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在下第一次喝山下的酒,本以为和山上是一样的,但是没想到此酒味道和口感比起子陵在山上所喝的酒实在是相差甚远。”

    “子陵不才,下山的时候向师傅索要到了酿酒的秘方,若今日过后,孔氏各位族叔还认我子陵是侄儿的话,那么侄儿定当酿造出绝世的好酒供各位叔叔闲暇之余以作消遣。”

    孔武诚心诚意的回答道。

    “哈哈哈哈,好!子陵能如此谦逊守孝,是我孔氏族人之福啊,来!我再敬各位一杯!”

    众人齐声和好!

    所有人你一杯我一杯的推杯换盏,时间也慢慢的过去了一个时辰。

    堂中酒量好些的,便正襟危坐,是不是的打量着堂中跳舞的舞女们。

    而酒量稍微差一些的,便趴在桌上,手托着头,不住的摇头晃脑。

    而孔武由于在后世经常经历60多度高度酒的洗礼,对于这东汉的酒,也就像喝了点带酒精的果汁而已,并没有什么感觉。

    看着场上的人都喝得差不多了,孔通这才站起来,收起脸上的笑容说道。

    “各位,我看今日这第一场接风宴到这里就已经差不多了,那下来就请大家和我一起,看看子陵贤侄所带来的家族宝物,让大家一睹宝物的风采!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啊?”

    “好啊!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今日就让我们大家开开眼吧!”

    没等孔通说完,坐在右手主位第一人的孔安第一个跳了出来。

    “子陵意下如何?”

    孔通没理睬孔安,却转头向孔武说道。

    “谨遵孔叔吩咐,但请各位族叔容我准备片刻!”

    说完孔武从座位上走下来,熄灭了身边的两盏油灯,把一直放在自己身旁的的背包拿了过来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嘴里念念有词的把双手都伸进了包里。

    脸上布满了一种敬畏之色,就好像包里有什么神物一般。

    在场的人看到孔武的动作与神态,都情不自禁的正经了起来。

    过了好半天,孔武这才从包里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手电拿了出来。

    孔武双手高举着手电,快步的走到了正堂中间,朗声说道。

    “此物名为夜明灯,乃我父褒成候孔完所传,进入我孔武的家中已经二十余年。今日,我孔武代我父把此物归还给我孔氏家族,烦请在座的各位族叔做个见证。”

    朗朗一席话,响彻了整个县衙,看着场中意气风发的孔武,孔通不由得想到。

    “从今天中午还有晚上的表现来看,此子谦虚有礼,恪守孝道,他日定非池中之物。”

    “如若把他纳入我孔家,在给与一些帮助,此子必然会顺势崛起,在他崛起之日,那我孔氏一族也皆会受益。”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要不然现在就帮他一把?让他好记住我的恩惠,以后我的地位也必然会高于其他人。”

    想到这里,孔通的心思不由得活络了起来。

    一时间,堂中众人心思各异,尽管都不说话,却也都在想着不同的事情。

    “此物来之不易,但是使用的方法却也还简单,这个地方有一个机关,往前一推,这夜明灯的光就会从前面这里照射出来,直射天上的星辰。”

    孔武绘声绘色的讲述着手电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边说着边打开了手电。

    手电的光在打开的那一刹那便照亮了整个屋子,满堂的人都被这一幕震惊了!!

    “世上竟然有如此神奇之物!此物之光可抵星辰!!”

    “是啊是啊!而且携带如此便宜,此等神物,定是由神人所造啊!”

    在手电打开的一瞬间,屋内的惊讶声、讨论声此起彼伏。

    正堂旁边站着的舞女们更是全都惊呆了,心想此物的光芒竟然不比白日的日光逊色,全都呆呆的看着孔武手中的手电。

    孔通看着场中人呆滞的样子,这才尴尬的一笑。

    “咳咳,贤侄,此物在你手中不会灼伤手掌吗?”

    “孔叔请放心,此物没有任何温度,不会灼伤手掌!”

