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馥春-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到一盆干丝烫好,傅春儿少许往其中淋了些香油,递给翠娘。翠娘尝了一口,道:“果然好!确实做起来也不繁。春儿,难为你,怎么想的。”

傅春儿心道:“我是穿的,这些菜式都是小时候经常吃的——”只不过这些话她打算烂在肚里,这辈子谁都不说。因此这会儿面对翠娘她只好顾左右而言它,说:“翠娘姐姐,你厨活这么好,要不也出来开铺子吧,或者与我家合伙,分红分给你五成。”

翠娘听了这话,手上的活儿就满了下来,似乎对傅春儿的提议颇为心动。可是过了好一会儿,翠娘摇了摇头,对傅春儿露出苦笑,说:“春儿,真对不住,我怕是这辈子也离不开震丰园的。其实我也不是留恋震丰园什么,就是不敢……怕自己出来做事,万一有点什么风险,一大家子都要喝西北风的。”

听到这里,傅春儿实在忍不住了,开口问了问翠娘家里的情况。她其实早已想问了,但是总怕翠娘尴尬。然而此刻两人早已熟稔,翠娘也不觉得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于是一五一十地将自家的事情说与春儿妹妹听。

原来翠娘早已定亲,未婚夫与她青梅竹马,是个长江上跑船的,后来出了船难,人就这么没了。翠娘娘家人收了人家的银钱,给翠娘另寻了一门亲,却是给人做妾室。翠娘自然不愿的,与家中闹翻,差点铰了头发去做姑子去。后来翠娘索性住到了那位早亡的未婚夫家中去,以未亡人自居,以赡养未婚夫的父母,抚养幼弟。无奈夫家劳力不多,无法维持生计,于是翠娘才在震丰园寻了个活计,养活“亡夫”的一大家子。

傅春儿感叹道:“翠娘姐姐,真难为你了——”

翠娘却叹道:“那人去了两三年,我心里着实也淡了不少。只是现在在夫家,没有人敢迫我做违我心愿之事,我以我手养活全家,比得在娘家只是随人摆布,仰人鼻息,要好得多了。大不了便这样一直到老,我翠娘此生,也算是没勉强自己,活了个痛快!”

傅春儿简直要从心里叫出一声“好”来,在这个时空,竟然有这样自强自立的女子,实在是令人钦佩。

第四十五章 大煮干丝与三丁包子

翠娘便说:“对不起,春儿妹妹。若是能与你家合伙,原是再好不过的,只是,我实在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万一有个什么风险,眼下家中一点积蓄也无,怕是承受不住……”

傅春儿可以理解翠娘的担心,所以她很大度地说了没事。可是要说这开铺子的风险,她也不是没想过,只是眼下似乎每一项她都做得不错——眼下人手总算充足了,客源相当稳定,每日能收到足够的银钱,利润也不错,再加上有翠娘相助可以再创出不少“经典款”的点心小食,这个小食铺子会有什么风险呢?傅春儿现在还想不出来,但是她隐隐地觉得翠娘的顾虑竟有些道理。

究竟是哪里不对呢?傅春儿闷头想了半日,而翠娘却安慰她说:“好春儿,你可真别因为我一句话钻了牛角尖。震丰园家大业大,背后靠着黄家,在他家做事,就算我娘家人想找事,也没人敢拿震丰园乱嚼舌根子,瞎三话四。”

原来是这么回事,傅春儿终于听出了些意思。眼下傅家的铺子确实是没靠山没根基,而且傅老实的性子,也不是那种八面玲珑,能够广结善缘、攀附于人的。只是,如此便不能做生意了么?傅春儿一旦想明白了此事,就将其丢到一边不再想了,反正想也没用,靠山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且眼前的生意也不是做不下去,不如把眼前的菜式先想好。

她凝神片刻,说:“翠娘姐姐,我一直有一事想不通。这干丝,除了做烫干丝之外,还有种做法可以用鸡汤来煮的,要用大火来煮,所以叫做大煮干丝。可是每日如果耗这许多鸡汤,单做这一道干丝,鸡肉鸡翼鸡爪之类,岂不是都浪费了?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可以将这些都做成点心呢?”

