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风-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次日,陆七大军与赣州大军间隔了二十里,相当于合军的进袭衡州,在衡州的衡阳县一带,与楚国的十五万大军发生了大决战,大决战的前一天,一份军令抵达了在邵州的鄂州军。
陆七命令,十二万鄂州军立刻离开邵州,进击邵州之南的永州,鄂州军接令后执行了陆七军令,开拔进袭了永州,永州就在衡州之西。
鄂州军根本不知道进袭永州的真正意义,意义就是形成了夹击的态势,让退到了衡州的楚国大军陷入了一种腹背受敌的假象,而鄂州军进袭永州,也有了震慑和阻击静江军支援衡州的可能,事实上,鄂州军根本不知道衡州发生了大决战。
陆七眼神冷漠的看着冲杀的战场,这一次他成为了明明白白的二十七万大军统帅,不需要再悍勇的去冒危冲锋。
衡州果然隐藏了七万楚军,楚国确实在布出一个覆灭晋国的战局,一旦棋子都到位了,就能够集结了三十万的大军一齐的进攻晋国,只是可惜楚国画蛇添足,用什么披羊皮狼的策略去算计晋国,却不想反而触醒了陆七,使得陆七跳出了林仁肇布下的战略框局,让陆七醒悟的跳出了棋局,由棋子变成了棋手。
几十万大军的厮杀,在这寒冬的季节里,暗合了残酷肃杀,双方有如两片海潮撞击,拼了命的勇敢向前,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不想向前都不成,被推着往前冲,见了敌人你不攻击,那就等着被兵器加身。
三个时辰的大决战,十五万堪称楚国精锐的军力撑不住了,晋国的大军,武备是不如了楚军很多,但是斗志却很高昂,几乎多了一倍的军力,在声势和军心上,明显的占据优势,而且楚军是逃跑的被动应战,军心气势上先弱了。
楚军的统帅在恶战中,下令向潭州撤退,之所以果断撤退,是因为得报后方已然有十二万大军进入永州行来,这仗在军力上差距太大了,就算是精锐,十五万对四十万,而且后方来的十二万军力,还不是乌合之众的军力。
兵败如山倒,在大战中突然下令撤退,使得楚军斗志随之崩溃,有听令仓皇撤退的,也有退不得弃械投降的,陆七大军士气大盛的如同了拍山大水,一个个飞奔向前的抓俘虏,俘虏的战功,多过人头半倍。
第487章 主动权
两时后,大约跑了五万楚军,战后一清点,俘获了楚军有六万多,晋国军却是折损了五万多,而楚军死了才三万,战亡的对比,显出了军力素质的强弱,陆七当然明白楚军为什么会退逃,就是被鄂州军力的雪上加霜吓走的,不然这一场大战下来,就算晋军胜了,也得折损了十万将士。
陆七悄悄去见了晋国将帅们,在大胜后的见面,自然是极为的欢悦,高级将帅们聚在一起说话,陆七与顾将军说话中,有意无意的说了他在永州还布局了十二万大军,是用于阻击楚国在南方的援军,当然,也可以来了衡州参战,将帅们听了吃惊不已,对陆七更加的敬畏。
接下来,陆七将荆门军拆分编入了赣州军,近六万的荆门军莫名其妙的成为了晋军,被分割归属后,有抵触的也不敢了造反,而且陆七统帅他们多日,在心理上已然有了亲近,所以都默然接受了成为晋国军的事实。
拆分了六万荆门军,陆七给辛琴儿去了一封急信,让辛琴儿派人出使唐国,言晋国会与唐国一起,出兵对付了楚国,来了一个先斩后奏的外交花样。
在衡州做完了事情,陆七率领着五万所谓的荆门军去了吉州,又给永州的十二万鄂州军送了信,命令鄂州军返回潭州,之后一起进袭长沙府,鄂州军接令后,执行的大军离开永州,返回了潭州,与陆七的所谓荆门军会合。
