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总统-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他站起身来,双腿叉开,两手下垂,开始疯狂摇头,举着火枪的王士珍问:“好了吗,我数三声,就开枪了,一、二……”
拳民们都觉得差不多了,屏住呼吸,大师兄突然睁开眼,道:“且慢!”
宋骁飞问:“怎么啦?”
大师兄狡猾地说:“托塔李天王今天不在家,我得换请一个真神!”
宋骁飞微微一笑,道:“你换吧,本官等着。”
大师兄便又装神弄鬼,再请了一遍神,这次请的是“二郎神”,结果王士珍刚数到一时,大师兄又睁开眼睛,说:“二郎神病了”。
宋骁飞一笑,这神仙还有得病的,我看你耍花招到什么时候,他命人抬来几把椅子,和谭嗣同等人坐定,道:“我倒要看看,今天你能拖到什么时候。本大人慢慢等,你再换,请不来真神,你今天就别想活着离开这府衙!。”
大师兄头上直冒冷汗,他知道眼前的巡抚真不好糊弄,但此时也无路可退,第三次,他两腿发抖,吓得尿了裤子,只得说自己想去茅房。
宋骁飞派了两个亲兵跟着大师兄去茅房,寸步不离,脱裤子都盯着他,防止他跑了。
大师兄无奈,只得再次回来小校场,寄希望于开枪的王士珍枪法不准,只要一打偏,他立马说自己神仙附体结束。可惜,他这如意算盘打得太臭了,王士珍的枪法,百步穿杨,在北洋军官学校都数一数二,在大师兄脑袋上放一个苹果,打掉苹果没问题,更何况他这么大一个肉靶子?
只听“砰砰”两声枪响后,大师兄一头栽倒在地,胸前被打出两个大筛孔,血流不止,半炷香的时间,像一头被放干了血的死猪一样抽搐了几下,气绝身亡。谭嗣同上前一探他的口鼻,道:“大师兄没气了!”
宋骁飞让二师兄和拳民们上前看看大师兄到底死了没有。在场的二师兄和乡绅见状,吓得两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我们也是被大师兄蒙蔽的,以前不知道大师兄欺骗我们。”后面的拳民也纷纷下跪求饶。
宋骁飞说:“饶恕你们,也并非不可。你们这些拳民,就去现身说法,将功补过,为山东父老戳穿刀枪不入的谎言。至于陈长寿你们这些乡绅,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拳民们现身说法。如果你们能坚持五年,本官就饶你们不死,否则,你们就在大牢里等着秋后问斩吧!”
二师兄和拳民们,还有乡绅们纷纷点头答应下乡去现身说法。当日去巡抚府衙的都是拳匪的骨干分子,他们现身说教,宋骁飞很快平息了拳匪之乱。他深感在这时代,封建迷信能盛行,跟教育内容落后有关系,便决定下一步从教育入手,开始在山东的新政。(未完待续。。)
第六章 文明冲突(三更求订阅支持)
ps: ; ;三更送到,感谢读者“dzhui”投的宝贵chayexs。。chayexs。月票,求各种赞和票票
宋骁飞是军校出身,深知山东这样一个大省要稳定,需把“枪杆子”牢牢抓在手里,而且兵贵乎精,不在多,他除了把天津训练的七千新军全部调到山东驻防外,还裁撤了山东原有的四万兵勇,精选一万人,组成二十营,将省下的军饷全部换上洋枪洋炮,集中到济南,让王士珍负责训练,并把北洋水师的“定远”号调到山东威海驻防。
大局稳定之后,宋骁飞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兴教育,解放民众思想。山东的教民达数千人,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明产生剧烈冲突,表面上被宋骁飞强力压制下去,但矛盾依然存在。宋骁飞认同李提摩太在书信里给自己提的建议,希望通过教育使民众对科学产生兴趣,影响他们去修建铁路、开掘矿藏,避免饥荒再度发生,把民众从“赤贫之境”解救出来,这样可以彻底铲除封建迷信带来的“拳匪之乱”,减少仇洋排外事件。
于是宋骁飞创立了山东大学堂,想邀请李提摩太担任山东大学堂的西学书斋总理,相当于现在的山东大学校长,由谭嗣同担任校长助理,没想到,李提摩太刚到济南,就跟谭嗣同起了理念上的冲突,就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孰优孰劣,进了唇枪舌剑的辩论。
那天晚上,宋骁飞在巡抚衙门里设宴,给刚到济南的李提摩太接风洗尘。徐世昌、谭嗣同、席慕青等人都在座,一张方形的梨木长桌。桌面上摆满了黄河鲤鱼、九转大肠、辣子鸡丁、螺丝糕、麒麟马哈鱼、坛子肉、油爆双脆、油炸螺丝糕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鲁菜,还特意为李提摩太准备了一瓶法国红酒。西式糕点。
