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行-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休息不得!”

阿鲁补大声道:“看这架势,过一会儿风雪会更大。

这附近也没有什么可以歇脚的地方,最好还是返回大寨……传咱命令,让孩儿们都打起精神,加把劲儿。回营之后,每个人上牛肉两斤,烈酒一坛,莫再耽搁。”

阿鲁补,是女真猛安孛堇。

麾下有八谋克正兵,算上阿里喜,差不多有两千多人。

这紫荆岭口,是燕山府通往蔚州的必经之路。过了紫荆岭口,便进入蔚州,属于西京道奉圣州所治。完颜娄室迎接女真俘虏失败后,被贬为奉圣州总管。西京道兵马元帅之职,由完颜宗翰接手。往年这时候,正是打谷草的好机会……不过由于今年的形式有些变化,女真身处内忧外患,完颜吴乞买便下旨,约束金兵。

阿鲁补是完颜宗翰的心腹,接手紫荆岭口。不过十几日光景。

怎晓得会遇到如此豪雪,着实出乎了阿鲁补意料之外。但越是这时候,就越要警惕!

阿鲁补也算身经百战。当然不会有所怠慢。

如今,他便身处涞水上游,距离紫荆岭口大约十里左右的距离。

风雪越来越大。阿鲁补心知若不早些回去,待天黑之后,气温会更低。

一干金兵听了阿鲁补的话,齐声欢呼。

别看他们是正兵,却并不富庶。今年又不许打谷草,自然也就没了额外收入。这大冷天,吃着牛肉,喝着烈酒,才是正事。于是,金兵冒着风雪。再次加快速度。

一片乌云,自北方压来。

狂风呼号,雪花漫天。

放眼四周,白茫茫一片,视线模糊的紧。

阿鲁补把面巾蒙上。正准备催促金兵再快一点,突然间却听得一声弓弦响,一支冷箭呼啸而来。若在平时,阿鲁补便可以轻松闪躲。可这么冷的天,骑在马上,身子也有些僵硬。想躲闪,却慢了一些,就听噗的一声响,血光崩现,那冷箭正中阿鲁补的肩窝。

“敌袭!”

阿鲁补激灵灵打了个寒蝉,嘶声吼叫。

未等他喊出口,却见一排利矢破空而来……

那些个疲惫不堪的金兵,根本没有任何防备。刹那间,十数名金兵被射落马下,一头栽倒在雪地中,全无声息。从涞水对岸的丛林中,呼啦啦冲出一队队身披白色大袍的人来。这些人清一色步军,身披软甲,手持利刃,呼啸着便冲过河面。

寒冬时节,涞水冰封。

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坚冰,便是车辆通行,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阿鲁补一把将肩窝的冷箭拔出来,抬腿从马背上摘下一杆黑黝黝,婴儿手臂粗细的大宁笔枪。

只是,枪刚一入手,一名白衣人便到了跟前。

只见那白衣人猛然跃起,一口斩马刀从肋下奇诡探出,速度快的惊人,阿鲁补只看到一抹寒光在风雪的包裹中袭来,想要封挡却已经来不及,就听一声惨叫,便被对方砍下马来。

“休放走一个虏贼!”

斩杀了阿鲁补,那白衣人一把拽住了马缰绳,飞身上马。

其余白衣人齐声呼喊,舞动兵器,便闯进了金兵队伍之中。三百金兵在猝不及防之下,被数倍于己的白衣人包围。加之在雪地上行走艰难,疲惫不堪,所以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便被白衣人全歼。三百具尸体,倒在雪地里,鲜血染红了白雪。

“传我命令,继续前进,天黑之前,务必要拿下紫荆岭口。”

近千名白衣人齐声应命,旋即便又踏上路程。

雪势,越来越大。

眨眼间,便把涞水河畔那一片触目惊心的鲜红掩盖,复又归于一派冷寂……

从涞水对岸,不断有兵马行出。

所有人都是白衣白甲,就连马匹也披上了一层白色棉布。

如此一来,这许多兵马几乎融于天地之间,若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看出端倪来。

紫荆岭口,便在前方。

驻扎在岭上的金兵,一个个躲在避风处,根本无心值守。

这么大的风雪,便是久居北方的原住民,也不会跑出来行动,又有什么值得担心?

