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择夫教子-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冰冰在杜萱娘耳边悄声说道,杜萱娘震惊了,如果李冰冰口中所说的蜀州大英雄李进与他认识的那个冷得掉冰碴的李氏家主是同一人,这可就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逆天大秘密!李进竟然有个私生女流落在烟花之地!

“你母亲告诉你的?”

李冰冰摇头,“有一次我假装睡着了,我偷听我母亲和王妈妈说话就知道了。”

“你见过你父亲?”

“我不知道去哪里找他!”李冰冰黯然地摇头道,让杜萱娘心中也跟着惆怅起来,真是一个可怜的娃。

“哦,关于你父亲的事,你以后可不能再随便告诉别人了,否则你母亲会不喜欢你的!”这孩子口无遮拦的,什么时候招来祸事都不知道。

“你母亲现在可起床了?你带我去找她好吗?”

杜萱娘拉着李冰冰去前院,路上正好碰到四处寻找李冰冰的王妈妈。

“小姐,你刚才去哪里了?你姨娘等你练琴已经半个时辰了,你还不快点去,小心又罚站!”王妈妈急火火地说道,“杜娘子,我方才听你家伙计说你特意来见我们姑娘,现在趁我们姑娘有一会子空闲,你也跟了我们来吧!”

李冰冰一听,忙抱住杜萱娘的双腿,展开脸上的两只酒窝甜甜地笑,“杜娘子,抱抱!”

杜萱娘没想到这个小不点与她一见如故,立刻便粘上了她,想到她的身世,杜萱娘心中的母性温柔泛滥,将手中的篮子交给王妈妈,自己抱了李冰冰跟着,二人穿过静悄悄的前院大厅,直接上了二楼左侧的曲翠栊房间。

杜萱娘穿到大唐后,见过王亦诚家的富贵,以为至少在龙泉驿镇无人出其左右了,没想到在这丽春院里,豪奢又将她震惊了一番。

王妈妈撩起房间门口一道绣了百鸟朝凤图的白色门帘,入目便是猩红波斯地毯及檀香木的八折屏风,左边是一整张镶乌翅木的白玉圆桌,琉璃面的美人凳,墙角摆着两盆半人高的火红珊瑚树,光这几样都已经价值不菲了,不知道里间如何奢华。

王妈妈停下来朝屏风后面回禀道:“姑娘,小姐与张家肉铺的杜娘子一起过来了!”

“快让她们进来!”声音娇慵无力,却让人浮想联翩,不愧是远近闻名的头牌花魁,杜萱娘庆幸自己不是男子,同时对这位疑似李进红颜知己的曲姑娘充满了好奇。

六十四垄断

(谢谢各位亲两个月来的的不离不弃,十月开始了,祝国庆快乐,知其拜求推荐与收藏)

一位细腰丰臀,黑发如瀑的女子背对着门口坐在大敞着的窗户旁边对镜描眉,两位十一二岁的黄衣侍女端着妆盒与梳头用具分立左右,看到杜萱娘等人进来,低头曲膝退开。

曲翠栊缓缓回过头来,春意盈然的眸子看定杜萱娘。

虽然在来见曲翠栊之前,杜萱娘早已经有了见大美人的心理准备,但是在见到映在窗口的阳光里的美貌女子时仍然被晃眯了双眼。

眉目如画,肌肤胜雪那是最基本的赞誉词,最要命的是曲翠栊那浓到骨子的里的妩媚。

不是那种低级的俗媚,而是那种坐在空白布景里也只需一缕头发,一丝眼神便能让人柔软到心底的清澈的潋滟风情。

看到杜萱娘的傻样,曲翠栊凤眼微眯,红唇微翘,轻笑一声,嗔道:“现在才来看我,一直等着你呢!王妈妈,快给杜妹妹搬个软凳过来!冰冰过来,姨娘给你梳头!”

“不要,除非你给我那红色的小梳子!”李冰冰撅着嘴巴喊道。

王妈妈过来哄她,“好小姐,那红珊瑚梳子一碰就坏,你玩别的可好?”

“我不!”李冰冰搂着杜萱娘的脖子不放。

曲翠栊摇摇头,带着几许无奈,沉声道:“王妈妈,将她带出去写一百个字,不然便没有早饭吃!”

