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顿时骚动起来,马三的反应最快。趁乱就想离开,不过他刚刚挪了两步,王强就已经转过身来,看到马三不再原来的地方,顿时微微一愣,但他很快就看到挪动了位置的马三。



  王强看到马三。顿时就像看到救命的稻草一样叫起来:“杨车长,是他。就是他刚刚以下棋为由,对包主任他们进行诈骗,我刚刚没有弄清楚情况,现在我明白,就是他诈骗、勒索。对了,还有他们几个,他们几个都是托……”



  王强开口以后,刚开始还有些惊惶,心里没底,不过很快他就从这种“出卖”当中找到了信心:只要将一切责任推到马三等人的身上不就行了?杨华说只要他坦白就能够从宽处理,现在他不但坦白,还主动将马三等人揪出来,那就是立功的表现,说不定他就能逃过这一劫。



  想到这里,王强手指连点,很快将马三等人都出卖了,而且还接着说道:“对了,他们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他们还是惯犯,经常在车站、街头跟列车上干这种事情……”



  “姓王的,你闭嘴。”马三惊恐地叫道,要是就眼前这点事,诈骗一百块钱,他们顶多到看守所呆上十几天就能够出来,可是王强为了自保,竟然将他们的老底都给揭穿了,那就不是几天十几天能够解决,说不定就要在里面待上几年。



  “马三,你给我闭嘴,没看到这是什么地方吗?”王强瞪了马三一眼,想警告对方不要乱说话,可是马三的底都被他揭穿了,又哪里会任人宰割。



  马三嘿嘿冷笑道:“放你妈的屁,哥几个辛辛苦苦,到最后大头不还是进了你的腰包,我特么的都喂狗了。”



  “你胡说——”王强惊恐地叫了起来。



  “够了,将他们都抓了,分开关起来,等下到徐城停车交给徐城公安处,一定要将这件事查清楚。”杨华大声喝止住马三和王强的狗咬狗,身后早就待命的其他三名乘警和男乘务员立刻扑上去,一个人盯一个,将王强、马三等人都铐了起来,连那些围观起哄的托也没有放过。



  王强和马三这时候才惊醒,刚刚他们惊慌失措之下说的那些话,在将对方拖进泥潭的同时,也将自己给陷了进去。但是他们现在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杨华不会给他们串供的机会,而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名,他们也只有不停地去揭露对方的罪行。这也是杨华没有让他们继续说下去的底气所在,反正有办法让他们说,公开说出来会伤害到铁路系统的形象。



  看着王强和马三等人被带走,车厢里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早就被挤到外围的刘宇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他刚刚对包飞扬的态度可是十分不好,甚至屡次挑衅并试图陷害对方。现在王强和马三这两个得罪了包飞扬的人都被抓起来了。他生怕包飞扬回头会找他算账。



  相比王强和马三,刘宇虽然也是海洲人,但是在外地工作。他甚至还没有弄清楚薛绍华的身份,但是听薛绍华的介绍和周围人的议论,知道包飞扬竟然是临港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一把手,他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家就是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就算他不清楚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一把手意味着什么,但也知道那个级别似乎并不低。



  他心里愤懑。但是丝毫不敢表现出来,生怕包飞扬会注意到自己。…



  “包主任。不好意思,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让你受惊了。”让人将王强、马三等人带走以后。杨华连忙转身向包飞扬致歉说道。



  到了包飞扬这个级别,已经值得引起杨华的重视与尊敬,更何况杨华知道包飞扬并不是普通正处级干部,作为县或区的一把手,在正处级的干部当中本身就是含金量比较高,而包飞扬却很年轻,年轻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另外他还是全省书里的典范,可谓是前途无量。谁也不知道他的未来将会走到哪一步。



  “杨车长客气了,这本来就是一桩小事,不过是某些人徇私枉法、内外勾结。杨车长能够秉公处理,一定能让这趟车的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包飞扬笑了笑说道。



  “好了,这事还要请杨车长和铁路方面妥善处理,至于飞扬你也不要在这里了,换到我那边去吧,我刚刚看了几节车厢。在和杨车长的交谈中,有一些新的想法。正好跟你谈一谈。”薛绍华笑着说道。