虽说这里距离宋军在太宁山下的军营不过百里之遥,可这种天气下,百里之地,几乎是一道天堑。宋军不会出动,金兵自然也就松懈下来。甚至在许多人心里,还暗自咒骂阿鲁补,怪他多此一举……这种天气,在营帐中烤火,该有多好!

从北方而来的乌云,笼罩紫荆岭上空。

还没到酉时,天已经变得黑沉沉,狂风呼号。

“咦,外面是不是有人?”

一个阿里喜站在隘口上,隐约看到有人影晃动。

不过一眨眼,便没了踪迹。

“这时候,哪里会有人出来……便是阿鲁补孛堇,估计也去找地方歇脚,不可能回来。

好了,休要呱噪,正扑的欢喜,莫扰了大家兴致。”

关口上的金兵围坐在篝火旁,笑骂不停。

那阿里喜搔搔头,也许是花了眼吧!

便没有往心里去,站在垛口处,解了腰带准备方便。

就在这时,一支利箭从不远处射来,正中那阿里喜的咽喉。阿里喜甚至没有做出反应,噗通便倒在地上。与此同时,从城下飞上来数十支飞挠,啪的搭在墙头上。

人影晃动,就见无数白衣人登上关口。

这些人上了关口,也不吭声,躬身身子弯着腰,直扑关口拐角处。正聚在一起,赌得热火朝天的金兵,那会料到这神兵天降。一声声凄厉惨叫回荡在关头上,数十名金兵,很快便成了一具具倒在血泊中,抽搐不停的尸体。

“打开城门,迎接郎君入关。”

为首的白衣人,沉声喝道。

只见他缓缓摘下脸上白色遮风巾,顺手从地上捡起一个酒囊,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

火光照映在他脸上,赫然是张林韬。

这短暂的交锋,并没有惊动关内的金兵。

随着他一声令下,关口缓缓开启,一队队白衣人,便冲进紫荆岭口。

高宠何元庆狄雷三人,各领一支兵马,杀入关内。如此巨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关内的金兵。可是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就见高宠等人从身上兜囊中取出一枚枚拳头大小的黑色铁球,用火折子点燃了引线之后,抬手就向金兵投掷了出去。

轰——轰——轰——

一连串剧烈的爆炸声在关内响起。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那掌心雷里填充了铁钉碎片,随着爆炸飞溅四方。

金兵被炸的血肉模糊,哭号不止。可是,一轮掌心雷投掷完毕后,又一轮掌心雷投掷出来。

高宠等人率领的,是太子亲军秘密训练而成的火雷手。

每个人身上,都携带有十枚掌心雷,三百人飞速投掷,近三千枚掌心雷,在金兵大营中爆炸。

整个金兵大营,乱成了一团。

面对如此凶残的火器,哪怕是金兵再凶残,也不由得生出恐惧之心。

近三千枚掌心雷投掷完毕,早就等候多时的太子亲军同时呐喊,便冲进金军大营中。

早已经被掌心雷炸的魂飞魄散的金兵,哪里还敢抵抗。

太子亲军杀进大营后,犹如无人之境,砍瓜切菜一般的疯狂杀戮,瞬间让紫荆岭口笼罩一层血色。

关隘城头,玉尹举目眺望。

在他身后,罗德和高尧卿等人,却是脸色苍白。

哪怕罗德和高尧卿都经历过战场厮杀,也没有见过如此血淋淋的场面。这哪里是战斗,分明就是一场屠杀。往日里凶残无比的女真人,此时就好像待宰羔羊,根本无力反抗。

玉尹兴趣,陡然大减。

他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沉声喝道:“传令放出焰火,让晋卿他们,开始行动!”

