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华西列夫斯基率领的俄军前锋部队4个步兵连、2个骑兵连和一个有4 门大炮的炮兵连已经出现在北京城东护城河边的一个小村庄里了。下午5时左右,斜阳照 耀下的护城河水光粼粼。躲藏在一棵垂柳后面的华西列夫斯基看见了城墙上飘扬着的各色旗 帜。  没有什么特殊的动静,眼前的这座城市仿佛在午睡。  迷惑之中的华西列夫斯基心脏狂跳不止。  俄国人决定提前行动。即使从最原始的战争原理上讲,谁先占领目标,谁就能在战果分配上 占据最大的份额,况且摆在眼前的是这个世界上囤积金银财宝最丰富的一座城池。无论前程 多么险恶,无论将要付出多大的牺牲,既然已经到了宝库的门口,便顾不了那么许多了。1 5日开始攻击,这是俄国人在军事会议上首先提出的计划,并且郑重地希望各国〃严格遵守 〃,〃以便统一行动〃。但是,会议刚完,他们的前锋部队就悄悄地出发了。出乎华西列夫 斯基意料之外的是,在向北京城外围运动的20公里的路程中,竟然一个帝国的士兵都没有 看到,这让这个俄国贵族心里警惕了起来,他认为帝国的军队一定是埋伏在前面的某一个地 方正等着他呢。中午的时候,果然发现〃敌情〃,在他的侧翼,突然出现一支武装队伍,黄 皮肤黑眼睛。部队骚动了一阵之后,还是俄国的随军记者判断准确:这不是帝国的军队,而 是和俄国人怀着同样心思的日本人派出的侦察分队。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帝国的城墙(2)
一张写有〃日本人想提前进攻北京〃字样的纸条送到了华西列夫斯基手上,这个参谋长用俄 语大骂起日本人来,同时命令自己的部队加快前进速度。  与此同时,日本指挥官也向部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13日晚22时,突然天降暴雨。无论是帝国的守军还是准备攻击的俄军,都藏起来躲雨了 。一个小时之后,雨突然停止了。  华西列夫斯基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黑暗中乱枪响起来,然后一名俄国海军士官跑了回来。这个海军士官叫格尔斯,是自愿第一 个冲锋的,因为他是俄国驻华公使的儿子,他决心救出自己的父亲。但是,他带领的小分队 靠进城墙的举动立即被城墙上警惕的帝国八旗兵发现了,这些八旗兵即使在暴雨倾盆的时刻 也没有放松巡逻,几排枪便把格尔斯打了回来。俄军立即重新寻找攻击位置,结果摸到了东 便门的前沿。和格尔斯的遭遇不同的是,这里的帝国官兵正在帐篷里睡觉,俄军扑上去便用 刺刀突刺,没有被刺死的帝国官兵仓皇奔逃,哄散于黑暗之中。  夜色中的东便门城门暴露在俄军的目光之下。  这是13日夜半与14日凌晨交替的时分。  东便门,北京城东南通惠河边的一座偏门,是1553年明嘉靖年间修筑北京外城时,在外 城东面开的两座城门之一。外城东面正式的城门应该是广渠门,为了出入城方便,特地另外 开了一个小门,称〃东便门〃。虽然它属于外城东面的城门之一,但开在城墙的拐弯处,大 门不是朝东而是朝南。  俄军的大炮对准东便门的大门开始轰击,炮手瞄准了城门的门闩处。  俄国人一炮射出,帝国都城满城皆惊……这是1900年联军进攻北京的第一炮。  中国的城门,即使是这样一个偏门,也依然十分坚固。双层的厚木,加上铁板的保护,炮弹 打上去好像不起什么作用。俄军炮兵连续向同一个点轰击,整整轰击了数十炮,时间长达两 个小时之久,突然,俄军官兵欢呼起来:东便门城门终于被轰开了一个洞。  无法解释在俄军炮兵近距离轰击东便城门的时候,帝国的守城部队干什么去了。正在攻击的 华西列夫斯基的俄军加上炮兵也不过千人,仅仅是俄军小小的先头部队,只要帝国守城部队 主动发动一次小小的反冲击,华西列夫斯基如果不死,也肯定会夹杂在他的官兵中狂逃。