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车梦 中国磁浮列车教父 朱维衡-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劳动供晚餐。

  1997年11月18日急诊查出“气胸”,几乎动大手术,观察了一晚,决定在左胸部开孔,伸进带照相机的管子,吸出空气与液体,然后再插进另外一根管子到胸部塌陷处,打气吹鼓起来。这种处理方法,究竟对不对,朱维衡打电话问在大连的弟弟朱维继,他是胸外科专家,他说那是很平常的胸外科小手术,但这样严重的紧急情况,就应该立即大手术,否则可能会感染而成胸膜炎,不过他没有看到实际情况,不能武断。四天后拍片,原来的病灶缩小了一半,以后就没有动大手术。

  此后一直病弱,但孙华善始终不肯休息,晚上最早十二点钟睡觉,有时要到两点、三点,早上起不来,她说早睡了睡不着,反而一个晚上都睡不了,晚上工作效率高,干累了一睡就睡得很好,所以她日夜颠倒,早上要十一点才起床。医生对她说:晚上十一点到两、三点睡觉是最重要的,三点以后再睡,休息效果差多了。她说她的生物钟和别人不一样,不信此言,这样的病态,一直延续数年,连续三次肺炎,不断低烧。

  2003年3月9日至2004年2月20日,三百多天内,85%的日子发烧,每月就医,拍X光片,做CT检查,验大小便,做支气管窥镜检查,消化系统检查,吞噬检查,骨密度检查等等,查不出究竟是什么病,最后由肺科专家诊断为MAI细菌作祟,那是一种鸟类身上的细菌,人类一般不会传染,然而妻子孙华善实在太虚弱了。朱维衡和孙华善住在海边,海鸥和鸽子大批到附近来觅食,别人无问题,她却倒霉了。经过对症下药,治疗一段时间,居然不发烧了,但她又不休息了,没几天又发烧,而且呼吸系统功能减弱,只好拉来氧气机,开始只是需要时用一下,后来白天晚上都得用,出去看医生也得带着氧气瓶,走路有困难,要了一架轻便轮椅。每天需要朱维衡给她按摩,有时半夜醒来,也要为她按摩了才能再睡。食量也愈来愈小,体重降到56磅,医生建议住进康复医院好好休养,免得她在家里总想做点什么事,不肯休息。

  住进康复医院,由于孙华善食量太小,营养不够,医生给她用葡萄糖滴流,还是不够,想改为鼻饲。但鼻饲与吸氧有矛盾,医院决定采用管饲,就是在腹部开孔,管子直接插进胃里,强制灌入营养液。不久,体重果然升到64磅。

  正在准备出院回家,不料清晨上厕所,下床跌倒,左膝撞在椅子上,痛得不能走路了,只好卧床大小便,偏偏小便特别多,她不愿意过多麻烦护士,叫朱维衡请假随侍在侧,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八点半,第二天又去,护士说要大小便尽管按铃,她们的责任就是帮助病人,不要不好意思,总算说服了她。那天中午朱维衡回家了,第三天她已能扶着助行器进厕了。但她为了减少大小便,那两天不吃不喝,不肯灌营养液,体重立刻又降到62磅,再过六天,她腹泻了又不吃不喝,拒绝灌营养液。

  2004年5月的一天,康复医院叫朱维衡去谈话,说她如此拒食,如何能维持生命,而康复医院住院八十天的最高限期将到了,只有回家或进老人院,两条路可供选择。如果回家,怕朱维衡这老头儿会被拖垮,因为要继续为她管饲,而孙华善一听“老人院”就拒绝,因为很多新闻中说老人院虐待老人的事,但康复医院说也不是所有老人院都不好,这城市里好的老人院很多,可以先去调查一下再作决定。当下开出四五家好的地址。

