部的细微状况,不由微微一笑。

那团漆黑神气在舍利里化为一条狰狞黑龙,肆意徜徉在无量精纯元气积成的汪洋大海里,每一翻滚,都会膨胀一圈,搅得元气大海波涛汹涌。

就连原本蛰伏沉积在晶球那无间亦有间、有限又无限质层的庞大元精也周流翻滚起来,被狰狞黑龙吸纳吞噬!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切浑然天成……哈哈,邪极宗历代的蠢材,只知以舍利晶球存储元精,岂不知这舍利晶球乃是最佳的外丹寄托物?”

第五一四章内丹外丹

天下之学问千门万类,惟丹学独尊,皆因丹学是真正能使人超脱生死,成仙成圣之学。

所谓金丹大*法,除了天元丹、地元丹、人元丹这种基于个人资质的分类法之外,亦有丹道先辈以人身为界将之分为内丹、外丹,实则不外乎内主修身、外主格物之法。

内丹者,人身是一小天地,宇宙是一大天地,内丹练的大小天地合二为一的天人合一之术,也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至于外丹,是基于对宇宙一个与别不同的看法,于丹家来说,天下无一物不蕴含某种秘不可测的神秘力量,宇宙的力量,小至微尘,大至山川,莫不如是。

问题在如何把这神秘力量释放出来,而外丹之术,正是把外在各物内含的精华提炼出来,再据为己有。

以石之轩所知,真正的丹道大家,其实无不博通天人、穷究万物,内丹、外丹兼容并蓄,相辅相成,合为仙道之术,殊途同归,物我如一。

此处所谓内丹、外丹殊途同归,绝非虚言,而是实指!

内丹术到了【炼神还虚】的高深层次,就不只在身内做功夫了,而是要元神排除肉身的限制,与宇宙虚空合而为一,已非“内”字所能概括。

因此亦有丹家将【炼神还虚】一关称之为凝结元神外丹,说的就是直接以元神掠夺宇宙虚空力量的方式,本质上与提炼万物精华据为己有的外丹原理如出一辙。

只不过寻常外丹是提炼摄取草木金石等有形之物的精华,而元神外丹是直接提取宇宙虚空的精华,后者更为高明百倍罢了。

同样,外丹术的初级跟医药学大同小异,都是以各种药物矿石提炼出治病疗伤、强身健体的药液、药散、药丸等物,等同于内丹术筑基层次的活跃气血、积蓄元精;

因外丹术初学时需要大量实践,极耗金钱,很多勉强达到这级数的炼丹方士就喜欢炼一些假仙丹、养血丹、壮*阳*丹等伪劣产品从富贵之家甚至皇帝那里骗取金钱,时不时金属中毒吃死人。

外丹术的中级则更高一层,已可提炼各种增补元气、洗筋伐髓的精粹药丸,吞服后即可提升内功修为,世上九成九的著名资深炼丹方士都处于这一级数,等同于内丹术的【炼精化气】层次;

最后外丹术的高级才是外丹理论的精华所在,惜乎这一层次过于艰深晦涩,非是智慧超凡之辈难有所成。

历代以来,号称丹祖丹圣的葛洪、号称丹王的安世清等屹立于炼丹术峰巅的人物,其实都在这一级数徘徊,只不过炼丹造诣有深有浅罢了。

这一级数,已非止于之前的以丹药改变人的体质,而是更进一步涉及到如何以丹药之力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至乎提升和淬炼人之元神,等同于内丹术的【炼气化神】层次。

魏晋时期风靡一时的五石散、寒食散,正是高级炼丹师研究以丹药之力改变至乎塑造人之精神状态的副产品,效果类似毒**品,技术含量很低。

当然,这类东西充其量只是致幻药物,根本达不到提升和淬炼人之精神的要求,而炼丹史上真正达到这要求的灵丹妙药也少之又少,且无一不珍贵之极、神秘之极,丹方等闲不会外传,世人也罕有听闻。

而这类灵丹的巅峰,当属分别造就了燕飞和安玉晴的丹劫、洞极丹,二者分属一阳一阴,近乎太阳真火、太阴真水,均已达同类丹药的极限,可将人之精气神硬生生提升淬炼到【炼气化神】圆满状态。