同 时,按照一般的防御规律,城外数里之内都是前沿,前沿的帝国军队如与守城部队合击,俄 军连城门都看不到便会遭受伤亡。  但是,帝国的任何反击都没发生。  14日凌晨2时,俄军冲进了东便门。  以后发生于东便门城门内的战斗,是俄军自开始攻击以来遭受的一次真正的抵抗,原来帝国 的官兵在城里面等着他们呢。城墙上的帝国官兵向冲进城门的俄军猛烈射击,有一些帝国官 兵同时冲了下来,和俄军开始搏斗,俄军立即被赶了出去。华西列夫斯基命令骑兵连参加冲 击,这些哥萨克人挥舞着他们善于使用的马刀蜂拥砍杀,东便门城门又丢失了。  天亮时分,占领了外城的俄军开始向内城攻击。但是,俄军发现他们的对手和一般的帝国官 兵的装束不太一样:白色的衣服,蓝色的尖顶帽子。这些装束奇特的帝国官兵簇拥着一面红 色的大旗,旗帜上绣着一条金色的龙,这条中国人虚幻出来的动物在红色的旗帜上扭动着, 于满天的朝霞中熠熠生辉。  这是董福祥的甘军。这支军队原因不明地没有把使馆攻打下来,如今的决死表现令人惊讶。 甘军官兵从城墙上的每一个垛口后连续不断地射击,大炮从城墙上直接瞄准,冲击中的俄军 顿时乱成一团了。拉炮的十几匹马瞬间便都被打死,冲在前面的炮手全部负伤。包括上尉戈 尔斯基在内的军官也负伤大半,俄军仓皇后退,撤退到城墙东南角落的数间民房里。  这时天大亮,俄军们看清了一切。他们看见帝国官兵们突然向他们藏身的民房呐喊着反击而 来。在丢弃武器、伤员和尸体之后,俄军终于被赶出了外城,也就是说,整整一夜的攻击后 ,俄军现在又退回到了原地。  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得到〃俄军突破东便门〃战报的俄军主力到达。  得到兵力补充的俄军立即重新开始冲锋。  早晨6时。  俄军第10团团长安丘科夫率领部队发起第一轮冲锋。安丘科夫骑在马上高举马刀,身先士卒 。但是,对面的甘军阵地上也同时出现了一个指挥官的身影,这就是董福祥。这个被慈禧骂 为〃强盗〃的帝国军官毫不隐蔽地站立在高处,挥舞着一把锋利的中国战刀,大喊:〃退者 立斩!〃  在帝国官兵的阻击和反冲击下,俄军很快就退了下去,留下一片尸体,其中包括安丘科夫, 这个俄国团长当胸中了一枪。  恼怒的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刚站起来想喊什么,立即被蜂拥而至的子弹包围,话音未落他也 栽倒了。数名俄军官兵上前企图把参谋长抢救下来,但是,甘军的步枪手们似乎看到了这个 令他们发泄仇恨的时机,更加猛烈地封锁了华西列夫斯基身边数尺的范围,结果企图抢救参 谋长的俄军官兵一个个地倒下,没有一个俄国人能够活着接近在流血中大声呻吟的华斯列夫 斯基。这样的封锁居然持续了三个小时,其中两名企图把华西列夫斯基拉出死亡之地的军 医都在接近他时负了重伤……一个被子弹打穿了脊椎,另一个腿被打断了。  14日中午的时候,俄军仅仅攻占下外城的一角,而攻击内城的战斗没有任何进展。被甘军 官兵的子弹封锁在瓦砾之中、血已经快流尽的华西列夫斯基只有仰望着异国的天空祷告了。  日军司令官山口素臣从先头侦察部队的口中得知俄军提前开始攻击行动的时候,后悔日本动 手晚了一步。他立即命令部队出发,同时,把日军开始行动的消息通知了英、美两军。这个 日本将军的用意是:万一日本人拿不到攻占北京的头功,也不能让俄国人占到便宜……在日 本人心中,世界上最阴险的国家就是俄国。  日军攻击的目标是朝阳门,开始攻击的时间是14日早上7点30分。  在朝阳门城墙上防守的还是甘军。日军刚开始攻击,甘军官兵们就看见自己的最高长官董福 祥到了现场。董福祥和俄军在东便门打了一夜,一脸的硝烟和疲惫,但那柄锋利的中国战刀 依旧在他的手上。