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碑 一九四二-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χ茫
  (1)、命令现仍据守在坦德宾、屋墩、耶索的周、吴二营于25日午夜突围,各自归还原建制。(2)、令598团占领同古北方既设阵地。(3)、令599师团(欠第3营)据守同古南面现阵地。其第3营随师部守英登冈。由军补1团第3营附工兵连和骑3连据守河东阿姆阳阵地。(4)、师骑兵连和侦察队任毛奇公路之巡逻警戒。(5)、600团据守同古西面。其第1营为师预备队位于同古城中保持机动。(6)、师部即向河东移动,据守英登冈,由599团第3营,师特务连担任师部警卫和英登冈据点之守备。(7)、全师伤员由工兵团护送经河东赴叶达西。

200师同古被围(2)
这样一来,200师便以同古城为核心,以598团在北、599团守南、600团据西、师部及其他部队在河东构筑的环形防御体系,进一步抢修防御工事和阵前障碍与反坦克设施,由政工人员带领华侨志愿队侦察缉捕缅奸日谍[笔者注:日谍多化装成和尚或利用缅甸和尚进行侦察和破坏活动,因和尚在缅甸享有特殊地位,普遍受人尊敬]。同时电请杜聿明派兵来援并补充粮弹,以备久战死守。而戴安澜早在22日深夜已写好遗书,同时命令各部队班以上干部分别指定自己伤亡后的第1至第3代理人,向战士公布,以防指挥中断。这充分表明戴安澜和200师官兵都已下决心死守同古,决心与同古共存亡。
  25日清晨开始,敌军开渡强渡南方的康邦江(),在重炮支援下,伴随12辆坦克和15辆装甲车,向599团阵地猛攻;早前已占据康道和克永岗的日军则向600团和598团阵地猛扑;敌骑兵联队则由锡当河东岸向阿姆阳和旁昌两地我河东据点进攻;敌机30余架则临空肆虐,战况空前激烈;缅奸则乔装成难民逃向同古,被我哨兵识破,当场击毙。戴安澜为求迅速打破被日军三面包围的困境,夺回同古战场的主动权,决定以到达叶达西附近之军补充第2团资崑如部,即沿同古以西山区向康道和克永岗西南方的榜塞克(Paunglilk)作远程渗透迂回,袭扰康道和克永岗地区敌军后方,破坏其补给通信,虽有斩获,却未能打消该敌对同古西北方面之攻势,且导致该敌抽出约1个大队兵力专门对付补2团的反扑,26日清晨,日军乘势袭占了南阳(Nanyang)火车站,抢筑防御工事,以图阻止我由叶达西向同古增援之作战行动。
  26日天明后,敌出动飞机数十架,狂炸同古城内外及其周边我守军阵地,其步兵则在坦克、炮火掩护下分途向我同古主阵地猛扑,我守军奋勇还击曾予以敌重创,使其伤亡枕籍,终因敌军地面和空中火力过猛,我军防御工事大多被毁,官兵伤亡骤增,敌便乘虚突入,形成惨烈的巷战和拉锯战。由于200师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技能更强,士兵和班排各自独立作战的能力也强,每当日军屡次突破我阵地,占据我阵内某一据点时,左邻守军仍能固守阵地抗击敌军,使排连以上指挥官得以及时组织预备队,对入侵之敌展开果敢的反击,将入侵之敌就地消灭或予以驱逐,经过一次次拉锯战,我军阵地失而复得。敌对同古疯狂猛攻的同时,其空军则派出强大编队共达90余架飞机,分批对叶达西、平满纳、漂背、塔译、曼德勒各处火车站和桥梁,大肆轰炸,引起大火,使我增援同古的新22师行动大为受阻。以致新22师主力延至27日方抵达叶达西。该师65团第2营曾以一部于25日据守南阳车站,26日清晨被优势之敌袭占。当日午后,该团在美空军志愿队支援下再克南阳车站,傍晚又被敌夺去。
