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流光-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瓦粉垣,依山丘势起伏,横亘数十亩。墙内丛竹劲拔,峭立互出,加之暮雨濯洗,千万叶层叠如雾,几似一脉清波之湄。耳边偏生隐隐透来潺潺水响,恍若一挂绿瀑正在眼前,自半空飞泻。此中景致虽未如仙府化境,亦别有一番寥廓深静之感。

许君胄道:“春水山院,平白近俗,却是一字不爽,神韵天然,可抵千金。”

聂萦离道:“这名字还是我外公起的。”

“梅翁一向有儒士之风。”说完,他又道:“看来其中关系,小姐业已打点妥备。”

“这回全是外公之力。”

“姑娘预备住上多久?”

“看情形,少则几日,多则——也不出十几日去。”

许君胄一一记在心里,转而又道:“明日我派几个人来给小姐使唤。”

聂萦离摇摇头:“我出门不惯有人跟着,你只派一两个心腹,中间传话即可。”

许君胄一一记在心中,说话间去敲门。春水山院总管姓周,是位慈蔼温和的老者。他听说梅家女眷已到,亲迎到门前,边说“久候多时”,边带二人去厢房安顿下。之后香汤沐浴,更换新衣,膳□美,周到细致之处,连医生也已请来,只因听说聂萦离身上本有旧伤。聂萦离车马劳顿,确也筋骨酸痛,伤处又遇着寒凉之雨,只恐精力已竭。哪知一番问诊,幸无大恙。聂萦离也心知近来身体大不同以前,再非荏弱不堪,暗自欢欣。

周总管其后来报,曰主人现今不在府上,望聂萦离宽心安住,只当是在梅府,无须见外。聂萦离一边寒暄客套两句,一边随意问道:“听说日近雨势又增,山院外多有低洼之处,不知山路会否阻断?”

听她一言,周总管呵呵笑道:“姑娘有所不知,这山院外虽越走越低洼,但大都辟为良田,耕种多年,逢着淫雨时节,各处挖渠放水,雨水自渠口流出,全汇到池塘湖泊中去。自然,也不全都放光,总会截存一些,以备旱季不时之需,因而山院周边已有多年旱涝保收。不信,姑娘看今年城里城外,雨水灌田,十亩倒有六亩遭了殃。可我家附近千亩良田,不出月余,就要收割,一粒也未折损。”

聂萦离含笑着点点头。许君胄在旁听得仔细,终于明白小姐为何不回庾州躲避,偏到这里来的缘故。

春水山院俨然是世外桃源的所在,人人安乐丰足,怡然自得,这些全是仰仗孔娘子经营有方。孔娘子,本名孔季兰,字素君,传说是外省人氏。幼时家乡遭了兵灾,她被人贩子拐去,转卖多处,最后来到京城,被城内某大户看中,做了继室。再往后便是色衰爱弛,她不堪忍受冷落,索性搬来城外,说是潜心修佛,哪知十多年间创下这般家业。城内外人人传说孔娘子的美名,她的夫君如何倒没人在意了。

聂萦离想孔娘子定是精明决断,卓尔不群之人,哪知两日后初次相见,却让她大为意外。向她缓步走来的女人,衣如轻霞,体若杨柳,容貌有桃李之美,谈吐皆珠玉之辞,绝非年老色衰,幡然改途,作男子的刚强沉毅之气。孔娘子见了聂萦离,一边拉她到榻上坐下,一边抚着她的手道:“你真的是如卿的女儿?你娘小我几岁,未出阁时常喊我一声姐姐。谁知后来——她竟早早走了。”

蓦然听外人口中提到母亲,聂萦离当即垂眸不语。孔娘子知她难过,含泪笑道:“不说这个。你外公那日叫人捎信与我,说你要来小住几天,我真是高兴,连忙叫人回来打理。你不知我虽空有这座山院,家人上百,却还是冷清得很。”

孔娘子多年孤身一人,又无儿女,聂萦离也听说过,因而很能体会话中深意。她道:“我本是前来打扰,心存不安,夫人这番话,倒叫我豁然开朗。”

孔娘子道:“那便好。这几日我恰好无事,索性带你四处走走,附近几处景致,愈到秋深,愈是可观。”

