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路和电线,此皆国家派员出内帑借洋款,集数十年之物力所经营,一旦焚毁千数百万 巨资,深堪惋惜〃。他要求政府〃治乱国,用重典〃,〃凡遇头扎红巾,身系红带,持刀放 火杀人之匪〃,统统〃密拿严办,就地正法,格杀勿论〃。同时,他严厉指责姑息和纵容义 和团的官员在〃养痈贻患〃:〃该匪胆敢潜入京师,盗兵辇毂之下,焚毁教堂,攻击各使馆 ,纵横恣肆,放火杀人,震惊宫阙〃。〃京都为万国所瞻仰,气象萧索,一至于此。自有乱 民不治,任其焚杀叫喊,实贻邻国之耻笑〃。袁昶为此特别开列了应该〃拿办〃之人的〃悬 赏〃的规格,价钱大得惊人:〃缚献匪首所谓老师祖大师兄者,赏银二万两,立即超擢官阶 。擒斩该匪团长一名,赏银五百两。余匪计首一级,赏银一百两。〃应该注意的是,这样的 奏折,是在载漪等帝国的大员已经把义和团引进了北京城,全城的官员都在〃户户开门迎接 〃的时刻出现的。袁昶的〃三奏〃,见荣禄致许应■书:《庚子拳变始末记 》,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62~169页。 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在董福祥的甘军攻打使馆总是未果,京城内的教堂一片火海的时刻,袁 昶在第二封奏折中说:〃匪以仇教为名,波及使馆,复以攻使馆之故,波及官民。辇毂之 下,任令乱军乱民纵横荡决,伊古至今,实为罕见。〃〃提督董福祥所统甘军,尤与之声势 相倚,狼狈为虐,使馆附近居民,遭池鱼之殃者,不可胜计。〃〃夫以数万匪众,攻四百 余洋兵所守使馆,至二十余日之久,犹未能破,则其伎俩亦可概见,尚得恃血气之勇,收御 侮之效哉?〃他坚决反对对外国使馆的攻击,认为这是违反国际公法的愚蠢举动:〃伏以春 秋之义,两国构兵,不戮行人。泰西公法,尤以公使为国之重臣,蔑视其公使,即蔑视其国 。兹若任令该匪攻毁使馆,尽杀使臣,各国引为大耻,联合一气,致死报复。〃同时,他对 各国调兵来华举动的真正的意图深感怀疑和忧虑:〃今各国纷纷调兵,以带剿匪为辞,疑之 者谓乘机窥窃,信之者谓其心无他,臣愚莫测其究竟。而拳匪种种无法,早当痛剿,已不待 外人谆请,更何况外人代庖!〃且〃在京之洋兵有限,续来之洋兵无穷,以一国而敌各国, 臣愚以为不独胜负攸关,实存亡攸关也。〃此刻,袁昶已经感到自己的声音可能招致大祸, 但是〃臣亦知飞蝗蔽天,言出祸随,顾念存亡呼吸,区区蝼蚁微忱,不忍言,亦不忍不言。 是用冒死具奏,伏祈太后皇上圣鉴。〃 袁昶的〃三奏〃,见荣禄致许应■书:《庚子拳变始末记 》,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62~169页。 第三次上奏的时候,可以说袁昶是真的不想活了。那时李秉衡到达了北京,慈禧重新坚定了 与洋人决战的信心,满朝官员们跟在载家兄弟的身后欢呼雀跃,准备带领各地勤王部队和手 拿各种〃法器〃的义和团出京迎敌。就在这样的时候,袁昶〃请杀主持义和团大臣〃的奏折 到了慈禧的案头。不要说这是直接主张杀载家兄弟的奏折,其实奏折上主张该杀的人已经包 括了慈禧本人。奏折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目前的局势已是危机迫在眉睫……〃窃自拳匪众 肇乱,甫经月余,神京震动,四海响应,兵连祸结,牵擎全球。千古未有之奇事,必酿成千 古未有之奇灾。〃袁昶这一次直截了当地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支持义和团的官员,并且公开 主张只有杀了这些人帝国才能安定下来……〃今之拳匪,竟有身为大员,谬视为义民,不肯 以匪目之者。亦有知其为匪,不敢以匪加之者。