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历代名女传-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谱诤螅钏迷淳捅蝗蚊炱浇诙仁梗芜摮牵馕桓矣谕涔浠ⅲ床皇段淖值奈浞颍莸乖诨叩氖袢瓜拢踔敛幌虻薪鯊Φ墓路爻ひ拘欣瘢沼诔チ嘶叩男⒎鸦哂等胱约旱幕持小

  当时李存勖与李嗣源的暗斗就连年仅十九岁,刚入季府的花见羞也感受到了,她深恐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稍不留心,就惹来杀身之祸,因而劝他恬淡自保,又劝他不可离开军中,以免为李存勖所乘。这一阵枕旁风自然把李嗣源吹得更加清醒。

  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年李嗣源率养子李从珂充先锋攻入开封灭梁,李存勖喜极,牵李嗣源的衣,并对他说;“我得天下,是你父子的功劳。我要同你共有天下。”但不久之后的一次朝议上,他就举手对功臣们说:“我从这十个手指头上得天下。”意思是你们都没有功劳,李嗣源在洛阳好几次遇险,幸亏宦官李绍宏保护,才免被杀害。这年恰好皇甫晖在邺郡,也就是今天河北大名一带作乱,李存勖命李绍宏带兵讨伐,失败。只好命李嗣源统兵前往,李嗣源到邺郡后,士卒骅变,与叛军会合,拥戴李嗣源为帝,与在洛阳的李存勖分庭抗争。花见羞为李嗣源再献良策,她认为河北各地形势复杂,难以立国,不如渡过黄河,入据开封,西攻洛阳,李嗣源权衡形势,接受了花见羞的建议,正当李嗣源的军队渡过黄河时,洛阳城中却发生了重大的变乱,伶人出身的禁军统领郭从谦发动叛乱,率兵入宫,李存勖中流矢而死,这样李嗣源适时赶到洛阳,迅即放平变乱,正式即帝位,就是唐明宗。李嗣源即帝位后,一切举措更大受花见羞的影响,首先革除了李存勖在位时所制定的许多秕政,撤销了一些有名无实的机构,推崇节俭,勤政爱民,至此兵事粗定,连年丰收,百姓逐渐丰裕,算是五代中最安康的一段时光。谁也没有料到这位糕饼店老板的女儿,当年独守孤坟的寡妇还有如此的政治见解。

  更有难得的是她的谦逊美德直追当年汉光武帝的皇后阴丽华。

  李嗣源即位后,本打算立花见羞为皇后,花见羞对他说:“皇后只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倘若彼此相爱,名号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何况陛下的原配夫人夏氏曾经患难相随,如今虽已过世两年,但她所生的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且正领兵在外,况且夏氏族人也多宦居要职。不如暂时不册立皇后,而追封原配夫人为后,一来可以使人觉得陛下不忘旧情,二来也可以安定父子关系,并笼络夏氏族人。”李嗣源采纳她的意见。这一招果然使满朝文武都认为皇上德高恩厚,不忘旧情,于是增加了无限的安全感与向心力。

  三年之后,群臣纷纷上表,认为皇后母仪天下,不可长久虚悬,大家一致推崇花见羞,李嗣源更是求之不得,可花见羞仍然谦让,坚持要李嗣源册立曹淑妃为后。

  曹淑妃原来侍候过夏氏夫人,并帮忙扶育过李嗣源与夏氏夫人所生的两个儿子。就在上次册立皇后不成之后,李嗣源执意要封花见羞一个淑妃的头衔时,由于花见羞的争取,曹氏夫人才有了淑妃这个头衔。这次,早已色衰爱驰,平日只烧香礼佛,深居简出的曹淑妃又由于花见羞的至诚用心而坐上皇后的宝座。

  骄兵悍将作乱,是唐中朝以来相沿一百几十年的积习,唐昭宗在位八年,渐渐地年老多病,知道兵乱难免,他接连赐给在京诸军钱物,接着又赐各地将士钱物,一月间两次赏赐,希望兵士感恩,结果兵将愈益骄横。李从荣见唐昭宗病危,急于想夺得继承权,率兵攻宫门。宫中兵出击,杀李从荣。唐昭宗受惊而死,他的儿子李从厚继位,即唐愍帝。但当时实权却握在凤翔节度使李从珂,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手中,这两人原是李嗣源的左、右手,李从珂还是李嗣源的养子兼女婿,他们哪里把李从厚放在眼里,于是又拉开了一幕幕争权夺利的血腥斗争。

