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孙子兵法说什么-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凭借更大的实力,投资更好的项目;三、股价高涨,配股增发,继续壮大。这么一来,原来的土鸡变成了凤凰,不用打,不费力,人来了,钱来了,票子、车子、房子,什么都有了,“全”了。
再看看失败者,往往考虑问题不全面,收购想法是好的,但是分不清楚收资产,还是买负债。再一盲目,资产没买到,债务倒是一大堆。结果,盲目的结果很残酷,没房、没车、没设备,没人、没钱、没资源,倒霉透顶。这还不算,你收购了,原来的老相好都来了,要钱的来了,追债的来了,能伸手的都来了。这时候,你没有选择。好算盘打不成,还要准备着输血。可惜,后悔晚了,买卖亏了,全是烂账,彻底“破”了。
所以,资本是潇洒,但是并购需慎重。否则收了“全”,也有了“破”,算来算去不值得。
要说最该好好理解“全”和“破”的,是当年的日本侵略者。想当年,他们是风光了一阵子,从东北到华北,从中国到东南亚,满处尽插膏药旗。可时间长了问题出来了,特别是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占领了那么多地盘,每次扫荡总是没什么成果。仗是打胜了,可村子里永远是没人、没粮、没钱、没武器。来中国人家就是找资源的,你什么都不给人家留,人家还要养一大堆兵,怎么养?
这时候日本学生糊涂了,明明自己有一个村子,又占了一个村子,人口、粮食、资源加起来,应该1+1等于2啊,为什么到了中国就是小于2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日本学生们想了足足8年,最后美国老师终于看不过了,打了下课铃。这样一来,日本学生惨了,本来到中国是想一概全吃的。但结果,1+1等于几愣是没算出来,交了白卷。可惜,“全”没出来,还差点破产,失败啊!
新东方的全胜(1)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感叹,“全”确实是高,但要实现“全”也确实不容易。就说打仗吧,你想“全”,但打仗就要死人的,怎么“全”啊?
不打仗当然就“全”了!所以,孙圣人接着说了,要想实现“全”,方法是有的,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即有本事自己不动手,让对手甘拜下风,自动缴械投降,那才是最高明的!这可能吗?当然!
话说近年来,笔者曾服务过某项目。要说此项目,颇有创意,绝对算得上一次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跨国婚姻。此次联姻,外方的一头是某海外教育基金,中方的一头是国内某银行机构,联姻之后诞生了很多产品,其中最有看头的当属留学生专属会员联名信用卡。
别看这卡小,但它颇有能耐。
第一,它是全能选手。既能实现国内外金融结算,让交学费、买机票之类处处花费无忧;又能身份识别,尽享全球24小时顶级健康保障、安全救助……总之,卡小能耐多。
第二,跻身名门。很多人都知道,国内留学这碗饭玩的就是口碑,但偏偏干这行的不注意创业形象,弄得从始至终,口碑很差,资源极匮乏。想改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个圈子里口碑好、有头有脸的家伙联姻。这么一来,品牌效果极速提升,从此身价陡增,跻身名门。那么找谁联姻呢?经过缜密分析,对象锁定在中方的银行机构。要说咱们国内的银行机构,什么都缺,就不缺劳苦大众几十年如一日无偿给予的信赖、口碑。于是,本着多子多福的愿望,没多久,两头准备联姻了。
要说这样的联姻,国内外都是大事,再加上是第一次。为了联姻成功,媒婆一次次地开会,专门讨论这次联姻的可行性。在一次研究会上,有人问本媒婆:联姻好,非常好!但如果新东方和中国银行也学我们联姻了,人家父母都是英雄,孩子将来肯定也是好汉,我们怎么办?
老实说,这么一问,我当时就傻了。会后,赶紧拽住那位老兄,语重心长地说,老大,如果新东方和中国银行业联姻了,怎么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放弃!