无识至此,不特为各国所仇,且为各国所笑 。〃他深刻地指出乱民可以〃扶国〃,同时也可以〃倾之〃,认为帝国造反的农民喊出〃扶 清灭洋〃几同〃以天下为儿戏〃。且质问:〃所灭之洋,指在中国之洋人而言,抑括五洲之 洋人而言?〃如果〃仅灭中国之洋人,不能禁其续至;若尽灭五洲之洋人,则洋人多于华人 十倍〃。因此,把这个包藏祸心的口号当做支持乱民的理由的官员〃尤可诛〃。袁昶最后货 真价实地开列了应该杀的帝国官员的名单,其中包括:山西巡抚毓贤、直隶总督裕禄、甘军 首领董福祥、大学士徐桐、军机大臣刚毅、赵舒翘和启秀等,并且要求把附和这些官员的人 〃一律治罪〃,不得因为是皇亲国戚就饶恕他们。他还要求,等国家一旦安定下来之后,再 杀自己……〃诛臣等以谢徐桐、刚毅诸臣,臣等虽死,当含笑入地。〃 袁昶的〃三奏〃,见荣禄致许应■书:《庚子拳变始末记 》,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62~169页。 据说慈禧看了这封奏折后,只说了一句话:〃此为有胆之人。〃 那天袁昶一回到家即对家人表示:〃今日言亦死,不言亦死,与其死在乱民手里,曷若死于 司寇。苛死而朝廷顿悟,吾无憾矣。〃荣禄致许应■书:《庚子拳变始末记 》,载 《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61页。家人围着他哭,他告诉 家人自己以身殉国之后,他们是留京还是回南方老家,随便。 慈禧当时没有动怒而杀袁昶,是因为慈禧对袁昶的印象一直不错,她曾说过:〃此人甚好。 〃其主要原因是〃戊戌年曾以康有为之阴谋奏予知之〃,由此而来可见袁昶在戊戌变法中反 对变法的观点也直言不讳……那时他是站在慈禧的〃后党〃一方的,而现在,他显然是在光 绪皇帝一边的,从这一点上看,无论历史给袁昶下什么定论,可以肯定的是,他绝不是一名 投机政客。因此,在那群浑浑噩噩、蝇营狗苟,把国家当做赌场的帝国官员中间,袁昶的形 象多少令人心头一亮。  
水面上的繁星(3)
而许景澄是个帝国官员中典型的懂洋务的人。他先后担任过中华帝国驻法、德、意、荷、奥 、俄、比利时等国的公使,〃戊戌变法〃后被授予总理衙门事务大臣兼礼部侍郎。他正督办 修建铁路,是义和团们心目中典型的〃二毛子〃。在中法战争的时候,他是坚决主张宣战的 大臣之一,后来帝国的战败使他经受了极大的官场风险。而今,他的观点和袁昶一致,坚 决 反对对各国宣战,而他知道这一次他要承担的政治风险更大了。许景澄特别反对对使馆的攻 击,这个长期在国外担任大使的人,深知这是违背国际公法的行为。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他 被列入死亡名单的原因。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慈禧对他产生怨恨的瞬间,是在决定宣战的 第四次御前会议上。那次会议就要结束的时候,光绪皇帝拉住了许景澄的手,那个君臣相对 流泪的情景让慈禧对许景澄一恨就恨到了只有杀之为快的程度。 即使慈禧有随意杀人的权力,杀帝国的官员也需要能够说得出理由。据说,袁、许二人的罪 名是〃擅自改旨〃。所谓〃圣旨〃,是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发给南方各大臣的一个圣旨,圣旨 中有〃逐杀洋人〃的字眼。但是,圣旨发出后,南方官员们并没有执行。李秉衡到北京后, 慈禧就此事问这个从南方来的官员,李秉衡回答:〃没有看到杀逐之谕。〃这一下慈禧怀疑 了起来,便命令刚毅等人查。结果,刚毅第二天就复奏,说是袁昶和许景澄擅自把圣旨改了 ,把〃逐杀〃改成了〃保护〃。慈禧勃然大怒。按照帝国的法律,擅自改旨应治以斩刑。 即使现在看来,刚毅的〃调查结果〃也是彻头彻尾的捏造。 