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湿营销-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性取向、交友目的、星座,到喜爱的音乐、影视和崇拜对象。而且会员还可以定制自己的个性主页。通过上传彰显自我的影像、音乐和视频,你可以让自己的主页与众不同,想要多酷就有多酷。
  Facebook*则为其用户提供了“留言壁”功能。访客们来踩你的空间时可以在这里留言,表达对主页的感觉和看法。其“信使”功能可用于圈内好友互发站内邮件。另外,跟MySpace一样,Facebook也允许其用户组成各种兴趣小组。为促进成员间的交流,该网站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互相发送“震动”服务。这是一种电子提醒服务,有了它,对方马上就会知道你在关注他。
  在这个社会媒体化的时代,专业技能和人际联系决定着我们的社会地位;参与程度和好评程度对建立个人影响力而言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许多类似的网站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帮助网络群体中的个人树立和积累其虚拟地位和影响力。其中比较著名的网站包括Delicious,Technorati,Digg和StumbleUpon网。这些网站已成为新式社会资本的摇钱树和风向标。除了帮用户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中检索数以亿计的网页、新鲜玩意儿和博客,它们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工作:提供网络社会中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即权威度和知名度。

集体兴奋(6)
Delicious网自诩其宗旨为:“为用户提供社会书签服务,帮助大家、保存、管理和分享网页资源。”;Technorati网可根据流入的链接数量为各大博客提供权威度排名服务;Digg网允许浏览者对内容进行投票,然后按照受欢迎程度在其主页上逐条显示;StumbleUpon网则允许其用户对使用过的网站进行评论,以便他人进行搜索和使用。
  不难看出,所有这些社会媒体都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力量,它们使得每个用户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声音,并以一种高度透明的方式进行票选。这种自下而上的遴选机制以及从社会性标签中诞生的共同表达法,通常被称为“分众分类”,以此来区别强制性的,诸如主题索引结构之类的分类法。正如同这个名称所暗示的那样,在分众分类体系中,所有游戏规则是由参与者——网站成员自己决定的。对于网络社群而言,透明度正是区别现实社会的基础,人人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同时也能直接看到他人的一言一行。社会学家称此效应为“条件式合作”,即当看到他人为某公共利益付出时,人们也会做出同样的付出,而且付出的程度和他们所仿效的人相当。也就是说,如果前面有个水塘,在没看到有人涉足之前,大家谁也不会第一个跳进去。
  衡量影响力的另一个因素是连通性。在许多社交网站中,个人知名度是靠“好友”数量来决定的。如果两人互相添加对方到自己的“联系人”名单,他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短消息、电邮、博客和通告牌等)更加轻松地进行交流。这一点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社交魅力高低完全取决于其好友数量的多寡。
  但除此之外,正如前面讲过的奥丽网一样,成员要想提升自己的社交分值,还必须积极地参与网站的日常活动。凡是那些网站中红得发紫的成员,个个都要定期发新帖,经常做评论;还要对其他成员提交的内容进行投票或评分。
  另外,诸如Facebook之类的*站还不惜重金推出各种好玩儿的应用程序。电子书架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通过它你可以了解到别人现在都在阅读什么书;再比如“比比看”小程序,它能帮你找出和好友之间的相似点。对比的角度也很有意思,分为谁最聪明,谁最*和谁最时髦三个方面。这个小游戏受到热捧似乎是人性使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以自我为参照物去评判他人,然后看两人是否能合得来。其实,这也正是社会资本的本质。毫无疑问,要是我们认识的朋友越多,这当然证明我们在别人眼中更有吸引力,难道不是吗?