  朱维衡一一前去了解情况,选定了一家,一周后迁入。这个老人院的确不错,远比康复医院舒服,医生、护士、理疗师都很耐心。看电影,玩游戏,大家坐在轮椅上,自由交谈,饭菜也可口,还可以从家里拿饭去吃。孙华善觉得床垫太硬,马上给她换了气垫床垫,所以孙华善出乎意外地满意。一周后她说:“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与许多亲戚朋友一起谈笑好开心。”又说天气慢慢暖起来,可以到花园里去晒晒太阳,叫朱维衡拿些较好的衣服去。朱维衡第二天拿衣服去,不料她感冒发烧了,又转为第四次肺炎,三天后退烧。

  朱维衡把刚取到的一批照片拿去给她看,有4月2日他们结婚五十四周年纪念日在她病床边拍的合照,有她与一个一个护士的合照,还有小孙女十二岁生日照片,孙华善从小带大这个小孙女,互相最有感情,小孙女还来望过她,她说:“她长大了,快不认得了”,但她没有气力,朱维衡拿去的饭,只吃了几小口,喝了几口茶,就说吃饱了。

  晚上医生来检查,打算拍X光片看看,定在明天早晨九点钟。当时已不发烧,只是血氧度较低。朱维衡九点半回到家就接到大儿子朱道一电话,问母亲情况,刚挂掉,小儿子朱道亮来电话,说打算从加州飞来看母亲,朱维衡说不必老远过来,自从进老人院后,一天一天好起来,最近感冒发烧,今天也退烧,大概过不几天就会好的。

  万万没有想到,只过了六个小时,老人院来电话说孙华善去世了!这个晴天霹雳真太意外!朱维衡赶到那里,见老伴安祥地像熟睡一样,一点没有痛苦的样子。护士说她一点钟按铃要喝热茶,护士看她喝完睡下,不料三点钟就停止呼吸了。

  朱维衡立刻打电话召大儿子朱道一来,共同陪送到殡仪馆。殡仪馆按他们标准程序,要了孙华善的照片,简历,就在报上发了讣告。小儿子朱道亮两天后全家赶到,告别仪式到了三十多位客人,很多是见到了报上的讣告而来的,有两位残障人邻居,一位行动困难的教授,一位康复医院的代表,一位她义务服务多时的老人中心的领导,还有朱维衡工作多年的两处的三位领导,孙华善小学同班同学和她丈夫,他们的儿女,也是朱道一的好朋友,朱维衡大姐姐的孙女儿和她男友,朱维衡老朋友的儿子,以及朱道一的许多朋友,连同自己家九人,总共四十一人,济济一堂,十二个花篮,摆满华善遗体周围,没想到居然会有如此盛大的哀荣!儿子将骨灰罐拿回家,供在鲜花丛中,直至10月12日安葬在加州公墓。

  回想起来,妻子孙华善1994年拔牙以后,身体每况愈下,可以说那一次拔掉十八颗牙,流整夜血,实在是太伤了!那一定是她虚弱的诱因。当然,如果她不是那么好强,能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彻底恢复,也不致于折腾得那么辛苦,至少还可以像她所希望的,看到小孙女上大学,结果却只落得个遗憾!

  朱维衡认为拔牙惹祸,为此事专门请教过美国教育出来的牙医,他说一次拔十几颗牙的好处,是能够拔完牙立刻将牙床上各牙齿之间的骨尖刺磨去,免得日后骨尖刺自然脱落,造成假牙底下压痛,另外一个好处是,一次手术解决,不用多次拔牙受罪,他说一次拔十几颗牙,可以全身麻醉,也可以局部麻醉,因人而异。孙华善是全身麻醉,手术后休息一个小时,刚醒过来,就叫她回家,回到家还是糊里糊涂,很伤身体。

  朱维衡二十多年前在北京拔九颗牙,是一星期最多只拔两颗,没有什么痛苦,日后也没有因骨刺压痛,只有太吃力造成牙床肿时才会痛,所谓“上火”,吃了绿豆或西洋参来“清火”就能好。按说中医就高明,西医不懂什么“火”呀“水”呀,只知说是“细菌”,只会用消炎药。这样看来,老伴孙华善之死,归根结底,说是“拔牙之祸”也没有错。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淡泊海外(40)新世纪大团圆
(40)新世纪大团圆