他站在朝阳门的城墙上,说的还是那句话:〃退者立斩!〃  帝国军队的火力是猛烈的。从朝阳门外的东岳庙里冲出来的日军冲击到离城墙还有数百米距 离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伤亡。步兵受阻之后,日军开始集中炮火轰击朝阳门城墙,双方 开始了猛烈的炮战。在炮战的间隙,日军组织了几次对城门的攻击,但都失败了。城墙上的 甘军好像越打越多,原来董福祥把防守内城崇文门和正阳门的甘军全调到这里来了。  朝阳门的炮战,是帝国历史上少见的激烈炮战。甘军调集了可能调集的所有的大炮,向日军 的炮兵阵地以及冲击的步兵进行了密集的炮击,而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日军得到了跟上来的 俄军预备队炮兵的支援,使在这个方向上联军的大炮达到五十多门。联军的炮群统一指挥, 集中火力轰击朝阳门和东直门城楼,使这两座城楼成为一片火海。轰击的同时,夹杂着步兵 的一次次冲击。帝国军队没有预备队的概念,所有的兵力全都铺在第一线,在日、俄炮群的 连续轰击下,城墙上出现大量的兵力减员,由于得不到兵力补充,战斗力逐渐地低下来。按 照战斗的基本战术,如果在这样的僵持中,帝国其他部队如能配合行动,从无论那个方向进 行反冲击的话,至少可以缓解甘军的压力,让他们得以喘息,而且日军所有的兵力加在一起 ,也不足七千人。但是僵持的状况如日军所愿,就这样僵持着。猛烈的炮击和持续的小 规模步兵冲击一直僵持了整整一天,天黑下来的时候,日军认为时机到了。和攻击天津城一 样,日军组织了敢死队。敢死队同样是抬着巨大的炸药桶,一波接一波前赴后继地向城墙接 近。甘军拼死阻击,但是,枪声逐渐稀落……城墙上帝国官兵的尸体已经成堆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帝国的城墙(3)
突然一声巨响,日军敢死队终于把朝阳门城门炸开了。  日军步兵蜂拥涌入。  这是14日傍晚。  激烈的北京城攻防战似乎就这样接近尾声了。  和俄军和日军比起来,美军似乎〃幸运〃之极。  美军严格地按照联军的计划,14日早上才向攻击目标进发,这时,俄军已经占领了东便门 ,日军已经在朝阳门开始了多次的攻击。当美军到达他们要攻击的广渠门的时候,令美军奇 怪的是,他们的接近并没有受到严重的阻击,好像帝国的军队顾不上这段城墙了。他们刚一 到达广渠门,受到帝国守军的射击后,美国兵们立即藏了起来,看热闹似的看着俄军和帝国 军队的激烈战斗。看着看着,美军司令沙飞看出了门道:有一段城墙上好像没有任何人防守 。于是,他派出了一个小组,徒手往城墙上爬。帝国的城墙由于修建年代久远,墙体上砖缝 很深,美军很容易就爬上去了,更幸运的是,这段城墙上真的没有任何帝国官兵守卫。这个 现实即使今天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10万守军,就是简单地排列,无论如何,也不至 于在一段城墙上出现没有人的状况,况且这段城墙还是联军攻击的主要方向上。大量美军 已利用临时制作的软梯,未发一枪一弹地登上了城墙。占领了广渠门这一段城墙的美军立即 向两边冲击,帝国官兵对城墙上突然出现的攻击猝不及防,纷纷撤退。  美军的伤亡似乎正是来自他们如此顺利地登上了城墙。他们在城墙上立即遭到了炮击,炮击 来自俄军和英军。美国人立即把美国国旗树了起来,联军方面的炮击停止了,但是却又招致 到帝国炮兵的猛烈轰击。美军指挥官在城墙上向下看,把中国炮兵阵地看个清楚,于是命令 炮火压制。美军居高临下地架起大炮,很快,压制起到了明显的效果。美军官兵爬下城墙, 从里面打开了广渠门的城门。  比美军更幸运的是英军。当知道俄军和日军都把攻击时间提前了的时候,英军司令盖里斯并 没有着急。