第407章 漠北变局(三)

靖康元年,十一月初七。

宋军夺取紫荆岭口,而后冒着风雪,连夜行军,越五回岭,奇袭银城坊。

同日,驻扎狼山的悍匪马和尚,率八千和尚军拿下五回岭,与宋军形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如此一来,宋军进可取蔚州,蔚州,退可守狼山,背后更有燕山府和河北西路安抚制置使王禀支持,已立于不败之地,更打开了北进西京道门户。

十一月初九,驻守蔚州松子口的万夫长,忒母孛堇蒲察石家奴得到消息,也大吃一惊。

蒲察石家奴原本驻守西京大同,因完颜娄室接应金军失利,而临时替代完颜娄室,坐镇蔚州。哪知道,甫一上任,便遇到了这种情况。女真人和大宋打了几年的交道,却是头一次看到宋军如此胆大妄为,竟然主动挑起战火,并率兵进犯。

一时间,蒲察石家奴怒不可遏。

他甚至忘记了此前完颜宗翰的叮嘱,要他千万不能小觑宋军,更不可以冒然行动。

蒲察石家奴没有经历过开封之战,对于他的对手太子亲军,也没有多少了解。在他的记忆中,宋军基本上就是不堪一击的代名词。数次交锋,宋军何时占过便宜?

偏偏这一次,宋军却胆大妄为。

初九,蒲察石家奴便下令,命麾下四猛安兵马出击,誓要夺回紫荆岭口。

哪知道,兵至奇峰。也就是白马山一代,却遭遇宋军伏击。宋军主将,便是新任燕山府兵马都监岳飞。

岳飞已三千兵马,正面阻击金兵。

杨再兴张宪各领一千宋军,绕白马山埋伏于金兵后方。

双方辅以交战,杨再兴和张宪从金兵后方突然杀出。四猛安金兵遭遇宋军前后夹击,三千余兵马溃不成军。被宋军斩杀约四百余人,俘虏更多达千人,惨败而回。

金兵主将。死于杨再兴之手,首级旋即被砍下,由种师中处理后。连夜送往开封。

这也是自徽宗以来,宋军第一次在异域扬威。

完颜娄室忙出兵支援,想要牵制住宋军的兵锋。种师中却早有安排,命人奇袭石门关,兵出缙山,夺取儒州。宋军连战连捷,也使得金兵胆战心惊。完颜娄室连忙派人前往松子口,阻止蒲察石家奴继续增兵,并派人前往大同府报知完颜宗翰。

宋军三战三捷,也使得蒲察石家奴不得不冷静下来。

再三权衡后。蒲察石家奴也不得不承认,他如今的对手,确非此前那一击即溃的宋军可比。

所以,蒲察石家奴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他调集蔚州兵马,屯驻灵仙。并在飞狐、灵丘一带布下重兵,防止宋军继续北进。

对于蒲察石家奴的这个安排,完颜宗翰倒也很赞成。

最初,他恼怒于蒲察石家奴的无能,竟然被宋军夺走了银城坊和紫荆岭口两处关隘,更在奇峰遭遇惨败。损失惨重。可是当他听闻,占领紫荆岭口和银城坊的宋军便是太子亲军后,之前的恼怒顿时烟消云散,甚至派人嘉奖蒲察石家奴一番。

太子亲军!

又是太子亲军……

完颜宗翰对这支奇怪的宋军,可谓是好奇不已。

首次听闻太子亲军的名号,还是在陈桥之战以后。当时完颜宗翰还私下里与身边人取消完颜宗望,“斡离不一向自恃甚高,不想却在开封遭遇惨败,想来定羞愧不已。”

可是当他仔细了解了陈桥之战的过程以后,却有些恐惧了!

那是一支怎样的兵马?

一般而言,双方交战,任何一方死伤两成,便会出现溃败局面;金兵的情况可能要好一些,但死伤若超过三成,也难以继续支持。可是陈桥之战,太子亲军凭借几千人,竟生生挡住了十倍于己的金兵。战至全军覆没,也没有出现溃败局面。

如此铁军,堪称威武!

