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倭-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婆留觉得他并没有怎样为难这个王驹,当时诚恳地向王驹拱拱手,道:“请先生替我们两边传递消息,让我们尽可能同瑶族人详谈,彼此交个朋友。事成之后,依约付款,诀不食言。”现在他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王驹身上了。

王驹对王婆留礼贤下士的待人接物态度心悦诚服,闻言也回礼答谢,自称尽力效劳。当时王驹立竿辨别方向,认准东南一个林木茂密的所在继续前进。宋展雄中毒太深,失血也太多,已无法走路。王婆留叫几个水手轮留背着他上路。

又走上十多里山路,终于看见一座大山,几百户人家的高脚楼鳞次栉比建在山腰之间,远远看见,蔚为壮观。这就是王驹所言的冼家寨?看冼家寨别具一格的高脚楼,穿着叮当作响的银饰绣花衣裳的妇女;带着黑头巾彪悍粗犷的男子。这冼家寨居室别致,人们的服饰也让人眼前一亮。王婆留不知这些瑶族人性格怎么样?他们对陌生人戒备森严,不知能不能与他们沟通了解,取到传说中的箭毒?

山中瑶族人看见王婆留这伙人带着武器逼近村落,颇为紧张,大呼小叫,吆喝呵斥,阻止他们接近村庄。只见几条身穿黑衣、头插羽毛的瑶族壮汉跑上村前的箭楼上面,居高临下,张弓搭箭,怒视王婆留等人。

其中一个五六十岁年纪,瘦骨嶙峋的老人挥舞着砍柴刀出来喊话道:“你们是甚么人,来这儿干什么?这儿是我们瑶族人的地盘。没经许可,你们不能随便进来,快走快走。”

王婆留这些人风尘扑扑,经历险阻来到这里,没有达到目的怎会知难而退?王婆留看见瑶族老人挥舞着砍柴刀,不怀善意地驱赶他们。他们徘徊冼家寨外,搔首踟蹰,颇有些不知进退的意思。

瑶族老人干脆出言威胁道:“我叫你们滚蛋,明白没有?你们若赖在这儿不走,休怪我们动粗,少心老子用毒箭射死你们。”逐客令下得如此坚决,王婆留这些人却不为所动。原来瑶族老人说的是当地方言土话,王婆留这些人根本听不懂他说什么?

王婆留向王驹使了眼色,王驹会意上前搭讪。瑶族老人看到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汉子越众而出,又见此人身子单薄,手无搏鸡之力,不足对他构成威胁,便放下戒心。又见王驹颇有几分知书识礼通情达理的气度,就容他走近身边。这王驹走到瑶族老人面前,向他抱拳作揖道:“在下王驹,家住五指山下,乃是本地人氏。带来几位客人,想跟老伯谈一桩生意。”

“什么,谈生意呀?好说,好说,都进村来吧!”瑶族老人见王驹说当地方言,是本地人,听到乡音自觉亲近许多。又听说王婆留来跟他们谈生意,转惊为喜,就热情招呼王婆留这些人这些人进寨。

王驹把王婆留拉在一边,提醒他道:“待会儿进村,会有妇女上前献酒,每人三碗酒,都要饮胜,一滴也不许剩下。还有她们唱迎客歌时,要给红包,给她们多少随你。这是入乡随俗的规矩,小心在意,不要在不经意间得罪人家。”王婆留点点头,心中暗叫侥幸,他请王驹这家伙作翻译和向导,还真请对人了。

一行人刚刚蹩进冼家寨村口的门楼,果见几个穿着银饰绣花衣裳的妇女,抬着一坛酒,提着食盒,在哪儿唱歌迎客:“尊敬的客人哎,糯米糍粑香喷喷哟,吃一个,喝一口酒;敬完酒咱们就是朋友,到俺家中作客,俺给你杀一头猪……”唱完,排出海碗,倒满酒,笑吟吟地送到王婆留等人的面前。王婆留给敬酒的妇女每人一两银子,瑶族妇女见他这么慷慨解囊,高兴得又笑又唱,使劲劝王婆留喝酒。原来进村红包几文铜钱意思意思即可,王婆留这么大手笔打赏人,瑶族妇女当然兴奋莫名,看来冼家寨来了大主顾,不知这个财神爷来做什么生意呢?

