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是一排的天朝红军看家法宝——手榴弹,被准确地丢进了城内。
借助手榴弹的掩护,在早已搭起的人梯顶部,几个肋下夹着足有两尺见方的大炸药包的红军士兵,在不同的地段同时腾身跃出护城壕。
在冲天的轰鸣声中,布龙代的土围墙不得不要露出一个或者同时是几个的吃牙咧嘴的豁口。
这时,飞蝗般的手榴弹开始奔着豁口处而去。
在冲腾的硝烟和漫漫的黄尘之中。一个个人梯再接连不断地把红军的士兵送到护城壕外。
而飞出护城壕的红军士兵,一拨提着装满了手榴弹的布袋子,就倚在破烂的城墙下,用一一个接一个的手榴弹,炸散还敢在墙内继续顽抗的沙俄鬼们,抢占豁口;另外的一拨,则迅速解下提前就早已系在了腰间的绳子,一头紧攥在手里,一头飞快地丢下护城壕……
还没等布龙代的守军彻底清醒过来,前卫营的官兵们就已经巩固并扩大了攻城点。
………【第三八六章克列扎诺夫斯基死活不出比什凯克城,而邹国剑却在七月二日的下午,就到了托克马克】………
随后,红五十三师的主力涌进布龙代,开始对城内的沙俄守军进行最后的全面清剿。
同一天的午夜刚过,当处在全军左翼的红五十五师仅仅凭着自己的一师之力,就对相距仅有十余里的格格图布拉纳和沙木什同时发动了猛攻的时候,位于全军中路,与红五十五师不过才间隔了三十里的红五十六师,却似乎对此毫不关心,而是继续甩开着大步,一路向北猛进。
七月一日的凌晨五时,红五十六师的官兵们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位于沙木什东北三十里的托克马克。
同样是对于已经或者是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又跟布龙代同样是一座由黄土墙围成,但却缺少了护城壕护卫的托克马克,此刻碰上志在必得的红五十六师的官兵,显然更是不堪一击。
当城内那些睡梦中的沙俄鬼们才刚刚被一阵山崩地裂的轰鸣声所震醒,一个个揉着两眼的眼屎,还没闹明白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变故的时候,托克马克就已经宣告了城破。
所以,花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又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当克列扎诺夫斯基终于下定了决心,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必须首先要赶紧出兵,以确保那个扼控着雷巴契耶至比什凯克的交通要道的托克马克不能出现任何的闪失之时,可是,由托克马克狼狈逃回来的溃兵所带来的新消息,马上又逼迫的他不得不改变了主意。
对于天朝红军的一些惯用战法,曾经很善于防微杜渐的克列扎诺夫斯基,那不仅是早有耳闻,还做过了一定的研究。
当初为了应对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中确保自己的指挥中枢比什凯克万无一失,克列扎诺夫斯基特意选定,依靠位于比什凯克以东一百余里外的格格图布拉纳和沙木什、托克马克这三个居民点,建起了一个品字形的防御阵势。
沙木什向东前伸,格格图布拉纳和托克马克则分别是向西南和西北后展的两翼,相互支撑、相互保护。也正因为有着如此地利上的优势,在建造这些要塞的时候,无论是财力和物力都极为有限的克列扎诺夫斯基,才没有像布龙代和雷巴契耶这种孤悬在外的要塞一样,也把格格图布拉纳、沙木什和托克马克的防御做的更完美无缺。
不过,作为这个品字形的防御圈的总设计师的克列扎诺夫斯基本人,还是很清楚格图布拉纳、沙木什和托克马克防御圈的优势和弱点的。
虽然格格图布拉纳和沙木什、托克马克这三个要塞建造的并不是很坚固,但是由于虽然格格图布拉纳和沙木什两个要塞之间相距甚近,还有着一个天然的掎角之势,也就自然不会便于进攻一方的攻打。
相比之下,托克马克可就要略显差点儿了,因为它距离着沙木什,至少要有三十多里之遥。
