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天国-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此时那位还在图斯池以南的地域里,“极其不务正业的”的邹国剑将军,已经明显地慌了手脚。他不仅开始将他的军部由原本是极其毗邻他这一方的科什噶尔,正在火速地往南面的纳林一线迁移。而且,他的那支已经准备要丢掉枪杆子的军队,也开始了频繁的调动等等。

    英国人所言非假,他们的行动,已经给太平天国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危机。

    尽管眼下的考夫曼绝不会像那位兰伯特将军所期望的那样,冒这种替别人锦上添花的傻气,但是,对于那一连串友军的辉煌战果所带来的巨大乐趣,他还是很乐于坐着分享的。

    道理很简单,英国人闹的越欢,给太平天国方面制造的麻烦越大,他这里就越是安全,他的沙皇陛下的和平意愿,也就越容易实现。

    事实很快就说明,考夫曼这回是赌对了,在严酷的形势逼迫下,太平天国方面已经不得不要把和谈的大门向他打开。

    接近六月三十日黄昏的时刻,望眼欲穿的考夫曼,终于得到了那位太平天国方面的重量级谈判代表,已经抵达了他在维尔内堡北郊二十里所布置的前哨接待站的消息。

    按照考夫曼自己的计划,为了表示对此次和谈的极大重视,也更是为了给专门喜爱脸面风光的中国人以极大的心理安慰,考夫曼要亲赴郊外的前哨接待站做个远迎。

    而到了现在的这个钟点儿,考夫曼觉得就更得去了。他得在那里给对方设个相当丰盛的晚宴,然后为了不致使对方过于疲劳,再陪着对方在接待站先暂住一宿,好好地交流交流,也好为明天以后的事情打下个好基础。



………【第三八二章“呵呵呵,陈年的凤酒我还有,只是今天咱们不能再喝了。”左宗棠一面说着,一面把双臂交抱在胸前】………

    第三八二章“呵呵呵,陈年的凤酒我还有,只是今天咱们不能再喝了。”左宗棠一面说着,一面把双臂交抱在胸前

    于是,在那个被太平天国的西北军政公署称之为哈什柯楞,而沙俄一方则呼之为克列卡的地方,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与左宗棠碰面了。

    把随行的几个参谋人员及一个班的贴身侍卫“改编”成了谈判代表团,仅由西北军政公署警卫团的一个营的人马护送着,就大摇大摆地进了可以称作是沙俄鬼们的腹地——哈什柯楞的左宗棠,可不是提前就已经设想好了,要在哈什柯楞完成对考夫曼的斩首行动。

    左宗棠之所以要这么做,那是对即将开始的整个左路战场,有他通盘的打算。

    简单地说,就是左宗棠还想利用考夫曼对和谈的那种极高的期望值,继续地迷惑对手,为他的左路大军各部,尤其是肩负着更大重任的邹国剑的红十四军,争取更多的展开时间。

    当然,他还要打这位考夫曼一个绝对的出其不意。

    正是因为如此,左宗棠首先是掐着时间,把自己前赴哈什柯楞的日子,定在了北线大战基本上可以完全结束,但那位考夫曼一定还会被蒙在鼓里的六月三十日。

    其次,到了六月三十日这天,他又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有意地在接近黄昏的时刻才抵达哈什柯楞,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左宗棠还没到要进古尔班阿里玛图的那个考夫曼的维尔内堡的时候。

    都是有着不同凡响身份的大人物,又是为了各自的重大利益而初次相见,那种似乎是相见恨晚的虚伪客套和寒暄,无论如何都是免不了的。而自觉是拥有着地主身份的考夫曼,自然又需要付出更多的友好表现。

    相当丰盛的晚宴,本就已经令谈笑风生的双方有了一种更亲密感,而宴会后随着手风琴的激烈节奏而登场的近百个哥萨克们,则用他们高超的舞技,把这种热烈的友好气氛更是烘托到了极致,并引发了一场近乎是疯狂的大联欢。

