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曾为梅花醉如泥-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苄挠幸陕牵暇褂寻钍且患抑谒苤拇蠊荆椅矣胪旅窃谝黄鸬那兹染⑼罚约按蠹以诹奶焓毕月冻隼吹母甙焊删ⅲ炊运宋Γ钪毡惚ё拧肮们沂允浴钡奶龋そ宋颐堑拿拧
  我聘用员工的方法,的确是与众不同的。我在物色对象的时候,并不在意一般的考试程式与问话技巧,自己也没有什么做派,更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拿“我们是美国公司”一类的讲法来唬人——友邦保险公司的实力本来就是明摆着的。我只是凭第一感觉来决定取舍,然后用个人的感召力把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来。我的团队的准入门槛也不像别人的团队那么高,因为在我的观念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塑造的,培训将最终提高他们的能力与水平。
  ▲我的团队的准入门槛也不像别人的团队那么高,因为在我的观念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塑造的,培训将最终提高他们的能力与水平。
  到下周星期一那天,她果真来了。她的出现使我不无兴奋,因为那个时候,有不少人答应你参加培训,到了那一天却不来。那时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方式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现在公司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只有两三天,在进行了首次的培训之后,紧接着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那时培训只进行一次,为期一周,入门之后,还有没有机会获得培训,那就看你个人的造化了。在培训期间,我看她的态度还是很认真的。但是一周培训期结束后,她却来向我告假,说她刚刚结婚,其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主任,这几天想与先生一起去“度蜜月”,“度完了蜜月,我会再回来的。”她轻描淡写地对我说。 。 想看书来

“情定终身”(2)
我听她这么一说,便傻了眼!——刚来便要去“度蜜月”,这哪是干事的模样呀!我断定她最终是不会回来了。没想到过了若干天后,我一早来到公司,就看到一个女子,穿着工作服,站在办公室门口等候人开门。我定眼一看,是胡霭琪——她真的按诺回来了!她这次回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团队,一直死心塌地地在我身边干了三十三年,直至2008年因病去世。这种情形,如果借用男女关系的用语来说,叫做“情定终身”。
  在她三十三年的保险生涯中,她对团队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但也给我制造过不少麻烦。她性格直率,可以说是我的“诤友”。她对你有意见或有看法,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你、指责你,说你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是,她甚至还说出过“你没有资格指导我”这样的话来。有时她还会有意无意地参加别的营业组的会议。刚开始时我的邻组有十几人,而我自己只有四五个人,她觉得邻组“兵强马壮”,而我们组“人丁不旺”,开起会来冷冷清清的,一点气氛也没有,就跑到别的组开会去了。她到别的组开会回来,就在本组“煽风点火”,对我们组的人说人家有多棒多棒,而我们怎样怎样不行……她的所作所为,说起来挺伤我的心的,一个人怎么能“身在曹营心在汉”,说那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呢?但我当时势孤力弱,有口难言。而且以我对她的了解,与她正面理论,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不过,我一直想寻机会教育她。
  我不动声色,每天都注意着她的一举一动,并把与她相关的各种文件,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信封里,每天按时交给她——这本来也是我这个分区经理的职责。那个时候,公司每个月都会在营销员队伍中评选出一位“营销之星”,以资鼓励。有一个月,她的业绩非常好,把许多人都拋到了后头,从月末的情况来看,她应当已经稳操胜券。她也满以为自己一定是这个月的“冠军”了,便自己给自己放假,到澳门游玩去了。我注意到,邻组的一位业务员,每天都过来翻看她的报表,了解她的业绩进度。我心想不好!如果他的业绩离她很远,他是不会这么积极地来看她的资料的,我猜想他们的距离必定非常接近。果然,在她去澳门一两天后,这位业务员递上了自己的报表,业绩刚好超过她一点!我知道,她从澳门回来,若看到原本该戴在自己头上的“营销之星”的桂冠戴到了别人的头上,心里一定会难受得要死。但是我当时已经无法提醒她再加把劲,因为她人已不在香港。我忽然想到,这是一个把她的心拉回来的绝好机会,便决定在这个关键时刻助她一把。
  当天晚上,我回到家里,对妻子说:“看样子你得买一份保单,把它记在胡霭琪的名下,否则她这个月本应到手的‘营销之星’称号将旁落他人。”妻子一听,表示愿意支持她,并按我所说的数额买了一份保单。这份保单就这样进了她的户头,当然她从澳门回来,还需要按规定补办一个手续。今天看来,这种做法从规范的意义上说是不大好的,因为一份保单,必须客户与营业员双方都明确保险的对象与内容才能成立,而这笔“生意”,业务员与“客户”之间根本没有谈过。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这样做,能把一位有离心倾向却很有工作才干的人的心拉住,那未尝不是件好事。因此对事情的“对”与“错”,是很难简单地下定论的。
  胡霭琪回来,看到别人榜上的业绩超过了自己,大吃一惊,满腹的懊恼失望全写在了脸上。她闷闷不乐地坐在办公桌旁,很是不自在。这时,我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去与她打招呼,说:“哟,霭琪回来了呀?我正着急等着你回来呢。喏,这里还有一份保单,你还没有签名呢。”
  她感到很奇怪:“我还有没有签名的保单吗?”