    “哦?竟然如此神奇,贤侄,此物可否借给孔叔把玩一番?”

    “这个”

    “贤侄放心,孔叔就是想把玩把玩此种神物,看看此神物的风采,没有别的意思!”

    “那好吧!”

    看着孔通脸上的表情不似作假,孔武把手电递到了孔通手中,手电一关,大厅中顿时暗下来不少,孔武这才把手电递到了孔通手上。

    孔通看着手上的手电,小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脸上的肉伴随着他的笑容颤抖着。

 ;。。。 ; ;
第九章:意外喜孔通相助
    学着孔武的样子,孔通打开了手电筒,大堂中顿时又明亮了起来。

    孔通时而开,时而关;时而照向天空,时而映射地面,把玩得不亦乐乎。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此时孔通也结束了把玩,象是在思考着什么。

    正堂中又安静了下来,孔通一拍手,象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指着孔武说道。

    “孔武孔子陵,我观你谦逊有礼、长幼有序、恪守孝道、一诺千金,对于你加入家族之事,我代表东莱孔家同意了,我想在场的你这几位族叔也不会有意见。”

    “但是除了我们,你还得接受一个人的校验和同意,那就是我孔氏的现任族长—北海太守孔融大人!”

    “我会给你一封推荐信,你拿着推荐信去北海国太守府找到孔融孔大人,我想孔大人便会明白我等几人的意思。”

    “这一去是怎样的造化,那就得看你自己了。”

    “如若你以后造化非凡,务必不能忘了今日我等几人对你的提携之恩,可好?”

    听到孔通口中所说的话,孔武心中顿时激动了起来!

    自己本以为孔通是想对自己用强,抢占自己的宝物,却没想到这孔通竟然送给自己这么个天大的机会!!

    孔武赶紧拱手拜倒。

    “若他日武有出头之日,几位叔叔便是我孔子陵的座上之客,入幕之宾!”

    “如若他日你等几人还能够见得了我面的话。”孔武嘴角不禁划上一丝冷笑。

    “哈哈哈哈,好贤侄,来,收起宝物,咱们接着喝!”

    孔通看到面前谦逊的孔武,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而堂中的孔安看到孔通都已经这么决定,而其他人又都是唯孔通马首是瞻,只能恨恨的作罢!

    “哼!臭小子,真以为你能一步登天了?他孔通同意,我也不同意,想一步登天?那就看你有没有命活着见到孔融大人!!”

    孔安眼中闪过一丝凶光,而此时的孔武正在和孔通叙说着自己对孔氏家族的敬仰之情,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不妥。

    在孔通的极力推动下,在场所有人皆大欢喜,开怀畅饮。

    也不知道这场闹剧持续了多久,看着眼前横七竖八躺着的孔氏族叔们,孔武不由得轻笑了一声。

    扭了扭僵硬的脖子,孔武轻轻的走出了正堂,站在正堂前,刚好能看到满天的星辰。

    孔武抬头看着天上的万千星辰,心中突然感觉到一股悲凉和难过。

    自己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自己所在的世界,孔战叔叔和天林会不会一直在为我担心呢。

    我不神圣,但是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黑暗的世道,那么我也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

    我想要活下来,我就得比别人更狠!比别人更强!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呼!”

    孔武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心情这才慢慢的平复了下来。

    就这么孔武度过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

    翌日清晨

    黄县的早晨显得静谧而和平,阳光温暖的洒在城墙上,守城的士兵也早已到岗。

    而此时的孔武早已梳洗打扮好,在黄县的街上悠闲的逛着,虽然自己早上刷牙的时候被柳枝和粗盐咯得牙龈生疼。

    但是这却不影响孔武的好心情,因为孔通已经答应今日一早便给孔武写推荐信,所以差不多中午时候自己就能离开这里,到北海去找孔融了。

    “咱们个老百姓,真吶真高兴~~”哼着不知名的调调,孔武在黄县不停的搜索着,搜索什么?

