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结拜之后大哥告诉自己的这些东西,自己竟然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些东西甚至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
或是颠覆了自己练武思想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或是推翻自己骑兵无敌的战略思想。
每一样东西从孔武嘴中说出来,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震撼和启发!
不知不觉两人便就着火堆的温热聊到了三更天。
孔武也慢慢的疲惫了下来。
虽然这太史慈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名将,但是现在的太史慈明显是见识太浅薄。
武艺虽然不错,但是只懂得使用蛮力而不知道刚柔并济;兵法也仅仅只会纸上谈兵。
还好现在的太史慈年纪颇小,要是跟着自己一两年,那便能得到极为快速的成长。
或许以他的资质,在自己的教导之下,便能成为一名神将也说不一定呢!
离黄巾之乱还有三年,自己还有一些时间,眼下自己已经拉拢到了太史慈这未来的青州第一名将,有了地盘之后,自己再把贾诩,国渊等人请来,那么自己的文臣武将班底就这么形成了。
孔武摇了摇头,暂时把这些东西甩出自己的脑袋中。
“子义,今日就到这儿吧,赶紧休息,养足精力,明日为兄和你一起前往北海!”
“好吧,大哥,那大哥赶紧休憩,子义在旁边给大哥戒备着!”
“放心吧,子义,你也赶紧休息,不说这里不会有人来,就算真的来了,也不一定能够威胁到你大哥我。”
孔武嘴角挂着一抹坏坏的笑,从腰间拿出军用匕首放在了自己衣袖中,在火堆旁的地上铺上一些杂草,这才沉沉的睡去。
火堆熊熊的燃烧着,破庙被火光照耀得温暖异常。
孔武和太史慈,这两个异姓兄弟,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这破败的小庙中,度过了这个对于他们来说,最难忘的夜晚。
在后来,孔武站在了北海郡的最高的地方,手指着黄县的方向说:“子义,可曾记得你我二人相识之地?如果没有那一天,这青州岂能如此轻易在你我兄弟脚下!”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一夜就这么静静的过去了。
第二天,孔武悠悠转醒,睁开眼却没有看到太史慈。
孔武拍拍手收拾了一下自己凌乱的衣物,这才往庙门外走去。
“喝!哈!”
破庙的门口,太史慈正擎着双戟,不停的挑、扎、刺、挞、抨、缠、圈、扑、点、拨,看起来笨重的双戟此时却在太史慈的手上挽出一朵朵会旋转的戟花,孔武没想到,这太史慈竟然已经将双戟练到了举重若轻的境界。
“子义!”
看着太史慈收功,孔武这才迎了上去。
“大哥!”
太史慈调整了一下呼吸,大步的走向了孔武。
“子义这套双戟戟法如此生猛,是从何处而来?”
“大哥,这个我也不知道,这是我母亲从小便传给我的,这两只铁戟也是家里祖传的!”
“能有如此凌厉的戟法,看来子义的家族在以前也是个大家族啊!”
“走吧,咱们这就上路,回黄县!”
“好勒!”
“啊?大哥,你说什么?”
“我说,咱们现在就起程回黄县!”
“怎们,咱们不是去北海吗?”
“子义,你去北海为了什么?”
“去给母亲大人买药啊!”
“那如果大哥告诉你,我这里有更好的药,那你还去不去北海呢?”
孔武说完便哈哈大笑的往马儿走了过去,只留下一脸懵懂的太史慈愣在了原地。
东莱郡黄县。
不多时,太史慈已经带着孔武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整齐的屋舍,虽然只是茅草屋,但是屋外整齐而干净,一看便知此屋的主人是以为勤劳严谨的人。
把马拴在了自己家门口,太史慈飞一般的往屋内跑去。
孔武轻笑了一下,这才紧跟了上去。
“母亲!母亲!子义回来了!”
门嘎吱一声便打开了,屋内出来的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妇人。
梳着整齐风雅的倭堕髻,身上的衣服虽然有些补丁,但是干干净净,姣好的面容让整个人都年轻了许多。
行为举止也颇有尺度,让人一看便能感受到妇人身上的贵族气质。
“子义,你不是去北海了吗?为何突然半途而返?”
