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青云-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绍华只不过是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以他的级别没有任何与省长洪锡铭叫板的底气,至少在表面上,薛绍华只能够答应,不敢公然抗拒,哪怕薛绍华心里并不愿意,甚至以后会阳奉阴违,但是眼下。薛绍华除了答应之外,还能做其他疡吗?
不过就算是薛绍华现在表面上答应,以后却阳奉阴违。不彻底执行省长的意图,做出全力配合以帮助通城地区拿下韩国山水集团这个合资造船项目,程化言也丝毫不会担心。他当然明白洪锡铭省长的意思,之所以要逼迫薛绍华低头让步,要的就是一个大义名分。
要薛绍华现在低头让步了,就算他以后不执行洪省长这个决策,曙也自然会找到其他人去做。有了大义名分的指引。等于韩国山水集团合资造船厂项目落户通州地区已经在政策层面上获得了曙和下面政府的支持。以后无论是谁去运作起这个项目都会更容易了,最多换上一个其他人去代替薛绍华操做这件事就行了。反而洪锡铭用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到那时无论薛绍华还是其他人,都没有任何理由和办法在去反对。
ˇ绍华皱着眉头,似乎有些迫于形势而又可奈何。要去做一件自己并不情愿的事情,他勉强的挤出一丝苦笑对满面春风的程化言说道:“秘书长,不过,也请曙领导体谅我们基层工作的难处,以及我们海州市目前的具体情况,在这件事情上,留一点缓冲的时间给我们,好让我们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尽量避免一些负面影响。另外在修造船业上。我们也希望与通城地区、凤湖地区进行更加深入和更大规模的投入,毕竟海州这样一个深水港口城市不能没有与之相配套的修造船业。这也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这些我都可以向你保证,曙和有关方面一定会充分考虑。”程化言放松了身体往后靠了靠。将手放在沙发两旁的扶手上,一只手的手指无意识的轻轻敲打着扶手,笑着对薛绍华说道,他似乎感觉到薛绍华在自己软硬兼施的凌厉攻势下已经彻底的屈服了,嗯,这个薛绍华还算聪明识相。相信他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不会再翻起什么风浪了,不用再特别费力气去对付了。…
程化言紧接着又将目光一转。落到坐在薛绍华旁边表情有些严肃的包飞扬身上,见他一直没有说话,看脸上那神态估计这个时候心里也不太痛快,年轻人嘛,血气方刚的,毕竟火气要大一些,不像薛绍华人到中年,棱角已经收去了很多,不再那么锐气逼人。
虽然以包飞扬一个小小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地位,肯定是不可能挑战省长的权威,但是对待年轻的干部,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的,能不激化矛盾最好还是不要激化矛盾,年轻人一般都是吃软不吃硬的,最好先对他安抚一下,也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包飞扬还是有不少巨型企业方面的关系的,和这个合资造船厂项目紧密相关的方夏陶瓷集团和美国塔克石油公司似乎都与他关系匪浅。
想到这里,程化言用一种很柔和与理解的语气对包飞扬说道:“飞扬同志,我知道你与方夏陶瓷集团的关系比较密切,这个三方合资造船厂项目你也花费了比较大的心思,现在省里这样做,还希望你能够理解。”
包飞扬迎上程化言看过来的目光,这目光中有着理解、安抚、威慑、成竹在胸的自信,还有几分居高临下的傲然,包飞扬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跟他对视了片刻,突然展开脸上刚才还紧绷着的肌肉,如春风吹过平静的水面般微微一笑对程化言说道:“程秘书长,我有些年轻气盛,所以等一会儿如果我说错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也要请程秘书长您能够理解和见谅。”
“当然当然,”程化言内心暗自警惕,表面上却一副大度雍容的模样哈哈大笑起来,“言之无罪,闻者足戒嘛!”
