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碑 一九四二-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ぷD埽郾收咦ⅲ合祷破志12期毕业生]升任第1营少校营长,同时向该营补充武器弹药。调整就绪后,刘建章同副团长赵照中校、师临先少校,研究决定次(29日)日的作战计划,而后召来营连指挥官向其下达作战命令。其要旨是: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史、杜调兵驰援同古(4)
(1)决计于明(29日)晨6时发起进攻,依炮兵和战车直接支援,夺取塞特里头和南阳车站。
  (2)第3营居左,伴随战车担任主攻夺取南阳车站,其左翼65团第1营周璞部将协同该营攻取南阳车站,攻克后固守南阳车站。
  (3)第1营在右,奋力夺取塞特里头后,向米格河推进,确保我军右侧安全,并需竭力阻止敌对南阳车站的增援,同时截击由南阳车站向南逃窜之敌。
  (4)第2营在第3营右侧后展开,绕过第3营战斗正面,从南阳车站西南方(即据守南阳车站敌军的左侧背)与第3营前后呼应包围夹击南阳车站之敌,达预期目标后右翼联系我第1营、左翼密切联系65团第1营,齐向米格河推进并对铁桥加以控制,过河后向南攻取格拉克(Grak)。尔后第1、2两营即以格拉克为基地,左与65团密切联系(65团从东攻击克永冈,64团1、2两营则从西南攻击克永冈),围攻克永冈而占领之。
  此时,65团也拟定了作战计划:全团在东面,以第1营(营长周璞)展开于南阳车站东侧,从东南面协同64团第3营和战车营夹攻南阳车站;以第2营第6连配属重机枪2个排伴随战车第1连(连长何大为少校)为突击队,绕过南阳车站东侧直捣南阳车站东南方向的项格(Hsiangger)[笔者注:项格位于南阳车站东南方约1000米,在项格东南方约500米处是安比(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安比西南方约300米处有一座横跨米拉河上的铁路大铁桥,而南阳车站就在项格、安比的西面]、安比,夺取铁路桥,截击由南阳车站向南逃窜之敌,同时需竭尽全力阻击由克永冈、康道来援南阳车站之敌;令第3营(营长李定一少校、黄埔军11期毕业)随第6连之后跟进。
  29日晨5时30分,新22师师长廖耀湘带着战斗指挥所(参谋主任傅宗良上校、作战参谋郭修甲、情报参谋段吉升、后勤参谋黄锦华等人随行),驱车来到64团团长刘建章和装甲兵团团长胡献群的指挥所,见各部队已到达既定位置,并完成了进攻的作战准备,他便拿起电话筒下达作战命令:“开始进攻。”首先是军炮兵营的12门榴弹炮和师炮兵营、团迫炮连的各种火炮,同时对南阳车站敌阵地集中射击15分钟,步兵便在战车支援下向敌阵跃进。敌见我开始炮击,立即以36门150毫米重炮和其它各种火炮向我炮阵地还击,幸我各炮兵群发射15分钟后立即转移阵地,使敌重炮和各种火炮的还击,在我军榴弹炮原阵地上炸得尘土飞扬,对我军未造成伤害。充分证明廖耀湘的判断准确,处置得当。[笔者注:廖耀湘一向主张:在敌炮兵占绝对优势状况下,我军炮兵应实行“统一指挥,集中发射,行集团火力急袭,予敌阵猝不及防的突袭,打了就走”的原则]。