    就在昨晚,孔武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何人?便是那酣战小霸王孙策的青州第一名将—东莱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为人信义笃烈,豪气冲天,弓马娴熟,武艺和文采都是出类拔萃的,更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神射手之一!

    罗贯中曾有诗赞曰:“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算算时间,此时的太史慈也已经十五六岁了,要是自己能够找到他,趁他还没有北上去帮助孔融的时候把他拉拢为自己的人,那么自己以后的弓兵第一将可就有着落了。

    所以孔武这才起个大早,来黄县街上溜达溜达,看看有没有机会遇到这个青州第一将东莱太史慈!

    可是孔武都快把整个黄县县城翻了过来,别说太史慈,就连个姓太史的人都没有,孔武这才悻悻作罢。

    “看来这名将,也不是那么好找的!”孔武摇摇头,转身拿着自己刚骗来的肉包子往衙门走去。

    孔通坐在衙门的主位上,摸了摸宿醉之后隐隐疼痛的额头,突然想起昨晚好像给那个孔武说今天要给他推荐信的,这才提笔开始书写起来。

    “文举族兄亲启,今有一子孔武字子陵,乃我孔氏家族褒成候孔完先辈之子。据我等东莱孔氏族人之考察,此子谦逊有礼,为人忠厚,文采出众,且乃琅琊山于吉道人之徒,此中关系我等已考察,确认真实无误,今推举此子于文举族兄处,望族兄用之。”

    “此外,此子虽然谦逊,但是却藏有一股不小的野心,望族兄谨慎待之。”

    “公务繁忙,所以不能与之一同探望族兄,望族兄见谅!改日通定将携家小一同拜访,望族兄海涵!”

    “东莱黄县孔通拜之!”

    不一会儿,推荐信就已经写好,虽然说是推荐信,但是孔通还是设了一个小小的心眼。

    孔融对于手下的官员严酷异常,所以孔通故意写了孔武有野心,这样,孔融定会更加关照孔武,不至于听之任之。

    满意的看了几遍推荐信,孔通便把信用火漆封在了信封中。

    而此时孔武也来到了衙门中。

    刚进门就看到了衙门主位上的孔通,孔武收起自己的不正经,拱手说道。

    “拜见孔叔!”

    “子陵来了,过来吧。你的推荐信我已经写好了,你收好!”

    说完,孔通便把推荐信交到了孔武手中,拿着信的孔武不由得激动万分。

    “孔叔,若我孔武有一日能够飞黄腾达,必然不会忘记孔叔您对我的提携之恩!”

    虽然脸上一脸的正经,但是孔武心中早已经乐开了花。

    “好,若如此,也不枉费我对你的一番栽培。”

    “记住,在孔融大人面前一定要再三小心,不可乱了礼数!”

    “这里离北海还有些距离,这五十两银子你拿着,在路上作为盘缠。”

    “如果遇到了山贼和土匪,那就提孔融大人的名字,或许能有些作用!”

    “子陵谨遵孔叔教诲!”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都揣着自己的小想法相互的道别着,不知道的还以为真的是骨肉至亲的分别。

    一个时辰之后,孔武骑着孔通赠送的黄鬃马,踏出黄县的城门,向着去北海的路上,奔驰而去!!

 ;。。。 ; ;
第十章:走官道借宿破庙
    夕阳的光洋洋洒洒,照耀温暖着每一个行人,秋风微凉。

    在通往北海的官道上,孔武骑着黄鬃马,背着背包,腰间挎了一个酒葫芦,伴随着落日拉长的身影,缓缓前行。

    好一副浪荡公子!好一副逍遥醉人!

    从黄县出来之后,孔武心中顿时感觉轻松无比,这几天的演的戏可是把自己累得够呛。

    而此时的孔武暂时放下了争霸天下的想法,现在的他只是一个路人,一个山野客,乘风飞万里,遨游天地间。

    孔武一口一口的喝着酒葫芦中的水,一边又在想着接下来自己的发展道路。

    太史慈没有能够找到,是个很大的遗憾,但是自己现在准备去孔融那儿,那么太史慈早晚是要来到自己身边,没关系,跑不掉!

