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奔南蜀,脱掉军装,在彭山县住下来。不久蜀国灭亡,牟进把老母接到彭山,又娶了一房媳妇,便在此处安下了家。就这样过了不知多久,牟进从没有提起自己曾是个朝廷功臣。也是事有凑巧,十来年后,受命来知彭山县的正是当年崔彦进手下的一个军校,认出了牟进,这才召他到县衙里当了个主簿,这主簿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牟进已经是四十大几的人了。前两年齐元振来当知县,横征暴敛,他早已看不过去,但不想惹事,总盼着他任满了赶快滚蛋,换一任县令大概会好些。没承想这家伙一干就是三年多,还没有离任的迹象!今天又挨齐元振这顿臭骂,好生憋气,不由顶撞了一句:
“老爷,常言道,官逼民反。如今百姓的日子的确苦得够呛了,万一闹出点事儿来,老爷的面子上也不好看啊!”
“你说什么?官逼民反?谁敢反?啊?你说呀,谁敢反?蜀中人再刁蛮,本县谅他也不敢反!”齐元振气势汹汹地朝牟进吼道。“你先去找王小波,他城关镇的百姓最富,为什么还赖着不交?他若是再不交上来,本县先拿他是问,来个杀一儆百!”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二回 大庆殿皇后抒愤(6)
牟进窝了一肚子气,骑着瘦马来到城关伍保王小波家。王小波正在和他老婆李氏拌嘴,李氏一把鼻涕一把泪,见牟进进门,强忍着委屈抹干了泪,叫了声:
“牟进大哥来了?”
牟进见王小波气呼呼地坐在凳子上,问了一句:
“小波兄弟,快过年了,怎么倒和弟媳妇怄起气来了?”
王小波也不解释,瓮声瓮气地甩了一句:
“你问她吧,不懂事的婆娘!”
李氏忍不住又哭出声来,向牟进泣诉道:
“我爹病在床上快咽气了。我弟弟李顺为了给老人看病,连毛驴都卖了!牟进大哥,你说说看,我这个做女儿的就该睁着眼不管吗?小波手里正巧收了些送给县太爷的寿礼钱,我让他先挪几个钱给爹爹抓两副药,他就破口大骂,说我不晓事体!牟进大哥,你要是不来,他兴许还要打我呢!呜呜!呜呜!”
王小波气哼哼地站起来,对牟进说:“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眼看着县老爷家老太太生辰就要到了,礼钱连一半儿还没凑齐呢,她还在这里给我添乱,我能不急嘛!”
牟进原本是来催寿礼的,一听这话,憋回去了。想了片刻,狠狠心说道:
“弟媳妇说得不错,再难也得给老人治病啊。正好我这里还有几个钱,先拿去给老人抓药!”说着从怀里掏出十来个钱,往王小波手里塞。
“你又不是富豪!”王小波和牟进交往不少,也多次去过他那个穷家,嘟哝了一句,把牟进的手推开。
牟进叹了口气,试探着问了一句:“小波兄弟,你刚才说城关镇的寿礼钱连一半儿还没凑齐?”
“家家穷得揭不开锅,官府又不许咱贩茶贩布,单靠那几颗粮食,够糊口吗?谁还能拿出钱来给县太爷做寿?”王小波越说气越大。“啥他娘的大宋朝,都快把人逼疯了!牟进大哥,你,你是专为借给我钱来找我的?”
牟进苦笑了一声,说道:“小波兄弟,我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可不开口也不行啊。齐知县派我到各乡催礼钱,你这儿最近,就先拐进来了。”
王小波一听这话,更加恼怒起来,咬牙切齿地骂道:
“狗娘养的齐元振,也不睁开眼看看彭山百姓穷到啥地步了!我王小波这个伍保当得真窝囊,上头买不到县太爷的好,底下的百姓还把我当成对头。我生在彭山长在彭山,看见父老乡亲那副穷样子,心里实在有愧呀!”