  变色龙
  说到把社会资本成功转化成真金白银的能力,恐怕谁也比不上蒂拉·特奎拉了。这位百变天后可谓红透全美,她不但是电视明星、服装业新秀、说唱歌手和模特,还成功经营着自己的博客;而所有这一切耀眼光环,全都源自于她在MySpace居高不下的排名。
  在2003年9月的时候,蒂拉还只不过是个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籍籍无名的小歌手。当汤姆·安德森(MySpace创始人之一)邀请她加入刚成立的MySpace时,她压根儿就没意识到这将会是一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重大决定。注册之后,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她成功运用了邮件群发手段,没多久就迅速邀请了5万多人加其为好友。随着个人资料和照片的不断更新,蒂拉在MySpace的知名度排行越涨越高,很快就成为社群里最受用户欢迎的人(其知名度位列第二,仅次于系统默认的用户第一好友安德森)。截至2009年,其好友数量已攀至210万人,知名度的迅速扩张很快使她忙得疲于应付,有好一阵子都不堪其扰。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集体兴奋(7)
根据其主页中的最新消息,她刚刚成为几份成人杂志的封面模特(她在百佳模特中名列第88位);接着她要参加FUSE音乐电视网的主持工作。她的演艺事业巅峰是在2007年推出的MTV真人秀《爱情一口闷》。如今,蒂拉不仅拥有圈内经纪人和公关团队,还通过其MySpace主页大量销售自己的专辑、服装品牌和挂历。她的好友名单每天都会新增5000多人。
  对于这种网络造星现象,美国《时代》周刊是这样评价的:“她的走红完全不同于传统方式。她不是由录音棚或电视网造就的,而是通过MySpace靠疯狂的粉丝和鼠标点击实现的。这种现象是否表明一种新式大众造星媒体的成功?抑或表明个人可以疯狂利用网民力量来获取最大利益?”
  群体聪明,网络糊涂
  Web20网络时代的原则在于,一个群体的智慧要远远大于个体。其实,现如今很多网络社交技术,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这种群体产生的集思广益。在*art mobs、crowdsourcing和wikinomics等网站的说明中,其成立思路就是为了有效地帮助不同群体,让它们可以为其所关注的某个理由、公司或产品提出想法、意见、批评,甚至是直接贡献资金。网上百科全书项目维基百科,前面讨论过的新闻评级网站Digg和Reddit,以及预告平台网站Predictify和产品设计项目网CrowdSpring,都能很好地证明上面的观点。这些网站的技术框架允许用户自由地提供和修改信息,或是对信息的价值进行评分,以帮助他人了解舆论看法。
  一方面,我们知道群体可以完成个人无法做好的事,如判断未来趋势或威胁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做出的决定要优于个人独立做出的决定。
  詹姆斯·索罗斯基在其有关应用行为经济学和博弈论的作品《群众的智慧》中对此曾做过如下总结:“在适当的情况下,群体的智慧是非常令人惊讶的。它们通常会优于其中智商最高的人单独做出的判断。”
  当然,别忘了这句话里有个先决条件——在适当的情况下。根据索罗斯基的研究,实用性人群具备以下三个特性:他们非常独立,多样化且分散存在。
  索罗斯基的解释是:“如果你能召集来自不同行业,具备不同领域知识和见解的一群人合作,他们对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要明显优于依赖一两个所谓‘精英’所做的判断,无论这些精英们有多聪明。”
  换句话说就是,平日里喜欢跟你喝茶侃大山的老张老李很可能要比来自某智囊团的大师更聪明。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重大的决策事宜,往往需要决策者同时具备直觉能力和非直觉能力,而高度同质化的人群则缺少足够的多样化思维能力。形象点说,就好像一群从没开过车的物理学家,又是动能又是牛顿定律地分析了老半天,还是免不了把车开到沟里;而面对同样情况,凡是开过车的人,哪怕只是个清洁工,只要踩一脚刹车就足以解决问题。所以,威廉·巴克利William Barkley,美国媒体人、作家、保守主义政治评论家,政论杂志《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创办人。
  对此曾有一句发自肺腑的感慨,大意是说宁愿从波士顿黄页里随便拉个人当自己的老板,也好于在哈佛大学给白痴打工。可见,一个群体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正是由于其成员具备不同的生活经历,彼此独立的观点,以及几分甚至令人感到惊讶的幼稚天真。没错,当具备这些特征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共同创造出的认知能力要远远大于每个个体的最佳判断。

集体兴奋(8)
不过,要是群体中的成员都不进行独立思考,情况又会如何呢?
