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类瘟疫报告-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次流感浪潮于1918年底平息下去了,但是1919年初又开始了第三次浪潮,接着又是第四次。虽然它们并不比第二次传染浪潮厉害多少,可是仍然把成千上万的人送入了坟墓。
由于流感传染的速度非常快,人们简直无法确定其发源地是何处,许多国家因此受到了指责。在西欧,人们主要把西班牙人当成替罪羊;俄国人则把责任归咎到中亚细亚土耳其的游牧民族身上;德国人却认为是在驻法国的英军中服役的中国人引起了传染;一个美国军官又断定是德国的潜艇把流感作为秘密武器带到了北美大陆。其实,所有的国家对于1918年深秋遍及全世界的流感浪潮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在许多情况下它都会突然猛烈地爆发。在美国的一个装运基地上,大量的士兵纷纷病倒;在里约热内卢,一个等候电车的男士正在向别人打听终点站在何处,却突然倒地身亡;南非开普敦的—个电车售票员说,在短短的3公里的路段上,乘客当中竟有6个人猝死在电车上。
肺炎是流感引起的复杂病症之一,每五个流感患者当中就可能有一个人突然转化为肺炎。肺炎患者的嘴唇和面部呈青紫色,有些人甚至全身都会变成这种颜色,这正是肺部受到严重感染,以至整个组织不能继续吸收所需氧气的症状。一位纽约的医生对他的住院病人做了如下描述:“他们肌肤的颜色变得象覆盆子那样青紫,而且有吐血的现象。”由于缺氧,许多病人的呼吸频率比正常时加快了一倍,脉搏的速度也快得象婴儿的脉搏一样。患者的背部、胸部和四肢出现暗红色的脓疹是病势进一步恶化的迹象,尽管许多病人自我感觉并不特别难过,但是医生们却能很快地断定,只要病人的唇部和脸面变成了青紫色就标志着他将在两天之内死亡。
一般的流感对老年人来说特别危险,而西班牙流感却似乎格外“青睐”青壮年人,士兵们更是首当其冲。在春季发生的首次流感浪潮中,意大利士兵最早出现了窒息死亡现象,他们的肺部因充满了粘液、淤血和泡沫而停止了工作。到10月8日为止,流感已经使法国阿尔良地区战壕里的16000名美国士兵丧失了战斗力,在美国本土还有五分之一待命启程的士兵尚未登船已被肺炎夺去了生命。一位医生认为,这种传染病对于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美国士兵来说,比他们趴在法国战场的火线上更加危险。被囚禁在英国南部的3000名德国战俘也有近1000人病死在战俘营中。
流感给世界各地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强烈。1918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所有学校,影院、舞厅和剧场都停止开放,以避免流感传染的危险。其他国家的许多城市也采取了类似的预防措施。由于大量的农业工人患病或死亡,各地的农业收成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印度北方的大片庄稼无人收割,波兰的土豆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热带地区的咖啡、橡胶和其他高价农作物也纷纷歉收。
在流感的困扰下,各国的工业和商业停滞萧条,巴西和新西兰的银行因缺员太多不得不暂停营业;比属刚果和秘鲁的大铜矿也暂时停止了采掘。商业和交通被迫陷于停顿,德国与瑞典之间、葡萄牙与西班牙之间的列车中断了往来,一些港口码头也变得冷冷清清。甚至政府工作也受到了干扰,新西兰议会曾经因为许多议员先生卧病不起而宣布暂时休会。