  25日凌晨2时,杜聿明告知史迪威,说“康道和克永岗机场已被日军攻占,戴安澜曾奋力组织反攻,却久攻未克;现坦德宾、屋墩、耶索业已弃守,敌军主力直逼同古。同古被日军重重包围,后援不济,情势危急,应设法迅速调集汽车,接运96师、新22师、暂55师向同古急驰,举行反攻,破敌之围。”史迪威甚为赞同,当即电话催请亚历山大务必调拨汽车500辆交杜聿明运用。同时派麦凯布、多恩立即驱车赶往腊戍,请参谋团长林蔚就近调集中缅运输总局由滇返缅的空汽车,先将滞留腊戍的96师及第5军装甲兵团、炮兵团等部队,火速运到叶达西集结,由麦凯布、多恩二人监督实施。另致电在昆明的陈纳德请其派作战飞机,支援同古地面作战并尽力驱除日机对同古的威胁,并派斯诺上尉[笔者注:陈纳德派驻史迪威总部的空军联络参谋]即率空军联络组及电台前往叶达西,设法与在同古的戴安澜保持通讯联系。26日下午1时,美空军志愿队第3队[笔者注:队长奥尔森少校、驻南桑机场(Namsang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00师同古被围(3)
Airfield)]派战机6架飞临同古上空,适日机10余架正在此对同古我200师守军轰炸扫射,美国飞机在数量上虽居劣势,但美国飞行员人人勇猛善战,他们居高临下从云中冲向日军飞机。第1个回合就击落日机3架;再次交锋又打落日机4架,不到半小时的空战就以“7:0”的全胜战绩打得日机狼狈而逃。
  26日,蒋介石得知同古被围,南阳车站得而复失的战况后,立即致电林蔚速转史迪威和杜聿明,该电要旨是:侵缅之敌正以主力围攻同古,其企图当在击破我第5军。现200师孤悬同古,第5军分散于仰曼铁路沿线,新22师主力尚在平满纳以南,其先头刚到叶达西,96师还远在曼德勒以东,首尾相距400多公里,态势殊为不利。而敌对同古进攻更趋猛烈。望竭力迅速集中可期必胜之兵力,先在同古、平满纳间举行第一次会战。如不能奏效,则依逐次抵抗,不断打击消耗敌军,俟我新援兵团抵缅,再与敌在曼德勒附近决战。
  林蔚将蒋介石上项电报转给史迪威和杜聿明后,他二人都在认真地研究贯彻蒋介石的指示和扭转同古战局的办法。杜聿明与其参谋长罗又伦,参谋处长李汉萍磋商多次后,仍坚持由同古发动反攻的方案。
  史迪威则决定亲赴漂背同杜聿明面商其事,叫我马上电告杜聿明,约定于26日中午在漂背与之商议。是日我便护卫着史迪威及其随行人员,分乘汽车3辆,长驱数百公里,于11时许赶到了杜聿明司令部,随即开始会谈。杜聿明认为,蒋介石的指示精神在于发动“同古攻势”,以挫敌锐气,夺取我在缅甸战场的主动权。因此,他主张先集中新22师全部及军直属部队,主动进攻,夺回南阳车站、克永冈机场,打破敌对同古已形成的三面围攻态势;然后投入96师及可能抽调的兵力,再对同古当面之敌展开全面反攻,给敌以歼灭性打击;另以新近到缅的援军加入战斗,扩大战果,期与英军夹击敌33师团歼灭之,乘胜收复仰光。罗又伦接着说:“现65团已到叶达西,其先头第2营曾攻克南阳车站,旋被优势敌军猛攻,该地复落敌手。现该营据守在叶达西南方约13公里处的沙格(Shage)东西一线(至南阳车站约3公里),沿米拉河()与敌保持接触中。该团拟于午后美空军志愿队战机临空后再行进攻。新22师主力和部份军直属部队,可望于明(27)日中午前后到达叶达西集中,我建议于28日拂晓前对克永冈、康道之敌发动反攻。估计65团可能于今日午后攻克南阳车站,我军将以南阳车站东西之线为反攻出发地。当攻击兵团发动反攻的同时,200师应以现阵地为依托,对其当面之敌猛然展开全线出击,务将该敌牵制于同古主阵地,以防敌向克永冈方面增调兵力。新22师与200师应建立直接通信联络渠道,密切协调作战行动。当否?敬请钧座核夺。”