  包飞扬连忙道:“好的,我听薛书记安排。”



  看到包飞扬等人离开,刘宇顿时松了一口气,包飞扬似乎并没有要找他麻烦的意思,不过随后他又觉得很恼火,好像包飞扬并没有放在眼里。



  “哼,得意什么,不过就是个小主任,遇到事情不还是没有办法。”刘宇小声嘟囔道。



  旁边的刘蕊听到他的声音,不由白了他一眼:“宇哥,你今天的表现真差劲。你也不看看人家的年龄跟我们差不多,都已经是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一把手了,上次你爸让村主任的儿子欺负,你见着人家还得恭恭敬敬的。村主任在临港经济开发区一把手的面前算什么啊!”



  刘宇脸色一红,有心反驳,但是实在找不出什么反驳的话了,只好扭过头去,一个人生闷气。



  相比其他人,薛绍华更喜欢与包飞扬进行交流,包飞扬不像其他人那样总是揣摩他的意思,然后按照他的意思说话,包飞扬也会察言观色,但是察言观色以后,他会用你容易接受的方法将他的观点说出来,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刚刚杨车长也谈到,徐城到海州这一段复线建成以后,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不过海州本身的引力有限,海州主打的陆桥铁路,自西向东有好几个枢纽,每个枢纽都会向外分流,就以徐城为例,从西边过来的人流物流,都通过徐城或者北上京畿,或者南下江沪,流到海州来的非常少。”薛绍华说道:“现在国内有一种趋势,就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差很大,西部地区的出口规模都很小,就算有出口,往往也是通过沿海地区的公司渠道,所以海州想要作为桥头堡,作为西部地区的出海口,其实作用非常有限。”



  包飞扬点了点头:“是啊,所以薛书记您提出来的,要打造海州的重化产业,以此来吸引西部的人力和资源,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错,但是我们海州在这方面的产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而重化产业的发展又不能够一蹴而就。”薛绍华摇了摇头:“现在我特别能够理解你当初在望海县做的时候有多么不容易。”



  包飞扬笑了笑,到了薛绍华这个位置,有些话不能够随便乱说,他提到望海,其实就是想说海州的情况和望海差不多。望海县位于靖城市的最北边,向来是被忽略的那一个,包飞扬刚到望海的时候,就算他将方夏引入了望海,靖城市里还一直想要将方夏的项目弄到南边去,哪怕后来望海县实现招商引资的大跃进,市里不得不将苇纸一体化的重心放在望海,但是望海县依然没有能够从市里得到多少资源。这是由望海县的地缘关系,以及在市里的政治地位所决定的。



  海州在江北省的情况其实也和望海县在靖城市的情况差不多,海州在江北省的政治格局当中从来都不是重点。江北省的重点是凤湖、徐城、通城,然后才轮到海州。哪怕省委一把手王虹锋提出了要打造海州湾经济带的计划,但是省里对海州的倾斜依然有限,大量的资源还是会优先向凤湖、徐城与通城投放,这两年连徐城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反倒是通城表现出强烈向上的势头。



  就像这一次,海州想要发展造船业,并且在在争取山水集团的项目上抢得头筹,但是省里面并没有考虑顺水推舟、大力支持海州的工作,反而意图将这个项目放到通城去,甚至因此招他们去省城,可见海州在省里的地位如何。



  “所以,该争的我们还是要争。”包飞扬说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省长的态度
  ps:看《一路青云》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添加朋友…添加…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包飞扬和薛绍华在列车上一路畅谈,关于海州市如何发展造船业两个人又有了许多新的碰撞和交流,时间倒是过的飞快。到省城以后,海州市驻省城凤湖办事处主任安排了两辆桑塔那轿车到凤湖火车站接人,薛绍华原本打算自己先简单地吃一下中饭,吃完饭以后还可以抓紧时间中午休息一下,养精蓄锐,等恢复好了旅途的劳顿之后,然后下午可以精神充沛地去见相关领导,力求这次向领导汇报工作能达到最佳效果,得到认可,为海州造船业的发展争取到机会。