而令克列扎诺夫斯基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的太平天国方面,显然是恰恰认准了他所构建的这个品字形防御圈的弱点,刚一上手,就首先打掉了他的托克马克。
至于太平天国方面为什么要这么干?克列扎诺夫斯基自信他已经看得很明白。拿下托克马克,不仅可以直接威胁到格格图布拉纳和沙木什的后路,还有一样最阴险的招数可使,当然也是太平天国军队最为惯于使用的招数,那就是随时截击任何由比什凯克试图增援格格图布拉纳和沙木什的沙皇军队——围城打援。
所以,一听到托克马克居然早已经都丢了,克列扎诺夫斯基也就只好硬起心肠,干脆不再考虑什么救谁不救谁了,一方面立即派出两路人马,分别沿大路和抄近道翻山越岭去向维尔内堡方面示警,一方面赶紧赶紧收拢各部,并在比什凯克做全城的总动员。
克列扎诺夫斯基死活不出比什凯克城,而邹国剑却在七月二日的下午,就到了托克马克。
格格图布拉纳和沙木什的沙俄守军,还没有完全地从他们成功地挫败了太平天国军队的陶醉中清醒过来,格格图布拉纳和沙木什就陷入了相继而来的天朝红军的大包围之中。
七月三日夜,邹国剑再次打出他的铁拳,红十四军军属特务团直插格格图布拉纳与沙木什的中间地带,格格图布拉纳和沙木什被彻底隔绝。
随后,红五十五师佯攻格格图布拉纳,而红五十四师和红五十三师一部,则在全军集中起来的炮火掩护下,对沙木什发动了猛攻。
至七月四日凌晨,沙木什守军一个团被全歼。
七月五日,红十四军已经在战斗中迅速膨胀起来的炮队,又转至了格格图布拉纳的城外,近两百门火炮只进行了一次的齐射,格格图布拉纳的两营沙俄守军就忙不迭地摇起了白旗。
七月八日,的确曾想到过要打援,但却没有得到克列扎诺夫斯基的友好配合的红五十六师一举拿下比什凯克的西部屏障索郭鲁克,克列扎诺夫斯基被邹国剑结结实实地围在了比什凯克。
此时,无论是被围在古尔班阿里玛图的维尔内堡内的考夫曼将军,还是被围在了比什凯克的克列扎诺夫斯基上校,都只能将郁闷进行到底了。
因为到了现在,即便是他们鼓起勇气来放手跟围困他们的天朝红军一搏,也即便是他们在一搏之后还都能幸运地撞出左宗棠和邹国剑的包围圈,但是,他们也绝无能有一丝一毫的逃回故土去的希望了。
六月三十日,当科尔帕科夫斯基的沙俄北路集团一被消灭后,韦以德早就按照西北军政公署的总体战略部署,亲帅红十三军军属特务团及红四十九师先是溯伊犁河西下,继而又穿越近二百里的大沙漠,成功抵达巴勒喀什池(巴尔喀什湖)的西岸,完成了对所有沙俄侵略军的大战略包围。
紧接着,韦以德又带着红四十九师折头南下,七月十八日,怎么也没有想到天朝红军能从背后杀来的和尔衮沙俄守军被歼灭。V!~!
………【第三八七章对于克列扎诺夫斯基,已经富起来了的邹国剑,自然也就有了一种富人的打法】………
同日,由索郭鲁克继续西进的红五十六师,兵临塔拉斯。
盘踞在塔拉斯一线的沙俄守军一触即溃,除一部分由于动作稍慢而成为了天朝红军的祭刀之物外,其余大部头也不回地就逃窜进了浩罕的境内。
七月二十日,左宗棠和邹国剑分别向困守在古尔班阿里玛图的维尔内堡的考夫曼,以及比什凯克的克列扎诺夫斯基,通报了一直他们最想知道,却早已根本无从知晓的上述最新战况。
最后,左宗棠和邹国剑留给考夫曼与克列扎诺夫斯基的,都是同样的一句话:
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就会有足够的耐心,继续把你们围困下去。
七月二十三日,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出城投降好,还是继续坚持下去佳的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将军阁下,被急于想获得再生机会的手下取走了性命,古尔班阿里玛图的沙俄守军最终不战而降。
而在比什凯克,既不甘心举手投降,又实在是想不出还能有什么出路的克列扎诺夫斯基,却在无情地镇压了一些“胆敢动员军心者”之后,决意要与比什凯克共存亡到底。
当然,克列扎诺夫斯基之所以要选择坚持,并不是还在幻想着他那无所不能的沙皇陛下,最终会把他拖出眼前这个即将灭顶的深渊,他是把赌注押在了那个兰伯特的身上。
扎哈罗夫不是说了吗,在他的南面,那支由兰伯特亲自指挥的“洪福军”已经稳操战争的主动权。他相信,他的坚持,足以令兰伯特方面的这种主动权更加优势化。而随着“洪福军”的节节胜利,他当面的这位号称是要跟他死耗到底的邹国剑大人,早晚就会有坐不住的那一天。