  史迪威和杜聿明听完罗又伦的建议后,一致表示赞同。他们便作进一步的具体研究,随即决定:
  (1)、由新22师师长廖耀湘担任此次反攻作战攻击兵团的总指挥,统率新22师和军骑兵团[笔者注:该团第3连已配属军补1团第3营据守阿姆阳,其骑5连则配属军补2团,现该团在克永冈西南方的榜塞克与敌相峙]、军装甲兵第1营、军榴弹炮营、军战防炮营、军工兵团(欠2个连),以及由黄翔少将指挥的军新兵训练处所属补1团(欠第3营,该营配属200师现据守西当河东阿姆阳)和补2团,另附装甲车1个连,于28日拂晓前自南阳车站东西之线出发[笔者注:史迪威同杜聿明于26日午后在漂背作出此决定时,65团已攻克南阳车站,故决定28日拂晓前的反攻由南阳车站东西之线出发。但因日军于次晨以优势兵力反攻南阳车站,65团据守该处的一部虽奋力抗击,却因势孤力薄,仍被敌夺去。27日下午廖耀湘率所部到达叶达西,发现南阳车站被敌攻占后,便将28日反攻出发地改为南阳车站北方3公里处的沙格东西之线],对克永冈、康道之敌进攻,将该敌就地歼灭后,乘胜向同古方面之敌进攻,配合200师的出击,合围日军一举予以歼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00师同古被围(4)
(2)、由戴安澜指挥据守同古地区的部队,坚守同古现阵地,应于攻击兵团开始进攻的同时,依火力急袭和适时适度的出击,将当面之敌牵制于我阵地之前,阻其向克永冈方面调派兵力;俟新22师在克永冈方面反攻成功后,即转向同古方面的敌军进攻,此时200师则应适时全面出击,将当面之敌包围歼灭。因此新22师同200师应构建直接的、畅通的通信联络管道,密切协调作战行动,此项任务责成军通信营完成。
  (3)、由黄翔指挥所部为突击支队,以榜塞克为依托,向克永冈、康道附近日军背后进行突击,破坏其交通通信和后勤补给设施,阻击其后援。同时应与新22师密切协调作战行动,密切侦察同古方面敌军动态,随战况之推移,尔后向耶索、屋墩、坦德宾进行深入迂回突袭作战为目标。
  罗又伦参谋长立即依据此项决定,向各部队下达作战命令。我便护卫着史迪威于当晚回梅苗。
  27日天明后,敌军继续对同古城及其外围阵地,出动20多架战机轮番地猛烈轰炸扫射,其炮兵则进行地毯式的炮击,使我防御工事受到严重破坏,官兵伤亡骤增。敌军步兵在其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曾数度突入200师同古阵地,形成巷战、拉锯战,敌我双方互有进退。嗣经戴安澜令598团第2营从敌右翼出击,直捣其背后,敌不支遂退回康邦江南岸。其间敌因久攻未克,曾对我阵地守军施放毒气,我200师官兵仍然顽强抗击,固守阵地。敌见施毒无效,加强了火力和地面进攻,但一一被200师击退,双方形成对峙状态。
  曾在进攻马来亚作战中卓有建树的日军第56师团(师团长渡边正夫中将),被日军南方军3月19日派往缅甸增援,其先头部队于24日开始在仰光登陆。指挥缅甸作战的日军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闻讯甚喜。立即命令:“第56师团应迅速前出东吁附近,做好尔后的战斗准备”。渡边正夫26日立即部署该师团分别乘汽车、火车甚至自行车向东吁急进[笔者注:东吁即本文所称“同古(Tongoo)”,也有称为“东瓜”者]。他首先派出机械化的搜索联队(联队长为平井卯辅大佐),配属2个步兵中队和重机枪、野炮、辎重兵各1个中队、工兵1个小队。全体乘车,计汽车45辆,人员404名。