冼家寨村长冼天雷听说王婆留赏敬酒的妇女每人一两银子,把王婆留惊为天人,奉为上宾。他把王婆留一行人请到他家中作客。救人要紧,王驹又向冼天雷讨了毒蛇解药。“过山峰”毒蛇解药冼家寨家家户户都有预备,村长冼天雷一文钱也不要,爽快把解药给了王驹,还热心指导一番,教他怎样使用。王驹给宋展雄内服外敷,宋展雄身上余毒尽除,休息几天便没事了。

当日,冼天雷的儿子狩猎逮着一头山羊,就把山羊宰了,剥皮去掉内脏,配以八角、沙姜、红枣、当心等诸般药材,下铁锅一锅烩了,猛火煮熟,香喷喷的令人垂涎。献过神祗,搬出一条长桌摆在门前。

冼天雷请王婆留一行人入席享用,他媳妇从厨房端菜上桌,其他佐菜,无非是鸡鸭鹅鱼之类山中常见的农家菜,在桌子上一碟碟排开,也有九碟多。冼天雷开了一坛自酿的糯米酒,每人一碗,擎碗先敬为快,道:“村醪醋酸,委屈诸位贵宾,乞请恕罪。来,吃一口饭前酒。饮胜,干!”王婆留等一齐起立,举碗互敬。

糯米酒非常爽口,王婆留咂咂舌头,连赞好酒,道:“我们远道来到这里,不被拒在门外已是徼天之幸,没想到还有酒喝,我们不虚此行了。干!饮胜!”

吃饭间,冼天雷问起王婆留一行人的来意,王驹毫不隐瞒,把王婆留求箭毒树液的事说了。说到冼家寨的箭毒树,冼家寨村长冼天雷极是自豪,还拿出他们打猎用连弩在王婆留面前炫耀一番。

王婆留看见冼家寨村长冼天雷手中的连弩能发五六支箭,还是板机扣发式的,这不是已经失传的诸葛神弩吗?他眼前为之一亮,心鹿猛跳起来。他来这冼家寨寻找箭毒树,不仅得到箭毒树液,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到传说中的诸葛神弩!

第七十章 加布毒箭

“冼村长,你这连弩从哪里买来的?”王婆留对冼天雷手中的连弩甚感兴趣,就向他打听这种连弩何处有出售?

“呵呵!”冼天雷扬扬手中的连弩,摇头晃脑,乐呵呵道:“这是祖传的工艺,这种连弩是我们冼家寨的猎户自制的,家家户户都有几把连弩。冼家寨的男人大部分人都会制作这种连弩。咳,这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我们祖先用这种弓弩狩猎,也有上千年历史了。”

“你们这种连弩出售吗?多少钱一把?”王婆留小心亦亦向冼天雷请教,生怕他不卖。或者来一招奇货可居的手段,吊人胃口。

不料冼天雷想也不想就道:“卖呀,我们冼家寨的猎户每逢墟日都带几把连弩赶墟,不过这地方会造这种连弩的人太多,货多价贱,也不值几个钱。咳,你要的话,一两银子一把,要多少有多少。”冼天雷说这话时老脸憋得通红,但他喝了糯米酒,脸上本来面红耳赤,再红一点也没有多少区别。原来冼天雷给王婆留开出的连弩价钱比当地市价高出几倍。当地这种连弩只卖几钱银子,因为原料除了板机是铜制之外,其他材料都是山里长的,随采随有的低廉之物。象木头、竹子和绳索等物件也不值多少钱。冼家寨瑶族人民风淳朴,冼天雷这老实头也不惯说谎,故他报出这个高价后心中实在有些惴惴不安,生怕王婆留一口拒绝,不同他谈交易。

在王婆留眼中,冼天雷手中拿着的连弩不是一把弓,而是一份天赐的礼物。对王婆留来说,这把连弩比金银珠宝更有价值!

