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青云-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的表情看起来十分严肃。…
包飞扬点点头,突然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支中华烟递给薛绍华,然后凑过去帮他点燃之后。对薛绍华说道:“薛书记,我觉得洪省长应该不会直接过问这个项目。”
薛绍华微微点了点头。低点吸了口烟,缓缓吐了出来。包飞扬说的也未必有错,洪锡铭作为省长,身份摆在那里呢,即使是想要帮通城地区拿下这个项目,也肯定不会将拉偏架表现得那么明显,不过有些话是不是明确说出来,对于他们这些下面的人来说区别并不大。以薛绍华的性格,恐怕也不会在洪锡铭的面前玩阳奉阴违那一套,免得在洪省长心里留下更加恶劣的负面印象。
“行啦,你以为这是在海州地区吗,这里是省城,不讲规矩是不行的。”薛绍华摇了摇头,掸了一下手中的烟灰,他知道包飞扬的意思。
薛绍华在海州地区的时候,下面确实有些县区的干部撒泼耍赖,只要能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基层的干部大多都是这样,很接地气,但是这毕竟是在比较低的层次才好使。他薛绍华如今已经是堂堂一个地级市的一把手,让他像那些县区干部一样到省长洪锡铭面前撒泼哭穷,显然也太掉价了,这样的形象和工作作风也不利于他以后走上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另外洪锡铭才到江北省上任不久,对于他的工作作风与领导风格,下面这些干部也都不是很清楚,大家都在观望和揣摩中,等着适应新领导的风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薛绍华当然不会觉得自己放弃与大家一样稳妥的做法,冒然地去冒险,采取剑走偏锋的方式是个好主意。
因为和王虹锋这场谈话,薛绍华与包飞扬也没有时间再做休息,他看看手腕上手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带着包飞扬就直奔江北省省政府,准备向省长洪锡铭汇报工作。
虽然已经提前预约过,并且在最早的时间里赶到了省政府,但是薛绍华并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见到省长洪锡铭。按照洪锡铭的秘书郑毅的说法。洪锡铭今天要见哪些人,都已经提前预约安排好了,通常只会看时间情况将一些会面调整到后面去。只有特别紧急重要的情况才会允许插队。洪锡铭原定今天要接见薛绍华,但是因为今天的安排太多了,有些谈话的时间又难免拖延了一些时间,超过了原定的计划,这样原定上午约见的一些人只好被推迟到下午,所以现在他们只能够顺延地从下午第三位排到第七位,时间也从原定的半个小时变成了十五分钟。
另外。郑毅还表示洪省长对海州地区的情况十分关注,让薛绍华可以先去向省政府秘书长程化言汇报详细情况。洪省长这边忙完之后稍后再见他们。
省政府秘书长是省府这边的大管家,要协助省政府领导的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严格来说,秘书只能够上传下达。平常和领导的关系可能更近,但只是“打杂”的,不能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秘书长相对而言就重要得多,从岗位性质划分上来说他们本身就是领导职务,在领导不方便的时候可以有资格代替领导出席某些活动,协调各部门,跟进各项事务等等。
所以洪锡铭选择让省府秘书长程化言而不是自己的秘书郑毅听他们的汇报,是很正常的组织程序。…
********************************
来到省府秘书长办公室。程化言倒是没有让薛绍华与包飞扬等待,并且很热情地迎到办公室门口,笑着对薛绍华招呼着说道:“薛书记你好。快请进来。”
程化言与薛绍华从行政级别划分上来说都是正厅级干部,省政府的秘书长虽然与领导走得比较近,看起来似乎是占有许多无形的便利和机会,但是作为地方上一把手的市委书记的权柄无疑更大,未来发展空间也大,省政府秘书长直接升任副省级领导的可能性并不大。往往还要到基层过渡一下,否则就算成了副省级领导。因为缺乏统领全局的经验,也很难扮演重要角色。
而作为地方上的市委书记显然就不需要这样一个过渡的过程,他们本来就是地方上的一把手,具备把握全局的经验,如果在地方上取得的政绩好,又得到上级的认可和赏识,是可以有资格直接升任到副省领导的职务的。
所以程化言虽然是代表省长洪锡铭找薛绍华谈话,但是刚见面的态度还是很热情,与薛绍华打过招呼之后,他看了跟在薛绍华身边的包飞扬一眼,笑着向薛绍华问道:“这位应该就是咱们江北省县级干部中的典型包飞扬同志吧?”