他手上有一个〃绝密武器〃。还是在刚刚攻占天津的时候,从北京使馆里冒死突 围出来的那个中国教民,除了报告北京使馆的情况之后,还给了盖里斯一张小纸条,上面画 着北京内城使馆区旁边护城河水面下一个秘密水门的具体位置。这个水门直接与英国使馆相 连。盖里斯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当俄军在东便门外躲避暴雨等待攻击的时候,英军 还远在通州城内没有出发。英军到达北京城下的时候,已经是14日上午11时了。他们观 察了一阵子后,便向广渠门攻击,但是由于美军爬上城墙的举动,英军冲击广渠门时没有受 到任何抵抗。他们冲进了城门,看见了帝国守军的一个炮兵阵地,大炮整齐地排列着,但不 见中国官兵的影子。英军立即占领了天坛,然后按照那张小纸条上的图画寻找水门,没费什 么周折便找到了。盖里斯带领官兵下水,摸到了水门,砸开铁栅栏,一身污水臭气的英军官 兵冲进了使馆……英军等于没有经过战斗,便进入了北京的内城,而且直接到达了联军的军 事目标:东交民巷。  英军冲进使馆之后,美国使馆人员站在房顶拼命地打旗语,旗语真的让不知道如何就进了内 城的美军看见了,于是美军也跟着钻水门到达了使馆。  联军竞争的是谁先到达使馆。结果,最先行动,并且伤亡极大的俄军反而落了个第三。  最后进入使馆的是日军。日军的伤亡最大,因为他们在攻占朝阳门之后,在接近使馆的路上 ,受到了帝国官兵的节节阻击,激烈的巷战令他们损失惨重。  随后,法、德、意、奥军队陆续到达使馆。  北京城陷落。   。 想看书来

仓皇之晨(1)
14日一整日的枪炮声已经令京城人心惊胆战。家家紧闭门户,店铺更是上了门闩,街上除 了慌张奔跑的官军、飞奔传送战报的马匹之外,不见一个百姓,整个城市如同一座空城。  这一天,罕见义和团参战的记载,史料中零散有记,但大都说话含糊,仅仅是参战者〃又有 拳民五万〃,但这五万义和团如何参战、在那个方向参战,未见具体记录。也没有帝国百姓 奔赴前沿和援助帝国军队的记载。史料中仅这样一则:  某巨室二女演红灯照,与拳匪相表里,自谓遇敌以扇煽之,立化为尘,迨与 俄人战,二女登城,闻枪炮声惧甚,几坠城下,法术未及施,竟狂奔返家。《海城 县志》,载《义和团史料》。  下午的时候,有传闻说,洋兵已经进城了。街上突然混乱了起来,男人们惊慌地奔走,企图 打听出实际情况,并且从中得出自己的判断;但是实际情况始终没有打听出来,到是看见多 处房屋在燃烧,大量的伤兵被抬了下来,没受伤的官兵开始挨家挨户地抢劫,到处响起砸门 声、哭喊声,这些声音和枪炮声混合在一起,帝国臣民的精神开始崩溃了。  被一夜的枪炮声弄得几乎没有合眼的慈禧太后再次召集了御前会议。  慈禧开口便问:〃洋兵是否抵京?尚距离多远?〃  还是没人吭声。  慈禧声音颤抖:〃你们,哑巴啦?!〃  载澜哆哆嗦嗦地说:〃老佛爷!洋鬼子来了!〃  刚毅说:〃一队兵进了天坛了!〃  慈禧恍惚地问:〃恐是回勇,从甘肃来?〃  中午刚过,街上流传出一条〃好消息〃,说回兵从西北开到了京城,来保卫皇上来了。不少 人〃证实〃了这条消息的真实性,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看见了回兵进了天坛……而那 正是英军占领天坛的情形。英军中有不少印度雇佣兵,这些印度兵头上和中国的回兵一样, 缠着一块白布……慈禧的幻觉和街上百姓的小道传闻惊人地相似。  刚毅说:〃不是勤王的回兵,是鬼子!〃  载漪主张按照咸丰年间的做法,让太后带着皇上和皇储躲到热河去。  慈禧没有表态,只是命令载漪、荣禄和庆亲王等大臣都到前线上去。  慈禧的意思是,别以为有了守城大臣,你们就可以不管了!  散朝的时候,大臣们听见了慈禧的一声叹息。  