“小波兄弟,咱们这个角色太难做了!县太爷把咱们当成狗,放出去咬老百姓;老百姓也把咱们当成狗,骂咱们狗仗人势欺负他们。这件事我想了好久,长此以往,百姓的血都被这群贪官喝干了,而咱兄弟干的是啥事?是舀着老百姓的血端给贪官喝呀!咱还有点人味儿吗!”
“牟进大哥,齐元振既然如此逼迫老百姓,咱确实不能再这么依随他了。你越是听他的摆布,他敛钱的鬼点子就越多。我打算逃到别的县去,这个伍保不干了!”
“小波兄弟,你不干不是个好办法,换个人干,会和你一样做难,老百姓会和今天一样穷困。依我看,咱们还得干,不过不是这么个干法!”牟进劝王小波道。
“那你说怎么干?”
“我刚才想了个办法,你看这样行不行?”牟进往王小波身边凑了凑。“齐元振不是要为他老太太过生日吗?你把镇上的人集结起来,到县衙门口去,就说全镇的百姓都愿意孝敬老太太,让老太太到自己家里去给她做寿。齐元振面对那么多百姓,大概会免了寿钱!”
王小波沉吟片刻,反问道:“他要是不免呢?”
“就算他不免,三拖两不拖的,寿诞不也就过了吗?寿诞一过,他还有啥理由再逼百姓交钱?”
两人正在议论,门外传来一声叫喊:“姐夫!”
“是李顺!”王小波告诉牟进,说着站起身。“有事儿?”
“咱爹快不行了,你们快过去一趟吧!”李顺一脚踏进门,见牟进在,叫了一声,问道:“你们正商量事儿呢?”
李氏一听说爹不行了,又啼泣起来,拉着王小波说:“快走吧!”
牟进见此情景,一阵心酸,说道:“李老伯疼过我,我也跟你们去看看老人吧!”
几个人匆匆忙忙赶到李家时,李顺的父亲已经咽了气。李顺和妹子扑在老人枯瘦如柴的尸体旁号啕大哭,王小波和牟进也站在一边垂泪。乱腾了好一阵子,李顺才说:
“姐夫,你兄弟没能耐,连给老人下葬的钱也没有!”
牟进知道王小波为难,连忙说道:“两位兄弟不用急,先从我那里垫上!”
王小波憋得脸通红,倒竖浓眉,一拳捶在旧案子上,叫道:
“自家老人死了没钱安葬,还要借人家的钱!这叫男子汉吗!”
“小波兄弟,千万别这么说。兄弟有难处,互相帮帮忙,是情理之中的事。日后我牟进有了难处找到你,你也不会不帮啊!”牟进一味劝王小波别急。
王小波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我王小波说不义的话,日后牟进大哥真有了难处,我也帮不了你,除了一条命我一无所有,我拿什么帮你?”他的目光渐渐变得凶狠起来,直勾勾盯着牟进,问道:“彭山县的百姓,现在谁能帮得了谁?”
第三十二回 大庆殿皇后抒愤(7)
还没等牟进答话,王小波伸手抓住了牟进的两臂,低声问道:
“大哥,小波问你一句话,你是官府的人呢,还是咱穷苦人?”
“看你这话问的,我牟进能和齐元振站在一溜儿吗?就算身在县衙,也是官府的奴才呀!”
“既然大哥这么说,兄弟有件事要和大哥商量。”
“你说。”
“我想杀了那个齐元振,为民除害。我知道你家里有把宝刀,借给我用用!”王小波声音不高,口气十分坚决,不容置辩。
牟进连忙伸手堵住王小波的嘴:“兄弟,这话是能浑说的吗?先把老人葬了,有事咱们再慢慢商量!”齐元振也不含糊,腊月二十二,乡里的祝寿钱还没交上来,他把牟进叫到堂上,吩咐道:
“把王小波给本县提过来!”
“遵老爷命!”牟进回禀一句,转身就走。
“回来!”齐元振吼了一声。“多带些衙役去,免得拘不住他!”
“不用了,老爷,小人自有办法把他叫到县里来!”牟进说完,骑上瘦马来到王小波家。见到牟进,王小波便知其意,给李顺使了个眼色,李顺应声跑了出去。
“小波兄弟,准备得怎么样了?”