    等这一番活儿都折腾下来,时间也早已到了午夜。

    尽管就要进入七月,白天的那炎炎烈日会把人们照射的烦躁不堪,可依傍着哈什柯楞水的哈什柯楞草原的夜晚,那还是相当的凉爽宜人。

    不过,现在的考夫曼依旧还是很热。

    因为在刚才的那场友好而热烈的宴会上,本就嗜酒如命的考夫曼,又遇到了太平天国政府代表团带来的据说是窖藏至少也得在二十年以上,都能使蜂醉蝶舞的凤酒(西凤酒),更在极度轻松的心情驱使下,着实喝的是有点多。

    酒喝多了,自然就热。酒喝多了,也就更愿意找人“表白心迹”。

    于是,当盛宴后的“联欢会”曲已终,人也在散的时候,嘴里几乎就一直都没停下过的考夫曼,却还是挽着左宗棠的胳膊,摇摇晃晃地一起走进了他给这位善解人意的太平天国政府的首席和谈代表大人所安排下的那顶大寝帐。

    “左……左将军……”一屁股坐下去差点儿没把椅子靠翻的考夫曼,瞪着一双浑浊朦胧的大眼睛,冲左宗棠有点儿发傻似的笑着,“眼……眼下的这个和……和谈,其……其实不管是对于……对于一贯爱好和平的我们沙皇俄国,还是对于初到新疆万……万事都在待……待定的贵国,都……都是一件……一件大好事。”

    “呵呵……”左宗棠一笑,又跟在外面的时候一样,掏出宽大的袍服袖子里的怀表,仔细地看了看。

    “其……其实我……我也知道,在此之前你……你们虽然也……也有和谈的意思,但……但却又并不怎么上……上心,因为……因为你们……你们或许一直都是在怀疑……怀疑我们的诚意。要……要知道,我们……我们跟英国人是完全不……不一样的……哈哈哈……但不管怎么说,左将军今天还……还是亲自来到了这里……至少在这……这里,我和左将军一起将会开……开创出一个俄中和平友好相处的新局面。”

    说到这里的考夫曼,一双醉眼朦胧的大眼睛从左宗棠的身上移到了大帐的帐门口,“怎……怎么样……左将军,如果您不反对的话,我……我愿意跟左将军一起,为了我们明天的和平,再……再共同欣赏一下你……你们的那个陈年凤酒的美味儿……呵呵呵……说实在的……我还是第一次喝到如……如此上佳的美酒。”

    “呵呵呵,陈年的凤酒我还有,只是今天咱们不能再喝了。”左宗棠一面说着,一面把双臂交抱在胸前,同时眯缝起一对儿眼睛冲着考夫曼一笑,“考夫曼将军,由于此前一直是人太多,所以有一句话我始终没好意思说出来,因为实在是怕伤了将军大人的面子。”

    这一回考夫曼是真的有点儿发傻,一双本就醉眼朦胧的大眼睛,此时又增添了许多的迷惘。

    “不错,我是来跟您考夫曼将军大人来谈判的,但是我们的这个谈判,可不是将军大人您想象的那种和谈。”左宗棠瞅着那位此刻一定是被他转悠的脑仁生疼的考夫曼,又是淡淡的一笑,“其实我们的谈判目的很简单,不过就是一句话,您和您的那些人们,哪里来的,就赶紧回哪里去。理由也很简单,我们几十万的天朝大军来新疆干什么来了?不就是要光复一切属于我们天朝人民的国土的嘛。”

    “嗡”的一声,考夫曼的脑袋先是大了好几圈,紧接着,他的酒意随之马上也醒了不少。

    考夫曼像头被激怒了的黑熊,猛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两只通红的大眼珠子几乎要夺眶而出,“卑……卑鄙无……无耻”他一面在嘴里发着还是不怎么利索的怒吼,一面跌跌撞撞地就往大帐的门口奔去。