“是!”王妈妈肃然道,看向李冰冰的眼神便有了几分严厉。

“我不,我不,你们欺负我,我要去找我父亲,我父亲是李进,是大英雄,我要让他打你们的屁股!”李冰冰抱着杜萱娘的脖子大喊大叫,坚决不从杜萱娘身上下来。

王妈妈费了老大的劲才将李冰冰抱走,杜萱娘回头看时,才发现曲翠栊已经泪盈于睫,带着歉意的声音婉转低沉,“那是我的女儿,却不能母女相称,刚才让你见笑了。”

“曲姑娘多心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有什么资格笑话你?上次若不是曲姑娘出言相助,我便是被人暗算了都不知道是谁干的傻蛋。今日我特意带了点别人送的茶叶,还有自己在家蒸的新鲜糕点,给曲姑娘换换口味。”

“谢谢杜妹妹,先给我尝尝你做的点心,我和冰冰都喜欢吃糕点,每回从京城带回来的点心大都又贵又有一股陈味,我们院子里的妈妈又只会那几样,早就吃腻了。”明明风情万种,却又透着一股少女的纯真,真真是男女通杀。

侍女拿过一只碟子,装了两块鸡蛋糕及栗子糕放在曲翠栊面前的妆台上。

曲翠栊又将茶叶纸包打开,眼前一亮,“居然有峨眉毛尖?送你这茶叶的人可真是懂茶的呢!”

杜萱娘讪然,崔郡守肯定是懂茶的,可惜自己老早便承诺了要泡茶给他喝,却一直没有机会,倒是将他送的茶叶拿来做了人情。

“应该是懂的吧,”杜萱娘抬头看向窗外那一片亭台楼阁,“咦,这是谁家?”杜萱娘好奇地问道。

曲翠栊脸上突然笼上一层层淡淡的忧伤,“李家商铺后院!”

杜萱娘心下默然,看来那李进真的是李冰冰的生父了,心下不禁对李进有些鄙夷,堂堂地下蜀王,竟然让自己的骨肉流落在烟花柳巷,可见也是个凉薄的,虽然他曾经救过她,但是有了这件事,杜萱娘心中对李进的感激也淡了些。

接下来的气氛相当好,曲翠栊果然拿出闽越一带出产的铁观音,用小巧的铜吊子煮了无根水泡制。

由于杜萱娘的一心结交,曲翠栊也因为杜萱娘是这龙泉驿镇上唯一愿意与她结交的良家女子,也刻意放低了身段,二人倒很快便无话不谈。

杜萱娘离开时,曲翠栊给了杜萱娘一匹降紫色的锦缎,可用来做冬天的夹袍,又将南疆来的小黑枣送了一包给她带回家吃。

王妈妈亲自送杜萱娘与赵小六出后门,“没想到杜娘子与我们家姑娘和小姐都很投缘,请有空常来寻我们姑娘说说话,今日两个时辰里我们姑娘的笑声比一年的都多,唉,我们姑娘心情好了,我们家小姐的日子也好过一点……。”

杜萱娘想起了李冰冰直呼她母亲的名讳,及故意与她母亲作对,聪明地没有开口相询,清官难断家务事,旁人实在不好置喙。

“这是今天的肉钱,你数一数,你家的肉新鲜又足称,是比姜记的肉好多了,明天再多送二只猪腰子,两只蹄膀过来!”

杜萱娘心中一动,“难道你们的猪肉以前不是在毛屠夫家买的?”

“当然不是,镇上大多数每天需要大量猪肉的人家都是由果州城的姜记送货上门的,我们丽春院,包括李家商铺都是,我们姑娘上次在肉铺外面第一眼见到你就很喜欢你,所以才换了在你家买肉的。”王妈妈说道。

杜萱娘的念头却转开了,如此说来这龙泉驿镇每天消耗的猪肉量根本不止两头猪,肉铺还有大把的潜力可挖。

一出小巷子,杜萱娘便吩咐赵小六,“你将木轮车给我,马上去镇上打听一下还有哪些人家仍然是由姜记肉铺送肉的?再悄悄打听一下,毛记每天还能卖出多少肉?”