为了达到他的这个目的,克列扎诺夫斯基在仔细地盘算了城内的各种物资储备之后,特意派人出城向那位太平天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邹国剑将军,提出了一个很是人道的建议。
他先是说,他跟邹国剑都应该是真正的军人,既然是真正的军人,那战争就理所应当地是他们之间的事情,而不能伤及无辜的百姓。
随后,他又告诉邹国剑,他早已下定了决心要跟比什凯克共存亡,但是考虑到他的决心可能会给比什凯克民众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他真诚地希望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的邹国剑将军大人也能像他一样,不能跟民众们过意不去。
就这样地绕到了最后,克列扎诺夫斯基终于亮出了他的底牌,那就是他决定要把比什凯克城内的所有无辜民众都放出来,以避战火。
其实,对于他所提出来的这种要求,就连克列扎诺夫斯基自己都觉得城外的那位邹国剑将军根本不能答应。
要知道,如果对方一次次地所传送给他的那些最新消息都是真的话,那么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将军来说,长围久困的最佳办法,很显然就是期望能有更多的民众留在被困的城池之内,去与坚守的守军们争夺那总是有限的食物。
但克列扎诺夫斯基没料到的是,对方竟然立即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于是,以后的几天内,城内城外的双方严格遵守事前的约定,比什凯克的近万民众尽管都已变得两手空空,但却还是绝大部分都安全地离开了那座已经被天朝红军围得铁桶似的比什凯克城。
这下子克列扎诺夫斯基终于踏实了,因为现在的比什凯克城内除去他的那两个多团的守军,再就是千余他必须要留下来为他提供各种服务的中国精壮,而没有一个白吃白喝的人。至于比什凯克城中的物资,更是足以供他们这些人坚守上个半年没问题。
不过,克列扎诺夫斯基乐得太早了。
因为就在双方紧密配合,完成了对比什凯克城内百姓们的疏散任务的三天后,邹国剑突然失去了对他“长围久困”的耐心。
七月二十七日上午九时,已经变得毫无顾忌的邹国剑,下达了对比什凯克的总攻令。
此时的邹国剑,受益于克列扎诺夫斯基的“慷慨及无私的援助”,真是富得流油。
在比什凯克城的东门外,红十四军一下子集中起来的各式火炮,就已经达到了三百多门。
对于克列扎诺夫斯基,已经富起来了的邹国剑,自然也就有了一种富人的打法。
连续半个小时的三百多门火炮的齐声怒吼,不仅炸得比什凯克的东城砖飞石裂,炸得城上的沙俄鬼们立不住脚、抬不起头,同时也令比什凯克的全城像是一叶遭遇到了台风袭击的小舟,在惊心动魄的摇曳和震撼的同时,还得有随时都要倾覆的恐惧感。
半个小时过去了,愤怒的炮火依然没有半点儿停歇之意,而且,特务团的一千多支火枪,也加入了这场大合唱。
在强大的炮火和特务团的火枪兵们的有力掩护下,肩扛着一袋袋沙包的红五十五师官兵,迅速抵近护城壕,很快,那道宽大的护城壕就被填满。
这个时候,在红五十五师的主攻队伍之中,冲出了几个令比什凯克城头的沙俄鬼们瞠目结舌的巨大“怪物”。
“怪物们”很快就靠近了那道已被填满了的护城壕,而一直凶猛地向着比什凯克的东城城头倾泻弹雨的天朝红军的炮火,也猛然开始向城内延伸。
城上的克列扎诺夫斯基急眼了,他毫不怀疑,这几个会动的“怪物们”的目标,就是他的东城门。
在克列扎诺夫斯基的逼迫下,到处躲避炮火沙俄兵将们不顾死活地扑向垛口,成排的子弹密集地洒向已经踏上了护城壕的“怪物们”。
实际上,这几个好像是自己就会走的东西,并不是什么怪物,它们不过都是一些上面被罩上了好几床湿棉被,被下面的红军士兵们抬着行走的大木桌子而已。
有枪弹打不透的木桌子护身,有特务团火枪兵们的猛烈压制,红军的爆破手和掷弹手很快冲到了比什凯克的城下。
于是,以往红十四军的攻城故伎又重现。
掷弹手把一颗颗的手榴弹准确地丢上城头,爆破手们,则把十几包炸药安置在了城门洞内。V!~!