大战之后,在衡州的其他的晋国军力,开始了接收陆七的征战成果,自衡州起,接收了永州,邵州,又大军南去的攻占各个州域,将镇守在桂州的七万静江军,迫离的逃去了南越一带。
赣州大军在夺土开疆,陆七已然与鄂州军在潭州的醴陵县会合,他的五万冒牌荆门军,只是将荆州的降卒拆分给了赣州军力,原本的旗军营将及以上都在,所以鄂州军的将帅,一时看不出荆门军有变。
在醴陵县会合后,陆七却没有去进攻长沙府,而是率领大军玩起了周游州域,十七万大军先去了袁州,自然是很容易的相继攻克了袁州的萍乡县,宜春县和新渝县,在袁州一耗就是五天。
陆七事实上是在给晋国大军争取时间,在衡州的几十万军大决战,晋国胜利后,最大的获得事实上是兵甲,十万兵甲武器的获得,会使得赣州军力在本质上获得了强大,战俘的获得是其次。
陆七的所谓收复失地,就是在给晋国争取整军和占据楚国州域的时间,也在给予楚国大败后的喘息时间,他当然不愿意西部的战事迅速的结束,他不会让林仁肇和朱令贇,轻易摘得了果子。
陆七占据袁州之后,故意在鄂州军里择了营军镇守治理县域,甚至还任命了州衙的代理左右都尉,一步步的积累林仁肇的罪证。
在袁州五日后,陆七才率领大军进占吉州,刚拿下了安福县,忽然有信使来到,是萧氏使人送来的,告知陆七京城那里的变化,如今小馥已然不敢了让人离京传信。
萧氏言,李国主已然答应册封江阴侯为中吴郡王,等于是承认了张氏据有常州,不过京城突然有传言,说占据苏州和常州的真正之人是陆天风,户部侍郎根据风闻参了陆七一本,请李国主调了陆天风回京,萧知礼建议陆七不要回去江宁,只要带兵在外,李国主就不敢对付了陆七亲人,回了江宁会有很大的危机。
陆七看了来信,心中思索着该如何的应对,户部侍郎是宇文氏在江宁的代言人,而宇文氏在这种时候针对他发起了风闻攻击,让陆七觉得了有些不解,宇文氏在西部局势中的表现,一直的默然观望,其实陆七周游收复州域的拖延战略,也存了引起宇文氏造反的心思。
宇文氏发起风闻攻击,难道是不想了造反?若是调了陆七回去江宁,那对宇文氏能够有了什么好处?陆七的离开,必然会让林仁肇接掌了大军,林仁肇若是接掌了十七万大军,那对宇文氏应该是更不利的,除非宇文氏已然知道了,他陆七是晋王。
沉思良久,陆七的嘴角露出了阴冷的笑意,宇文氏既然在了江宁那里捅刀子,那好呀,我何尝不能在了西部挥舞大刀,你既然不反,那就迫了你反。
陆七随后给顾将军去了一信,命令向鄂州开拔十万精锐大军,做出佯攻江州的可能,如果楚国出兵要收复了潭州附近的州域,可以先退让的给了楚国,但朗州和澧州不能够失去,澧州是能够与荆州隔江互相支援的战略要地。
安排了调军,次日,陆七大军开拔去进攻吉州府治庐陵县,大军一到,庐陵县的楚国官兵已然逃走了,其实在陆七之前进军吉州时,楚国官兵已然跑了一次,陆七大军一追去了衡州,楚国官兵就又回来了,只是都成了惊弓之鸟,听到风声就会跑路。
当晚,陆七宴请了所有的将官庆贺,在一起酒肉穿肠过的联络感情,陆七的目的就是与鄂州军多些了亲近,他是心知肚明,鄂州军也会如同了兴化军,必然会有宇文氏安插的将官,甚至也有荣氏安插的将官势力。
宇文氏在江宁捅了陆七的刀子,那必然是不了解西部的如今形势,在陆七及时的破坏了楚国战局之后,晋国已然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陆七有了能力兵锋指向江州。