那老兄听了,也傻了,我赶紧解释。新东方是国内最有名头、最有实力的教育界人士,中国银行更是国内最财大气粗的金融机构。不说别的,光人家的金融网点就上万个,每家出一个人,就踩死我们了。如果这两家联姻,结果肯定是强强合作,孩子不弱。真那样,我们就算了。谁让人家实力太强,我们太弱呢。
话又说回来,现在我们的联姻还没成,如果哪天新东方和中国银行真的也学咱们联姻了,而且又为了婚礼上档次特意做了婚礼公关、发了婚礼广告,那我们就真的不用忙活了。这种事情没法争,人家实力太大了,优势太明显了。碰上实力这么强的人,只有放弃!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要提醒诸位,人家新东方才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有他可以这么做,因为人家有这个资格,有这个实力。我这个媒婆当时倒想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呢,但说出来那就是笑话。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现在世界各国的时髦词汇,我们自己没光大,人家国外的学生早给光大了。这也不奇怪,大环境下逼的啊!地球人都知道,现在已经是热核兵器时代了,想打仗吗?有人想,但不敢了。搞不好,人类现在拥有的核力量,让大家一起玩完。所以想打的、不想打的都困惑了。那就找个更好的国家战略吧,这种战略应该足以指导人类走向美好的发展。
新东方的全胜(2)
从西到东,当很多国家不约而同看到《孙子兵法》的时候,都震撼了。他们想不到,2 500年前的孙圣人已经把方案拿出来了,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它正是世人迫切需要的一种战争的最高指导战略,一种最高的国家战略。
###
从惠普到盛大,不战而胜
既然“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么牛,我们怎么做到呢?在讲方法之前,孙圣人先告诉我们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有层次的,分别是“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想不动手就让人就范吗?容易!搞清楚你的策略和层次。分别是“伐谋”“伐交”“伐兵”“攻城”。
先说“上兵伐谋”。孙圣人说想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的方法是“伐谋”。为了深入理解,我们说说惠普公司的故事。话说很多年前,惠普公司诞生了一款打印机。
那时候人穷,所以诞生成本也不高,算了算总共300元。但再怎么也是身出名门,所以,要推向市场就得有个好价钱。这时候,问题出来了,有人说1 500元,毛利1 200元,高利润,高开高走,这样才是名门的样子;又有人说,500元,200元毛利,现在人穷,别太黑,少赚点。
于是,双方就要理论了,到底谁有理?后来经研究发现,定价1 500元,虽然毛利高,但是不得人心,肯定会有很多伺机捣乱的小公司会来搞鬼。到时候人家一看你惠普的成本也就300元,人家虽然成本高,1 000元,但离惠普1 500元的市场价还远着呢。所以,人家肯定干了,也卖1 500元。这么一来,惠普虽然利润大了,但竞争压力更大啊。新产品一入市,就将遭全场轰炸。价格战、口水战,单笔收益是大了,市场份额却小了,累不累?能撑多久呢?
再看500元的定价,老实说这是良心价,就算有人回去研究,看到惠普的真诚,也会被感动。惠普成本300元,咱们砸锅卖铁成本1 000元。人家惠普良心价500元,我们怎么比?2年后我们倒是成本低了,800元,但人家更低了。5年后,我们倒是500元了,人家产品也淘汰了。在良心价面前,怎么争啊,干脆别争了。这么一来,惠普产品如以良心价上市,独此一家,无人争锋。
就这样,惠普经过了痛苦的比对,最终下定决心,做人就要做个好人,放弃昧心的高毛利,产品就要良心价,以500元上市。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如上面的分析,同一个产品因为价格不同、计算分析不同,结果大不一样。要么你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小部分高额毛利,战斗不息,最终累死;要么在垄断市场,独享清福,坐拥稳定财富。一个是与人争,一个是与己争。一个价格谋略,就回避了惨烈竞争,值得!这就是“伐谋”,惠普以此实现了“上兵伐谋”,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接着说“伐交”——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第二好方法。为了好理解,我们说说宝马公司的故事。
话说N年前,日本一家汽车公司野心勃勃,打算进入欧洲市场,进攻目标直指宝马公司。宝马公司闻讯急忙召开内阁会议。当时有好战者建议:“日本进攻咱们,我们也进攻他们,倒要看看谁行!”不过,宝马是留着贵族血的,怎么也是高档轿车,领袖级人物,人家出招怎么会这么粗鲁呢!于是有高人出来说话:“用不着动手,听闻日本公司每次入欧,都会拉当地人入伙,先培养个伪政权,构筑所谓的桥头堡市场,之后再伺机进攻。我们只需解决了那个‘卖国贼’即可。很简单,找他们谈谈,无非是利益,我们给他更大的利益,这一切容易。”
新东方的全胜(3)
这就是高人的谋定而后动!找个说客而已。真不知道吃了二战亏的人为什么还总是记不住,历史无数次证明:伪政权永远是靠不住的。于是没多久,日本公司发现,桥头堡叛变了,摸不着头脑的日本公司只好罢兵,所有的战略方针、市场推进计划统统落空。
回顾精彩片断,宝马不愧是宝马,高贵血统的人动口不动手,动动脑,仅凭谈判就直取对手桥头堡,逼得对手未打先输、打道回府。这就是“其次伐交”,“不战而屈人之兵”!