到处都可以听到关于死者悲惨命运的故事,无论是富翁还是穷汉,也不管是社会名流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法抗拒这种可怕的传染。一位澳大利亚的妇女,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就看见26支送葬的队伍从她的门前走过;印度孟买在1918年10月几乎每天有700人因流感而丧生;巴塞罗那的12月几乎每天部有1200多个居民死于这种传染病。第三次流感浪潮结束后,据估计全世界共有2150万人被这种疾病夺去了生命,其中亚洲人占了三分之二,余下的分布在欧洲、北美和非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人类还不能完全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与疟疾、结核病并列为世界死亡人数最多的三种传染病。世界性流感首次大流行是在1889—1890年,最先发现于俄国中亚的布哈拉(今乌兹别克),先传到彼得堡,再传到西欧,一年内席卷全球。德国某些城市发病率达40—50%。当年欧洲成百万老人在流感袭击下死亡。1957年甲2型流感大流行。当年2月流行于中国贵州西部,3月传播全国,4月从香港出境扩散于世界,共死亡几十万人。流行地区发病率约50%,病死率。1968年甲3型流感大流行。国外认为7月发源于香港,7—8月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其后播散于世界。发病率30%,病死率与1957年相近,仅法国就死了4万人。医疗条件最好的美国,1934—1966年32年间流感死亡数亦达万人,平均每年万人。
流感病毒有20多种,分甲、乙、丙三型。甲型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可引起中等流行,多表现为兵营、学校等的“单位内爆发”;丙型多为散发病例,婴幼儿最易感染。目前虽有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是针对丙型感冒,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控制流行。流行区大部分人都会病倒,以致经济生活瘫痪;严重者并发肺炎,或促使呼吸道、心血管病患者病情恶化,罹致死亡。流感中度流行的年度,世界每年约损失10多亿个工作日,死亡60万人以上。由于人们常将流感与感冒混同,视流感为“小病”,更应引起全人类的重视。
。 想看书来
疟疾:20亿人受害
疟疾(中国俗称“打摆子”)大约威胁到90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受害者可能超过20亿人。据估计每年实际患疟疾的人数在3亿到5亿之间,90%以上发生在非洲的热带国家。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在150万到350万之间,大多数是非洲儿童,通常是在很少或根本没有任何医疗保健服务的遥远乡村。其他极易患疟疾的人群包括孕妇,还有难民和迁移的人。
疟疾的典型症状是发烧和无任何不适感的两个阶段的反复循环。疾病开始的标志是头痛,一般的小病如疲乏、作呕、肌肉痛、轻度腹泻和体温稍有增加等等都会有这种感觉。这些非常模糊的症状经常会被误认为是流感或胃肠感染。但是疟疾最严重的时候,开始是急遽的高烧,然后发展成谵妄、惊厥和意识逐步丧失,随后是持续昏迷直至死亡。
疟疾发病的最普通原因是被传播疟疾的按蚊叮咬所致,当蚊子刺破血管吸血的时候,它把疟原虫注入了宿主的血液中。世界上大约有400种按蚊,其中有大约60种传播疟疾。疟疾也可以通过输血或污染的皮下注射器来传播。先天性疟疾,可以在生育前或生育期间由母亲传给婴儿。人类疟疾由四种疟原虫所引起:镰刀状疟原虫、长命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疟疾疟原虫。这其中最厉害最危险的是镰刀状疟原虫,如果碰巧有足够多种类的蚊子,那就也有可能同时感染上所有这些非同一般的微生物。
疟疾绝非只限于人类。现在已知的近120种疟原虫中至少有22种感染灵长目动物,19种感染啮齿目动物、蝙蝠和其他哺乳动物。还发现有70多种可以感染鸟类和爬虫类。
汗热病:英国的克星(节选自《人类瘟疫报告》第二章不醒的噩梦)