    据史书上记载,在青州还有两个人可称之为大才,一是国渊国子尼;二是孙乾孙公佑。

    国渊是曹操屯田制的实行人,更是经学大师郑玄的弟子,受曹操的征召帮助曹操管理后方人口总数的统计与粮草的供应。

    虽然在历史上名气不显,但是在后勤建设这一方面,国渊的功劳可直追汉朝开过丞相萧何。

    好像这国渊就是青州乐安郡人,但是此时的国渊应该还是个默默无名的人,想找到并不容易。

    而且自己现在一没有名气,二没有没有地盘,就算是侥幸找到了国渊,别人也不一定会跟着自己。

    另一个就是北海郡人孙乾孙公佑了,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是东汉末年出色的纵横家之一。

    孙乾是最早一批跟着刘备的人,也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在自己的印象中刘备只用了一纸诏书便把他征召了过来,所以想要说服此人加入自己的阵营应该是不难。

    拥有一个出色的外交家,除了外交,对于制造舆论,散播消息这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

    所以这孙公佑,自己也得去会一会!

    但是现在自己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士兵?名声?

    不!现在自己最缺的是地盘!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只有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这些人才能依附自己,自己才能顺理成章的招兵买马!

    地盘!想起地盘,孔武闭着眼想象着脑海中的东汉十三州地图。

    青州六郡,以自己的资历,孔融是不可能给予自己郡守之职的,就算自己把宝物献给他,充其量也只能给自己一个县令之职!

    孔武在脑海中迅速的分析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有了孔通的举荐信,自己孔氏后人的名声是坐定了的,孔融也会更加的相信自己,这是第一。

    第二,自己手里的宝物手电,如果能够献给孔融的话,相信他对自己的态度也会更加好上一筹。

    自己只要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给孔融分析一下三年后会发生的黄巾之乱,再告诉孔融自己想要建立功勋,为孔氏一族立功。

    那么,自己的这个县令之职便是跑不掉了!

    这样自己就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到时候把国渊,孙乾和贾诩都请过来,也许自己便能借此一飞冲天!

    孔武越想越兴奋,丝毫没有注意到天色将晚。

    等孔武从兴奋的心情中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该死,这一路沿途貌似并没有驿站之类的歇脚处,难道刚出来就得露宿荒野吗?”

    孔武喃喃的说道。

    但是马儿并没有停止前行,走着走着,孔武突然发现眼中竟然多了一丝亮光。

    “是火光!这火光是从哪儿出来的?”

    带着纳闷,孔武循着亮光的来源走去。

    穿过一片树林,孔武眼前竟出现了一座破庙,因为年久失修,破庙外面结起了一层一层的蜘蛛网,整个破庙看起来破落而荒凉。

    而火光正是从破庙中散出来的。

    看着已经暗下来的天色,孔武只能硬着头皮进入了破庙。

    把黄鬃马拴好之后,孔武把军用匕首别在自己的腰间,便走进了破庙中。

    刚走到门口,孔武便看到破庙中的火堆,而破庙被收拾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并没有外面的那么破旧。

    而火堆旁边竟坐着一个人,一个少年。

    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眉清目秀,身材健硕,身后的长弓和被白布包着的武器都显示着这个少年是一个习武之人。

    孔武盯着少年,少年也盯着孔武。

    尴尬的气氛没有维持多久。

    孔武冲少年一拱手说道。

    “在下孔武,字子陵,今日路过此地,本想寻找驿站,但是一时不查导致天色将晚。刚好看到此处有火光亮起,料想有人在此,便从官道上赶了过来,希望能在此地借宿一宿,还请行个方面!”

    “哦?原来是借宿的人,我还以为是遇到了山贼了。请进吧,我也只是暂居此处,明日一早便要启程,这破庙这么大,你随意安歇便是。”

    “多谢壮士,还请问壮士尊姓大名?”