  群体思维
  2005年,埃默里大学心理医生兼神经系统学家格雷格·伯恩斯博士曾进行过一项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大脑活动的方式来研究群体成员的从众性。
  在实验中,伯恩斯博士要求32名志愿者参加一项感知能力测试。他要求实验对象想象一个三维物体进行旋转后的画面,然后说出该物体是否产生了变化。
  在等待测试的房间里,伯恩斯博士安排了四位“卧底”。猛一看他们似乎也是志愿者,但实际上是博士派来传递错误信息的“托儿”。为增强凝聚力,受试者们一起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了模拟练习,大家还互相拍照留念,以此强化群体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
  当受试者进入扫描仪时,伯恩斯博士告诉对方每个题目会先让其他人进行评估,确认三维物体的图像是否发生变化。当然,博士已经事先告诉“托儿”们对其中几个问题全部答错,而另外几个问题则全部答对。
  接着,博士会把其他人的答案展示给受试者,然后再让对方自己进行判断。
  那么,各位读者,你觉得他们会怎样作答呢?他们的答案跟整个群体预先得出的结论是一致还是不同呢?我们还是来看看脑部扫描捕捉到的事实吧!
  研究表明,受试者平均有41%的时间会盲从整个群体的错误答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伯恩斯博士认为,如果社会从众性是理性决策的结果,那么研究人员就可以在受试者前额的某些区域扫描到变化,因为这些区域负责处理冲突监视、规划和其他高级别思维能力。
  然而,如果受试者的从众行为是由于真实的感知变化所导致,那么其后脑区负责视觉和空间感知的部位就会出现明显变化。
  实际上,伯恩斯博士发现当人们盲从群体做出的错误回答时,其脑部负责处理空间感知的右侧顶内沟区域出现了明显的活动迹象。也就是说,他们的感觉的确在努力变化——以跟随大家的“正确”答案。
  虽然人脑中负责理性决策的区域并没有出现活动,但那些不为群体意见左右,坚持独立做出判断的人,其有关情绪特征的大脑区域,即右侧杏仁体和右侧尾状核,的确出现了活动信号。这种独立判断过程会引发大脑中情绪处理部位出现活动的现象,暗示了违背群体意志必须付出代价。其结果是,个体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要优于坚持己见,否则便会受到群体的排挤和冷落。
  由此,伯恩斯认为,当一个群体对其成员施加这种压力时,其群体思维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2007年12月对网上电影评论社区MovieLens进行的调查表明,当用户知道其他人的行为模式时,他们便会努力向别人看齐,从而使整个群体的行为趋于一致。在这次调查中,研究者只是给群组中平时参与度一般的用户发了一封通知信,受到这个行为的暗示后,低活跃度用户的每月评论数量增长了530%,而高活跃度用户的月评论数量则下降了62%。换句话说,整个网站的高频率用户和低频率用户都会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以接近群体的统计中间值。
  当一个社会群体变得愈加同质化、集中化、模仿化或情绪化时,其集思广益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对于那些强调一致性而敌视反对声音的群体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很大的风险,它们会倾向于形成高依从度文化和群体性思维偏见。这种群体既不能选择出正确的产品,也无法发现合适的候选人,因为其成员根本不会去质疑主流观点。

集体兴奋(9)
在《国家地理》杂志中有一篇关于群体行为的文章,作者彼得·米勒指出:“只有当所有成员都独立进行决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其所在群体才会迸发出智慧的光芒。如果大家都只是彼此仿效,盲目跟风,或是干脆等待别人告诉自己该怎么做,这样的群体肯定是愚不可及。对于一个充满智慧的群体来说,无论它是蚂蚁群还是律师群,其成员一定是独立自主,自负其责的。”
  欧文·詹尼斯Irving Janis,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教授,以提出群体思维理论闻名。 在1972年的重要作品《群体思维》中曾对高凝聚力群体的行为方式进行过深入观察。他发现那些强调依从度和一致性的群体具备以下五种重要特征:
   群体会限制可供讨论的选择机会;
   多数人赞同的方案会形成优势;
   忽视少数派观点;
   排斥外部观点;
   整个群体信任其观点不会导致意外情况。
  人们通常都会加入那些自己认同的群体,很少有人去参与世界观和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相违背的组织。这就意味着群体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实现和观点强化的过程。