李提摩太的身后,站了一位年轻后生,穿着青灰长袍,鼻梁高挺,天庭饱满,嘴唇厚实,很有精神,一开口也是粤腔。李提摩太介绍说,这是他的私人秘书梁启超。字卓如。
此时梁启超还很年轻,才刚十八岁,宋骁飞闻之大喜,给他加了一个凳子,请他入桌。梁启超很感激,把自己一本有关维新的读书笔记呈给宋骁飞看,宋骁飞翻了一下,里面除了内容不错,文笔也是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雅俗共赏,大为赞赏道:“夫少年强则国强,将来你必为国之大才。不知你是否愿意到巡抚衙门来工作?山东新政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梁启超说:“巡抚大人谬赞。只要李牧师同意,我十分愿意到山东来学习。”
宋骁飞赶紧找李提摩太要人,免得梁启超将来又去找康有为。被康所误,李提摩太同意放人。宋骁飞心情大好。几人推杯交盏,谈到山东的新政。李提摩太道:“泰西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而在于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巡抚大人可授予某一国洋人绝对的权力,由该国的代表修建中国铁路,兴办矿山、工厂等,这样不出三年,山东可大变。”
谭嗣同不同意,道:“夫国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有主权,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夫如是主权者,谓之完全成立之国。若一国之铁路、矿山、工厂皆操于外人之手,如此这般,那中国之主权岂不是沦落到洋人手中,莫说朝廷不会答应,济南的乡绅不同意,我等也不会同意。”
宋骁飞一看,这两人说话都有点冲,赶紧打圆场道:“中国几千年来,重农抑商,从一个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确经验不足,洋人操办铁路、工厂的经验,我们需要学习。但中国是大国,这样的国情,改革必然只能是渐进稳步推行,过于仓促,都请洋人来办,会撕裂中国社会的共识,反而延缓改革步伐。”
李提摩太又谈到文明,说西方文明的种种优点,比如报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批评中国文明落后,禁锢人民的思想。
谭嗣同拍桌而起,道:“我虽仰慕西学,但我中华文明五千年,源源不绝,礼义廉耻,忠君爱国,绝非落后。”
宋骁飞又只得出来圆场,道:“本巡抚是武将出身,本不太懂你们争吵的文明,但我看来,西方文明,注重个人,国家,公共观念,所以有报馆等, ;中国文化,只有家族,家国一体,所以缺乏公共观念。文明这东西,很多时候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泰西和中国各有优劣,譬如泰西拿刀叉吃饭,中国人习惯于拿筷子吃饭,总不能说西方的刀叉就比中国的筷子文明,对吧?说不好听的,西方用马桶,中国人用茅坑,也不见得干净的马桶就比臭烘烘的茅坑文明,农人还要用大粪作田地底料呢。”
宋骁飞这马桶和茅坑的对比一出,话糙理不糙,席慕青一口饭吃到嘴边,喷了出来,笑道:“巡抚大人这见识,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桌上的人被席慕青的样子逗乐了,气氛缓和,便也不再争吵。
这一顿饭吃完,宋骁飞浑身都是汗,人的思想观念冲突,远比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斗争难办得多,内部维新的自己人就可以吵起来,接下来的新政之路不会平坦。他想来想去,决定还是“不争论”,自己继续强势,把新旧观念的冲突压制下去,先干实事,把学堂、工厂、铁路建起来再说。
转眼间冬去春又来,正当宋骁飞在济南为煤矿和铁路的事东奔西走,李提摩太和席慕青出大事了。那日宋骁飞刚回到巡抚府衙后院,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摘了官帽,梁启超就赶来报告:“不好了,巡抚大人,李提摩太牧师和席慕青小姐被拳匪抓走了。”