  28日晚,廖耀湘要求军炮兵营长孙逸波上校,统一指挥军、师炮兵营和64、66两团的迫击炮,布置阵地、分配目标、精确测地、异地试射[笔者注:所谓“异地试射”是进行试射的火炮必须远离炮兵集团的真实发射阵地,以防在试射中被敌测出我炮兵射击阵地的准确位置,保证我炮兵能对敌人实行“集团炮火急袭”]。当他于27日黄昏前亲临军榴炮营阵地视察时,面告孙逸波营长和师炮兵营长张树帜中校:“当面之敌对我拥有绝对优势,尤其是敌之炮兵更对我构成了压倒性优势。你们必须实行统一指挥,集中发射,对敌施行集团炮火猝然突袭,打敌一个措手不及,我打了就转移阵地的方针。”遵照廖耀湘的这番指示,在29日凌晨,我步兵、战车开始进攻前,孙逸波、张树帜二人便统一指挥所有各种口径的火炮数十门,于敌不备之中,对南阳车站敌阵地猝然地连续发射15分钟,瞬间几百发炮弹如急风骤雨般地倾泻到南阳车站方圆四、五千平方米的敌阵内,顿时爆炸声震耳欲聋,大地在颤抖,火光烛天,浓烟滚滚,整个南阳车站成了一片火海,敌军死伤枕籍。我炮击15分钟后,炮兵立即向新阵地转移,我步兵便在战车引导下向敌阵突进,约莫过了半个小时,我前锋已逼近南阳车站敌阵地之前,正准备发起冲锋之际,敌军近百门大炮突然轰鸣起来,对准我炮兵集团原来的发射阵地连续不断地猛烈轰击,上千发各种口径的炮弹,象暴雨般地打到了我炮兵集团先前阵地的那块几千平方米的灌木丛里,幸好我炮兵集团在此前已安全转移到了新阵地,未被敌发现,避免了一劫。否则定要遭受重大伤亡和严重的损毁。

史、杜调兵驰援同古(5)
正当敌炮兵群向我炮兵集团原来的发射阵地猛烈炮击之时,我炮兵集团已迅速建立起新的阵地,又开始对南阳车站敌阵地南面纵深及其东南方的据点项格、安比和米格河上的大铁桥等处,再次实施集中火力的猛烈急袭。我向南阳车站进攻的64团第3、第2两营和第65团第1营,在战车的引导下,一举攻入南阳车站敌143联队主阵地,敌虽已受到重大伤亡,仍在镇内据屋顽抗,双方演变成了激烈的巷战和肉搏战;与此同时,左翼我65团第2营,由团长邓军林少将亲自同战车1连连长何大为少校同乘一辆战车,亲自指挥该连的13辆战车,伴随着第6连,在南阳车站敌我激战之时,一鼓作气杀到了南阳车站东南方的项格,迅速击破敌军抵抗,加以占领;接着又攻克了安比和米格河上的铁桥,截断了据守南阳车站的敌143联队主力,向南逃窜的道路。该敌抛下80多具死尸,集中残部千余人奋力向西突围而去。他们行抵南阳车站西南方约3公里处的塞特里头,突然遭到已攻占该地的我64团第1营祝能部的猛烈攻击,该敌不支,又丢下20多具尸首,改道向西面山区绕道退回克永冈一带。64团第3营营长李平少校和65团第1营营长周璞少校,见敌主力已逃,遂联合清扫南阳车站战场,发现敌人除遗尸80多具外,还有炸坏的轻重机枪13挺、速射炮4门、迫击炮5门等军械装备。
  刘建章团长得报后,即令第3营固守南阳车站,令第2营向南渡过米格河,与第1营合力攻占克拉格。第65团团长邓军林见南阳车站业已攻克,第2营已明确占领项格、安比和铁路桥,即令第1营推进到米格河沿岸设防,派有力部队向伐南前进,侦察敌军动态,并占领该地;第2营固守项格、安比等据点;第3营李定一部推进到沙格设防,进行休整,补充弹药装备,准备再战,与之同时与右翼64团保持密切联系。