翠娘闻言也愣了愣,说:“鸡汤可是好东西,如果这干丝用鸡汤来煮,鲜一定是顶鲜的。只是要用这么多鸡汤,那每日起码得宰上好几只母**,抛费可不少,每份鸡汤煮干丝,要收多少文钱,春儿你想好了没?”

傅春儿想,可不就在为这问题头疼么?如果想不出做什么别的吃食,就只能用鸡汤来煮这干丝,那一份干丝得多贵呀。可是偏生食客们眼中就只见着这大豆干是再便宜不过的,定价过高,就卖不动了。

“鸡翼鸡爪都可以卤来下酒的,鸡皮可以用来熬些鸡油出来,至于鸡脯子肉么,要不你包鸡肉馅儿的馄饨、包子?”

“啊呀!”傅春儿不禁放下手中的活儿,跳了起来。

“春儿你怎么了,不是切了手吧!”翠娘吓了一跳,连忙来看她。

“不是,翠娘姐姐,我没事,我只是——”傅春儿眉眼弯弯的,嘴角边一对梨涡若隐若现,“想出主意了!”

她被翠娘这么一提醒,想起了前世里极熟悉的一种点心——三丁包子。乃是以鸡丁、肉丁、笋丁,三种丁,再加上虾汁鸡汤烩制成馅儿,以广陵本地的发酵面,包成包子,上屉蒸熟。这三丁又称三鲜,三鲜一体,又营养,又好吃,是绝好的早点。她早几日在广陵城中各食铺里逛过,还没见过哪家铺子售卖这种点心的。

傅春儿想了想,又问翠娘,眼下广陵城中有没有叫做茶社的馆子。在她的记忆之中,富春、冶春,这些都是扬州顶顶有名的茶社。然而翠娘却摇头茫然不知,反而为她细数了广陵城中数间著名的食肆,震丰园自然不必说,什么碧萝居、有贤庄、醉仙居……不一而足。傅春儿便问翠娘哪间食铺会经营早间的茶点生意的。

“吓,哪间会经营早间的饭食?”翠娘奇道,“早间大家不都是吃点烫饭便去上工了,最多打个蛋下碗面。早间饭食?没听说哪家食肆会做的,一大早的,大厨房还没人上工,材料也没采买回来,哪里来得及?”

原来是这样啊——原来现在的这个时空,人们早间“皮包水”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啊!难怪魁龙珠还不存在,三丁包子还没有流行,连大白干子也也只是餐桌上的一种寻常辅料而已。

不过翠娘倒是很快领会了傅春儿的意思,点头道:“春儿好俊的心思,广陵城中,早市铺子少,大多只是些烧饼豆腐脑挑子之类,当不得饱的。若是真有春儿说的那种包子,应该好卖,只是如此这般卖早点辛苦,春儿你可想好了?”

“嗯!”傅春儿点了点头,说:“我想试一试,如果早间生意确实好,就干脆只做早间一档,午后这档生意便不做也罢。”

“嗤!”翠娘笑出了声,说:“看你这么有把握的样子,如果是早间,我就来帮你一帮吧!”

“这怎么行?”傅春儿知道像震丰园那样的馆子,晚间一般都开到很晚,像翠娘这样的厨娘,一般都会在铺子里忙到打烊。翠娘都已经这样辛苦了,让她再早起过来自家铺子帮忙,实在是不成的。

“我又不是白帮忙,你刚刚可是应承了我分红银子的——”翠娘接着笑道。

“好,你肯要银子,我才肯让你来帮忙!”傅春儿也笑着道。

接下来翠娘与傅春儿两个就细细商议了,打算明日再买了材料来试做三丁包子与大煮干丝。这时铺子里生意稍微清闲下来一些,傅春儿突发奇想,想让傅老实和沈舟试一下片豆腐干子的刀功。结果令她惊讶的是,两个男人,虽然都没怎么做过太多厨活,片起豆腐干子来,倒还都有模有样的。傅老实胜在以前做刨花水生意的时候帮木匠做过零活,手稳;而沈舟此人却大约是心稳,片出来的豆干薄片极均匀,虽然没有翠娘切出来的那么薄如纸,但也是极细密均匀的,竟比傅老实的还略好。

翠娘过来,看了沈舟切出来的干丝,也是微微惊异。沈舟看了她一眼,便低声说:“翠娘!”