“放心吧,我把咱们的计划和乡亲们一说,个个儿都恨不得马上动手!牟进大哥,我王小波是个粗人,事成之后,你就给我当军师,怎么样?”
“那是后话,你先跟我过堂去吧!”牟进笑了一声。“得委屈委屈你了!”说着从腰间掏出一根绳子,把王小波双手反剪起来,牵出门外,自己骑着马,拽着王小波朝县衙而来。
“齐老爷,小人把王小波带过来了!”牟进拽着王小波走进县衙大堂,对齐元振说道。
“王小波,你知罪吗?”齐元振冷笑着问道。
还没等王小波答话,衙门的役卒慌慌张张跑上堂来,喊道:
“老爷,老爷,不好了,乡民把县衙门围起来了!”
“什么?”齐元振大吃一惊,噌地从凳子上跳起来。大堂正对着府门口,只见成群的农民手里拿着铁锨铁铲锄头叉子,嗷嗷乱叫着冲进衙门,朝大堂扑过来。齐元振陡然大惊,刚抬腿要走,被王小波一个箭步蹿过去劈胸揪住,叫道:
“你还想跑?”
“你你你们想干什么?”齐元振吓得两腿直打哆嗦。
王小波倏地从背后掣出一把钢刀,恶狠狠地说道:“我想提前给你娘做寿!”只听“噗”地一声,钢刀已经捅穿了齐元振滚圆的小肚子,齐元振“啊呀”惨叫了一声,身子一挺,仰面摔倒在地上。
冲进来的老百姓满院子乱撞。差役们见到此状,抱头乱窜,有的被乱叉戳死,有的跪在地上捣蒜般磕头求饶。这些百姓一个个像红了眼的豹子,拥到后院,把齐元振的老母和几个女人孩子拖到天井,不由分说,都结果了,甚至连那条汪汪狂吠的大黄狗也被乱棍打死。另有几个汉子冲进大堂,将齐元振肥胖的尸体拖到前院,怒不可遏的乡民在他身上乱踩乱跺,众口齐骂:
“狗官!狗娘养的龟儿子!”
“操你十八辈的祖宗!”
“你娘个屄,吃得多肥!”
“……”
不知是谁狂吼了一声:“把这狗官的肥肠子掏出来点天灯!”
众人齐声和道:“好好!点天灯!”目光齐刷刷投在手执钢刀的王小波身上。
王小波一步跨到齐元振身边,把他的衣裳挑开,然后狠狠地把刀戳进他的腹部,随手一割,齐元振腹腔迸开,白花花的肠子滚了出来。两个手拿铁叉的汉子戳住肠子绞了两下,狠命一拽,只见肠子连着肚子,叽里咕噜被拖出了腹腔。王小波从怀里掏出那包寿礼钱举过头顶,吼叫道:
“乡亲们,父老们,齐元振这辈子最喜欢钱,今天就把咱全镇老百姓这点心意塞到他肚子里,免得他到了阴间还跟咱们索钱花!”说罢解开布包,几百枚铜钱哗哗啦啦地掉进齐元振的腹中!
这一幕痛快淋漓,所有百姓都拍起了巴掌,高声叫好。牟进登上堂前的台阶,用力朝人群挥了挥手,喊道:
“乡亲们,今天是咱们起事的头一天,大伙儿都看见了,如今的彭山县归咱彭山的百姓所有了!可是在朝廷眼里,咱们都是犯了死罪的叛贼了,咱们不怕!索性就和官军血战到底!只要众人心齐,咱们就能重建大蜀国,把朝廷派来的贪官污吏全都杀光!乡亲们静一静,让咱们大首领王小波说几句话!”
王小波两步登上台阶,扯起嗓子喊道:
“父老兄弟们拥戴我王小波做你们的首领,我豁出命去,也要为咱蜀中的老百姓打出一片江山来!从今以后,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眼看官军就要来杀我们,我们得武装起来,去杀他们!刚才牟军师说得好,人心齐才能泰山移。现在我命令牟进为军师,李顺为大将军,张余、杨广为将军。乡亲们,弟兄们,咱们先把粮库和兵器库打开,大伙儿吃饱了穿暖了,拿上武器去跟官军拼命,千万别怕死!万一谁死了,我王小波对天发誓,我养你一家老小一辈子!”