  29日上午10时,廖耀湘随刘建章由南阳车站来到米格河边铁路桥,便召邓军林由项格来此相会,还召来炮兵、装甲兵、通信兵、工兵、搜索各营、连长到此,共商进攻克永冈、康道的作战方案。当即决定由65团以伐南为出发地,从正面对克永冈、康道进攻;64团配属战车营以西面克拉格为出发地,向克永冈、康道等处敌军侧背进攻,期收包围夹击之效;另令在榜塞克的突击支队沿喀巴温河向敌后迂回,切断敌后方交通,伏击其增援、运输部队;炮兵部队仍由孙营长统一指挥,在米格河北岸选择阵地,支援前线作战;战防炮营配属64团,协同我战车营同敌战车装甲部队作战。
  廖耀湘部署完毕,各部队便争分夺秒地积极备战。至当日14时,廖各部队纷纷接到“准备完毕待命进攻”的报告。廖耀湘正准备下令进攻,忽得对空监视哨急报:“敌机2队,各有二、三十架,已飞临喀巴温河,正向米格河飞来。”此时廖耀湘他们在铁桥边已听见轰隆隆的机声,同时还远远地望见敌军数十辆坦克、装甲车,伴随有大批敌兵,正由克永冈、康道一带向米格河急驰而来。几乎在听见敌机声和望见敌坦克向这里奔驰的同时,据守克永冈、康道附近的敌人炮兵又开始对塞特里头、克拉格、伐南以及米格河沿岸一带进行轰击。很明显,这是敌军大举反扑的信号。
  廖耀湘果断决定:暂停进攻,各部就地构筑工事,按原来准备进攻的战斗部署,据守现地,准备迎击敌之反扑。29日15时刚过,敌军数千人(估计有1个步兵联队以上的兵力),凭借坦克、大炮和飞机的支援,对我新22师据守的伐南、克拉格、塞特里头等前进据点,猛烈进攻。敌机狂轰滥炸,其炮兵更是猛烈炮击,其坦克、装甲车则横冲直撞,使我据守塞特里头的64团第1营祝能部、据守克拉格的64团第2营均有伤亡,已呈不支之势。廖耀湘得报后即令:64团第2营退守米格河,利用工兵于河南岸埋置地雷并挖掘陷阱,配合战防炮营和战车营对付敌坦克群,务必将该敌阻击于米格河南岸;令64团第1营仍固守塞特里头;该团第3营需切实加强南阳车站的防务;同时令现据守在南伐的65团第1营退守米格河铁桥东西之线,右与64团第2营、左与65团第2营密切协同作战;令66团推进到南阳车站并指挥64团第3营切实固守该地。

史、杜调兵驰援同古(6)
此时日军飞机的轰炸和炮兵的轰击更加猛烈,其坦克、装甲车乘势向我阵地猛冲,幸好廖耀湘、刘建章、邓军林早有预见,他们在部署64、65两团向克永冈、康道进攻时,已判断敌人很可能疯狂反扑,以图夺回南阳车站,竭力阻止我军对同古的增援,以求实现其吃掉我200师的梦想。廖耀湘及属下在部署向克永冈进攻的同时,又要求各部队加强防御以防敌军反扑,遂在米格河南岸敌坦克、装甲车可能利用的道路及开阔地域内,派工兵预埋地雷和构设陷阱。从米格河南岸开阔地带向我猛冲的敌坦克、装甲车除遭受到我埋伏的战车和战防炮的火力急袭损毁之外,还因触发地雷或陷入陷阱而损毁多辆,敌步兵进攻也遭受伤亡和挫折。自午至晚,激战半日,终将敌击退。我64、65两团便据守塞特里头、米格河一带与敌相峙。
  29日这天,敌56师团又从南西北东四个方向,向据守同古以及西当河河东地区的我200师阵地猛烈进攻;遭到我守军顽强的抵抗和不断的反击;敌我互有进退,我阵地失而复得,惨烈的巷战和肉搏,随处随时可见。负责指挥同古城垣内外598、599和600三个团拒敌的师步兵指挥官兼598团团长郑庭笈少将,不但亲临火线与官兵一道奋力抗击敌军,还时常亲率预备队或突击队对突入我阵地的日军及时展开反击,一次次地将日军打退,恢复阵地。其战况之激烈、搏击之凶恶,我官兵之英勇、敌军之顽强、情景之惨烈、伤亡之众多,实属少见。尤其是敌军搜索联队获得敌工兵联队增援后,对我军补1团3营(附师工兵连和军骑兵团第3连)据守的阿姆阳,以及师部所在地英登冈的进攻,更趋猛烈,先后突破过我阿姆阳和英登冈的表面阵地,戴师长及时率队反击,并得到郑庭笈派兵来援,几次击退了突入的敌军,守住了原阵地。