  花见羞由于自己的谦逊,得到大家的爱戴,竟然相安无事,冷眼看过一场场流血冲突后,寿终正寝。





《中国历代名女》——宫女卷……陈金凤血溅九龙帐



陈金凤血溅九龙帐

  陈金凤是一个寡妇再醮的人,她原为十国中闽国国主王审知的侍姬,王审知死后又成了他儿子王延钧的皇后,这一点上她与武则天是一样的,可惜没有武则天的胸襟气度,最终不得好死。

  陈金凤是一个私生子,她父亲是当时的福建观察使陈岩,他是个同性恋者,有断袖癣,当时他手下有一个小吏侯伦,因为生得俊美,肤色白暂,有如好女子,再加上个性柔顺,因而成为陈岩的男宠,随时可以出入陈家。丈夫是个同性恋者,在性生活上自然就冷落了妻子,陈岩的妻子姓陆,也是个大美人,一方面官宦的家眷不可能到处抛头露面,另一方面五代十国时期,理学渐露机芽,女子的三从四德日益被强调,陈岩的妻子就不可能到外面打野食来满足自己,于是就和丈夫争夺起侯伦这个阴阳情人,也亏得侯伦左右逢源,居然和陈岩的妻子陆氏夫人几度春风,而生下陈金凤这个活宝。

  陈金凤并不是国色天香的那一类美人胚子,但她有一样是当时人无法相比的,就是她的玉肌滑肤独具特色,就凭这一点她成了王审知的贴身侍姬,在王审知的时候,陈金凤的祸害还没有显示出来。王审知起自乱世,深知江山得来不易。王审知的哥哥王潮原本是陈岩手下的军正,陈岩死后福建发生了王绪的叛乱,王潮因平叛有功,唐朝廷决定由他继任了陈岩的官职,成为福建观察使,不久又升为武威军节度使,王审知在哥哥死后继任这一官职。不久朱温灭唐,封他为闽王,他常担心自己地僻势弱,难于自保,于是励精图治,积极建设。既节俭爱民,又通市海外,十来年下来,居然创造出一个小康的局面。他是个明白人,陈金凤想凭她的那三板斧是砍不倒他的,可惜虎父犬子,他的儿子王延钧却未能打退陈金凤的色情炮火,被陈金凤的媚眼,醉笑,若隐若现的不同一般的肌肤勾引着,跃入那一个深坑之中,这一番活动还是在王审知活着的时候就进行着,王延均被陈金凤吊起胃口,时常涌起强烈的欲望,虽因名份攸关,极力抑忍,终究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可说家贼难防。

  中原地区狼奔豕突,朱温和李克用父子为了那个皇帝宝座斗得死去活来,福建地区便也盛传王宫中有真龙飞腾直上云霄,恰在此时王审知死去,王延钩就将长春宫改为龙跃宫,在福州即皇帝位,国号大闽。乱世中大家都忙于争权夺位,忙于身家性命,顾不了那么多礼法,王延钧根本就没有像唐高宗那样为得到武则天想尽办法,他非常简单地就把陈金凤召进宫来,二十四岁的父王爱姬和三十初度的新闽皇终于用不着畏首畏尾了,放开手脚,开怀取乐,第二天都日上三竿了,这一对人儿还浑然不觉。