“回禀母亲,本来今日孩儿就准备去北海,但是昨晚露宿破庙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人。”
“器宇轩昂,见识广博,于是和他彻夜长谈,最后还结为了异性兄弟!”
边说着太史慈边伸手指向孔武。
“母亲,您不会怪孩儿自作主张吧!”
“哦?是何人,能够让我一向眼高手低的慈儿能够如此推崇?”
孔武听到太史慈的母亲如此说,这才站了出来。
“伯母,在下孔武子子陵,乃是琅琊人,师从琅琊山于吉道人,也是北海孔家的小辈。”
“我游历四海,最近才从其他地方归来,昨日在破庙见到子义。见子义为人正直,文武双全,而且忠肝义胆,与我志同道合。”
“遂未请示伯母便自作主张与子义结为异性兄弟,还望伯母海涵!”
孔武恭敬的向太史慈的母亲行着礼。
“孔武?北海孔家好像没有你这号人吧?”
“回伯母,再下小时候便跟随师父学艺,故伯母不知。”
“原来是这样,吾儿的脾气我知道,断不是轻易服人之人,你可有何本事当得我子义大哥?”
看着面前一脸严肃的老太太,孔武竟然感觉到了一丝压力。
孔武也急速的想着下面的话该怎么接,因为孔武知道,这番话要是说不好,自己这个便宜义弟便是要打水漂了。
 ;。。。 ; ;
第十三章:入黄县先遇不平
“回伯母,吾认为,子义从小您便教授他文韬武略,我想您并不想子义一身好天赋埋没在这小小的黄县之中。”
“子义现在一身的武艺和文略,虽不是顶级,但也是万中挑一了,且子义年纪尚轻,锐气逼人,以后的路必然是前途无量!”
“我虽不是什么高人,但是在师傅的教导下,对于政治兵法略有一些涉猎,武艺统帅也稍有涉及,相信子义在我身边,不出三年便会成长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将!!”
“而现在的天下,是世家的天下,是强权者的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官员贪赃枉法,这样的天下,不出三年,大乱将出,不出五年,便是诸侯的天下!”
“吾虽不才,愿以一白身,手握三尺剑,去荡平这天下不平!拯救所有受苦的百姓!还天下一个安定!”
最后一句话说完,孔武已经直起腰来,身上迸发出一股令人胆颤的气势!
而堂中的太史慈母子看着堂中的孔武像是换了个人一般,身上的书生气荡然无存,有的只是这股令人胆颤的气势!
一时间,堂中便安静了下来!
“大哥!”太史慈听完孔武的话,躬身便拜倒在孔武身边。
“一开始我只觉得大哥你神采非凡,但是却没想到大哥你竟然有如此广阔的心胸!大哥你说的对,现在的天下,是世家的天下,百姓只是世家手中的一枚棋子!”
“想要拯救天下受苦的百姓,只有自己从白身中脱颖而出,才能真正的为百姓做些事!”
“若大哥你不嫌弃!请收下子义,子义愿鞍前马后为大哥出力!和大哥一起还天下一个太平!”
如果说一开始太史慈只是想要和孔武结交,做个知心兄弟。那现在在太史慈心中,孔武就是一个胸怀天下的理想主公,也许只有他才能配得上自己这身本事!!
“哈哈哈哈,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子陵,若不嫌弃我家贫如洗,就在此我为你两做个见证,你和子义结为异性兄弟如何?”
或许是被孔武的一番话感动,又或许心里有了别的想法,太史慈的母亲笑着开口说道。
“在下求之不得!”
孔武听到太史慈母亲的话,心中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下去。
还好自己用一堆大义凛然的话糊弄过去了,要不然跑了这个未来的青州第一将,那我入主青州的计划可是真的不可能实现了!