  没想到他们刚刚坐上轿车,正准备让司机将车开往办事处,薛绍华就接到省委一把手王虹锋的秘书陈雨城的电话,说王虹锋书记中午吃过饭想要先见一见他们。



  王虹锋今天中午在凤湖友谊国际酒店宴请宾客,中途退场以后,在休息室抽空接见了匆匆赶到酒店的薛绍华与包飞扬。



  “在电话里有些事情说不清楚,我也想当面听你们谈一谈。”王虹锋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抬头看了看自己对面正襟危坐的薛绍华和包飞扬:“海州湾的发展已经被列入曙的规划,但是一年多以来。成效并不是很显著,很多地方都没有达到预期规划中的目标,有些问题老生常谈。但现在还是要谈一谈,我记得之前海州市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是要发展大制造、大物流,并没有列入船舶制造这一项?”



  ˇ绍华听了王虹锋了的话;心情不免有些沉重。作为省委一把手,王虹锋说话不会像下面的干部那么直接,所谓的“成效并不是很显著”,几乎就等于是对海州市这一年多来工作的直接批评了。他面容凝重地点了点头,对王虹锋说道:“正如王书记您刚才所说。我们海州市这一年多的变化并不大,发展没有很大起色。身为海州市的书记,这一点我要自我批评。”



  说到这里,薛绍华微微停顿了一下,看了看王虹锋的脸色。这才又继续说道:“不过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海州地区的概念一直很好,但就是没有起色呢?海州地区经济本身的弱势应该是很重要的方面,在政策上,相对其他沿海城市,我们海州地区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在地理条件上,我们海州地区也没有明显优势,陆桥沿线一个个铁路枢纽,将中西部传递过来的人流物流都分散出去。海州地区一直没有成为主要的出口,而且陆桥沿线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一般,出口更是有限。因此亚欧大陆桥这个概念并没有办法支持海州地区的腾飞。”



  一边说着,薛绍华一边观察着王虹锋的脸色,琢磨着省委一把手是否对他提出的这个观点感兴趣。



  ←王虹锋面色平静如常,薛绍华就知道自己这番解释至少没有引起省委一把手的反感,他继续说道:“我们思考后,还是认为海州地区应该发展自身的大工业与大出口。从世界范围来看,就算是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新港地区与新加坡。其自身的产业实力业也很雄厚。海州地区既然没有新港与新加坡作为国际贸易自由港的种种优势,就必须在产业发展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王虹锋听到这里,眼神一亮,见薛绍华停顿了一下,看着自己,就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薛绍华得到王虹锋鼓励的眼神,把思路稍微理了理又继续说道:“基于这个认识,我们海州市里对海州地区未来的产业发展规划有一定的调整,但大体的规划框架并没有变。至于船舶制造这个大产业来说,目前来说,我们海州地区并没有计划与通城、泰城进行竞争,毕竟通城地区和泰城地区在船舶制造方面有着比较强大的实力和扎实的基础,条件也比我们海州地区要好的多,但海州地区作为一个有着良好港口条件的深水大港,修造船能力太弱也说不过去。所以我们这一次希望通过引入韩国山水集团的机会,对我们海州市里的修造船业进行整合,使我们海州地区的修造船能力与自身深水大港的地位相符,在这个目标上,我们海州地区可能还需要省里的一些帮助。”



  王虹锋听得很认真,听完以后,他沉吟了片刻,这才朝薛绍华点了点头说道:“嗯,你们的这个想法也有道理,不过据通城地区那边说,韩国山水集团这次要投资的项目是生产船舶制造中间件,而通城地区拥有更为完备的造船产业链,韩国山水集团这个项目似乎放在通城地区更为合适?”



