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碑 一九四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日拂晓,我带着柯明华和陈庆生2个队,由高加力向密亚华迪前进,虽是下坡,仍要披荆斩棘,开路前进,到12时许才赶到密亚华迪。途经距高加力以东10公里处的蛟洞时,我看见这里地势险要,是日军入缅必由之路,当派陈庆生带2个分队在此设伏,另以1个分队归柯明华指挥,随往密亚华迪。为使日军侦察不出我华侨志愿队的踪迹,我先将部队隐蔽在林地北面森林深处,向日军的来路方向派出侦察,亲率干部侦察四周和内部地形后,将4个分队分散埋伏在林地东西北三面的外缘,准备向林地集中火力,以便乘日军集中休息时向其开火。另在日军来此的方向设置监视哨,然后令各队分散进入伏击阵地,作好射击准备和伪装,并规定联络讯号,战斗任务和行动要领;还派专人将行进时踏伏下的草和碰断的藤蔓树枝,都一一予以复原,防敌发现。我还逐一地检查,以免有破绽。一切准备停妥后,前方侦察报告说,在距此约10公里处发现日军百余,分段挥刀砍伐藤蔓树枝,向密亚华迪走来。20日14时刚过,我和柯明华隐蔽在林地东面一棵大榕树上,看见日军10多人,手执砍刀汗流浃背地正在东面山坡上奋力开路,慢慢地向前挪动,约莫20分钟后他们全都走进林地,他们并没有到水塘去打水解渴,更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成散兵队形,保持10来米的间距向林地四周仔细搜索一通,见无情况便向主力部队发出讯号。过了30多分钟,日军约150多人,陆续进入林地。他们成天在暗无天日的高山密林中,挥刀开路,踉踉跄跄地前进,忽然在这块林地里见到阳光,南面还有一个大水塘,那些很疲惫的日军见此景况,挂满汗水的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其中一名军官便指挥约2个班的日军,到林地东、西、北三面外缘担任警戒,换回最先来到林地的那些日军归队休息。这百多名日军便在那个军官指挥下,在林地里分三处集合,正准备散开休息的瞬间,我和柯明华立即扣动瞄准了那几名军官的冲锋枪扳机,霎时将他们打倒在地;与此同时,埋伏在林地外缘那些轻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便一齐向日军开火,并引爆预埋在林空里的地雷和集束手榴弹,顿时枪声、爆炸声响彻云霄,震撼山林,日军非死即伤,乱作一团。只有那些在林地边缘警戒的士兵和没有中弹的日军,迅速举枪反击,却相继被我击倒。一些幸存的日军见大势已去,便相继逃入林中,我们便以火力追击。约莫20多分钟就结束了战斗,经查共打死日军工兵队长星光少佐、藤田大尉、上村中尉以下107人,伤谷川中尉和吉田少尉以下27人,缴获轻机枪10挺、骑步枪75支、手枪5支、军刀140把及其他装具。开创了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在缅甸保卫战初期三战三捷的不凡战绩,震慑了日军,鼓舞了盟军。战斗结束后我电告史密斯,拟向象山主峰挺进,迎击日军后续部队,却被胡敦制止。他电告史密斯:“16旅没有必要在高加力地区执意坚守到无法撤退的时候。志愿队应随16旅后退,不必进入敌后,”这样,我们就作为后卫,掩护16旅于1月23日退出高加力去守巴安。。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战三捷 勇救英军(3)