之所以无法更进一步将人推到【炼神还虚】层次,只因想要达到【炼神还虚】层次所需要的再非或实或虚的能量,而是需要对天地自然的感悟,需要天人合一……这就不是单凭丹药之力所能赋予的了。

而炼制丹劫的太阳真火、洞极丹的太阴真水,其实已经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丹药了,而是一团精粹的天地能量,无限接近甚或等同于内丹术【炼神还虚】层次从宇宙虚空提炼的终极元力。

实际上,丹劫、洞极丹的服用方法已经脱离了寻常丹药那样单一的口服方式,根本不用从嘴里吞下去,可以直接用身体肌肤触及丹劫、洞极丹即可将之吸纳入体。

这两种能量状态的丹药一旦触及人体,其效力是直接同时作用在人之精气神三元之上,而非寻常丹药那样通过身体消化吸收来间接改变精神状态。

也就是说,若是一个人的精神力强大一些,能够运用自如,根本不必以身体碰触这两种丹药,只消以无形的精神力包裹融合丹药,亦可将之吸收消化!

这与【炼神还虚】境界以元神从宇宙虚空汲取元能的方式如出一辙!

正因此,外丹术才有与内丹术相提并论的资格,才有了内丹、外丹殊途同归的说法,才有前辈将【炼神还虚】境界的元神称之为元神外丹!

放诸于世,无论内丹术,还是外丹术,在中低级的元精、元气层次有所建树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能够在玄之又玄的高深元神层次登堂入室者则凤毛麟角,且无一不是大智慧、大毅力之辈。

由此可知,仙道艰辛,长路漫漫,绝无捷径可寻,纵然看似容易有成的外丹术,实则也概莫能外。

正因深谙此理,石之轩明知当世痴迷外丹术的修行者极多,但却从来没有找上门与之交流经验的想法——葛洪、安世清级数的外丹大家就像大宗师一样稀缺,如今那些名声在外的炼丹师基本上全都还停留在外丹术的中级层次,偶有触及高级层次者,也最多只会练一些致幻药物,于丹道真谛来说不值一提。

甚至,石之轩还将自己所学所知的各类外丹术留给张丽华随便折腾,用以解闷,结果如何也从不放在他心上。

然而今时今日却又不同,石之轩已经用事实证明,来自邪极宗的邪帝舍利,在经过去污处理,保留元精,又灌注足够的纯净元气之后,竟可充当涵纳人之精气神三元,寄托人之元神外丹的无上宝物。

这种宝物,穷搜当世,恐怕也没几件!

和氏璧算一个,可惜已经有主(和氏璧的元灵)了,若只和氏璧的边角料,比如微型玉剑,则又不足以寄托强大的元神,只能寄托一丝元神本源。

某些材质奇特,具有强大灵性的古剑、古董、古书画等物也算是,例如传说中的轩辕剑、赤霄剑、七星龙渊剑,还有大禹所铸的象征九州的青铜鼎等等。

最关键的是,这些东西的灵性非是天生,而是后天赋予或培养出来的,都还讲究一个兼容性,若是其灵性与修炼者独有的元神及元气兼容性稍差,甚或被排斥,同样无法寄托元神外丹。

唯有这邪帝舍利乃是大自然的奇异结晶,像天地精气一样兼容并蓄,堪称“无极”属性,不排斥任何属性的元神、元气。

“精气神三元融合完成了?”

舍利晶球里的动静渐渐舒缓下来后,石之轩再次凝神感察,只“见”原本层次分明的漆黑神气、先天一气、元精三者已然融合成一朵如烟如雾的漆黑云气团。

而且,这漆黑云气团并非静止不动,竟是如同活物一样,在不住翻滚变化!

时而化成一头狰狞恶龙,腾云驾雾,或许是源于劫运煞气的特性;时而化成一个模糊人形,阴气环绕,宛似传说中的厉鬼,应该是源于他那一丝元神本源的特性;

至于漆黑云团这本来形象么?

石之轩隐隐确定这是暗合天地元气的自然性质,也就是道门修炼术语里的【三花聚顶】及神话传说中的“元神庆云”!

