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行-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背后若无靠山。又岂能走到今天的地位?

不多久,季霆联合真定总管王渊,上疏自辩:耿延禧沿途护送虏贼,行巧取豪夺之事无数,更数次击溃河北绿林道强人。致使河北绿林道对他恨之入骨,更悬赏三万贯,要取耿延禧性命。王渊曾劝说耿延禧,让他做些收敛。可是耿延禧不听,一意孤行,才有今日下场。况且耿延禧奉命护送虏贼。入广信军后,却没有与季霆联络。以至于季霆是在得到耿延禧被杀消息后,才知道他来到了广信军。

这等情况下,季霆如何保护耿延禧安全?

这件事,几乎将河北地方大小官员,全部卷进来。

河北路盗匪横行,是整个河北路官员的失职。朝廷若要追究,上至河北宣抚使范纳,下至下县县令,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处罚。耿南仲虽然恼怒万分,却也不敢惹来众怒。所谓法不责众,如果真要追究起来,河北官员便要被一网打尽。

莫说耿南仲承受不得,便是赵桓,也要三思而后行……

十一月初,完颜娄室兵抵居庸关,要为完颜蒲鲁虎等人报仇雪恨。

燕山府总管,河北经略安抚制置使种师中命太子亲军出击,在居庸关外大败金军。

只是这一战,最出彩的并不是太子亲军,而是从属于太子亲军的一支官军。

主将名为岳飞,得玉尹推荐,自真定抽调而来,任燕山府第十二副将之职。此一战,太子亲军只是居中军督战,并未上阵搏杀。真正应战者,便是岳飞所属兵马,斩首八百余,岳飞更枪挑鞭打,临阵斩杀金国猛安孛堇两人,谋克孛堇六人,一时间声名大振。

种师中旋即上书朝廷,为岳飞请功。

完颜娄室经此一败,也不敢再轻举妄动,只能率部暂时退守鸡鸣山,并派人呈报上京,恳请援兵。

种师中甚爱岳飞勇猛,朝廷封赏还未到来,种师中已任命岳飞假顺州兵马都监之职,屯驻昌平,以便抵御金军来袭。虽是假都监,但已领都监事。历史上岳飞这个时候,不过是一个裨将,并无统兵之权。可现在,他已经能够独领一军……

虽则在能力上,岳飞还远远没有历史上那般高明,但已展露峥嵘。

他酷爱野战,但还未通兵法。

种师中虽然没有他哥哥种师道那般厉害,可要说行军打仗,却未必逊色于宗泽。

很快的,种师中便看出岳飞的缺陷。

在三思之后,决定授岳飞武经总要和武经七书。

这《武经总要》,是北宋仁宗时期,曾公亮和丁度二人耗费五年时间编著而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其中更大蝙蝠介绍武器制造的要领。

而武经七书,则是在武经总要编著完毕之后,集合《孙子兵法》等七部军事著作而成。

似这种书籍,市面上即便是有流传,也大都残缺不全。

就算是在武学学习,也未必能窥得全豹。似种师中赠与岳飞的这两部著作,虽是拓本,却有种氏一门历代名将的读书心得。其珍贵处,远远不是金钱能够衡量。

这种书。便是种家子弟,也未必能够读到。

依着种师中的打算,准备送玉尹一套。

可惜玉尹对此全无兴趣,便把这套书转赠给了吴玠。

在玉尹看来,这套书在吴玠手中,远比在他手中用处大……便是他收了这套书,也未必有兴趣看进去。毕竟在此之前。他全无军事基础,拿了也未必能够看懂。

打个比方,玉尹而今的水平。也就是个小学生的水准。

而武经总要和武经七书,却是大学生的内容,他又如何能够理解?