袁昶、许景澄的家人第二天便慌乱了起来。身为帝国大员,说抓起来就抓起来了,连具体的 罪名都没有,两家人连夜奔走探询,但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第二天,一夜未眠的两家 人得到了刑部提牢传出的消息,让他们准备红绳。帝国高级官员如果因罪被判死刑,绑赴刑 场时必须要用红绒绳。两家人目瞪口呆。 没有审问。 从被捕到行刑,没超过两天。 平时骄横十足的袁、许两家人顿时没了主意,慌乱地开始拿着大笔的巨额银票企图挽回局面 ,结果银票还没来得及送出去,就听说刑部官兵和一伙义和团员已经押着囚车出了宣武门。 两家数十口人赶到菜市口的时候,帝国大员袁昶、许景澄二人已经人首分离了。袁昶的脑袋 滚落在一块草席上,这是有人事先向刽子手行贿的结果。因为没有事先打点,许景澄没能落 得如此待遇,他的脑袋被砍落在泥沙里,鲜血和泥沙混合在一起,使他头颅面目模糊,家人 几乎辨认不出。 由于死刑执行得迅速,刑场上的情形两家人都没有看见,只有依靠目击者的描述。监斩的是 载漪的弟弟载澜和大学士徐桐的儿子徐承煜。时任刑部侍郎的徐承煜是个有趣的人物,他和 他的父亲都是1900年间帝国官场上的滑稽角色,无论几天之后他父亲的死还是数月之后 他的死,都死得十分富有戏剧性。 当徐承煜看见推着袁昶、许景澄的囚车远远走来的时刻,他和载澜的心情是愉快的,至少是 被联军不断向京城逼进的消息弄得心情压抑以来难得的愉快。但是,在西方生活过多年的许 景澄是见识过世面的,他始终在微笑,而袁昶可不那么老实,跪着听完圣旨之后,突然开了 口。先和载澜斗嘴: 行刑之时,袁神色自若,言曰:〃予惟望不久重见天日,消灭僭妄。〃盖谓端王专横凶僭, 蒙蔽太后之聪明也。澜公监刑,怒斥之曰:〃汝为奸臣,不许多言!〃袁毫无畏惧,仍大言 曰:〃予死而无罪,汝辈狂愚,乱谋祸国,罪乃当死也。予名将长留于天壤,受后任之爱敬 !〃《景善日记》1900年农历七月初三日。 然后,袁昶扭头笑看许景澄,言:〃不久将相见于地下,人死如归家耳。〃 但是,袁昶至死也不明白判自己死刑的罪名是什么。在刑部大牢里,袁昶对许景澄表达了这 种疑问:〃死不足惜,罪名为何?〃 许景澄笑道:〃日后便知,何必计较!〃 许景澄是明白的。他知道这个帝国肯定是完了。那些怂恿义和团和主张宣战的人,已经感到 大势已去。联军攻破京城的时候不会太久了。既然大势已去,他们必定要在最后的时刻铲除 在政治上和他们对立的一切人,以免这些人会告诉后人如此混乱历史中的一些真相。 没有慈禧的手谕,载漪一伙是无权斩杀帝国如此级别的大员的。在这个时刻,再愚蠢的人也 该估计到局势的结局了,生死未卜的慈禧不允许她在政治上的反对者还活在这个帝国里。 几天之后,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被捕。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大 臣中竟然有两位是满人。 时年62岁的联元被称为〃满奸〃。他是同治七年(1868年)的进士,字仙蘅,满洲镶 红旗人,崔佳氏。在京城做了暂短的京官后,外放安徽任太平府知府,后任安庆知府、广东 惠潮嘉道和安徽按察使。戊戌之后入京,以三品京堂候补,在总理衙门行走。他的内阁学士 和礼部侍郎的任命仅仅是数月之前的事情。在地方做官的时候,〃皆著声绩〃。在汕头,他 因为严厉惩罚了和英国商人串通一起坑害百姓的中国商人而获得声誉。同时,这是个有独立 思想的满人官员,常常因为大胆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而陷入险境。慈禧把光绪软禁起来企图 废掉他的帝位时,联元竟然对着慈禧说出〃皇帝当保全〃的话,当时慈禧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那意思是:皇帝当保全,难道你自己不当保全吗?