  朱维衡独自一人坐在躺椅上,凝望着老伴孙华善的遗像,沉思起来。他似乎感觉孙华善并没有逝去。那个独自一人大胆地跟着他去一个陌生的冰天雪地的东北,一个相互牵着手走过五十四年漫长旅程而矢志不渝的爱人,她是累了,需要休息了。

  朱维衡环顾清洁整齐的房间,每件什物还都是她在时摆放的位置,就连1991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颁发给他的那枚金色的“*杯奖”奖牌,仍是按她的意思挂在房间的显要位置,尽管搬过好几次家。朱维衡用过的书籍仍是按她的设计和分类整齐地放在书柜里,她说从哪里拿出来就要在哪里放回去。

  老伴生性善良。那还是在东北时,有一次院里的宿舍在大风暴中被损,几个女生受了伤,妻子工作上本与这些女生没有关系,但她常去关心她们,送医送药;朱维衡父亲有一点遗产分给他,妻子与他商量后,全部捐给了越南抗美斗争;刚到美国时,每次回国,她一定要带许多东西回去送人。住在老人公寓时,只有我们一家是中国人,其他都是美国、俄国、意大利等国人,老伴每周义务服务去供餐,都是十分周到。有一次隔壁残障的意大利人与同楼的女单身俄国人闹感情纠纷,半夜哭泣,老伴立刻去安慰他们。

  老伴自己的生活都是非常简朴,总是穿旧衣服,吃最便宜的菜,把好吃的留给家人吃。她自己非常节省,但每次帮助别人都非常慷慨。

  ……

  突然,朱维衡有了一个想法。他想完成老伴孙华善生前的一个愿望。那是一九九九年,朱维衡八十岁,而大姐姐虚岁是九十岁,朱维衡发起组织“朱氏宗亲九九大团圆”,在六月二十六日借唐人街“鸿福饭店”聚会,到了四十七人,济济一堂,好不热闹。那时,大儿子朱道一的爱人和他们两个孩子都是第一次与这一大批亲戚见面,再小一辈的那四个孙子女初次相见,立刻显出堂兄弟姐妹之间的天然亲情。朱维衡在会上分发了“朱氏亲属关系表”,1910年摄的“第11世至15世全家福”照片,和“朱氏亲属大生日十年分析”。事后,朱维衡还整理了一份“九九大团圆盛况报告”,连同那天的全体合照,除了寄给到会者外,还寄给未到会的国内外亲属,尤其那天拍下的集体照,弥足珍贵。团圆的当天,孙华善提议,下一次聚会要在中国办,到自己的故乡团圆。

  于是,朱维衡开始忙碌起来。他从网上反复查找、逐个联系,最终选中了杭州新世纪大酒店。因为它位于杭州浣纱路,正是朱维衡幼时老家的所在地。又因为朱维衡生在杭州,孙华善生在苏州,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所以朱维衡大胆称此为“天堂朱孙新世纪大团圆”。

  2004年7月30日,朱维衡向所有朱、孙两家亲戚发出了请柬。全文如下:

  我是杭州人,华善是苏州人,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家享受“天堂”美誉,却未尽享天堂鸿福。如今失偶不久,想补一课,聊慰华善于天上。

  朱孙两姓亲属散居国内外,我六位亲表弟,除老三及其幼子1997年在美见过面,稍有联系外,其余都六七十年未曾谋面。今年十月,我去上海参加国际磁浮列车会议,三表弟建议我去杭州与第一第六表弟相见,我的二子全都赞成,因此我突发奇想,举办朱孙两家原籍苏杭的亲属齐聚杭州,共赏美景,来个“天堂朱孙新世纪大团圆”。

  兹定于今年10月23日中午,在杭州新世纪大酒店,略备杭餐,共庆团圆。10月21日、22日、23日三天房间已订好,一切食宿费用由我作东,用来完成华善原定今年10月回国与亲人团聚的心愿。我选此处是因为我小时生活了十四五年的老家就在这条路上。