  此时同古城内的通信已经中断,伤亡逐渐增多却无法送出去治疗,而且弹药和粮食都已告竭。前来增援的新22师虽已于28日发动进攻,但经过两天的战斗,该师仍被敌55师团死死地阻止在米格河一带,且遭到了日军的猛烈反扑,至今未能再前进一步;加之平满纳至曼德勒间铁路、公路多处桥梁,被缅奸和日机炸毁,以致驰援同古的第96师仍被阻在曼德勒附近,而无法向同古前进。从而使200师的处境更加危殆。也使杜聿*急如焚、心乱如麻。他在漂背军司令部冷静地反复思考后,心中已有腹案,便同参谋长罗又伦、参谋处长李汉萍二人商议,问他们有何主见?他二人都异口同声说:“看来只有放弃同古,撤出200师了。”杜聿明即于29日13时决定“放弃同古”。当即电告蒋介石请示。
  29日15时过后,杜聿明接到蒋介石直接发给他(同时告知林蔚)“放弃同古,撤出200师,整顿态势,另在平满纳举行会战”的复电后,便决定亲自赶往叶达西,向戴安澜下达撤退命令,指导其突出重围,期能全师以还;同时让新22师乘夜对当面之敌发动进攻,让突击支队深入敌后耶索、屋墩、坦德宾一带进行扰袭用以迷惑牵制敌人,掩护200师突围。他于傍晚到达叶达西后,即派出武装便衣在缅甸华侨引导下,护送熊瑛、蔡岳两位中校,携带他给戴安澜的手令,潜往河东英登冈,面交戴安澜。此时,敌人正对英登冈猛攻,戴安澜同郑庭笈及各团的电话都已中断,他便亲写撤退命令,交由来此增援的598团第7连连长石磊,在缅甸华侨引导和武装便衣掩护下,潜入同古城中,将此命令面交郑庭笈,由郑组织部队突围,经河东昆宾向叶达西北方的沙加雅集中。郑庭笈受命后,即同599团团长柳树人、600团团长刘少峯商议后决定:“(1)伤兵先撤,过大桥后由师卫生队收容集中向叶达西医院转送。(2)后勤单位按师部599、600、598团顺序通过大桥后到昆宾集中,由师辎重营长率领向沙加雅前进。(3)第1线营各自留阻击部队于现阵地,对敌出击,阻其来追,掩护各营主力撤退,按规定路线徒涉到河东昆宾集结整顿后,待命向沙加雅前进;各营留置的阻击部队应于主力安全过河后,自行撤退。(4)河东部队的撤退由师长亲自指挥。(5)各部于30日零时开始撤退,务须严守秘密。”
  日军30日天明后占领了同古,才发现同古已是一座空城,200师已走得无影无踪。日军司令饭田中将对此战曾如下评价道:“重庆军200师战斗意志始终旺盛,尤其是担任掩护撤退的部队直到最后仍然固守阵地拼死抵抗,他们虽说是敌人,确实十分英勇顽强,真是劲旅也。”200师在同日军犬牙交错的紧密接触中,竟能秘密地摆脱敌人,全部安全地撤出,的确是一个奇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放弃同古,史杜针锋相对(1)
放弃同古一事对史迪威震撼极大,也使他感到深受伤害。事后,他深为感慨地对我说:“1942年3月29日,是我38年戎马生涯中最令我气愤、最叫我失望的一天。这是一个黑色的星期天,真叫人丧气啊!”