聂萦离只觉孔娘子待她亲厚和睦,隔膜渐消,索性放下挂心之事,客随主便。

她曾恐惧世上所有的人都会弃自己而去,江藏却说这些都不可怕,怕得是遇到真心疼爱的那一个,却不懂得珍惜。那时她正灰心绝望,怎肯相信?待到长大,经历的事情多了,这才深有体会。原来世上并不都是怨恨恶毒,冷眼相对,也有萍水相逢而肝胆相照,淡水之交复患难与共,更有外公和孔娘子对她这般真挚融洽,实叫人感铭心切。

此后几日,聂萦离随孔娘子车马同游,一路走遍,又沿着新辟的良田回来山院。聂萦离见金穗饱满,如浪层叠,无边无际,心中欢喜愈甚。她特意言道:“今年京城米粮奇缺,一旦这千亩良田丰熟,斗斗都是金玉之价。”

孔娘子道:“萦离也懂得生意之事?”

聂萦离道:“略知一二。”

孔娘子道:“往年遇逢歉收,朝廷会先调江南粮仓补济,差官船水陆押送进京,减价出粜。只是一来时日良久,市面上早有囤积居奇,市价高抬;二来皆是陈粮,所费又多,只城内外平民所食,每日便不下一二千余石,恐会捉襟见肘。我这千余亩田,九月初收割,中旬即可上市,算是趁时。去年之前,我都叫人直接运到草市,卖一些,留下一些,我总归不是生意人,不求厚利。今年却不同,又是修渠通水,又是灭逐虫病,耗费人力,朝廷之税亦不能免。若再如从前,怕是要亏上不少。”

“那不如寻个可靠的米粮商人——”她的话刚开了头,就被人打断。原来马车刚到门口,就有人上前来报,说是外公派人前来看望她。

她微微有些诧异,转而又想外公有所担心,也不无道理。她换了套整洁衣裳,行到偏厅,却见熟人在座,不由含颦一笑,屏退左右,方才从容见礼。

座中之白发老翁,哪里是梅府中人,分明是镇武侯府总管。聂萦离道:“尊驾到此,不知有何贵干?”

对方言道:“冒昧前来,还望姑娘见谅。”

“岂敢岂敢?”

“其实并无大事,只是中秋日近,侯爷想请姑娘一赴佳节之宴。”

聂萦离笑道:“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管家无奈点头道:“姑娘既然明白侯爷苦心,也请看在老朽薄面——”[WWW。WRSHU。COM]

聂萦离叹气道:“长此以往,亦非良策。再说,我同傅公子只是淡水交情,并无其他。”

推搪之辞,管家岂会放在心上,他打定主意而来,断不会轻易打退堂鼓。“我知此事于姑娘来说,颇是为难,侯爷也深怀歉意,他说只要姑娘同意,无论提出什么要求,只要不违道义,且力所能及的,绝不推辞。比方前次姑娘所说江声楼官司一事,侯爷满口答应,之后便向徐大人那里打好了招呼。”

这样的条件,聂萦离怎不心动?江声楼一事,忽变如此,她势单力薄,不知能够支撑多久。而今若有侯爷插手此事,直是将身上重负减去一半。可她又不忍想见傅阳秋再见她时会否心中鄙薄?她到底是为了自己而出卖牵制于他。转而她又想到母亲,想到义父江藏,她曾信誓旦旦,若不能保住江声楼,她又有何面目去见义父?苦思良久,多番考度,她最终下定决心。

四十四

聂萦离大方落座,在管家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开口:“侯爷重信守诺,在下感激之至。”

“姑娘是同意了?”

“也可以说,我是商人,很乐意同侯爷再做一笔交易。各取所需,互成其事,事成之后,两不相欠。”

管家微微惊讶,不过既然条件先由自家开出,一切也都顺理成章。“请讲。”

“江声楼官司一结,还请侯爷不再插手其中,我与傅公子孰成孰败,当由天定。”

管家一时蹙起眉,他本以为聂萦离会直截以金银论价,或者趁机求得侯爷幕后支持。哪知她竟兜了这样一个大圈。“当初风雪山谷立盟,侯爷对姑娘只此一个要求,姑娘后来也是答应的,怎么而今要反口不认?”