  哥伦比亚大学的邓肯·沃茨教授认为:人们其实根本不会去独立做决定,首先是因为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选择,要我们自己去发现需要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是因为我们从来都不确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最后,我们想要的东西往往体验起来很糟糕,还不如别人做出的选择好。况且,追随别人的意见我们还能享受到共享利益。
  由此得出的结论一目了然:高度一致性的社会群体并不总是能形成正确的意见或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果你有一群朋友,大家做什么事都喜欢在一起,那么你们所能共享的只不过是完全相同的知识和机会。对于这种群体中的成员来说,由于要取悦别人,同时又觉得别人信息更灵通或是比自己更聪明,因此常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对于这种现象,凯西·西耶拉的总结可谓一针见血:群体的智慧完全建立在众多个体知识的巨大差距上,然而很不幸的是,在Web 20时代人们最普遍的观点(也是被误解最多的观点)却恰恰相反,它要求我们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一样使用完全统一的方式去合作、沟通和交往,直到把所有人的个体差异全部抹平。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这怎么可能?网络的自由化效益难道消失了吗?我们的行为方式不是在网络中越来越差异化,越来越自由了吗?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心理学家一直都在研究互联网行为的匿名性、隐形性和异步性。
  简而言之,由于互联网支持用户身份的隐蔽性以及跨越时空的人际交流,这些效应的确可以让一些人随意塑造自己的网上形象。但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付出投入,成员之间可以彼此发展人际关系和获取社会资本的网络社区,这种效应肯定不适用。在这些社交网络中,典型的社区规则依然在发挥作用。
  从结构上说,当今网络社区的内在缺陷在于,它们缺少对复杂成员关系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拥有很多朋友,但这些朋友却可能无法互相认识彼此;还有些人会出于不同的原因主动联系我们,但我们对其动机却并不了解。例如,你加入的某个社交群体都喜欢讨论政治自由主义,虽然大家可能都认同某些核心理念,但这并不等于每个人都支持相同的政党候选人和相同的政策。各种细微的差异交叉重叠起来会使交流变得异常复杂,从而大大增加管理难度。这时如果想达成全体一致的理想结果,我们自然会不断缩小大家的关注点,想办法排除反对者的声音,直至所有成员最后实现“异口同声”。

集体兴奋(10)
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所讲的那样,人类群体的组织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我们会直觉地意识到人多力量大带来的好处。但自从人类群体诞生之日起,我们就开始面对组织对个体成员造成的压力。加入某个群体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加入者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个人利益以服从整个群体的集体意志。我们知道人们总是愿意待在一个自发性群体中,即使最有主见或最不满意的成员也不会威胁到整个集体的生存。因此,群体身份似乎能引发成员颇为复杂的感受。但尽管如此,大家仍会觉得付出这样的代价来加入群体还是值得的。
  这一点和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的著名论断“反社会的社会性”完全一致。康德认为,社会群体的形成源于期望个人利益和期望获得集体优势之间的矛盾作用。换言之,我们喜欢和其他人在一起,但又不是非常喜欢那么做,于是人类便在自我满足和依赖他人的天平两端摇摆不定。
  但是一旦当我们加入某个群体之后,这种充分体谅他人的意识就会变得非常强烈。
  如果你的一举一动都符合整个群体的标准,这就等于在向大家宣布“我和你们是一样的,我会遵守这里的规定,我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而始终如一的行动会保证大家明白你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这样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社会资本。