另派56师团参谋长藤原武大佐随行督导。日军一行于28日中午急驰到同古南面日军55师团司令部报到。55师团竹内宽师团长立即命平井大佐率所部向西当河东岸前进,从该方面进攻同古守军之左侧部。此时西当河水流速缓急,水深齐胸,该敌于28日黄昏前从同古东南方约30公里的瓦济(Waji)偷渡西当河后,猛烈进袭我补1团第3营及配属的工兵连和骑兵第3连据守的西当河东岸阿姆阳阵地,以及由599团第3营与师特务连、工兵连据守的英登冈200师司令部,戴安澜师长率599团第3营和特务连对该敌进行反击,致使该敌伤亡中村大尉以下37人,弃尸13具而退。
  28日当天,当敌56师团平井联队进入同古南侧时,正是敌55师团围攻同古我200师、并在克永冈一带阻击我新22师战斗最激烈之际。当日,敌出动飞机190多架次,战车、装甲车近百辆、大炮近百门,在猛攻同古城垣及周边我军据点的同时,更以143联队及112联队一部在南阳车站、克永冈一带极其顽强地阻击我新22师的进攻。敌对同古我200师的进攻,其兵力为步兵112联队主力和工兵、骑兵两个联队的全部及日本扶植的“缅甸独立义勇军”2000人,共达8000余人。敌人凭借空军和炮火优势,在坦克装甲车支援下,从南、西、北三面对同古我200师阵地,猛烈进攻。我200师官兵遵循戴安澜在平时训练中的要求“与敌百米、五十米决斗,用手榴弹刺刀解决战斗”,当敌轰炸炮击时,阵地上只留狙击手监视并射击敌指挥官,其余官兵躲入掩蔽部,俟敌进至百米附近再进入阵地与敌交火,给予来犯之敌以沉重打击,使其伤亡众多。终因敌众我寡,我阵地屡被突破,我各级指挥官及时组织反击,又将敌打退。如此反复争夺,战斗景像至为惨烈。
  戴安澜师长事后对我说:“28日同古这一仗,是我在军旅生涯中所经历过的战斗中,最为激烈、最为难打、最为险恶的一仗。敌人的企图是想先吃掉我们师,再吞掉廖耀湘的新22师。我还是用‘百米决斗,刺刀、手榴弹解决问题’的打法,结果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也帮不了他们步兵的忙,这伙日军终于被我们击溃了。”[笔者注:3月29日午夜后,200师已安全撤出同古。30日戴安澜正带着200师向平满纳前进,我奉史迪威之命赶往塔瓦堤看望他和200师,并转达史迪威对他和200师官兵们的深情关怀。他谈及同古作战经过,动情地对我和梅里尔少校表达了对28日一战的感慨]。他还说:“当时最令他烦心的是:伤兵无法运出去,补给已经断绝,既缺粮食,更乏弹药,来增援我们的新22师,被敌人死死地堵在南阳车站,硬是冲不过来。眼见敌人越打越多,我们却越打越少,真急煞人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史、杜调兵驰援同古(1)
27日15时,廖耀湘到达叶达西后,即偕黄翔少将率各团长,炮兵营长、通信营长、参谋长李涛少将、参谋主任傅宗良上校、作战参谋郭修甲上尉、情报参谋段吉升上尉、后勤参谋黄锦华上尉和政治部副主任罗楚书上校等,急匆匆赶往沙格,听取65团团长邓军林和第2营营长罗英中校,关于当面的敌情报告和该营两次攻克南阳车站又两次被敌夺去的战斗经过的检讨,并在地图前对当地的地形地貌仔细观察,然后听取大家对进攻方法与作战部署的意见,而后廖耀湘决定:(1)避开敌阵正面,以64团居右担任主攻,先夺取塞特里头,从右侧背攻击南阳车站;65团在左协助,从南阳车站东侧绕到南阳车站东南的伐南(Falan),直扑克永冈机场和康道据点,切断南阳车站日军的后路,保征右翼主攻团的作战;均应于今(27)日黄昏前于沙格南侧选择攻击准备阵地,适时就位,完成于明(28)日拂晓发动进攻的一切准备。