“你记得我?”翠娘有些惊讶,沈舟这回却没有再回答,手下默默地收拾一番,过了一会儿才点点头。翠娘看了看沈舟,隔了半晌,垂下头去。

傅春儿见到两人互动,也有些为翠娘惋惜。如果当年翠娘没有与她那个“丈夫”定亲,而是与沈舟……她想到这里,又看了看翠娘与沈舟,觉得两人年貌相当,若能撮合在一起,未必不是美事一件。只是不知道当事人自己的想法如何,这个便只能待日后慢慢观察了。

>;

第四十六章 准备开早档

第二日,傅春儿一早就来到傅家铺子里。这日傅老实陪杨氏去大德生堂诊脉,打算晚些再过来铺子。傅春儿到铺子里的时候,沈舟早已起来,将铺子里里外外都收拾过,灶上的火也已经生好。他见傅春儿过来,便自去将养在铺子后院的两只隔年母鸡去宰了,用开水烫过,接着去毛开膛,将过了一会儿,两只处理干净的母鸡就已经搁在了灶间的案板上。

这时,翠娘的声音便在铺子外面响起来,“春儿,快来帮我——”傅春儿连忙抢了出去,见翠娘提着一大袋白面过来,微微有些气喘,面上红扑扑的。“这是马神庙刘大娘家铺子的白面,用来发面做包子再好不过。”

“翠娘姐姐,你怎么拎了这么一大袋面过来。”傅春儿连忙取出平时采买用的账簿,问道:“这面多少钱?一会儿我都支给你。”

翠娘这时已经放下了米面袋,摇摇手道:“不用!昨晚黄五爷听我说你要做一种新奇的包子,便让我从震丰园取了些白面带给你,说若是做出来不好吃,就跟你收钱!”

傅春儿吃惊地抬了抬眼,心道,这黄以安,还真将她家的事情放心上了。

“有啥好想的,黄五好说话得很,回头做出包子来,把他吃几个,就没事了。”翠娘面上带着几分狭促,对傅春儿笑道,“怎么做,春儿,我都听你的。”

眼下有了好的面粉,剩下的,最重要的就是馅料了。于是,傅春儿指挥沈舟去和面揉面发面,而自己则与翠娘两人一起,一面商量一面烹制这三丁包子的馅料。

三丁包子的馅是用三种丁,鸡丁、肉丁和鲜笋丁,再加上虾子、酱油、糖等诸味调料调味烹制出来的。原料也颇为讲究,鸡肉选的是鸡瓜与琵琶腿肉,分别汆熟以后切丁,拌在一起。剩下的鸡身鸡骨则下锅熬汤去。猪肉则一定要选五花肋条,膘头适中的,切得比鸡丁略小一些,而鲜笋丁应该最小。这时节,冬笋还没有上市,傅春儿只选了普通的秋笋,但是笋干之类实在是不得用的。

三种丁都处理好之后,傅春儿便在锅中加入些底油,将三丁连同各式调料放进去煸炒,接着加入熬好的鸡汤,煮至上色入味,然后勾上琉璃芡,让锅中的卤汁均匀地覆在三丁之上。

等馅料晾凉、白面发好之后,就可以包包子了。就在此刻,翠娘还抓紧时间切了一大把干丝,剖了一小片火腿上方,也是细细地切了丝,另外泡发了一些开洋备着,准备一会儿用来做大煮干丝。

少时沈舟将发好的面拿了过来,傅春儿看了看,这广陵府的发面果然好,用手按下去大约也就不到半寸那么厚,手一松依然能弹得高高的。翠娘这便动手开始包起包子来,只见她双手一揉一搓,面团立即变成了圆圆的一张面皮,放入馅料之后,翠娘右手五指如飞,转眼间包子的褶子便都一一捏了出来,包子也封上了口。

傅春儿看得有趣,也拿过来一份面皮,却怎么捏也捏不好,费了半天劲,包出了一个只有四条褶子的包子,她便嘻嘻笑着自嘲道:“这个是我做的记号,回头这个要给爹吃!”