  我说:“是的。”便把保单递了过去。
  她一看,说:“咦,这个客户,不是您太太吗?”
  我说:“对呀,她也需要保障嘛。她向你买的。”
  她一听,眼睛里立刻放出了兴奋的光芒:“这么说,意味着我赢了?”
  “是啊,你赢了!你这么努力能干,怎么会输呢?祝贺你!”说完,我就向她伸出了热情的手,她满怀感激地握住了我的手。结果,她成了这个月的“营销之星”。
  自从这件事发生之后,她对我的态度整个地就变了。从前她常常与我拌嘴,此后她相当服从我的指挥;从前她常常与我对着干,此后她拼命地维护我。她这一回头,不仅使自己焕发了更大的活力,而且把全组的士气都拉动起来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一个人,可以对你拖累很大,也可以给你助力很多。后来她对我说:“我们组每个月的业绩,都应当是第一的!”她自己这么一说,果真就拼命地去做。在她的感召下,全组成员都拧成一股绳,如果感觉到某个月我们有可能第一不保,大家就会拼命努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一个人,可以对你拖累很大,也可以给你助力很多。
  这位胡霭琪女士,后来做到了高级经理。其实她是具有成为区域总监的实力的,只不过因为她有三个儿子,需要照顾家庭,不可能整个身心都泡在写字楼里,否则时间久了,家里面也会有意见。她后来更向我提出不再担任高级经理了,我也觉得,若一定要她继续搞管理,弄不好她可能连业务员都不干了,因为以她家的经济背景,她完全有条件做全职太太,因此我就同意了。她非常敬业,也非常守信。她在从高级经理的岗位上下来之前曾向我保证,每年的业绩都会达到最高等级,后来果真没有食言。
  这位自从入行之后三十三年来一直对我“不离不弃”的女士是位美食家,很爱品尝各种好吃的食品,结果身体越来越胖。而身体一发胖,病就跟着来了。2008年2月,她突然进了医院,从此再没有出来。她去世后,我们都很难过。为了纪念她,我在奥林匹克家族内部搞了一个“胡霭琪杯”赛,赛程结束后,曾请她的丈夫来为业绩优胜者颁发奖杯,她的三位儿子也都出席了颁奖活动。
  

“warm…call”与“cold…call”
在保险营销中,根据对象的不同,有两种会见客户的方式:一种是通过熟人介绍而与从前不认识的人会见,英文称为“warm…call”。比如,你并不认识A先生,但你认识B小姐,而B小姐与A先生相熟,你就可以通过B小姐的介绍找到A先生,然后对他说:“我最近为B小姐制订了一个保险计划,她觉得这个计划对她非常适合,同时她也认为这个计划对您可能也具有参考价值,因此推荐我来会见您。您可以先听我向您介绍,至于买与不买,您自己拿主意。”这样你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往下谈,尽管原本你们并不相识,但也有可能谈成生意。另一种是直接与陌生人见面,英文称为“cold…call”,意思是不经过中介的访问。例如你可以截住路边的一位行人,然后客气地对他说:“对不起,先生,打搅您了!请问我可不可以占用您几分钟时间,以对您做一次简短的访问?”然后直奔主题,按照你事先准备好的方案,向他推荐某项保险计划。
  我在入行之初,经常单枪匹马地去做“cold…call”。比如在1975年的时候,我曾到香港中文大学推销保险。在这所大学里,我从一栋办公楼走到另一栋办公楼,逐一拜访那些有可能成为我的客户的讲师、教授们。典型的会见方式通常是这样的:
  “咚咚咚。”我轻轻地敲门。
  “请进!坐吧。”老师头也不抬,就让我进去了。
  过了一会儿,老师在忙完他自己的事情后,才抬起头来问:“怎么样同学,有什么事吗?”