完颜宗翰却不知道,在历史上,他也曾遭遇过这样一次血战。

靖康元年,金兵第一次南下,完颜宗翰围攻太原,长达十个月之久。太原总管王禀,同样是率部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城中甚至连老鼠都被吃光,也没有向金兵投降。最后,完颜宗翰攻破太原,也是损失惨重,甚至下令屠城……只不过那时候,太原城里已经没有多少活人,可见当时太原之战的惨烈程度。不过而今,由于宗望被俘,东路军全军覆没,也使得太原没有出现历史上那惨烈的一幕。

完颜宗翰对太子亲军产生了兴趣,更对玉尹感到好奇。

这么一个出身于坊市中的家伙,居然在短短两三年里,一跃成为太子亲军的都统制。

这不是一个普通人,需要小心应对!

可是,越是研究,完颜宗翰就越是感到有趣。

一个屠户,却一手创办了大宋时代周刊,更提前预言,宋金之间必有一战。

他也是第一个在报刊上公开抨击郭药师的人,更认为郭药师早晚会背叛朝廷……

而事实,也正如此。

一个屠户,一个琴师,一个有着极其敏锐直觉的先知者,更有一身不可小觑的武力。他身边聚集了一大帮子草根,不管是高宠杨再兴,还是如今的吴玠张玘,都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能力。更不要说,这鸟厮八面玲珑,抱上了太子大腿不说,还与朝中许多官员关系密切。

种师道,宗泽,朱桂纳,朱胜非,燕瑛,黄潜善……

如果从身份和地位来说,玉尹和这些人是八竿子都打不上交情,偏偏都执意维护。

这个人,很不简单!

生在大宋。实在是太可惜了……若是生在燕云,说不得已经是独镇一方的大人物。

完颜宗翰很可惜,同时也生出忌惮之心。

幸好,玉尹和西辽之间的关系没有暴露出来,若不然的话,宗翰说不得能看出一丝端倪。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宗翰最终下令。从漠北抽调兵马,以防御宋军下一步行动。

同时,宗翰更派人急报上京。把玉尹的事情,告之完颜吴乞买,请求完颜吴乞买定夺。他也清楚。完颜吴乞买对他的忌惮!此前把他召回上京足足半年,便是因为他权柄太重的缘故。老一辈人,如完颜挞懒,完颜谷神等人,都已经老了!

真正会给完颜吴乞买带来威胁的,还是他和完颜宗望。

而今,完颜宗望在海上离奇被杀,国师善应也下落不明……女真智囊萧庆,在开封遇刺,凶手不知所踪。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令完颜吴乞买疑心越发深重。宗翰便有心自作主张,也必须要小心谨慎。完颜吴乞买曾说过,当前局势,稳定为主。

可是,真能够稳定下来吗?

完颜宗翰。也是心中忐忑……

※※※

一连几日的大风,席卷东京。

从黄河口吹来的朔风,虽不算强烈,却是寒意浓浓。

耶律余睹打了一个寒蝉,下意识紧紧领口。屋中摆放着四个火盆,火盆里炭火熊熊。

他看了一会儿书。又拿起一份桌案上送来的大宋时代周刊,脸上透出一丝犹豫……

那一日,康王赵构带人前来拜访,与他一夜长谈。

耶律余睹也非常犹豫,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选择。

对方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希望耶律余睹能够帮助赵佶,重登皇位。

作为代价,赵佶登基之后,会协助西辽返回漠北,重振大辽国威。

“天命女王虽则支撑起西辽,却终究是个女人。

大辽若要重建,还需有雄主执掌。天命女王的格局,怕还是有些小了……长久下去,西辽也只能局限于西域一隅,难以有大作为。太上道君当年也是受了小人蛊惑,才做出错误选择。所以一直以来,太上道君都希望能给予补偿,助大辽中兴。

自我大宋太祖以来,宋辽便是兄弟之邦。

虽说偶有冲突,那也是自家的冲突,并无太大恩怨。大人是大辽宗室,更是天命女王的姨父。我听说,大人当年反出大辽,也是迫于无奈。如今,正可以归宗。”

那人的话语中,隐隐包含着另一层意思。

你耶律余睹也姓耶律,为何不能做大辽的中兴之主呢?