    “千万不要激动,考夫曼将军,”左宗棠依旧是眯缝着一双本就不大的小眼睛,冷冷地盯着考夫曼,“首先我还是要纠正一下将军大人的说法,因为卑鄙和无耻这两个词最应该用到的是你们自己的身上。其次,您也千万不要指望您的那些人会对我怎么样。当然,我也可以明告诉您考夫曼将军,您和您的那些人现在也根本对我怎么样不了。”

    “混蛋”恼羞至极的考夫曼粗壮的身躯一晃,扭回头指着左宗棠歇斯底里地吼到,“这里是我的克列卡兵营,等着吧,我会把你们这些卑鄙中国人全都剁成*人渣”



………【第三八三章 看着考夫曼那张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火爆气势的猪肝脸, 左宗棠呵呵地一笑】………

    第三八三章看着考夫曼那张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火爆气势的猪肝脸,左宗棠呵呵地一笑

    “哈哈哈……”听到考夫曼这句恶狠狠之话后的左宗棠,忍不住地大笑出了声。随后,他把手里一直拿着的那块怀表冲着考夫曼一抖,“看看现在都是什么时间了,可怜的考夫曼将军大人,先不说您设在我的来路上的那几个小据点,在我的军队的清理下早已都不复存在,也不说塔拉噶尔和图尔根一定已经易手。咱们就好好地算计算计这里——哈什柯楞,难道您真的相信您的那些人马就会是我带来的这四百将士们的对手?”

    “你……”

    “我什么?”看着那个脸如猪肝,面孔狰狞扭曲的考夫曼,左宗棠猛地狠狠一拍身边的小茶桌,“我现在可以明告诉你,只要我愿意,眼下这个哈什柯楞所有的沙俄鬼,当然也包括你考夫曼将军本人在内,立即就都会被一个不剩地送进坟墓。不信你就走出这个帐门去试试看”

    “哈哈哈……亲爱的左将军,您是不是喝糊涂了,真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子来糊弄了。”考夫曼虽然没有走出帐门,但却发出一阵的狂笑,“不要忘了,克列卡有我近一千的官兵,纵然是你的兵马再厉害,又能奈我何?”

    “我当然现在还不想怎么奈何你,”左宗棠看着鸭子一样肉烂嘴不烂的考夫曼,又发出一连串的冷笑,“不过我想正告您考夫曼将军阁下,您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您过于的自我感觉良好。”

    说到这里的左宗棠一抬手,先是招呼进来了几个守在大帐门口红军士兵,然后才又继续瞅着考夫曼,慢条斯理地说到,“考夫曼将军,我是真心地想奉劝您一句,从一开始,您就太自得于您那个所谓的和谈了。当然,我必须还要感谢您,因为如果没有您的这种自得,我也不会有今天的自信。呵呵呵,亲爱的考夫曼将军阁下,您把和谈实在是搞得太铺张了,所以,无论是您的那几个本是用来预警的据点,还有塔拉噶尔和图尔根这两个对您生死攸关的要塞,都已经备受了您的这种铺张所害。”

    “当然,有一点您还可以放心,尽管我现在要是想整你,就如同整只蚂蚁一样的简单,但是……”

    左宗棠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缓缓地站起身,并向考夫曼一挥手,做了个极其潇洒的“请”的姿态,“但是我们天朝的人,可没有您和您的那个沙皇俄国那么的卑鄙和无耻。请吧,亲爱的考夫曼将军,不管您高兴还是不高兴,今天我左宗棠既然已经是回了家,这个哈什柯楞也就不会再有您歇息的地方了。”

    到了这时的考夫曼竟然干脆就不动了。

    他紧盯着左宗棠那张在他看来是极其丑恶的脸,终于清醒了许多的脑子里在飞快地转动。

    对于这个卑鄙的中国人刚才所说的那两个就位于他的维尔内堡以东百里内的要塞——塔拉噶尔和图尔根,现在居然都已经到了中**队手里一事,考夫曼是根本不会相信的。他认为,那不过只是眼前这个无耻的中国人担心他会以死相拼,所作的一个虚张声势的忽悠而已。