义和团兴起之后,联元在对待义和团的 态度上、宣战问题上以及杀洋人和教民的问题上,一直和慈禧唱反调:〃前史,两国失和, 无戮使臣者。公法以不能保护使臣之国为野蛮之国,今使署洋兵,不过千余人,聚而歼之, 固非难事,然各国合而报我,不幸而京师不守,则其祸极烈。〃罗■■ 《拳变余闻》,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版,第216页。 为此,在第三次御前会议上,慈禧一怒之下差点把他杀了。最后,这个载漪眼里的敌人终于 被捕了,罪名是〃任意妄奏,语涉离间〃。 另外一个满人是立山。这是个以微寒的出身奋斗到拥有万贯家财的暴发户的典型,是无论官 运还是财运都顺畅亨通的幸运人物。他本是汉军人,原名杨立山,从小以包衣身份入正黄旗 ,土默特氏。他由官学生起家,1875年任护军参领,1878年出任苏州织造,在这个 肥差上任职达四年之久。1883年回京任职,揽了个承修南海工程的美差,完工后得到慈 禧的欢心,赏了个二品顶戴花翎。他当过公认是最有机会发财的内务府大臣,同时还兼任正 白旗汉军副都统、户部侍郎和镶白旗满洲副都统。1894年慈禧60寿辰的时候,他因为 给慈禧进贡〃玉石仙台〃等名贵礼物而得到〃加赏太子少保衔〃、赐西苑门乘船、紫禁城内 骑马等一系列〃殊荣〃。他的官运亨通和财源滚滚源于他的大量行贿和与大太监李莲英的亲 密关系。他终于成为帝国的一个〃豪富〃之人,同时又是一个〃风雅〃之人。他善于鉴别瓷 器字画,〃收藏甚富〃,同时爱好戏曲,广结京师名优。据说他的死和义和团们看上了他家 的那座殷实之府有关。《凌霄一士随笔》中有对他的日常生活的描述,是立山的一个朋友所 写,这位朋友称立山家〃园林之胜,甲于京师诸府〃: 自园门至后院,可循廊而行,雨不能阻。山石亭榭,池泉楼阁,点缀煞费经营。演剧之厅, 原为吾家厅事,后归尚书,予为布置,可坐四五百人,时鸦片盛行,设榻两侧,可卧餐烟霞 ,静听词曲。男伶如玉,女龄如花,迭相陪侍,戏剧有不雅驯不合故事者,予为改正之,群 呼为顾曲周郎。凡冠盖而来者,冬初则一色鸡心外褂,深冬则一色貂褂。王府女眷,珠翠盈 头,小内监二人,扶掖而至,相见以摹鬓为礼。粉脂之香,馥郁盈室,复有时花列案,蓓蕾 吐芳,春则牡丹、海棠、碧桃等卉,谓之唐花,夏则阑芷木香,秋则桂花满院,犹有沪上佳 卉来自海舶者。雕檐之下,鹦鹉、八哥、葵花等鸟,悬以铜架,喃喃作人语,与歌声互答。 酒酣灯■,时已四鼓,宾散戏止,优伶各驱快车出城而去,此可谓盛矣。徐 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卷三之《立山之富奢》。  
水面上的繁星(4)
家里有钱,人又善于交际,并且特别〃开通〃,又有不少洋人朋友,作为帝国高官的他,有 时竟然穿着西服革履到处逛。他还是个花花公子,喜欢出入妓院。他的死除了政治上的原因 外,还和一名叫做〃绿柔〃的妓女有说不清的干系……这名妓女同时也是载漪的弟弟载澜的 相好,满城皆知他和载澜为此争风吃醋,问题是连王公载澜也不如他的钱多……〃妓羡其多 金,疏澜而亲立。〃这是载家兄弟心里的一个大疙瘩。 但是,正是这么一个官员,在政治上却锋芒毕露,其固执爽快,倒颇是条汉子。和联元一样 ,他对光绪皇帝被软禁有点看法,在所有的官员都与皇帝尽可能疏远的情况下,他怕皇帝在 软禁的小屋里受冻,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特地给皇帝制作了个避寒的屏风送到瀛台。被慈 禧知道后招他质问,他坦然承认,并请求惩罚。慈禧命令太监打他的嘴,他表示还是奴才自 己打自己为好,于是〃自批其颊,至红肿不堪〃。他对人解释说,他这样是〃不愿辱于阉人 之手〃。