见对方凛然正色,聂萦离不慌不忙道:“请听一言”,而后娓娓道来:“一来,区区江声楼,何足挂齿?要我输掉,并非不可。只是其中原由,一旦为傅公子所知,那么侯爷的一片苦心,可能就此付之东流。这点忧虑,侯爷和您一定也有想过。”

管家面上不动声色,心中早已忧思纷起。

“二来,江声楼内外的状况,想必侯爷已派人查得清清楚楚。我手中握住的只有几家米粮铺,江声楼对于我来说,不过空壳一个。即使官司了结,燕百川被扳倒,最终也是两败俱伤。到时,我已是举步维艰,何用侯爷插手,傅公子自会抓住时机。他赢得干净利落,我输得心服口服,侯爷也无须担心事情败露,岂不是三全其美?”

管家听到此处,几欲拊掌大笑。侯爷说得没错,这聂萦离果然是个心窍玲珑之人。“姑娘之言,老朽听得明白。不过,既然是交易,总也该公平些。侯爷只是请姑娘过府一叙,仅此而已。”

“我聂萦离何尝会是好占便宜之人?自当尽力,为侯爷消解烦忧。”

“那便好。”管家放心地站起身来,眼角余光扫到聂萦离微蹙的眉头,思绪一滞。他微笑问道:“傅公子,姑娘以为如何?”

聂萦离没料到他忽然发问,一时语塞,只得低眉浅笑:“傅公子自然是卓然不群,人中龙凤——”

管家听罢,摇摇头,似笑非笑地告别而去。聂萦离凝视着他的背影,良久不发一言。

中秋节在平静中来到。聂萦离悄悄回城,待到傍晚,暮色未深,方才轻装简从,带上两个婢女往镇武侯府去。侯爷府里鼓乐欢喧,花果飘香,朱红纱灯高悬,着实是过节的气象。镇武侯还在宫中,圣上赐宴,自然不可怠慢,待到宴会过半,方可回来。侯爷于是吩咐府中亲眷不必久等,先行开宴。而后又单独在木犀院摆下一桌,说是怕姑娘不惯见生人,这边恰好安静。聂萦离何尝不知其中心思?她扫了一眼石桌上的三只酒杯,再看管家脸上笑眯眯的,一时有些后悔。这个圈套,人家摆开了让她看,她却还忙不迭地给自己系紧,真可谓蠢之又蠢。她又想到傅阳秋来到时,该以什么样的心情面对,正在这时,庭院中呼啦啦进来几个人,未认其面,只听娇声清脆:“大哥大哥,这儿是个好地方!”

她转身一看,最前面的是个唇红齿白的小丫头,看穿着打扮,定非寻常人家。随后进来的一人,正是她在五老阁遇到的吕彦廷。她正惊讶怎么吕彦廷也到了此处,又见一个人跑进来道:“表小姐,吕公子,管家说——”他说到这儿,忽然瞄见聂萦离愣在一旁,不由惊讶道:“你——你是——”

聂萦离认得他,却没心思寒暄,因为傅阳秋正款步而来。

聂萦离垂首暗笑。这一刹那,愁云惨雾似乎一下扫清,担心忧虑也全数抛却。她微昂起头来,对傅阳秋道:“傅公子,吕公子,别来无恙。”

元哥这时恍然大悟道:“你——你是聂公子!”而后自觉失礼,忙道:“聂姑娘见谅。”

白霓眼珠滴溜溜地瞧了她几眼道:“这位姐姐是——”

吕彦廷一边目不转睛,一边笑道:“你不是认得庾州的聂公子,这位姑娘便是他的姐姐。”

白霓顿觉对聂萦离产生了莫大的好感,欢喜上前道:“见过聂姐姐。我姓白,单名一个霓字。”

聂萦离心中道:原来是豪商白家的小女儿。她说道:“今日真是高朋满座。”

这时管家进来,面上喜忧参半。侯爷和他本打算趁着节庆和傅阳秋热络一些,哪知他兀自带了许多人来,真叫人哭笑不得。一时无计,只得叫人再添两把椅子,酒菜照例。

傅阳秋在聂萦离对面落座,脸上端的云淡风清。“几日不见,聂姑娘气色不错。”

“劳傅公子挂心。之前公子多番照料,萦离尚无以为报。”