    但是,要说塔拉噶尔和图尔根,乃至他的那个维尔内堡眼下都正处在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势下,考夫曼还真是不得不认同。

    因为考夫曼必须要承认,对面这个该死的中国人有一点说的没错,那就是这几个月来,他实在是把和谈的声势造的太大了,以至于不仅仅是他的那些部属们,就连他自己都把一个虚幻中的和平,当成了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战争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仿佛是个没人待见的,且早已丢进了荒郊野地中的断了气的死婴。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浑身大汗淋漓的考夫曼虽然恨不能活吃了这个姓左的中国恶贼,但他还是强忍住心底里的那团怒火,打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当然,考夫曼之所以不想现在就跟左宗棠来个一较短长,其实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

    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考夫曼是懂得的。不过,仓促间的考夫曼,在脑瓜子里飞速地翻腾了几遍要生擒活拿左宗棠的想法之后,却提醒自己千万不可意气用事。

    不错,已经被“裹”在了他的克列卡兵营之中的太平天**队,人数还不足他在这里的兵马的一半。如果仅从这一点上考虑,要是真的动起手的话,他考夫曼应该还是很有胜算的。

    但令考夫曼感到心里实在没底的是,首先,他的那些吃饱喝足也耍够了的部下们,根本就没有一点儿动武的准备。其次,也就是最可怕一点,他自己现在居然还落到了对方的手里。

    尽管对面那张丑恶的中国人的脸上看着是笑意不停,可考夫曼相信,现在只要他敢去掀开那幅大帐的门,不等他两脚跨出帐外,他就会在乱枪中北打成筛子。

    所以,此刻的考夫曼尽管想忍口气先退一步再说,可他又不敢轻易地往外走。

    “怎么,怕我打你的黑枪?”

    看着考夫曼那张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火爆气势的猪肝脸,左宗棠呵呵地一笑,又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他先是冲着帐外喊了一声,然后就当着脸色已经由猪肝色又陡变成了死灰色的考夫曼面,向应声涌进来的几个荷枪实弹的红军士兵吩咐到,“告诉你们营长,务必礼送考夫曼将军和他的士兵们,一个不剩地离开这里。”

    接着,左宗棠又瞅瞅满目狐疑的考夫曼,淡淡地一笑,“放心地走吧,考夫曼将军,如果您觉着还有能力跟我一战的话,那就赶快回去好好地准备准备吧。但是最后我还是要提醒您一句,倘若您再次落到了我的手里,您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好运气了。”

    考夫曼窝着一肚子的怒火,默默地转身出了大帐。

    在红军官兵的“协助组织下”,考夫曼带着他那要o么是睡眼惺忪、要么是酒意深沉的一千多的部下,永远地告别了他们的克列卡。

    直到这时,考夫曼那颗一直悬在喉咙后的心,也终于重新落回了肚子里。他还真没想到,这些被他称之为极其卑鄙和无耻的中国人,倒也真有点儿严守信誉、光明正大的气概。

    不过,尽管性命是无忧了,但考夫曼还是有不满足的地方。因为他和他的部下们不仅都是空着双手,而且还是一步一步地量回他们的维尔内堡去的。



………【第三八四章 渐渐地,克列扎诺夫斯基开始怀疑自己原来的那些想法, 是否真的是有些小心过度了】………

    第三八四章渐渐地,克列扎诺夫斯基开始怀疑自己原来的那些想法,是否真的是有些小心过度了

    左宗棠可没有忽悠考夫曼。

    因为就当他在哈什柯楞接受着考夫曼的无比盛情的款待的时候,赖培英和祁宝相各自率领着人马,对塔拉噶尔和图尔根实施了突袭。

    面对神兵天降的大队天朝红军,原本就没有任何防备的沙俄守军,毫无招架之功,仅仅经过了个把小时的战斗,塔拉噶尔和图尔根即完全落入了天朝红军之手。

    因此,当考夫曼前脚踏进了他的维尔内堡,后脚,一直跟在左宗棠的后面负责“打扫沿途卫生”的董福祥部,就到了维尔内堡的城外。紧随其后,马左卫所帅的第二民族军主力,也出现在维尔内堡的周围。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一队接着一队的天朝红军的骑士们,还在继续源源不断地往维尔内堡涌。