立山犯颜直谏的举动使朝野群臣惊愕不已,也使很多人对这个靠贪污行贿发财的花 里胡哨的官员刮目相视。 义和团〃举事〃之后,帝国危亡在即,立山的政治锋芒更加尖锐。在慈禧召集的御前会议上 ,主战派和主和派吵成一团,主战的慈禧看了立山一眼,心里想,平时对这个奴才多有赏赐 ,这个人应该说是〃自己人〃,于是当着群臣问立山:〃汝言如何?〃谁知道,立山没有犹 豫,立即脱口而出:〃吾主和!〃话音未落,在场的官员〃莫不惊异〃。载漪当即就骂立山 〃与夷通〃。慈禧的表情难看了。帝国宣战之后,在载漪的带领下,早就盯上立山的豪富之 家的义和团们终于抄了他的家,理由是有人揭发,立山暗中接济洋人,他的家里有一条通往 洋人教堂的〃地道〃……这是彻底抄家的最好的理由。于是,立山的豪宅立即被农民们〃焚 劫一空〃,立山本人也被捕入狱。在牢狱中的日子里,包括庄亲王载勋在内,许多官员为他 求情,慈禧也没有杀他的打算。但是,在载漪的强烈要求下,慈禧终于动摇了。载漪说:〃 今不诛立山,明日恐将无及。〃无法理解〃今天不杀就来不及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但可 以揣摩出载漪的另一番担心:洋人们真的要打进来了,如果是那样,立山这家伙肯定得意之 极,与其让他得意,不如现在杀了他! 联元被押上刑场要被砍头的时候,突然刑场上一阵骚动,载澜骑着高头大马飞奔而来,在他 的马前马后,一群义和团呼喊着,簇拥着。载澜的马后拖着一个东西,在尘土中乱七八糟的 一团。马上就要挨一刀的联元竟然有心好奇,问:〃此为何物?〃有人应声:〃立山大人! 〃原来,最后决定处死立山之后,载澜亲自前往刑部大牢,捆住立山的手脚,〃系马后拖拽 而出,及就刑,面目狼藉,气濒绝矣〃《庚子诗鉴》,《义和团史料》65页。参见 《清代人物传稿》(下编)卷六,清史委员会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214页。 ……一个往日花天酒地依红偎翠的人物,在刽子手还没下刀之前,就已经成为一团凌乱的 血肉了。 没有人敢为被杀的大臣们祭奠,包括他们的家人。在那个疯狂的时刻,哪怕做出任何一点表 示同情的举动,都可能会被载家兄弟当做〃汉奸〃或者〃满奸〃而被绑在马后拖个骨肉分家 ,或可能会被义和团们当做〃二毛子〃、〃三毛子〃斩尽杀绝。 另外一个被判死刑的是已经79岁的兵部尚书徐用仪。这个老人直到不久前才当上了他一辈 子都渴望的尚书。如果说他在官场上犯过什么〃错误〃,那就是他曾经表示过,不赞成立端 郡王的儿子为皇储。现在,帝国把他抓起来的理由是:有人报告,在袁昶等人被杀之后,这 个老头掉了眼泪。老人死后,尸体被放在一个破庙里,没有任何人敢去收殓,很久之后才去 了一个人,是他的儿子。徐用仪临死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死在洋人没有进 京之前,也算是福气。〃直到帝国的灾难平息之后,辛丑年二月,徐用仪的遗骸才被护送南 下。史书对此记载道:〃江督以下官吏,暨南数省士夫,并致祭焉。〃罗■ ■《拳变余闻》,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版,第220页。 只有一个例外。当立山被载澜的高头大马拖往刑场的时候,当立山的那团血肉在帝国京城的 黄土中翻滚的时候,路边公然跪着一群人,明目张胆地〃为立山大人送行〃。这些不怕死的 人是被大清帝国鄙视地称之为〃戏子〃的人,其中有很多是家喻户晓的名角,其中一个唱武 生的,以善于演悲壮的古代英雄而名噪全国,他的艺名叫〃盖叫天〃。 此时,距离联军攻破北京城墙仅仅还有三天。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帝国的城墙(1)