翠娘听了便赞她,“春儿,小小年纪还是挺有孝心的么!”一边说着,手下不慢,又包了好几个包子出来,顺便还指点一下旁边的沈周。那沈舟也与傅春儿一样,头一次包包子,却慢慢地一个褶一个褶地捏,最终捏出的一个包子,却相当地似模似样,比之翠娘包的在外观上分毫不差,只是速度要慢多了。连翠娘见了沈舟包的包子也赞了一句。沈舟却什么也没说,只是自行去将蒸屉架在煮着滚水的锅上。

翠娘在他背后低声嗔了一句:“愣得像个木头似的!”傅春儿抬起头,看看翠娘的神色,心道:至少看起来翠娘对这位青梅竹马的沈舟,印象还是不错的啊,只不知道沈舟对翠娘是个什么想法,不过翠娘毕竟是以未亡人自居,而且住在“夫家”的。日后即使两人能在一起,也势必要经历一番麻烦。

趁这三丁包子在蒸的时候,傅春儿与翠娘两人又将撇去了油沫的鸡汤煮上,待鸡汤煮开,再将豆腐干丝撒入,大火急煮,催其入味,再在其中加入火腿丝、开洋等等一应佐料,熬煮片刻,这大煮干丝便做好了。而此时蒸屉上的一笼三丁包子正好蒸熟出笼。

只听傅老实的声音在铺子外面响了起来,说:“春儿,看爹给你带了什么来?”

傅春儿高兴地迎出门,她听着傅老实声音里透着欢喜,知道杨氏的身子必无大碍,可是傅老实给她带了什么呢?

“爹,娘身子怎样?”

“好!”傅老实脸上像是笑开了花,“大夫说了,你娘身子早已无大碍了,好着呢!”

“喏,这是小七爷给你捎的茶叶。”说着,傅老实从怀里拿出两个茶叶罐头。“小七爷说是明年乡试,眼下一门心思地用功呢。他说就不过来了,只这点茶叶,他又喝不掉,倒是你上回制的那茶好,所以将这些茶叶都送了把你。”

傅春儿望着两大罐茶叶,忍不住星星眼了一番,心中暗暗感激纪燮心思细致。这点子茶叶纪燮给谁不是给,可是他偏偏送了给自己。如此一来,她一旦开早档卖点心,便可以给客人奉上好茶。傅春儿脑海中似乎已经勾勒出傅家茶社高朋满座、客似云来的情形。虽然眼前的还只是一间小小的食铺,连座位都没有几个,可是,毕竟事在人为,一步一步慢慢来,相信她可以做到的。

“爹,我们回头将做出来的包子给小七爷和李掌柜他们送上两屉吧!”她想着,最好这大煮干丝,也弄个食盒装了,请纪燮尝一尝才好。

“这个自然——”

这时,翠娘已经拿了一碟包子出来,递给傅老实和傅春儿:“傅老爷、春儿,你俩先尝尝,啧啧啧,闻起来就香喷喷。”

傅春儿看着碟子里那个只有四个褶的包子,涨红了脸,道:“爹,别吃那个,别吃……是我自己试着包的。”傅老实一看这么长得这么可人的包子,乐了,伸手取过,轻轻咬开。他见那包子馅料的卤汁已经渗到了包子皮里,皮子松软鲜美,馅心香浓,似乎有肥有瘦,但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口咬下去还有爽脆的口感。傅老实一连吃了两口,见傅春儿已经将茶碗递过来了,便饮了一口茶,话都没说,接着将包子吃完了,才连声道:“好吃,好吃!”