  史迪威是美国西点军校和参谋指挥大学培养出来的正统军官,将西点军校的校训“职责、荣誉、国家”奉为圭臬,把自己置于国家和人民的公仆地位,而始终不渝。他自己的座右铭,便是其挂在口头上常说的那句话:“不要让那些狗杂种把你压垮”。
  他认为:日本成功地偷袭珍珠港,接着在西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大举进攻,一路势如破竹,而盟军竟是一触即退、望风披靡,结果是失地千里,损失惨重,这对盟国的民心和士气,都影响极坏。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共同的奇耻大辱,我们必须立志彻底以雪前耻,向法西斯侵略者讨回血债,报此大仇大恨。
  史迪威还认为:在日本侵略者进攻面前,盟军之所以吃败仗,一方面是由于盟军战前缺乏敌情观念,疏于战备,更对日本侵略者缺乏认识而无戒备。对日军的装备编制、训练情况、惯用战法、武器性能尤其对日军的情报活动,均缺乏研究,因而对盟军自身的训练,也就没有针对性。战争一打响必然会手足无措,处处被动挨打,以致失败;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方面,是反法西斯国家的政治家们,战前往往只顾一国一时之私利,一叶障目,对法西斯侵略别国的行径,熟视无睹,一味姑息,这种绥靖政策的后果,是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例如:日本法西斯疯狂地侵略中国,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七?七事变”。可是当时的英国和美国,不但对日本侵略者不予以制裁和惩罚,眼看中国军民用最低劣简陋的武器奋勇抗击拥有现代化武器的侵略日军,竟然没有给予中国人民以有效的援助,反而将极重要的战略资源如钢铁等卖给日本,让日本用来制造飞机、大炮去疯狂地杀戮中国人民。最后,日本人还是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攻占了大片的英国殖民地,炸沉了英国的主力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俘虏了大批英美军队官兵。这难道不正是英美两国对日本侵略者姑息养奸所造成的结果吗?难道不是害人害己的报应吗?
  史迪威的上述论断,真是入木三分、一语中的,何其深刻入微啊!
  史迪威于1942年1月23日受命来华,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罗斯福政府赋予了他六项使命:(1)担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2)中国战区参谋长;(3)援华租借物资监督人;(4)代表美国政府出席重庆军事会议,充当中国战区和南太平洋战区间的联络员;(5)指挥分派给他的中国军队对日作战;(6)训练装备中国军队以提高其作战效能,同时要保障滇缅公路的畅通及指挥在印的美国空军等等。尽管在上述使命中没有把史迪威给马歇尔的建言中提到:“美国至少应在中国战区投入1个军,在那里积蓄最大进攻力量,从中国对日本发动决定性进攻”的内容写进去。但史迪威却始终坚持:必须先在缅甸打败日军,以振奋盟国的民心和士气,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然后,分三批每批30个师完成中国军队的训练和装备,在中国创建最大最有效的进攻力量,把战争打到日本本土去的战略方针。他于1942年3月3日在腊戍晋见蒋介石时,就提出了:“只有进攻才能拯救缅甸”的战略意图。而后,当杜聿明于3月14日晚来梅苗红楼会见他时,他一听见杜聿明的“同古攻势”作战方案时,史迪威十分高兴紧紧握着杜聿明的手说:“你我想到一起了,真是不谋而合。”从此,史迪威就把在缅甸打败日军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同古攻势”作战上。

放弃同古,史杜针锋相对(2)
3月29日中午,史迪威在梅苗得知“新22师于上午克复南阳东站等地后,下午正准备攻取克永岗时,忽遭优势敌军猛攻,战斗仍无进展”的战况后,又闻在同古及西当河东被敌四面围困的200师,又遭到敌军猛攻,粮弹告罄,伤兵运不出去,其势难支。他心急如焚,当命我为他开车,另带2辆警卫通讯车随行,立即向漂背急驰,他打算同杜聿明进一步研究打破敌对同古围攻局面的办法。车抵曼德勒南郊米格丁镇时,公路铁路桥梁均被炸毁,火车、汽车都无法通行,中英工兵和工人正在抢修,96师也停在这里无法前进。此时敌机又临空投弹并扫射。史迪威见此情景,急得直跺脚,嘴里则大骂英军“无能”且“混蛋”。还不停地说:“现在能给我1架直升飞机,该多好啊!”