1900年8月的京城静静地躺在北方烈日下白茫茫的暑气之中。 在京城的正东和东南两个方向上,在被烈日烘烤得叶片曲卷起来的玉米地的边缘,在散发着 强烈水腥气味的小河沟旁和遍布着夏蝉声嘶力竭的浓郁的柳荫下,时时闪出身穿彩色军服的 各国士兵的影子。各国军队都派出了侦察兵。帝国的骄阳已经把他们晒晕了,他们仿佛觉得 此刻正置身赤道。越接近北京城,越看不到中国百姓的影子,这让他们感到安全,同时也感 到痛苦,因为他们找不到解渴的水井。他们不敢进村。快要中暑的时候,他们把头扎进河沟 浑浊的水里,然后带着强烈的水草和鱼卵的味道,在望远镜里向他们想像中的帝国的都城窥 视:远远的,在一望无际的庄稼地、茂密的芦苇丛和黄得耀眼的土道的尽头,一道灰色的线 在蒸腾的蜃气中漂浮。 那是世界上最高最长的城墙。 城墙的后面就是这个巨大帝国的都城。 这个都城的结构早已经被联军军官们在地图上研究多次了,每一次面对地图,军官们都惊讶 不已,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哪一座城池像帝国的北京城一样坚固而复杂。 北京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的巨型堡垒,高大厚重的城墙竟然有四层之多,数不清的城墙大门 把军官门弄得眼花缭乱。最外层的城墙包裹的是外城,西方人称〃中国城〃,因为根据这个 帝国的规定,汉人一律居住在外城。外城共有七座城门:东便门、广渠门、西便门、广安门 、左安门、永定门和右安门。内城,因为是满人居住的地域,因此被西方人称为〃满城〃或 〃鞑靼城〃,这里有九座城门: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 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内城里面是〃皇城〃,西方人称之为〃红色禁区之城〃,有六座城门 :大清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地安门、西安门。最里面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 的区域,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高而厚的城墙不但即使使用炸药也不能轻易将其打开缺口,而且还是一个连体堡垒。城墙上 的每个城垛都有射击孔,每座城门都有重兵把守的箭楼高高耸立,垛口和箭楼组成的交叉火 力可以封锁到城墙下的任何角落。 联军占领通州的那天,1900年8月12日,在点燃让京城人〃产生巨大恐惧〃的篝火的 同时,联军在通州召开了进攻北京城的军事会议,北京城的地图再一次铺在了联军军官们的 面前。 在地图上,各国军官们再次温习了那些城门的名称,为了让军官们记住,一个充当翻译和顾 问的中国教民详细地向军官们解释了每一座城门名称在汉字上的意义,比如〃神武〃和〃德 胜〃是崇拜武功的意思,而〃朝阳〃、〃阜成〃有吉祥富贵的含义。最后也没把这么多城门 搞明白的军官们领受了各自的攻击路线和目标: 俄国军队从通州出发向北,攻击目标:东直门。 日本军队直接向西,攻击目标:朝阳门。 美国军队沿运河前进,攻击目标:东便门。 英国军队走南路,攻击宣武门。 其他各国军队随后跟进助攻。 会议最后确定的行动时间表是:13日派出侦察部队,14日各国军队在距离北京五英里的 攻击线上集结,15日正式开始攻击。 联军参加攻打北京城的总兵力为15万人。其中步兵1375万人,骑兵800人,工 兵450人。装备有大炮100门,其中野炮52门,山炮48门。 就在联军开会部署作战计划的时候,帝国皇宫里的慈禧太后依旧沉浸在从通州传来的〃李秉 衡大胜〃的捷报的喜悦之中。京城距离通州仅仅20公里,快马送战报,顶多需要几个小时 ,但是,在李秉衡自杀24小时之后,战报才送到,而且还是个〃捷报〃。