瑶族人除了擅于在山上狩猎闻名于世之外,他们的连弩也是独具一格。这几年,王婆留在战阵上也见惯硬弓,尤其是连弩。他注意到冼天雷手中拿着的连弩是硬弓中的上品。

王婆留接过冼天雷手中连弩一看,罕见的紫檀木铁包皮弓胎,而弓弦则是用了一种生长在南海之中少见的、筋道十足竹子制作而成,又用鱼胶漆浸泡麻绳作弹弦。冼天雷向王婆留介绍说,制造一把这样的连弩,据说一个熟练的制弓大师,也需要历时四十五天方成。

无意间得到诸葛神弩,王婆留甚是高兴,他急不可待放下酒杯,拿着连弩跑到院子里试弓。随行那些船夫水手也放下碗箸,跟王婆留到门外凑热闹。

冼天雷笑容满面看着王婆留试弓,真金不怕火炼,他这把硬弓是经得大力气的人拉扯折腾的。

王婆留当着冼天雷的面就将这把连弩拉开试了几下,别看连弩的弹弓是竹片制作,拉扯之下,就感受到了其中的劲力。以王婆留这样铯顶的武林高手,也是咬牙蹲着弓步,方才将这把连弩双弦拉满。寻常人拉弓只怕是用脚踏着弓胎,双手拉弦才能拉开这样的硬弓。

这把连弩分上下双弦,各放两排箭。每排箭五支,一次共可发射十支箭。扣动板机,两排箭可一前一后发射出去。

当然,现在王婆留是在拉空弓,一试之下,弓弦震动,隐隐约约可闻风雷之声。虽然不曾射箭,但是仅是弓弦振荡的劲气,让站在弓周的人感到劲风扑面,脸部隐隐生疼。王婆留如遇上心爱的玩物,拿着连弩连续拉弓,试了又试。可才拉上十多番次,他就大汗淋漓。第十一次时,他就力气不济了,面部胀得通红。

“好弓!真是好弓!射到一百五十步恐怕不成问题,一两银子一把,太值了。”王婆留兴奋异常,他毕竟是个武痴,好奇心旺盛,最喜欢这种厉害的兵器,而且这把连弩又如此强悍,连自己这样拥有异禀的身体都只能拉满十番,果然是一件不寻常的宝贝!

王婆留试过这把连弩之后,手下那些船夫水手都在好奇心驱使下,也拿起连弩试射。许多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弓拉满,没人将这把连弩连续左右开弓。不少人手脚齐用才能拉满弦。

“好家伙,真是好东西。”那些在战场上打过硬仗的海盗都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把连弩是神品。

王婆留强忍心中的激动,已下决心不惜代价大量向瑶族人收购这种连弩。他倒不计较连弩多少银子一把,他看出这种连弩货真价实,是一种质量过硬的武器。他急需这种武器杀敌,便是每把连弩需要十两银子,他也绝不皱眉。当时他也不还价,回到酒桌斟酒与冼天雷干了一杯,爽快地说道:“一两银子一把,价钱不高,我要了。我向你买六百把这种连弩,另外预订三百把备用,由你出面组织货源,这些货你能不能尽快给我?比如说,四十五天后给我交货?”

冼天雷哈哈大笑道:“那用,四十五天后交货,今天就可以满额给你。”原来冼家寨有五六千人,其中有一千几百个成年男子。这些成年男子平日都制作连弩预备出售,一般有几把备用货,所以王婆留要九百把连弩,冼天雷当天就可以筹集起来交货。

救兵如救火,前线正等着他马上回去解围。王婆留听冼天雷说连弩当天就可以交货,当然是大喜过望,高兴得与冼天雷连干三杯酒。

冼天雷又对王婆留说,如果他出一两五钱买他们的连弩,他们还奉送了二十支三棱石破甲箭。冼天雷笑道:“这三箭头是用出自南海水域海底下一种奇硬无比的石头制造,此石作钻头,可钻穿昆仑山出产的硬玉。这三棱硬石也是我瑶族工匠磨制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箭头,杀伤力自然不凡!可破双重牛皮铁片锁子甲。更重要的是,这箭头上,还浸泡了一种箭毒液,三棱箭经过三次浸泡之后,药力已经浸透石头。毒素非常厉害,中箭必死,无药可解。”王婆留想想自已再制作弓箭也费工夫,见冼天雷要价不高,也一并答应他的要求。

一单超过一千五百两白银的生意,对冼家寨瑶族男子来说,这是他们一生仅此一次的大交易。交货之后,几乎每个家庭都赚到几两银子。当时物价,几两银子足够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费用了。冼家寨的男人都把王婆留当成财神爷看待,都纷纷杀鸡接他吃饭。

王婆留感谢冼天雷村长作成这单交易,另外打赏他十两银子。验完货物并装上马车之后,王婆留又跟冼天雷谈起他要预备一些箭毒液备用,请冼天雷带他去看箭毒树并提取毒液。王婆留又问冼天雷,他用瓷瓶子装几瓶箭毒液需要多少钱?