  我赶紧把早已准备在手中的名片递过去。老师一看,说:“哦,你原来不是我们的同学。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又一次“cold…call”。到大学里做“cold…call”,成功率并不见得比其他地方低,但要求业务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因为你所访问所接触的人物,是有很高知识水平的人。我在中文大学所做的“cold…call”,应该说是卓有成效的。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有一位关信基教授,现在是*派的顾问,就是我当时的客户。
  

制胜法宝——“洗楼”(1)
后来我在自己的团队成员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被称为“洗楼”的营销方法。所谓“洗楼”,就是把整栋楼的人都作为目标客户,从顶楼到地下,一层层、一户户地去拜访,不遗漏一个单元、一户人家。这种拉网式的组织客户的方式,现在在保险行业已成为习用的方式,在中国内地称为“倒楼”。可以这么说,“cold…call”并非我的团队的发明,但“洗楼”绝对是我的团队在早期的保险营销活动中创造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要以“洗楼”这种方式来进行营销呢?因为社会交往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不管有多么大的能耐,所认识的人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仅在自己认识的人当中去物色客户,总会有客源枯竭的那一天。一般来说,一位业务员执业一年之后,自己所认识的人,想买保险的就都买了。而且只是去见自己认识的人,效率也不高,充其量一天也只能见一两个,如果去见了而对方没有买的意思,劳动就白费了。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扩大目标客户面,以提高营销效率。而要扩大目标客户面、提高营销效率,可以有很多方法。例如,你可以到地铁站口访问穿梭过往的乘客,可以到公共场合访问各色路人,也可以利用黄页或电话簿提供的信息来给人打电话或发传真,等等,现在还有利用互联网来联络客户的。不管你采用哪种方式方法,只要目标客户面能做到不断扩大,现实客户就会源源不断地增加,这便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我们当时在实践中发现,在众多扩拓目标客户的方法中,“洗楼”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在众多扩拓目标客户的方法中,“洗楼”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最早发明“洗楼”方法的,便是我早期招募的那位女业务员胡霭琪。我在前文已经说过,自从她的心被我拉回来之后,有那么一段时间,她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为了保持我们组在本区域中的“第一”位置,她不仅没日没夜地拼命干,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在社区中广泛发展客户的办法,这就是我这里所说的“洗楼”。
  胡霭琪的这套做法不仅有效,而且能锻炼团队成员的能力与胆识,因此我决定在全组推广。从1978年初开始,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每日都用车载着我的组员,像警察局的“特别行动队”一样,每天到某个特定区域,然后分派“洗楼”任务:你洗A栋,你洗B栋,你洗C栋,你洗D栋……我也给自己分派了一栋。分派好任务后,大家就互相对表——“现在是9:45分。OK,大家在12:30之前结束行动,到这个地方来集合,向我汇报战况。”我发出指令。大家接到我的指令后,都各就各位,紧张地展开行动。在到约定时间后,他们又一个个地回到了出发地,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我一问大伙情况,——哇,效果出奇地好!我说“效果出奇地好”,并不是说有多少人已经答应买我们的保险,而是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有意思。这种集体行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大伙的团队精神,使大家都有归属感。大家都觉得,像我们这样团结的队伍,没有不取胜的道理。