  王延钧比他的父亲王审知穷奢极侈多了,他初登皇位就遣使遍访福建各地,广征美女人宫,夜夜崎筵盛开,将那金龙巨烛数百支同时点燃,高低上下将整个寝宫照得尤如白昼,寝宫中特地摆一张宽达数丈的龙床,长枕广帐,就象舞台一样,四周再围上水晶屏风,床上铺以五色锦被,每当更深夜间的时候,他就和陈金凤喝得半醉半醒,裸程相拥,在偌大的床第之间翻来滚去,表演各种各样的交媾姿态,叫那些才选入宫的红花闺女,隔着水晶屏风观赏学习,以为笑乐,叫做“水晶秘戏”。一段时间后,就命令成群的宫女为他裸体伴寝,玉体横陈,春色无边,王延钩便像是狂蜂浪蝶般地往返采吮,嘻嘻哈哈,声闻户外。日日美酒,夜夜荒淫,冷雨敲窗,山雨欲来,国事逐渐不堪闻问。

  当时王延钧除了宠爱陈金凤外,还有李春燕为贵妃,此外还有一个男宠,也许男子同性恋是当时当地的一种风尚,特别是有权有势人的一种时尚,王延钧的男宠叫归守明,甚至一段时间中,九龙纱帐中都成了归守明一人独霸的局面,乃至于连“谁谓九龙帐,只贮一归郎。”的谣谚都已经出来了。后宫的莺莺燕燕加上这一位“归郎”,使得王延钧疲于奔命,旦旦而伐,最后终于得了疯瘫症。

  王延钧得了疯瘫症,归守明成了久旱饥渴的宫女们争夺的对象,九龙帐中陈金凤自然是捷足先登,男贪女爱,别有一番旖旎的风光,一般宫嫔想分一杯羹都不可得;不仅如此,有时陈金凤欲火太炽,归守明还不得不使百工院使李可殷代劳。陈金凤完全是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而贵妃李春燕则加紧实施自己的报复计划。

  李春燕的资貌原比陈金凤艳丽,只因狐媚技艺略逊一筹,因而始终被冷落在东华宫中,在长久向隅的孤寂生活中,把欲念的触角早已伸到了王延钧的长子王继鹏身上,她利用王延钧已经瘫痪这一有利条件,抓住陈金凤与归守明、李可殷私通这一点,与陈金凤谈判,动之以利害,施之以要胁,要陈金凤从中匈通,劝王延钧同意将她李春燕赐给王继鹏。王延钧在陈金凤的花言巧语之下,居然同意了这件事情,王继鹏当时被封为福王,李春燕堂而皇之地由东华宫移居到福王的府中。后来皇城使李傲因与李春燕同姓,便千方百计地与李春燕认作同宗兄妹,现在李春燕嫁给了王继鹏,他自然又与王继鹏成了郎舅至亲,三人勾结,开始了有计划的夺权斗争。

  王延钧虽然行动不便,但对于权力的掌握,仍然不肯丝毫放松。原来王延钩虽然淫乱,但依赖薛文杰和吴英两位大臣的支撑,即使小有摩擦,大体上仍能戮力同心;王延钧的病却加深重了二人之间的矛盾,当时薛文杰任国什使,王延钧对他深信不疑,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他处理,引起内枢密使吴英的不满,久而久之,渐成水火,王延钧病糊涂了,竟至于听信了薛文杰的一面之词而杀害了吴英,不啻是毁掉了大厦的一根栋梁。恰好这时吴国的杨行密看到闽国势弱,趁机发兵攻打建州,建州就是今天福建的建瓯,位于闽国西部要冲地带,倘若建州不守,东部滨海的福州就发发可危了。王延钧立即征发大军抵御,不料军队却迟迟不肯遵命开拔,原因是吴英曾作过军队的统帅,与军队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这时军队乘机鼓噪,要王延钧交出薛文杰为吴英雪冤,迫不得已,王延钧只好交出薛文杰,军士们杀死了薛文杰,由于军队的英勇奋战,吴军被打退了,但闽国内部却形成权力的真空。因陈金凤的争宠而使李春燕组织起来的小集团,势力迅速膨胀,一股压力透过归守明、李可殷、陈金凤日益传到了王延钧的身上,因为李春燕等人毕竟还不敢直接把矛头对准王延钧,于是先拿宫中的男宠归守明和男宠的帮手李可殷下手,王延钧日益关注事态的发展,王延钧的态度也加快了王继鹏、李春燕的行动步伐。