耶律余睹,又名余都姑,是实实在在的大辽宗室,慷慨而尚义,对大辽更忠心耿耿。

他的妻子,便是天祚帝文妃萧瑟瑟的妹妹。

萧瑟瑟生耶律敖卢斡,在大辽百姓心中,威望甚高。天祚帝元妃之兄萧奉先担心耶律敖卢斡会影响到他的权势,便暗中陷害耶律敖卢斡,更逼得耶律余睹造反。

内心里,耶律余睹自然对大辽存有归属感。

哪怕是投奔了女真人,他对大辽的感情,却始终存在。

可惜,天祚帝被俘,大辽灭亡。

耶律定耶律习泥烈或成了女真俘虏,或已不知所踪,内心里也是颇为伤感。原以为大辽便这样没了……可谁料想到,竟出来了一个耶律余里衍,他的外甥女,独自扛起了辽国大旗,在西州建立西辽,而且是声势越来越大,颇有些中兴气概。

耶律余睹,也曾想过回归大辽。

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且当初大辽灭亡,他也曾推波助澜,心中怀有几分愧疚。

真要回去吗?

耶律余睹看着大宋时代周刊上的文章,不禁犹豫起来。

西辽兵抵葱岭,黑汗退避疏勒……

“燕子做的的确是非常出色,却不知道,她是否会原谅我这个姨丈?”

耶律余睹,脸色阴晴不定!

第408章 漠北变局(四)

此时,开封城内,风起云涌。

耶律余睹虽非宋臣,却可以清楚感受到,大宋朝堂内部,矛盾重重。宋徽宗重返开封,野心勃勃;赵桓虽为帝王,却小心翼翼,甚至一举一动,也都非常谨慎。

若在从前,赵桓不可能无视耶律余睹这个金国使者的存在。

但由于燕山之盟的缘故,使得赵桓不得不谨慎起来,对耶律余睹也是不冷不热……

本来,耶律余睹已经准备返回上京。

那知道却发生了诸多事情!

两万金兵,在花塔子铺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灭掉,手段之凶残,令耶律余睹这个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人,也感到莫名恐惧;随后,完颜宗望在海上被杀,国师善应下落不明。上京方面传来消息,要耶律余睹设法留在开封,打探宋庭消息。

可这消息,并不容易打探!

且不说女真人在开封名声极臭。想当初,大宋时代周刊曾对女真人进行了详细介绍。不过那个时候,人们更多是把那些介绍当作笑话来看;可历经开封之战后,开封人开始相信,那大宋时代周刊上的介绍,都是事实。在他们眼中,女真人就是凶残野蛮,未曾开化的代名词……开封之战虽说大宋最终获得胜利,可是为那胜利,却付出了无数人性命。这也使得开封人对女真的仇恨,随之加深。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耶律余睹这个大金使者,的确是有些尴尬。

若不是大宋朝堂之上,还保持对金国的优渥,恐怕这使团驻地,连水都无法吃上。

耶律余睹并不想留在开封,却又不得不留在开封。

他必须要弄清楚,一手主导这一系列事件的幕后黑手,究竟是什么人!

但是现在,那幕后黑手没有找到。耶律余睹却觉察到在开封城里,似乎有一支黑手,在推动大宋朝堂的风起云涌。赵佶返回东京,很快就挽回了局势……但真是赵佶的手段吗?

赵佶回到开封后,便被赵桓软禁,根本无法与外界接触。

若是如此,那万民伏阙又是谁在推动?

还有那些太学生罢课游行,似乎也是有人在暗中策划。所有的一切。都似乎是在促使赵佶重返朝堂。可真就这么简单吗?耶律余睹有种直觉,这里面另有奥妙。

赵构的到访,更让耶律余睹确定了这种想法。

他大概能明白赵构的心思……燕山之盟的内容,是赵桓在背后一手促成。到头来赵构却成了替罪羊,甚至还被罢黜了王位。虽说赵构还是齐国公,可国公和亲王的待遇,确有天壤之别。做了那么多年的康王,一下子变成了国公,他心里怎能顺畅?

可是。赵构有这种胆量吗?