    站在维尔内堡的城头放眼望去,到处是人欢马叫,高高飘扬着的天朝红军的战旗,就犹如无边无际的红色的海洋。

    但这一切,其实都还不应该算是最令考夫曼将军阁下难受的。

    因为他的维尔内堡虽然已经被天朝红军围裹的就像是汪洋中的一叶小舟,可左宗棠似乎却并不急于走进城去再跟考夫曼将军阁下促膝攀谈,而是很有耐心地坐在城外,一天三遍指名道姓地非要考夫曼出来,大家真刀真枪地好好比试比试,看看到底是你沙俄鬼的哥萨克厉害,还是我天朝红军的铁骑更无敌。

    于是,考夫曼不愿意出来,左宗棠也好像不乐意进去,维尔内堡的城上城下双方,口水没少浪费,力气却谁都没出。

    而在考夫曼的南面的另外一个战场上,情况则就完全不同了。

    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的鄂木斯克后备军团,总人数原本约在四万三千左右。由于这其中随着科尔帕科夫斯基的那一万三千余人,早已成了天朝红军的美味大餐,考夫曼如今实际掌握的兵马,也就仅剩下了近三万人,能战之兵共计十八个团。

    当然,就是这十八个团,接着又被考夫曼不得不分成了三坨。

    一坨是由他亲帅的八个团,主要集中在维尔内堡及其周围。

    不过,由于天朝红军对维尔内堡以北各个据点的清扫,以及对塔拉噶尔和图尔根所发动的突袭战,其中的三个团早已经灰飞烟灭。而随着天朝红军之后对维尔内堡所展开的一系列大动作,又让他的另外两个多团的人马,也被隔绝在了维尔内堡以西的乌宗卡(乌宗?阿加奇)和卡拉斯诺戈尔卡等处,完全失去了联系。

    第二坨,是分布在图斯池西岸的雷巴契耶至比什凯克(伏龙芝)一线的,由克列扎诺夫斯基上校统领的七个团。

    最后一坨,则是驻扎在维尔内堡向西千余里外,分别担负着守护通往国内之路要冲的和尔衮,及扼控着连接浩罕通道的塔拉斯(江布尔)等地的三团人马。

    当左宗棠看似对维尔内堡的考夫曼还不想立即痛下杀手,表面上是在跟考夫曼打着没完没了的口水战,暗地里却在一口一口地吞噬着那些被考夫曼“散弃在”乌宗卡(乌宗?阿加奇)和卡拉斯诺戈尔卡等处的人马,等待着对维尔内堡的最佳攻击时机之际,在南面,邹国剑却按照他的指令,指挥着红十四军对当面的克列扎诺夫斯基集团,开始了极其凶狠的打击。

    相比起考夫曼和科尔帕科夫斯基、巴布科夫等人,参加过两次俄土战争的克列扎诺夫斯基,应该算是一个比较谨慎之人。

    自从担任了独当一面的比什凯克集团司令官之后,克列扎诺夫斯基就对他当面的可预见的对手,进行了颇为细致的研究。

    尽管维尔内堡那位乐观的考夫曼总司令官为了得到和平而一直在不断地奔忙,尽管他还一次次接到来自考夫曼司令官的那个一定要约束好自己的官兵,切记不要给眼下正在努力争取的和平大局惹是生非的严令,但出于一个两脚已经踏在了别人的土地上的军人的本能,在最初的一段日子里,克列扎诺夫斯基却还是没怎么放弃那个只有有备才能无患的信条。