  首先他们一不做、二不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派遣壮士击杀了李可殷。陈金凤失掉一个情夫,简单就像砍断了她的一条胳膊,心痛万分地向王延钩哭说她当然不会讲李可殷是自己的情夫,经过仔细勘酌之后,她决定先把矛头指向李傲。在陈金凤的哀恳下,第二天早晨,王延钧带病上朝厉声责问李傲,朝堂之上,威仪棣棣,李傲随时都有掉头的可能。下朝了,汗流浃背的李傲踉跄趋出,急忙赶到福王府中与王继鹏商量对策,反复计议,深恐迟则生变,于是召集皇城禁卫军鼓噪入宫,王延钩行动不便,当即被乱军所杀,可怜陈金凤与归守明还在九龙帐中干那伤天害理的勾当,也被乱军杀死。“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陈金凤、王延钧乱伦不孝,终于得到报应。

  叛乱过后,李春燕和王继鹏相偕来到九龙帐中,李春燕看到一丝不挂且血糊糊的陈金凤和归守明,嘴角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陈金风的狐媚手段终究没有敌过李春燕的残忍心机,陈金凤那独具特色的肌肤,在鲜红的血液中还那么晶莹剔透,王继鹏看到父亲,特别听到父亲一时未被乱军杀死,还是自己费尽了力气,抽出佩剑自刎喉管方才断气,久久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

  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王继鹏、李春燕既已走上了陈金凤、王延钧的老路,就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中国历代名女》——宫女卷……柴皇后慧眼识英雄



柴皇后慧眼识英雄

  郭威算是一位英雄,他是刘知远的手下。刘知远建立的后汉政权后,性极残酷,他出身武夫,武夫作皇帝,总要有少数亲信的谋士,如梁太祖的敬翔,唐庄宗的郭崇韬,唐明宗的安重诲,石敬塘的桑维翰,这些谋士当权时,武夫的蛮横就似乎收敛一些;只有刘知远认为国家大事不可同书生商量,所信任的人都是完全武夫,因之后汉政治比前几朝更加残暴、更混乱,灭亡也最快,立国不过四年。

  这群武夫中,只有郭威比较有些知识,留心搜罗有才能的文士,得到文官们的好感。比如当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恩绾据长安,王景崇据凤翔,同时反叛,郭威受命于朝廷督诸军讨伐三叛镇。郭威临行,向文官首领太师冯道求教。冯道说:“李守贞是著名老将,诸军多是他的旧部,他依恃向来得军心,所以不怕讨伐,你只要不吝惜官物,赏赐士卒,就可以夺取他的依恃。”郭威听从冯道的建议,果然大得军心,诸军都愿意为郭威出力攻击李守贞,郭威灭河中,永兴(长安)两镇,杀李守贞、赵思绾,别将赵晖灭凤翔镇,杀王景崇。郭威得胜还朝,不肯独受重赏,推功给在朝诸大臣和将士,皇帝因此遍赏诸大臣及诸藩镇。郭威这一作为,仍是冯道所教不要吝惜官物的意思,形式上得赏不比别人多,实际上是换来了这些人的好感。郭威留心搜罗人才,先后得魏仁浦、李谷、王博、范质等人,他用李谷管理财政,魏仁浦、王博、范质参与机谋,日后取帝位和治国,多得这些文臣的助力。

  郭威之所以能在后汉政权的一群纠纠武夫中能标新立异,还是由于他的夫人落魄宫嫔、柴家闺秀的启导。

  郭威原本姓常,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郭家,童年时期贫困不堪,曾经为村人牧牛,有个小号叫郭雀儿。谈不上家庭教育,也不曾入学读书,一直到认识了后来的柴皇后以后才开始读些书,由于自身的聪明,柴皇后的叮咛熏陶,书籍的影响,使他有别于一般武夫,乃至于夺取政权后,他还对宰相王峻说:“我是穷人出身,碰到机会做皇帝,岂敢厚自奉养以害百姓。”他得位后,停止了州县贡献珍美食物及特产的惯例。他对大臣们说:“我生长在行伍,不曾从师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的办法,可以写出来告诉我,文字要切实,不要辞藻华丽。”他能虚心纳谏,保持节俭生活,他统治时期,境内小安,确是个难得的皇帝。柴皇后对他的影响源远流长。