进军江州,宇文氏为了不被覆灭,只能仓惶的起兵造反,只能调动了所有的明暗力量,应对了陆七的大军进迫,于是,隐藏在各个军中的宇文氏军力,就得暴露出来。
一顿酒尽兴而散,陆七在微醉状态中有些伤感,今日把酒言欢,也许过不了多久,他就会与喝过酒的很多人兵戈相见。
第二天,陆七继续统帅大军去收复永新县和太和县,依旧是任用了鄂州军将官留守,两日后,陆七大军开赴了抚州,在抚州陆七不再磨蹭的大军齐进,而是分兵去夺占所有的抚州县域,抚州事实上已然没有了楚军的存在,去夺城的鄂州军,直接就成为了留守县官。
又一日,陆七率军进入了信州,信州已然有了陆七当初留下的官兵,但陆七抵达信州却是驻扎在了贵溪县,默然等候晋国十万将士兵临鄂州。
不过陆七在等候中,却是使出了很多的斥候去了江州,故意的探查鄱阳湖以东的都昌县和彭泽县,甚至会深入了湖口县那里探查。
而之前顾将军回信言,他已然命令十万大军去了澧州,自澧州渡江去入荆州,在荆州走过的抵达夏口,由夏口渡江去鄂州。
为什么要渡江绕道了荆州,顾将军解释说,一是能够短时的瞒过楚军探查,二是能够震慑了荆州的不安定因素,三是提振荆州镇守的军心,四是让了汉国和周国吃惊惮忌,五是自荆州出兵,能够形成一种意欲偷袭的现象,江州宇文氏在知悉后,会更加敏感了鄂州突然出现的十万军,就是针对了江州而来。
陆七对顾将军的做法深表赞同,十万精锐大军这么的走一遭,确实是获益很大,他根据行军的大略所需时日,耐心的等候,他在等宇文氏不得不启用了暗军势力造反。
陆七在信州驻扎第四日后,林仁肇的中军将官突然来了,问询陆七为什么在信州顿兵不动,陆七回答是为了震慑晋国,他担心晋国会出军夺了信州,吉州和抚州,也担心楚国的大军会再回了吉州。
听了陆七的牵强解释,中军将官只好说,林仁肇让陆七率领大军去南昌府会合,陆七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言正愁了军粮不足。
第488章 反叛
第二天一早,十七万大军开拔奔了北方,而就在昨夜里,南昌府城里突然发生了兵变,近一半的镇南军和八成的三万旗军兵变了,朱令贇和林仁肇仓惶逃离了南昌府,跟随的军力不足两万,林仁肇只带出了一千多的勋卫。
而陆七大军开拔后,还没有出信州,后面的鄂州军突然出现了走离,武昌右军的右都尉,率领着六万鄂州军奔去了抚州,武昌左军也走离了一万军,其统军的右都尉飞报了陆七。
陆七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听了还是吃惊不已,鄂州军的右都尉竟然是宇文氏的人,让他很是意外,林仁肇统帅鄂州军多年,竟然浑然不觉右都尉是内奸,如今十二万鄂州军走离了七万,也是让了陆七意外,那几乎是大半的鄂州军精锐。
林仁肇的中军也听到了急报,立刻不明原因的惊怔不已,陆七也只能装糊涂,立刻率军掉头去追,他当然明白,走离的七万军,必然有很多是听了都尉统帅军令离开的。
一直追入了抚州,但走离的七万军却是转向奔了洪州,入洪州急行军的直去了洪州之西,明显是打算在距离南昌府远距之地,穿过了洪州奔去鄂州,陆七追入洪州之后,已然明白了七万走离之军,是要去鄂州进袭了晋国十万将士。
而在追跟中,林仁肇和朱令贇的斥候找到了陆七大军,命令陆七去会合,陆七迫反宇文氏的目的已然达到,立刻顺势听令的止行回军,他不担心鄂州的晋国十万大军,顾将军言,一旦宇文氏造反了,十万将士就会退离鄂州,回去荆州,之后留两万军在江夏镇守。