    他不仅整天督促着部下,在保证不会触怒太平天国方面的情况下,积极构建和加强辖区的各种防务,做好一切的应战准备,还无时无刻地不关心着那个就在他当面的太平天国的红十四军任何细微的动向。

    毕竟俄土战争告诉了克列扎诺夫斯基知道这样一个普遍的真理,对于那些闯进自己家们来的强盗,是没有什么人肯一直装聋作哑下去了。当然,如果眼下的这个太平天国政府只不过就是那个“大清国”的翻版的话,例外的情况也许还会有可能出现,或许考夫曼将军也能瞎猫撞死耗子似的碰上第二个《尼布楚议界条约》。

    不过,这还都需要冷静地观察。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渐渐地,克列扎诺夫斯基开始怀疑自己原来的那些想法,是否真的是有些小心过度了。

    因为克列扎诺夫斯基看的很清楚,就在他整天挥汗如雨地在为了未来的残酷战争做着种种的准备的时候,他预想中的那位未来的敌手邹国剑,却还在坚决地将“不务正业”进行到底。

    尤其是到了六月下旬,当再一次由浩罕那边转悠回来的扎哈罗夫带着考夫曼将军的新想法来到比什凯克以后,克列扎诺夫斯基过去一直紧绷的那根战争神经,总算是完全放松了下来。

    急不可耐的英国人已经跟太平天国方面动手了,而且战局还在朝着有利于英国人的方向发展。

    再想想他的对面,还早在五月间,那位“不务正业将军”邹国剑就把他的军部搬进了更靠近浩罕一面的纳林。到了最近,太平天国的这个红十四军各部已经纷纷放弃手头上那些杂七杂八的“烂事手*机最快}}”,终于做起了军人们该做的正经事。他们开始匆匆忙忙地集中兵马、整顿军备,并以演习训练为借口,暗中成建制地朝纳林方向移动。

    综合各方面所得到的信息,克列扎诺夫斯基判断,邹国剑和他的红十四军很显然是接到了来自他们上面的命令,要去援助那个朱锡琨的红二军,共同向他们的宿敌英国人大打出手。



………【第三八五章六月二十九日夜,号称是已经搬去了纳林的邹国剑,就在科什噶尔对全军发布了进攻令】………

    第三八五章六月二十九日夜,号称是已经搬去了纳林的邹国剑,就在科什噶尔对全军发布了进攻令

    出于本能,克列扎诺夫斯基觉得在眼下这种大好形势下,他和他的人马真正应该做的,是立即倾巢而出才对。

    不过,扎哈罗夫所带来的考夫曼将军阁下的想法,却是让他务必严格管好他自己和他的那些部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找任何的借口跟太平天国方面寻衅滋事,坚决执行好帝国政府铁定的和谈策略。

    现在的克列扎诺夫斯基终于可以完全放松了。

    在比什凯克,他可以悠闲地品尝着扎哈罗夫从浩罕的英国人那里带回来的红酒,坐山观景了。

    于是,克列扎诺夫斯基这回可是跟考夫曼和科尔帕科夫斯基、巴布科夫等人一样,也掉进了林凤祥和左宗棠足足挖了四个多月,深不见底的庞大战略欺骗的陷阱之中。

    而令克列扎诺夫斯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邹国剑之所以会把做给他看的这一系列大骗局表演的都那么逼真,恰恰正是因为他最看不上的那个邹国剑和他的红十四军将士们所谓的“不务正业”。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在邹国剑和全体红军官兵们的一致不懈努力下,红十四军的辖区早已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红色堡垒,克列扎诺夫斯基所面对的,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这种情况下的克列扎诺夫斯基,哪里还能得到一丝一毫的真正情报。

    六月二十九日夜,号称是已经搬去了纳林的邹国剑,就在科什噶尔对全军发布了进攻令。

    其实,之所以要把邹国剑的红十四军对克列扎诺夫斯基集团的大举进攻,选定在这个比他自己去跟那位考夫曼“约会的日子”还要早一天的时间,作为左路军统帅的左宗棠,那都是提前早已算计好了的。