傅老实不善言辞,只会翻来覆去地说“好吃”二字,傅春儿与翠娘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是笑意,看来,这三丁包子算是做成功了。

第四十七章 此富春非彼傅春

然而傅春儿还是好生筹备了几日,待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这才在十月初三这一日早间,开始做起了早档的生意。

在此之前,傅春儿与翠娘反复试了几次,将各种材料的用量配比都定好了,傅春儿这才开始计算每份菜品的成本和定价,再按照推测的销量,倒算出需要实现买多少食材。所有的食材都需要在头一日晚间都买好,虽然眼下快要入冬,一日凉似一日,肉菜都不易腐坏,但是傅春儿还是觉得食材是越新鲜越好。

广陵城中商贸通达,各式铺子都日日营业。傅老实在城中人缘声名也算不差,与这些铺子都商量好了,虽然所买的食材一日日零沽,价钱上却都是比较公道的。初二晚间,傅老实与傅春儿便将采买的新鲜材料都放在铺子里,由沈舟看管。初三这日一早,天还全黑着,傅家父女便出发朝铺子这边过来。

到了铺子,傅春儿才发现沈舟早已将灶火生好,肋条和鸡瓜都已经切成丁,整整齐齐地码着,要用的母鸡也已经处理好下锅开炖,而沈舟自己正在和面发面。傅春儿吐吐舌头,觉得这个伙计简直请得太值了,压根儿就干了两个人的活。傅老实进来,也抢着将其余备料的活接了过去,傅春儿反而闲了下来。她便立在铺子门口,随意朝埂子街上望望。

这时还早,天色微明,一点晨星遥遥悬在天上。埂子街上静悄悄的,没有什么行人,大多数人还没有起。傅春儿静静地想着她的心事——一晃眼,到这个时空就已经半年多了,相比自己刚刚“穿”来那阵,傅家家境眼见着终于有了些起色。但是傅春儿自己知道,家中其实也只是收支平衡,刚够维持而已,只要银钱不济,没准就会像那日一样,被扫地出门。在这个时空,只有多挣些银钱,然后再置些恒产,这样家里人的生活才能真正算是稳定下来。

傅春儿又忆起昨日晚间与自家父母商议,想给小食铺起个名字。她满心想打个“富春茶社”的名号出来的。富春茶社,这可是传世经典老字号啊,要是没有富春茶社,傅春儿怕是也不会知道有这么经典的淮扬点心,更别提以此谋生了。起这个名字,就算是向那个时空里的经典致敬吧,另外,也算是满足一下傅春儿的小小虚荣心——彼富春,由此傅春而创。哪知道她刚一开口,就立即被杨氏给拍了回去,“春儿啊,这可万万不行。”

“拿自家闺女的名字做招牌,这种事情咱家可做不出来——”傅老实也站在杨氏一边。

“春儿,娘与你说,或许你不懂,但是女儿家的闺名,除了丈夫长辈,哪能让人随便唤来的?”杨氏在一旁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仿佛在说,难道你还想写在招牌上招摇。

傅春儿郁闷了半日,“音同字不同么!”然而这个理由也被杨氏果断拍飞,“春儿乖,听娘的话,娘是为你好,你日后还要嫁人的!”

她有些无语,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灰暗的图画——难道自己日后就真的这么乖乖地嫁人生子,循着这世间女子的必由之路,过一辈子?

“春儿——”傅老实在里间唤了一声,将她从沉思中惊醒。傅春儿连忙应了,忙忙地去灶间帮忙。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傅家小食铺早档的第一笼三屉包子都蒸了出来。

这三屉包子当中,有一屉是青菜包,这是傅春儿与翠娘等人事先商议好的。青菜包是素的,价格也比三丁包子要便宜,价格上拉开差距,花色上也多些选择。青菜包翠娘也试做过一次,做出来之后傅春儿尝过,觉得太甜了。然而傅老实与沈舟却都觉得好,只说馅心的青菜清甜,爽口无比。傅春儿便有些无语,她早先其实是不习惯广陵城中炒青菜也要放糖的,有时恨不得放些辣子才好。可是久而久之,她便也渐渐地习惯了,就如自己渐渐习惯这市井小丫的生活一般。

这时天已经亮了,埂子街上行人开始多了起来。沈舟接着在灶间忙活,而傅老实与傅春儿则开始在自家铺子门前吆喝——生意很快便开张了。

“包子包子,三丁包子,一个下肚,过午不饥。热腾腾新出锅的三丁包子嘞——”