在傅阳秋看来,这种敷衍态度比之傲慢无礼更为恶劣。“萦离,你又说见外的话。”说完,深情款款地为她斟了杯酒,含笑着递给她。

聂萦离没料到他竟当众如此亲昵,岂不叫人误会?果然白霓诧异地眨眨眼睛,吕彦廷挑了挑眉,连立在一旁的元哥也勾过头来望望,而后捂嘴偷笑。

“岂敢岂敢?公子亲自倒酒,叫萦离受宠若惊。只是伤处未愈,不可饮酒,望请见谅。”

吕彦廷听了这话,忽然想起五老阁遇见她时,脸颊上一抹如醉的酡红。他本以为聂萦离是冷漠孤清的女子,谁知今日的她,朱唇边笑带三分,妙语中玲珑百转,颇风趣,甚可爱。最是那双黑眸,灵动俏媚,嫣然动人。他不揭穿她,只转头来问傅阳秋:“莫非侯爷府救下的神秘人,竟是聂姑娘?”

白霓插话进来:“不用说也是。大哥整日只想往这里跑,都把我忘了。”

众人被她逗笑了,傅阳秋道:“恐怕你不肯让我管。”

“怎么会?”

“好吧,你喝完三杯酒便不可再喝,此酒性烈,你若喝醉,我没法向舅舅交代。”

白霓听罢,方觉自己进了圈套,怏怏地攒起眉心,忽而拉起聂萦离的手来:“不让喝酒,就不喝。我和聂姐姐去赏月观花。”说完觑了傅阳秋一眼,自是洋洋得意。

聂萦离当即随白霓起身,两个姑娘一路提裙欢走,刚出了院子,正好遇到管家。管家忙叫人给她们提灯引路,自己则走进去,对在座的两位公子道:“侯爷已到了门口。”

不多会儿,镇武侯阔步而来,意态微醺,因而比平日更加爽朗健谈,一开口便如悬河泻水。吕彦廷与镇武侯甚是投机,相谈甚欢,傅阳秋则偶尔应上两句。镇武侯说到忘我处,一把按在傅阳秋手上,伏身凑过去,说道:“我知你心中有结,我也有。多年以来,你父亲的死,你难过,我和他二十载交情,何尝不是痛彻心肺?”

傅阳秋望向他,沉默如深。

“你恨我,自是应当;可我觉得亏欠于你,想要对你有所补偿,不也是应该吗?”

傅阳秋道:“我听说江声楼一案,侯爷替江庾向衙门打了招呼。”

侯爷呵呵一笑:“消息真是灵通。”

“不知侯爷所为何意?”

“说起来,还都是在帮——”说到这儿,侯爷瞧见管家使了一个眼色,连忙反口道:“也不是帮江庾,只是兹事体大,牵连甚广,因此过问一下。”

傅阳秋岂能相信这番说辞,可遇着中秋佳节他也不愿扫兴,觥筹交错,赏月赋诗。酒兴起来,也不知过了几巡,侯爷和吕彦廷业已醉倒,傅阳秋则站起身来,从木犀院走了出去。

月白路明,不须灯烛,脚下也走得畅快。他多年不曾在园内走过,今日秋风夜色之中,一树一草,一径一石,一水一月,真真切切,不由勾起许多往事。远隔水岸的精巧楼阁中,灯火通明,歌声云散,到耳边只余蚊足般细弱,却仍能品出几丝流走的韵味。他走过假山石洞,面前是一处菊圃,千萼并头,碧叶带霜,已隐约呈现“重楼绿雪”的盛况。正在此时,只听有人轻喊:“霓儿,你在哪儿,我看到你了!”半是询问半是威胁,娇声暖语。他听得出来,那是聂萦离。因他站在暗处,聂萦离提着灯笼也未注意到他,于是冷不防就撞上了他这人墙一堵。

傅阳秋边扶住她,边表明身份。脸上则是忍俊不禁,他明知不躲开就会撞上,却是站定,等她撞进怀里来。

四十五

聂萦离一时惊吓,一时无措,心绪乱如阳春陌上桃花雪,乍暖又寒,纷纷扬扬,拂得一身皆满。她心知自己与他早已情意两深,如同小云儿那般无时无事都会想起心上的人一般,无法自控,深陷其中。她唇角噙笑,一刹那间,欣喜十分,欣喜过后,终得安定。

春水山院的那一议,她已经打定主意,心焉得不安?