再说“伐兵”,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第三好方法。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说个盛大公司的故事。
盛大,赫赫有名!说起陈老板的发家史,网迷们更是无人不知。陈老板早年做代理,之后搞开发,代理做得有声有色,公司办得越来越火。不过,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有一年就出了怪事,诉讼不断。谁告谁啊?说出来怕人笑,韩国的游戏公司告盛大。其实常人也理解,看人赚钱了,有人眼红了,分点钱,谈谈吧。再谈不拢,就告吧。
所以,这一年成了盛大官司年,陈老板头痛得要命。不过,惹急了,兔子都要咬人的。最后盛大急了。你有诉讼,我有钱。你这个孩子不懂事,我找你爹娘去。后来大家都知道,盛大愣是找了游戏公司的韩国股东。收购!从此,盛大、韩国股东、游戏公司成了一家人,你还告什么!
盛大也做到了。大军团作战吗?免谈!咱们来点有技巧的,当面佯攻,背后玩阴的。只见小股兵力直捣老窝,兵不血刃,结束战斗。“其次伐兵”,“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最后说说“其下攻城”。孙圣人说如果前三种都做不到“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就只剩下攻城了。注意,都“其下”了,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搞市场的时候,笔者有一句口头禅,能合作联盟的,就不要公关推广;能公关推广的就不要广告促销……没办法,打广告太费钱,真到了非打广告时,多半是黔驴技穷,惨不忍睹。
要知道,这可是深受孙圣人影响,因为他老人家说了“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也就是说,你当将军的攻城攻了半天也打不下来,别的本事没有,发火的本事倒有。你急了,下令有口气的全上,“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但你急不要紧,当兵的跟着倒霉,城不但打不下来,而且死伤惨重。“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惨啊!这就好比今天当主管的出不了业绩,不好好检讨自己,还到处发火。到时候,也不顾忌了,像疯子一样到处乱指挥。结果怎么样?还是没业绩,而且钱花完了,士气没了,下属的心也凉了。这就是灾啊!
所以,城不是乱攻的,广告不是乱打的。能合作就不要公关,能公关就不要广告,广告打出去,数千万花出去,还没效果怎么办?那就是灾!
今天的主管不要看到消费品打广告,就跟着学烧钱。那是没本事!记住,烧钱是有钱人的游戏,穷人玩不起!总有比你更富的人,你今天3千万打出一个月的知名度,明天就有人出1个亿换来一整年的影响力。试想想,哪个标王不是要钱的,哪个没钱了还是人们心中的标王?所以,务点实吧。打仗也好,做企业也好,没有点实力不行啊!
这年头,没实力就免谈,什么“伐谋”、“伐交”,连攻城的层次都不够资格,就更别想什么“不战而屈人兵”了。所以,归根结底,不论你是哪个层次,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得有个前提——实力。
新东方的全胜(4)
###
伟大的路易斯安那并购案
说完“不战而屈人兵”的层次,孙圣人紧跟着对“全”、对“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了一个高度凝炼总结。原文曰: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好一个“全”啊!孙圣人说用“全”的思路想问题、争天下,就可以做到兵不血刃,打人不动手,占了便宜不出钱,“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动脑子、想办法的精髓啊!