顾将军认为,应该纵容了宇文氏的造反,宇文氏的造反,才能再次搅乱了西部局势,才能让晋国合理的占据了楚国州域,才能让唐国依赖了晋国,而不是败楚之后,唐国的兵锋指向了晋国,因为如今的楚国州域归属,存在了很大的争议。
半日后,陆七和林仁肇会合了,说是会合,不如说是各自独立了,陆七将五万鄂州军归属了林仁肇,不给也不成,统军的都尉和营将必然会听林仁肇的命令,而陆七则统帅了五万军,拒绝去见了林仁肇。
林仁肇接收了所谓的武昌军,神情却是阴沉的恍如寒冰,他确实是算计了陆七,故意让陆七在楚国那里折腾,他也知道了洪州的楚军玩了空营记,但却耐心的等候着楚军大举进攻晋国。
但是他没有想到,陆七会忽然率领大军离开了楚国,去周游收复失地,就在他感觉楚国可能进攻不了晋国时,突然接到了鄂州斥候的禀报,说鄂州那里,自荆州渡江了十万楚军,林仁肇听了大为吃惊,他当然还不知道衡州的大战,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荆州被楚国偷袭占据了,正在猜度楚军入鄂州的意图时,南昌府却是发生了兵变。
南昌府的兵变让林仁肇非常的绝望无助,叛变的军力占比太大了,若非他早就知道可能兵变的隐患,所以用勋卫接管了南城门,不然他根本逃不出了南昌府。
但对林仁肇打击最大的,却是鄂州军力的叛离,武昌军的右都尉刘洪轩,一直是深得他的器重和信任,结果竟然是个内奸,而朱令贇也是憋屈的要命,他一直牢控镇南军,且不想会有一半军力被宇文氏策反了,简直是让他抓狂。
一时后,朱令贇带着一万多的镇南军来了会合,他在知道了情形之后,却是暗自的舒心了很多,尤其在知道陆七拒绝去见林仁肇之后,他的心情却是即欣慰,又担忧,这种时候,林仁肇和陆天风内讧,对他也不是好事。
结果,朱令贇成为了中间人,邀约了陆天风和林仁肇都离开本军,一起在外的商量该怎么办?如今宇文氏造反,江州军力加上叛投的军力,只怕会有了二十万大军,他们的军力加在一起,就是十一万多些,而且很多是乌合之众。
坐在了一起,林仁肇冷视着陆七,问道:“陆天风,你是不是投降了晋国?”
陆七亦冷视林仁肇,回答道:“我若是投降了晋国,早就将十七万大军送给了晋国,反而是大人,一直的耍弄了我,让我在楚国那里折腾,大人若是早些的令我率军合击洪州的楚军大营,怎么会有今日的后果。”
林仁肇一皱眉,问道:“你之前率领的三万六千军,明显是换了很多将士,还多了三千军,你怎么解释?不要说是宁国军的人。”
“就是宁国军的人,只是我不想解释。”陆七冷道。
林仁肇一怔,想了一下,忽看了陆七道:“是关冲说了谎?”
旁听的朱令贇脸色一变,挑眉道:“关冲说谎?难道来西部的一万宁国军,根本没有被了袭击。”
陆七冷道:“我不明白两位大人在说什么,如今我愿意了过来,是想知道该怎么对付宇文氏的造反。”
林仁肇皱眉默然,陆七看向了朱令贇,朱令贇平和道:“宇文氏既然能够造反,那应该是有备而发的,本军觉得,我们应该先一起退去了池州,先守住了池州,然后向朝廷请援。”
陆七点头,道:“也只能去池州,如今我们兵力才十一万,在这里也没有军需接济,若是转战去了荆州,只怕楚国那关是不好过的。”
“荆州去不得了,之前得报,自江夏有十万楚军渡江抵达了鄂州,可能荆州是被楚军进袭占据了。”林仁肇开口道。
“什么?荆州被楚军进夺了?”陆七惊愕的失声道。
“应该是的。”林仁肇淡然回应。
陆七惊怔点头,轻声道:“如果楚军进夺了荆州,那于将军和三位旗军主帅,却是陷危了。”
林仁肇一怔,问道:“旗军主帅也在了荆州?”