赵小六一听,立刻明白了杜萱娘的意思,“东家娘子放心,我去找专门给镇上大户送粮的吕记粮店的伙计小安子打听,他一准知道我们镇上的大户哪些是自家养猪的,哪些是买肉的,买的是哪家的肉。”

“好,快去快回,我先回肉铺等你的消息。”

赵小六带回的消息振奋人心,镇上除了已经在张家肉铺买肉的三家外,另外还有四家人是由姜记送肉的,特别是龙泉驿客栈,每天接待大量的客商,至少用猪肉五十斤,也就是说姜记每天至少得向龙泉驿镇送一头猪的肉,难怪用马车从果州城里一大早送过来都愿意。

另外,毛屠夫家的生意因上回的陷害事件大受影响,常常两天都卖不完一头一百斤重的猪肉,只好将剩下的猪肉做成咸肉来卖,关门也就早晚之事。

杜萱娘决定垄断龙泉镇上的猪肉,将她的想法与老王头,赵小六,及张富贵一说,立刻获得赵小六的响应,老王头则有些担忧,“小卖主倒好说,早晚会被吸引到我们铺子里来,只是哪几家大户,尤其是驿栈那里,恐怕不那么好说话,像这种生意,姜记肯定会给驿丞好处的。”

六十五逛果州

“肯收好处倒是最好办的,只要我们的好处比别家的多便成,联系这几家大卖主的事我亲自来办。另外铺子里还要再添一个伙计,这个人要有点子力气的,你们的少东家每天还要上学,杀两头猪已经是极限,以后我会让他教会一两个伙计杀猪,然后逐渐退出肉铺的经营,专心读几年书。”

“这个便交给我吧,还请张管事也帮着留意一下,唉,东家娘子你又不愿意买奴仆,愿意来做伙计的良家子弟又不多,短时间还真不好找呢。”

“老王掌柜以后不要再提买奴仆的事,这世上最不公平的事情便是买卖奴仆,不过是几两银子,或者一碗饭,便让那些奴仆生不归宗,死不归祠,连性命都交于他人之手,生生地成了这个世上最低贱的人。我管不了别人买卖奴仆,但我家里不能出现奴仆这类人,我要的是我的伙计心甘情愿地跟随于我,只要他们为我付出忠诚和汗水,我保他们一世富足与平安。”

老王头,张富贵,赵小六俱都沉默下来,实则心潮澎湃,跟了这样的东家算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吧。

“如果没有合适的良家子,老王掌柜,张管事你们也可以考虑家无恒产,老实能干的部曲,这类人不过是祖上犯事,祸及儿孙,实际上他们大都是良善之辈,若能摒弃成见,善待他们,他们定比一些娇生惯养的良家子做事更用心。另外,我还打算在杀猪棚子旁边再围一个猪圈,如果将来龙泉驿镇的猪肉生意被我们张家肉铺包场了,再或者我们有朝一日也向果州城里的商家送肉,总得有存几头活猪应急的地方才行。”

老王头,赵小六及张富贵都流露出佩服加激动的神色,跟着这样强悍加心良的东家还愁将来挣不到银子养老或成家立业?

杜萱娘打算首先去见驿丞,便带着张义,拿了崔颖中秋节送的獐子肉与几样茶点去了驿丞外室家。

那外室给驿丞生了个儿子,正闹着要搬回驿丞祖宅去,这回居然有人送礼送到她家去了,那个热情自不必说,不但留杜萱娘母子吃晚饭,还一直让他们等到酉时驿丞归家。

杜萱娘说明来意,驿丞却一口回绝,说让姜记送驿栈猪肉,是县丞身边的师爷亲自托的人情,他可不好得罪。

杜萱娘笑着放下手中的茶杯,“驿丞大人,你且先听我说完再作决定不迟,据我所知,姜记送给驿栈的肉价是二十个钱一斤,姜记每年会给县丞大人四季节礼,但是驿栈的猪肉如果让我们张家肉铺来送的话,我们会按你们驿栈所需的肉量,每斤单独给驿丞大人三个钱分成,仍然有四季节礼,驿丞大人意下如何?”