2月23日,英17师刚刚退到锡当河东岸重镇莫克贝林,日军第33、55两师团跟踪而至,将其团团围住,并以强力部队猛夺大桥,被守桥的约克郡团奋力打退,团长比尔见势不妙便炸毁了大桥,遂使在莫克贝林困于日军重围中苦战难脱的17师,陷入了绝境。我和派生随琼斯由桃吉冲进莫克贝林史密斯指挥所,见他焦急万分却一筹莫展,我3人向史建议:必须突围,不能坐以待毙。经研究决定:由派生和我亲自驾装甲车,率领58辆装甲车和华侨志愿队,在炮兵集中轰击下,向日军猛攻。经一番激战,终突出重围,史密斯、琼斯便带着部队从莫克贝林南面利用各种浮具渡到锡唐河西岸,生还者3328人。我和派生也带装甲营和志愿队846人,弃车泅渡过河,并带回了武器和电台,受到英军的勋赏。
3月2日,韦维尔来腊戍晋见蒋介石,派我开车接送。在机场上马丁少将向韦维尔介绍,说我是在锡当河救英军出重围的志愿队长。他便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你们中国人是好样的,我和英军将士衷心感谢你们。”
3月11日,史迪威来缅,调我当他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林蔚派留日的蔡岳中校统领华侨志愿队。中英联军退出缅甸时,温盖特接管了华侨志愿队,将柯明华队派往温佐以北明京山区、王兴汉队派往八莫附近;陈庆生队派往掸邦高原,展开敌后游击战。后终因补给不济,日军疯狂围剿,屡屡受挫,他们三人相继牺牲。胜利后王兴汉的忠骸入葬腾冲国殇墓园,而柯、陈2人的忠骸却至今没有找到。
史迪威听完我的讲述,详细询问日军的现状和可能动向,英军的士气、战力和指挥官素质。并问我对缅战前途的看法。我告诉他:英军统帅韦维尔对缅战的方针及其对中国军队的态度,是决定缅甸命运的关键;如果韦维尔不作根本性的改变,缅战必败。我还提出了自己对缅甸战局的设想。我们正谈着,狄克杨上尉进门来催他动身去上飞机。他一上车就叫我接着谈。我说,就战术而言,英军新败,战力尚未恢复,而中国军队主力尚在由滇西来缅途中。现在锡当河东岸的日军33、55两师团,虽然只有四、五万人,但泰缅公路已经通车,其重装备和增援兵力必将源源而来,他们必将攻取仰光,以图切断我之海路。因此,我主张中英联军应“示敌以弱,以骄其气”,主动后退,于卑谬、同古之线拒敌,乘敌分兵来攻之机诱其一部孤军突出到同古,予以包围歼灭之,再收拾其主力,乘势收复仰光,整备态势,迎击其后续兵团。总之,缅甸这一仗必须打胜,借以振奋盟国的民心士气。我只顾开车,无法看到他的表情,也不知他的想法。没想到他下车后,把我叫到他面前,又是以手抚我肩头笑容可掬地说:“我的孩子呀!你说的很有道理,也很有见地,我会记住你的。”这的确使我受宠若惊,心情很激动。目送他的座机渐渐从视线中消失,我仍呆呆地站在那里,望天沉思。没想到我这天同史迪威仅仅几个小时的接触,却为日后被他指名调去当他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做了铺垫。
跻身“史迪威总部”(1)
1942年3月8日,史迪威正在重庆嘉陵江畔住所里,焦急地等待蒋介石批准他赴缅甸指挥作战的请求。适逢他的好友商震驱车来访,一见面就笑着对史迪威说:“乔(这是人们对史迪威的昵称),我给您带好消息来了。蒋委员长同意您到缅甸指挥作战,他在黄山等您去谈话,我特来接您”。史迪威一听就乐了。便带着近几天同贺恩将军(美军重庆司令部参谋长)、麦凯布、柏特诺等人拟定的缅甸作战计划大纲和装备训练30个中国陆军师的打算,乘车随商震赶往黄山。在晋见蒋介石时他概述了自己的缅甸战略主旨,他说,只有发动进攻才能拯救缅甸。他打算集中中国军队的主力由同古发动攻势,歼灭日军,收复仰光。万一攻势失利,则拟退守曼德勒东北山区与敌决战,对北犯的日军予以侧击。蒋介石对此表示同意。遂宣布:由中国战区盟军参谋长史迪威入缅指挥作战。并设宴款待,蒋介石在宴会上面嘱史迪威入缅应注意事项:
1、缅甸的中英军队应由史迪威统一指挥。2、运用纵深配备,防英军突退和缅奸扰乱。3、曼德勒应由华军守备,入缅华军一切供应由英军保证补给。第5军可以南下。4、英军必须固守西线要地卑谬、阿兰谬。5、对日军作战应用包抄战术,打歼灭战。6、应重视争取缅人的工作,加强防空防谍。
散席后,史迪威即留贺恩将军在重庆主持美军司令部工作,派多恩中校率美军官兵9名先行赴缅,筹建缅甸战区美军司令部设于梅苗。同时请商震电告在腊戍的林蔚,给予协助。
多恩中校一行于3月9日飞抵腊戍后,立即赶往梅苗,商请英军总部参谋长胡敦中将协助他组建史迪威指挥部[笔者注:全称是“美军中、缅、印战区缅甸作战指挥部”,统称史总部]。但因胡敦原是英国缅甸总司令,自2月23日锡当河英军惨败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便派曾在敦刻尔克指挥大撤退,以勇敢沉着著称的亚历山大上将来缅任总司令,而将胡敦降为参谋长。胡敦对此一直怏怏不乐,对美国把史迪威这个名闻遐尔的“尖酸刻薄丘八”派来缅甸更是心怀不满,以致多恩去找他帮忙,竟碰一鼻子灰,无功而返。结果多恩通过在缅甸工作多年的美国西格雷夫医生,借到了美国浸信会在梅苗南山上一幢用红砖砌成的楼房和附属建筑权做指挥部,雇工将其整修粉刷一新,还雇到了10余名缅甸青年男女担任仆役。
在腊戍的军委会参谋团团长林蔚将军,于8日接到商震自重庆来电,请其为史迪威总部在梅苗设立给予帮助,为该总部配备通信、交通工具和警卫联络人员。林蔚选定曾留学英美、且是“陆大”毕业、精通英语的中校情报参谋刘芳榘为驻史总部联络参谋,另派商震的儿子、精通日、英语的商鼎新少校任史总部警卫队长,给他配备电台1部、汽车5辆、宪兵1个排、有线通信1个班、炊事传达勤务人员1个班共59人。当多恩来到腊戍时,林蔚便叫侯腾将上述安排告知多恩,让多恩带领他们前往梅苗进行准备。不料,多恩对此毫不领情,不予接受。并声称:一切问题将由英军协助解决。多恩曾随史迪威在中国工作多年,也会说汉语,却对中国和中国军队有偏见,心存轻视。他拒绝接受林蔚为史总部所准备的人员和装备,这就不足为奇了。 。 想看书来
跻身“史迪威总部”(2)
3月11日,史迪威在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兼外事局长商震上将陪同下,率参谋长格鲁伯准将和斯利尼上校、费里斯上校、罗伯茨中校、梅里尔少校、费尔德少校、狄克杨上尉等美国军官,以及军委会外事局派驻史迪威总部的翻译组长兼联络官曾锡珪上校与译员5人一行,由重庆飞来缅甸,于当日傍晚到达腊戍。史迪威不顾长途飞行后的困乏,在腊戍参谋团草草吃罢晚饭,紧接着就同林蔚、商震、肖毅肃(参谋团的参谋处长)等人研究缅甸形势和作战问题,至晚8时许结束。这时林蔚已安排史迪威、商震一行在腊戍住宿,准备于次日前往梅苗。但史迪威却坚持要连夜赶到梅苗,并请林蔚与之同行,以便一同会晤亚历山大商议缅甸作战事宜。已经有睡意并不断打哈欠的商震,眼见比他年长5岁的史迪威仍精力充沛,为缅甸作战倾注着全部心血,忘我地工作,其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使他深受感染,甚为钦佩。便强打精神,表示赞同,相偕而行。林蔚也欣然同意。并告诉史迪威,说他已为史总部准备了一支警卫勤务部队和装备,已派定商震将军的儿子商鼎新少校任队长,另选定精通英、日、德语的刘芳榘中校担任他的联络参谋,请史迪威接见他们并训话。史迪威听罢笑盈盈地对林蔚说,他非常感谢林团长为他所作的精心安排和周到准备。