陆七苦笑点头,道:“主帅当然一直在了军中,不然有了什么走离,就不好了,如今却是真的不好了。”
林仁肇看了陆七一眼,冷道:“既然是将官,就难免了阵亡,如今南昌府的三个旗军主帅,也是生死不知,只能六个主帅一起上禀朝廷。”
陆七扭头看向了朱令贇,朱令贇点头道:“留守大人说的在理,如今不宜多事,只能推到宇文氏那里。”
陆七默然点头,他明白林仁肇虽然还在怀疑他投降了晋国,但如今他手握了五万军,所以只能让步的为他圆一下,朱令贇的心理也是一样,目前不想出现内讧。
“好,我们移军池州。”朱令贇说道。
三个统军者算是达成了一致,十一万大军开拔奔了歙州,由歙州进入池州去守御,没有军需的支撑,兵力又弱势了,只能去了池州是步活棋。
饶州那里,陆七早就事先知会了王仲良和杜勇,让他们准备好了跑路,可以退去池州,也可以退去歙州,之后由歙州去入晋国的睦州或衢州,但去晋国的前提是,不能与孟石和韦浩在一起。
后来陆七才知道,王仲良自己带了家人跑去了睦州,依照陆七所定下的,成为了晋国的开国朝臣,职任了政事堂的左相,兼户部尚书和处州刺史。
而杜勇和王导,却是护卫孟石逃去了池州,在池州与陆七见过后,王导才悄然去了晋国,职任了处州右都尉,后来又迁升去任了南越一带军府的镇抚使,数年后,积功封为了海阳侯。
杜勇则一直护卫孟石,伴随孟石回去了江宁,虽然杜勇没有去了晋国做官,但在晋国却是拥有了禁军中郎将的军职,许多年后成为了大将军,最后被陆七封为了巴陵郡王。
第489章 归家
五日后,十一万大军顺利的抵达了池州,而根据斥候探报,宇文氏造反后,已然将南昌府立为了京城,国号大魏,宇文氏的家主宇文昭,号称大魏皇帝,其拥有的军力迅速占据了西部,不但占据了洪州,吉州,抚州,信州,饶州,袁州,还进占了鄂州和岳州,兵力号称四十万。
大魏立国后,竟然立刻出使了晋国,想与晋国达成了相安的局面,愿意一起瓜分了楚国,除了如今占据的岳州,大魏国只再要潭州的一半,就是长沙府一带归属大魏,其他的都归晋国,包括荆州,不过大魏只与晋国合攻长沙府,荆州之地,只能晋国自己去夺。
陆七接到了辛琴儿的请示,他回信同意了大魏国的条件,他也明白所谓的大魏国,最大的敌人还是唐国,所以迫切需要与晋国达成了相安,而陆七如今需要了大魏国的存在,有了大魏国的阻隔,晋国才能够合理的,有时间的,消化了楚国的占据地。
陆七答应了大魏国条件,不过回信中嘱咐,要小心魏国的奸计,魏国有可能明面与晋国结盟,暗中却是与楚国结盟的算计晋国,建州那里尤其要警惕严防。
又过了两天,突然有唐国朝廷的新任镇抚使来到了池州,竟然带来了调陆七回去江宁的圣旨,圣旨令陆七将军力交给新任镇抚使,回江宁任职骁骑卫中郎将。
陆七因为有萧氏的提醒,心里已然有备,接了圣旨却是暗自摇头,这是迟来的圣旨,想是李国主听了户部侍郎的指罪,终于想要剥夺了他的十多万大军的统帅权,只是可笑,兵部侍郎的背景宇文氏都造了反,陆七统帅的军力也只有了五万。
陆七如今的五万军力,将官骨架是忠于晋国的将士,士兵多是赣州军力,不过虽然是赣州军力,但认识陆七是晋王的,只有各军的主帅,都尉和行军司马,普通营将也不知道陆七就是晋王,但营将和队正却是事先已然知道,他们的使命就是冒充了唐军的将士。
陆七当初带了这五万军时,不只是需要置换走了荆州降卒,也有将这五万军交给林仁肇的打算,一是需要显示荆州带出军力的存在,二是想给林仁肇安一个隐患,只是后来的变化,让陆七的想法难以了实施。