    “别壮士壮士的,叫我阿义就行!我看你也是个有学问的人,怎么没人陪伴,要知道,这一路上的山贼抢匪可是不少啊。”

    少年貌似很热心肠,大大咧咧的就和孔武说道起来。

    “嗨,我一届贫苦书生,谁都看得出来我身无分无,又有谁能来打劫我呢?”

    “哦?我看不是,你身后的背包中应该是有宝物吧,要不然你为何一直带在身上?”

    孔武瞳孔一缩,眯着眼开口问道。

    “阿义怎么会这么认为呢?我这包里只有些没用的东西和书罢了。”

    似乎是看出了孔武的担心,阿义开口大笑道。

    “哈哈哈哈,你放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我的东西你送给我我也不要,这是你这般装扮,难免会令人生疑。”

    看着眼前爽口大笑的少年,孔武的心这才稍稍安定了一些。

    “阿义,你是哪儿人?明日准备去何处?”

    “噢,我就是这黄县城外的猎户,我母亲有一种老毛病,一到半夜就会咳嗽不止,已经很多年了。”

    “所以我想去北海郡县之中拿我打猎所得的东西换一些钱财给母亲买药,缓解一下母亲的痛苦。”

    “没想到阿义你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孝顺,子陵佩服。”

    孔武听到阿义为了自己的母亲竟然能去这么远的地方买药,更加别提这一路的危险,心里由衷的敬佩起来。

    “这有何可佩服的,孝顺母亲本就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这趟路我走过很多次了,那些盗匪也没人敢和我打,他们都不是我的对手。”

    少年说道这儿,不由得得意了起来。

 ;。。。 ; ;
第十一章:得子义破庙结义
    看着眼前得意的少年,孔武不由得有些惊诧。

    “阿义,你小小年纪竟然能单枪匹马对付那些盗匪?”

    “这有什么,比起山里的野猪、野狼,这些盗匪可比那些野兽笨多了,没一个能从我手上的弓箭下逃走,我都饶过他们好几次了。”

    毕竟是少年心性,大晚上的有个人陪自己说话,少年便滔滔不绝的给孔武说起自己对付那些盗匪的辉煌历史,两人越说越投机。

    孔武一边听,心里一边无比的震惊。

    孔武听完后只有一个想法,要是这个小子说的这些都是真的,那么这个小子必然是一个可造之材!

    “但是母亲大人总给我说,不能只知道使用蛮力,要文武双全,将来才好建功立业,所以每天除了练习武功,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看家里面那些奇奇怪怪的兵法了。”

    “你还学过兵法?”

    “那是当然,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摆着一些兵法书,但是我一直不是很喜欢看,要不是母亲大人督促,我也不会想着去看,我还是比较喜欢我的铁戟。”

    边说着少年还伸手摸向了身后白布裹着的武器。

    少年不知道,就是这个一个动作竟然让面前的孔武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阿义?双戟?文武双全?弓法凌厉?黄县人?

    所有东西一样一样的在孔武眼前铺陈开来。

    “难道他就是太史慈??”这个想法一出来,孔武都被自己吓了一跳。

    难道自己苦寻不得的太史子义竟然就这么让自己遇到了??

    孔武还是有些不敢相信面前的少年便是自己挖空心思都想要找到的太史慈。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哈哈哈哈,这青州第一将竟然就这样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孔武现在在心里狂笑着,但是脸上的神色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作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隐藏自己的情绪是必修的功课之一。

    “阿义,与你畅谈许久,还不知道你到底叫什么呢?”

    孔武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不由得开口问道。

    “噢,我叫太史慈,母亲给我取的表字叫子义,孔大哥叫我子义就行。”

    “你当真是太史慈!!”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是当太史慈承认的那一瞬间,孔武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孔大哥认识我?”

    “额”

    孔武经禁不住叫了出来。

    “之前在黄县的时候,有听到别人提过。”

    “哦,那你是听卖肉的白伯伯说的吧,我打猎得到的猎物,大多数都是卖给了他。”

    “恩,应该是,我也记得不太清了。”

    孔武含糊其辞的说道,好在面前的太史慈并没有起疑。

    “子义,你有想过你以后要做些什么吗?”