请看精彩案例奉献。
话说1803年,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国务议政大厅内人头攒动、言辞激昂。与会者都是大人物,除了众议员,还有以起草《独立宣言》闻名的杰弗逊总统。会议主题是邻里关系恶化,怎么办?说到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关键的历史知识。
知识点一: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建国时13个州,领土约80万平方公里。到1803年,地盘终于大了,230万平方公里,但离现在的美国还远着呢。
知识点二:1803年的美国是个尊重经济自主、提倡创造、鼓励开放的国家,但贸易活动多了,和当时的左邻右舍不免有点摩擦,而且越来越多,其中闹得最凶的要数西边的邻居——法国人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
知识点三:路易斯安那本来不是法国人的,是1800年的时候,拿破仑仗势欺人硬从西班牙人那里抢过去的。有人抢就必然是块肥肉,要知道路易斯安那坐落于密西西比河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湾,有260万平方公里,比当时的美国还大,没人抢才怪。
现在问题出来了,路易斯安那是邻居,但当地的主人法国佬和美国人素有不睦,现在冲突升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是打还是和,还是任其自由发展?
这时候有人说了:“总统啊,西边的贸易一直搞得热火朝天,每天进账不错,我们收我们的钱,管那么多干吗?如果真的闹翻了,动起手来,我们和土著人、当地法国佬都好不了。我看,咱们是自由国家,邻里冲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然产物,应该尊重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要动不动武力干涉,我相信上帝会有一只无形的手来帮助我们。”
听听,多标准的自由经济进化论。不过,美国是个开放国家,所以什么人都有。有人又说了:“总统阁下,虽然西边的邻居不归我们管,但他们每年的GDP、经济贸易却有美国的利益。我们不是干涉人家主权,只是管好自己的利益。和土著人、法国佬谈谈吧,本着互赢互利的原则,签个多边协议联盟,利益分享、统一关税、统一货币多好!”
估计这就是很多国际政策的雏形了,但这还不是最狠的,因为有人又说了:“总统大人,从长远考虑,美国应该资助西边的土著人。我们不要钱,换换东西就行,比如给他们粮食、武器、军火,换他们的烟草、棉花、黄金……土著人一直对法国佬不满,有了我们的资助,一来感谢美国人民,二来到处武装暴动、反抗法国佬。远处的拿破仑皇帝正打得热闹呢,管不过来。到时候,远亲不如近邻,法国佬会来求咱们,我们正好收渔翁之利……”
够高吧,但最高的是下面的一位:“总统阁下,就在最近,拿破仑皇帝的2万大军刚刚全军覆没。他现在缺钱、缺人、缺精力,这边的邻里纠纷他是肯定不会管的。美利坚合众国倒是可以派个能言善辩的人,对拿破仑皇帝诱之以利,把邻居的地干脆全买下来算了!这样一来不动一兵一卒,邻里纠纷也平了,土地也扩张了,符合长远国家利益啊!”
新东方的全胜(5)
相比前面的,这一个才是真高啊!不用动手,趁人家缺钱、缺人、缺精力,只要出点钱,就可以买下几百万平方的土地,又可以平息邻里关系,继续发展GDP……这买卖绝了!这正是“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这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全”的境界啊!
这么好的事情可能吗?这时候有人问了,你一厢情愿吧,你怎么知道拿破仑皇帝会廉价甩卖?他可以抬高价卖,也可以不卖。
对于这个问题,人家早有准备,答:“拿破仑皇帝是个思维缜密的人,他一定知道如果美国、英国结盟,在殖民地开战,那法国就多了一个敌人,反法同盟则多了一个朋友。到时候,路易斯安那这个天高皇帝远的破地方,早晚落到英国手里。与其这样赔了,不如卖给美国。而且买卖一成,少了个敌人,多了个盟友,还能迅速筹军费,大利啊!”