包飞扬点头一笑,暗中说道,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程秘书长,说实话,我对省里这样的安排并不能够理解!”包飞扬硬邦邦地亮出了自己的态度,对程化言说道:“省里要扶持通城地区修造船业的发展,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通城地区原本就有着良好的造船业设施基础及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但是韩国山水集团和方夏陶瓷公司以及塔克石油公司的三方合资造船项目几乎是为海州地区量身定制的。而且这个项目以供应韩国船厂的中间件为主,与通城市本地的造船业产业链并没有太大关系。项目投资总额也不过只有三千万美金,这样的投资规模对于造船这种大产业来说。其实并不算什么惊人的数额。我实在不明白,程秘书长你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拉到通城地区去?即使从你的角度考虑,有不得不把这个项目拉到通城地区去的考虑,我也可以理解,但是凭什么要让我们去替通城地区去做方夏陶瓷集团、塔克石油公司甚至是韩国山水集团方面的工作?要知道,我们是海州市的干部,不是通城市的干部!”
程化言没有想到包飞扬一开口就态度就这么强硬。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了。
包飞扬也不管程化言脸上好看不好看,继续往下说道:“通城地区如果真的比我们海州地区更适合这个三方合资的造船厂项目。我想韩国山水集团、方夏陶瓷公司和塔克石油公司的人也不是傻子,甚至不用通城地区去做工作,他们自然会选择把这个造船厂项目放到通城地区。”
“而且程秘书长你也应该知道,让我们海州出面去做韩国山水集团的工作。让韩国山水集团把本应放在海州地区的项目转投到其他地区,这样做不但会让我们这段时间在韩国所有曾经做出的努力功亏一篑,而且最后结果通城地区不不见得能够抢到这个三方合资造船项目,最后落一个鸡飞蛋打。而对我们海州地区来说,最坏的结果还不止这些,这甚至很可能会影响我们其他的招商工作。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我认为韩国山水集团的项目对我们海州地区的意义要比对通城地区的更大。”…
“好了,飞扬同志,省里有省里的考虑。就算有些负面影响,那也是我们为了大局做出的牺牲。”薛绍华在旁边不悦地说道,看上去好像是想阻止包飞扬继续往下说。
程化言强自调整过心态。做出一副大度模样笑眯眯地看着包飞扬,还是虽然笑容有些僵硬有些尴尬,但是总算是看起来是以副满脸和善的样子,让人觉得他似乎并没有因为包飞扬刚才那番有些抗拒和反驳的话感到生气,也没有因为薛绍华的含沙射影而有什么不满。
他心中冷笑,纵使你包飞扬不识大体。发几句脾气就怎样?你薛绍华阳奉阴违,纵容包飞扬放炮又怎么样?在程化言看来胳膊始终拧不过大腿。只要薛绍华和包飞扬还在江北省内任职,就不可能公然违逆省长的意图,即使再抗拒和不满,对事情的发展实际上的影响也不大。
程化言干笑两句,说道:“当然,飞扬同志,你说的这些我都理解。你们海州同志所做出的努力,省里是看到的,你们做出的牺牲,省里也会记得,不过这就是咱们江北省大局,也是组织上一直强调和贯彻的。”
程化言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对薛绍华和包飞扬说道:“好了,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去看看省长他现在有没有空,你们先在这里稍等片刻。”说完一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程化言离开后,包飞扬与薛绍华不由相互摇头,洪锡铭本人还没有亲自出面,仅仅是洪省长的代言人程化言的态度就这么*裸的。不过这也没有办法,程化言以洪锡铭的意志出现,在讲究上下尊卑的华夏官场来说,等于占据了势,以势压人,包飞扬这边发再多牢骚也没有用,就像是眼下这样,程化言根本不给正面回应,抬腿就走,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两个人相对无言,默默地抽烟,在办公室里静静的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以后,程化言才再度回到办公室,依然是还没有开口说话,就先很客气地笑出来:“薛书记、包主任,让你们久等了,刚刚省长问了些事情,不得已耽搁了点功夫。不过省长听说薛书记你们深明大义,愿意积极配合省里的计划,非常高兴,并且大加赞赏,这就让你们过去。”
薛绍华和包飞扬相互看了一眼,知道程化言肯定是把刚才与他们谈话的详细内容都向洪锡铭汇报过了,程化言这么说。看起来是向他们示好,实际上却是一种变相的警告。说洪锡铭那边已经知道你薛绍华刚才表过态愿意配合省里去为通城地区做工作,如果他们做出不同的表示。洪锡铭就会可以扣一个出尔反尔帽子,这也是要让薛绍华没有退路。至于说包飞扬刚才激烈的反对态度,程化言直接就忽略了。
不过这倒也不算意外,薛绍华笑着站起来说道:“多谢秘书长美言,那我们现在就去省长那里。”