  行动结束之后,我们往往就带着浑身臭汗,到某家小餐饮店喝一杯咖啡、吃一个“菠萝油”,或者到一家大排档随便吃个快餐。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兴致勃勃地交流当日的行动心得。到1980年,我的员工都学会了这种方法,就用不着我亲自出马了。

制胜法宝——“洗楼”(2)
因此,我们的事业根基是很牢固的:有具体的客户,我们就去见具体的客户;没有具体的客户,我们就去“洗楼”。干我们保险这一行,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人可见。一名业务员,不管其个人素质有多高,就算是博士、硕士,就算有男才女貌,如果无人可见,也等于零。对于我们来说,无人可见就意味着失败,因为无人可见业务就无法展开。这是很现实的。在客户“资源枯竭”、无人可见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洗楼”。如果你无人可见,又没有勇气去“洗楼”,那还不如赶紧退出这一行。我常常对人说,我们这个行当中的精英,像少林寺的武僧一样,都是从“木人巷”中杀出来的。少林寺的武僧们学艺,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通过一条“木人巷”,以检验个人功夫的深浅。这条“木人巷”实际上是一个事先设定好的战阵,武僧从其中经过的时候,会有很多木人以不同的方式袭击他。如果他学艺未精,就会在这些木人的袭击下手忙脚乱,疲于应付,最终不免被打伤;如果学艺已精,就能凭借着自己的过硬功夫,娴熟地对付木人的袭击,顺利走出巷子。在我的团队中,“洗楼”就是过“木人巷”,就是考验一位营销人员是不是已经合格的手段。
  ▲在我的团队中,“洗楼”就是过“木人巷”,就是考验一位营销人员是不是已经合格的手段。
  “洗楼”固然也会有直接的营销成效,但是,在我看来,它的主要作用还不是获得保单,而是锻炼团队成员开拓客户的信心与胆量。在“洗楼”行动中,业务员对目标客户享有很大的主动权:我认识你可以见你,不认识你也同样可以见你。实施了这种行动,就使我们在营销中掌握了制胜的法宝,从此不会再陷于无人可见的窘境,不会除了哀叹“哎呀,怎么办呢?我老是无人可见,这样下去恐怕就要完蛋了”之外别无他法。别的团队并不是不知道有“洗楼”这回事,但是他们的成员脸皮不够厚,方法也不得当,往往被人一顶就缩回去了。而一旦退缩,再想重新进取,就倍难于从前了。因此,当时在别的团队中常有悲观气氛蔓延,而在我们的团队中没有。
  ▲“洗楼”的主要作用还不是获得保单,而是锻炼团队成员开拓客户的信心与胆量。
  “洗楼”的核心,其实是学习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方法与技巧。如果叫你去“洗楼”,主人一打开门,你便说:“您好!我是友邦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我叫王嘉伦。现在我想向您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一些保险品种……”这样去与人打交道,我敢说你见一百个人,就会被拒绝一百次,非失败不可。在现代社会中,是不会有一个陌生人在听了你开门见山地自我介绍之后,就从腰包里掏钱出来买你的保险的,除非他是弱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第一次把人家的门拍开,是绝不会向主人提“保险”二字的。我们会这么说:“您好,我的表坏了。您可以告诉我现在是几点吗?”像这样地发问,在一百个人当中,应当有九十九个会欣然告诉你现在是几点,剩下那个不告诉你的,是因为他家里的钟表的确坏了。在问了时间之后,我们会向主人表示诚挚的谢意,然后告诉他或她,现在还要去见客户,暂且告辞。这是“洗楼”的第一步。 。 想看书来

制胜法宝——“洗楼”(3)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上述两种不同的访问方法在效果上的差异:采用前面的方法,访问一百户人家,会被拒绝一百次;采用后面的方法,访问一百户人家,会被接受九十九次。——效果相差之大,何止霄壤!一位访问者,老是遭到拒绝,与老是获得接受,其内心感觉是不是会完全不同呢?干我们这一行的,不就是极讲究“感觉”的么?若是老是感觉不好,一个人哪里还会有干事的劲头?有谁能做得到,在一天之中,接连被人拒绝,还能“精神抖擞、志气昂扬”呢?