并说,这正是美中真诚友谊与密切合作的体现,使他感到很振奋,对缅战前途充满信心。他接着恳切地对林蔚提出要求,他说道:“如果林团长不认为我是过分的要求,而且您也愿意的话,就请您把上次替我开过车的、您的机要参谋,那位‘娃娃上尉’派到我那里去,既当我的联络参谋又兼警卫队长,岂不是更好?不知您意下如何?”林蔚一听,大为诧异,便说:“我为您选定的刘芳榘中校和商鼎新少校是两位很优秀的中级军官,而王楚英毕竟年纪小,阅历浅,还不很成熟,恐怕难以荣膺此项重任,敬请将军斟酌。”史迪威对林蔚的盛情相助深为感激,便再次坚定地表示:他很自信自己的观察能力,相信自己的选择。提出请林蔚召我去见他。史迪威这一异乎常情的举措,不但使林蔚对他的个性和人品由衷赞佩,而且引起了商震、肖毅肃等人的惊讶,觉得史迪威是一位性情洒脱、不墨守成规、好自作主张的人。
林蔚马上把我找来晋见史迪威,我刚走进他们所在的房内,史迪威连忙招呼我在他身边坐下,朗声说:“我的孩子呀!我们又见面了。我已请林蔚将军派你当我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你愿意吗?”我起身立正回答说:“我愿意忠诚、勤奋地为将军效命,只怕我的能力不够,会辜负将军对我的信任。”史迪威笑哈哈地说:“怕什么?在军人的词汇里只有‘敢’字,没有‘怕’字。你知道我信任你,这就够了。你赶快去准备,今夜就随我们到梅苗去。”林蔚马上召集原来就选定到史总部的人员训话。然后又亲自对我说:“史迪威将军是一位非凡的军人,堪称军人楷模,你在他身边工作,既是他的部下,又是他的盟友;既是参谋团和中国远征军的代表,又是中国军队的代表;既要服从史将军的指挥,尊重并礼遇美国军人,友好相处,团结互助;更要自尊自信,把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抗战大业,顶在头上,牢记在心,视其重于生命。”我对林蔚这番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时刻铭记在心,以身作则,带领全队官兵奉为圭臬。 。 想看书来
跻身“史迪威总部”(3)
当晚,我带着这支59名官兵组成的史总部警卫队,护卫着史迪威、商震、林蔚驱车直趋梅苗,于午夜甫过到达史总部——因其为红砖红瓦建筑,故称红楼。这时,英军联络部长马丁少将、中国驻缅甸军事代表侯腾少将和史总部的先遣人员多恩中校等,均在红楼等候。多恩雇来的10多名缅甸青年男女则在红楼院内列队相迎。史迪威看到这些面露不悦。
多恩发觉史迪威脸上露出了不愉快的神色,先是一怔,接着急步走近史迪威,把他和商震、林蔚引到楼下大厅里休息。史迪威没有入座,迳自在客厅和楼下各处走了一趟,他看见这房子已装修粉刷一新;墙上挂着人物和山水花鸟画;还有各种工艺美术品的摆设;显得很幽雅;布置得像一座高级别墅;却找不着一件指挥作战的设备;既无军用地图;也没有军用电话。当10多名年纪轻轻的男女仆役;忙着给大家侍奉茶水点心时;史迪威发话了:“你们看这座楼房像宾馆吗?多恩中校真会体贴人,他知道我们奔波了一天半夜,很辛苦,给我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点心和饮品,请你们尽情享用,不要辜负了多恩中校的盛情啊!”他说罢便请侯腾陪商震、林蔚去休息。请马丁少将代向亚历山大将军致意,他定于上午9时同商震、林蔚两将军去拜会亚历山大。叫我布置警戒,架设电台与重庆、昆明、新德里、腊戍沟通联络,架设有线电话,同第5、6军、重庆、昆明、英军总部、腊戍各处接通电话,把汽车检查准备好能随时出发。