吴玠得此书后。也是万分激动。

用罗德的话来说,玉尹拿着种师中的东西,换来了吴玠的效命,绝对是一笔核算的买卖。

玉尹对罗德的比喻,也是哭笑不得。

但不管怎么说,吴玠而今已死心塌地……

最明显的,便是他向玉尹推荐了他兄弟吴璘。

“唐卿之才,胜我十倍。

人常言举贤不避亲,郎君若得唐卿,太子亲军必如虎添翼。”

唐卿。便是吴璘的字。

在历史上,他也是南宋时期的名将。虽比不得吴玠名声响亮,可是论较能力,却毫不逊色,甚至尤胜一筹。玉尹没听说过吴璘的名字。可既然吴玠推荐,他也欣然接纳。

太子亲军的确是需要更多人才,若吴璘的确有本事,玉尹断然不会拒绝。

而且,玉尹也了解吴玠,这并非一个喜欢夸夸其谈的人。既然吴玠说吴璘才干尤胜于他。想来这吴璘,也非等闲之辈。

※※※

燕山府战事,暂时平息。

两万金兵魂断花塔子铺,对女真而言,打击甚大。

女真人口本就不多,这两万金兵丧命,便等同于当初南下开封的六万兵马,全军覆没。

完颜吴乞买也是忧心忡忡。

接下来,他不仅要面对金国内部的重重矛盾,甚至与大宋的交锋中,也要小心谨慎。六万金兵,几乎占据了女真本族兵马的半数。如此巨大损失,若没有几年休养生息,根本无法恢复元气。同时,金国内部也不太稳定,之前迫于女真强大战力不得不投降的塞北部落开始蠢蠢欲动,便是一直安分的西夏,也有些躁动。

如此情况下,完颜吴乞买也不得不暂时低头。

哪怕他明知道完颜宗望等人的事情,和宋人有莫大关系,却也不敢再去咄咄逼人。

在短时间内,他的注意力,必须要从大宋,转移到内部。

完颜吴乞买在三思之后,派人前往东京,转告耶律余睹,要他尽量从大宋手中争取来一些好处。完颜吴乞买相信,赵桓也不想与金国开战!他也通过自家耳目打听到,大宋朝堂上,如今也是动荡不堪。宋徽宗还都,给赵桓带来巨大压力,所以赵桓肯定不希望节外生枝,再起事端。这也是金国敲诈赵桓的最佳时机。

十月二十七日,完颜吴乞买下旨,命完颜娄室兵发可汗州,占领石门关。

这石门关,距离居庸关很近,同时更可威胁螺山,兵进檀州。

但是,完颜吴乞买有密令完颜娄室,只可佯攻,不可以与宋军正面发生冲突……

这样的安排,也只能给大宋朝廷一些压力。

完颜吴乞买非常清楚,以金国而今状况,根本不可能与大宋开战。

至于早先拟定的复夺燕山计划,也不得不胎死腹中。种师中虽非种师道,可想要将他击败,也非一桩易事。要想获取胜利,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大宋内部打开缺口。

“南人喜内讧。”

完颜吴乞买私下里与新任的金国左副元帅完颜宗翰道:“若逼迫太甚,南人必破釜沉舟,同心协力;可若是稍稍放缓,那些个南人,一定会争斗不休,乱成一团。”

说到这里,完颜吴乞买脸上露出一抹狰狞笑容。

“当务之急,先稳住朝中局势。

南人不可能北进,所以暂时不必担心。而今我大金心腹之患,在西不在南……当初小觑了耶律余里衍那小娘,却使她凭空做大。所以,你我的精力当放在西部,先平定西辽,再言南下。不过,南人那边也不能放松。萧庆虽然被杀,可在他死前,已为咱做出详细计划。所以,还是要派人前往东京,设法收买南人官员。

把局势搅乱,让老赵官家没有精力顾及北面,咱们便可以顺利灭掉西辽,再言南下之事。”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有些不合,但完颜宗望的死,也让宗翰生出忌惮之意。