耶律余睹,颇为怀疑……

如果这一切并非赵构策划,那么在赵佶赵构的背后。必然还有一个幕后黑手存在。

金国局势不稳,这大宋似乎也不太安生。

这时候,是西辽北进的最佳时机,耶律余睹心里面,可是存着想法,但又不知道该和谁述说。

叹了一口气,耶律余睹放下报纸。

屋外的风已经止息,但天已经黑下来。

左右无事,耶律余睹便换了一件衣服。带着两个家奴,施施然走出使团注定,朝着州桥行去。

朝局混乱,却不影响东京梦华。

在经历了短暂的休养之后,开封城重又焕发生机。

州桥夜市。一如往日般热闹。

天气虽然寒冷,却人来人往,一派繁华景象。

昔日大辽中京,也是如此……或许比不得开封的繁华喧嚣,却别有一番滋味。如今。已时过境迁。中京变成了女真人的治下,两百年历史的大辽,已成了昨日烟云。

想及此,耶律余睹的心里面,便很不好受。

懦弱的大宋,依旧喧嚣;可强盛的大辽,已不见踪影……不对,还有西辽。也不知道蜀国现在如何?她一个女孩子,在西州独撑危局,着实有些辛苦。而他这个大辽宗室,昔日皇亲国戚,却投靠了敌人,更协助女真人,灭掉了大辽国祚。

耶律余睹的心思,一下子飘远了,有些恍惚。

“大官人,可要找地方吃杯酒水?”

家奴的声音,把耶律余睹从沉思中唤醒。

抬头看,就见路旁有一家小酒肆,看上去颇为热闹。

这酒肆便坐落在州桥一端,坐在里面,还可以欣赏汴河美景。

“便吃一杯酒水。”

耶律余睹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官话,哪怕是在开封,也不会有人觉察到他的身份。

迈步走进酒肆之后,耶律余睹刚坐下来,却见一个人抢身上来,坐在了他的对面……

“你这厮,怎恁无礼?”

家奴一见,勃然大怒,便要上前驱赶。

哪知道耶律余睹却突然抬手,制止了家奴,示意他们退到一旁。

在他对面,坐着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面色红润,颌下无须。

“大将军,别来无恙?”

老人开口称呼,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耶律余睹在辽国,曾为金吾卫大将军,东路都统。

只是这称呼,在他降了女真之后,便无人使用,以至于乍听老人如此呼唤,耶律余睹竟露出几分激动之色。他深吸一口气,平息了内心中的情绪,看着老人,目光复杂。

“已许久没有人,这么称呼我了。”

老人笑道:“那是,大将军是我大辽的大将军,那些个虏贼,焉能唤得出口?”

“老任,你这是在取笑我吗?”

老人呵呵笑道:“大将军多虑,奴婢可没这胆子。”

一个身前系着碎花围裙的焌褿嫂嫂走过来,耶律余睹连忙使了个眼色,示意老人莫再开口。

“自家而今能做个富家翁足矣,老任你还是叫我名字吧。”

说罢,他笑呵呵用道地的开封话,让那焌褿嫂嫂打来酒水,更要了两叠肉包子裹腹。

老人,正是任重。

听了耶律余睹的话。便口音一变,也成了开封方言。

这些人,都是道地的中原通。

耶律余睹和大宋打过许多次交道,能说各地方言;而任重更是久居大宋,那一口流利的开封话,哪怕是道地的开封人,也挑不出来毛病。

“是陛下要我来找你。”

耶律余睹身子一颤,骇然抬起头来。

他盯着任重半晌。苦笑道:“蜀国要骂我,便骂吧。”

“大官人是陛下的姨丈,陛下怎可能做以下犯上之事。

她要老奴来,只有一句话要老奴问大官人:你这身体里,流淌的可还是阿保机子孙的血吗?”

“我……”

耶律余睹的面颊抽搐,声音颤抖道:“余都姑从未忘记,咱身体里流淌的是阿保机子孙的鲜血。”

任重看着他,一言不发。

而耶律余睹则神色狰狞,显得激动不已。

也幸亏了他们坐在角落。外面还有两个家奴做掩护,才没有引起别人的关注。

这时候,焌褿嫂嫂送来两盘热气腾腾的羊肉包子。还有两壶烫好的酒水。任重拿起一个包子,狠狠的咬了一口,闭上眼睛,好像是在品味那包子美妙的滋味。

“好吃!”