**********************************************
江北省省长洪锡铭今年刚刚五十出头,在省部级干部当中,还属于年轻力壮。未来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洪锡铭白白净净,戴着一副黑边框眼镜。看起来很有学究气息,他早年也确实在学校当过老师,因此在沪城工作的时候有“儒将”的称号,不过他现在掌控一省。已经成为“儒帅”,而不仅仅是将。
“绍华同志,请坐。”洪锡铭面带微笑,看起来确实很儒雅,他向随秘书郑毅走进办公室的薛绍华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到薛绍华身后的包飞扬的身上:“这位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全省最年轻的正处级地方一把手包飞扬同志吧?看起来果然是年少有为!”…
包飞扬看了薛绍华一眼,通常这个时候应该是由级别更高的薛绍华先说话,薛绍华笑了道:“省长您真是慧眼如炬,这位就是包飞扬。当初从靖城将他挖过来,可是花了我老大的力气,事实证明。我花的力气都没有白费,飞扬同志刚到海州市上任不久,就做出了成绩,并且引起了省长您的关注。”
包飞扬这才不卑不亢地笑了笑:“洪省长,您好,多谢您的表扬。有时间请您到临港经济开发区视察指导工作,多给我们基层的同志上上课。”
“呵呵。好好。”洪锡铭不置可否地打了个哈哈,目光在薛绍华和包飞扬的身上略略一顿,敏锐地察觉到两人之间的默契。他脸上的笑容似乎变得更加和蔼,看着薛绍华说道:“绍华同志,你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刚刚化言秘书长也跟我说了你们海州的情况,海州市能够支持省里的工作,这很好。对于海州地区下一步的发展,绍华同志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请简单的谈一谈。”
洪锡铭说着,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显然是提醒薛绍华要注意时间。实际上在进来的时候,郑毅已经叮嘱过他们,洪锡铭只有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跟他们谈话,因为省长还有很多事要做、很多人要见。
“好的。”薛绍华沉吟一下,看起来洪锡铭并没有再跟他们谈山水集团项目的意思,:“海州地区这些年的发展,在沿海开放城市当中很不起眼,我们认为,海州一直倚为优势的陆桥桥头堡和深水海港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经过深入的调研与规划,我们准备围绕港口做文章,重点打造临港产业。”
薛绍华简单谈了谈海州的发展规划,重点围绕深水港和临港产业的发展阐述,洪锡铭一边凝神聆听一边不时点点头,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但渐渐就有些淡了。
海州的临港产业现在可以说是并没有什么起色,最近所取得的唯一一个亮眼的成绩就是韩国山水集团的造船项目,却被省里以全省的产业布局为由,要求让给通城地区。
在通城的发展方面与程化言可能有自己的小算盘,可是洪锡铭对通城即使再看重,也不会真的直接出面帮通城地区去争抢海州市已经到手的项目,那样岂不是说他这个省长屁股坐歪了,以后如何能够让江北省十几个地市的党政一把手心悦诚服?但是对通城为龙头的战略构想,洪锡铭的确非常重视,担心海州与通城展开恶性竞争,才会特意找薛绍华过来谈话。
可是现在看来,虽然程化言刚才汇报说他已经说服薛绍华同意将造船项目放到通城,并与通城合作发展海州的修造船能力。但是从现在薛绍华谈到的情况看,海州发展规划当中,其实还是有很多与通城的相似之处。
海州与通城中间隔着靖城市,同处一省,相互之间战略相似,就必然会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且省里的资源也有限,给了通城就给不了海州,海州的发展规划明显与洪锡铭设想中的布局不太一样。
洪锡铭的想法是,大三角的经济要实现以沪城为龙头的一体化,自然就应该紧紧围绕沪城这个龙头。具体到江北省内部,又应该以紧邻沪城的通城为重点,重点打造通城的经济,其他各地的经济同样要发展,但必须要服从这个战略布局,进行配合。(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三章 耍赖
但是现在海州虽然在造船项目上做出了让步,但是在战略上并没有调整,薛绍华刚才在阐述海州市的发展规划时依然在强调要发展与海州深水港的需求相适应的修造船能力,也许他的这一次让步并非心甘情愿,也许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也让洪锡铭十分恼火。
锡铭面带微笑,突然开口打断薛绍华的话:“嗯,海州的规划气魄很大,但是有一点也需要特别注意,计划是为了行动,所以不能够太高太远,我刚刚听了,你们海州提出来的这些临港产业,包括炼化项目、能源项目、矿产项目、钢铁项目等等这些项目,海州现在都没有什么基础。而无论发展上述哪一个项目,都要耗费极大的资源与时间,更何况是这些多项目合并在一起发展?”