李顺在人群中狂喊了一声:“兄弟们,走,开仓去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三回 寇枢密屈遭贬谪(1)
事态的发展超出王小波和牟进最初的想像,听说城关百姓杀了知县齐元振,整个彭山县百姓齐声响应,不等王小波前去劝服,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先自拿着铁锨铁铲汇集到县城,四五天时间,竟汇聚了一万多人。王小波见自己的队伍声势甚壮,非常高兴,不时与牟进、李顺等人分析敌情。按王小波的意见,不如趁热打铁,直接往北攻打新津、双流,进逼成都府。牟进劝告他说:
“眼下虽然开了粮仓,可武器还十分不足。单靠铁锨铁铲,是无法和官军对抗的。牟某之见,不如趁官军不备之时,南取青神,回攻眉州,待声威再壮,器甲精强,再攻成都不迟!”
“这叫以退为进!”李顺赞成牟进的意见。
王小波笑呵呵地对几个人说:“那就依牟军师的方略,明天分两路南下,绕过眉州城,到青神县去过他娘的元旦!”
“牟某认为绝无问题!”
齐元振的马如今变成了王小波的坐骑。这几天彭山百姓横扫豪绅,不但劫夺了许多钱财粮食,还得到几十匹马,李顺、杨广等将军都披挂起来,勒马率军,一副威风凛凛的气势。天刚拂晓;一万多义军便上路了,由于官军毫无防备,次日午间,左、右两军双双抵达青神县城之下。青神县令从来没见过这等阵势,登城一看,两条腿先软成了面条儿。派人到眉州求救?怎奈小小一座县城,被围得铁桶一般,连苍蝇也飞不出去了!
营帐扎好,王小波问牟进道:“军师,下一步咱们如何攻打?”
牟进胸有成竹地说道:“青神县令也是个敲骨吸髓的恶鬼,老百姓恨之入骨。见我大军围城,用不着咱们动手,城中百姓自会开门迎降,大将军姑且耐心等待!”
王小波将信将疑,又看了看李顺。李顺竖起大拇指说道:
“牟军师是当今诸葛亮,当年连剑门关都能攻破,今日何愁一个青神县!我看咱们先围他两天,再不投降,攻城不迟!”
“也好!”王小波点点头,吩咐李顺:“传令各军,炊火做饭,胡吃海喝!”
第二天整整一天,青神县城内毫无动静,城外却像煮沸了的锅。青神县的老百姓听说王小波义军来围城,有的三五一伙,有的成群结队,有的是父子兄弟倾家而来,到傍晚点兵时,起义队伍又扩充了好几千人。李顺将这些丁壮分别编入各军,挑选了几个精壮者命为小校。众人个个摩拳擦掌,单等攻破青神城,将县令千刀万剐,煮熟了喂狗。
果然不出牟进所料,就在这天的深夜,城门突然被打开,从城里涌出不少百姓,大呼小叫招呼义军入城。牟进见状,立即下令大军入城。城中的百姓一多半没睡,见义军冲进城来,不少人举着火把夹道欢呼。李顺挥师冲到县衙时,青神县令已经一条素绢,吊死在府里!晓色已开,这一天恰好是淳化四年的正月初一。王小波命人四处张贴告示,大意是说义军专杀贪官,不扰良民,百姓们可以放心地庆贺佳节。有抢夺市肆者,杀无赦;有愿意跟随义军转攻眉州者到县衙报到。告示一出,市井依然,偶有几个惯偷之徒被义军擒获,当天便被拉到城外磔死。
为了显示与民同乐,王小波命部从在县衙前摆下宴席,酒库里的酒都被搬了出来。县城里一些大户忙不迭地送来猪羊鸡鸭,这个年节对于王小波、李顺、牟进乃至全体义军士卒来说,都是最丰盛的一个元旦。众人满饮大嚼,衙内衙外闹翻了天。王小波的脸已经通红,身边的杨广晃悠悠地举起杯,问道:
“大将军,你你你说这些龟儿子大户该不该杀?”