我按多恩分给我们警卫队的住房及红楼附近的地形,设岗放哨派出巡逻;设置停车场和油库并要驾驶员各自检查车辆机械状况,加足油料,规定他们抓紧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后,立即就寝;利用浸信会布道会堂的阁楼架设无线电台;楼下设置总机房,布置有线通信班利用英军既设的长途线路,分别同腊戍的参谋团、漂背的第5军、雷列姆的第6军的总机接通话路,并试叫昆明和重庆,使其随时可以通话;利用浸信会原有厨房加以扩充,要求每日三餐,能按时供应史总部16名美国人,6名中国人,警卫队60名官兵(加上我)的中西两式的伙食,为此,特派随我从54军带来的朱桓武当司务长,主持其事。我则到各处巡视检查,见他们都能按照我的要求把事情办好,纷纷入睡后,我即绘制驻地附近地形和警戒巡查配备与驻地分布图各1幅,然后扛起一捆缅甸军用地图,急步向史迪威办公兼卧室走去,刚到门口,就听见史迪威在室内厉声训人。我从那微开的门缝看见史迪威脸色铁青、怒容满面,气呼呼地对着肃立在他面前的多恩中校吼道:“我们不远万里来到缅甸是为了避暑的吗?你把这座楼装修一新,并布置得如此典雅,又雇用了许多年轻美貌的仆役,你是想开旅馆,还是要办疗养院呢?你怎么完全忘了,我们从美国来到这里是为了打败日本鬼子,是为了指挥中国远征军打赢缅甸这一仗,重新开通中国的国际交通线,使中国能获得我们援助的军火用以装备训练中国军队,提高其作战效能,以便从中国对日本发动决定性进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消除战争、创建和平、造福人类。这就是我们来此的惟一目的。”史迪威继续提高嗓门对多恩说:“我派你带9名美军官兵,提前赶来梅苗的首要任务是筹建好我的作战指挥部,使我来到这里便能够马上进行指挥。可是,现在这里既没有我必须的缅甸军用地图,更没有通信联络的军用电话和无线电台,使我完全成了聋子和瞎子,这个样子能指挥作战吗?”史迪威接着又说:“你是一名受过严格训练的资深中级军官呀!你也曾在西点军校、本宁堡步兵学校和利文沃思参谋指挥大学受过十分正规的、系统的军事教育,你难道把过去学到的东西都忘记了吗?为什么对如何建立作战指挥部的观念和常识,竟是如此的茫然呢?现在看来你倒像是一个旅馆的经理,却不像司令部的参谋,你的头脑想到哪里去了呢?”史迪威越说越生气。多恩就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挨训,满脸羞愧难堪的窘态。
跻身“史迪威总部”(4)
我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替多恩难过,便果敢地推门进去,快步来到史迪威面前,将我肩上扛的缅甸地图放到他面前的地板上,故意要打断他训斥多恩的话头,便高声向他报告说:“将军!我遵照您的指示,已将警戒和巡逻配置妥当,部队安顿完毕,车辆均已整备,随时可以出车;无线电台正在工作,重庆、昆明、腊戍都已联通,新德里正在呼叫中;各处电话都已接通,同参谋团,第5、6两军、英军总部以及昆明、重庆的电话,随时可以接通,在红楼里装有3部电话,您桌上的这部电话现在就能使用;缅甸的军用地图我已带来,就在这个包裹里,我将尽快将其接合好。”我说罢,就叫随我来的电话兵用史迪威桌上的电话机接通重庆。一会儿话筒里传来了贺恩将军的声音,我立马将电话筒交给史迪威,请他同贺恩直接对讲。这时,我看见史迪威脸上的怒色已开始渐渐消退,随之又慢慢地呈现出高兴的神色,他同贺恩对讲时曾多次发出了朗朗的笑声,便不再训斥多恩中校了。我连忙从怀中取出我绘制的《史总部驻地附近地形要图》、《史总部驻地分布及警戒巡逻配备要图》放在史迪威面前,随即打开包裹取出五十万分之一和十万分之一的缅甸地形图各1份,迅速将其拼接妥帖,将五十万分之一的那份缅甸地图,悬挂在大厅的正壁上,并用我从腊戍参谋团带来的兵棋符号,根据参谋团编制的《缅战要报》上所提示的敌我资料,在图上标出敌我态势。多恩见我一人忙得满头是汗,他也来帮忙,等我们做好之后,多恩就去把史迪威和格鲁伯请来观看。