说起来程化言的身份也比较特殊,他原本是凤湖市本地人,但早年文革时期在通城地区插队,后来就一直留在通城地区任职,从基层一路升迁上来,在官场上也算是比较顺风顺水。通城地区因为地域相近的关系,与沪城那边的经济联系比较多,程化言在那个时候应该已经认识当时担任沪城市委常委、副市长的洪锡铭,洪锡铭被中央调任到江北担任江北省省长以后,很快将当时还是通城地区市副市长的程化言调到江北省里担任省政府秘书长。从普通副市长到省政府秘书长,程化言这一步可谓迈得极为扎实。
大概也是因为地域相近的关系,虽然程化言是江北人,但是在他的身上,其实也可以看到很多沪城人性格上比较出名的特点,比如待人很客气,总是笑容满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人就好对付,实际上程化言在通城地区也有笑面虎的称号,表面上当着你的面对你一团和气,看上去很好说话的和善模样,但心里不知道是怎么样的阴柔狠厉,在背后算计的令人发冷,跟他打过交道吃过亏的人都有些怕他,只是以程化言今天的身份和地位,现在已经没什么人还敢这么说他。
“程秘书长,您好,我是包飞扬。”包飞扬见程化言提到自己,连忙客客气气地走上前去跟程化言打了个招呼。
“呵呵,飞扬同志现在是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吧?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程化言面带笑容上下打量了一下包飞扬。笑着跟伸出手来和包飞扬亲切地握了握手,热情地招呼道:“以后到省城,记得常来我这里坐坐。”
“好的。就怕麻烦程秘书长您。”包飞扬得体地回答道。
“不麻烦、不麻烦,我这个秘书长的工作职责就是上面要服务好领导,下面要服务大家嘛!”程化言笑哈哈地说道伸手一挥请他们坐在沙发上。
“秘书长辛苦了。”薛绍华跟在一边笑着说道。
简单的介绍和寒暄过后,谈到工作,程化言马上严肃起来,收起了刚才那副笑哈哈的样子,他给薛绍华递了一根烟。然后缓缓说道:“薛书记,这一次省长要见你。具体的原因想必你也知道了。前两天省长到通城地区考察,提出了要将通城地区打造成为面向国际的造船基地的想法,谁知道省长刚刚离开,传来的不是通城地区市一鼓作气。要上马新项目的消息,却是你们海州地区抢了通城地区的造船项目,省长对此是大为震惊啊!”…
薛绍华没有料到以程化言笑面虎的性格,居然会开门见山,直接就将这件事抛了出来,而且神态如此严肃,与他之前的热情可谓是判若两人。而且程化言将海州地区引进韩国的造船项目与洪锡铭前两天的通城地区之行强行联系起来,这简直就是居心叵测,几乎就是明着说他们海州地区市挑在这个时候争取韩国山水集团的造船厂项目是故意跟省长洪锡铭捣蛋。打省长的脸,程化言刚才用了震惊这个字眼,但在这里洪锡铭的震惊也可以理解成是震怒。这要是坐实,洪锡铭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对海州地区市发难,就算是省委一把手王虹锋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哪个领导也不希望下面的人打自己的脸。
不过薛绍华也算是见多识广,反应灵敏,当然不会几句话就让程化言带到坑里,他当即露出非常惊讶的表情向程化言说道:“秘书长。这其中恐怕有误会吧?我们海州地区市准备引进的是韩国山水集团的船舶中间件项目,这个项目是由方夏陶瓷集团与韩国山水集团很久之前就联系的。早在飞扬同志还在望海县的时候就已经在操作了。不瞒秘书长,我当初强烈向省委要求调飞扬同志来海州地区市,其实主要也是因为这个项目的需要,可能你也了解到过,飞扬与方夏陶瓷集团的关系很好。”
包飞扬也故意露出惊讶的表情,虽然没有说话,但也在旁边很配合地点了点头。同时在心里为薛绍华迅速巧妙回击的表现暗暗叫好。
程化言刚才在话里故意夸大事实,给海州地区市扣上了一顶挑战省长权威的大帽子,薛绍华要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常规出牌只陈述事实,力度未免不够,他就将最近才接触的韩国山水集团项目说成早就在运作了,这样一来程化言既不能说海州地区市针对洪锡铭不久前在通城地区的讲话,故意给洪锡铭捣乱,让堂堂的省长下不来台,也不好说他们抢通城地区的项目,因为这些时间点上都没有对上,反正他们也不能找方夏陶瓷集团或者韩国山水集团去核实到底具体是什么时候接洽这个项目的。
程化言看了看薛绍华,又看了看坐在他身边的包飞扬,并没有因为薛绍华的反击而表现出情绪上的波动,他只是瞪大了眼睛略显惊讶的向一脸摆出一副无辜和委屈模样的薛绍华问道:“是吗?我还真不知道这件事,这么说这个项目已经谈了很长时间,怎么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过?而且我听说前一段在你们常委会上,包飞扬向常委们汇报的时候,说是在随省招商团到东南亚招商的时候才接到消息,要和韩国山水集团谈什么合资造船厂的项目吧?”