宋骁飞一听,如五雷轰顶,赶忙问梁启超怎么回事:“拳匪之乱,本官去年不就已经平了吗?大师兄也被打死了呀。”
梁启超说:“今年开春,山东全境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田野里旱得直冒烟,农民播的种子不发芽,长出的庄稼也都枯死了。山东各地的拳匪又死灰复燃,这次作乱的据说是大师兄的弟弟朱红灯,他在二龙山纠结了一百多个拳匪,号称大刀会,李牧师和席小姐去郊区的教堂参加一个赈灾活动,半道上马车被他们给劫了。”
宋骁飞心急如焚:“大师兄的弟弟?去年被王士珍开枪打死的那位?你马上去把王士珍叫来,他怎么没派亲兵保护好李牧师和席小姐?要是出了事,砍了他的脑袋也于事无补!”(未完待续。。)
第七章 虎穴救人(四更送到,求订阅支持)
ps: ; ;今日四更送到,求订阅支持,求赞、评价票、chayexs。。chayexs。月票
满头大汗的王士珍从练兵校场赶来府衙,宋骁飞已收到朱红灯派人送来的“绑票”,主要内容是一份“拿洋教、保江山”的宣传单: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惹怒天。
男无伦,女行奸,龙王怒,不降雨。
劝教民,猛回头,不信神,祭祖先。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在信的末尾,朱红灯要求宋骁飞以官府的名义,追认他的哥哥为义士,并解除对山东拳民的禁令,三天之内没有答复,就撕票。
宋骁飞让送信人回去转告朱红灯,对山东拳民的禁令已上报到朝廷,解除尚需时日,他将亲赴二龙山跟朱红灯谈判,在此之前,李牧师和席慕青如果少了一根头发,他必定带炮兵轰平二龙山,一个拳匪不留!
王士珍见了宋骁飞,连声认错:“今日有一批克虏伯火炮运到济南,李牧师说去去就回,卑职忙于军务,便没有亲自陪同,罪该万死。”
宋骁飞说:“事已至此,你去找段祺瑞,让他带五百炮兵,封锁二龙山的各个路口。”
王士珍领命而去。不一会,徐世昌、谭嗣同、大刀王五、山东布政使张人俊等人听说了李提摩太和席幕青被绑票的事,也匆匆赶来。
宋骁飞问张人俊,“你是否了解朱红灯这个人?”
张人俊回答说:“下官听说过,此人自幼拜师习拳。是一位拳首,曾在大李庄设场。他还经常在乡间行医卖药,人缘还不错。可能是洋人经常免费给灾民发西药。惹怒了他。”
宋骁飞说:“他可还有家人?”
张人俊说:“有一位年过八十的老母,住在大李庄。”
宋骁飞道:“你赶紧派人去把朱老太太用八抬大轿请到府衙来。”
大刀王五听宋骁飞说要进二龙山跟朱红灯谈判,说:“巡抚大人,万万不可,我前些年押送镖车,曾路过二龙山,此山为一孤山,山高路险,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易守难攻,如果大队官兵开过去,很容易暴露。”
宋骁飞说:“李牧师和席家小姐还在二龙山,我原本也没打算派大队人马过去。”
谭嗣同一听,道:“那大人的安危怎么办?山上可是有一百多个悍匪,我们不能让大人去冒这个险,还是我上山去跟他们谈吧。”
宋骁飞说:“这事估计得我亲自去才摆得平,即便龙潭虎穴,也只好去闯一闯了。”
大刀王五说:“巡抚大人。和土匪打交道,我比较有经验,就让我跟着你上山吧。”
宋骁飞一听,说:“这样甚好。我们带着朱红灯的老母上山,还真得有劳王五兄弟。”
宋骁飞三人正准备出发时,王士珍已经赶回来了:“卑职已将二龙山的各处险要绘成地图。请大人过目。段祺瑞已带八门重炮围住了二龙山,只要大人一下山。我们马上踏平二龙山。”说罢,他呈上二龙山的地形图。
山东的二龙山在鲁西南。当年大旱,到了四月还不见一片绿叶,光秃秃的山头,白色坚硬的石头耸立,远看像白化病人的皮肤。
朱红灯的性情很孝顺,听说宋骁飞带着自己的老母亲上山谈判,十分诧异,没想到宋骁飞这大官竟然有如此胆量,便和大刀会的二当家刘士端一商量,答应放他们上山,但不许带一兵一卒。
宋骁飞和大刀王五走了五六里山路,到了山顶。大刀王五打扮成一个不起眼的家仆,穿一身黑色短袖马褂,背着朱家的老太太健步如飞。三人走到二龙山的老巢,朱红灯刚上山不久,那里也就是几间临时搭建的草木屋。
头裹着红巾的朱红灯是一位山东大汉,他四十出头的年纪,满脸大胡子,身材高大,胳膊很粗, ;一看就是练过武艺的人。不过这山东大汉见到亲娘,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孩儿不孝,让你受委屈了,官府有没有为难你?”