她离开那双臂膀的护佑,落落大方相望,款款有礼而谢。

这般揖让从容,是她一贯的作派,傅阳秋不理,独独凝视那双秋眸,眸光清澈如水,神采洒脱,然而两人间本似融融洽洽的气氛,却比上次分别时更添疏离之感。他冷笑一声,当即抓住正要离开的她的手。

聂萦离回眸,波澜不惊道:“傅公子是要扶我回去?大可不必,一来我要去找霓儿,二来我还有灯笼照路,脚下看得很是清楚。”说完她再要转身,冷不防又被傅阳秋牵住,只听“噗”的一声,灯笼骤灭。

那一时间,聂萦离只觉月光登时亮如白昼,以至于她能清楚地瞥见傅阳秋似谑又恼的笑意,直觉不妙,口中说道:“公子醉了。”这时,傅阳秋忽然放开她的手臂,百无聊赖地靠在假山上。

“或许我是醉了,糊涂了。”他忽然叹了口气。

聂萦离这时本该快步离去,哪知却如被人紧紧牵带住,脚下生根一样,欲行又止。

这夜风月清爽,风来去潇洒,月当空朗照,还有两人若即若离,静静伫立,如水边的两株花树,旖旎袅娜,看起来别样美好。

“今夜中秋佳节,公子何生悲伤?”

傅阳秋乜斜着看她,不以为然道:“我看错了一个人。我本以为,即使她是块冰也能融化,谁知她是块石头,绝无心肝。”

聂萦离轻笑:“既是这样,不如放手。”

傅阳秋回应一笑,见她要离去,抢先一步走在前面,脚下着意一绊,然后伶俐地又将她温柔揽在怀中,口中道:“你看,脚下未必安稳,还是我送你回去。”

若当真是心意互知,两情缠绵,如此谑闹,倒是多添一份赏心乐事。可聂萦离思前想后,觉自相识以来,隔阻甚多,她也毫无心思纠缠儿女之事。于是索性抛之脑后,专注于江声楼以及米粮买卖一事。待事成之后,离开京城,远远地寻个无人相识的安稳去处,逍遥余生。她向来是个自作主张、不顾一切的人,不喜被人牵绊,因而此时傅阳秋百般纠缠,在她心中激起地不是绵绵的蜜意,反是微微怒火。“傅公子,请自重。”

傅阳秋丝毫没有放开她的意思,唇沿着聂萦离的耳轮轻柔地滑到面颊上去。“我与姑娘早有肌肤之亲,当时却无人请我自重呢。”

聂萦离听到“肌肤之亲”,霎时烧红了脸。风雪山谷中的那一吻,到今日仍让她心如乱麻。这时她又听傅阳秋道:“只是这些你就生气了,你平日欠我那么多,可怎么还?”说完还为她叹了口气,笑一笑,放开了她。

聂萦离只觉傅阳秋与平日的温文尔雅很有不同,面前此人邪气横行,正气则丝毫不见。她赌气道:“谁欠你!”

“前事暂且不提,今日事如何算?萦离你明知我讨厌什么,却还引我到侯爷府来,不觉得心中生愧吗?”

“侯爷令我前来,民女草泽之辈,怎敢不从?再说,我又未有逼迫公子,公子自行前来,与我何干?”

“哼。侯爷无缘无故设宴,邀请一位萍水相逢的姑娘入府,这倒是市井间最乐于的话题。”傅阳秋见聂萦离被气得眉头紧锁,不为所动,继续道:“姑娘如此甘心情愿,怕是有些好处交换?”

“公子想说什么,便说,聂萦离洗耳恭听。”聂萦离尽管气闷至极,尚按捺得住。

“让我猜猜。是为了江声楼?江庾果然使得好手段,让姑娘为他如此尽心尽力。”

聂萦离听到这儿,愣了一愣:“江庾?”显然她不懂话中之意。

傅阳秋只当她故作不知,继续道:“自边疆安定以来,镇武侯便闲居府中,虽挂名掌管城中九门事务,但也只是挂名而已,不做其它。而今却为了江庾去和冷面无私的徐唯止徐大人打了招呼,岂不蹊跷?世上哪儿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萦离,你说呢?”