三个帝国的重臣都没有按照慈禧的旨意上前线,但是这个时候跑回家恐怕也不合适,于是一 起来到煤渣胡同的神机营指挥部。此时正是朝阳门陷落在即,从南面进来的英军和美军已经 到达使馆。东面的枪炮声紧一阵慢一阵。三个人干坐着没什么可说的话,更没有可干的事。 庆亲王焦急地来回踱步,载漪脸色由于恐惧而苍白,荣禄却吩咐下人上街去买西瓜。西瓜真 的买回来了,切开来黑籽红瓤,荣禄一个人大吃特吃。  就这样沉默了近两个小时,庆亲王终于开了口,试探着说,要不先挂白旗,停住了炮再说。 载漪和荣禄还是没吭声。  没吭声就是同意了。  庆亲王的命令传了出去。  帝国都城的所有城墙上都出现了表示投降的白旗。  但是,该日本人倒霉。东直门上的守军在挂出白旗后突然后悔了,扯下白旗继续开枪开炮, 让准备接受投降的日军死伤不少。  但此为最后一战。  三个重臣一直坐到天黑的时候,传来的报告是:京城所有的城门全部失守。  三个人立即站起来,出了门。  庆亲王和载漪往西跑,荣禄往北跑。  大清帝国政府的指挥部就这样散伙了。  在联军已经进城,帝国防守城墙的部队基本上放弃了抵抗,董福祥带领残部已经逃出彰义门 往西而去。这时候,皇宫里的慈禧正在做着一件千古流传的事情:把光绪皇帝心爱的一个女 人珍妃弄死了。  关于这件事情的大多数记载和描述都为:15日早晨,慈禧匆忙逃亡的前一刻,仿佛是突然 想起来了,皇宫里还存在着这么一个被她关押的人。但是,根据当时跟随慈禧逃亡的一个贴 身宫女的回忆,这个故事发生在14日下午,也就是说,慈禧并不是在匆忙中顺便做了这件 事的,而是把它当做如同催促军机大臣上前线一样重要的事情来处理的:  我记得,头一天,那是七月二十日(西历8月14日)下午,睡醒午觉的时候…… 我相信记得很清楚,老太后在屋子里睡午觉,宫里静悄悄的,像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出逃的 迹象。这天正巧是我当差。  突然老太后坐了起来,撩开帐子。平常撩帐子的事是侍女干的,今天很意外,吓了我一跳。 我赶紧拍暗号,招呼其他的人。老太后匆匆洗完脸,烟也没吸,一杯奉上的水镇菠萝也没吃 ,一声没吩咐,径自走出了乐寿堂(是宫里的乐寿堂,在外东路,是老太后当时居住的地方 ,不是颐和园的乐寿堂),就往北走。我匆忙跟着,心里有点发毛,急忙暗地里通知小娟子 。小娟子也跑来了,我们跟随太后走到西廊子中间,老太后说:〃你们不用侍候。〃这是老 太后午睡醒来的第一句话。我们眼看着老太后自己往北走,快下台阶的时候,见又一个太监 请跪安,和老太后说话。这个太监也没陪着老太后走,他背向着我们,瞧老太后单身进了颐 和轩。  农历七月的天气,午后闷热闷热的。大约有半个多时辰,老太后由颐和轩出来了,铁青着脸 皮,一句话也不说。我们是在廊子上迎老太后回来的。  其实,就在这一天,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老太后赐死了珍妃,她让人把珍妃推到颐和轩后 边的井里去了。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晚上便有人偷偷地传说。后来虽然知道了,我们更不敢 多说一句话。金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第 199~200页。  即使慈禧确实是个性格坚定无比的女人,也无法相信14日中午她还有心思睡午觉,并且还 能睡得着。她召见完军机大臣们之后,确实躺在了帐子里,并且把帐帘拉上了,但是她肯定 没有睡觉。她迅速果断地盘算着她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考虑的内容肯定包括是否逃 亡、何时逃亡、逃亡方向等等重大问题,包括如何处置珍妃。  