  我忽然灵机一动,马上给漂背杜聿明的参谋长罗又伦挂电话,说史迪威的车队被阻在米格丁,请他火速派3辆汽车来接史迪威。大约等了2个小时下午4时等到了罗又伦派来接史迪威的汽车,我们就将车开到96师师部停妥后,即护着史迪威从工兵搭建的简易桥上徒步过河,坐上第5军的汽车一路飞奔,于18时刚好赶到了漂背。史迪威一听见罗又伦说杜聿明已去叶达西,他二话没说,也没有吃罗又伦为他准备的晚餐,当即登车,仍叫我为他开车,要我用最快车速赶到叶达西。我从第5军驾驶员梁钧手中接过车钥匙,仔细检查汽车机械和轮胎状况,加足各种油料,便开足马力前进,在崎岖险峻的山道上奔驰了1个多小时,来到了西当河谷北口扼拉。从此向南的公路比较平坦,我就脚踏油门,车速几达100公里,车轮几乎要腾空,坐在我身边的史迪威也感到车速太快,连声叫我小心。因公路平直,较少弯道和坡路,且无需与来车交会,更无后面的汽车超越,我觉得这时比刚才在山道上行车稳当多了,我心里感觉很踏实,便聚精会神地扶着方向盘,脚仍然用力地踏着油门,保持车速指针在100上下波动,终于在当晚8时赶到了叶达西新22师司令部。
  这时,杜聿明正同廖耀湘及其参谋长李涛少将、参谋主任傅宗良上校、军参谋处长李汉萍少将等人在作战室计议作战问题。他们看见史迪威已进入室内,便起身相迎。当得知史迪威一行尚未吃晚饭,廖耀湘便叫傅宗良快去为史迪威及其随行人员准备吃的。史迪威却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地问杜聿明:“戴安澜将军那里眼下情况如何?同他的通信联络是否已经恢复?他那里急需的粮弹和装备能否送得进去?他那里的伤员现在情况怎样了,有办法将他们运来后方救治吗?已迂回到了西当河东进攻阿姆阳和200师司令部英登冈的敌人是否已被我击退?200师的战况如何?官兵士气如何?还能撑持多久?”他没等杜聿明回答,紧跟着又问:“第5军的坦克和炮兵是否已来此参加作战,效能如何?新22师何时再对敌人发起进攻呢?”
  杜聿明答道:“因情况紧急,我没来得及向你报告。我已命令新22师在军炮兵和战车支援下,于今(29日)晚9时再全线出击。炮兵应于今晚8时30分开始对敌炮击。另令突击支队黄翔部,即对敌后,特别是西当河东之敌后,展开广泛而猛烈的奇袭破坏活动,切断敌后交通运输补给线路,破坏敌人通信设施,竭力牵制敌人,并阻击敌人向前线增援的部队。总之,今夜我们一定使敌人不得安宁,同时要求新22师要竭力夺取克永冈、康道等要地。”杜聿明接着还说:“鉴于日军已将第56师团投入对我200师的四面围攻,12天以来200师虽已予敌重创,使敌伤亡四、五千人,但我200师也有2000多官兵在同古战斗中或伤或亡。尤其自24日以来,200师的后方交通已被切断,至今伤员运不出来,补给送不进去,该师已出现弹尽粮绝,河东同城内联络中断的极其危殆的局面。而增援200师的新22师,日来遭到火力和兵力都居优势的敌55师团的坚强抵抗和拼命的不断反扑,致使我新22师攻克南阳车站、塞特里头、克拉格、伐南之后,再无进展。而96师因桥梁被炸,道路不通,现仍停留在曼德勒附近,无法指望该师来援,情不得已,为求使200师免遭覆灭,以便另在平满纳与敌决战,我已命令戴安澜于今晚深夜,乘敌我在克永冈等地激烈交战之机,率全师从同古突围而出,到沙加雅集结整顿后,前往平满纳北方之基东甘(Kyidaunggan又称“吉洞冈”)集结整补,准备参加平满纳会战。200师安全撤出后,我立即筹组平满纳会战。希望能得将军您的支持。” 。 想看书来

放弃同古,史杜针锋相对(3)