没等王小波答话,牟进先劝阻道:“这些人固然可恨,可杨将军不要忘了,咱们现在的主攻目标是官府里的贪官。等咱们拿下成都建了蜀国,让蜀中的百姓个个都变成大户,那才能受拥护!”
“牟军师言之有理!”王小波大声说道。“本将军的意见是让大户每家都出丁参加咱们的队伍,这么一来,他们就和咱义军穿在一条线上了,有粮出粮,有钱出钱,齐心合力对付官军,对付贪官污吏,劲儿不是更大吗?不过有一条:日后敢有私通官府的,不论是大户还是平民,格杀勿论!”
“大将军,牟进之见,兵贵神速。咱们不能在青神待得太久,得赶快出兵眉州,打他个措手不及!”牟进十分冷静地为王小波献策。
“牟军师想什么时候出发?”
“今天夜里!”牟进口气坚决地说。
王小波寻思了片刻,一拳砸在桌子上,叫道:“就今天夜里!”说罢又吩咐李顺、杨广等人:“喝痛快了没有?喝痛快了就撤席,分头都去整顿队伍!”
当夜子时,大队兵马从青神县城里开了出来,虽然大部分的士卒依旧穿着庄稼汉的旧衣裳,手里拿的还是平常的农具,但两县一下,好几百人成了骑兵,更多的人操起了大刀和长枪。所有军士头上都扎裹一条红布,表示流尽鲜血也要和官府血战到底。眉州离青神不过百里,义军开到眉州城下时,天色刚刚过午。
眉州知州都民原已经得知彭山县出了事,但他不相信几个农夫能闹腾多凶。直到青神被义军围困,他才感到事态严重,找来州钤辖王大明商议军事。眉州虽然不算大州,但州里也驻有一千精兵。王大明听都民原说草寇滋事,一副不屑的口气:
第三十三回 寇枢密屈遭贬谪(2)
“都大人五品知州,还怕几个田夫野老不成?”
“蜀中人一向刁蛮,真闹出事来,朝廷面前怎么交待?”
王大明呵呵笑了起来,说道:“都大人此言不错,你头上有乌纱帽,我头上有银兜鍪。为保住咱们项上人头,末将和都大人同心协力,如何?都大人说吧,贼寇在哪儿?”
“听说为首的那个贼寇叫王小波,已经把彭山县令杀了。”都民原此时还不知道王小波又攻下了青神县,忧心忡忡地说。“唉,那齐元振做事太过,弄得人人痛恨!”
“都大人和末将可是为官清廉啊!”王大明接口言道。“这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王小波憎恨齐元振,总不至于攻掠州县吧?”
都民原摇摇头道:“那可说不好,这群贼寇杀红了眼,还管什么都大人王大人?”
“哈哈!”王大明站起身来。“都大人过虑了,唉,晌午饭还没吃呢!要不,末将请都大人到敝府喝酒去?”
都民原还没答话,衙吏慌慌张张地跑进厅来,拱手禀道:
“二位大人,反贼的人马已经到了州城之下!”
“啊!”都民原惊得差点跳起来。“这么快?”他快步在厅里来回走了两趟,朝王大明摊开双手,问道:“王将军听见了吧?本州现在该怎么办?”
王小波这么快围攻眉州,也大大出乎王大明的意料,但他仍旧没把此事看得有多严重,对都民原说:
“都大人不妨先安抚州民,末将到城上看看去!”
吊桥早已收起,城头响起一阵又一阵报警的号角声,王大明带着几个小校朝城门走去,只见路上的行人开始四散奔逃。他走上城头朝外一看,好家伙,黑压压成群的人马正在城外忙着扎营!王大明原是宋朝大将李守节的部下,年轻时跟着李守节攻打后蜀打过恶仗。看了一会儿,便察觉出王小波人马虽多,但纪律松散,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心里有了些底,轻蔑地笑了一声:“找死!”朝小校招了招手:“走,回去集合队伍!”