“所以还是要注意规划的合理性,要扎实可靠可行。”看到薛绍华想要解释,洪锡铭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并没有再给薛绍华这个机会:“绍华同志,好了,这个问题你再回去想想,过段时间我可能也会去你们海州地区看一看,希望到时候你们能够一个更清晰具体,也更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
ˇ绍华与包飞扬相互看了一眼,洪锡铭这样说,显然是对薛绍华刚刚的表述并不满意。这番话如果传出去,会让人解读成为洪锡铭认为海州的发展规划好高骛远,没有可行性。对薛绍华的影响也可想而知。
不过洪锡铭并没有让薛绍华解释的意思,不想再和他们往下谈了,神态之间是让薛绍华和包飞扬现在先回去。自己准备接见下一位前来汇报工作的干部的模样。
ˇ绍华虽然还有许多话想要说,但是洪锡铭已经很明确的让他们走,他当然不敢忤逆洪锡铭的意思,赖在这里不走,于是也只好站起来恭敬地对洪锡铭说道:“是,我们一定按照省长的指示去办,那我们现在就先走了?”
锡铭轻轻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看起来还是那么和煦:“嗯,绍华同志你再加把劲。海州的工作还是值得曙期待的。”
ˇ绍华自然不会再将洪锡铭的笑容还有勉励的话当真,这种级别的领导通常都胸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刚才在话里他已经透露出来对自己的不满。最后那看似勉励的话不过是习惯上的场面话而已。
ˇ绍华和包飞扬走出洪锡铭的办公室,心情颇有几分沉重,只觉得前路越来越难走,不由得望着包飞扬苦涩地一笑。
“书记,没啥大不了的。”包飞扬坦荡地一笑,“就按照我们事先计划的去做就行。让韩国山水集团去通城地区看看也好,没有比较,又哪里能显示出我们海州地区发展造船产业的诚意呢?”
ˇ绍华点了点头,对包飞扬说道:“嗯。这件事情你就多多费心了。飞扬啊。你先去忙你的事情,我去一下曹书记那边。”
ˇ绍华口中的曹书记就是江北省委副书记曹农平,薛绍华在江北曙的背景并不算深厚。在省委领导当中,薛绍华也就是与曹农平靠得比较近。不过薛绍华并不是曹农平的嫡系,薛绍华是从军方走出来到地方上任职的人,过去在军队曾经做过傅老的警卫员,要真论起来是哪位高层领导的嫡系,也只能算是傅老这条线上的人。但是傅老与别人不一样,不喜欢党结派。他个性比较清高,始终秉承不结盟策略,影响力也主要在军界,哪怕是在他曾经战斗过的江北省,也很少会主动影响江北曙的事情,虽然他对江北省有着深厚感情,十分关注江北省的发展。…
不过作为与江北省有着深厚渊源的开国元勋,江北省的领导班子也向来对傅老十分尊重,尤其是曹农平这样的本土派,对家乡的这段历史更为了解和记忆深刻,心中充满了对英勇善战、屡夺战功的老革命前辈的尊重和感佩,因为有了傅老这层关系,与薛绍华也还算亲善。相比之下,无论是现在已经升任为江北省省委书记的王虹锋,还是不久前从沪城调来就任江北省省长的洪锡铭,都属于空降派,在包飞扬来江北省任职以前,薛绍华与王虹锋的联系并不多,在包飞扬来到江北省工作后,薛绍华倒是因为包飞扬的原因有了更多与王虹锋联系的机会,关系也比以前稍微亲近了一些,而与新任省长洪锡铭,在这之前并没有过什么接触,从这次接触来看,薛绍华和这位新省长之间甚至连基本的共识都还没有达成。
薛绍华要去拜见曹农平,包飞扬也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两个人在省政府大院门口握手告别,分道而去。
在包飞扬来省政府见洪锡铭这段时间,与包飞扬同车而来的郑宇穹与吴超已经前往大夏农业发展公司设在凤湖的办事处,就强麦五号绝收的问题与大夏农业发展公司办事处的负责人进行交涉。对郑宇穹和吴超来说,解决农民的绝收问题才是他们此行凤湖的首要任务,用包飞扬交代他们的话来说,这可是关系着数万名开发区农户生计的头等大事。
郑宇穹和吴超赶到大夏农业发展公司驻江北省办事处以后,说明来意,漂亮的女接待员让他们等在外面,自己转身走到里面去请示大夏农业发展公司办事处领导。
很快里面出来一个自称是经理的中年男人张志军,张志军大概一米七还不到,中间头发有些秃,油光冒亮的,周围围着一圈疏落的头发,还小心的往头顶搭过去梳理,似乎是想略为遮掩一下自己的秃顶,正是典型地方包围中央的地中海发型。