给回扣是现代最常见的推销和行贿方式,杜萱娘相信在这大唐朝一样有施展的空间。

驿丞仍然有些犹豫,如果按驿栈每天用肉量五十斤算的话,他每天便可得一百五十个钱,一个月下来便有四两五钱银子,比他二个月的俸银都多,如果再加上四季年礼也没有减少,条件的确优厚。可是那县丞师爷也不是好得罪的,人家是在县丞身边行走的,随时都有机会在县丞面前给他上眼药。

杜萱娘决定再给驿丞加把火,“四季年礼,我们可以照常送到驿丞夫人手中,这每月的四两多银子嘛,驿丞大人可以想怎么处理便怎么处理,比如给如夫人添块尺头什么的。”

此时,驿丞的外室再也坐不住了,摸出帕子呜呜咽咽地哭起来,“枉我还给你生了个儿子,你竟没有一个外人贴心,人家都知道我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小子过不容易,老爷你又不肯带我和小郎回那边,我身边又没有个体己,将来这日子要怎么过?”

“好了,别哭了,总得让我想想怎样回了姜记,才不得罪师爷!”驿丞立刻投降。

杜萱娘与张义相视一笑,刚才对驿丞外室的利诱功夫没有白做,只要有这外室在,驿丞现在是想不答应都不行了。

搞定驿丞剩下几家就容易多了,当他们听到杜萱娘开出的优惠价,并且连驿栈,李家商铺,丽春院都已经改让张家肉铺送肉,于是没有做太多犹豫便顺势改弦易张了。

老王头那边新找的伙计也有了眉目,是一位二十多岁,体格健壮的部曲,名叫燕青,随父辈长期习武,杀头猪根本不在话下,张义随便指点了一下便上手了。

从此肉铺每天杀三头猪,一大早由燕青操刀,老王掌柜与赵小六打下手,将肉整理出来,再由杜萱娘看着称肉记帐,分出要送给几家大买主的肉。

赵小六专管送肉,若买主还有另外需求,仍由赵小六来回跑腿。

肉铺里便由老王头领着燕青卖肉,每天算下来也有二两多银子的进账,如果不出意外到了明年夏天便有银子重修后院,如果忍冬花种得好,说不定连铺子也可以一起重建了。

生活有了盼头,杜萱娘连初冬的寒冷也感觉不到了,同时也想起了多日不见的崔颖,不知他的公事处理得如何了,他们几个到底在龙泉驿镇何处落脚?

周玉娥的婚期定在十一月底,日子有些赶,周嫂子便想着上果州为周玉娥再补办一些嫁妆,杜萱娘的心思也活动起来,决定带着张义上一趟果州城,来到大唐朝三个多月,她还没出过龙泉驿镇呢。

张义向宋夫子请了一天假,周嫂子去雇了一辆马车,四人好好收拾了一下,从卯时便开始住果州城赶,到了果州城外时已经是辰时中,排队进了城,与车夫约好未时在城门口等,周嫂子直接拉了三人往银楼跑。

到了银楼门口,杜萱娘发现旁边还有一家书局,如获至宝,便与周嫂子母女暂时分开。

“义儿,你若喜欢什么书只管自己挑选,母亲先自去选一些急用的。”杜萱娘前世上学时最爱干的事便是一个人独自逛书店,闻着满室墨香,挑一本向往以久的书,缩在角落里一坐便是半天。等到她后来有了可以买下几屋子的书的能力时,却又没有了当初逛书店的心情。

唐朝的书店不许人随便翻看,因当时纸张金贵,印刷能力低下,书籍类绝对是高档消费品,在书店伙计的严阵以待下,杜萱娘不得不叫他们掌柜的出来,“你们店里可有《永徽疏律》?还有有关农时,地理的书籍都帮我拿下来吧!”

掌柜里的犹豫了一下,“《永徽疏律》我们店里倒还有一套,作价十三两银子,小娘子要看吗?”