此次南下失利,盖因自己在太原被王禀阻拦。

一个太原,便如此难缠。若换做是他宗翰到了开封,其结果未必就能好过斡离不。

“狼主深谋远虑,非臣所及。

既然狼主已有了决断,臣定不负狼主所托……不过,燕云为南人占居,终究是有些麻烦。斡里衍虽说身经百战,却未必是南人对手。我还听说,那种师中从真定府抽调来了那劳什子太子亲军。斡离不之所以在开封惨败,太子亲军也是罪魁祸首。臣想要去领教一下那太子亲军的厉害,顺便看看,那个被萧相公称赞不已的玉尹,究竟有何本领。”

完颜吴乞买听罢,沉吟不语。

内心里,他并不希望完颜宗翰执掌兵权。

但他也知道,完颜宗翰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至少在行军打仗方面,少有人能及。

完颜娄室虽然善战,却比不得完颜宗翰。

而今局面,金国也的确是需要有大将稳住局势,让完颜宗翰前往奉圣州,确是最佳选择。

想到这里,完颜吴乞买已经有了决断。

“既然粘罕这么说,朕便准了你所请。

不过有一件事,朕必须要提醒你……燕云方面,不可逼迫太甚,还要牢记在心。”

宗翰闻听,伏地领命。

他起身退出大殿,站在台阶上,仰望苍穹。

天,阴沉沉的,想来不久,便会迎来一场暴风雪……

※※※

燕京,又称析津。

宋名燕京,辽为析津,便是后世帝都北平。

前世,玉尹也曾在帝都短暂居住,但是对帝都并不算熟悉。重生千年前,再临帝都,玉尹自然少不得一番游览。当然了,此时的燕京,远没有后世帝都的雄伟。

说起来,这时候的燕京,虽也有些规模,却远远不比东京的繁华。

玉尹的太子亲军,便驻扎在香山脚下,距离燕京有半日路程。

后世香山,也是帝都一景。所以既然驻扎在香山脚下,便少不得要好生游览一番。

玉尹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带着罗德和高尧卿,好生游玩了一番。

直到天将傍晚,他才返回营地。

才一进中军大帐,就见高宠匆匆进来。

“郎君,有客到。”

“哦?”

“据他交代,是从西州而来。

我害怕走漏了风声,所以便安排他呆在我营中……看他样子,好像很急,不知郎君可要见他?”

西州?

玉尹闻听这两字,不由得眼睛一眯。

西州,又会是谁呢?

卷十五

第405章 漠北变局(一)

西州来客,不言而喻。

玉尹心里非常清楚,所谓西州来客,想必是西辽使者。一晃,又过去一年,西辽在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元气也在逐渐恢复。背靠西夏,加之西域商路重启,西辽的局面正在不断好转,那些流浪于漠北的大辽子民,也慢慢向西州聚拢。

靖康元年,亦西辽天命二年。

西辽人口已近二百万,并呈现出上升趋势。

靖康元年六月,西辽以乙室斡鲁朵为左副元帅,攻破鸦儿看,兵临葱岭。

黑汗国惊慌失措,一边收缩兵力,屯重兵于八剌沙兖和乌兹根地区;一边与西辽求和,并派人出使西夏和花剌子模,希望两国能够出面,阻止西辽继续向西扩张。

八月,花剌子模使者抵达北廷,劝说西辽停止用兵。

时为西辽宰相的骨那里,也清楚攻占葱岭,也是西辽极限。

毕竟,耶律余里衍的目光,一直盯着漠北……她做梦都想要杀入漠北,复夺可敦城。

若继续西进,很可能会激怒花剌子模。

黑汗国若破釜沉舟,西辽即便获胜,也是惨胜,到时候平白便宜了花剌子模和黄头回纥。

所以,骨那里半推半就,同意收兵。

只是那些已经被西辽占领的地区,却不可能还给黑汗国。双方在反复商议之后,决意在塔里木河两条支流为边界,一边位于疏勒以南。一边在鸦儿看北……双方各自收兵,在两条支流之间,建立起一个缓冲区,可以自由通商,但不驻兵马。