孔武不由得在心底暗暗的叫好。
不多时,太史慈母亲便摆好台案,摆上一些东西便主持起两人的结义之事,重复了一遍两人结拜的誓言,整个过程就算是结束了。
最后对着太史慈母亲拜了三拜,整个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母亲!”
孔武端着茶水和太史慈一起跪在太史慈母的面前,改口叫着。
“好好好!子陵子义,你二人今后必须要相互扶持,建功立业,不可萌生背叛之心,今日之誓言便是由我来为你们见证!”
“谨遵母亲吩咐!”
孔武和太史慈异口同声的说道。
“大哥!”
“二弟!”
两人相互搀扶着从地上站了起来,手背搭着手背,目光中都带着浓浓的兄弟情义!两个少年,就在这简陋的小屋中,把自己的性命和未来紧紧的绑在了一起!
===============================================
日过晌午,孔武和太史慈骑着刚从黄县倒腾出来的两匹快马,飞速的往北海赶去,两人一路说着文韬武略,天下大势,一边加速的赶着路。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两人紧赶慢赶这才赶到了北海郡城门下。
“终于到了,大哥,我快累死了!”
太史慈和孔武都气喘吁吁的看着面前宏伟坚实的城墙,这才停下马来休息了会儿。
看着面前古朴厚重的城墙,孔武指着北海郡城墙回头对太史慈说。
“二弟,这北海郡,便是你我二人的崛起之地,总有一天,我要和你站在这座城头看着北海国中的百姓,安定的生活在这儿!”
看着自己大哥颤抖的双手和雄伟的身影,太史慈在心中暗暗的发誓,自己就算是倾尽自己的生命,也一定要帮助自己的大哥,完成两人共同的理想。
两人休息够了,这才牵着马,慢悠悠的走进了这北海郡之中,路上熙熙攘攘的走过一些路人,行色匆匆,都似乎像是在躲避着什么。
孔武也没多想,牵着马便从大街正中走了过去。
“闪开!闲杂人等都闪开!”
就在孔武闲庭信步牵着马儿在街上闲逛着的时候,街对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孔武的对面出现了一队人马,当先一人,双目圆瞪,年纪不过十七八,但却满脸的戾气。
骑着高头大马,在这宽阔的北海街道中横冲直撞,而路上的行人们都纷纷避让,唯恐这个满脸戾气的少年伤到自己。
孔武看着冲过来的人马,就这么拉着马站在路中间,冷冷的盯着来人。
这队人马转瞬间便来到了孔武的面前。
“吁!!!”
“你们是眼瞎还是找死啊!看到我家少爷过来了还不退让,惊扰了我家少爷,你们该当何罪!”
这队人马还是在孔武的面前停了下来,还未等当先的少年说话,少年身后家丁打扮的一个下人便已经开始叫嚷了起来!
“这北海郡是你家不成?我愿意走哪儿和你有关系吗?”
听着家丁的恶言恶语,太史慈索性拿出自己的铁戟,指着说话的家丁说到。
“呵呵呵呵,竟然不知道我是谁,看来是两个外地人,不然在这北海郡中还有何人敢对我如此不敬?”
“他们不走,就给我打到他们走!!”
为首的少年看到孔武二人并不买账,满眼凶光的指着孔武,恶狠狠的对着自己身后的家丁说到。
“诺!”
少年身后的五个家丁听到自己少爷气急败坏的声音,都拎着拳头的冲了上去。
看着面前来势汹汹的五个人,孔武和太史慈却也不慌,就这么站在原地等着五个人冲过来。
孔武冷笑一声,从袖口中抽出自己的军刀,迎着五人便冲了过去!
 ;。。。 ; ;
第十四章:巧相遇武家少爷
冲上来的五个人,两个人冲向了孔武,三个人冲向了太史慈。
冲向孔武的两个家丁一左一右的包抄了孔武两边的路,孔武只能向后面退去,左边的一人握着拳头就迅速的向着孔武冲了过去。
孔武一侧身,反应极快的往左边家丁的肋下袭去,重重的一拳打在了这个家丁的肋下。
只是一招,孔武便把左边的这个家丁打倒在地,而右边的这个家丁,看到自己的同伴被孔武放倒,也是狠狠的冲向孔武。
孔武了解了这些家丁的实力,便冷笑着放开了胆子和右边的家丁打了起来,还没到半柱香的时间,五个家丁便被孔武和太史慈打倒在地。
“是你说的不走就打到我走?”