  杭州现在成为现代化美景城市,金秋季节更显抚媚,借此大团圆,可以尽情欣赏天然美景,也创造互不相识的小辈们挂钩的机会,让远离家乡的后辈们对老家产生一点好印象,也让仍在杭州的亲属认识几位他乡的亲属,说不定以后会有积极作用。希望你能安排尽可能多的家人同去参加。

  回执请填就于9月底前寄给杭州浣纱路99号杭州新世纪大酒店高人可先生收。以便他安排房间。

  专此,恭请

  光临

  朱维衡2004年7月30日

  2004年10月23日从美国来的,台湾来的,广州来的,大连来的,丹东来的,北京来的,扬州来的,上海来的和杭州当地的(实际还有从美国来参加的范世藩、杨振玉,已经到了上海而病倒,郑楚佩、杨淑智也从南京正要去杭州而生病,临时缺席)。共四十三人,正好与1999年在美国举行的那次“朱氏宗亲九九大团圆”人数相同,头一天大家由导游带领游西湖,欢欢喜喜畅游天堂美景。

  这天各方来客陆续到来,在签到画纸上用彩色笔签名,是一项重要节目。这是按照1999年美国那次所用办法来办的,那次是小儿子朱道亮买了现成的印好彩色花边的画纸签名,但杭州买不到那样印好的画纸,朱维衡头一天晚上想出个办法,请来宾中间现成的美术大师,朱维衡六姐的孙子朱有为来画边框,他现在已是大广告公司的技术总监,私人广告公司老板,可惜朱维衡临时找不到很多不同颜色的彩色笔,只好从旅馆办公室找到尽可能多的几种颜色的笔,买一张白色图画纸给他,23日当天早上,把他从床上叫起来,拿出1999年美国那张签名纸做样子,让他画一张当天要用的签名纸,朱有为果然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不一会儿,一张漂亮的签名纸就完成了,虽然颜色不够多,但他把西湖的三潭印月,雷峰塔都画进去了,大家签名以后,这张签名纸与1999年那张相比,毫不逊色。

  聚会前,朱维衡带领道一、道亮及先期到达的亲戚,到同在一条浣纱路上的老家看看。没想到1979年大姐姐初访杭州时所见,老宅门口只有一块牌子“浙江省教育厅”,1981年道亮出国前,陪他到杭州走马看花那天所见,老宅门口挂了五块牌子,除了教育厅以外,还有“机械工业厅”,“煤炭工业厅”,“建筑工业厅”等四块牌子,东、南、北三面建起了四座四至六层大楼,分别是这四个工业厅。

  而这次相隔二十三年,这块平行四边形八亩地上,全变成了一个单层大商场,什么楼房都没有了,当年这一地区是人烟稀少的几座大洋房,建在浣沙河南北两岸,如今那条河早已填平,将南浣纱路北浣纱路加那河道,成为很宽的浣纱路,不再是幽静处所。据说在日本占领杭州时,朱家这座大花园洋房,曾经被作为宪兵司令部,还在那大楼北边大石板地上,摔死过好些中国被害者。解放后,多年作为省政府几个厅的办公处,不想现在成了大商场,这正反映出历史潮流的演变。现在商业重于一切,政府办公处只好让路了。此时所见,这里是热闹的商业区。1981年还能看见的热闹的龙翔桥小菜市场,现在看不到了,大概已被超市所取代,而朱维衡印象中龙翔桥头柳树上挂人头的地方,因为已没有河,当然没有桥了,此处只种了几棵细竹,摆上几块大石头,成为一个微型公园了。此次回国大团聚,朱维衡有着别一样的心情,同时也有完成了一件大事顿感欣慰的感觉。