薛绍华早料到程化言有这么一问,市委常委会上发生的事情又不是什么秘密,以程化言的能量不用费什么事,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会上的信息,想在这上面打马虎眼儿骗过程化言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薛绍华也是从基层摸爬滚打几经努力最后才爬到海州地区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的,手里岂能没有两把刷子?他前面敢对程化言这么说,心中自然早就备好了接下来应对的腹稿。
“秘书长,飞扬同志在印度尼西亚招商时接到的消息是方夏陶瓷集团已经派人到韩国去和韩国山水集团正式洽谈这个合资造船厂项目。而在此之前,方夏陶瓷集团争取韩国韩国山水集团造船厂这个项目的准备工作早早就展开了,具体情况,飞扬同志你来向秘书长汇报一下。”
说着薛绍华看了包飞扬一眼,示意他来回答。。。
包飞扬就知道薛绍华是想让他将事情往方夏陶瓷集团身上推,这对他们来说当然是个简便又好操作的方法,而且也不容易被发现破绽。(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一章 过分要求
包飞扬笑了笑,对程化言说道:“程秘书长,详细经过是这样的。你也知道我在望海县的时候,与方夏陶瓷集团的合作比较多,所以对他们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方夏陶瓷集团的总部在粤东,粤东是大三角之外的国内第二大造船中心,方夏陶瓷集团这两年在航运和造船方面都有投资,这一次他们原本是和韩国的大东船厂合作,希望在他们粤东投资的造船厂引入韩国大东船厂的资金、技术和业务,这件事情原本谈得很顺利,谁知道大东船厂的母公司突然爆出财务危机,牵连到原本运营良好的大东船厂陷入破产的境地,所以方夏集团与大东船厂原本的合作计划只能中断,之后方夏陶瓷集团甚至想直接收购韩国大东造船厂,从而大举进入造船业的。”
“不过韩国那边政策上有些问题,韩国人也不愿意将船厂卖给我们华夏资本,而且方夏陶瓷集团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深入研究,也发现造船业这潭水太深了,贸然进入显然并不是什么好主意,因此他们就改成了与同样有意收购大东船厂的韩国本地企业韩国山水集团合作,希望协助韩国韩国山水集团完成对大东船厂的收购,在收购完成以后,继续原来的合作计划。”
“这个韩国韩国山水集团我也知道,他们在沪城有投资,洪省长在沪城的时候,也跟他们打过交道。当时他们就透露出沪城的运营成本比较高,要在通城地区投资的意向。”程化言点了点头,接过包飞扬的话插嘴说道。虽然包飞扬将整件事情说得极其复杂,细节也很丰满,但是他并没有轻信,反而故意说了一句似真似假的话。
包飞扬不由在心中暗自腹诽,这真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抓会就使招,谁也不知道洪锡铭以前在沪城的时候与韩国韩国山水集团有何等关系、接触到什么程度。就算没有这回事,包飞扬也没有办法去找韩国山水集团确认。更无法现在当着程化言的面说出来,那岂不是又在打领导的脸。
包飞扬心中腹诽了几句,脸上却不动生色地对程化言笑了笑说道:“这个我倒是并不清楚,只是据方夏纸业公司的涂总说。在海州地区投资原本就是韩国韩国山水集团提出来的,方夏陶瓷集团原本的意向是在粤东地区的船厂上进行合作,粤东地区那里造船业的条件更好,产业链配套也更完善,不过韩国山水集团似乎并无意马上进军华夏国内的造船业市场,所以方夏陶瓷集团才向韩国山水集团方面提出在海州地区上一个造船业中间件项目,以供应山水集团韩国的船厂,降低其在韩国船厂的生产成本。”