外行人臆想,以为三花聚顶是在脑壳里或头顶上聚现三朵颜色各异的莲花,谓之精花、气花、神花,实则不然。

丹道功夫,正是将精气神三者三化为二,二化为一,一化为虚的过程。精气神三者各自分明,首先就证明丹道功夫还没入门,还处于普通人的层次。

所谓【三花聚顶】,“三花”者,精气神三者之升华也。

三花聚顶,是指精气神三者浑合为一,聚于上丹田眉心神府之内,乃一身修为之根本所在。其形象如何且不说,反正最多只有一朵“花”,而绝不会有三朵“花”!

所谓“元神庆云”,也不是某些人臆想的元神小人儿屁股下的座垫,而是元神能量的外在显化,也就是元神法身的一部分。

当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论名称如何高端大气上档次,也不论外在形象如何精奇炫美,其实都不具有什么终极意义。

三花聚顶也好,元神庆云也罢,元神显化的外在形象只是修成元神法身的过程中所用之元气或能量的自然性质罢了。

【炼气化神】差不多圆满之后,元神已在体内渐渐凝聚显化,若是定力深厚,或可元神出窍,但这时元神散乱,出窍容易受损受污,而且不可长久。

唯有将元神反复凝炼,聚成法身,才可随意入定出神,不虞风吹日晒的损害,但也不可长久脱离肉窍。

而到了还虚层次,天人合一,化合虚空,元神法身渐趋大成,正等正觉,无我无相,散则成气,聚则成神。

此时的元神法身凝聚显化形象,实为心象外现,可以是习惯性的人形,可以是代表阳气蒸腾的火炎,可以是象征阴气下沉的水泊,甚至也可以是象征天地日月的抽象圆球。

“也不知这个元神化身到了哪个层次?”

石之轩凝视着舍利晶球暗自揣测,默默感受着这个元神化身与他本尊阳神的微弱联系,可惜他注入的意念又遭到劫运煞气的敌视攻击,而仅凭那丝微不可察的感应联系根本操控不了这个元神化身。

其实他也没抱多大希望,反正这元神化身绝不可能是与本尊一样的还虚层次就是了。

毕竟在元神凝现之后,决定元神状态的除了道功火候之外,也就看意志定力了,偏偏舍利晶球里那个元神化身是残缺的,还深受劫运煞气侵蚀,跟个厉鬼邪灵一样疯狂不堪,谈何心境定力?

倒是这元神化身的能量强度很不错,不输于出阳神的层次!

“可惜,若是按照我的既定设想错其锋芒,调和淬炼,祛邪扶正,到了真正化为己用之时,不知此时的能量还能剩下几成?”

第五一五章愚蠢的女人

竹林婆娑,清风悠然。

“铮铮……”

琴声忽从竹林深处传出,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清澈,夹着幽远的洞箫,更是动人,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缠*绵*悱*恻。

但闻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但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至乎瑶琴突然发出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但箫声仍是温雅婉转。

过了一会,琴声也转柔和,两音忽高忽低,蓦地里琴韵箫声陡变,便如有七八具瑶琴、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

琴箫之声虽然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足令任何听众血脉贲张,忍不住便要站起身来徘徊。

又一会儿,琴箫之声又是一变,箫声变了主调,那七弦琴只是玎玎珰珰的伴奏,但箫声却愈来愈高,更增幽怨气氛。

“啾啾……”

林间群鸟悲鸣远去,似乎实在忍受不了琴箫合奏的酸楚之感,不得不暂离家园。

“铮……”

突然间一声急响,琴音立止,箫声也即住了。

石之轩盘坐案后,如玉双掌轻轻抚过紧绷的琴弦,温柔无比,“玉妍,我们越来越有默契了……心有灵犀啊!”

祝玉妍放下碧玉洞箫,袅袅起身,一边从红泥小火炉上拿起蒸汽缭绕的水壶,一边黛眉微蹙道:“默契是有,心有灵犀怕是远远谈不上!”