傅家铺子早间这一档主打是包子,主顾上门,可以买了带走,也可以坐下来吃。除了包子之外,客人还可以点烫干丝与绉纱馄饨,都是现做,会稍慢一些,但是客人可以坐下来慢慢享用,傅家铺子会再奉上清茶一杯。广陵城中之人,大多富裕,不少人虽然早起匆匆赶路,但是一旦闻见香味,还是有不少解囊的,没有什么人纠结三丁包子比寻常的早点要贵上了这么一些。自然也有人选青菜包的,大多是年长之人,茹素或是喜爱清淡的。

傅家头一天早档,生意还算是顺利,当到大日头升起的时候,做包子的材料已经所剩无几。而沈舟与傅老实,也是忙得满头是汗。傅春儿眼见着两人如此辛苦,心想,如果想把销量翻上去,恐怕就得再雇人了。而且铺子在早档的时候,常常能够坐满,所以现在看来当初赁下的这个小食铺,也不够大了。

“一步一步来,”傅春儿对自己说,“先把生意稳稳地做起来,铺子的名号打响亮了,再考虑扩铺子的事情吧,总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这时铺子外的埂子街上,远远地过来几骑,见到傅家铺子,便翻滚下马,其中一人说:“小爷叔说的应该就是这间了,小张,你且去饮马,我们照顾下这间铺子的生意。”

“店家,有什么吃食可以当饱的么?”刚才说话的那人,是个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说话间似乎带点北方的口音,见了傅老实出来招呼,便直说要买吃食。

“小店有新鲜出炉的包子,今日卖得好,已经是最后一屉了。”傅老实说话实诚,一点折扣都不打的,“几位要是觉得好,就全买去了吧!”

“嗯,包子呀,好——就来一屉尝尝!好的话明日便早些来你家。”那汉子毫不迟疑地说了。

“好——”傅老实自去铺子里将刚出锅的包子连同蒸屉一起,端出来放在一张小桌上,接着问:“几位客人是在这里用,还是带着用?”

那汉子便说:“包四个起来,俺们有个同伴去饮马了,其余人都在这里稍坐会儿吧!”

傅老实便拿了油纸包,包了四个起来。傅春儿从里面端了碗碟筷子与几杯清茶出来,在桌上放了,却明显地觉得那中年汉子的目光在自己身上转了转。

第四十八章 “打”酱油的和来“捧”场的

这一拨人刚刚入座,从埂子街西面又来了几人,却俱是年轻后生,其中不乏几个流里流气的。傅春儿见状便避进了铺子里,由沈舟与傅老实在外招呼。

领头的一个,听说铺子里的包子一惊卖光了,就问什么还有。傅老实答了还有干丝与馄饨,那人便说:“馄饨?馄饨有什么吃头。那烫干丝倒是听着新鲜,来上五份!”

傅春儿听了,连忙在灶下忙碌起来。好在那些干丝都已经现切好了,浸在凉水中,只需要她将干丝都烫好就行。一时间五份烫干丝做好,盛在盘中,傅老实与沈舟两人来端。傅春儿便扯扯傅老实的衣角,说:“爹,外面后来的那一起子人,看上去不像是什么规矩人,要小心他们讹钱。”

傅老实原没有太在意,但是见傅春儿提醒得郑重,还是点了点头,才出了灶间,将盛在碟中的干丝递了上去。沈舟也随之递上清茶。为首一人伸筷便送了一口进嘴,嚼了几口,却赞了一声:“好!好生新鲜的吃食,爷还不曾吃到过——”

傅老实有些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面上露出笑意。那人手一挥道:“小爷我口重,店家有酱油么?加点子来。”

傅老实点点头,“有——”,说着取过了酱油瓶,要递给那人。那后生却不接,只巴巴地说:“加一点子就好!”傅老实不疑有它,便倾起酱油瓶身,往那后生身前的干丝碟中浇上少许酱油。

“哎呀——”一声呼喊,那名后生先站了起来,指着傅老实,“你——”