她突然自己〃撩开帐子〃坐起来,是她已经决定了这件事现在就要做。  珍妃,满族镶红旗人,他他拉氏,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1876年出生,12岁时被选入 宫,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升为珍妃。这是个性格开朗的贵族世家女孩儿,她毫无拘束的性 格的形成,可能和她从小没有跟随父母而是跟随伯父生活有关,同时也跟她入宫之前一直生 活在民俗风气比较开放的广州,并且得到帝国的大文豪文廷式的亲自教诲有关。她有一个哥 哥,与她同在广州生活,后来在甲午战争中积极主战,又与维新派关系密切。珍妃一入宫, 就显示出令人惊讶的聪明可爱,一度成为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女孩儿,以至在慈禧办公的时候 ,她竟能够随便在旁边观看。她只往那些奏折上扫一眼,便能记住内容,然后背给慈禧听, 并且说出慈禧将要下什么样的旨意,往往猜得###不离十,弄得慈禧吃惊不小。她的字写得 极好,能够〃双手写字〃,以至后来〃慈禧赐群臣福、寿、龙、虎等字,均妃代笔〃。但是 ,随着女孩儿的长大,问题出现了。同样年轻的光绪皇帝喜欢这样的女孩子是情理之中的事 情,得到皇帝的宠爱并不是错误,因为她的一切,包括肉体,就是为皇帝准备的。问题是光 绪皇帝由此冷落了慈禧处于政治考虑为他亲自挑选的那个正式的皇后。由于在生活上的〃出 格〃,珍妃逐渐受到慈禧的冷眼。而问题更加严重的是,她喜欢在宫里到处嘻嘻哈哈地,并 且〃艳装露容〃,让太监们给她照相。她喜欢穿男人的服饰,〃故扮男装,满头乌发,后垂 长辫,头插三眼花翎,长袍马褂,腰系丝带,足蹬朝靴,俨然一个差官〃。《京西 名墓》,张宝章、严宽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6月版,59页。慈禧曾经以〃其习 奢华〃为由处分过她,一度把她从〃珍妃〃降为〃贵人〃。但是,这一切似乎不足以成为她 的死罪,这样一个满族贵族之女,如果没有政治上的原因,绝不会引发慈禧的如此强烈的仇 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仓皇之晨(2)
问题就出在政治上。慈禧最大的政治仇恨是光绪皇帝企图置她于死地的〃戊戌变法〃,而整 日和皇帝形影不离的珍妃正是个〃变法〃的鼓吹者和怂恿者。没有证据表明这个女孩儿有什 么政治才华,但是她的不安分的性格势必使她成为一个反叛者。在〃康党〃要对帝国的祖宗 规矩,也就是对慈禧〃变法〃的那些日子里,她是光绪皇帝身边惟一一个能够〃说贴心话〃 的女人……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当变法失败后,珍妃就已经被慈禧列入死亡名单了。光绪皇 帝被囚禁在瀛台之后,她也被囚禁,囚禁的地点是与慈禧居住的宫殿仅隔数米长廊的钟粹宫 北三所。  用今天的眼光看,囚禁珍妃的房间实在是简陋不堪,那里据说是明代皇宫里的奶妈住的地方 。她在那里完全与世隔绝,屋门被反锁,太监每天送些冷饭,从窗户递进去。每隔几天,一 个太监便代表太后〃奉旨申斥〃,她跪在地上听着数骂。慈禧想让这个生性活泼的女孩儿自 然死亡,但是她只是憔悴下去,没有死。那么,现在,她该死了。  死刑的执行者是崔玉贵,一个权力很大、资格很老的总管太监,宫女们当面称他〃崔回事的 〃,因为在称呼上要和大总管李莲英区别开来,背后便叫他名字的谐音〃催命鬼〃。一年后 ,逃亡回到京城的慈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赶出皇宫,理由是〃当时并没有把珍妃推到井 里的心,只在气头上说,不听话就把她扔到井里去,是崔玉贵逞能硬把珍妃扔下去的〃。