眉州兵虽然不属于禁军而是厢兵,但大部分是川西山区人,个个都是亡命之徒,再加上王大明平时训练有素,很快集结起来。王大明想在都民原面前干一手漂亮活儿,故而骑着大马直奔州衙正厅。都民原没在,衙吏说他刚回后府去了。后府就是都民原的府第。王大明也不多想,把马往厅旁槐树上一拴,便大步朝后府奔去,刚刚进院,便听见女人啼哭的声音:
“老爷呀,快带我母子们逃出去吧!”
接着是都民原的声音,和他平时说话的声音不一样了,有些发颤:
“贼锋正盛,怕是逃不脱了!”
女人呜呜地哭泣不止。王大明忍不住喊了一声:
“都大人!”
“哎哎!是王钤辖?”都民原连忙从屋里走出来,一只手还在抹眼角儿,看样子他刚才也陪着夫人哭得不善。
“都大人,末将登城看过了。贼众虽多,散乱不堪,没什么可怕。都大人加意安抚州民,击贼的事儿,交给末将就是了!”
“哦,州民?对对,安抚州民!”都民原如同大梦方醒。刚才和王大明分手时,他什么也没顾上,径直跑回家里来了。此时听王大明说他去杀贼,这才定住了神,想起安抚百姓这个茬儿。“好!本州这就交代诸曹参军在城里张贴告示!”
太阳开始偏西,王大明再次登楼瞭望,见城下的义军士卒或在起火饮饭,或在夯扎营帐,乱哄哄的全无章法。他急速下了城,朝集结在城门内的士卒们说道:
“分成两队,把贼寇冲成三截,让他们首尾难顾。凡能杀的,统统杀死!”
“钤辖大人放心,管叫贼党有来无回!”几个军校齐声答道。
王大明朝军校挥挥手:“出城!”
王小波的队伍把营地扎在北门外,一字排开。正中一顶军帐里,王小波、李顺和牟进正在商议如何攻城。
“去年九月我刚刚来过眉州,西城护城河修得很窄。照我的意思,咱们先攻西城!”杨广率先开口说道。
“眉州可不比青神县,城里有不少军队呢!”李顺持谨慎态度说了一句,又瞅瞅牟进:“军师的意思呢?”
牟进一直在考虑如何攻城,但眼下一无云梯,二无炮车,三无硬弩长弓,攻城的确很不容易。沉思片刻,说道:
“牟某分析,眉州有军队也不会多,见我人多势众,未必敢出城。我意以为不妨采取围困之策,慢慢寻找机会。”
“那不行!”杨广当即反对道。“万一朝廷派官兵来救眉州,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
“杨将军说得有理!”王小波也觉得长围不是办法,但又想不出更好的主意。一时间众人哑然。正不知如何时,一个汉子跑进帐来大叫道:
“不好了,官兵杀出城了!”
几个人争先奔出军帐,见眉州城里果然杀出两队兵马,铠甲刀枪在夕阳下闪着晶光,狂喊着朝义军大营奔杀过来。
“快!快整军迎敌!”王小波大吼一声。李顺、杨广等人纷纷跑开,王小波和牟进迅速骑上马指挥迎敌,无奈这些没经过训练的士兵们听说官军来杀,慌乱起来,尽管李顺等人狂呼乱吼,还是迟迟不能成列。眼看王大明等飞马冲了过来,不少义兵不敢抵抗,丢下锄头镐头纷纷逃窜,李顺勉强整好从彭山带来的子弟兵,列成长队迎击官军。子弟兵也有些骑马持刀的,但刚刚弃农为军,不习战法,经不得王大明一阵冲杀,顿时人仰马翻,其余一两万人瞬间被切成了好几块。王小波手执一柄长刀,与牟进夹马迎到王大明面前,吼道:
第三十三回 寇枢密屈遭贬谪(3)
“下马投降,饶你性命!”