孔武阴冷的眼神瞪着还骑在马上的少爷,两人牵着马,一起走向了这个横行霸道的武家少爷。
“两位大侠,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放了我吧,我叔叔是武安国,是我们北海郡中的第一武将,两位大侠卖我叔叔点面子,就别和我一般计较了!”
看着孔武和太史慈凶神恶煞的冲向自己,这武家少爷吓得从马背上滚了下来,脚一软便趴在了地上略带哭气的说道。
“武安国?”
孔武迅速回忆起脑中的历史资料,武安国此人,在三国演义中可谓是被黑到了极致,最终还被吕布一戟斩断了手腕,退出三国演义的舞台。
但是孔武知道,这武安国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不堪,可以说是武艺高强,天生神力也不为过。
至少对付管亥,纪灵这些二流武将是足够了。
在太史慈还未前往北海帮助孔融退敌的时候,这武安国便是名副其实的北海第一将!
既然此人是他的侄子,自己刚刚来到北海,实在是不该树立仇敌,还是把他放了,交好武安国,这样自己认亲孔融也算是有一分帮助。
转念一想,孔武冰冷的脸立刻堆满了笑容。
“哈哈哈哈,武兄弟我们这是不打不相识啊!”
“此乃我二弟太史慈,我是孔武孔子陵,我二人初到北海,所以还未认识武兄弟!”
“现在我想请武兄弟去喝杯酒,如有得罪的地方或者什么误会,咱们边喝边聊!”
看到孔武和煦的眼神和温柔的道歉声,武家少爷此时脑子里一片发懵,看不懂孔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行行行,没问题,只要你们二人不要对我动手那就什么都好说!”
武家少爷好像是被二人凶神恶煞得样子给吓到了,赶紧的点着头答应着。
“哈哈,既然武兄弟是朋友,那么我二人是断然不会对自己朋友动手的,你就放心吧!”
“今日,咱们也是不打不相识,那么就在这悦客楼中浮一大白!武兄弟意下如何?”
孔武说完,便对摸不着头脑的太史慈使了一个眼色,太史慈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大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便搀扶着武家少爷,三人一同进入了不远处的悦客楼中。
“客官您里面请,打尖还是住店啊!”
听着耳边熟悉的叫喊声,孔武不由得忍俊不禁的笑了出来。
以往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情景,现在却真实的发生在自己的面前,孔武不由得有些被逗乐了。
“喝酒,把你们店里最好的酒来两壶,要半斤牛肉,一只烧鸡和一些下酒菜,越快越好!”
“得嘞,客官您请里面坐。”
三人找了个靠窗户的位置坐了下来,看着眼前被吓坏了的武家少爷,孔武笑着开始和他聊了起来。
“武少爷,咱们可算是有缘,而且您的叔叔是我族叔手底下最得意的武将,咱们这些小辈是不是该多了解了解。”
“对对对!”
“恩?你刚刚说什么”
“我说啊,你的叔叔是我族叔手底下最得意的大将,咱们是不是该多了解了解!”
“族叔?我叔叔是你族叔的手下大将?你说的族叔不会是孔融大人吧?”
看着面前惊讶的武家少爷,孔武这才慢慢悠悠的说。
“对,还未自我介绍,我叫孔武,字子陵,是褒成候孔完的后人,今日得蒙族叔孔通的帮助,才来到北海前来认亲,明日便要去面见孔融大人。”
“你说你是孔融大人的侄子,有何凭据?”
“有东莱县孔通大人的推荐信为凭据。”
边说孔武边把推荐信放到了武家少爷的面前。
随便看了两眼,这武家少爷便放下了信件。
“孔通大人竟然帮你担保?看来你确实是孔融大人的侄子无疑了!”