1552年英国著名的医生约翰·凯厄斯写了一本书,名为《汗厥症治疗刍议》。书中写道,从1485年8月的第二星期开始,英国突然出现了一种疾病并延续到9月底。这种病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和奇特残酷性把灾难降临到英国人身上。有些人早晨正在开窗户便突然死去;有些人正与孩子在街巷中玩耍,却突然倒了下去;还有些人正高高兴兴地吃饭,但饭未吃完便一命归天。从病症发作到病人咽气前后不用两小时。
在凯厄斯写书的前一年,即1551年4月,他曾亲眼目睹了这一残酷的病在英格兰中、西部的什鲁斯伯里再次爆发,然后从那儿向东南蔓延到英吉利海峡,向北扩散到苏格兰边界。到了9月份,疾病却一下子消失了。
这种疾病俗称为英国汗热病。凯厄斯发现,在中世纪前英国历史上从未见过这种疾病,它于1485年首次爆发。1485年8月,亨利·都泽在博思沃思原野上打败了约克王朝的国王查理三世,结束了英国的“玫瑰战争”。但当凯旋的军队进入伦敦时,汗热病也被带了进来。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该病夺去了伦敦两个市长、四个高级市政官、许多贵族和无数英国平民的生命。亨利·都泽七世的加冕典礼也不得不推迟。牛津大学被迫停课6个星期,学校的教员和学生不是在床上死去,就是逃离城市到乡下躲避灾难。
1485年晚秋时节,汗热病神奇地销声匿迹。有人说是一场猛烈的风暴把它刮到海中去了。不管怎么说,反正它不见了。第二年它没出现,第三年也没见它的影子。事实上,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中,它已不知踪影。
1508年的夏天,它又回来了。如同头一次一样,它的出现是如此突然,连国王也吓得魂不附体,来回几次变换住所,以求逃脱死神的追赶。这次疾病滞留时间也不长,到了中秋时节,它又神秘地消失了。
9个春秋过去了,1517年,汗热病再一次神奇地出现在英国人面前。这次,它来势凶猛,吞噬了更多人的生命,亨利八世的###官沃尔西就险遭它的毒手,牛津大学400多名学生被它夺去了生命,伦敦街头丧钟不断。著名的政治家托马斯·摩尔曾在信中感叹道:“我相信,血战沙场也比呆在伦敦城内要安全得多”。
该病的可怕之处在于突如其来,而且通常在夜间致凌晨之间袭击人们。发病开初病人浑身发冷、颤抖,有的还伴随着头疼、背痛、干渴、食欲不振、呼吸短促或高烧。几小时后,病人或是立即痊愈或是在昏迷中死去。
该病的另一特征是特别“偏爱”英国人。其他疾病在英国出现后,通常会穿过英吉利海峡传播到欧洲大陆去。而该疾病好似专与英国人作对。疾病爆发了6次,只有1582年那一次传到了欧洲大陆,在德国扎下根,翌年又传播到北欧和中欧地区,其他5次都局限在英国境内。
1528年6月发生的那场汗热病是第四次爆发。亨利八世的情人,即他后来的妻子安妮·博珍也染上了疾病。虽然后来她被治愈了,但其他很多人都没有她那份运气,他们纷纷死于疾病恶魔的手中。
汗热病的具体病因至今还是个谜。人们对它的解释更多的只是一种猜测,凯厄斯认为,被阳光蒸发的大地恶雾和水蒸汽也许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他还说,疾病之所为喜欢袭击英国人是由于英国人食肉过多、饮酒过甚,并食用了过多带病毒的水果,而且生活优裕的中年男子尤其是疾病进攻的对象。
贫困的人们好像确实比富有的绅士抵抗力要强得多。也许他们悲惨的生活环境使他们逐渐地增强了免疫力。另外,穷苦的人很少去找医生看病,而当时医生的一些疗法比疫病本身更可怕。其中一种常用的疗法是找一群人看护在病人周围并以各种方式不让病人睡觉,因为汗热病人大多是在睡眠或昏睡状态下死去的。还有的医生不仅不让病人休息而且还让人往病人鼻孔中压入气体或灌入烈醋。
1551年,汗热病再次袭击伦敦,也正是这次疾病促使了凯厄斯写下了自己研究汗热病的书。从那以后,许多人也试图用科学方式解释有关该疾病的问题。汗热病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它从何而来?为什么它定期发生?而在它不爆发时又躲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它喜好袭击英国人,而且受害的男人要大大多于女人?为什么在1551爆发后便销声匿迹了?