  网络社区最重要的因素是其透明度,这一点正是吸引人们依从整个群体的原因。伯恩斯的实验表明,了解他人的评价和选择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这说明,每个群体成员都希望能取悦他人,以便赢得认同和接受。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即使那些好出风头的成员也会三思而后行,从而实现群体情感对个体认知的反射。从这个方面来说,网络社区可形成不对称的产品反馈和异质化的市场观点(指不同网络群体对同一个产品或市场的看法不一)。
  自我保护性
  在史前时代,对个体来说,是否被群体认可和获得群体身份往往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组建群体从来都是很重要的事,这一点在人类意识中从未消失过。因此,今天的消费者会形成众多小型化、相互充分信赖的社会群体以应对各种新式“威胁”,如铺天盖地而来的无尽选择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垃圾广告。
  但另一方面,正如我们在前面分析过的那样,群体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会使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呈现出紧张关系。为了享受群体身份带来的好处,其成员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于集体意志。这种代价换来的是群体利益和心理上的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正逐渐变成一种强大的力量。
  当人们根据自己的选择加入某个群体后,就意味着他们对该群体进行了某种投入,对个人来说整个群体的成败荣辱都开始变得至关重要。作为群体一员,他们会感觉自己和其他成员很相似,因此会希望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倾向于同意大家的观点,重视群体信息胜过外部交流,同时在行为和态度上日趋和多数人保持一致。
  唐·泰普斯科特和安东尼·威廉姆斯曾在其作品《维基经济学》中这样说:“社会网络会逐渐向那些能提高社会生产率和连通性的规范和习俗靠近。”

集体兴奋(11)
对于媒体造成碎片化社会的现象,日语中有一个表达方式叫“bunsho shakai”(文书社会)原文为“bunshu shakai”,但日文中并无对应词汇,疑为作者在拼写日文罗马音时笔误。
  。在这种新的秩序中,一个群体越是抵制来自外部的信息,就会变得越孤立、封闭和自我保护化。如今透明式的网络社会群体组织方式可以帮助营销者相对容易地定位和发现消费者经过自我选择形成的群体。当然,试图接近它们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有可能对这些群体进行渗透,营销者仍然无法对其成员成功施加影响——除非你经过他们的内部邀请这样做。但是别忘了,就算你获得了整个群体的信任,在这样高度趋同性的群体中总结的有关市场和产品的理解也不一定就全面或客观,你最好还是对此持几分保留态度。
  以下是营销者需要牢记的几点:
   群体成员的行为模式和单独决策者完全不同。
   群体成员彼此会互相影响。
   多样化思考方式似乎是群体存在的意义,但实际上趋同性思维才是群体成立的前提。
   群体倾向于表现出孤立和封闭化的特征。
   高度团结的群体不一定比乌合之众更聪明。
  下一章,我们将要讨论的是当这些网络群体彼此联系在一起时会出现怎样的新景象。
  为何网络总是变化无常
  人类,从来都采用群体性思维。当他们陷入整体疯狂后,理智的恢复不但是个体性的,而且会非常缓慢。
  ——查尔斯·麦基
  Information Cascade,信息学中的一种现象,指有些信息一经产生,就像瀑布一样不可阻挡。
  Charles Mackay,19世纪英国诗人,新闻记者。
  2008年9月30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二,华尔街在这天早上遭受重创。就在前一天,股票市场刚刚狂跌778点,形成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现在美国政府宣布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未获国会通过,整个市场马上陷入持续性暴跌。
  在各种糟糕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纽约证交所的交易大厅里充满了恐慌情绪。由于人们大量抛售股票套取现金,就连市场中最稳健和最赚钱的蓝筹股也难逃厄运。华尔街这个平日最讲究理性分析计算的地方开始完全陷入疯狂。