………【第三八八章 很显然,尽管已经完整地拥有了自己的垦区, 但是邹国剑暂时还不能真正地投入到生产之中去】………
为了躲避城外飞蝗似的枪弹,不得不躲在城门楼一侧通往城头的石阶上指挥顽抗的克列扎诺夫斯基,先是听到了一声有生以来也从未听到过的巨响,接着,就像他身边依靠着的那座在此前天朝红军的凶悍炮火中早已被炸得千疮百孔、东倒西歪,如今轰然一下,塌的仅仅剩下了半截子的城楼一样,也随着来自脚下的这股强大的剧烈震撼,胸口一阵发闷,眼前顿感一黑,身子一晃,就骨碌骨碌地从石阶上滚了下来。
等到被摔得七荤八素的克列扎诺夫斯基,再被来自城外的那一阵紧似一阵的、令人头皮发炸的号角声,唤醒的时候,红五十五师那势不可挡的铁流,早已挟着“为了天朝前进”的惊天动地呼啸,涌进了比什凯克城……
一八五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左宗棠抵达了塔拉斯,而塔拉斯的周围,也集中起了已经被慷慨无私的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将军阁下换装完毕的红十四军的红五十三师和红五十五师。
很显然,尽管已经完整地拥有了自己的垦区,但是邹国剑暂时还不能真正地投入到生产之中去。
自兰伯特亲自指挥的“洪福军”打响了向天朝红军“复仇”的第一枪,此后的连续两个多月的时间,都很是令兰伯特感觉良好。因为经过他的这次实践证明,以往的那些失败,并不是太平天国军队如何的神勇无敌,而是类似阿古柏的那些蠢货们实在是太无能。
兰伯特的确是应该有这样的自我感觉。
他的“洪福军”不仅首战就击破了太平天国军队试图抢占阿尔班的梦想,还通过那个接下来的历时一个多月的鄂斯战役,成功地将太平天国军队全部彻底逐出了浩罕的国境。
此后,经过他的一系列调教之后已经变得真正神勇无比的“洪福军”,更是愈战愈勇,直打得那位曾经是无比牛气冲天的朱锡琨,先是不得不丢弃了亮噶尔,接着,又把古勒沙和图巴尔拉克塔木这两个要塞完完整整地拱手奉献给了他,眼下只能退缩在铁叶尔里叶克岭、玉区塔什和苏约克一线继续顽抗。
当然,兰伯特不仅在前方收获连连,就是在他的大后方,同样也是硕果累累。因为在他的大英帝国政府的许可下,经过他的积极努力,禁不住诱惑的奥斯曼土耳其不仅答应要拿出一支由全部正规军人组成的足有两万余人的军队,以支援他的“洪福军”,而且这支生力军至多在八月末,就可以投入到他的战场。
兰伯特相信,只要这支生力军一到,他就可以打破眼前战场上的平衡。
那么,这个平衡被打破之后又该怎么办呢?难道继续长驱直入?
在这一点上,兰伯特还是很明智的,他不想继续长驱直入。因为他想的很明白,以他现在的力量,要想在太平天国境内闹腾起更大的风浪,那是根本不太现实的。
所以,眼下他最需要的,就是给予太平天国军队一个惨重的打击,并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反太平天国的基地,以此来告诉那些还处于太平天国政府水深火热的压迫之中的新疆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关心着他们,要想解放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起武器,与真诚地关心和爱护着他们的“洪福军”一起,共同把太平天国的所有汉人赶出新疆去。
不过,到了七月底,兰伯特还是有了一点儿的分心,因为那个扎哈罗夫又来了。而且,这次到来的扎哈罗夫,已不再是过去那样的满面春风,剩下的只是一张布满霉头的苦脸。
最初,对于自己所取得的节节胜利,在兰伯特的心里,还是记了他的沙俄朋友们的一功的。可直到了现在,兰伯特才终于明白,闹了半天,当初那些拍胸跺脚、口口声声地叫喊着要跟他同生共死的俄国黑熊,居然在背地里出卖了他。
眼下的太平天国军队已经占据了塔拉斯,而一旦他们不顾任何的道义,只要再往前一伸脚,就可以进入到浩罕的境内。如果这样,正在前门奋力打狼的他,岂不还得要去后门拒虎?