  但柴皇后与他的相遇是十分偶然的,或者说是天意的安排。后唐庄宗李存勖,武功显赫,国势强大,建都洛阳,威镇天下,骄恣荒淫,朝政紊乱,在宫廷政变中终为伶人所杀,李嗣源率兵进入洛阳,平定叛乱,连刘皇后及诸皇子也一并杀戮。于是尽革庄宗批政,务从节俭,放出大批宫女及妃嫔,其中就有日后的柴皇后,她当时虽已入后宫,但庄宗在位仅三年,所以她实际上未曾沾获雨露。

  柴家姑娘是被礼貌地遣送回家的,有车驾从人,一行人来到孟津渡口,准备过黄河。柴家是荆州的大家庭,柴家已经听到了消息,所以柴家姑娘的父母也匆匆地渡河南来迎接受女,在孟津渡口会合,在旅舍中休息一天准备第二天过河,谁料晚上一场滂沦大雨,第二天早晨只见黄河水面,浊浪滔天,舟楫难行,当时正是夏秋之交,风雨连绵,数日不停,河水暴涨,连道路都被淹没,柴家一家人伴着绵绵雨水,羁留在旅店。

  第二天起床后,梳洗罢,柴家姑娘站在窗前望着一览无际的天地,暮然在迷蒙的雨水中,一壮汉大踏步冒雨而来,衣衫尽湿,但不掩英爽之气。这壮汉也投宿在旅店中,从婢仆的口中,柴家姑娘慢慢地知道这个壮汉叫郭威,也是河北荆州人,十八岁投军;在潞州以军功升为小校,后来因与市井无赖相斗,失手杀人而获罪,州将爱他的才能而暗地里放他逃命,如今正是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听到这里,联想到他雨中行走的英爽之气,柴家姑娘为之怦然心动。

  秋风瑟瑟,秋雨萧萧。柴家姑娘命侍女送给郭威一床毯子御寒,谁料郭威这人还硬气,以萍水相逢,互不相识,不能平百无故受人东西为由婉拒。柴家姑娘干脆亲自去见郭威,以同乡之谊说服郭威,话匣子一拉开,柴家姑娘就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郭威对柴家姑娘充满了感激之情,也隐隐地觉得柴家姑娘似乎对自己饱含着一份爱意。一个是大家闺秀,而且是刚从皇宫中出来的娇贵仕女,一个却是起自贫寒,出身行伍的粗扩人物,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在黄河渡口的荒村茅店中,撞击出了爱情的火花。

  大雨时断时续,天从人愿,郭威与柴家姑娘有了更多地交谈机会。因隋、唐政权都起自关陇士族,与鲜卑族渊源很深,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男女礼防是不太严密的,五代承唐余风,又值乱世;男女交往似乎了无顾忌,至于男女授受不亲,那是宋代以后的事了。郭威轻快地讲述了一些军旅生涯的小故事,以及江湖风貌,柴家姑娘听得津津有味。偶尔她也讲一些朝廷大事和宫中生活,郭威又睁大了眼睛,傻乎乎的好奇神情煞是可爱,柴家姑娘抓住机会,乘机劝说:“如今属于乱世,乱世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应该砸砺志节,进德修业,抓紧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创造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要知道时不我予,不能平白地蹉路岁月。”郭威庄肃地听着,像一个小学生似的唯唯称是,柴家姑娘有些不忍,轻轻巧巧地将粉颊挨近郭威宽阔的肩膀,对着他的耳畔,悄悄地表示出自己的爱慕之意。

  郭威是爱慕、感激、知遇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功未成,名未就,现在是孑然一身,是在逃的杀人犯,连起码的生活都有问题,又怎能消受佳人的美意。柴家姑娘看穿了郭威的顾虑,直截了当地告诉她:“士有穷通显晦,婚姻关键在于两情相悦,至于生活用度,不必为此发愁。”