  因此“洗楼”的第一步,是要做到被目标客户接受,而不是获得营销效益。这个道理就像我们教小孩子学习一样,必须是先让他学加减乘除,再让他学代数几何,否则他就会因为畏难而产生厌学情绪,从此不愿再学。我第一次给我的团队成员布置任务,并不是要求他们确立了多少客户,而是要求他们比一比谁向人问时间的次数最多,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困难的任务。而通过这种轻松的访问,他们就对这种工作方式产生了兴趣。
  过了一两天,我又会带着这些同伴,来到同一个地方,开展第二个步骤的“洗楼”。这次做法,与上次便有所不同了。当你再次敲开人家的大门时,主人会感到有点惊异:“怎么,又是你呀?”
  这次,你当然不会再向主人问时间。你会这样对主人说:“是啊,是我。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本栋大楼与人洽谈业务。上次真不好意思,到你们家来问时间,打搅了您。我现在想给您送一个小礼物,以表示我的谢意。”待到主人从他手中接过小礼物之后,你就带着友好的微笑走了。这次见面,你还是没有与主人谈保险。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与目标客户建立起友谊。你找朋友买保险,不就是因为与他存有交情吗!
  那么到什么时候,才能与主人正式谈业务呢?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你与他是不是建立了友谊。如果去了第二次,友谊还没有建立起来,你还要去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怎么证明主人的确与你建立了友谊了呢?你必须听到他对你说“坐,坐,坐”。这三个字一旦从他的口中说出来,便可以证明你与他的友谊初步建立起来了。因为这三个字是他主动说出来的,是他内心思想的真诚流露,它们包含了这样的意思:“您用不着这么快就走。进来,我们再聊聊。”这时,你才可以水到渠成地走进他的家门,与他做进一步的攀谈。而他与你之间既然已经产生了友谊,戒心自然就消失了,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有什么不可以聊呢?实际情况往往是,你这么一坐,就很久都起不来了,因为他的话匣子已打开,什么生活啦,工作啦,家庭啦,人生啦,有向你说不完的话,你想走,一时也走不了。而作为“朋友”之间的交流,在他向你倾诉完他所想倾诉的内容之后,你自然就可以向他做“反倾诉”,否则怎么叫“礼尚往来”呢?这时,你可以径直对他说你是搞保险的,并且告诉他:“我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其意义蛮大的。”
  ▲听到“坐,坐,坐”三个字从主人的口中说出来,便可以证明你与他的友谊初步建立起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会好奇地问你。
  “因为假如您有一万元钱,您把它们放在银行的家庭户口里,它们始终还是一万元;而如果您把它们放在我们保险公司的家庭户口里,它们就有可能变成十万元,甚至一百万元。”
  “这可能吗?”他会疑惑不解地继续问。
  下面你就可以慢慢向他解释保险的道理与作用了。人都是这样,他若把你放在眼里,就会敞开心扉与你攀谈;若不把你放在眼里,就会不咸不淡地敷衍你。由于他已经把你当做交友的对象,他就会很容易地听进你所说的话。而只有是人听进去了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被人当做耳边风的话,那是废话。他既然已经听进去你所说的话,那么买保险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至于买哪个险种、买多少、怎么付款等问题,已经不重要。
  ▲只有是人听进去了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被人当做耳边风的话,那是废话。
  做到了这一步,就不得了了!你想在一栋又一栋的大厦中,住着多少住户?他们当中,一下子就有很多人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成为了我们的客户,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呢?