杜萱娘肉疼了一下,这个诡异的世道,一套书比两个小丫头的身价银子都贵,但是没有办法,知识便是武器和力量,在适当的时候足以翻天覆地,再说这样一套书绝对比金银之物更适合当传家宝,杜萱娘的理想之一便是将来收集天下图书,然后在自己家中建个藏书楼,那便从这套《永徽疏律》开始吧。

“当然要,其它的也要!”掌柜的脸上立即开了一朵花,忙叫伙计搬了一堆书出来任杜萱娘挑选。

最后杜萱娘除了那套《永徽疏律》,还挑了《四时农事》,《大唐奇物志》,《药说》几本实用书籍,张义则挑了几本与他的课业有关的书籍及一本游侠话本,顺便又在店里买了些纸笔,算下来共是二十五两二钱银子,掌柜的高兴之下,只收了他们二十五两。

杜萱娘母子二人各自抱着一堆书站在银楼门口等候周嫂子与周玉娥,倒引来不少路人侧目。


六十六养猪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的杜萱娘突然心头一跳,目光落在对街酒楼门口一个熟悉的人影身上,那不是崔颖的贴身护卫王宝么?难道崔颖就在对面酒楼上?想到这里,杜萱娘的心脏急跳了几拍,那家伙不是说在龙泉驿镇有重要公事,连与她相见的时间都没有么?

还没等杜萱娘想明白,对面又出现了崔颖丰神如玉的身姿,仍旧是月白襦衫,蓝色方巾,鹤立鸡群地站在人群中,杜萱娘心头涌起一阵喜悦,不过是十来天没见,竟像是过了一年。

崔颖站在酒楼门口微微侧身,一位身着鹅黄长裙,桃红披帛,戴着白纱湘妃竹帷帽的窈窕女子从酒楼出来,二人说了句什么,女子似乎在笑,又似乎是喝醉了,没有站稳,轻轻地斜靠在崔颖臂弯里。

崔颖挺直如松,脸上是温煦地笑,直接将杜萱娘的眼睛刺痛。

这是杜萱娘从来没见过的崔颖的另一面,杜萱娘一直以为崔颖那温柔中带着丝缕阳光的微笑应该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因为他们是知己,他曾经用超烂的借口中秋深夜探访,也曾经承诺要好好安排她,虽然她从来不认为她的生活需要别人来安排,这一切都让杜萱娘以为自己在崔颖心目中是与众不同的,没想到竟然是个笑话,她对别的女子也是一样的霁月风光,温文和煦。

杜萱娘心底有涩涩的东西突涌而至,堵在喉间不上不下,分外憋闷。

张义也发现了崔颖,正要询问杜萱娘要不要上前打招呼,却发现了杜萱娘怪异的脸色,“母亲,你怎么了?”

“没事,我们进去寻你周婶子吧,站在人家门口总归不好看!”

张义再看一眼远处毫无所觉的崔颖,也知趣地不再说什么,跟着杜萱娘进了银楼。

周嫂子拿出老本为周玉娥置了金银各一套头面,在当地商户中,如此嫁女也算是奢侈的了,四人又去逛了绸缎庄,到最后四人全都双手不空,尤其是愁眉苦脸的张义,连脖子上都挂满了东西。

四人在城门口简单地吃了点东西便往回赶了,回程中杜萱娘兴致不高,一直沉默到家,周嫂子不明所以,问张义,也只是闷闷地摇头。

临睡前,二人拈香祭拜张正时,张义低低地说了一句,“我早知那人不好,他和我们不是一样的人,他送的东西我们都还给他吧!”

杜萱娘愕然,随后又有些羞愧,她那点子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居然连张义都察觉到了,实在有够丢脸的,杜萱娘决定好好整理自己的心情,决不让今天这种状态再次发生在自己身上。

白天没有时间看书,母子二人便固定每天晚上戍时在堂屋看书,亥中准时回屋休息。

杜萱娘有不少繁体字不认识,便向张义请教,结果有许多张义也不认识,或不解其义,张义便记在纸条上,第二天回学堂向宋夫子请教。

如此一来,张义身负特殊使命,读书识字更加用心,不到一年时间便将《孝经》读完。

入冬后,山上的树木大多进入休眠状态,正是移植忍冬藤的好时机,通过燕青的介绍,张富贵找到一批贫苦的部曲客女,由杜萱娘亲自带领着去周围无主的荒山寻找三至四年生的忍冬藤,经过杜萱娘修枝后,再由部曲们连根掘出,运回椅子山,张富贵再带人马上栽种在早就开辟出来的空地上。

而给那些贫苦的部曲与客女们的工钱,杜萱娘则是以掘回的忍冬藤的株数计算,到最后结帐时,每位部曲客女都分到了一两多银子,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一两多银子,这些人便可以过一个不太寒冷的冬天了。

忍冬藤栽下后,又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唐代没有什么化肥之类的东西,种庄稼需要的肥料来源便是各种农家肥,这对于连一只鸡都没有养的张家来说,到哪里去找足够的粪便?总不至于拿钱去向别人家买粪水吧,那可真是豆腐弄成了肉价钱。再说,大家都知道粪水是粮食产量的保证,自家还不够用,谁还轻易卖出去呀?