说完,武家少爷又一次拉着孔武的衣袖说道。
“孔大哥,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今日之事,都是我一时糊涂,求你千万别把这事传到我叔叔的耳朵里啊,要不然我非得被他打断了腿不可。”
“诶,武兄弟这是说的哪里话,一会儿喝完酒,还希望武少爷带我去见见你家叔叔,我对他可是仰慕已久啊,今日能够见到武大人一面,可谓是子陵我的福气。”
“行行行,只请孔少爷不要提及今天的事,不管要怎么样我都会帮你的。”
“武兄弟请起~放心吧,我不是那种小气的人!来来来,快吃酒!”
不多时酒水便陆陆续续的上桌了,三人各自心怀鬼胎,有说有笑的吃了很久,才吃完了这顿酒!
“呃~吃饱了,武兄弟,咱们这就去见见你的叔叔吧,让子陵一睹北海第一大将的风采。”
“哈哈哈哈,好啊,孔兄弟,我叔叔他这个人整天都板着脸,你可要小心,别把它惹生气了啊!”
看着面前微醉武家少爷,孔武的嘴角不由得发出了一丝冷笑。
“今日,我就先把武安国的关系搞好,明日就去认亲,想来有个人帮忙说话,会让自己认亲的道路简单一些。”
心里面默默的想着,孔武一边搀扶着武家少爷一边跟着他往武安国府上走去。
“喏,这就是我叔叔的府邸,今天他一整天都没有出门,想来肯定是在家中练武,走,我们这就进去。”
孔武和太史慈相互打了个眼色便跟着武家少爷往这武安国的府邸走去。
“武少爷,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恩,今天带我的两位朋友来见见我叔叔,让我们进去吧,不用通报了。”
“行,那您进去吧,武大人在练武场练武呢。”
门口的守卫和这位武家少爷好像很熟络的样子,直接没有通报便让这个武家少爷进入了武府中。
孔武和太史慈也不说话,就这么默默的跟着武家少爷进入了武府。
“你们一定要小心,我叔叔听不得别人说他一点坏话,一定注意了!”
“行,我们知道了,放心吧。”
就这么,三人悄不作声的往练武场走去。
 ;。。。 ; ;
第十五章:求相助拜访安国
三人一路走向练武场,都默契的没有说话,孔武和太史慈一路上不停的眼神交流着。
“嘭嘭!!”
沉闷的击打声从练武场中不断的传来,走上练武场的台阶,孔武眼前便出现了一个赤身**的大汉,虎目圆瞪,牙关紧咬,粗犷的面容诠释着这是一名悍将,浑身精壮的肌肉,充满了力量与爆炸感。
大汉正在一拳一拳的击打着面前的木桩,脚下又不停地变换着步伐,每一拳都像是蕴含了千钧虎牛之力,把木桩震得嘭嘭响,就像随时会折断了似的。
孔武三人不敢打扰大汉练习武艺,只能站在旁边默默的等待着。
但是孔武太史慈两人却开始悄悄的商量开了。
“子义,你看此人武艺比你如何?”
“大哥,以他现在的状态,五十回合左右,我必败!他的力量太过强悍,但是招式却并不是那么精妙,我的力量虽然小,但是招式比他厉害多了,再过个几年,十回合之内,我必胜之!”
太史慈年纪虽然小,但是好胜之心却一点都不小,听得大哥问自己话,太史慈毫不犹豫便把自己早就在心里比较过的结果说了出来。
“哈哈,子义放心,你现在年纪尚小,将来成长之后,便是那人中吕布,你何尝不能和他较量一番”
“人中吕布?那是谁?”
太史慈被孔武的话瞬间吊起来了兴趣,不停的追问道。
“额,吕布是个很厉害的人,单论武艺来说,这天下间无人能出其左右,便是你面前的这个武安国,也绝非吕布五回合敌手!”
“吕布”
太史慈喃喃道,默默的把这个自己从没听到过的名字记在了心里。
三人就这么在场中一直等着。
过了很久,大汉这才擦了擦满头的大汗,收功休息了下来,孔武三人赶紧迎了上去。
“叔叔别来无恙,侄儿前来拜访您!”