(2)66团留1营守备叶达西,该团主力集结于苏曼(Suman)为师预备队,尔后随64团跟进。(3)炮兵统归军榴弹营长孙逸波上校指挥,以主火力支援64团,也需因应战况推移,适时以火力支援65团作战,炮阵地应推进到林牙溪南岸,并需向各前线团派出观测所随其第一线部队行动,务必于黄昏前完成射击准备。(4)请黄翔少将即率所部于今(27)夜秘密迂回到补2团现在的榜塞克完成奇袭敌后克永冈、康道之准备,努力阻敌向南阳车站驰援。(5)兵站供给及紧急救护所设于苏曼。(6)师部位于叶达西,战斗指挥所随64团行动。(7)通信营应于黄昏前完成通信线路架设。各团无线电台立即关闭,只开通突击支队和师部的无线电台。
  廖耀湘布置完毕后随64团团长刘建章到前方侦察一番,先行视察了64团的战斗准备后,再到炮兵阵地巡视,发现炮兵行动迟缓,到黄昏前尚未进入阵地,更未完成最重要的“射击目标的测量”、“阵地测地和敌前测地”、“观测所设置”和“构建步炮联络系统”与“射击指挥系统的建立”的各项战斗准备。廖耀湘发现此种情况后,面露焦急之色。他深知当面的日军足有步兵六、七千人,大炮数10门,还有15吨以上的轻、重型坦克四、五十辆,而且天明后必有日机前来助战,其据守的南阳车站[笔者注:南阳车站位于仰光至曼德勒铁路线上,是叶达西至同古35公里间的一座小镇,居户四、五百家,有砧瓦和木质结构房屋四、五百幢,北距叶达西13公里,南至同古22公里,东南至克永冈机场约5公里、西南至塞特里头(Satliou)约二、三公里。南阳车站西侧五、六公里处便是勃固山脉,在南阳车站至山麓这五、六公里间为绵亘起伏的丘陵地带,其上有茂密的灌木丛,铁路从镇西经过。镇东有公路直达同古和叶达西,公路以东地形平坦开阔,直连西当河西岸约10公里。在南阳车站至同古间还有一座小车站,名:君贡车站(Junagong)。日军就据守着南阳车站、克永冈机场、康道据点塞特里头和君贡车站、互为犄角,形成既可以互相支援,又可以各自独立据守的完整的防御体系。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编成了严密火网,以图阻止我新22师对同古驰援,以达其围歼我200师于同古之妄想]、塞特里头、克永冈机场和君贡车站一带的日军已有严密的防御设施和火力准备,很明显它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对之掉以轻心。廖耀湘想到这里,心情不免沉重起来。一方面自已最亲密的战友、统率国军中最精锐之师的戴安澜及所部,目前正在同古被优势日军猛烈围攻,补给中断、弹粮俱缺、处境危急;而自己指挥的部队是惟一的一支能救戴安澜的援军,他必须排除万难、誓死以赴地冲破日军的重重阻击,打到同古去,摧毁日军对同古的包围,同200师胜利会师,实现内外夹击,歼敌于同古城前,创造昆仑关式的同古大捷。另一方面是当面之敌虽然兵力与我不相上下,其火力、冲击力与我相比均居绝对优势,且构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我炮兵火力明显不足,且准备不够,难以发挥集团炮火突袭作用,也难以给予第一线我军有效支援;特别是装甲兵营和战防炮营至27日黄昏仍未到达战场,这就不能不令这位富有对日军作战经验、战术素养和指挥艺术卓越,且在南京保卫战和昆仑关大捷中大显雄才,以行事沉毅果敢、思维敏锐、缜密著称的廖耀湘也犯起了愁。

史、杜调兵驰援同古(2)