最后张富贵提出一个建议,反正肉铺也买别人家的猪来杀,不如杜萱娘自己也养猪,养出来的猪可供应自家肉铺不说,最重要的可以解决粪肥问题。

这是一个好提议,如今肉铺月赚六十两左右,还有两个月过年,年关的生意应该更好,拿出这一百多两银子,勉强可做建猪棚,买猪苗的启动资金。

说干便干,杜萱娘找来周五夫妇,老王,及张富贵商议,决定将猪舍建在椅子山下,左边靠近小溪,方便取水,右边的建粪池,靠近唯一的一条上椅子山的山路,将来取粪也方便得很。

猪舍旁边,还打算建几间大瓦房,方便将来管理猪舍的人入住。

周五在这一带的熟人多,亲自去帮着杜萱娘挑选木料和石料,张富贵找了工匠来先起地基,挖粪坑,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修建猪舍之事便这样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估计春节前便能建成,开了年便可以正式养猪了。

忙碌的好处便是让人不再胡思乱想,崔颖一直没有露面,只是中间差了崔安来送了几回东西,雪白的狐狸皮,御制的冻伤膏,专门用在雪地行走的高齿木屐,统统被杜萱娘扔进了炕洞里。

这里的炕与天寒地冻的北方那种可以烧柴火的土坑不同,它的周围由砖头或石头砌成,上面铺上木板,木板上面再铺上谷草或棉被,实在冷得很了,或者年纪大的老人才会在炕洞里面放上碳盆。一般情况下,那炕洞都是用来堆放杂物的,杜萱娘专门用它来堆放崔颖送来的银子等值钱的东西,倒是方便得很。

赵韵儿每天上午几乎泡在张家,以学做针线为名,将哥哥们的针线活全赖到周玉娥身上,然后跟在杜萱娘身边四处跑,俨然忠实的小跟班。

杜萱娘将曲翠栊赠送的缎子拿出来,给周玉娥与赵韵儿两个一人做了一件夹袄,姐妹二人穿着一样的衣服在一起没心没肺地嬉闹,像极了一对亲姐妹,常招来周嫂子一大堆白眼。

赵梓农几兄弟弄了几条小船,在青龙河上讨生活,倒是很少听到他们再传出打架斗殴,或者坑蒙拐骗的负面消息,颇有浪子回头的意味。

周玉娥的嫁妆家具已经打好,选了个好日子先送去了朱家,而随着周玉娥婚期的临近,周五夫妇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四处送贴子,连在秀水县老家的周家几位兄长,及多年没有了往来的周五的继母黄氏与继弟周六都托人送去了帖子。

杜萱娘也赶紧去李家商铺将早就预订下的一对足金镯子取了回来,“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再过四年,足量金银将是平安度过乱世的保证之一,杜萱娘相信周玉娥将来一定用得着。

六十七脏水

张富贵老婆胡氏因山上没有什么活计可做,便帮着杜萱娘磨了糯米粉,炸了一大木盆麻团,又炸了半筐大拇指粗细的小麻花,分给周,王,张,赵四家后,还剩下许多,张义下学后又给陈,吕两位掌柜家送了些去。

杜萱娘又想起了丽春院里的李冰冰,决定带着这些小零食再去探望一下曲翠栊母女。

因很多地方已经大雪封山,阻断了多条下山的路,龙泉驿镇上显得冷清了许多。

杜萱娘穿着由自己设计,周玉娥缝制的窄腰灰兔皮小背心,胸前系大红飘带,长过膝盖的月白提花缎收腰夹袍,红色翘头缎鞋,头顶的青丝用一只梅花银簪束住,脑后的长发披散着,柔顺如丝,浓黑如黛。