  同一天,在地球另一端印度拉贾斯坦邦历史名城焦达普尔的一个宗教仪式上,也出现了一场不同形式的大恐慌。当时有25万多名教徒汇集在大梵天庙外,准备庆祝九夜节第一天的来临。就在人群等待寺庙开门之际,突然传来有人体炸弹进行袭击的消息。消息传播得很快,大家马上被恐慌情绪所控制,开始拼命逃离现场,结果造成249人被疯狂的人群踩踏而死。
  这两件事有什么共同点?其共同点就是信息瀑,即人们总是倾向于根据周围人的做法进行决策。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永恒的信息瀑(1)
为了理解信息是如何在一个网络的各个群体中进行传播,我们首先要了解3个基本概念——信息瀑、社会认证和社会利益。
  信息瀑效应有时也称为“花车效应” Bandwagon Effect,也称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是指人们会认同某个群体形成的恐惧感或共同期望(无论正确与否),从而导致预言的自我实现,而这种效应会反过来继续巩固恐惧感或期望的新一轮传播。
  信息瀑效应的危险之处在于,当群体认为的真实性超越某个临界点后(通常此时新的信息已停止积累),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放弃独立思考能力,转而仿效他人的做法。因为每个人都有智慧的一面,而且在你得知消息之前他们全都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因此,看起来照搬大家的选择肯定是有道理的。在这种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旦某个个体不再自行做出判断而是追随群体的做法,信息瀑的恶性效应便开始展现了。
  这种恐慌会随着传播目标的距离(无论是真实或虚拟距离)缩短而迅速恶化。实际人群(如前面提到的证券交易所或教徒聚集点)尤其容易被这种情绪化的狂热所感染。这也正是杜尔凯姆“群体兴奋”观点的一个负面案例,即人们非常容易陷入他人造成的狂热状态。如今,互联网和24小时不断更新的新闻使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小,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各种影响的冲击。此外,互联网上数百万小型社会网络也呈现出相互交叉和联通的状态,从而造成巨大的信息波动性。
  对于信息瀑效应的影响,行为派经济学家一直都在进行研究。他们使用这种效应来解释“泡沫与破裂”现象之间的关系,即市场在繁荣和绝望之间的非理性摇摆。而且,这些现象总是悄无声息地在市场中突然上演,完全没有任何征兆。对于全球股市的大涨和大跌,人们总是归罪于分析家的失误与各种“暗箱”操作,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些外部因素,而是人性使然。
  信息瀑的形成离不开“社会认证”的推动。换句话说,导致大规模恐慌情绪出现的多米诺效应,其始发点往往是一条貌似准确和值得信赖的消息。在焦达普尔踩踏事件中,碰巧前一天在附近的一个邦刚刚发生过人体炸弹袭击事件,因此大家就会觉得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非常高。虽然事后经过调查发现这个消息不过是个残忍的恶作剧,但在当时来看其可信度却毋庸置疑。
  病毒式经济学
  互联网的出现,为信息瀑效应提供了完美的媒介手段。
  在本书作者汤姆的作品《起跳点:商业模式在网络文化中的革新》中,他曾指出,现代全球化经济已变成无数节点和信息流的高度互联体,其中存在大量相互依存的,直接或间接的,实体或非实体性的金融单位。因此,我们已经很难再把整个世界视为一大群独立经济体的组合,而应当把它理解为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各种信息(包括恐惧、虚伪和幻想)在这个有机体内的迅速传播,正如流感在一个人口拥挤的小岛上的肆虐。从这种意义上说,信息在全球经济中的流动与SARS或禽流感的爆发很相似,它已不再像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等传统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按照理性市场行为的巨大力量进行传播。因此,有感于对这种生物行为模式的效仿,汤姆把这种新的经济模式称为“病毒式经济学”。 txt小说上传分享

永恒的信息瀑(2)
恰如病毒一样,网络的作用就是为了传播信息。当网络不再分享信息时,它也就名存实亡了。网络结构的独特设计本身就旨在使信息能畅通无阻地自由流动。对于这一点,有很多产品易于共享的行业(如唱片业),已经尝够了网络带来的苦头。当音乐变成数字化信息后,人们发现它们马上就会在网络中自由散播和共享,想阻止都阻止不了。尽管各大唱片公司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