冼天雷早就赚得心满意足,大咧咧挥手道:“要什么钱呀?这箭毒树都是山里长的,天予人的东西要什么钱,你喜欢就搬几个坛坛罐罐去装吧!”

王婆留没想到箭毒液居然可不用花钱就唾手可得,高兴得合不拢嘴。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众人跟随冼天雷走到冼家寨村后一个偏僻的地方,冼天雷用手指着山坡上一条用竹子篱笆围起来的大树,对王婆留他们说:“这是加布树,桑科,俗名箭毒树,用此树的汁液涂箭之后,见血封喉。”

只见箭毒树高十丈,树叶红中带绿,斑斓多姿。亭亭树盖犹可遮荫,双手合抱不过来的树干也是上佳的家俱材料。传说中的箭毒树如此平凡无奇,一点也不出彩。“这是箭毒树吗?没搞错吧?”不仅王婆留心存疑问,其他船夫水手也满腹狐疑。

“你们上去看吧,小心点,小心割过树皮的刀弄伤手脚。否则,你就死定了。”冼天雷再三提醒众人说。

王婆留用随身倭刀剖开树皮,只见树干流出一行浓如乳胶的白色汁液,难道这种状如牛奶的液体,就是传说中见血封喉的箭毒?

冼天雷看见王婆留满面狐疑的模样,就抓来一只田鼠,示意王婆留用砍过树干的刀刃刺杀田鼠验证箭毒树的毒性。王婆留用刀锋在田鼠尾巴割了一下,冼天雷立即把按住田鼠的手松开。那田鼠吱的呼啸一声,窜起一尺多高,然后立即倒地蜷缩成一团,死掉了。

“真快,太快了!”众船夫水手见箭毒如此厉害,俱叹为观止。箭毒液见血封喉,果然名不虚传!船夫水手们都屏住呼吸,手心尽是冷汗。他们运输这批毒箭回去时得小心慎谨,万一不小心,被毒箭扎破手脚,连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

王婆留激动得泪流满面:“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大陈村的兄弟姐妹们,我们报仇有望了。”

冷静下来,王婆留用佛朗人装过葡萄酒的玻璃酒瓶装上一瓶箭毒树汁,再用木塞盖好,小心亦亦放入随身携带的藤箱中。其他船夫水手也帮忙用瓷瓶接毒,装满十个坛坛罐罐。冼天雷告诉王婆留用瓶罐保存箭毒液,箭毒液时效的是三个月,半年之后,毒力减半,不过仍有可能致人死地。

王婆留这次千里迢迢到南海崖州冼家寨,寻找箭毒。买连弩花了一千五百两白银,打赏冼天雷村长等人用了十几两人情费用,给王驹的向导雇佣费只是六两多银子。合共不到二千两银子的开支,可以让三百多人的小水寨土匪团伙,向数千名武装到牙齿的官兵挑战,太值了!

更可笑的是,能致数千名大明官兵死地的箭毒液,王婆留一文不花就得到了,居然是免费的。

────────────────────────(分割线)────────────────────────────

再说王婆留等一行人离开南海崖州冼家寨,当日就扬帆东上。经珠江口,过伶仃洋,进入潮汕水域。不消几日,就回到浙东大陈岛。

自王婆留他们到天涯海角寻找箭毒液去后,阴雨连日,气候异常恶劣,不利步兵集团军登山作战。试想一下,山路泥泞,斜坡上滑溜溜的站立不稳,这时派人登山打仗,这不是自己找死吗?也不用敌人攻击你,你自己可能在作出紧急防御动作中不少心滑倒、摔跟头,摔死在悬崖峭壁之下。故这半个月时间,刘将至与幽冥五子只对三盘山的大陈村围而不打,让王婆留他们争取到寻找箭毒并打败官兵的时间。