傅老实也吓了一跳,他不知怎地,臂上被人一撞,手中的酱油瓶翻倒,酱油便淋了不少在那后生的外衣上,留下一大片深褐色的酱油渍。“客官,实在对不住,”傅老实手忙脚乱地想去帮忙擦拭,可是酱油渍又哪里是可以轻易抹去的。那后生便立即撂下脸子来,伸手便抓住了傅老实的衣领,说:“店家,我好端端地上你家吃点吃食,你就这么毁了我一身衣衫——”

傅老实还没觉出这后生明显的讹诈意图,连忙说:“客官要不将这衣衫换下来,小店保证浆洗干净,给客官送上门去。”他心中还想着,怕是这几份干丝的钱要收不回来了。那只那后生丝毫不曾松手,反而道:“吓,爷这件缂丝的衣衫,那里是你家小店洗洗就能干净的?”

他将傅老实的衣领一松,伸手道:“拿来!”

“拿来什么?”傅老实这等老实人实在是弄不明白。

那后生笑了一声,道:“你老家伙还真是夹生——”夹生是广陵土话,就是不好说话,颇多计较的意思。他用力在桌上一拍,道:“小爷这衣衫,起码也值三两多银子。今儿爷不跟你计较。拿来!”

如此一说,就算傅老实是傻子,也明白对方真是讹上了自己。那件沾上酱油渍的衣衫分明是见土布直缀,跟丝啦绢啦没有半文钱关系。要三两银子,实在是太黑了点了。“这位客官……”傅老实还想再分说分说。那后生已经是一声喊:“老东西犯嫌,给爷砸铺子!”

傅春儿站在门口,看着几个年轻人已经站了起来,抄起旁边的桌椅板凳就打算砸铺子。傅春儿低低的惊呼了一声,见傅老实伸手欲拦,却又改回拱手,低声下气地道:“这几位客官,小店本小利薄,实在没有几个银钱——”

“没钱?没钱就砸到有钱为止!”那汉子眼睛一瞪,随他来的那些喽啰们便纷纷作势要砸。傅春儿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要知道这些人看起来就像是常在街头讹诈作恶的地痞流氓,遇上了,要么破财消灾,将今日铺子里的进项赔到完为止,要不就只能眼睁睁看人家将铺子砸了去。

不行!傅春儿暗暗握拳,就算是拼着损失点桌椅财物,也不能开了这给银子的先例。要知道这先例一开,日后便会有无穷烦恼,对方势必敲诈个不休。只是她还不曾想到,若是拼了今日被砸一场,也保不齐日后这拨人不来日日找茬。每日闹上一番,她生意没法做,哭都没处哭。

这时反倒是沈舟迎了上去,面上绷得紧紧的,手上拎了一条长凳,什么话都不说,自有一种迫人的气势。但是傅春儿还是担心得紧,自家可是只有爹和沈舟两个男人啊!

“好小子,找打不是?”那年轻的后生见了沈舟的样子,反而微微发憷,有些色厉内荏的样子,似乎还是指望傅老实能服软下来,能给钱是最好的。“店家,你多少赔点,三两怕是你也赔不出来,要不这样,有多少赔多少吧!”

“店家——”坐在另一边吃包子的大汉之中,那个为首的,突然开言,“哪里来的狗子,没事在这里乱吠,扰了爷儿们吃早点。”说着顿了顿,又道,“这狗子骨头这样软,怎地还吠地这样响?”

那边一伙后生的目光,便移了过去,脸色纷纷不善起来。

那名为首的大汉依旧好似自言自语一般,说:“小爷叔荐的地界儿,果然不错,吃食这般精致,只是这街上这么多狗儿,煞风景。弟兄们,你们烦不烦?”

那中年汉子一句话刚说完,已经有两三个人站了出来,直直走向那群前来惹事的后生。傅春儿听到那中年汉子提到“小爷叔”的名号,便知道是仇小胡子的属下或者朋友,至少也是相熟的。傅春儿暗暗感激仇小胡子,感激他竟尔记得住广陵城还有自己这么个小姑娘,竟然转告了人来照顾她的生意。她见那些膀大腰圆的北方汉子朝广陵本城的这几个小混混走过去,便不忍心再看下去,转过了头去。

果然,身后传来便传来呼喝厮打之声,拳头落在头上身上的声音,有敲桌子打板凳的声音,磁碟落在地上碎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