汗热病的病症很像流感、猩红热、斑疹、伤寒、脑膜炎等病的一些病症,其发生过程更像回归热,其病菌携带物不是人,而是多年寄生在鸟或小动物身上的虱子,但在一定环境中,如气候条件特殊,不协调的饮食而引起的免疫力下降、人口迁移等情况下,疾病可能突然爆发。
但是,尽管这诸多解释纷繁复杂,而且很富有想像力,可都只是一种假设罢了。400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而且,这种疾病如同它在16世纪一样,也许仍在某处躲藏着,随时伺机袭击人类。 。。
埃博拉病毒:防不胜防
埃博拉是一大批神秘而格外危险的非洲出血病毒之一。这些非洲病毒最近已从它们的潜伏处突然杀出,毁灭把它们惊动的人,并且一旦释放便非常难以控制。一般情况下,埃博拉防不胜防。
在躲开可能的攻击后,埃博拉病毒在除了骨头和骨骼的肌肉外,对人体任何其他组织或器官都一视同仁地加以侵蚀,像扫荡一样。当病毒将自身复制到宿主的血细胞中,血细胞便开始死亡并凝结在一起。凝块堵塞血管,切断全身的血液供应;感染的器官开始出现死片。病毒蛋白质以特有的凶残攻击胶原,这是固定器官的连结组织中主要的蛋白质。当胶原变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开始出现孔洞,包括皮肤,血从孔洞中倾泻而出。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液化的死皮在表面形成水疱。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孔窍都会渗血,同时皮肤和肌肉的表面隔膜开始炸裂。
这稀奇古怪令人毛骨悚然的过程一直持续到病毒成指数地繁殖,毁坏内脏使之完全失去作用以致宿主死亡为止。当这种事发生时,已死或部分已死的器官开始液化。像血液、粪便和呕吐物这样的流体,一点一滴都充满了上百万的病毒。
在身体内部,心脏开始渗血,渗入周围的空腔。肝脏肿大、裂开,然后化脓腐烂;肾脏失灵,塞满了死细胞和血块。死的、凝结的血细胞比比皆是,包括大脑,妨碍了供氧,最终导致痴呆和严重的癫痫发作。同时,病毒摧毁剩余血液的凝结能力,以致大出血不受抑制地继续。活的死的血液随同死组织及脱落的粘膜,包括胃、口腔和肠道的粘膜,经过呕吐和腹泻抛出体外。崩溃的血管和肠子不再固定在一起,而是像流体一般涌入体腔。虽然在体液中漂浮着,但组织自身是脱水的,无法执行其功能,于是病人开始死亡。
灭而不绝的古典病
古往今来,人类经历过的流行病至少有几十种。有些已经完全被人类消灭了(比如,小儿麻痹症,目前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消灭,只剩下10个国家,数百个病例);有些即使存在也不构成流行;有些是灭而不绝,至今还会偶尔发作。这里陈列出来的,是曾经危害过人类但现在不构成重大威胁的部分传染病。
天花:是第一种、也是至今惟一一种被消灭的传染病。天花危害人类的历史可能比鼠疫还要久远,据传在3000多年前起源于印度或埃及。从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等人的木乃伊上,可以发现天花留下的疤痕。
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首创接种牛痘。但是种痘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在种痘发明150年后,世界上每年仍然有约5000万人得天花。直到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消灭天花运动。1977年,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发生在索马里。1978年英国实验室发生事故,有两名工作人员染上天花棗这是天花退出地球舞台之前的最后插曲。1980年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的实验室还保存着样本。自1961年以后,天花在我国已经停止传播。我国最后1例天花病人发生在云南西盟县。我国比全球消灭天花时间提前近20年。
狂犬病: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于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他终于在1885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狂犬病被征服,震惊了整个欧洲。
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登革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为装腔作势,表现了登革热患者由于关节、肌肉疼痛,行走步态好像装腔作势的样子。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数多达数百万之多。1998年时,登革热已成为仅次于疟疾的最重要的热带传染病。在东南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趋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华南各省也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流行。