又有人问了,美国当时也是个穷国家,连工资都付不起,东西再便宜,也没钱啊!
钱的问题,人家也早准备了,说:“没钱不要紧,我们可以国家担保,找巴林银行借,大不了发行国债、上市交易、开发金融衍生产品,让全世界来买单……等GDP上来了,地皮贵了,资本市场活跃了,虚拟经济繁荣了,还愁没钱还?大不了开白条,赖啊!更何况有价证券本来就是白条,价格起落,说不定到头来还赚钱了。最差最差的情况,有人捣鬼,银行倒闭了,还不用还了。总之,这笔买卖,不用自己出钱,不用动手,‘全’了。”
于是没多久——1803年4月,美法签订和约,美国从法国购得260万平方公里土地,总价8 000万法郎(当时约合1 500万美元),每平方公里的价格不足5美元(合现在2?郾5元人民币1亩地),邻居的地全都便宜给了美国。而这次并购也被后人盛赞为“伟大的路易斯安那并购案”。受此影响,未来10年间,美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西扩运动,手法同出一辙。至1945年,美利坚合众国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并购重组、货币战争,完全跻身世界强国。
高!打人不动手,不用花钱,不用兵,不用力,平了邻里矛盾、又搞活了经济、最小的代价领土长一倍,天下的好处占尽了,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典范,“全”了。正应了孙圣人的总结——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说到这,想必诸位已经完全理解“全”了。
想学吗?说难也简单,简单到笔者把“全”的奥妙总结为三点:看得全、看得高、看得远。也就是当高管的、当领导的要有一个境界、一个战略意识。一、看得全,从微观到宏观,心里装着你我他;二、看得高,站在地域的高度、国家的高度、世界的高度,君子要识大体、顾大局、胸怀天下;三、看得远,想过去、想现在、想将来,与时俱进、有点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
今天的人不得不感叹、孙圣人竟能站在这么一个高度、境界上考虑问题、考虑战争。2 500年前,他老人家第一次宣告穷兵黩武的定义结束了,战争的意义在于生,在于全;老人家第一次诠释了人类的终极意义,第一次树立了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最高理想是什么。
所以,小小一个“全”字蕴含了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的智慧、境界、理想。这境界、理想不仅属于军事,也属于经济、竞争、社会,属于任何一个人类领域;它不仅是中国人,也是整个世界智慧文明的巨大遗产、巨大财富;它不仅指导了过去,指导着现在,还必将继续引导人类世界的未来!
新东方的全胜(6)
用兵的前提,十人打一个也算能
讲到这里,谋攻篇中最壮观美丽的篇章已经说了一大半,下面孙圣人接着说战争的用兵法则,这个法则也正回答了一个问题——想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崇高境界、伟大理想吗?得靠实力!看看战争的用兵原则吧,看看自己的实力吧!
原文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如果你真的实力很强,那就“十则围之”,十个人围住一个人,可能真的不用动手。你要什么说个条件吧,人家好汉不吃眼前亏,肯定都给。有实力,围一围就够了,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实力不够,退一步讲,你就5个人,围恐怕不好使了。不过你还是有实力的,那就“五则攻之”。动手吧,不出意外的话,你也花不了多大力气,还是可以轻松取胜的,也算是牵强的不战而胜吧。
若5个人你也没有,就2人怎么办?那就声东击西,“倍则分之”。一个说掉钱了,另一个乘人不备抢钱包。坏人都是这么干的,基本上屡试不爽。不过这也要点实力,需要协同作战。
若2个人你也没有,只有你一个,甚至实力还可能不如人家。那没办法了,实力没有优势,就只能“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跑吧。
其实,孙圣人说得够明白了,打仗对阵方式很多,真有实力,就不用打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实力不是非常强,又说得过去,那就不妨动动手,反正取胜也轻而易举。如果实在太弱的话,就跑吧。总之,用什么招数,关键看实力,实力是前提,决定一切。
今天的老板,也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实力是10还是1,是少还是不弱?一定看清楚,不要掉进“不战而屈人之兵”陷阱里!现在谁都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好,既然老祖宗说得这么好,有人就拼着命地要赶紧实践!结果一着急就忘了前提条件了。没实力,想不战而胜?没门!