  因此在我的理念中,任何一把锁都有可以打开它的钥匙。如果你把一把钥匙插进去打不开它,不是因为这把锁无法打开,而是因为它与钥匙不匹配。匹配了,就一定能打开。当时别的团队有人看到我整天带人去“洗楼”,他们也照瓢画葫芦跟着做,可是他们根本不明白上述道理,不懂得具体的方式方法,哪里会有什么效果可言呢?结果不是吃闭门羹,就是被人用扫把赶出去。经过一次又一次地碰壁之后,就再也没有谁愿意去做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了。这样此消彼长,大家一日一日、一月一月地做下去,差距就越来越大。这就好比马拉松赛跑,发令枪响的时候,大家都在起跑线上;跑了一段时间之后,有的人越跑越快,把大多数的人都拋在了身后;有的人落在了队伍的中间或后面,但仍在努力地往前跑;有的人则没有了力气,只好中途退出比赛。
  ▲任何一把锁都有可以打开它的钥匙。如果你把一个钥匙插进去打不开它,不是因为这把锁无法打开,而是因为它与钥匙不匹配。
  我们就是这样,用“扫楼”这种方式,扩拓了目标客户群,夯实了发展的基础,锻炼了最初的团队,开始了一个家族的传奇。
  

提振精神
在事业拓展的初期,我与自己的团队成员的关系相当密切。我经常与他们在一起吃饭喝酒,谈天说地,相互交换思想。当时我们的写字楼分处于司徒拔道友邦大厦的六楼与八楼。为了调节情绪,减轻工作压力,我们每天外出归来后,都会在楼层踢自制的纸足球。踢完后,大家又带着一身臭汗,结伴到北角新邨附近或者西环的大排档饱餐一顿。那个时候,大家的心很齐,相处得非常融洽,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因为大家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摸爬滚打。有谁在业务开拓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别的人就会鼓励他,给他打气,劝他不要气馁;另一方面则与他一起分析问题的所在,研究化解困难的办法。有谁在业务开拓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大家也会怀着欢欣鼓舞的心情与他一起弹冠相庆,分享他胜利的快乐。
  后来,为了提高员工的干劲,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我定期在周一召集我的员工开例会,这种例会被称为“Monday Morning”,至今依旧如此。Monday Morning既是资讯交流会,也是士气加油会。我在例会上通常都会讲话,不过我事先从不做准备,一上台,根据某种冲动,就某一个话题,便自由发挥起来。这种演讲方式,就像无曲谱的钢琴自由弹奏。
  在其他时间,我常常会在每天早上九点钟左右,在自己的办公室分别约见团队成员,听他们汇报工作的进展、会见客户的遭遇、最近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市场的分析,等等,然后根据现实情况,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解决的方法。有时我们也一起研究与客户交流沟通的技巧、迅速开拓市场的门道,等等。我所说的道理,有不少是他们以前完全没有听过、学过的,而用在实际中,往往十分有效。这一点常常让我的团队成员很高兴,觉得自己没有跟错人。后来我训导我的团队成员时,其他组的人也会来“旁听”。不过,他们不是我的团队成员,明目张胆地来受我的“训导”,会引起他们的经理的不快,因此他们多是坐在远处的一张桌子前,一边装模作样地喝茶看报,一边竖着耳朵听我讲话。而他们的“旁听”,也让我的下属产生了自豪感。他们心想,你看,连其他组的人都来向我们学习了呢!于是,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了,形成了上下一心、团结互助、相互信任、齐心协力的局面。
  别的团队的业务员来旁听,会引起他们的领导的不快;可是我从来不阻止自己的业务员与其他团队接触。因为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我传授给他们的经验,可能并不够全面;让他们多与外面接触,扩大学习面,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他们向别人,或许能学到更好的经验。这也是我的团队发展比别人快的原因之一。
  作为团队领导,我还经常以临时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我的团队成员的思想状况、工作进展及现实困难。我与他们谈话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布置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激励的过程。这种谈话,应当说是很有作用的。有很多次,那些因为业务开展受阻而垂头丧气的员工,经过我打气之后,马上就恢复了原有的激情,第二天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又精神抖擞地出门去了。而对那些拿回了保单的员工,我在谈话中则告诫他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果,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新的一天开始之后,还要有新的收获。当然,也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在我的激励下似乎焕发了斗志,可是第二天去做业务碰了一鼻子灰,又沮丧地回来,嚷嚷着说想不干了……遇到这种情况,再激励当然就成为了我的任务。
  与我暗中竞争的别的团队的领导,也知道我常常以与员工谈话的方式来激励他们的斗志,但是他们无法模仿,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对自己的下属说些什么。其实他们也没有模仿我的意思,在他们看来,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