西尼罗河病毒:2002年的夏季,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爆发,1999…2002年,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夺去了几十人的生命,100多人受到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专家认为,西尼罗河病毒对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发脑炎直至死亡。
黑热病:至1958年大部分流行区已基本消灭了黑热病。1959—1968年患病率在—万之间,只有个别病例散在发生。
回归热:体虱传染的回归热曾在我国流行,在四川古蔺、叙永等县,1950年发病59370例;贵州省毕节地区1950年发病17022例。经过积极治疗和发动群众采取灭虱措施后,半年内就控制了流行。
流行病有一种“死而复生”的本领,所以学术上的“古典病”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为了防止流行病复活,我们人类不能丝毫懈怠。尤其需要警醒的是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爱滋病、疯牛病(克…雅氏病、病毒性肝炎的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等等,这些新病毒的出现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德伯格所说:“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惟一竞争者就是病毒”。
引言
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探索,许多曾经给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的传染病,现在已经完全被人类征服。但是灭而不绝的病原体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寻找出路,人类自身的问题让濒临灭绝甚至是似乎销声匿迹的古典传染病,又绝处逢生。滥用抗生素、疗程不完整、医疗体制不完善、卫生教育不完备等,都有助于各种抗药性病原的基因重组,进而产生具有多重抗药性的性病原,并形成新的病种。“病菌比人聪明”这个看上去不合逻辑的逻辑,每一天都在给我们带来严酷的考验。
催命的疗法
医学的产生是近代的事,而医生则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在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瘟疫中,都有医生各不相同的表现,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将有零星的展现。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中世纪及其前后,医生是“无为”的。教堂自身对医学的态度存在着矛盾。在许多宗教组织倡导在全欧洲建立医院时,一些神职人员拒绝接受打断传染进程的念头。在12世纪,西多会创始人圣伯纳德坚持认为“买药,看医生,对宗教不利”。有几个世纪教堂禁止解剖,阻止发展任何的解剖学知识。
担任过克雷芒六世及其后两代教皇的私人医生中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外科医生肖利亚克就哀叹过:“医生在当时是极为可悲的,……在疾病面前无能为力。”肖利亚克说的无能为力,实际上不完全是说医生没有在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是说,他们的知识以及对知识的运用必须完全服从主教们的意志。
与中国医学中的“望闻问切”有所不同的是,西医诊断疾病依据的是四种关键液体理论,即血、痰、黄胆汁和黑胆汁(统称“体液”)在体内的平衡情况。过多的血(例如,可能由吃多了红肉而起)或热血,会导致发烧;痰多会导致身体太冷或太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的医生是用占星术环境判断这些,一名治疗脚病的医生在决定合适的治疗手段前,会考虑双鱼座行星的状态(与脚相关)。
药物疗法自身也可能处于一种加速患者死亡的边缘。1685年2月2日,英格兰国王查尔斯二世“感到脑子里非常不舒服,不久便不会说话并发生惊厥”。他的医生们抽出16盎司的血,然后马上给国王服催吐剂,接着是“排体液”的丸剂,再用灌肠来“补充”回去。然后给国王剃光头施用起疱剂。第二天,又抽去10盎司血。2月4日,给国王服下40滴人脑精,混在一盎司半的糖水里。两天后,每小时都吞服从一头波斯山羊胃中取出的胃石。中午时国王死去,终年53岁。
这样的“治疗”是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然而,在残忍地实施泻药、催吐剂和放血的背后,是有一种“逻辑”存在的,那就是清除身体的多余物或玷污的“体液”,让它重获自然平衡。但是,这样的医术面对一场流行病、大流行病或瘟疫时仍是无力的。没有人知道致病的原因,无论是天花、霍乱还是腺鼠疫,没有人知道如何抑制或治愈它。从18世纪以来,疾病的机制和逐渐暴露出来,直到19世纪30年代发明了磺胺制剂之后,治愈痛苦才具有一定的确定性。
一场尴尬决斗的暗示