说到这里,就可叹了。因为今天的中国不乏大企业,但再大能有多大?和世界大企业比,人家是骆驼,我们还是兔子。兔子每天要吃草要喝水,骆驼十天半月不吃不喝照样没问题。所以,论生命力、论实力,有悬殊啊!你让兔子拿什么和骆驼争?想不战?那是自找死路!
没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天下最美的陷阱。
我们不是宜家家居,进入中国可以一赔赔三年;我们也不是早年的可口可乐,为了培养市场,可以常年不要利润。今天的中国,有哪个敢站出来说未来3~5年为了培育市场,可以不盈利?从前有几个,但都成先烈了。所以,做老板的要看清形势、看清自己,没有实力的话,老祖宗的理想说说可以,做还是算了。
有个地方要提醒大家了,孙圣人说“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人不要打赢了一次就骄傲,要知道强弱是相对的。你说自己有力气,那要看和谁比,比6岁孩子你强,比奥运冠军你就弱了。想当初,大清的军队*起革命军也算是好手,但碰上洋人次次完蛋,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今天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除了和对手比,还要重点说说实力和机会的匹配问题。要知道,机会来了,实力不够,照样等于零。为了说得更清楚,我们就举个例子。 。。
新东方的全胜(7)
国内有个培训公司,因为海外关系了得,摊到一个考试标准的好项目。因为项目需求大,所以唱高调的人就多了。但偏有我这么一个不合拍的顾问,在一片大好声中敲出了杂音。道理很简单,项目虽好,但综观全球类似项目,英国有个A…level课程,中国高中生考了这个,就可以享受英国高中生待遇。在美国有个IB课程,有了这个成绩,就被认同为美国高中成绩。所以,这个考试标准的项目还算是大国强势项目。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人家A…level课程后台是剑桥考试委员会,更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IB课程也不差,同样有深厚的教育背景和官方支持。那我们呢?我们只是中国千万万小公司中的一员,想加入国际巨头俱乐部,凭什么?没钱、没人、更没关系。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但如果臂力不够,馅饼变陷阱,转瞬而至。
不要以为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懂,但懂和做是两回事。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还在一家网络公司任职,当时公司人不多,80人、营业额3 000万。还不错,公司得到了VC的青睐,人家投了3 000万人民币。钱有了,但苛刻的条件也有了。人家说,明年80人要扩到280人,营业额要做到6个亿。老总是非常兴奋的,但我私下总以为这钱拿得不踏实啊。试想,昨天的水平是管80人,明天就让你管280人,增3倍,谁能这么快?再有,去年业务能力3 000万,明年上升20倍,可能吗?这就如同刚会走的孩子,你让他跑,跑得起来吗?
说了半天,这些都是实力。当实力和机会不匹配的时候,不要冒进,否则就应了孙圣人的那句话: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
老板的大忌
孙圣人清楚地知道,想做到“全”、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力是关键。但要想牢牢地把握胜利,还有个看不见的要注意,那就是内部的人。
最坚固的堡垒是从内部攻克的,此言不假。所以,孙圣人接着说了:“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孙圣人先是站在高官的角度说了,做主管的、做将军的,你的辅政责任重大啊。辅佐好了,国家强盛,企业兴隆,财源广进;辅佐不好,国力衰弱,公司亏损,关门大吉。但责任有两头,当官的有责任,当君主的、当老板的也跑不了,而且问题更严重,被后人称为“乱军引胜”。
所以,孙圣人接着说了,一个当君主的、当老板的,容易犯很多错误。比如,战场风云千变万化,他总以为自己是全才,结果不知进退、不知好歹乱指挥,这就叫“縻军”;又比如,他不知道具体业务,还要一意孤行、参政议政搞管理,弄得下属不知道做什么,“则军士惑矣”;再比如,他不懂管理授权,肆意任免、奖罚无体,弄得下属不知听谁的,“则军士疑矣”。到最后,下属们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听谁的,“既惑且疑”,还打什么打,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