  王虹锋话里的意思说得很直接也很客观,并没有因为薛绍华与包飞扬是自己所器重的两员爱将而对这个问题有所偏袒,但这也表明他本人并没有明确的立场,薛绍华看了坐在身边的包飞扬一眼,示意他来回答王虹锋这个尖锐的问题,毕竟对通城地区的造船产业,包飞扬之前也曾经通过一些途径做过调查和了解,因此也远比他这个海州市委一把手知道得更为详细。



  “看来通城地区的同志还是做了不少工作。”包飞扬笑着开口说道。



  在江北省全省的处级干部当中,能够跟王虹锋这么随意说话的大概也只有包飞扬一个,甚至态度比市厅级干部级别的薛绍华还要轻松和随意。



  薛绍华对包飞扬和王虹锋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自己手下这位得力干将和省委一把手在私交上就比较亲密。他坐在旁边看着包飞扬用如此轻松的语态和王虹锋说话,心里倒是并没有觉得特别惊讶。



  包飞扬这边当然对于王虹锋刚才说的通城地区造船业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只是他有不同的想法。薛绍华既然把他推了出来,他就自然要把中间的关节都说清楚。



  “王书记,”包飞扬神色自若地向王虹锋回答道:“通城地区的同志说得不错,韩国山水集团这次要投资的项目确实以船舶中间件为主,这也是我们海州地区为什么将韩国山水集团这个造船项目作为重点尝试引进的原因所在。”



  “海州地区的造船工业基础薄弱,要发展大型船舶的整船制造的话,可能会比较吃力。但是船舶中间件不需要大型船坞。只要有一定的投资,在海州地区的造船业也能够快速发展起来。而船舶中间件的生产销售,也必将带动海州地区修造船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王虹锋点了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示意包飞扬继续说下去。薛绍华眼疾手快。迅速拿起暖水瓶,给王虹锋的茶杯里加满了水。



  包飞扬等薛绍华那边把暖水瓶放好,这才又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通城地区的造船业基础比较好,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通州地区紧挨沪城这个造船大市,因此造船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环境来说,通州地区确实比海州地区更好,也正因为如此,在我看来。通城地区在造船产业发展方向上,应该以大的整船制造项目为主,而不是只立足于做船舶中间件这种配件项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觉得韩国山水集团这个船舶中间件项目应该更适合我们海州地区。”…



  王虹锋看着满怀信心的包飞扬笑了笑,他身处官场已久,早已经有些厌倦了那些整天围着自己身边乱转,只会察颜观色,不停地寻找机会。投领导所好钻营往上爬而一点实事都不会干的各色官僚。



  虽然说薛绍华也很会察言观色,但是毕竟还是一个有能力干实事的干部。因此王虹锋心中对薛绍华还是认可的。



  但是比起薛绍华来,王虹锋显然更喜欢包飞扬这种敢想敢做又有能力和自信的年轻干部,这点倒并不全都是因为王虹锋是赵系干部,受了赵家的影响,要顾携帮扶后辈。事实上包飞扬自从调到江北省后无论放在什么地方,总会让王虹锋感觉眼前一亮,给他带来不同的惊喜和收获。而包飞扬这个能干肯干的年轻人也非常懂事,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他王虹锋操心的地方,有什么事情都是尽量自己解决,从不来麻他王虹锋。相反倒是王虹锋自己从包飞扬身上受益良多,所以他也是发自内心的欣赏这个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王虹锋脸上神色一片放松,没有像面对其他下属时的那种威严和距离感,他很随意地透着几分亲近态度,对包飞扬说道:“好了,在我面前你就不要说那些虚的了,你跟我说实话,在海州发展造船业,你们到底打算做到哪一步?”



  包飞扬与薛绍华相互看了一眼,在眼神中迅速地交流了一下信息后,包飞扬继续说道:“我们海州地区的产业基础确实比较薄弱,而且无论是岸线条件、经济实力、产业实力、市场环境等等,都没有办法与紧挨沪城的通城相比,所以我们的定位其实应该是和泰城差不多,成为以沪城为核心的江口造船基地的一个辅助和配套,不过与泰城定位内河江湖航行的船舶不一样,我们要更侧重海洋运输船舶。”



  “要是通城地区觉得他们更应该形成一个封闭的产业链,那显然也不符合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简单来说,通城市那么多造船企业,僧多粥少,我们海州地区能够给的一些资源通城地区市就未必能给,这也是韩国山水集团愿意来海州地区的原因。这并不是我们恶性竞争,而是因为海州地区这样的企业太多了。比如韩国山水集团的合资项目与华远川崎项目放在一起,通城地区会更重视哪一个?显然只会是华远川崎的项目,一些资源比如说银行信贷也会重点向华远川崎造船厂靠拢。但是在海州地区,却可以集中力量支持韩国山水集团的项目。”