人类是在细菌的影响下生活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常识,然而,真正揭开这个迷团才一百余年。标志着人类对真正病因和有效防治的研究走上轨道的,应该说是1865年巴斯德认识到他称之为“病毒”的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病因。
在此之前机敏的医生们便已认识到清洁状况与疾病有某种关联。1847年,匈牙利生物学家伊格纳兹·塞米尔维斯在威尼斯发现了母亲产褥热30%死亡率背后的“秘密”:分娩手术是由经常是解剖完尸体便直接来病房的医学生来进行的。1806年在英格兰,人们目睹了不洁所引起的一场异乎寻常的决斗。
伊夫夏议员汉弗莱·豪沃思,应巴里莫尔勋爵的挑战进行决斗。豪沃思最害怕的不是被射杀而是受伤,他尤其担心他衣服的碎片会卷进伤口里去。豪沃思曾在东印度公司的私人军队里做过军医,亲眼见过可能由塞在伤口里的脏纤维所引起的可怕的感染。
豪沃思在约定时间到达决斗地点,开始做决斗前的准备——把自己全部脱光。巴里莫尔勋爵面对一个光裸的对手,觉得这情形过于荒谬,决斗无法进行只好离开。
1847年巴斯德发明了他的“病毒理论”。巴斯德关于微生物存在及其在疾病中所起作用的发现,使科学界意识到需要了解豪沃思和塞米尔维斯这样的人的观点。英国军医约瑟夫·利斯特马上把巴斯德的理论与伤口感染联系到一起。他已经意识到垃圾必须用碳酸很好地处理一下,并且开始用碳酸清洗伤口,在外科手术中喷洒碳酸以防上化脓。两年内他报告说,他在格拉斯哥皇家医院的病房已经九个月没有发生脓毒病(因伤口感染导致的血中毒)。当然这些防脓毒措施却不能对付猩红热、白喉或结核这样致命的传染病,虽然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这些传染病流行成瘟疫。
直到18世纪80年代,涉及一些单独疾病的“病毒”才为人所知,那时伟大的德国科学家罗伯特·柯克发明了如何识别细菌,如何在实验室中培养它们,如何依据炭疽、败血症、白喉和霍乱来分离细菌的方法。十年之后,另一位德国细菌学家保罗·埃尔利希,杜撰了“魔术弹”这一短语用于描述他自己的伟大目标——发明特定药物来杀死引起特定疾病的细菌但不杀死患者。1910年埃尔利希发明了非那明,这是最初治疗梅毒的特效药。洒尔佛散是以砷化物为基础的化合物虽然它能治愈梅毒,但副作用也十分可怕。 。。
几乎四分之一个世纪,寻求发明更多“魔术弹”的工作似乎停顿了。而后,1932年另一位德国化学家吉哈德·多玛克,发明了基于硫元素的化合物,它能杀灭引起血中毒的致命链球菌。它对老鼠有效,也挽救了他即将死于败血症的女儿。在十年中医生们能够从一大批新“磺胺”制剂中进行选择,正如通俗科学作家伊萨克·阿斯莫夫所言,足以对付很大范围的感染,从产褥热、肺炎直到淋病、脑膜炎。即便如此,有时也得为这些早期神奇的药物的长处付出讨厌的代价。最令人震惊的是莱尔综合症,该病使患者皮肤成片剥落,其他的包括肝炎、肾衰竭和贫血。更为常见的,是施用了磺胺制剂的患者经常要忍受肌肉疼痛的痛苦、幻觉和梦魇、失眠、呕吐、压抑、晕眩或丧失食欲以及其他令人苦恼的副作用。就在那时,一次令人惊奇的偶然,盘尼西林出现了。
大救星:盘尼西林
1920年代,苏格兰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葡萄球菌被培养皿上的一块霉菌所摧毁——这次偶然事件导致了20年后有奇迹般功效的抗生素类药物的发展以及医疗业的一场革命。
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了能杀死致命的细菌的青霉菌,并将其活跃成分命各为“盘尼西林”。弗莱明及时地在一本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观察结果,但是包括弗莱明本人的所有人在将近12年间把盘尼西林撂在一边,发掘盘尼西林作为主要药物的使命留给了澳大利亚的霍华德·弗洛里和德国出生的恩斯特·钱恩。弗洛里和钱恩两人都在牛津大学工作,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研究出了如何大批量生产盘尼西林。他们的实验也揭示了新抗生素至关重要的质量何题。为了真正有效,治疗必须继续到整个菌群被肃清干净,而不是仅仅到症状消退为止。然而,就在那时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因为英国的制药工业已到极限,弗洛里便去美国监督第一批大批量盘尼西林的生产。
盘尼西林以破坏危险细菌生长而起作用:它使细胞壁变得虚弱,从而使细胞膨胀,爆裂而死。其他许多抗生素以杀死细菌而奏效,有的干扰细菌细胞内部或表面酶的功能;有的抗生素以非常不同的方式来工作——例如攻击细菌的单染色体,干扰它的DNA,这会扰乱它的再生能力,阻止它在人体中横冲直撞。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对于成功的抗生素疗法,有一句关键的格言:“完成过程”,就是使用充足的剂量扫除所有感染的细菌。
1940年代初最早可以得到盘尼西林的时候,它是非常稀罕和昂贵的,它开始为二战中的盟军服务。1943年,只生产了13千克盘尼西林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颁令这种新药“必须给最好的军队使用”。英美有几百万军人在世界上穿行,梅毒和淋病在他们中间泛滥。将军们决定使用他们为数不多的盘尼西林来使性病缠身的士兵恢复战斗力,也用来救治意外受伤的人。
随着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