他乘夜赶回叶达西,用密语电话向杜聿明报告他之所见、所想和所忧,同时请杜聿明严令并设法将装甲兵营、战防炮营火速连夜调来叶达西,以期能参加明(28)日拂晓的进攻。廖耀湘同时还建议:“尽一切可能,于短期内分别将96师调来平满纳并向叶达西进出;将暂55师调到同古以东30公里处的散东(又称“丹当”或“丹东”),准备投入同古会战”。当日(27日)午夜,廖耀湘得闻65团第2营第4连在行进时中敌埋伏,伤亡过半、连长华啸钧重伤。当时他虽感意外,却深信此事对65团的作战不会造成影响。他深知65团团长邓军林少将久经沙场,战斗经验丰富,指挥能力很强,在官兵心目中极有威望。而且该营营长罗英中校也是骁勇善战之将,所以他相信尽管第4连受到损失,第2营中的5、6两连都很能打,定能完成任务。廖耀湘听完手下的汇报并批阅完有关战报后,方松了口气,始上床就寝。
  28日天明前,担任前线进攻的64、65两团均如期发起进攻,最初进展比较顺利,等到64团接近塞特里头敌阵前约2000米宽的平坦开阔地带时,天已大明,其行踪被敌看清。顿时遭到了日军铺天盖地的密集炮击,幸该团官兵训练有素,战斗技能娴熟,迅速散开隐蔽,并寻找凹地或沟渠继续向塞特里头敌阵跃进,不料行进到距敌阵前数百米处,突遭更密集的机枪和迫击炮、速射炮猛烈射击,敌军同时出动坦克和装甲车伴随大批敌步兵向我64团疯狂反扑,64团营长张片帆中校在激战中壮烈牺牲,继任其职的副营长刘昭明和连长蒋石三等官兵150余人也相继在战斗中阵亡。64团的进攻因而受挫,便在塞特里头至南阳车站西侧与敌对峙
  [笔者注:27日黄昏后,敌56师团步兵第148联队和113联队一部配备炮30余门、坦克45辆由仰光赶到同古接替敌军55师团对同古的围攻任务。敌55师团师团长竹内宽则将原来围攻同古的步兵112联队和工兵、骑兵联队等部都调到西线,以143联队配备重炮第3联队2个大队(150毫米榴弹炮24门)、坦克14联队2个大队(坦克、装甲车各45辆)据守塞特里头和南阳车站。另以步兵112联队、工兵、骑兵2个联队配备炮10余门,坦克、装甲车各10余辆,分别据守克永冈、康道和君贡车站,以致当日我64、65两团的进攻,突然受到优势日军的抵抗反扑,均未能达到预期作战目的]。
  第65团在南阳车站东南侧对克永冈的进攻,也因敌防御工事坚固,火网严密,敌阵地前地形平坦开阔,使我进攻部队既得不到地形地物的隐蔽,又得不到有效的炮火支援,全靠官兵的机智和勇敢,利用自身的轻兵器,对敌构成火力急袭,我步兵便乘机向敌阵地跃进,但最终还是无法接近敌阵,更无力突破敌阵,进攻受挫。
  28日傍晚,史迪威坐在我开的1辆美式吉普车上,从漂背回到梅苗红楼史总部,他还没来得及坐下,值班参谋斯利尼上校立即前来报告说:“新22师的进攻仍无进展,已伤亡营长以下官兵二、三百人,目前尚停在敌阵地前500到1000米处,与敌对峙着。”史迪威中午在漂背时得到的前方战报是:“敌炮火和机枪火力猛烈,我前线进攻的64、65两团官兵英勇善战,虽有伤亡,其第一线连队已逼近敌阵500米至1000米以内,待机向敌突击。”这时他对新22师夺取南阳车站和克永冈,还抱有信心,比较乐观。从漂背回梅苗的途中,他同我和梅里尔有说有笑,心情很好。原指望廖耀湘会有令他更高兴的战讯传来,没想到他的双脚刚刚迈进红楼,斯利尼便来向他报告了这个与他的预期相反的消息。使史迪威顿时感到心烦意躁,竟默然无语,紧皱眉头,双手背在身后,在作战室里不停地来回走动着。约莫过了三、五分钟,他才坐到沙发上,顺手端起侍卫送来的热茶,轻轻地呷了几口,将茶碗放下,叫我替他接通杜聿明的保密电话。不一会儿电话接通,我双手将听筒递给他,他马上就着送话器朗声地说:“杜将军!真没有想到,今天新22师奋战了一天,还是没有攻下南阳车站和克永冈,仍然让200师在同古被鬼子围困着,我心里特烦特急啊!你是否有办法在今夜或者明晨再发动进攻,去解鬼子对200师的围困呢?一定得想办法先把克永冈、南阳车站的鬼子消灭掉,打到同古去才行啦!望你和廖师长努力去干。”当时,杜聿明怎样回答史迪威的,我无从得知。 。。