“当然,这只是方夏陶瓷集团计划的第一步。在韩国山水集团和方夏陶瓷集团未来在完成对大东船厂的整合以后,方夏陶瓷集团还会进一步地要求三方合资公司考虑在华夏地区投资整船制造项目,合资项目另外一个参与方北美塔克石油集团对方夏陶瓷集团的设想也非常支持。不过考虑到整船制造对产业链的要求比较高。我们海州地区的竞争力有限,可能达不到方夏陶瓷集团合资项目在造船项目上面的要求,目前按照方夏陶瓷集团的计划还是放在粤东,由韩国山水集团、方夏陶瓷集团以及北美塔克石油公司一起注资粤东的船厂。”…
程化言听了这些话之后不由暗暗地皱了皱眉头,这个情况与他们之前所了解的有些出入,程化言现在了解的情况就是包飞扬在海州地区市常委会提出来的。以及通城地区方面打听到的一些情况。通城地区方面也缺乏这方面的途径,打听到的情况十分有限。因此主要还是海州地区方面在常委会上公开的那些。
程化言充满疑惑地看了看镇定自若的包飞扬,又转过头看了看好整以暇的薛绍华,然后重新转过头对包飞扬问道:“是吗,韩国山水集团竟然还有一个整船项目?你们之前似乎并没有提到?”
包飞扬迎上程化言疑惑的眼神,对他很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是的,韩国山水集团和方夏陶瓷集团以及塔克石油公司合资的这个整船项目与我们海州地区现在准备要上的造船中间件的项目其实并没有什么关联,所以之前我也没有提到过,而且这还只是韩国山水集团与方夏陶瓷集团、塔克石油公司目前的计划,未来怎么推进,还要看三方在海州地区合资项目上的合作情况。另外省里相关部门也并没有向我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程化言垂下眼睑沉吟了片刻,因为信息不对等,他也不确定包飞扬说的这番话真实性有多少,无从判断,而包飞扬刚才的说法一下子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他想了想对包飞扬说道:“嗯,大概的情况我已经知道。王书记一直强调省里的产业发展要统筹协调,避免产业上的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要形成合力而不是内耗,洪省长前两天在通城地区考察的时候,在讲话中特地就省内修造船业的发展提出,要着力打造通城地区的造船产业,使其与沪城形成国内乃至国际的造船产业中心。”
“洪省长认为,沪城拥有沪江等多家大型造船厂,以生产大型远洋船只为主,而通城地区就要成为全国江河与近海船只的制造中心,以及十万吨以下的副中心,要依托沪城的造船工业,形成造船配套产业基地,并且以造船业为抓手,推动通城地区经济的升级改造,使其成为引领江北省经济发展的引擎,这是涉及到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程化言缓缓说道。
“海州地区市能够锐意进取。从韩国引进造船项目,洪省长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但是从全省产业的统筹发展来看,省内的造船资源应当向通城地区集中。而且海州地区似乎也不具备发展造船业的产业基础。”
程化言看着薛绍华,沉吟着斟酌了一番措辞最后说道:“洪省长定下以通城地区为重点的造船产业发展方向,并让我做好协调工作,所以我今天就要向薛书记提个要求,海州地区市能不能主动让出这个项目,并协助省里推动这个项目在通城地区落户?当然,海州地区为此做出了牺牲。省里和通城地区方面也一定会有所考虑,如果有合适的项目。一定会推动到海州地区落户,薛书记你觉得如何?”