  包飞扬说道:“当然,通城地区可能觉得没有我们竞争。就不会存在这种比较,韩国山水集团就会选择通城地区。但事实不是这样的,韩国山水集团并不一定要在通城地区与海州地区当中进行选择,他们还可以选择沪城,韩国山水集团在沪城已经有两个投资项目;他们还可以选择宁城地区,宁城地区的产业条件业不比通城地区差,支持力度却更大。当然还可以是琴岛、呂城。从地缘上来说,他们的优势更大。所以通城地区的竞争对手不应该是我们,而是很多其他更具实力的城市。”



  听完了包飞扬这些细致入微,合情合理地分析,王虹锋也明白。海州地区并非就是同在江北省内的通城地区唯一的竞争对手。事实上,面对这个项目,通城地区的竞争对手不仅有海州地区,还有不少其他周边的城市,甚至是外省的一些城市,他们的条件与通城地区相比,并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即使是海州地区听从上级的安排,放弃这个项目。通城地区虽然在江北省获得的扶持力度比较大,但也未必能竞争得过外省其他城市,顺利拿下韩国山水集团造船厂的这个项目…



  王虹锋笑道:“韩国山水集团怎么说也是韩国大型的工业集团。尤其是在他们完成对大东造船厂的收购实力会更上一层楼。在造船业务方面,他们虽然没有办法跟韩国排名前三的巨头相比,但是在第二梯队当中的实力还是不容小窥的,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好像不入流了似的?要是这个项目真的那么不入流,通城地区尤江和、闵高山又怎么会那么在意?”



  “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王虹锋话风一转。又接着说道:“韩国山水集团的项目在哪里落户,并不仅仅是通城地区与海州地区的竞争。还要面临宁城、琴岛这些地方的竞争,这毕竟不是省里面的项目,省里也不好直接插手,还是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



  “但是有一条,省里并不希望看到恶性的竞争,尤其是那种自身没有条件,但还是要固执硬上,破坏全省产业发展规划的行为。”王虹锋低头抿了一口茶,然后才接着说道:“海州地区有没有条件,或者说海州地区有没有基础、有没有能力和有没有必要发展造船产业,这其中有些问题还是比较清楚的,比如海州地区作为深水大港,是需要有一定修造船能力的,但是更具体的细节,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与规划,我希望你们海州地区能够将这份工作也做好了。”



  “另外,洪省长那边可能会有些不同的意见,你们要尽量向洪省长阐明海州地区为什么要发展造船业,也要更多地从全省造船业的发展和布局角度考虑问题。”王虹锋说道。



  薛绍华与包飞扬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明白王虹锋这是特地在提点自己,找到这次争取省里支持的重要突破口。



  前省委一把手退居二线以后,中央将王虹锋提上来,原本有希望接任的省委副书记郑伯宁、常务副省长徐盛教等人都没有能够如愿,中央从沪城调来洪锡铭担任江北省省长。



  洪锡铭一直在沪城任职,调任前担任沪城市委常委、副市长,沪城在国内的政治地位要远高过江北省,所以洪锡铭这一步也算是正常升迁,对他个人来说,是得是失也不好说,毕竟如果他能够在沪城市担任正职的话,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到了江北以后,其实已经离开最中心的舞台,就看他能不能够再将聚光灯吸引到自己身上。



  中央一直强调大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建设,从地理上面看,狭义的大江三角洲指的就是江南江北和之江这三个省,加上沪城市这个龙头形成的三省一市。不过过去讲大江三角经济圈指的就是之江省、江南省与沪城市,并不包括江北省,因为江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江南、之江两省差距太大。



  中央让洪锡铭到江北任职,主管经济工作,也是想要让江北省融入到沪城引领的大江三角经济带的发展当中去,而不是继续游离在外面。洪锡铭在沪城拥有深厚的政经关系,他担任主管经济的江北省省长一职,显然有助于这点目标的实现。