史、杜调兵驰援同古(3)
当晚晚餐后,史迪威叫我来到他的办公室兼卧室,同去的还有梅里尔。他问我二人:“96师现在何处,明(29)天能否赶到叶达西?”我答道:“我们由漂背回梅苗途中,发现有20多辆汽车载着96师约有1个步兵营的兵力,正由曼德勒向南前进,估计这个营今晚可抵漂背。至于96师主力是刚刚坐火车到曼德勒的,因前方有多处铁轨和铁路桥梁已被缅奸和日机炸坏、炸断,火车无法通行,使得96师只得停在曼德勒,等英军把铁路和桥梁修好,才能开动,估计要费时两三天呢!加之英军汽车全部调到加里瓦去了,腊戍既没有英军汽车,也没有中缅运输局的汽车,该局的返程空车还在下关保山一带的公路上,林湘中将已急电他们加速赶回腊戍。看来96师主力的运输问题只能等铁路修好,或者请杜聿明抽调第5军凡能抽出的汽车到曼德勒来接运96师。”史迪威听后说:“也只能这样办了。你二人赶快去催促督办吧。”他接着还告诉我二人说,杜聿明向他报告:敌56师团已于昨(27日)晚赶到了同古,全部接替敌55师团担任围攻同古作战。敌55师团已全部调到南阳车站、克永冈地区一带,还有重炮第3联队的36门150毫米榴弹炮和坦克14联队近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也全都部署在南阳车站、克永冈地区。新22师今日进攻受挫,主要是敌强我弱,敌军火力和冲击力过强太猛,使该师招致伤亡二、三百人却无寸进。杜聿明对此更是心急如焚。但他承诺一定全力再攻,求我们把96师尽快送到叶达西去。所以我要你二人要竭尽全力去督办运输96师迅速赶赴叶达西这件头等大事。
  我和梅里尔立即电告杜聿明请他抽调汽车来曼德勒接运96师。经杜聿明严令各部抽调汽车,终于集中了60多辆车前往曼德勒,不料车行至塔泽时,发现当地公路桥也被缅奸炸毁,亟待抢修。遂再请杜聿明和胡敦参谋长尽快派兵抢修,最终由于等待公路铁道修复通车,使得96师迟至4月1日才抵达平满纳。尽管史迪威并未因此责怪我二人,但我们的内心却是万分焦急,非常痛苦,眼看着200师在同古的处境日益危殆,而新22师的进攻又遭强敌顽强抵抗,虽经奋战,仍无进展,军人的责任和良心,使我二人对此颇为内疚,对缅甸整个战局的发展,更是忧心忡忡。这个夜晚,我们二人是在不眠中度过的。
  29日清晨,史迪威起床后得知我和梅里尔一宿未眠,此刻仍在用电话查询抢修铁路和桥梁的进展情况,连早饭也顾不上吃。他马上叫侍卫来把我二人找去,他一看我们眼睛都熬肿了,双眼布满了血丝,还禁不住连连打哈欠,这使他心生怜意,随即叫我俩先去躺一会,恢复恢复一下疲劳再说。我们此时哪有心思和时间在白天去睡觉呢?便问他还有什么指示。他说:“我第一个指示就是要你二人先休息。”我们听罢便告辞出来,从餐厅取来几个馒头拿在手里,边走边吃,急急忙忙向办公室走去,抓起电话向叶达西新22师探询战况,又向被围在同古的200师询问现状和敌军动态,并继续查询铁路和桥梁抢修工程的进展以及96师的情况,稍后准备向史迪威汇报。
  28日黄昏,64团刘建章团长亲临伤亡较多的第1营,从团输送连等后勤部队抽调一批官兵,补充第1营各连,提拔第3连上尉连长祝能[笔者注:系黄浦军校12期毕业生]升任第1营少校营长,同时向该营补充武器弹药。调整就绪后,刘建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