薛绍华听到程化言直接提出了这个要求,心中未免有些恚怒,这个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他是海州市委书记。不是通城市委书记,不去和通城地区争省里的项目,还勉强可以做到,可是哪里有把海州地区的项目主动让到通城地区去的?让海州地区的干部知道了,还不戳断他薛绍华的脊梁骨?…
程化言这偏架拉得也太明显了吧?通城地区是亲生的,那我们海州地区就是后娘养的?虽然知道程化言是秉承洪锡铭的意思,薛绍华心头还是有些冒火。
按捺住心中的不满,薛绍华有些为难地笑了笑:“本来秘书长提出这个要求,我们海州地区应该一体奉行、绝无二话。不过这个项目比较特殊,一来这是韩国山水集团主动提出来准备将这个项目落户海州地区市的,当然我们可以将通城地区的官员引荐给对方。但是主动拒绝似乎不妥,其实借这次与韩国韩国山水集团的合作,飞扬同志那边也做了大量工作,希望从韩国引入更多的合作项目,要是因为这个项目给韩国的外宾留下不好的印象,那未免会影响后续的工作。”
程化言微微一笑:“你们主动为投资商考虑。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向对方提供更好的推荐。岂不是更能够得到对方的好感?”
“秘书长说得是。”薛绍华笑着点了点头:“不过,这外国人的想法可能和我们不一样。秘书长你也知道,外商到我们这里来,我们都要用最隆重的礼节来招待,他们也享受这种待遇。为什么?”
“我们华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是礼仪之邦,但是这些外国人呢,他们发达也就是这几百年的事情,用乡下的话来说就是暴发户,他们就非常享受这种礼遇,我们越热情,他们就越高兴,就可能会投资,秘书长您说是不是?”
程化言精明过人,已经看出薛绍华的这一番话没什么好事,可是这个问题还真的让他不好回答,说是吧,正好中了薛绍华的圈套,说不是的话,又不符合实情。
包飞扬不由暗笑,谁说到了薛绍华这个位置就不会耍赖,只不过薛绍华就算耍赖也不会像市井无赖那样不顾形象地撒泼,却依然能够一番堂堂正正的说辞下来让程化言无话可说。
程化言有些勉强地笑了笑,只好避重就轻绕开话题说道:“薛书记,你怎么能够这样说外商呢,他们来了,就是我们的客人嘛,暴发户这个说法,不妥、非常不妥。”
“是是是,秘书长你说得对,我这么说就是打一个比方。反正很多外商都喜欢我们热情接待,我们越热情他们就越高兴。可是现在我们却对他们说,我们这里不适合你,那里才更适合,他们很可能就会不高兴,对我们招商引资的诚意产生怀疑,从而影响我们在韩国那边的形象。”薛绍华说道。
程化言深深地看了薛绍华一眼,他早就知道对方那番话没什么好事:“也不能够这样说,只要我们是真心为对方着想,我想外商总会理解的。”
薛绍华苦笑着点了点头:“是,秘书长说的当然有道理。”
不过就连程化言也看出来薛绍华的话有些言不由衷,因为换成他是薛绍华,就算他愿意让出造船这个项目,恐怕也真的会有类似的担心。薛绍华所说的这种影响,也确实有可能出现。
他垂下眼帘。笑了笑,缓缓说道:“而且,这件事也未必就要你们政府直接提出来嘛。听说你们与方夏陶瓷集团的合作比较好,那就可以做通方夏陶瓷集团方面的工作,让方夏陶瓷集团方面提出来嘛!”