所幸的是,再听扎哈罗夫的接着述说,兰伯特倒又变得安稳了一些。
尽管扎哈罗夫也说不明白现在的考夫曼那边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但扎哈罗夫却能够站定告诉他,“比什凯克绝对还在我们的手里,因为在比什凯克城内不仅有能征惯战的克列扎诺夫斯基上校,还有足以支撑全城官兵生存因年半载的充足物资。”
所以,兰伯特有理由相信,当初可以在新疆那些只能说是乌合之众的叛乱分子们面前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的太平天国军队,现在遇到了无论是武器还是军事素质都应该说是还过得硬的沙俄军队,自然也就再难有以往的作为。
也就是说,不仅是扎哈罗夫所知道的比什凯克,就连扎哈罗夫也说不明白的维尔内堡,其实都还在他的沙俄盟军的手中。而太平天国军队之所以会急火火地在维尔内堡和比什凯克这两大沙俄军队的指挥中枢外围忙着动手,其目的就是为了要切断沙俄军队后援及物资供应线,以便困死考夫曼和克列扎诺夫斯基。
不过,话虽这样说,但以防万一也是很重要的。
于是,兰伯特首先安抚扎哈罗夫,不要过于悲观,更不能被眼前这小小的挫折所吓倒。然后,兰伯特再提出他的希望,那就是为了能够使考夫曼将军和克列扎诺夫斯基上校最终摆脱困境,扎哈罗夫应该带着那些与他一起从新疆那边儿溃逃过来的沙俄官兵,千万别就想着如何地回家,应该重新振作起精神,先替他去看守好浩罕的北大门,防止太平天国军队在他的闹事。
随后,不放心的兰伯特又专程从前线跑回了霍罕一趟,把随时都会有可能发生的来自太平天国方面的入侵的巨大威胁,跟穆罕默德?马拉?贝格又详详细细地解读了一遍。
因为至少是现在,兰伯特是必须要得到这位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汗的一定支持。V!~!
………【第三八九章所以,当左宗棠抵达了塔拉斯的时候,邹国剑早已跟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总督大人走的是异常的火热】………
第三**章所以,当左宗棠抵达了塔拉斯的时候,邹国剑早已跟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总督大人走的是异常的火热
令兰伯特顿感轻松的是,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是个一点就透的“聪明孩子”,兰伯特的解读才刚一完成,这位穆罕默德?马拉?贝格马上就慷慨激昂地向他表示,他会立即委派他的亲信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为塔什罕总督,不惜动员一切力量,配合扎哈罗夫的沙俄军作战。
其实,兰伯特未必真的就会对这个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所说的话完全放心。不过,兰伯特既然回来找了这个穆罕默德?马拉?贝格,那就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兰伯特所希望的,就是不管真假,至少你穆罕默德?马拉?贝格应该在面临着太平天国方面的入侵的时候,得做出个寸土不让的硬样子来。只有这样,他才会叫太平天国方面有所顾忌,而给他争取到他所需要的更充裕的时间。
因为只要奥斯曼土耳其派来的那支援兵一到,甭管是对扎哈罗夫,还是对穆罕默德?马拉?贝格,他就都可以用再加以更多地指望了。
但随后的事实证明,兰伯特觉得自己还真的实在是小看了那位国难当头之下的穆罕默德?马拉?贝格。
八月中旬,当初曾经在俄土战争中一试过身手的奥斯曼帝国陆军上校法鲁克?纳衣,带着两万多全副武装的“志愿者”进入了浩罕的境内。当他按照兰伯特的指令,准备要将其近三分之一的人马派往塔什罕方向去的时候,却意外地遭到了浩罕方面的强烈反对。
即便当兰伯特再次回到霍罕城内坐在他的当面的时候,那位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汗依然是咬紧牙关,坚决不同意把塔什罕方面的防务交给奥斯曼人。
穆罕默德?马拉?贝格的理由很简单:
首先,尽管当初他们听从了他兰伯特的建议,出于好心地容留下来了扎哈罗夫等沙俄的溃兵,但是,这些军纪败坏的沙俄溃兵们却不仅不给他们,同时也不给他兰伯特争脸,到处惹事生非,已经成了塔什罕的浩罕民众们眼中的一个大毒瘤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塔什罕再无端出现一支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真正样子的来自奥斯曼的异**队,搞不好就会激起民变。而眼下,浩罕国最需要的可是安定团结。
其次,自从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就任塔什罕的总督之后,塔什罕的防务情况做的是井井有条,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曾经再三向穆罕默德?马拉?贝格表示,只要有他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在,北疆的安宁就会一如既往。