史迪威是个急性子且易暴躁,喜怒常形于色,素有“酸性子乔”和“尖酸刻薄的丘八”的绰号。由于他一心指望在同古发动攻势,将入侵缅甸的日军2个师团先消灭掉,在缅甸打个大胜仗,用以振奋盟国的民心和士气。现在听见杜聿明亲口说出了“已令戴安澜率全师于今晚深夜从同古突围而出”这句最令他反感的话语,这叫他怎不火冒三丈,马上同杜聿明翻脸,气得脸色发青,厉声地对杜聿明说:“我昨天命令你们进攻,于今天展开主力决战,而你们却决定今晚放弃同古,撤出200师。这是一种置卑谬英军的安危于不顾,而且对蒋委员长要你们死守同古的命令公然抗命的违法行为,这是要受到军法惩治的。你们这样做,不但违背了中国领衔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的精神,也不符合美国援华和中英实行军事合作,共同保卫缅甸这个中国国际通道的本意。为了保住缅甸,为了盟国的共同利益,为了中国抗战的需要,为了英军的安全,为了中国军队的声誉,我现在命令你们:死守同古,全线进攻,谁敢再抗,军法论处。”史迪威原本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平常他同中国下级军官或士兵谈话,以及同他要好的中国人或者他认为印象较好的中国人谈话,常爱说汉语。可是,此刻他同杜聿明说的上面那些话,竟自始至终都用英语,没用半句汉语,全部由外事局派到他总部的译员组长兼商震联络官的曾锡珪上校全程翻译[笔者注:曾锡珪上校,湖北沔阳人,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曾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与孙立人、齐学启等人有同窗之谊,被商震请到外事局任上校科长,经商震介绍给史迪威,随其于1942年3月11日来缅甸在史总部工作,也常陪史迪威下部队]。史迪威等曾锡珪译述完毕,就当场用汉语宣布:“我派多恩中校、梅里尔少校、王楚英上尉留在叶达西,负责监督你们执行我的上项命令的实施,你们应予配合。”说罢,史迪威气冲冲地准备登车回梅苗。
  廖耀湘、李涛、李汉萍3人立即出面打圆场。廖耀湘说:“请您务必息怒,您的命令我们一定认真执行,同古战事更要从长计议,先请您和您的随员们把晚饭吃了,总不能老饿着肚子吧。你们吃饭,我现在就去下命令全线进攻。”此时已是29日晚8时30分,廖耀湘的话刚刚说完,支援新22师进攻的各种火炮(105毫米榴弹炮24门、战防炮12门、75山炮12门、迫击炮30门)随着孙逸波营长一声令下,全部同时发射,78发各种口径的炮弹便同时向克永冈、康道等处敌阵连续不断倾泻,一直持续到晚9时。炮击停止后,我军步兵部队便全线出击,顿时火光照亮了大地,炮弹的爆炸声划破了暗夜的寂静。史迪威目睹这种景象,死板着的面孔渐渐开始舒展起来。
  此时一旁的杜聿明却按捺不住了,他原来就对英国人和史迪威憋了一肚子的气,现经史迪威刚才那通声色俱厉、以势压人的重话刺激,使他心中的火气就象火山爆发时的岩浆一样,一下子迸发出来,难以控制。他情绪激动地对史迪威说道:“您受中美政府的信任和蒋委员长的重托受命入缅指挥中国远征军对日作战,可你总是仰英国人的鼻息,处处事事都把英军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上,置中国军队的安危和官兵们的生死于不顾,现在据守同古的200师已四面被围,交通断绝,后援不济,弹粮俱尽,危如累卵,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此时如果不及时安全地由同古撤出200师,让战况照此发展下去,必然要导致200师在同古遭到全军覆灭的厄运,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而史迪威将军您对此竟视而不见,仍然强令200师死守同古。显而易见,你这个命令正是葬送200师的催命符,这是使亲者痛而仇者快的自杀,是每个有良心、血性,有正义感的盟国军人坚决不能接受的事实。”杜聿明仍然很气愤地接着向史迪威指出:“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中国军队是美英盟国的友军、盟军。不是哪个国家的雇佣军,更不是他们的殖民地军队。我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代司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