    左宗棠算计的很清楚,比什凯克的克列扎诺夫斯基集团,与盘踞在古尔班阿里玛图的维尔内堡考夫曼集团,虽然最近的直线距离尚不足三百里,但是,他们如果真的要想有个顺畅的往来,却必须得绕上一个一千多里的大圈子。

    因为在这两个集团的那段直线距离之间,耸立着的的都是一座连着一座的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根本就难以通行。

    所以,一旦邹国剑那里动了手,就算是克列扎诺夫斯基有胆子选出几个飞毛腿的死士冒死撞山前往古尔班阿里玛图的维尔内堡,那么,没有五天以上的时间,考夫曼也甭想得到任何的消息。

    而局势的随后发展也正是如此。

    二十九日午夜,从来都是被被邹国剑当成是全军最硬的一只铁拳头的红十四军军属特务团与红五十四师一起,借着夜幕的掩护,无声无息地抵近了克列扎诺夫斯基集团盘踞的前哨据点雷巴契耶。

    仅仅是几分钟的时间,特务团的官兵们就干净利落地砸开了雷巴契耶的大门,半个小时后,雷巴契耶的沙俄守敌一个整团被全歼。

    而当雷巴契耶的战斗还在进行中的时候,红十四军的另外三个师——红五十三、红五十五及红五十六师,则几乎是齐头并进,怒潮般向着克列扎诺夫斯基集团盘踞的腹地席卷而去。

    七月一日,一大早送走了要返回维尔内堡的扎哈罗夫,接着又一身轻松地领着十几个卫士跑到郊外打了一整天的猎,难得地狠狠潇洒了一回的克列扎诺夫斯基,还是在他的那个“猎场上”,得知了太平天**队已经向他发起了全面进攻的坏消息。

    这个坏消息的到来,不仅令克列扎诺夫斯基感到意外,尤其还更是叫他感到震惊异常。

    因为在他所得到的这个报告中,他那个伸向太平天国方面的触角——雷巴契耶要塞连提都没有被提到,而直接摊在他面前的,就是他东面的格格图布拉纳、沙木什、布龙代等地,均都遭到了太平天**队主力猛烈的围攻,均都哭喊着要求增援。

    等到惊慌失措的克列扎诺夫斯基跑回比什凯克城内,手里攥着那几份求援信,还在对着地图苦思到底挨打的这几个地方哪里才会是太平天**队攻打的真正重点,到底是不是应该赶紧发兵救援,又该怎么出兵去援救的时候,实际的战场上早就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邹国剑所指挥的红十四军也跟西北军区各军基本类似,除去军属特务团装备有清一色的火枪之外,其他各部则大都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但面对那些看似要比自己装备的更精良的沙俄鬼们,邹国剑却丝毫也没有因此而感到任何的沮丧。

    由于平素的严格训练,及在无数次的战火的锤炼下,红十四军早已练就了一身的高超技艺,成为了一支无坚不摧的钢铁之师。

    六月三十日黄昏,红五十三师兵临布龙代城下。

    面对由于措手不及而根本还来不及组织起全面防御的沙俄鬼,率先进至布龙代城外的红五十三师前卫营,也不等后面的主力及掩护炮火到不到位,就直接朝着眼前的这座布龙代城猛扑上去。

    因为要对付布龙代这种用两三尺厚的黄土墙所围成的小土城,红十四军的官兵们实在是太有经验了。

    一百多红军官兵,在虚张声势的营主力人马的佯攻下,尾随着刚刚被集中丢下去的几乎是全营弟兄们的背包,奋不顾身地跳进两三米深的护城壕,利用护城壕作掩护,首先躲过来自城内的沙俄鬼们的枪弹。

    接着,是一排的天朝红军看家法宝——手榴弹,被准确地丢进了城内。

    借助手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