朱红灯母亲的脸颊也滴下几行浊泪,她老眼昏花,眼睛不好使了,上前扶起朱红灯,不停摸着儿子的脸道:“儿呀,为娘没有受委屈。我从大李庄,是坐八抬大轿去的巡抚府衙,为娘活到这个岁数,还是头一遭坐八抬大轿呢!上山的路上,也是巡抚大人安排下人背我上来的。”
朱红灯本来就是农民,不敢仇视官府,以前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当地的知县,现在看到一省巡抚竟然正义凛然站在自己的面前,又没有为难自己的老娘,内心对宋骁飞多了几分感激和敬畏。
宋骁飞这时正色道:“朱红灯,本巡抚早闻你性情至孝,但人心都是肉长的,用你八十岁的老母亲做人质那种下三滥的手段,我是不会用的。你有什么冤屈,尽可以到巡抚衙门找我,何必上山当土匪呢?你就自甘堕落,跟岳迷功、段二瞎子之流为伍?”
岳迷功、段二瞎子是当时鲁西南地区臭名远扬的土匪头子,啸聚草泽,劫掠富户,劫富而不济贫,民间大受滋扰,匪名顶风臭千里,山东百姓恨之入骨。朱红灯问道:“我们两兄弟都是忠肝义胆,为老百姓除灭洋人,官府却处处与我们为难,这冤屈到你的巡抚府衙能伸?”
宋骁飞回答道:“禁拳是朝廷的旨意,本官现在不可能一下子废除。不过本官看过你们的揭帖,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惹怒天,如果把洋人全部赶走,老天就能下雨的话,本官早就这么做了。你说的不信神,祭祖先倒是对的,但信教乃是民众个人的自由,官府不得干涉,各国都是如此。本官也绝不会袒护洋教,今天九月庚子,孔圣人诞辰,本官还将和本地千位乡绅一起,去曲阜孔庙祭拜。”
朱红灯哪里懂得宗教自由的大道理,不过他听宋骁飞说要去祭孔,又增了一些印象分,说:“大人英明!大人既然将我老母带上山来,我可以放一人回去。你看那洋鬼子和娇小姐,你选一位带走吧!”
宋骁飞心中犹豫不决,到底选谁呢?选席慕青吧,把李提摩太放在山上,万一出了问题,不仅自己失去了一位好朋友,还可能造成国际纠纷,但是把席慕青这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放在山上,也太不安全,便道:“本官可以把你哥哥封为义士,你们下山之后,本官可以既往不咎,你把两人都放了!”
朱红灯说:“不行,那样我没办法给兄弟们交待!”
宋骁飞说:“不如这样,你把两人都放了,本官留在山上做人质,这样兴许朝廷不日会答应你们开拳的诉求!”
朱红灯正犹豫不决,从草厅外跌跌撞撞跑来一个小喽啰,道:“不好了,大当家的,那洋人和小姐被人救走了!”
原来,大刀王五把朱红灯的母亲背上山后,就嚷嚷着要去茅房,两个看着他的小喽啰很快就被单手卡住了脖子,说出了关押李提摩太和席慕青的地方:后院的马厩改造成了一间特殊牢房。
大刀王五打晕了他们,夺了一把刀子直奔后院的马厩。当时正值中饭时间,五六个头裹红布的小喽啰将刀放在地上,正喝酒吃饭,他们哪里知道,一位武林高手近了。
只见一道黑影一闪而入,此人正是杀气腾腾的大刀王五!
“谁?你是谁?”为首的喽啰放下筷子,喊道,他这个问题是多余的,话还没问完,脑袋就被人一刀砍下,像个球一样在地上滚出五六米远,身体在原地轰然掉地。其他几位喽啰见状,正要去捡地上的刀,可还没看清黑衣人的面目, ;身体像被踢中的沙包,飞撞到土墙上,把一面新墙撞出两个大窟窿,接着,大刀王五如一只刚出牢笼的猛虎,一脚踢在半米厚的土墙上,马厩半边墙壁坍塌。
大刀王五救出了其中的李提摩太和席幕青,一群拳民闻讯赶来,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大刀王五深吸了一口气,示意李提摩太和席慕青他们躲到自己的身后。他狮吼一声,报出了自己的名号:大刀王五!