  与王虹锋曾经希望的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发挥各地优势的多核心均衡发展不一样,洪锡铭认为江北省要改变目前积弱的发展局面,就必须打造一个全省的经济龙头,就像沪城带动整个大三角地区的发展一样,让这个龙头来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洪锡铭确定的全省经济龙头并不是凤湖,而是与沪城一江之隔的通城地区。



  从地理条件上来看,通城地区确实拥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他们与之江省的宁城一样,都与沪城一江之隔,宁城经济的综合实力在之江也是数一数二的,相比之下,通城地区就要弱很多。



  另外,还有一点因素也很重要,洪锡铭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通城地区插过队,对通城地区有感情。



  洪锡铭的态度,显然也是通城地区市这一次选择对海州市发难的重要底气所在,也将会是薛绍华与包飞扬所要面对的主要障碍。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章 亦真亦假
  王虹锋和薛绍华、包飞扬谈过话离开之后,薛绍华的脸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



  王虹锋这一次主动约见他们,亲自与他们谈话,显然不会只是了解情况这么简单。以王虹锋江北省委书记的身份,如果仅仅只是想要了解情况的话,他完全可以让自己的秘书陈雨城给薛绍华打电话,通过陈雨城来了解到这个项目的情况。



  而且薛绍华也知道王虹锋与包飞扬的关系很不错,除了陈雨城之外,王虹锋完全也可以在比较私人的诚单独约包飞扬谈话,从包飞扬哪里了解更具体的情况,而不是通过现在这种比较正式的公务上的约谈,把他和包飞扬都召见到这里来。



  ˇ绍华明白,王虹锋特地抽出这个时间来匆忙见他们,除了了解这次韩国山水集团造船厂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表明对海州地区的支持之外,同时也是在告诉薛绍华和包飞扬,他虽然支持海州地区,但是并不打算因为这件事而与新来的省长洪锡铭发生冲突,影响江北省班子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从王虹锋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洪锡铭显然对海州地区与韩国山水集团这个合资造船厂项目持有不同的看法。对整个江北省的造船业产业布局,洪锡铭心中应该有他一套自己的发展理念。而能否改变洪锡铭省长对海州地区这个造船项目的看法,则就是海州地区争取到这个项目的关键所在。



  王虹锋这番谈话表明。作为省委一把手,他希望薛绍华和包飞扬能够凭自己个人的能力说服省长洪锡铭改变主意,让洪锡铭这位江北省的新省长能够从心里真正的接受包飞扬他们提出的造船产业发展规划。而不需要王虹锋这个省委书记亲自出马,以自己的权力从上层干涉这件事情。



  ˇ绍华这边正在琢磨王虹锋在谈话里所传达的意图,陈雨城又悄然走了过来,以私人身份,向包飞扬和薛绍华透露了更多信息。



  …来,新省长洪锡铭的发展理念是希望将有着良好经济基赐产业优势的通城地区通过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帮助,使通城地区进一步发展壮大。从而将通城地区打造成为江北省的苏城和宁城,让通城成为一个江北省的经济最强市。因此。洪锡铭自然想要借一切机会去壮大通城地区的经济,使通城地区成为江北虱济领头羊,从而发挥带动江北省域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根据陈雨城所掌握的情况,在洪锡铭的发展计划当中。通城地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方向,一是要利用靠近沪城和临江面海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航运、造船业以及钢铁、炼化等重化工业;二就是要利用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低廉方面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



  锡铭为通城地区拟定的这个发展战略大致可以概括成大项目与蓄目一起抓,国内很多地方的发展都是这样,发展规划大体上都差不多,前景看好的项目大家都想做。从某种意味上来说,洪锡铭为通城地区量身定做的这个发展规划上实际上与海州地区的发展规划也差不多。



  陈雨城还有为王虹锋服务的任务,抽了几分钟时间过来把他掌握的情况透露给包飞扬和薛绍华之后。就匆匆离去。



  ˇ绍华的神情就更加凝重起来。



  “飞扬啊,洪省长那边,怕是没那么容易改变主意啊!”良久。薛绍华才缓缓吐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包飞扬,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十分严肃。…



  包飞扬点点头,突然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支中华烟递给薛绍华,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