刘将至与幽冥五子对王婆留这伙海盗拥有非同小可的杀人利器的事还懵懂无知,待到天气静朗,王婆留把三百个手下装备上带毒箭的弓弩,布防停当,他们才大模大样对大陈村发起新一轮进攻。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视野开阔。这种好天气对交战双方都是一个利于作战的好日子。刘将至冲到前线,亲自督军攻坚。他令擂锣鼓的士兵连连敲起锣鼓来,然后他亲自摇晃催军前进的令旗,向士兵下达冲锋的命令。

一鼓作气,官兵听到第一轮锣鼓声,自然士气大振,喊杀声震天动地。随着第二次锣鸣声响,刘将至的部将刘寅、冯大刀率领一支百人队冲到三盘岭下,却不见一个海盗冒头出来迎敌。百多官兵争先恐后上山。到了石墙关隘下,官员小兵会在一处,对大陈村的村民大声劝降,那知喊了好半晌,村里一点反应也没有。

王婆留见这一百多官兵都进入弓弩的射程内,此时他下令射箭,众官兵插翅难逃。王婆留却不想打草惊蛇,生怕尝到毒箭厉害的官兵远远躲开,就传令众海盗克制忍耐,尽量多诱官兵进入弓弩的射程内,重创官兵,再好一次杀掉千把人,让官兵在托大涉险深入中付出惨重的代价。另外,他这样示弱诱敌深入也是想节省毒箭,争取一排箭射死几个官兵。

众官兵不知大祸临头,还以为他们兵锋一至,吓得大陈岛的村民闭户不出,彼此不能相顾。刘将至逐厉声催逼,又有几百个胆大不怕死的,官兵奋勇向前跑去,见村内全无一点动静。近千众官兵就站在关隘下对大陈村民展开骂战,骂海盗与渔民是胆小鬼。众海贼见了官兵的骂娘声不怒反笑,你们尽管耍耍嘴皮功夫吧,死到临头还懵懂无知,也实在该死了。

王婆留看见关隘下的官兵聚集得差不多了,就喝令放箭,众海贼只射出两排毒箭去,就放翻了二三百人。中箭的官军几乎悄无声息的倒下就死,无论是不是致命伤,那怕擦破手脚皮肤无关痛痒的小伤,也立仆死亡。邪魔呀,这是什么鬼弓箭,这么厉害?没中箭的官军有人回过神来,喊叫一声:“弓箭有毒,快跑!”死里逃生的官兵没命似的逃跑,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

大陈村族长林贤才意识到官兵败局已定,集结村中所有男丁、甚至是妇孺们也被他武装起来,追杀官兵。

众官兵已跑出了两个箭距,团团聚集在自己大营外乱跑乱跳。刘将至与幽冥五子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尚起劲催促后续官兵前进,看见前线官兵溃败下来,赵时茂恼羞成怒起来,道:“那些军弁各顾身家,胆怯无用。大陈岛海贼本乃一伙乌合之众,量非我等对手,全因那些贪生怕死的军弁不争气罢,若不与他个利害,其他人必步步跟随这些胆小鬼后退,反坏我等的好事。刘将军,请速斩几名后退的官军,不杀人树威不足以服众。”钱丹、孙碧海、李稀陈和杨玉京等人附和道:“此话甚是!”刘将至只好杀了当先跑回大营的三个人。然后同幽冥五子亲率四百御林军打头阵,又引千把官兵重新杀回大陈村来。

东风吹,战鼓擂,今日不知谁怕谁。王婆留他们这些海贼首次杀败官兵,飞奔冲下三盘山。起初他们尚畏官兵势大,还是藏头缩尾,不敢放手大干;今既见毒箭有效,见血封喉,各胆大起来。一鼓作气,一路追到官兵大营外。此时有理智清醒人怕官军反击,劝众人莫追穷寇,让官军自行撤出战场是为上策。众贼听了,不仅不退,反而嘲笑劝阻他们的人懦弱。