他轻轻叹了口气,“却比不得大定府长兴坊的羊肉包子……呵呵,每天吃一口长兴坊的羊肉包子,和一碗大正楼的牛肉羹,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想起来就让人怀念。”

耶律余睹的眼角跳动两下。轻声道:“是啊,老郑家的包子,我也怀念的紧。”

他二人说的,是当年大辽中京的特色美食。

任重猛然抬头道:“可我听说,大定府陷落时。老郑家一家十七口,都死于虏贼之手。

想要再品尝长兴坊的羊肉包,怕是难喽。”

耶律余睹,低下了头,露出一丝黯然。

半晌。他问道:“老任,你跑来找我,究竟是什么事?”

任重三口两口,吞下了那个包子,又吃了一口酒,笑眯眯道:“陛下,希望大将军回去。”

“啊?”

耶律余睹一怔,露出激动之色。

他嘴巴张了又张,最终却化为一声轻叹,“覆水难收,蜀国还好吗?”

“陛下很辛苦!”

任重道:“她身边,虽聚集了许多人,奈何却没有人能为她镇住局面。

那些个宗室,纷纷投奔西辽,整日里无所事事,却要指手画脚。陛下很累……毕竟太年轻,又是个女子。那些人都是他长辈,便有心责备,却又无法拉下脸去斥责。

还有,李乾顺也时常欺压陛下。

他仗着西夏国力强横,每每制约陛下的发展,甚至有心吞并西辽……也许大官人还不知道,那李乾顺竟然想让任得敬娶陛下为妻。那任得敬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个卖主求荣之辈,靠着他女儿才有今日地位,却痴心妄想,要娶我大辽天娇?”

耶律余睹勃然大怒,“李乾顺,敢如此嚣张?

南仙为何不予阻止?”

任重苦笑道:“成安公主而今也不好过……李乾顺如今重新曹妃、任妃,哪里还能听得成安公主劝谏?我听说,便仁爱太子现在也面临危险,李乾顺似乎想要废了仁爱太子之位,立仁孝太子。陛下……苦啊!却连个为她做主的人都没有。”

话说到这个份上,耶律余睹哪还能不明白任重的意思?

他犹豫了一下,“蜀国,她不怪我吗?”

任重道:“陛下说过,大将军永远是她的姨丈,哪怕大将军……但始终都是那个每到春天,便会带着蜀国,让蜀国骑在脖子上玩耍的余都姑。陛下望你能回头。”

耶律余睹,沉默了……

第409章 漠北变局(五)

耶律余睹在纠结,在痛苦,在犹豫……

而皇宫内,紫宸殿中,钦宗赵桓,确是一脸喜色。

若单以才学而论,罗德比不上陈规。那毕竟是正经的科举出身,远比罗德这个连书院都未能结业,便被赶出来的半吊子强百倍。但若说琢磨人性,罗德远比陈规强。

他非常清楚钦宗现在需要什么,所以才大胆建言,对女真用兵。

事实上,这一计策,也的确是让赵桓无比欢欣。

早三个月……不,哪怕是早两个月,赵桓都未必会同意向女真开战,甚至有可能问罪种师中。

可现在,情况却不一样。

燕山之盟的内容泄露,以至于赵桓焦头烂额。

万民伏阙,太学罢课,可谓是让他颜面无存……这也就罢了,太上道君赵佶被解除软禁,重归朝堂。虽说这皇帝还是他赵桓,但赵佶那咄咄逼人的杀机,却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寒意。那寒意,甚至比金兵围困开封城,还要强烈几分。

“端孺,果然知我心意。”

赵桓抚掌大笑,坐在一旁的朱琏,也为他感到高兴。

“父皇,那攻占紫荆岭口,可是孩儿的太子亲军。”

赵谌笑嘻嘻向赵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