史迪威和格鲁伯来到挂在正面墙上这幅标着敌我态势的缅甸兵棋地图前,手上则拿着我给他的那份《缅战要报》,同图上的兵棋位置相对照,他们看得很仔细,他2人看罢,都喜形于色。史迪威立即叫多恩去把所有美军官兵都召集到大客厅来。他以手指着墙上的兵棋地图,又挥动着手上拿的《缅战要报》和我绘制的那2份要图,笑吟吟地对大家说:“你们仔细看看,这才是司令部的参谋工作。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参谋,他的全部智慧和才能,自会用到这种同打胜仗密切相关的事情上。”接着他又说:“现在我这里已同重庆、昆明、腊戍和前方的5、6两军以及英军总部都接通了电话,同新德里惠勒将军也通了电报。这座红楼作为司令部的指挥运筹功能业已具备,对此我非常高兴。这正是他这位‘娃娃上尉’通宵努力的结果。”说罢,他用慈祥的目光端视着我。
史迪威接着就叫多恩中校带领美军官兵将这间大客厅改成作战室,再建一座兵棋沙盘,另外布置一间客厅。多恩一听就显出很为难的神情,他说,现在离天亮还有几个小时,叫他到哪里去雇工匠呢?而美军官兵中并无此种人才。我看见史迪威又把脸沉下来了,显得不耐烦,而多恩正在那里急得一筹莫展。我当即向史迪威表示,建兵棋沙盘、充实作战室的事就交给我来办。史迪威仍是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却点头应允。多恩则如释重负,忙走来握住我的手连声说谢。我马上从中国官兵中逃选会木工、电工、泥塑、绘画、剪纸等手艺的人员,到处寻找材料和工具,连夜赶制兵棋、沙盘、塑制地形地貌,安置兵棋、装置效果显示器及照明装置。因在夜间无法到市场选购工具和器材,各种模型如飞机、坦克、大炮、火车、铁路就由我们的匠人自制,终于在天亮不久全部完成。
史迪威一觉醒来(他也只睡了不足3个小时),看见兵棋沙盘业已做成,敌我态势显示得一目了然,飞机模型能在空中活动,坦克模型也能在沙盘上移动,他笑容满面,嘴里叼上他那个小烟斗,用手拍拍我的肩头说:“我的孩子啊!你们中国人真行。只用几小时就做成了这个兵棋沙盘。真辛苦你们了,我衷心感谢你们!”
3月12日清晨,我负责实施的兵棋沙盘已建成,作战室也布置妥当;悬挂在墙上的那幅作战地图还蒙上了布幔;比较详细的十万分之一缅甸地形图,已分区结合悬挂在墙上,用以作为研究具体战区地形状况的依据;阵中日记已从3月11日起开始记载;作战室值班参谋也已排定,能保证时时有人值守着电话。史迪威于早餐后,召集格鲁伯、斯利尼、费里斯、多恩、罗伯茨、麦凯布、梅里尔、费尔德、曾锡g和我齐聚作战室,先由费里斯、罗伯茨报告日军最新状况,接着由梅里尔和费尔德报告英军情况,由麦凯布、多恩报告第5、6两军近况。然后叫我报告自1月4日日军开始入缅以后英军在缅南的作战经过和经验教训,以及日军指挥官特点与惯用战法,“缅甸独立义勇军”的组织和活动特点等情况。当我汇报完毕,他叫大家就缅甸战场下一步的作战问题各抒己见。大多数人都认为英军新败,士气不振,战斗力脆弱,能否守住西线要地卑谬、阿兰谬,殊难预料,更不可能指望英军参加进攻。而中国虽有第6军的3个师已陆续入缅,却已被分散地配置在景东到东枝(又名棠吉)这条400多公里长的广大地区里,一时难以集中,难以形成集团打击力量;至于战斗力较强、被称为华军精锐的第5军,目前只有第200师附第5军属骑兵团、工兵团、平射炮营刚刚到达同古附近地区,该军军部和部分直属部队(装甲兵和炮兵团尚在来缅途中)现在漂背,第22、96两师尚在由保山、龙陵来缅途中,全军至少要两周左右方能在平满纳至同古之间集中完毕。