  柴家原就是财大势大的家庭,柴家姑娘此番出宫,更携带了大批的金银珠宝,生活自然不成问题,既然生活无虑,郭威也就无话可说,欢愉之情溢于言表,柴家父母认为以柴家的声势,加上女儿出自宫中,如欲嫁人,起码也应是封疆大吏一类的人物,现在抓住一个落魄汉子不放,总是耿耿于怀。柴家姑娘向父母解释,郭威现在没啥稀奇,他日发展,不可限量,自己阅人多矣,相信不会走眼。虽然父母犹豫,她已决心以身相许,天涯相随,将来不管是吃苦受罪还是享受荣华富贵,都是命中注定,决不埋怨父母。柴家姑娘把宫中带出来的金银珠宝分成两分,一份孝敬父母,一份留作已用,快刀斩乱麻般地和郭威结拜为夫妻。天晴雨住水退,但夫妻双双不再过河,折返洛阳。

  在洛阳,柴家姑娘温婉地为郭威准备了一个幽静的读书环境,每日上午是埋头苦读的时间,午饭过后夫妻二人就品茗闲谈,柴氏不着痕迹地为丈夫解释书中的疑难,并兼及处世应人之道、国家政事与天下大势,郭威惊异于妻子的才学,但柴氏丝毫没有炫示的意味。一年多的时间,郭威受到妻子的关怀、熏陶、教导,他的性情变了,谈吐举止迥异往昔,在勇毅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智慧。在柴氏的参赞下,逐渐爬上了权力的巅峰。

  先是参加石敬瑭的军队,而后又投到张彦泽的麾下,不久又转归杨光远,最后成为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左步兵指挥使。不停地迁转,目的是要追随一位气度恢宏的领袖人物,以图将来有出头之日,这些都是柴氏的意见。刘知远对郭威的重视始于一次与契丹人的战争,郭威以二千伏兵大败契丹,刘知远后来夺后晋建后汉,更多方倚重郭威。但刘知远在位一年就死去,他的儿子刘承祐继位为隐帝,惑于嬖幸的谗言,大杀功臣,当时郭威正领兵担任邺都留守,家庭留在汴京,也全部遇害。柴氏也不幸免。

  郭威挥军由邺都直指京师,隐帝一战即溃,为乱军所杀,郭威入京,从容进谒太后,商议由刘知远的侄子刘斌入继大统,恰好率丹人入侵,太后命郭威率军出征,到达擅州,将士骅变,拥郭威望帝,仓促之间,无法制备黄袍,就撕裂黄旗披在郭威的身上权充黄袍加身,将士环跪,三呼万岁,回军南行,入汴京,太后下诏郭威监国,第二军开春,正式称帝,建立后周。

  郭威登基,而他的患难之妻柴氏却已是千里孤坟,荒山寂寂无以为报,郭威力排众议,以死去的柴氏为皇后,收她的侄儿柴荣为养子,以慰她的九泉之灵,柴荣后来继位为帝,就是周世宗,也是位英勇的皇帝。





《中国历代名女》——宫女卷……小周后与李煌鸳鸯情断



小周后与李煌鸳鸯情断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留下的。南唐是从杨行密的子孙手中夺得吴国的政权而建立的。南唐的开国皇帝李升,初为徐温的养子,叫徐知诰,徐温就已掌握了吴国的政权,到李升建南唐,距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还有二十三年的时间。

  李升俭朴,宫人不曳罗绮,比如他案上捧烛的铁人,高约五尺,还是吴太祖杨行密马厩中所用的东西,李升叫它为“金妇”。他在位七年而卒,长子李璟即位,生活就开始奢侈,专尚浮靡。江南本是文弱之邦,李璟崇尚文词,用韩熙载、冯延巳等人为相。冯延已专门拈弄笔墨,不以政事为意,尝作“乐府”百余阕,都是些风云月露之词,儿女私情之事,若说经济之学,治国之方,连梦也不曾做一个。那韩熙载更是放诞风流,当着姬妾们的面,以手探宾客的私处,议论阳具的大小,以为笑乐。又有一种古怪脾气,所有替人做铭志碑记的谢仪,及李璟赏赐的金银财帛,到了他手里,便完全分散给歌姬妾侍,自己不名一钱,甚至三餐不继,饮食断绝,便穿了破烂不堪的衣服,装成乞丐的样子,手托瓦钵,向歌姬院内,沿门乞食;那些侍妾歌姬,看他前来乞食,故意把些残羹冷饭打发给他,他居然大嚼起来,吃罢了时,便拍手大笑,十分快乐!侍女们等他笑罢方才为他梳洗,献上衣襟,替他穿戴,然后大排筵宴,歌童舞伎,分列左右,丝竹之声,洋洋盈耳。歌舞完毕,韩熙载就命令这些人脱去衣服,一丝不挂,男女追逐为戏。