接了圣旨,陆七与那位四十多岁,样貌老成的新任镇抚做交接,他告诉新任镇抚使,五万军都是在楚国得到的降卒,存在了不稳定,尽量的不要拖欠军饷和让将士们饿着。
新任镇抚使听的脸色不好看了,他来西部之前,以为是接掌十多万大军,可如今竟然让他接掌五万降卒,还要负责了军饷和军粮,这如何能够接得,后果太严重了,当即就拒绝接收陆七的五万军,言宇文氏造反了,原定的接管应该由朝廷另议。
陆七也没有撂挑子的强给,但他请新任镇抚使和他一起给朝廷上书,言明情况的问朝廷怎么决定,新任镇抚使答应了,如今新任镇抚使根本不敢接了烫手的山芋,与一群降卒在一起,简直是以身伴了狼群。
上书之后,陆七以筹粮为名离开了池州与饶州的边界,其实就是了石埭县的地域,如今来了家乡驻扎,陆七已然给亲人去了信问候,辛韵儿回信除了关心话语,也说了石埭县人心惶惶,很多人在准备离开往东去,各家大户纷纷来问辛韵儿的动向,俨然看了陆家马首是瞻。
陆七不想石埭县出现了大逃亡,他回信告诉辛韵儿稳住人心,就说宇文氏虽然是造反了,但兵力不足以东进,池州有康化军,边界也驻扎了十几万大军防御,歙州那里还有宁国军。
不过陆七也让辛韵儿透话,就是逃走,也不能往东去,应该跑去歙县,寻求宁国军的庇护。事实上若是跑去了歙州,那就可以去入毗邻的睦州或衢州,去入睦州或衢州就是归属了晋国。
陆七只带了十个近卫,很低调的回到了望江堡,如今望江堡如临大敌,正在集结了兵勇编成军队,自然是为了保家卫国,不过却是耆老私下在集军,没有官府的命令,也不是陆七授意的。
进堡门时,陆七蒙了脸,由近卫持着镇抚使的大印公文通关,要入堡去见陆夫人,守门的兵勇当然不敢阻拦,但也很尽责的几十人一起‘送’到了陆宅,就是陆七买的药铺,如今辛韵儿为了躲烦和便于与陆七联系,就搬回了望江堡居住。
药铺那里也有十名官兵在门外守卫,自然是冷戎安排的,陆七的近卫主动留在了门外,与十个官兵在一起聊天,知趣的不当了陆七尾巴。
陆七心情有些激动的步入了药铺,一看卖药的是一位眼生的中年人,而药铺里已然亭立了一位蓝裙美人,蓝裙美人乍一见了陆七,立刻娇容流露了难以置信的吃惊。
“玉儿,我回来了。”陆七看着蓝裙美人,微笑的走去。
“老爷。”蓝裙美人惊喜娇呼,她却是宋玉儿。
卖药的那个中年人吃惊的看着陆七,见陆七走去,伸臂揽抱了‘女主人’去了后面,卖药的怔看了后门一会儿,才回神想离开,只是才出了药柜,又转身回去了,却是没有敢去了外传。
扶搂着宋玉儿到了后宅院中,宋玉儿才反应过来,忙娇呼道:“双儿,老爷回来了。”
很快,后宅居屋的三个门,走出了七个女人,中门走出的是一个白裙美人,鹅蛋脸儿,白玉般的娇容,正是韦双儿,其他人是奴婢。
“老爷。”一声惊喜娇呼,双儿疾步前奔的扑向了陆七。
陆七心头温情融融,左臂一伸接扶了双儿,回臂揽抱了过来,右臂也抱的宋玉儿紧了些,三人拥抱的立在院中,全不顾了有人在看。
过了一会儿,双儿先有了反应,仰靥柔声道:“老爷,主母去见杨夫人了,奴婢这就去知会了。”
陆七低头微笑摇头,轻语道:“让下人去吧,你们留下陪我。”
“那不好的,让玉儿姐陪老爷吧。”双儿柔声道。
“不不,奴去知会主母。”宋玉儿忙急言。
陆七一笑,扭头道:“去人知会了夫人,说家里来客了,不得说别的。”
观立的奴婢们忙纷纷恭应,陆七却是左右扶抱着两个美妾,迈步走去了居屋,一入居屋,两个美妾羞涩的轻挣离开陆七,让陆七入了右屋居室。