  事实上,每隔一两年朱维衡都会回国来看看。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在驱使他回国来,回到自己的故乡。2006年的10月,朱维衡再次回到了杭州。星期天,他约同马世棋、吴世英两位初中同班同学,到杭州汪庄住了两天,逛了湖光山色和吴山附近的老城,还到龙井买了真正正宗龙井茶叶,在当地吃了农家餐,真是别有风味。在离开杭州前,又去了新修复的“雷峰塔”一游,访问了母校安定中学(现为“第七中学”)。七十多年前,大家正是最顽皮好奇的年龄进入这个学校,也是在这段时间内,由于看了一幅“科学画报”的“真空管道高速车设想图”启发了朱维衡寻找更好的高速交通工具,而从农学的兴趣转向交通技术的兴趣,从而发现了磁力可以推动车辆高速运行,做了一些实验,写出了“飞车梦”的论文,在大学刊物上发表。如今的母校,仍在原来的地址上,但马路开阔了,老房子全变成了新的高楼大厦,占地面积也大大地扩展了。原本只有初中,只收男生,1937年开始招收女生,2002年开始从高初中并存,改为只收高中,建成了美术教学大楼,塑胶田径场,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和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高考升学率逐年提高,到2001年达到98%,美术班高考升学率六年保持100%,成为著名的重点学校。三个老校友突然闯进去,居然由校长秘书出来接待,带他们参观,还送他们每人一本据说是留下的最后三本“二OO二年建校百年纪册”。他们当年的美术老师张鹿山先生,以及现在的美术老师陈可久先生,一直都是他们尊重的优秀老师,纪念册中都有他们的照片。在“历年毕业生名录”中,他们三人的名字都在1935年春季班名单内,也有朱维衡同班的大侄子朱道弘,以及1919年班堂兄朱维谷的名字在内。看到张鹿山老师的照片,想起当年他教音乐课时讲,音乐是“律动”,所谓“道”就是“律动”,所以说“太初有道”应该叫“太初有律动”,音乐是规律的音节,就是音节律动,不能违反。他教图画时,要大家手持铅笔伸直了臂,拿大姆指在铅笔竿上测量要画景物的尺寸,画在图上,避免各个景物尺寸比例失调。这些往事朱维衡都记忆犹新。

  当与两位同学同游杭州西湖雷峰塔时,朱维衡颇有感触。眼前的雷峰塔是在原来倒塌的古塔基础上,支起铁架,用现代技术,按原样重建的。从山下上达塔基,有电动扶梯,从塔基上到塔顶,有电梯直上,那原来残留的塔基,从新塔底层中间一圈玻璃围墙外面,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底层内壁,有“白蛇传”故事彩画,塔外安装灯饰,入夜五彩缤纷,远处就能看见。

  这座古塔,曾在1924年倒塌过,朱维衡当时五岁,正在家里大圆草地上与小狗“小黑”在疯跑,突然听到一声沉闷的巨响,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过后传来说是雷峰塔倒了,那倒下来的每块空心砖里都有一卷佛经,十分珍贵,许多附近居民纷纷将砖拿回家去了,这以后就编出白蛇青蛇那段神话爱情故事来,各类剧种纷纷上演,至今犹存。事隔八十二年,当时听到的雷峰塔倒塌巨响,似乎还在耳边。