对此决意,花剌子模自然同意。

西域各族没有什么退还说法,谁抢占了地盘。那就是谁的。

本来,西辽已经占领了疏勒以南地区,可是现在却愿意退回鸦儿看。给足了花剌子模面子。不管黑汗国是否愿意,也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现实,他的国土。被西辽占取了三分之一,而且还要感恩戴德。与此同时,西夏在西辽的配合下,击溃黄头回纥,实力大增。西辽西夏两国,便这样相互配合,已逐渐成为西部霸主。

玉尹虽然没有太过留意西部,但是对西辽的扩张,却有所了解。

特别是在开封之战时,西辽曾兵进牟那山口。着实牵制了一部分女真兵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太原承受的压力,比之历史上要减轻许多。太原之战,惨烈异常,但元气未伤。完颜宗翰最后不得不退回西京大同。也是害怕损失太重。

在这种状况下,西辽突然派人来燕山府,其目的非常明显。

玉尹而今也不是那个刚重生过来,什么都不懂的文青。数年历练,也让他明白了许多事情。耶律余里衍兵出漠北的心思,一直都没有断绝。这时候派出使者。莫非是有意兵出漠北?如果西辽能够杀出牟那山的话,整个西北局势,必然会发生巨大变化……玉尹等这一天,已经等待多时,想必这时机,也已经成熟了。

“西辽,何人为使?”

高宠闻听,不由得露出几分尴尬之色。

“西辽使者,说来与郎君颇有关联,便是那位太原的任老公。”

太原任老公?

玉尹一怔,旋即点头。

任老公是西辽在太原的一个重要棋子,这个时候让任老公出现,应该是余黎燕向他表明态度。

咱与大宋虽有恩怨,却非敌对!

我的敌人,是女真人,所以也不必担心,咱会对大宋造成威胁。

任老公在西辽的地位很高,而且也很神秘。

而今,他既然走到前台,也代表着余黎燕要收回对大宋的暗桩……玉尹想了想,便站起身来。

“任老公曾助我良多,且不可怠慢。

十三郎前面带路,我这就去见他……对了,任老公的消息,不可以被人获知,以免引来麻烦。”

高宠笑道:“哥哥放心,自家省得!”

※※※

高宠的马军营寨,独立于太子亲军大营。

玉尹抵达高宠的营寨时,就发现整个马军大营,已经戒备森严。

何元庆亲自值守,显得格外严肃。玉尹到来时,他连忙迎上前,轻声道:“哥哥,那人就在十三哥的军帐中。”

整个马军,已达到一千六百人。

在抵达燕京之后,种师中为玉尹配备了足够的马匹,马军才得以扩大。

不过,马军一千六百人,杂兵几近三千。这些杂兵并非战兵,主要负责饲养马匹,维护骑军兵器盔甲。似这种杂兵,在太子亲军中占据大多数。太子亲军如今多达万人,可实际上,若算上杂兵,已接近两万人之多。不过,杂兵的训练,却丝毫不比正兵差。一旦发生战事,这些杂兵,也能够拿起兵器,迅速补充兵员。

冗员吗?

太子亲军,没有冗员!

玉尹在高宠的帐中,见到了任老公。

这也是自太原一别之后,玉尹和任老公首次相见。

与上次相比,任老公看上去明显衰老不少。他身在太原,却担负着整个西州的后勤。特别是在西辽建立之初,任老公更费尽心血,为西辽筹集粮草,军饷以及各种物资。

余黎燕能够在西州站稳脚跟,任老公功不可没。

虽然他是个太监,可是玉尹却不敢有半点懈怠之情……

任老公本名任重,见到玉尹时,也是感慨万千。

当初,玉尹随余黎燕北上可敦城时,他并不是特别赞同。可现在看来。确是余黎燕有先见之明。正是因为有玉尹的出现,才有了西辽的出现。故而任重见到玉尹,也是非常恭敬。不管怎么说,玉尹如今,还挂着一个西辽南院大王的头衔。

“任公,一路辛苦了。”

“玉大王客气,此老奴份内之事。”

两人寒暄完毕。分宾主落座。

何元庆与高宠则自觉的退出军帐,在帐外守护。

“陛下对玉大王思念颇深,此次老奴前来。陛下还专门告诉老奴,代她向大王问好。”

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余黎燕那飒爽英姿。

玉尹心神恍惚。半晌后问道:“燕子如今可好?”