而日军在勃固到仰光一带的第33、第55两个师团,已获得重装备和后勤的增强补充,能够马上发动进攻,其后续兵团也有可能于近期赶来缅甸参战。因此,他们主张:各以一部分兵力分别据守掸邦、同古、卑谬附近的险要,阻止并消耗日军;中英两军主力集中于腊戍至曼德勒之间地区,乘日军兵力分散之机,先消灭其孤军突出的一部,然后全面反攻,捕捉日军主力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改变缅甸战局的发展走向。
。 最好的txt下载网
200师同古被围(1)
3月24日,当史迪威跟着新22师向同古紧急驰援时,守同古的200师遭到了日军空前猛烈的进攻。敌军55师团师团长竹内宽中将亲临前线督战,发誓要为在22、23两日战斗中,被我打死的55骑兵联队副联队长横田大佐和112联队2大队长冈田少佐以下500多名日军报仇。此役我骑兵团3连上士班长熊志成亲手击毙横田大佐,俘虏其战马,并从横田尸体上搜出他的《阵中日记》,其中写道:“自南进以来,皇军所向披靡,敌军望风逃窜,惟同古之战,却遇劲敌。劲敌者重庆军200师是也。”另在屋墩战斗中缴获日军112联队的文件上则有如下的文字记载:“自代库北进以来,在屋墩还是首次与强敌相遇,战斗十分激烈,却始终无法突破敌阵。由于轻敌使我进攻受挫,且从前线不断传来攻占敌阵的误报,使指挥陷于混乱和苦战。”日军在22、23两日在担德宾、屋墩一带受到重挫后,才清醒地发觉,这是他们狂妄地轻敌冒进造成的恶果。23日当晚,竹内宽便将他的作战司令部由代库推进到了皮尤,亲自指挥24日的进攻。他首先要求其空军于24日天明后,派出20多架飞机,轮番地对同古城内外和坦德宾(Tantabin)、屋墩、耶索(Yetho)我200师的主阵地和前进据点,狂轰滥炸,致使我军工事损毁严重,人员伤亡惨重。中午,敌以骑兵联队和112步兵联队,在飞机、坦克和大炮支援下,对坦德宾、屋墩、耶索一带疯狂进攻,同时以1个步兵大队兵力乘鏖战之机,由坦德宾、屋墩之间潜行钻隙,向北突进,企图切断坦德宾、屋墩的后路,对坦德宾、屋墩我598团周朗营和600团吴志坚营构成前后夹击之势。指挥该地战斗的黄景升副团长闻讯,知情势危急,立即亲率预备队[笔者注:由200师骑兵连和军骑兵团第5连组成]向该敌展开反击,我官兵虽然奋不顾身,勇猛击敌,却因敌众我寡且缺乏重兵器支援,仅能用大刀和骑枪击敌,遂演成肉搏混战,激战中黄景升副团长不幸牺牲,部队也伤亡甚众,敌遂切断了坦德宾、屋墩我守军的后路,使其陷入日军重围之困境。与此同时,日军步兵143联队则从耶索西侧沿仰光至曼德勒铁道以西的丘陵地带[笔者注:其地带上长有茂密灌木丛]向北偷偷迂回,于24日午后一举袭占了我工兵团据守的克永冈(Kyuangon)和康道(Kangdao)据点,严重威胁着戴安澜设在南松宾的200师作战司令部,而且切断了同古的后方交通线。情况危急,戴安澜亲自指挥598团主力及刚刚乘汽车赶来的军补1团王肇中部(欠第3营)拼力反攻,却未奏效。戴安澜见同古已遭到日军从南、北、西三面的围攻,200师的后方交通已被敌切断,而援兵竟未至,战局于我十分不利,他果敢地决定:以固守同古、阻击敌军于阵地前之目的,抱定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断然收缩兵力,调整部署,以待增援。随即做出如下处置:
(1)、命令现仍据守在坦德宾、屋墩、耶索的周、吴二营于25日午夜突围,各自归还原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