“呵呵,秘书长说的也是一个办法,不过韩国山水集团在韩国国内的影响力比较大,本来大家都是看到韩国山水集团要来海州地区投资,才对海州地区产生了兴趣。要是最终韩国山水集团没有来,对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也还是会有些负面影响。”…
薛绍华说道:“二来正如秘书长刚刚所说的那样。我们海州地区的修造船业实在太差了,海州地区作为全国前十的深水海港,竟然只有一座千吨级的船台,这一点甚至连呂州都不如。进出港口的船只出了问题。通常只能够去北边的琴岛或者南边的沪城进行维修,这与海州地区港的地位极不相符,也极大影响了海州地区港的发展,很多远洋货轮就因为这个更倾向于选择琴岛港停泊,使得海州地区港虽然一直得到省里的大力支持,却迟迟发展不起来。”
“所以,这次韩国的项目能够落户海州地区,我们也是希望借这个机会,提升海州地区的修造船能力。使海州地区港在这方面的短板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否则的话,面临其他港口尤其是琴岛甚至呂州港的竞争,恐怕形势会非常不妙。”
对于这一点。程化言倒是早有准备,毕竟他也知道海州地区不会轻易放弃到嘴的肥肉,那么在全省产业规划这杆大旗之下,海州地区能够提出的理由并不多,除了刚刚拿不上台面的那一条,海州地区可以拿出来正大光明宣扬的也就是修造船业对海州地区港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条。
程化言点了点头。非常认同地说道:“嗯,薛书记这一点说得很重要。省里面也一直非常重视海州地区港的发展,对于这一点当然也有所考虑。省里的意思是海州地区港作为江北省唯一的深水大港,也要保证优先发展,洪省长也提出了通城地区要与海州地区进行统筹联合发展,要以通城地区为造船基地,同时通城地区可以向海州地区提供支持,在海州地区发展大型的修船项目。”
“那当然好,不知道这个项目将以哪一种形式进行运作?”薛绍华问道,程化言的话同样没有出乎他的意料,省里总不能强迫海州地区做出这么大的让步,除了全省产业规划的大义,肯定也要给海州地区做出一些补偿。
程化言说道:“听说海州地区正在推动市属几家修造船厂进行整合,通城地区修造船厂可以参与投资合作,省里面也可以对相关的技改、基建项目进行支持。”
薛绍华知道,这就是省里面提出来的交换条件,用一个三千万美金投资的项目,交换通城地区市修造船厂一笔几百万,但也可能只有一百多万,甚至不足百万的投资、相关的技术支持,以及省里的支持,从经济上来说并不划算。
而且海州地区失去的是外资项目,对于非常强调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来说,外资项目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不但如此,海州地区还要放弃独立发展修造船产业的机会,虽然看起来海州地区的条件没有办法跟毗邻沪城的通城地区相比,但是海州地区不能成为修造船业的中心,却也有机会成为副中心,或者成为地区的中心,将修造船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并成为海州地区的支柱产业。
放弃这个项目,听从省里的安排,就是放弃这样的机会,甚至进而影响到整个海州地区市未来的经济发展。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公平对等的交换。
程化言的底气在于,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交换,从大义上来说,省里有既定的产业规划,海州地区是江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当然也必须按照这个规划来做;从利益上说,海州地区是有损失的,但理论上如果得到省里的支持,这个损失是可以弥补的,比如省里在其他项目上支持海州地区。
不过程化言最大的底牌却不是这些,深谙官场之道的他知道,归根到底决定是由人做出的,而作为海州市的一把手,薛绍华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海州地区的发展,还有他个人的发展,从这方面来考虑,薛绍华肯定不可能为了他一时的政绩而违逆上级的意思,得罪了领导,切断了自己以后向上发展的可能,这样即使是他争取到了这个项目,在当时得到了一些政绩,最终却并没有为他个人未来的发展增加筹码,反而成了一种阻碍和负担,如果他是聪明人的话,肯定不会做出如此选择。(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二章 以势压人
第九百六十二章以势压人
“秘书长,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赞同秘书长你的意思,也愿意按照曙的安排,顺应全省产业的统筹发展,步调一致,不争一已之功,顾全全虱济发展的大局。”薛绍华摩挲着双手,用凝重的眼神看着程化言,看似非常诚恳地对程化言说道:“具体到韩国山水集团在华夏设立造船厂的这个项目,我们海州市会按照曙的意思,首先与方夏陶瓷集团、美国塔克石油公司方面进行磋商,另外也要请一直参与运作这个合资造船厂项目的方圆天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综合评估项目转移对以后海州市的发展可能会带来的变化,然后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对策,确保在达成曙产业合理布局的同时,能够对海州地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好,薛书记你能够这样做,洪省长知道一定非常欣慰。”程化言收起了刚才紧盯着薛绍华的锐利眼神,放缓了表情笑眯眯地看着薛绍华,薛绍华的表态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他心里也想着薛绍华不可能会拒绝他的要求,越是高层,表面上越是一团和气,薛绍华只不过是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以他的级别没有任何与省长洪锡铭叫板的底气,至少在表面上,薛绍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