他腆着个大肚子高昂着头。别看个头不高,气势倒是挺足,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处经理。但是说话间倒是却有着一股大型央企领导的威风,不等郑宇穹和吴超这边开口,就将右手一挥显得非常傲慢和不耐烦地对他们说道:“我们大夏农业发展公司出产的种子都是经过严格测试的,肯定不会有问题,但种子再好,耕种方法不对的话,那也是会出现问题的。如果是那样。那就不是我们种子的问题,而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之所以发生眼下的问题,肯定是你们开发区的农户适期的预防措施没有做好,另外天气状况可能也不好,才会导致叶锈病的大面积传播。否则我们大夏农业发展公司卖出去那么多种子,别人都没有跑过来说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就只有你们海州地区的农户出现了问题呢?”
郑宇穹在火车上下起象棋来不太讲规矩,还有些犯楞,但是真谈起正事的时候态度倒是非常严肃:“张经理,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海州市农校的郑宇穹,专门做农作物品种改良研究的。”
张志军非常不屑地撇了撇嘴:“哦,海州市农校的老师。既然你是农业专业人士,那你应该知道我们大夏农业发展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是谁吧?那可是国家农大的教授、科学院院士,国内育种研究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强麦五号也是在他的主持下研究成功的,这样的种子怎么可能有问题?要是真的是种子出现问题,那你们那些农户肯定用的是假种子,不是我们大夏农业发展公司提供的良种。”…
吴超见张志军一开口就推卸责任,甚至想否认海州农户用的是大夏农业发展公司的原种,就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些单据的复印件递给张志军看。说道:“张经理,这些种子都是你们公司提供的。我们临港开发区种子公司当时从你们办事处进货的原始票据都还保存着。”
张志军接过那些单据随便翻了翻,然后就随手扔到桌面上:“我刚才不是说了嘛,如果真是用了我们的种子,通常是不会出现问题的,那就只能是你们农户在耕种的时候,适期管理没有跟上。”
“张经理,我认为情况并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因为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麦子在染病前后和期间,海州的天气情况并没有出现异常,这些麦田里的麦子也按照正常的情况进行施肥、喷洒农药与田间管理,这些在当地的农技部门都是有记录的。”
郑宇穹有些不悦地说道
他对张志军的傲慢有些不满。虽然郑宇穹很尊重大夏农业发展公司的那位专家院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容许别人轻视自己。他大声说道:“而且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我们临港经济开发区那么多麦田,最终感染叶锈病并且出现绝收的,也只有使用了你们办事处提供的强麦五号种子的麦田,其他没有用你们强麦五号种子的麦地就并没有出现问题,这足以说明问题就出在你们大夏农业发展公司这些强麦五号种子的身上。”
“不可能。”张志军非常自信地摇了摇头:“我们的种子都是经过严格培育精心挑选出来的,品质绝对好,绝对没有问题。”
郑宇穹冷笑道:“还真就是种子本身的问题,就算你们再严格地挑选也没有用,因为你们这种强麦五号,对叶锈病的抗性本来最高就是九级,抗性九级,我想你作为种子公司的经理,应该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什么抗性九级?强麦五号对叶锈病的抗性是五级,你作为农校的老师,应该知道五级是什么意思吧?”张志军立刻反唇相讥。
郑宇穹对此早有准备,他看了吴超一眼,吴超连忙又从包里取出一袋完好的强麦五号种子放到桌上。
郑宇穹伸手拍了拍包装袋,对张志军说道:“不错,你们这袋子上面是写着抗性五级,不过是平均抗性,可是为什么这袋子里面的标签上上却写着强麦五号对叶锈病的抗性最高会达到九级?作为大夏农业发展公司驻江北办事处的精力,你不会不知道抗性九级是什么含义吧?我们现在海州之所以会出现了超过十万亩地的麦子绝收。就是因为你们强麦五号对叶锈病的抗性高达九级造成的!”