两军相逢勇者胜,挟连弩毒箭之威的大陈岛海贼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发动摧枯拉朽的进攻。刘将至与幽冥五子见群贼在这日俱冲下岭来,正不知海贼因甚么变得如些疯狂,进行这样不自量力的自杀性攻击。不过他们很快就明白过来,等他们明白海贼弓箭和刀刃喂有剧毒、不能硬拼的时候,作为明军精锐的四百御林军已损失过半。四百御林军虽说铠甲齐全,不易对付之外。弓箭射到这些御林军身上根本没有什么影响。但见血封喉的加布树箭毒液非同小可,无论射中那个部位,无论轻伤重伤,必死无疑。那怕是被箭头擦伤一点皮肤,一盏茶工夫后照样翘辫子,无药可救。

余下两百御林军躲在一簇大树的树干背后,惊呼骇叫,大为恐怖。此时官军不要说反击冲锋,能顶住海贼的进攻已是不容易了。败兵把情况报知刘将至等人。刘将至闻讯传令军士,让兵士攀藤附葛,远远的躲在树后,听候号令,待机迎敌。

众海贼前锋受挫,也看见树林密中间,影影绰绰有人潜行走动,便驻足观望,方看见岭前树林中,高高低低埋伏不少官兵。

第七十一章 精兵出击

王婆留亲临前沿阵地,激励士气道:“别看官军不下二三千人,他们已成惊弓之鸟,只要大家的弓弦一响,再杀他四五十个人,官兵就不战而退。兵贵在精不在多,我们现在象一只铁拳,打一团豆腐做的军队。大家不要怕,顶住不要后退,我看官兵最终耗不起了,他们撑不过半个时辰的工夫,必跑无疑。兄弟们,瞄准点,别乱放箭。一箭一个官兵,象对付女人一样小心伺候他们,不要浪费我们有限的毒箭。”众海贼闻言尽皆大笑,一时士气大振。他们仿佛在玩一场有趣的游戏,而不是面对残酷无情和充满血腥的战场。

这真是一个少见的以弱小压倒强大敌人的怪异局面,难怪海贼们面对死亡的时候还这么兴奋。当你拥有压倒性的武器,当你拥有一群勇敢无畏的伙伴,敌人看似人多势众并不可怕,怕的是你自己丧失挑战的信心。当你敢于挑战豪强的时候,你就是一只弱小的猎犬也不用害怕,只要你鼓起勇气吼叫一声,老虎也有可能被你吓得落荒而逃。

交战双方都陷入对峙的胶着状态,可官军比海贼更难受。官军主力被海贼封锁在森林中间,即使他们手里拿着兵器,两腿却不能动,象空着两手一样。因为他们一动就成为箭靶子,他们只得尽量利用周围复杂的地形保护自己,希望自己最终能走脱。官军主力部队尚如此吃力,不能自救,其他后备队更不用提了。此时官军人心惶惶,他们虽然身在战场,灵魂却已经出窍了,人人只想着逃亡。

面对众海贼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压上来。刘将至早已失去当初指挥官军冲锋的锐气,踉踉跄跄,步步后退,一直退出几十丈距离,直至大营辕门下方才拿桩稳住身子。然后他握紧双拳,声嘶力竭地狂叫起来:“顶住,顶住,这些毛贼吃了熊心豹子胆呀,敢挑战你爷爷战无不胜的铁军,我发誓抓住你们,灭你九族,把你全家杀光光。”他说完这话,三步迸作两步,一阵风冲到钟鼓楼,咚咚咚地擂响战鼓。

刘将至可真是羞惭交加,一个统率数千人马的将军被几百名海贼藐视到这份上,颜面何存,做这窝囊的将军还有什么劲头儿?可刘将至发狠擂响战鼓后,几千余名官军却依然如故躲在森林中,无视他发出冲锋陷阵的命令,乌龟一样缩紧头脑,谁也不敢动一下。刘将至大怒,再登高挥旗,大声疾呼道:“勇士们,冲啊!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反贼给我拿下来。”

可官军却没有动静,他们也不傻。主将躲在面叫他们去送死,什么道理呀?就像是唐僧念叨那最著名的一句:送死你去,背黑锅我来!这是什么鬼命令?太没说服力了。

而跟大明官军作战的倭酋王婆留,听到刘将至催军出阵的叫嚣声后,也不甘示弱。在这个特殊的环境和创造历史的光荣时刻,王婆留如得神仙附身,他不假思索向众海贼喊出:“勇士们,跟我来,冲啊!”