但是,下午的时 候,真正的战报送达了:通州不但已经陷落,而且联军已经开始了攻击京城的军事行动。慈 禧立刻慌张起来。这是她曾经预料但始终不愿意预料的情况。慈禧立即想到了守城。她命令 宋庆即刻进京,〃商办城守事宜〃,同时放出话说,对丢失阵地并且已经逃到南苑的马玉昆 表示理解,说朝廷并没有问罪的意思,他本是个〃忠勇可靠〃的人,应该继续〃统带营官兵 丁,奋勇立功〃。之后,慈禧向南方各省急电,要求各地的〃勤王之师〃火速北上。 京城大规模调集军队的行动仓促地开始了。慈禧命令荣禄和载漪等军机大臣们共同商定防御 作战计划,但是,帝国高层的军事会议却始终没有能够正式召开,即使这几个帝国的重要人 物坐在了一起,也是各怀心思,说话支支吾吾,态度躲躲闪闪,什么也没讨论,当然就什么 都没有决定,然后匆匆散场了。这个时刻,整个中华帝国基本上是一个女人在慌乱地调动兵 力,好在她的话还能够起作用。于是,帝国各军从13日下午开始,纷纷从各个城门涌进城 内,北京城立即变成了一个大军营:八旗前锋和护军守卫紫禁城,神机营25个营、载漪率 领的虎神营14个营、八旗和绿营兵2万人,分别防守各个城门;荣禄的武卫中军3个营把 守西华门和天安门前大清门内的棋盘街,董福祥的武卫后军25个营防守外城的广渠门、朝 阳门和东直门;另外,马玉昆部的1万人防守京城的南郊据点南苑。没有军事经验的女人的 军事调动是混乱的,其中最倒霉的怕是董福祥部的官兵了。慈禧命令他们〃立即出城迎敌〃 ,于是上万官兵烽烟滚滚地出了城,但是到了城外,包括董福祥在内,谁都不知道敌人在哪 里和仗该怎样打,背着洋枪拖着洋炮的队伍在烈日下沿着京城的东南城墙的外围毫无目的地 不断地转着圈子。天黑的时候,慈禧的命令又到达了,内容是〃无论行抵何处〃,立即返城 ,〃保卫城池〃。结果在漫天暑气中整整转了一天的疲惫不堪的官兵匆忙进城了,他们坐在 街道边上,在京城百姓好奇的围观下大口地喘气……依旧不知道洋兵们在哪里,仗该怎么打 。 与此同时,慈禧开始频繁地召见她的大臣,整个下午到晚上数小时之内,召见荣禄八次,召 见载漪五次,全体军机大臣被〃叫起〃也达五次之多,这个女人几乎没有时间〃传膳〃,全 部时间都坐在她那间充满南方奇异水果和花卉的浓香的房间里,等待大臣们有什么可以御敌 的好主意。但是,群臣跪在她的面前,〃皆默然不发一言〃。40年前,两国联军打到北京 ,就把帝国政府赶到了热河;现在的联军是除自己以外的〃彼等〃,有八国之多,群臣们, 包括载漪等人,明白地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了。没有人说话,慈禧就发怒,但是不管她如何怒 火万丈,就是没人吭一声,皇宫里死一般寂静。最后还是外面的禀报打破了沉默:涌进城的 官军们〃无人节制〃,正在大肆抢劫钱庄和粮铺,京城里已经民心大乱。 此刻参加防守帝国都城的军队总兵力已达10万人以上,是联军兵力的8倍。 10万防御之军,从兵到官,竟没有一人能够说得出具体的防御作战的部署是什么。没有指 挥作战的机构。没有战斗动员、作战方针、作战原则和协同作战的实施计划。没有保障支援 方案。没有战役和战术预备队。所有该有的都没有……没有一切。 13日夜晚。 这一天是按计划联军向集结地点运动的日子。 但是,各国陆续到达集结地点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情况:俄国军队不见了。 这时,由俄军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率领的俄军前锋部队4个步兵连、2个骑兵连和一个有4 门大炮的炮兵连已经出现在北京城东护城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