说着郑宇穹接过吴超递过来的内标签,重重拍在张志军面前的桌面上:“你自己看,看看上面是不是这样写的?”
张志军拿起标签看了看。很快又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强麦五号的种子是经过农业部审核的,也就是说平均五级、最高九级的抗性并没有问题,因为就算是世界上抗性最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也没有办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得病。而且最高九级说的只是一种极端情况,只要你们采取正确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预防,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田间管理工作没有做好。”
郑宇穹被气乐了。平常大家都叫他酸丁,似乎是那种只会埋首钻研于自己的专业中的书呆子。软弱好欺,不过酸丁也有发怒的时候,他当即拍着桌子就站了起来:“你作为一个种子公司的经理,不要一直含糊其辞。跟我说真不知道抗性九级意味着什么,抗性本来就是极端情况下,种子本身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你们强麦五号种子的最高等级高达九级,也就是基本上没有抗性,你让农民怎么管理?怎么预防?”…
吴超又从包里拿出一张打印的宣传页,拿在手上晃了晃,并大声说道:“这是你们提供的宣传印刷品,上面写着‘稳产高产、抗性更优’。强麦五号的抗性这么差,显然谈不上抗性更优,抗性差一旦遭遇病害就可能发生大面积的减产甚至是绝收。这也显然谈不上什么稳产,你们这是虚假宣传,故意坑害老百姓。”
“胡说八道!”张志军被郑宇穹一番直指要害如刀般犀利的言辞一说,脸上也有些急了:“强麦五号是经过农业部审批核准的,这些指标在审定公告上都写得很清楚,怎么可能是虚假的?强麦五号的高产有事实可以证明。具体的抗性标准我们也都标注在标签上了,怎么能说是虚假宣传?”
“是标注了。可是你们在麦种的外包装上标注的可是抗性五级。”郑宇穹对张志军怒目而视,作为一名农校的老师,专门与农业打交道的知识分子,郑宇穹更了解这种劣质种子对农业产生的恶劣后果,他生性秉直,对于大夏农业发展公司这种漠视农民利益,甚至坑害农民的行为非常痛恨。
张志军抵受不住郑宇穹的锐利质问的目光,只得转开去,嘴上却不服输地大声说道:“那又怎么样,我们在内标签上明明写清楚了最高抗性是九级。国家也没有哪条规定说外标签上就一定要将平均抗性、最高抗性都写清楚了的,而且强麦五号种子的公开销售也是得到有关部门审定批准的,所以你们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也跟我们无关。”
大夏农业发展公司作为央企,身上也存在着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员工通常都比较傲慢,缺乏责任心,往往凭借政府资源与垄断优势经营,对于服务、口碑什么的都不怎么重视。所以张志军被逼得无奈,索性耍起了无赖,就差直接说谁让你买这个种子的,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买,出了问题当然就只能自己负责了。
这下可把郑宇穹给气坏了,拍着桌子和张志军吵闹起来。
包飞扬赶到的时候,郑宇穹与张志军正在争吵,郑宇穹一口咬定就是大夏农业发展公司提供的强麦五号种子有问题,大夏农业发展公司这是故意坑害老百姓,就不应该买这种种子。
张志军却认为强麦五号没有问题,是经过权威部门审定通过可以上市销售的,他们在标签上也明确标注了祥光的抗性指标,并不存在故意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