王婆留这句话传到大明官军阵地的时候,幽冥五子之一赵时茂心中生出无限感慨,他知道他们败局已定。赵时茂绝对没有勇气向大明官军喊出:“勇士们,跟我来,冲啊!”并以身作则,冲锋在前。而倭酋王婆留却喊出这句话,这也就是王婆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看来倭酋王婆留成为这个季世豪强大龙头绝不是侥幸,别人对士兵说给我冲,他却说跟我来,这足以证明倭酋王婆留是个优秀的统帅。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难。没本事人,硬充好汉,稍不少心会变成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有本领的人,才能气壮如牛喊出这句话。王婆留就是凭这种身先士卒的无畏气慨获得众海贼的支持,他一直用这种人格魅力感召他的追随者。

幽冥五子输不起,他们输了这一仗就代表输掉一切。王婆留知道这次打败幽冥五子,就可以永久性解决这几个牛鼻子的纠缠了。因为幽冥五子剿匪失败后无法回京向嘉靖皇帝交差,他们失败后只能隐姓埋名,流落天涯。否则被上面追究责任,只有上断头台的份儿。王婆留也看出幽冥五子的弱点,疯狂地冲过来跟这几个牛鼻子叫阵,幽冥五子确确实实是贪生怕死之辈,明哲保身是大多数修道方士的处世原则。越是看破红尘的人,越是没有勇气承担责任。

“放箭!”王婆留一边冲锋,一边回头对那三百壮士发号施令。那三百海贼站在王婆留身后一齐放箭,支援他冲锋陷阵。三千支弓箭脱弦而出,如雨如飞蝗,射向幽冥五子所在的方位,把幽冥五子他们吓得几乎溺尿,当时想也不想就施展轻功逃命,有多快闪多快。

三百海贼在一瞬间之间怎会放出三千支弓箭?有无搞错呀?搞错才怪,那三百海贼用的是连珠弩,一次能射出十支箭,正好是三千支弓箭。

幽冥五子作为一等一顶尖高手,反应神速,总算逃出万箭穿身之危。与他们一道冲到前头余下二百多名御林军就没哪么幸运了,又死了一半。大明官军兵败如山倒,一退再退,直接跑到海里。跑出箭距的赵时茂心有余悸对刘将至说:“刘将军,此地非久停之所,海贼毒箭厉害,又疯狂的反扑,我们留在这里无法安生,不如大家先上海船,到外海再作区处,你看怎么样?”

刘将至也乱了手脚,没有任何主意了,只得收拾残兵败将,一走了之。因为他们船到外海,在滚滚风浪中也驻扎不住,只能撤兵。

大陈岛的村民眼见官军主力撤走,愤无可泄,首先冲杀下岭的村民吼叫着,象野兽一样追杀来不及上船撤出战场的官军。官军残部纷纷倒退,一个个落水游泳。可这些官军多为北方人,并非是弄潮好手,落水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那名堂说得好听叫逃命,说得不好听叫自杀。那简直是给鱼虾们送饭去。

再说刘将至连夜跑回浙江,又与守备大将张经知会兵败原因,各申文上报京师。等到第二日,刘将至用了几个时辰检点残部。五千部属止剩下一千七八百人,除了在大陈岛被毒箭射倒一千几百人外,其他没有归营的官兵,皆列为失踪人员。这些所谓失踪人员,有些人是借混乱逃避兵役跑掉的,更多的失踪人员是掉到大海淹死了,连尸体都找不回来。

刘将至与他的部将刘寅、冯大刀等人具表向上宪请罪,官府就把他们收监,各打三十大板。刘将至等人忍痛挨打,各无一言。作为南直都御史的张经总督惩戒刘将至等人之后,只得写禀请示兵部如何处置这些败军之将?兵部火牌下来,着刘将至等武官依旧带兵,戴罪立功;又差书吏将阵亡军士记名,带伤者养病,无伤者留在浙江省辅助张经总督镇守城池;作为钦差大臣的幽冥五子等人兵败之后不知所踪,照例追究责任,抓住解往京师,请旨待决。

却说在大陈岛剿匪大败而回的幽冥五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