  李璟死后,传位给儿子从嘉,即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李璟死前把韩熙载等一班人召到床前,对李煌说:你年纪尚轻,宋主雄才大略,宜恭顺臣事,不可自召灭亡。又叫群臣直善辅之。李璟在日,已国事日非,后周世宗曾亲自领兵来攻,尽得江北肥沃的土地,逼得南唐一度迁都南昌。

  李煜是在宋太祖建隆二年在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继位为帝的。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失赤子之心,感性多于理性,这是作为统治者最大的短处,而是作词人的最大长处。从褒义的方面说,他是一个仁慧聪敏,能文会画,精通音律的文士;从实际一点说,他生性柔弱,不切实际,根本没有处理国家大事的才能。他自号“钟山隐士”。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乃度俭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早在李璟的时候,南唐就已经去掉帝号,奉行后周正朔。大宋取代后周,自然又奉大家为正朔。李煜即位,眼看雄才大略的赵匡胤,先后讨平南平、后蜀、南汉,胆颤心惊,天天忧愁,而所能做的又只是与臣下酣宴,守着几个女人,了不尽的春花秋月,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怀。

  在李煜一生的女人中,首先就要讲到%娘。一个充满情感的词人,对于周围的事事物物,都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执着与爱恋,对于异性更有着一种独到的欣赏能力。一般男人欣赏女人,依次有四个重要部位,即:眼睛、头发,身段和足部。眼睛的美态自然也包括了面部五官的搭配,头发的美态想必连带着发型及饰物,身段的美态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丰乳、皓腕、纤腰、曲臀、肤色,特别是足部的欣赏,除了有形的美腿和纤脚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联想,它所象征的一些隐而不显的特殊意义,只有充满灵性与感性的人,才可能想像得到。

  窅娘就是以一双小脚,细嫩挑巧,擅长《霓裳舞衣曲》而得到李后主的宠幸的。对窅娘善舞,后人有宫城一首咏叹:

  红罗叠间白罗层,檐角河光一曲澄;

  碧落今宵难得巧,凌波妙舞月新升。

  窅娘当时为了使足部更美,常常用锦帛缠裹双脚,屈作新月形状。女子缠足尉然成风是从五代开始的,窅娘不是女子缠足的第一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南唐的宫廷生活为当时一般人所艳羡,而%娘又是一个绝色的美人儿,对妇女的缠足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人宋之后,名媛闺秀争相仿效,逐渐遍及全国各地,愈缠愈小,都以“三寸金莲”为妇女的美态标准,以至于一直流传到民国初年才彻底废除。对于中华民族的健康与习性影响至深且巨。有诗说:

  一弯新月上莲花,妙舞轻盈散绮霞;

  亡国君王新设计,足缠天下女儿家。

  妇女缠足到后来日益变本加厉,不断地在“小巧”上下功夫,小到根本无法站立,反而成为美的极致。《笠翁笔记》中曾提到明代有一位姓周的宰相,以干金购一丽人,名为“抱小姐”,她的脚小到寸步难移,每次行走都必须别人抱着走。李笠翁于是大发议论:“选足一事,如但求窄小,则可一目了然,倘若由粗以及精,尽美而思善,使脚小而不受小脚之累,兼收脚小之用,则又比手更难,皆不可求而可遇也。因脚小而难行,动必扶墙靠壁,此累之在己者也。因脚小而致秽,此累之在人者也,其用维何?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此用之在日者也;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摸,此用之在夜者也。。

  李笠翁的观点仍不脱欣赏的范围,事实上缠足之风,自宋代风行以后,顿使我国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