  对于雷峰塔倒塌八十多年后,重新修复外形原貌,为杭州这个大名鼎鼎的美丽城市,增添一个旅游新景点,各方评论褒贬不一。初到杭州的游客,老远望见西湖边的夜色中,闪耀出五彩缤纷的雷峰塔外形,谁都想去看看这“白蛇传”传奇故事发生地的实景,到达山脚,汽车下来,立刻可以从电动扶梯上到塔基,进塔首先看到玻璃围墙内那八十多年前倒塌后残留的塔座实物,背后墙上画满“白蛇传”故事彩图,感到确实进入了故事之中。电梯到达顶层,可以俯瞰西湖天然美景全貌,下来再看看2002年的“雷峰塔重建记”,知道公元977年北宋时期,吴越国王为祈国泰民安,建塔于西湖南岸夕照山,1120年战乱被毁,1200年南宋偏安,迁都杭州(当时称“临安”),对西湖这项天然美景加以修复,于是“雷峰夕照”便成为“西湖十景”之一,1555年倭寇掠杭,纵火焚塔,木质结构全毁,只剩砖砌塔身,这残存的砖塔身,经过三百六十九年的风吹雨打,无人过问,终于在1924年9月25日倒塌,2002年才用现代技术恢复原貌。这一千另二十五年的历史,反映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在政治*,外寇侵略中,屡遭厄运,也看出各个时期兴衰痕迹,凡是兴盛时期,经济实力促成文化发展,诸多建树,动荡贫弱,必然破落,雷峰塔数度重建,完全是这个道理。吴越国建塔一百四十三年后,战乱被毁,南宋偏安杭州,美化首都,修复此塔,杭州便有了完整的“十景”,过了三百五十五年,日本强盗烧塔,从此“十景”成了“九景半”,这种残局竟延长了四百四十七年之久,其中只剩残存的一点塔基,达七十八年之久,这反映出战争的破坏性,外敌侵略的可恶,而最后那七十八年前期,国民党统治时代,从来没有安定过,直到新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来重建此塔,还“西湖十景”原貌。可是在文人雅士眼里,对现在这种安排和装饰却颇有微辞,认为彩色霓虹灯饰不伦不类,破坏了古色古香历史文物的韵味,尤其对电动扶梯在正对塔身的主要上山通道,使雷峰塔不中不西,大煞风景,埋怨设计人为甚么不把电动扶梯放在旁边,同样起到便利上山作用,却可不破坏古色古香的美丽景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强求也。

  此次故地重游,都是当年朱维衡好友们的晚辈热情接待和安排的。在杭州老城饭店吃饭时,老朋友蔡明芝的女儿蔡雷还特意请来她的小姑姑蔡文宁作陪。聊起幼时往事,犹如回到了六七十年前的光景。然而,当年最活跃的老同学蔡明芝,已故多年,在座几位老者,不免感叹不已。

  朱维衡就是在这次小聚时,从蔡文宁嘴里得知了N小姐的一些情况。

  N与陈体立在美国结婚后,不久便到了台湾。五十年代后期,陈体立在菲律宾大使馆任职时不幸遇车祸去世。N便又回到美国,一直在美国商业部工作到退休。退休后,她就从美国东部迁到了西部城市居住。不久,Nike公司的老板找到她请她出山,担任Nike公司驻华代表。长期住在北京的高级宾馆里。N用她有利的各方面条件,帮助Nike公司在中国各地开办了许多家工厂,直到已经八十多岁了,才完全退休,回到美国俄勒岗州家里。

  N 三十二岁就守寡,一直没有再婚。

(41)夕阳无限
(41)夕阳无限

  妻子华善走了差不多一年,朱维衡就迁居到加州。朱维衡先在小儿子道亮家住了一个多月,然后搬进附近的一家老人公寓里生活。

  这家老人公寓有十层楼,一楼是办公室,阅览室,健身房和车库,二楼到十楼共九十九户,其中七十七户是中国人,多数是从台湾来的。公寓早有中国人自己的组织,每层有一位“楼长”,全楼有个“会长”。2006年春节晚会上,会长先生因病提出辞职,改选时朱维衡被推出来当了新的“会长”。新来晚到,不懂该怎么做,老会长教他,该先补齐楼长缺额,召集楼长商量,大家提出可以做些什么。不久经理去世,新经理接任后,董事会主席找他和新经理一起谈了一次,说这里中国人多,要不要组织一些学英文,教太极拳等活动,他建议已经有晚间体操班每天在做体操,就不用再教太极拳了,英文班可以办。他自己也参加了这个班,可以帮一些英文有困难的人一些忙,也帮助经理翻译他的布告,另外整理了一下阅览室,收集个人看过的期刊,放在阅览室供大家看,做了一个报架,每天买中文报,夹起来放在报架上,供大家阅读。以前冷冷清清的阅览室,变得热闹起来。朱维衡的热心工作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公寓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有时,一些老太太会送些好菜和点心给朱维衡,说他一个老头儿,不会做菜,帮他补充些营养,其实他吃东西向来马马虎虎,自己的确不会做,但吃什么都觉得满意,身体很好。这里每星期可去拿一大牛皮纸口袋的食品,是专门照顾收入低于最低水平的人,有肉、蛋、水果、蔬菜、面包、饼干、点心、牛奶、饮料、各种罐头,擦手纸等等,冰箱里放的东西根本吃不完,生活舒适得很。