聂萦离恍然大悟。傅阳秋竟将她误作江庾的红颜知己,怒容满面登时被忍俊不禁所代替。她好容易才忍住笑,心想这样也好,索性让他断了心思,自己也可摆脱纠缠。于是正色道:“此事与江公子无关。萦离之事,傅公子岂可迁怒他人?”说完欲要拂袖而去。

傅阳秋眸光冷若寒铁。

聂萦离迈出一步,继而回头来,从袖中抽出一方罗帕,递还他道:“云儿姑娘的,上次一时疏忽,带走了。”

傅阳秋接过来,沉重地抚过,对着聂萦离的背影道:“小云儿是这世上最好的姑娘。我曾发誓,一定要让她幸福。”

“望公子早日找到云姑娘。”她抛下这句话,自在走远。

傅阳秋又是冷笑,幽幽道:“无所逃遁于天地间。”

菊圃外的月洞门外,酒醒的吕彦廷正信步走来,未等遇到聂萦离,就被人拉到一旁,摇手让他别出声。

吕彦廷趁着月光一看,原来是白霓。他心中不解,只得等聂萦离从旁走过,才轻声问道:“你怎么在这儿?聂姑娘怎么走了?”

白霓仍然压低声音道:“聂姑娘好像跟大哥生气了,说什么江声楼——”

吕彦廷一听,大致明白所为何事,就要起身离开,哪知白霓当即拉住他,道:“不许去追聂姑娘!聂姑娘是我大哥的!”

吕彦廷笑道:“你怎知我是去追聂姑娘?”

“我怎的不知?方才你一见聂姑娘就目不斜视——。”

“那又如何?聂姑娘与你大哥尚未婚嫁,怎么就不许我去追?你一个小人,懂得什么?”吕彦廷有意逗她。

果然白霓憋得小脸青白,噌得站起来道:“我怎么不懂?”

这番举动一时惊动了傅阳秋,傅阳秋见这二人在树丛中鬼鬼祟祟,蹙眉走去,白霓见躲避无计,索性跳出来,娇憨地拂落身上的败叶,甜甜喊道:“大哥。”

吕彦廷则耸耸肩,指着天上的月亮顺口胡诌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傅阳秋瞥了玩世不恭的吕彦廷一眼,伸手帮白霓摘掉余下的枯草,哄她回去。

吕彦廷跟上去,凑到傅阳秋耳边问道:“出师不利?”

“成竹在胸。”傅阳秋掷地有声道。

几人回到木犀院时,侯爷也已醒来,管家当即告知聂萦离刚刚离府。夜深露重,白霓困乏难耐,呵欠连天。傅阳秋对侯爷道:“小妹孤身在外,我不放心,望侯爷先收留她几日。”

镇武侯自然十分乐意,忙叫人打扫庭除,给白霓安排住处。他想:“这中秋之宴,总是有一些成效的。”

中秋佳节,京城内华灯盛宴,处处繁华热闹。节日一过,人们脸上的喜气尚未退去,就投身到另外一场热闹中去。衙门大堂开审,苦主历数冤情;江声楼千钧一线,燕百川力挽狂澜。还不是一出响当当的好戏?至于江庾,早已在众人的唾弃间恶名远扬。

大堂开审之日,傅阳秋只叫元哥去旁听一二,他知江庾断然不会此时出现。聂萦离也未去,一来不想遇见傅阳秋,二来燕百川以及官仲成暗地所做之事,她已掌握七分,这其中侯爷府功劳甚多。果不其然,大堂之上,除了高先紧咬江庾不放之外,几人瑟瑟缩缩不敢多言,还有几人竟是当场翻供,将官仲成名下的几件罪案全都改头换面泼到了江庾身上,敢于直言者不过两三家而已。这样一来,燕百川辛酸忍泪,沉痛道情,不由多添几分可信。龙钟老者,本该颐养天年,却因不成器的东家,而被讼案缠身,备受指责,几令在场之人群情激愤,喧杂冲天。大堂之上,徐唯止一拍惊堂木道:“肃静!”不作置评,令下退堂。

聂萦离听说后,道:“这徐大人定是心明眼亮之人。”

许君胄说道:“这官司一定是输的,可不能输在小姐身上。”