若换个人,任重说不得便要破口大骂。可面前坐的是玉尹,他和余黎燕之间的情感纠葛,任重也非常清楚。燕子这个称呼,除了玉尹之外,也没有人敢去使用。

便是余黎燕,对玉尹这个称呼,更没有任何异议。

“陛下甚好,只是操劳国事,有些辛苦。”

一个女子。却要撑起辽人的未来。其中的艰辛,玉尹也可以想象出来。

只是,这是余黎燕的选择,玉尹也不好说太多。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再次开口道:“不知任公此来。有何指教?”

任重凝视玉尹半晌,突然苦涩一笑。

“说实话,老奴并不赞同陛下的这个决定。

可陛下却说,此事需得大王同意,若不如此,她宁可终老西州。”

“啊?”

“陛下。意欲北出牟那山。”

玉尹一蹙眉,心道一声:果然如此。

他已经猜想到了答案,却想不明白,余黎燕为何要找他帮忙?他如今身在燕京,隶属河北兵马元帅府所辖,听从的也是河北东路安抚制置使种师中的差遣。在大宋朝堂上,他也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哪怕他甚得太子所重,可是在朝堂上却没有任何发言权。余黎燕若想要得到大宋协助,玉尹似乎也给不得太多帮助。

眸光闪烁,玉尹凝视任重。

“任公请继续。”

“呵呵,我知大王心存疑惑,不过陛下说,若她要北出牟那山,无需老赵官家的同意。

只要大王点头,则漠北可尽入西辽之手。”

玉尹,笑了。

“燕子未免也太高看我了吧。”

任重却没有笑,沉声道:“一开始老奴也这般认为,但陛下却说了一番话,让老奴改变了主意。”

“燕子说甚?”

“陛下说,北出牟那山成功与否,便在大王抉择。”

玉尹糊涂了!

余黎燕未免太高看他了吧……北出牟那山成功与否,便在他抉择之间?玉尹却没有发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本事。可任重说完这番话,便闭上了嘴巴,不再言语。

玉尹一头雾水,有些想不明白。

他犹豫了一下,轻声道:“那燕子可说过,要我如何抉择?”

“这个……陛下没有交代。”

玉尹越发迷茫了……余黎燕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和任重又聊了一会儿,见天色已晚,玉尹便起身告辞。

“任公且在这边休息,有什么事情,差遣小乙和十三郎便是。”

说完,他便走出了军帐,直奔亲军大营。

任重在马军大营,倒是安全的很。

高宠和任重打过交道,当初玉尹得了白时中百万贯生辰纲,便是通过任重处理。两人关系很近,而何元庆更是玉尹心腹。可以说,整个马军,都是玉尹的人,不必担心有细作耳目。玉尹一头雾水返回军帐,没等坐下,便让人把罗德找来。

罗德也认得任重!

毕竟,他在太原生活,和任重有过交道。

当初高宠找任重,罗德也在里面出过力,故而他对任重的来历,心里也非常清楚。

玉尹既然决意要把罗德作为僚佐,对他也信得过。

所以,并没有对罗德隐瞒,而是把任重的话讲述了一遍,不解问道:“大郎,你说这燕子,究竟是什么意思?”

罗德听罢,先愣了一下,片刻后便哈哈大笑。

“郎君,其实那位女王,已经把心意说的明明白白。”

“哦?”

“郎君以为,西辽北进漠北,最担心什么?”

玉尹想了想,轻声道:“自然是金兵阻挠……女真人在漠北,自有一股力量。若燕子率部北进,少不得会影响到虏贼在漠北利益,断然不会坐视西辽夺取漠北。”

“那就是了!”