“早听说大刀王五出刀快如闪电,但我们人多,还有神助,铁布衫护体,怕什么?一起上。”二龙山上牛高马大的三当家赶来,带刀扑了上去。
大刀王五站定,纹丝不动,就在三当家的快到眼前时,一挥手中大刀,只见白光一闪,三当家的瞬间倒地,胸口中刀,肠子都露出半截,鲜血流了一地。接着,大刀王五腾空而起,飞起两脚,朝两个奔上前来的喽啰腰间踢去,速度之快,无人能躲。
又一伙人冲杀过来,大刀王五抹了抹嘴角的血迹,握紧刀子,本来就孤傲冷峻的眼神,显得格外犀利,他横刀冲向人群,如狼入羊群,转眼间,一片哭爹喊亲娘声,前面的小喽啰惊恐地朝后面逃窜,撞倒了同伴就手脚并用,从他们身上爬过去逃命。大刀王五只觉得眼前的空气,全都是红的。经过一场恶战,大刀王五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李提摩太和席幕青下山去了,这是宋骁飞交给他的任务!(未完待续。。)
第八章 康氏变法(一更求订阅支持)
ps: ; ;求订阅,支持正版
朱红灯八十岁的老母,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听说洋人已被救,担心儿子的性命,两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宋骁飞的面前,抱住他的大腿,声泪俱下求情:“巡抚大人,我儿一时糊涂,求大人饶他一命。我的大儿子已身亡,如果小儿子再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这把老骨头,就无人送终了。”
宋骁飞扶起老太太,说:“老夫人莫急,本官这倒有一条明路,就看你儿子走不走了。”
朱红灯看白发苍苍的老母为自己求情,于心不忍,不觉脸上也留下两行清泪,一听宋骁飞说还有明路,赶紧“哐当”扔了手中的刀子,跪在他母亲的身旁,说:“大人恩德,小人没齿难忘。不知有何明路,还请大人明示。”
宋骁飞道:“本官看汝等皆系乡民练习技艺,本意也在保家卫国,与岳迷功、段二瞎子之匪不同。本巡抚将在济南以及各府成立警察保卫局,官绅合办,你们大刀会可以协助乡绅维持地方治安。”
朱红灯问,“警察保卫局是什么?”
宋骁飞心想,这时跟朱红灯解释什么叫警察无异于对牛弹琴,便说:“类似于捕快,但专门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和处理民众的小纠纷。”
朱红灯本来就没有落草为寇的想法,加上有了用武之地,便和大刀会的二当家刘士端等人商议,最后同意接受宋骁飞的“招安”。为了表示诚意,朱红灯拍着胸脯说:“我将先带领大刀会的兄弟。去取岳迷功、段二瞎子的人头来见大人。”
宋骁飞道:“这些匪盗来无踪去无影,还真令地方官府头疼。有你们帮助甚好,我会派五百官兵协助你们剿匪。”
于是。一场人质危机化解了,朱红灯等人护送宋骁飞下山,到了路口,王士珍、段祺瑞、席慕青、大刀王五等人早在路口迎候,席慕青见到宋骁飞,像一位小女孩,众目睽睽之下,扑到他的怀里哭着说:“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宋骁飞笑道:“你就对我这么没信心?”
此后一个月,大刀会积极协助官府剿匪。朱红灯和刘士端竟然活捉了岳迷功,剿灭段二瞎子等匪众,山东境内,一时大治。
宋骁飞便抓紧时间整顿吏治,创办巡警,查封了济南所有的烟馆,开办了山东大学堂,在各地建新式学堂,发展煤矿、生丝厂等。他还把詹天佑从北洋水师调出来担任总工程师,跟伍廷芳兴办的中国铁路公司合作,修筑了济南到天津的铁路,仅用七十多天就完成铺轨工程。 ;并颁布了《民法条例》和《商法条例》。
因为得到李鸿章和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又能充分利用淮军集团的各种资源,宋骁飞主政的山东面貌大变。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之一。加上《申报》、《强国报》等报纸的鼓吹。宋骁飞一时成为了大清国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名气超过了主办洋务多年的湖广总督张之洞。
就在宋骁飞在山东的改革稳步推进时。李鸿章发来加急电报,让宋骁飞马上赶回天津。宋骁飞意识到可能朝中局势又有大变,便连夜从济南坐火车,赶回天津。
第二天,宋骁飞赶去李府面见李鸿章。在客厅的炕上坐定,李鸿章告诉宋骁飞,这次是两个极坏的消息。
宋骁飞道:“请恩师先说最坏的那个消息吧。”
李鸿章说:“昨日早朝,翁同龢上奏皇上,黄河在郑州决口,户部奉旨先行垫拨银四百万两,后又续拨四百万两,若加上其他费用,共耗银九百余万两,查各省购买西洋军械存积甚多,铁甲快船,新式炮台,岁需经费以百万计,故奏请停购外洋军火两年,皇上准奏了。”
“什么?停购外洋军火两年?”虽然这消息在宋骁飞的预料之中,但没想到坏消息来得这么快,当时军舰和火枪洋炮的技术chayexs。。chayexs。更新很快,一旦两年不买军舰和枪炮,后果很严重,宋骁飞问:“这事太后可知?”