    知道了面前这个少年的身份,孔武便在心里计划开了,要怎么把面前这个青州第一小将收入自己的麾下。

    这是自己真真实实遇到的第一个历史名将,虽然不知道他的本事与历史中有无偏差,但是自己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把他绑到自己的这一边!

    可怜的太史慈还在开心的和面前的大哥谈论着,丝毫不知道面前的大哥已经在脑中想了无数种方法想要拐走自己。

    “在我很小的时候上山打猎,刚好遇到了一伙强盗抢劫,那些盗匪抢走了别人的东西,还把那些人都杀了,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只能躲起来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被那些盗匪杀掉。”

    “但是这帮盗匪不仅杀了那些人!还把那些人的尸体剁碎了喂他们带来的两条恶狗!我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从那一天之后,我就刻苦练武,并在心里暗暗的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带领一支自己的军队!杀光这天下的盗匪!拯救那些被盗匪肆虐的百姓!!”

    太史慈握着拳头,瞪着双眼,紧紧地咬着牙,一字一句的把话挤了出来。

    身上迸发出来的暴虐气势让孔武暗暗吃惊。

    “子义,你的志向是驱逐天下的盗匪,而我的志向是尽我生平所学,去帮助这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你,可愿随我一起?”

    看着眼前的太史慈,孔武的心里那份忧国忧民的豪情也被太史慈的气势给引了出来!

    两人就这么在这破庙中,对立而站,两股不同的气势分别从两人身上散发出来。

    两人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惺惺相惜之情。

    “孔大哥,从我见到你的第一眼,你的一举一动都告诉我你不是一般人。”

    “虽然我还小,但是我答应你和你一起去实现我们的理想,但是我家中还有母亲,所以等你哪一天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块安身之地,子义便和母亲大人一起,投入你的麾下,令孔大哥差遣!”

    太史慈说完,便拜在了孔武脚下。

    “子义,快快请起,你我一见如故,不如你我二人,今日就在这破庙结成兄弟,你待如何?”

    “固子义所愿,不敢相请尔!”

    孔武拉着比自己小几岁的太史慈,来到破庙中那年久失修的大佛面前,开口说道。

    “子义,今日你我二人暂且在此地结为兄弟,等以后挑个时日把你的母亲请过来,再摆齐三牲六畜,祭天告之!!”

    “谨遵大哥吩咐!”

    说罢孔武便从把自己的酒葫芦拿出来,放在两人面前,朗声说道。

    “我孔武(我太史慈),今日在此上告天上诸神,我二人虽为异姓,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庶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恩忘义,天人共戮。”

    说罢,孔武拿起酒葫芦,大口喝了一口酒,接着便递给了太史慈。

    此刻,太史慈感觉到自己一身的热血正在涌动,便接过酒葫芦,大口喝了起来。

    太史慈喝完,酒葫芦一丢,躬身便拜。

    “子义拜见大哥!”

    “哈哈哈哈,好!不想我竟然与子义有如此缘分,从今日起,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你的事就是大哥的事!”

    “子义谢过大哥!”

    看着眼前的少年,孔武不禁有些眼睛发酸,这便是兄弟之情吗?

    “子义,快起来,你我兄弟相称,切不可再拜之。”

    太史慈这才站起来,揉了揉有些发红的双眼,心中满满的都是这股浓烈的兄弟情义!

 ;。。。 ; ;
第十二章:误去程先入黄县
    窗外月色高挂,猫头鹰在外面咕咕的叫着,整个黑夜显得静谧而幽静。

    孔武和太史慈结为兄弟之后,便在这破庙中促膝长谈起来。

    三教九流、兵法战阵、武艺经验,除了自己的身世,孔武几乎把自己能够记得的所有东西都一一向太史慈诉说着,让太史慈迅速的学习。

    在结拜之前,太史慈仅仅只是觉得自己的这个大哥义薄云天,神采非凡。

    但是结拜之后大哥告诉自己的这些东西,自己竟然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些东西甚至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

    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