罗德笑道:“西夏如今占领黄头回纥,实力大涨。

虏贼则因开封之战,损失惨重……此长彼消之下,西夏不太可能再惧怕虏贼,但若说他们有胆量反抗虏贼,却不太可能。所以,西辽北进,西夏不会阻止,但也不会明目张胆的支持。甚至,他们抱着让西辽试探虏贼的心思,会暗中给予帮助。”

玉尹点头道:“这确有可能。”

“所以,西辽便无后顾之忧。

但问题是,哪怕虏贼新败,相比起来,西辽兵力也略显不足。

若要硬拼,恐怕没有什么好处……西辽女王的意思,便是希望郎君出面,在燕京牵制虏贼兵力。虏贼兵力而今集中于奉圣州,一俟漠北有事,定然会出兵救援。

可是,郎君要是能够牵制住虏贼,则西辽女王攻取漠北,便会少了许多麻烦。

西辽女王的意思,便是如此……以西辽而今的力量,便是和官家结盟,也未必能够成功。这位女王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不求结盟,只求郎君能够牵制虏贼足矣。”

牵制女真兵力?

玉尹陷入沉思……

“可行吗?”

“若操作的好,自然可行。”

“大郎快快道来。”

罗德想了想,沉声道:“小种相公这边,想来会很乐意和虏贼交锋。

前次开封之战,他尚未抵达,战事便已经结束。可谁料到明明打了胜仗,和谈时却好像打了败仗一样。以小种相公的傲气,怎能容忍此事?心里必憋了一股火。”

“如此说来,小种相公会同意?”

罗德笑着摇头,“若只这般状况,小种相公未必有胆量。

毕竟,他不是楚国公,也没有楚国公的威望。而且种家目前,只他一人身处高位,手握兵权,更要小心翼翼。两个月前,郎君若提出这个建议,小种相公定要犹豫。可是现在,郎君若向小种相公说出这想法,说不得他会同意郎君的主意。”

玉尹听得是云山雾罩,越发糊涂起来。

这罗德,说起话来忒不痛快,绕过来绕过去,把个玉尹说的一脸迷茫。

罗德道:“郎君,现在不是小种相公要打,恐怕是官家也有此想法。”

“此话怎讲?”

“自太上道君还都,官家便陷入麻烦之中。

虽说官家在开封之战中颇有建树,但太上道君执政二十六载,又岂是官家可以相比?论手段,官家根本不是太上道君的对手。此前,官家有意软禁太上道君,倒也没什么不对。可这种事一旦闹开,官家便没了道理,只能让太上道君重现朝堂。只要太上道君出现在朝堂上,必然会对官家,造成巨大的威胁和压力……”

玉尹听得撮牙花子。

“大郎,说明白些。”

罗德哈哈大笑,“说明白些,就是官家希望用其他的事情,来转移朝堂上的矛盾。

与虏贼交锋,无疑是最好的手段……只是这个尺度要把握住,小种相公也会欣然接受。所以,郎君可以告诉任老公,牵制虏贼,没有问题。但时间不能太久,而今已十月末,最迟十二月中,便要结束行动……至于其他,任老公自可明白。”

第406章 漠北变局(二)

朝堂局势,纷乱复杂。

若在以往时候,赵桓未必有胆子和女真开战。但如今却不一样,随着万民伏阙,徽宗还都,赵桓辛辛苦苦建立的威望,也受到凶猛冲击。虽不说是摇摇欲坠,可比之先前,开封之战刚结束的几月,明显有了下降。想来赵桓现在,也希望用一场对外的胜利,稳固皇位。毕竟燕山之盟造成的影响,对赵桓影响颇大……

时局便是如此!