当然还有其三,那就是后勤的补给问题。他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汗的浩罕国本就是缺东少西,一个口味刁钻的扎哈罗夫就已经闹的够他头疼的了,如今要是再整过去一支还不知道会弄出啥口味的奥斯曼的军队,他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汗可是根本没法保障。
最后,穆罕默德?马拉?贝格还干脆地告诉兰伯特,想把法鲁克?纳衣拉去跟太平天**队作战,他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汗没意见,但是,你兰伯特必须要保证法鲁克?纳衣的一兵一卒,都不得在他的浩罕国境内随意地乱窜,给他制造额外的麻烦。
无奈之下的兰伯特,为了自己的大计,也只得顺从一下这位猛然变得倔强起来的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汗。不过,在答应了要把法鲁克?纳衣的军队全部都带往东线战场的同时,他还是在百忙之中紧急召见了那位塔什罕的总督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认真而详细地听取了有关塔什罕地区的防务问题。
而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的汇报,果然也得到了兰伯特总体上的认可。
到了这时,兰伯特总算是把心完全地都放到了肚子里。接着,在给扎哈罗夫写了封多是劝告和希望之类的话语的信之后,兰伯特就带着法鲁克?纳衣,急急忙忙地赶回了东线。
但兰伯特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坐在他的面前,将自己的塔什罕辖区的防务说的是天花乱坠的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善于纸上谈兵之人。
因为,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去就任这个塔什罕的总督,目的根本不是为了什么真正地加强塔什罕地区的防务,而是带着另外一个极其特殊的秘密使命,那就是奉了穆罕默德?马拉?贝格之命,一是跟扎哈罗夫的那些沙俄鬼们无事生非,再就是去与太平天国方面做随时的沟通,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向太平天国方面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便利。
所以,活了好几十年连把刀都没有真正地碰过几下子的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可以把用来作花样子看的所谓的防务部署都一五一十汇报给了兰伯特,但他暗中与邹国剑之间的那些种种“勾搭”,却被他结结实实地给隐瞒了下来。
所以,当左宗棠抵达了塔拉斯的时候,邹国剑早已跟这位浩罕国的塔什罕总督大人米尔扎阿布都剀里木,走的是异常的火热,杀进浩罕,彻底围歼兰伯特军的宏大计划,不仅是万事俱备,而且连东风都也在呼啦啦地刮着。
而在此时的南线,赖汉英也不仅早已与布鲁特汗达成了默契,还亲自率领着陈德才的红十一军,秘密进入了布鲁特。
八月二十九日,法鲁克?纳衣的生力军替换下兰伯特的“洪福军”,同时对玉区塔什和苏约克发起猛攻。
激战两天后,法鲁克?纳衣尽管在苏约克方面仍未有任何的进展,但是,驻守在玉区塔什的太平天国红军的红五师主力终于开始“不支”,并“狼狈不堪”地放弃了玉区塔什,向南面的乌鲁克恰提“逃散”。
兰伯特和法鲁克?纳衣大喜过望。
九月二日,在兰伯特的严令下,“洪福军”第二军投入进苏约克战场。位于铁叶尔里叶克岭方向的“洪福军”第一军司令官阿布都热依木,也指挥着手下的万余匪徒,向驻守于此的红七师展开了无休止的猛攻。
而就在两翼发生着激战的同时,法鲁克?纳衣则亲帅主力冲向了乌鲁克恰提。兰伯特和法鲁克?纳衣想要一举攻克乌鲁克恰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早日兵进南疆的重镇喀什噶尔。他们是想以此来切断红七师的退路,首先集中兵力全歼红七师。
………【第三九○章已经有了临时充当他的禁卫军的天朝红军的这种巨大依靠的穆罕默德?马拉?贝格发布诏令……】………
第三九○章已经有了临时充当他的禁卫军的天朝红军的这种巨大依靠的穆罕默德?马拉?贝格发布诏令……
但很不幸的是,同样也是在九月二日的这一天,邹国剑亲自指挥红五十三师杀出了塔拉斯。
当初的林凤祥和左宗棠等人早在伊犁的惠远城中,制定下大军必须要深入到浩罕的境内作战的统筹规划的时候,他们的内心里就都铭记着林海丰曾经有过的告诫:
出境作战非同于国内,要在把仗打好的同时,还得叫他国之人看清楚我们天朝红军的巨大威力。也就是当你把拳头打向我们的敌人的时候,也要让看热闹的人们感到一种超乎寻常的震慑。
正是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邹国剑所帅的红五十三师一出手,扎哈罗夫的那点儿沙俄的残兵败将,立即就遭遇到了灭顶之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