“伯父那里,燕百川去过几次,已对我不甚信任,而那江擎,当真不在京城吗?不过,且随他去。若有他的消息,武侍卫长那边一定会告知你我。”说完,她顿了一顿道:“备马。”此时当务之急,是要将春水山院的生意做成,方可解燃眉之急。

许君胄当即派人备好,再折回来时,禀告道:“城中有人出手一件至宝,据说是一方石砚,名叫‘惊涛’——”

聂萦离听罢,面色猝然悲切,她喃喃道:“终于——”

拳头却在悄然之间紧握。

四十六

旧事如磐石,沉沉压在心头。聂萦离曾想过抛却所有,远走他乡,可她究竟无有勘破万丈红尘的慧根,一旦想起那件事来,就如同重坠无穷黑暗的地狱。死,她何尝惧怕?诸多苦痛一刹那烟消,该是何等快意?那时她心灰意冷,尚不如三九天的风暖。她自觉已是无所牵挂,潜出梅府,走到无人的朝露桥上,攀上桥栏,痴看莽莽洪流。待要跳下时,却被笑声阻断。有人叹道:“天生一个蠢物,休在此处寻死,脏了清清河水可不好!”她回头狠狠瞪去,只见一个须发皆白,乱若飞蓬的老乞丐凑上前来,摸着肚皮笑道:“既是要死,定是了无牵挂,老头儿我正肚饿无钱,且拿你这小娃娃换□命饭吃罢!”

想到这儿,她又不禁发笑,片刻间一改黑云摧城之怒色。许君胄之前以为她起了搜罗宝物的兴趣,见她色变,方才察觉另有隐情,这会儿又见她笑逐颜开,再是揣摩不出她的心意。

她见许君胄愣愣地瞧她,方知失态,也不收敛,含笑道:“惊涛的下落我一早便知,而今总算等到了。”说话间,她掏出那方冷青印章来递给许君胄,“你派一个惯熟杀价的生人去谈,但一谈妥,就去德记支取,然后将惊涛送到梅府,让我外公先行保管。”

许君胄默默记下,忽然问道:“莫非此是三宝之一?”

聂萦离重重点头。

此事虽无十分胜算,尚有七分在握,若春水山院之事再成,则可谓春风得意也无过。因而在奔赴山院的途中,聂萦离扬鞭纵马,只觉马蹄轻捷,山路如砥,竟连割面寒风也蓦的多添一丝温柔。她一身男装打扮,窄袖窄身,行动方便,肩上系一领蟹青色纹竹披风,内衬白狐细绒,依随风势,飘飘若举。面上眸中,则生得温文有神,更着添一股劲直洒脱之气。而欢快处,她哦起时兴小调,神情烂漫,引得路过的担柴樵夫驻足听上片刻,而后冲她喊道:“公子,前面就到背风林,路不好走,小心保重!”虽是规劝,却是笑语春风,叫人心暖。她回眸多谢,稍勒缰绳。马一径奔入背风林,蹄下才稍稍缓住。

所谓“背风林”,其名不知何来,只道这里林密草盛,任是狂风到了此处,也生生地被破成一丝一缕,凶恶之势顿消。林中唯有一条羊肠窄径,只容一人一马并行。虽然如此,这却是由京城去至严州的必经之路,春水山院亦正在背风林外十数里处。聂萦离见林蔽日影,阴寒愈重,没来由生出一丝惧意,索性再加两鞭,想要早些走出林子。

风滞鸟寂,天地始静,只有落叶如金,厚厚铺了一地,马蹄走过,沙沙作响。聂萦离细辨耳边异响,只听“泠”声一线,传入耳中,恍惚金石相碰。她大惊,待要立马折返,却已不及。落叶之中忽然翻起一道绊马索,马行迅疾,恰被绊住,马身失控前倾,她的身体则被冲奔之势从马背上抛到半空,撞向一棵参天大树,而后摔至地面。她的腰背皆受重创,以致麻木而僵住,动弹不得。

两道寒光趁势横在她脖颈之上。

她昏沉片刻,在渐渐复苏的痛楚刺激下醒来,只觉浑身竟有千万根银针密密叠叠地扎,但一挣扎,足以逼得魂魄逃离身体。她眯开双眸,面前清晰浮现两人,皆精壮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