李鸿章道:“太后如今关心的是万寿庆典、扩建颐和园,放出话来,谁让她不高兴一阵子,她就要让谁痛苦一辈子,所以翁同龢百方撙节开支,这两项工程不敢停,太后也就自然批准了此议。”
宋骁飞掐指一算,慈禧五十七了,是不是老年痴呆了,这样的建议也批准。他心想,北洋水师虽然控制了东亚海权,一旦发现日本购买军舰就予以击沉,牢牢卡住了日本海军的脖子,迫使日本人无法从外国购买军舰,但日本工业发展很快,一旦技术成熟,是可以把民用商船改造成军舰的。不买洋枪洋炮,自己的新军现在只有一万七千人,和日本的六万陆军相比,还有差距。如果户部不给钱,自己得想办法筹钱!不过长久之计,是搞掉翁同龢,把这样无能无德的蹩脚户部尚书排挤出朝廷,实在不行,就出下下策,让人假冒反清复明的革命党,把他暗杀掉。宋骁飞对李鸿章说:“恩师,北洋水师各军舰的维护费用一年就得五十万两白银左右,如果不加以补给,就等同于一堆废铜烂铁,该如何是好?”
李鸿章说:“老夫手头倒是有一千多万两经费,但拨款销账,都须经过户部,否则就是挪用公款。”
宋骁飞说:“学生到时自己想办法筹钱,万不得已,就从山东省凑补,购买军舰和维护北洋水师的经费万万不能停,否则恩师和我将来都难免成为民族的罪人。”
李鸿章说:“翁同龢此举主要是针对老夫的,到时候老夫也尽力帮你想办法。”
宋骁飞问:“还有一个坏消息呢?”
李鸿章道:“最近你在山东主持新政,备受朝野瞩目和太后赏识,翁同龢眼红了,他怂恿皇上加快变法维新步伐,推出全国性改革措施。据说,有一位广东举人叫康有为,通过珍妃的表兄介绍,入了翁同龢的幕僚,积极筹划此事!翁同龢在朝堂中说,只要按照他的改革方案,中国三年即可富强,而我们跟皇上说要二三十年,所以皇上对他的维新变法方案颇为心动!”
“康有为?”宋骁飞大吃一惊,道:“此人以前曾来找过学生,历陈变法之道,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他是半桶水,食洋不化,那一套托古改制荒谬之极,皇上怎么轻信他们画饼充饥?”
李鸿章说:“皇上年轻气盛,处处受制于太后,当然急于求成。”
宋骁飞哼了一声,道:“学生看此事,对我们倒未必是坏消息,翁同龢这老贼马上就会再次告老还乡,北洋水师无忧矣。”
李鸿章问道:“此话怎讲?”
宋骁飞说:“‘自作孽,不可活’,恩师等着瞧吧,改革非一朝一夕之事,他们急于求成,这是在找死!!”(未完待续。。)
第九章 静观变法(二更求订阅)
ps: ; ;求支持正版订阅
宋骁飞听说康有为和翁同龢要协助光绪皇帝变法,便建议李鸿章静观其变,与康有为所谓的“变法维新”划清界限,宋骁飞说:“学生认为,康有为变法必定失败,搞不好不只翁同龢,连皇上也可能被搭进去”。
李鸿章也深以为“然”,说:“老夫也曾致信给张南皮(张之洞),康有为过去多次找过他,张南皮也认为此人居心叵测,欺世盗名,不懂政事为何物,是以粤人经商的投机心态来蛊惑人心,不值得支持,老夫当然不会贸然支持此人的变法。”
原来,身为举人的康有为在光绪十七年拜访宋骁飞,没有受到赏识,便又南下去拜访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也是务实之人,康有为亦不受待见,便愤而回家乡南海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兜售他托古改制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