这 个失去生活着落的老太监觉得太后完全把责任推在自己身上,〃实在冤枉〃,于是把当 时的情形向人详细地描述,以便让后人可以大概得知在那个都城已经沦陷的下午,一个帝国 皇妃的死亡经过:  由东北三所出来,经过一段路才能到颐和轩。我在前面引路,王德环在后面 侍候。我们侍候主子向例不许走甬路中间,一前一后在甬路边走,小主一个人走在甬路中间 。一张清水脸儿,头上两把头摘去了两边的络子,淡青色的绸子长旗袍,脚底下是普通的墨 绿色的缎鞋,这是一幅戴罪的妃嫔的装束。她始终一言不发,大概她也很清楚,等待她的不 会是什么幸事。  到了颐和轩,老太后已经端坐在那里了。我近前请跪安复旨,说珍小主奉旨到。我用眼一瞧 ,颐和轩里一个侍女也没有,空落落的只有老太后一个人坐在那里,我很奇怪。  珍小主进前叩头,道吉祥,完了,就一直跪在地下,低头听训。这时屋子静得掉地下一根针 都能听得清楚。  老太后直截了当地说,洋人要打进城来了。外头乱糟糟,谁也保不定怎么样,万一受到污辱 ,那就丢尽了皇家的脸,也对不起列祖列宗,你应当明白。话说得很坚决。老太后下巴扬着 ,瞧也不瞧珍妃,静等回话。  珍妃愣了一下说,我明白,不曾给祖宗丢人。  太后说,你年轻,容易惹事。我们要避一避,带着你走不方便。  珍妃说,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就这几句话戳了老太后的心窝子。老太后马上把脸一翻,大声呵斥说,你死在临头,还敢胡 说!  珍妃说,我没有应死的罪!  老太后说,不管你有罪没罪,也得死!  珍妃说,我要见皇上一面。皇上没让我死!  太后说,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里去。来人哪!  就这样,我和王德环连揪带推,把珍妃推到贞顺门内的井里。珍妃自始至终嚷着要见皇上! 最后大声喊,皇上,来世再报恩啦!  我敢说,这时老太后深思熟虑要除掉珍妃,并不是在逃跑前,心慌意乱,匆匆忙忙,一生气 ,下令把她推下井的。  我不会忘记那一段事。那是我一生经历的最惨的一段往事。金易、沈义羚:《宫 女谈往录》,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第205~206页。  在当事人的回忆中,没有皇帝在场的证据。尽管后来写剧本的人愿意他在现场,而且哭得很 厉害。  如今贞顺门内的那口井依旧静卧在故宫的一个角落里供游人观赏。那是一口很小的井,几 乎每个观赏这口井的人都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细小的井口,如何能〃推〃进去一个人 去?尤其还是一个拼命挣扎的人?  还是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解释在城池已破的危亡时刻,慈禧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要把皇帝 的一个妃子置于死地。如果说怕她被洋人污辱,那么逃亡完全可以带上这个妃子走,因为皇 家逃亡的队伍也并不简陋。如果说珍妃是一个漂亮女子的话,那么,跟随慈禧逃亡的皇室人 员中,有一个比珍妃更年轻更漂亮的女孩儿……庆亲王的四格格。更无法解释的是〃推入水 井〃的举动……对于像珍妃这样处在深宫里的人,完全可以采取其他的手段,譬如宣布其生 病死亡等等,何必在光天化日之下采取如此残忍的方式?当代中国史论者一口咬定说: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