“噢?小武,怎么想到来拜访我,是不是在外面有惹上什么麻烦了?”
“没有,怎么会,今天侄儿带来了两个朋友,是仰慕叔叔已久的,希望能和您见上一面。”
虽然喝了些酒,但是看得出这武家少爷很害怕面前的大汉,连说话都有些唯唯诺诺的。
“哦?是何人?”
武家少爷回头给孔武和太史慈使了几个眼色,孔武和太史慈这才赶紧往前走了过来。
“久闻武大人您是北海第一武将,我兄弟二人仰慕已久,今日冒昧前来打扰,还望将军海涵。”
“便是你二人想要见我?报上姓名来。”
“在下孔武,字子陵,乃褒成候孔完的后人,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二弟太史慈,字子义,久仰武大人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如传闻中的一般气势非凡。”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孔武一上来就先奉上了一堆好听的话,虽然不知道面前的大汉吃不吃这一套,不过貌似效果还不错。
“哈哈哈哈,过奖了。你说你是褒成候的后人,那么你便是孔融大人的侄子?”
“将军英明,不瞒将军,武今日前来北海,便是想要认祖归宗,重新回到我孔氏家族,还望将军代为引荐。”
“你可有何凭据证明你是孔大人的侄子?”
“有东莱县孔通大人的推荐信一封,可以证明武所言非虚。”
“噢?拿来我看看!”
孔武这才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推荐信交给了武安国。
武安国虽然只是一介武夫,但是对于文略也有过一些研究,所以辨认起信的真假并不是很难。
过了一会儿,武安国才把信放了下来,沉吟了一会儿,武安国才开口说道。
“看来你果真是孔融大人的侄子,孔通这个家伙,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有些小聪明,断然不会做不利于自己的事。”
“他既然敢写下这封推荐信,那么必然是有十足的把握。”
“也罢,即便是没有我的帮助,你们也是会明日去找孔融大人,我说的没错吧。”
“将军英明,今日既然得蒙将军看得起,他日武要是有出头之日,定然不忘将军之恩。”
“哈哈,我不需要你帮助我什么,你只要别做威胁到北海安宁之事,这个忙我就帮了,如果你真是孔大人的侄子,那么以后你我都会为孔大人效力,这点小忙,也不算什么了!”
“明日酉时,有一场孔融大人所摆下的宴会,那时候你们二人来太守府,我接你们进来,找机会给孔融大人说一下你们的事情。”
“武谢过将军!”
听得武安国答应了帮助自己,孔武顿时有些欣喜,本以为会花费很多口舌来说服武安国,没想到这么的顺利便让武安国答应了自己。
“但是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孔融大人可不是我这么容易说话的,他是一个很严苛的人,所以你们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切不可在孔大人面前卖弄自己的才学。”
“谢大人指点,子陵明白了!”
“恩,你二人离开吧,明日酉时再来太守府找我。小武你留下!”
“诺!”
“叔叔,为什么你这么容易就答应了他们?难道您不怕他们是骗您的吗?”
“呵呵。”
等到孔武二人走后,武安国的眼里这才闪出一丝精光。
“此二人非同小可,那个孔武举止得礼,而且很聪明;而他旁边的那小子,一看就是个练家子,实力不容小觑。”
“既然孔通那个老家伙愿意帮助他们,说明他们身上必然有非比寻常的地方。”
“我代为引荐,如果他是假冒的,我顶多受到大人的几句责罚。”
“但是他们要是真的,那么此子以后必然是人中龙凤,现在的雪中送炭比起以后的锦上添花那可是真的不一样了。”
“叔叔英明!”
=================================================================
离开武府,孔武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见孔融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接下来,便是要实行自己计划的时候了。
“大哥,我们接下来去哪儿?”
只见孔武嘴角挂着一丝笑容。
“北海,孙乾家。”
 ;。。。 ; ;
第十六章:入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