再加上杜萱娘好了伤疤忘了痛,又没戴那碍事的帷帽出门,一惯的粉面含笑,顾盼有神,导致杜萱娘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一路上不停地有熟人与杜萱娘打招呼,杜萱娘礼数周到地与人一一寒暄回应,男子大多问她家的猪舍建得如何了,妇女们则关心她身上的衣服样式。杜萱娘十分享受这种受众人关注的气氛,至少说明她在这龙泉驿镇上做人做事还不算太失败。

“杜娘子,你这衣服样式是那家铺子新出的?”成衣铺子的宋掌柜亲自拦住杜萱娘询问。

“哦,那是我为了做事方便,自己瞎想出来,宋掌柜若觉得这衣服样子好,可让你们家掌柜娘子抽个时间上我家去,我手里还有几种新鲜样子,我全画给你们。”

杜萱娘笑得大方自然,不像是在开玩笑,宋掌柜大喜道,“谢谢杜娘子,以后你们家若要用边角布料做鞋面什么的,只管来我家铺子,我将好的都给你留着!”

“这么客气做什么?都是一条街上住着的,互相关照也是应该的。”

杜萱娘的衣服样子全是抄袭前世影视剧里的戏服,自是与众不同,她从没打算大唐朝开什么成衣铺子,若有铺子需要这图样去挣钱,杜萱娘也乐得奉送做个人情,独美不如众美,而且太特立独行容易被人当做出头鸟打,这不符合杜萱娘的处事哲学。

迎面走来秦掌柜娘子及与她臭味相投的几个妇人,这几人抬头斜眼,大模大样地站在杜萱娘面前,想等着杜萱娘主动上前与她们打招呼,顺便找借口挖苦一下这个明明是个不受人待见的几嫁寡妇,如今却受着龙泉驿镇上老少爷们交口称赞的杜萱娘。

谁知杜萱娘直接无视掉这几人,侧身让过,继续前行。

“哟,那不是张家肉铺的小寡妇么?这么急匆匆的要去哪里?莫不是有相好的在哪里等着?”一位俗不可耐的妇人见杜萱娘不理她们,气急败坏地大喊道。

有过路的闲人听见,便围过去看热闹,秦掌柜娘子的话适时响起,“你们懂什么?一个克夫命的寡妇哪里有什么相好?有哪个不怕克死的男人敢去找她?人家那是去丽春院卖呢,银货两讫,互不相干,就不怕什么克不克的了。”

“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快说来听听!”

“还用听谁说?我家就住她家对门,连中秋节晚上都有好几个男人上门,还有你可知道镇上几家大户怎么突然上她家肉铺买肉的?那是驿丞老爷,李家商铺大掌柜都上了那狐狸精的当,没办法才去她家买肉作补偿的。还有你看现在人家打扮得那个**,那是去丽春院呢,不信,你们跟着去看……。”

秦掌柜娘子的声音渐不可闻,杜萱娘深吸一口气,好不容易将心头的怒火压下去,却再也没有刚才的好心情。

看来,是该腾出手来整治一下这个秦掌柜娘子了,否则由得她如此肆无忌惮地四处闹腾下去,恐怕将来杜萱娘是连门都不能出了。

再次来到丽春院的大堂里,此时竟有一桌客人在用早餐,旁边坐了几个还未及梳洗,仍穿着各色肚兜,披着薄袄的姑娘。

杜萱娘不敢多看,忙低头随着端了一盆温水的曲翠栊的贴身侍女上了二楼楼梯。

隐约后面有人跟来,杜萱娘回头一看,吃了一惊,来人竟是曾经在王亦诚家陷害过她的趣儿。

趣儿显然有些激动,“你,你竟然真的是杜萱娘?”

杜萱娘一时无语,不知此时该说些什么,虽然当初她与乐儿两个在杨夫人的授意下陷害本尊杜萱娘,让本尊杜萱娘枉死,但主谋杨夫人已经家破人亡,从犯乐儿与她也没得到好下场,也算是两清了吧。

但是显然趣儿不这样想,竟然摸出一张满是脂粉的帕子抹起泪来,“原来我们曾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如今遭到报应也是活该,听说如今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