王大明大笑道:“无知草寇,也敢出此狂言!”说罢一枪刺来,王小波用刀一挡,回手又是一刀,幸亏王大明躲闪及时,否则凭这一刀的力气,真会把王大明拦腰砍断!王大明勒马退了数步,见后面又拥上一股士卒,于是重整衣甲,冲到王小波马前,与王小波、牟进大战起来。此时官军越战越勇,义军被砍倒挑翻的越积越多。牟进将王大明击退后,冲王小波喊道:
“大将军,不能恋战,快快传令后撤数里!”
王小波见义军已然溃散,大叫一声:“天丧我也!”拨转马头朝后退去。牟进赶过去劝道:“大将军不必气馁,退兵只是避其锋芒而已,不可言败!”说着拍马奋蹄前后高喊:“勇士们,后退十里!”
这场鏖战一直持续到天黑。王大明见义军退去,也不追赶,命军士击鼓收兵,回到城里。义军丢下上百具尸体,退到了眉州以南的石佛镇。一路上有哭的,有骂娘的,也有吓破胆想溜号的。牟进见军心渐散,凑近王小波说道:
“当今之时,气可鼓不可泄,一旦解体,将士们谁也活不成!大将军,停下士伍,劳军鼓气吧!”
“军师所言极是!”李顺从旁插嘴。
王小波勒住马缰,迟疑片刻,吩咐李顺道:
“传大将军令,原地停下!”
士卒们不再成伍,一圈又一圈地把王小波、牟进等人围在中央,几千双眼睛投向他们的大将军。月光很暗,王小波身旁的士兵们燃着几十枝火把,明如白昼。
“我的好弟兄们,我的父老乡亲们!人生天地间,七尺男儿身,打一个败仗就害怕了?就想散伙了?就想回家搂老婆抱孩子去了?我告诉你们:如今咱们都是反贼,只要一散伙,官府会把我们都杀了,一个也不会剩下!与其那么屈死,何不团结一心和官府斗,斗他个天翻地覆,打出一片新天地来,让咱老婆孩子、老爹老娘都过上好日子,不好吗?”
牟进接着说道:“弟兄们,我牟进是打过仗立过功的人,是彭山县的主簿官,不缺吃不缺喝,如果再巴结巴结官府老爷,兴许也能升个县令。可我为什么扔下老婆孩子跟着王大将军出生入死?我是看着弟兄们一年到头缺衣少食,累死累活,老爹老娘死了,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我心里难受啊!我一心想和弟兄们、乡亲们一道,重新打出个大蜀国来,到那个时候,你们都是功臣,都是公卿将相!咱们一定得坚持下去,绝不能灰心丧气。今天吃个败仗没啥,胜败乃兵家常事嘛!我刚才和王大将军商量过了,咱们先回青神去,到熊耳山、北界山扎下根,打造器甲,以利再战!弟兄们,鼓起勇气来!”
牟进出的这个主意,不仅留住了义军士卒,而且为义军的发展壮大、转危为安确立了一条正确之路。义军从石佛镇回到青神后,将一半的军队和粮米转移到县西的熊耳、北界山中,利用那里的竹木资源,打造战车、云梯,制作炮弩和竹箭;另一半军队留在青神县,习练刺杀格斗,天稍暖和时,又派人到西番去置办军马,几个月后,义军数量不减反增,扩大到三四万人。与此同时,眉州知州都民原跑到成都,将王小波等人造反的事报告了成都知府吴元载和转运使樊若水。这吴元载是从秦州调任成都的,他是军人出身,所以在成都这几年里,动不动就抓人杀人,成都人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按吴元载的意见,发支大军把王小波剿灭算了,可樊若水却认为几个草寇杀人放火,值不得小题大做。况且眉州钤辖王大明已把贼寇赶到山里去了,再派几个人到彭山和青神收拾收拾残局也就罢了,免得闹到朝廷知晓,得不偿失。吴元载摸不清王小波义军现在还有多大余势,不便张皇,于是顺水推舟,派了两个人分别去任彭山和青神两县的县令。派到彭山的那一个啥事儿也没碰见,青神新县令刚进县城不到一个月,便又被义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弄死了。至此为止,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