当初赵桓迫不及待想要稳住局势,应对徽宗还都。

为此,他不惜在议和时放低了姿态,谋求女真配合,能够尽快达成盟约。

可谁又想到,一眨眼的功夫,那燕山之盟便成了他的致命伤。所谓父子猜忌,大可以作秀掩盖,但这不败而败,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影响。赵桓罢黜了赵构的王位,甚至还将梅执礼李纲等人一并贬官,也无法迅速挽回他失去的声望。

同样,在贬了梅执礼等人后,赵桓又得罪了朝中士大夫阶层。

此前那些为赵桓效命的人,也开始动摇立场。先有白时中汪伯彦,而今又是梅执礼。

下一个,会是哪个?

在这一点上,赵桓的手段远远不比赵佶八面玲珑。

至少换做赵佶的话,便不会把关系处理的如此僵硬。梅执礼贬为平民,引发朝中有一场动荡。

耿南仲等人心怀不满,赵桓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反倒是赵佶。表现的很低调。

在解禁后,他深居简出,或是书写绘画,或是在宫中抚琴娱乐,过的好不逍遥。

但是在这逍遥背后,赵佶又有什么动作?

就连赵桓,也不清楚……

若能对外取胜。说不得可以缓解赵桓而今的状况。

种师中在听完了玉尹的汇报之后,也陷入了沉思……

他不想卷入朝堂争纷,可现在的情况。怕也由不得他。种师道的身体,一日坏过一日。前些日子据家中传信,种师道已卧病不起。时日无多。虽然有安道全精心调理,也只能拖延一段时间。一旦种师道故去,整个种氏家族,便要落在他肩上。

那时候,种师中少不得要返回朝堂。

是这么平稳过渡,还是冒险一击?

成功了,声名鹊起,可以积攒功勋;但若失败了……种师中不得不慎重考虑,更何况,出战与否。也代表着他的立场。打,便是站在赵桓一方;不打,便是一个中立。

“这玉小乙,还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

种师中闭上眼睛,坐在书房里沉思不语。

良久之后。他咬紧牙关,下定了决心:这一战若能成功,将会彻底改变漠北局势。

一旦西辽北进成功,女真人在北方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将随之改变。

且不管西辽以后会是怎样一个状况,至少在目前。他们立足漠北,便可以牵制女真,于大宋好处甚大。同样,西辽立足漠北,也能让边塞地区的压力获得缓解。

想到这里,他拿起书案上的一封信。

信,是种师道口述,种定国代笔,刚送来燕京。

种师道在信中告知,他已卸下种氏族长之位,由种师中接替。以后种氏的未来,便取决于种师中一人,有什么事情,可以自行决定,不必向他询问。此外,种师道又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来,此先贤之言。种氏为小家,大宋为大家,望端孺能够抛开那些小心思,只要认为是正确的,便只管决定,无须顾虑。

兄长的意思,非常清楚。

种师中把书信放下,沉吟片刻后,唤管家进来。

“你现在走一趟香山大营,便告诉玉郎君,让他放手施为。

许胜不许败,一应事情,我为他担下……至于官家那边,想来也会赞成这主张。”

“喏!”

管家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种师中缓步走出书房,站在门廊上,看着乌云密布的苍穹,嘴角一翘,勾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

看着天色,想来风雪将至!

※※※

靖康元年十一月初七,北方暴雪。

狂风席卷鹅毛大雪,肆虐紫荆岭,把紫荆岭染成一片苍茫白色。

天色已晚,紫荆岭口守将阿鲁补巡视涞水上游后,便踏上归程……雪很大,风很烈,几乎看不清楚前方的道路。阿鲁补率三百正兵,在风雪中缓缓行进,气喘吁吁。

“孛堇,这风雪实在是太大了,不如在前面休息一下?”

有亲兵催马上前,大声吼道。

没办法,这么大的风,若不用吼的,只怕也听不太清楚。

阿鲁补勒住战马,吞了一口口水。

他从马背兜囊里取出一个酒囊,拔了塞子,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冷酒,感觉总算是好了一些。

“休息不得!”

阿鲁补大声道:“看这架势,过一会儿风雪会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