进入布局简单洁净的居室,陆七很是陶醉的轻嗅着淡淡的女人香,他很久没有近过女色了,征战中他一直自律的不寻欢,在婺源县也没有找过女人,但他不禁将士们分批去县城或外县享乐。
玉手摸上了他的衣甲,陆七的手抬起抚握了柔滑手儿,眼睛温柔的看着双儿的美靥,他忽然笑了,手松开了玉手,转去自解衣甲,双儿和玉儿也默然的服侍他脱了甲衣和内袍。
“老爷怎么没有穿棉衣呀。”玉儿关心的柔声问道。
“我不冷。”陆七温柔的回答,右臂却是揽抱了玉儿身子,眼神炽热的盯着玉儿羞涩娇容,吐声道:“你们陪我。”
“老爷,奴们不宜在主母之前服侍的,主母很快会回来的。”玉儿娇柔回拒。
“不行,我很久没有碰女人了。”陆七却是不依的生硬反驳,好容易回了家,他一直压抑的身心欲望蠢蠢勃发。
“老爷。”玉儿一声娇呼,却是陆七伸手扯她的裙衣,她吓的忙伸手去脱。
“双儿,一起陪我。”陆七扭头温柔道,韦双儿微低了秀首,玉手抬起解脱裙衣。
※※※
半时后,辛韵儿与一名秀丽裙衣少妇,匆匆回到了药铺后宅,一入院就听到了女人的娇吟,她一怔止步,而女人声也突然而止。
“韵儿,你和韶华进来。”陆七的声音透屋外传。
辛韵儿一笑,扭头柔声道:“韶华,老爷喊你呢。”
裙衣少妇羞涩的低了头,她是李川的女儿,辛韵儿伸手捉了李韶华的玉手,走去了屋中。
第490章 沟通
第二天,陆七上午离开了望江堡,去石埭县城拜访萧府,他需要与萧府沟通一下,而且也是给予萧府赐封的时候了。
对于陆七的到来,萧府大开府门,镇江侯亲自出迎,非常尊重的迎了陆七入府,陆七也不摆架子,也是平礼相对,谦让后一起入府,但入了府门后,镇江侯却是有意的落后了半步,这一表现,就是明显的尊崇陆七为了主上。
陆七自然也就不能了客气,自然从容的走向了客厅,入客厅后,镇江侯请陆七坐了主位,他告礼后,才坐了客位,而且厅中只有了陆七和镇江侯。
陆七微笑的看着镇江侯,平和道:“您是长辈,不过我已然是晋王,我们有话直言吧。”
镇江侯点头,道:“属下也愿意直言。”
陆七点头,道:“萧氏支持了我,我也不说什么功勋极大,功高震主也不是什么好事,你可以提出正式归属晋国的条件,我若是觉得可以,就答应你,一旦我们达成了互助,以后就不会有了什么猜忌。”
镇江侯点头,道:“主上豪爽,臣亦喜欢,既然主上说了,那臣就直言,臣的家族归属晋国,愿意支持主上还田于民,萧氏其他的所有,却是希望了能够不失去,例如商业之财,勋贵的地位。”
陆七点头,道:“可以拥有商业之财,不过只能依了法度经营,没有什么勋贵特权免赋,也不能仗势霸道。”
“那是自然,萧氏的商业,不会了霸道做事,会依了法度纳税经营。”镇江侯回应道。
陆七点头,道:“勋贵地位,你想要什么?”
“属下想过,勋贵的地位,怎么也得比封侯为高,想求为国公,另外再加两个封侯,是给另两个主支家主的。”镇江侯直白回答道。
陆七点头,想了一下,道:“我封你为郡王,可好?”
镇江侯一怔,回应道:“国公与郡王的勋贵地位是相当的,不过封王却是存在了忌讳,属下不敢当。”
陆七笑了,道:“若是想造反,就是国公也一样会了造反,我封你郡王,也不是让你立国执掌一方军政,只是想给了萧氏更尊贵的地位。”
镇江侯起身,走到陆七面前跪下,恭敬叩拜道:“臣萧知德谢主上赐封。”
“好,起来回座说话。”陆七温和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