“那是我们之间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石之轩饶有深意道,手指向上一引,干竹筒口茶叶翻飞,分作两股及时注入祝玉妍和自己的杯子。

祝玉妍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手中寒气乍出还收,水壶倾斜,向杯中一一注入滚沸后又稍稍降温的甘冽山泉水。

清新茶香袅袅升起,扑鼻而入,令人心旷神怡。

祝玉妍沉吟道:“为何我的萧艺明明已技近乎道,意念识想随着萧声通灵透达,任意翔翔,无远弗届,却威肉身所拘,缚手缚脚,时感苦困……总少了你琴声中的那种清灵虚渺,大天自在。”

石之轩举杯轻嗅,淡淡道:“只因你初窥无上魔道,尚且无法恒久沉浸在天人合一的妙境,必需天时地利、用志不分,长时间进入心灵的深处,才偶一得之,遂感缚手缚脚,无法通明透彻。”

祝玉妍若有所思,片刻后犹疑道:“如今形势大好,你为何忽然抽身远离长安?我们联手掌控大周,振兴圣门,泽被大地,岂不更好?”

“玉妍你其实是想知道我是否准备另起炉灶吧?”石之轩微微一笑,轻啜一口清茶,“我之所以暂避扬州城,是准备闭关精修一段时日。

待我出关,想来你必然已经除去杨坚,执掌大权了……”

想想他也挺佩服自己,明知祝玉妍及阴癸派很可能在杨坚手上偷鸡不成蚀把米,但说出来的话却是颠三倒四,真假难辨。

“真是闭关精修?”祝玉妍娇哼一声,“别到时候又多出几个儿女……”

“怎么会?”石之轩眼也不眨,大言不惭,“今后我若是想要添个一儿半女,完全可以跟玉妍你商量嘛……想来传承了我们优秀血统的儿女,定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我们之后继续执掌圣门!”

祝玉妍俏脸微红,却未反驳,“既然你明日便要离开,那我就破例为你跳一曲天魔*妙*舞……”

“荣幸之至!”石之轩眸子一亮,转身伏案,双掌轻按琴弦,准备开始为她伴奏,“天魔起舞时,至美和至恶融为一体……可谓迥然有别于正派舞蹈的另一番滋味!”

…………

夜幕降临。

长孙晟如约踏入闻采婷的宫殿,不悦道:“为何你越来越肆无忌惮?”

“难道你就不想我么?”闻采婷巧笑嫣然,“放心吧,我已吩咐边不负师弟带着宇文赟出宫寻野花去了!

而且宇文邕遗留在宫中的隐秘力量,如今亦尽在我派之手,别说让你随意进出皇宫,就算你要睡一晚宇文赟的龙床,宇文赟也绝对发现不了半点儿蛛丝马迹!”

长孙晟暗暗心惊于阴癸派扩张之迅疾,犹其是在侵蚀后**宫这类事上,阴癸派向来无往而不利。

闻采婷星眸迷离地瞧着长孙晟的英俊脸庞,恍惚间但见其面目模糊起来,变成了石之轩那清冷而邪异的面庞,忍不住心头一痛,蓦地醒了过来。

即使她隐约明白,这是她从身体到精神都被石之轩彻底征**服所留的后遗症,但她用尽方法,仍难以迫使自己完全忘掉他。

思及今日玉妍师姐幽会石之轩回来时的笑靥如花,就让她一阵黯然,一阵空虚,只想迫不及待地约见长孙晟来填补这个缺口。

长孙晟或许有所察觉,但却并不拒绝这种艳**福,更何况还可藉此通过她借用一些阴癸派的力量来达成目标……

不知何时,夜空下乌云翻滚,残月眨眼间躲得无影无踪。

…………

直到半个时辰后,残月莹辉重又洒入寝宫里。

长孙晟目光闪烁,不知思绪飘到何处去了。

闻采婷冷哼一声,大感不满,“跟我在一起,你竟还想着别的女人?”

长孙晟忽然一阵烦躁,冷淡道:“彼此!彼此!你不也想着别的男人?”

“男人一个个都这样……”闻采婷更觉妒火中烧,眼神却阴冷下来,时不时闪烁一下,似乎在琢磨着某些念头。

须臾之后,长孙晟一脸阴沉地出了皇宫,独自漫步在街头巷尾的阴影处,一思及自己刚刚故意刺激闻采婷妒火的所作所为及之后可能的连锁反应,复杂情绪惊涛骇浪般剧烈翻涌而起,淹没他的心田。

随着心念的种种挣扎,种种交战,万般酸涩苦楚纷至沓来,令他一阵阵窒息,忍不住扶墙战栗。

终于,他渐渐定下心来,强行压下了那撕心裂肺的苦楚,眼前闪过宇文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