  一天,一位自学中医的中年妇女M,走进了朱维衡的生活。她是觉得这个老头不像别的老头那样老气横秋,愿意找他聊聊天。她告诉朱维衡自己为什么要去啃中医这块硬骨头,原来她的经历的确很不平常。

  M年轻时嫁了一位漂亮的日本留学生来到美国,丈夫工资不低,可是染上了赌瘾,舍弃了正常家庭生活,经济上也发生了问题。M是一位非常中国传统色彩的女性,既然结了婚,就得从一而终,维护这个家的形式,除了做好家务,还要想办法赚点钱来维持家计。她先做过公司职员,很快升任部门经理,继而学做地产,居然非常成功,几年经营,拥有了三座大房产。按照美国法律规定,房地产所有权归属夫妻所有,可她的丈夫却拿房产去抵赌债。在女儿都实在看不过去了的情况下,她才终于在忍受了三十年后与丈夫离了婚。她寄希望于唯一的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儿,可是女儿长大了,需要独立生活,工作学习非常忙,不可能与她相依为命。她这时就想,在她余下的二三十年的人生当中,还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 M决心从头开始学习中医,倒不是为了行医发财,而是为受病痛所困的人解除痛苦,弥补她过去几十年人生浪费掉的损失。朱维衡为她有这么大决心,而且已经坚持了一年多的毅力感到十分钦佩。

  M记忆力好,分析能力很强,遇事能很快做出判断,所以她从事过的工作都相当成功。她是一个非常富有感情的人,她为女儿小时买来的一只小狗,现在老了,一只眼白内障,看不清路,她非常爱护它,可是她的公寓不许养狗,只好放在女儿处,而她女儿现在忙她自己的事,对这老狗不可能爱护如前,使她很不放心,有时实在思念它,就开车一个多小时,去带它到公园转一下。

  朱维衡与她交往,是因为她与一般人不太一样,谈话有较深刻的内涵,可以对应交谈,而不像许多人那样,只能作一般化的聊天。

  她有突显的敏锐洞察力,丰富的社会运作经验,遇事颇有预见性,所以办起事来大刀阔斧,当机立断,而没有女人常有的犹豫不决的毛病,一旦决定,作出取舍,就不后悔。朱维衡就是欣赏她这点痛快劲。她的前半生,被她那嗜赌入魔的丈夫白白消耗掉了青春活力,为维护家庭生活,伤透脑筋,落下个失眠的毛病。现在解放了,想要追回失去的光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学习中医,去为有困难的病人服务,这是伟大的志向,朱维衡非常赞同。

  说起来,中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她过去从未涉足这个领域,半路出家,难度很大。可是她不怕困难,进了国际医药大学学习。有一次,她发现朱维衡舌苔特别厚,断定是所谓“肠燥津亏”,应该服中药,就带他去找她教课最好的老师,朱维衡服了医生的中药,果然舌苔正常,口臭也消了。这位老师在中国早已是主治医师,来美国行医已有相当成就,M请这位老师治她自己睡眠不好的顽症,也有所改善。

  一天,M对朱维衡说,她想去中国大陆寻访能耐心教她的老师进修,问朱维衡有没有可能找到。朱维衡想到了他的弟弟、弟媳都是大连的名医,向他们求助,就可能得到满意的消息。于是朱维衡和M就决定在四月份假期中先去大连等地了解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