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妃狠绝色-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营的气氛明显比昨天凝重了许多,不止港口附近的守卫明显增加了一倍。另有八艘战船从港口驶出,分头往红河上下游巡游而去。
风影站在巨石上看着下面水寨如蚁般穿梭的卫兵,又是羡慕又是骄傲地道:“啧啧,瞧这阵仗,孤影那小子昨夜的动静闹得一定不小!”
魅影踮了脚尖,极目远眺红河对面:“天都亮了,咋还没一点动静呢?钡”
“大理城里又没有漂亮大闺女等着你,你着个什么急?”风影调侃。
“呸!”魅影挽了袖子,作势欲打:“兔崽子,皮痒了,敢消遗老子?”
“不敢!”风影脖颈一缩,撒腿就跑。
几人打打闹闹,一直等到晌午,终于看到水寨一阵***动,数艘战船从寨中驶出来,护卫在浮桥四周,浮桥上的守卫又增了一倍,几乎每隔一丈,就站着一人铩。
“啧啧,”魅影摇头:“防得可够紧的,甭说人,恐怕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来了!”风影的声音明显夹着惊喜。
一直闭目假寐的萧绝忽地睁开眼睛,跃上巨石。
只见对岸的堤坝边慢慢升起一个高达数丈的庞然大物,在数百民伕低沉而整齐的号子声中,被推上浮桥,缓缓地前进着。
“***,”魅影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什么怪物,也太大了吧?”
“发信号吧?”风影迫不及待地想检验四堂新研制的短弩的效果,一副跃跃欲试状。
“不急,看看再说。”萧绝目不转睛地盯着对岸。
相距太远,其实看得并不清楚,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头,以此推测,对岸此时定然聚集了为数不少的民伕,根本看不到投石车。
南昭军显得极为谨慎,这么宽大的浮桥,一次竟只运送一台投石机。
风影看得心焦:“狗东西,真狡滑!”
这样一来,就算毁了浮桥,最多也只摧毁一台投石车。虽然达到了拖延时间的目的,却与萧绝最初的计划不相符合。
萧绝沉吟一下,问:“你跟对面能及时联系上吗?”
“能。”风影极为肯定地答。
“让他们去摸一下情况,想办法把具体的攻城器械数目报过来。如果有机会的话,直接将它们摧毁!”
“是。”风影起身去传达命令。
其余人则耐心地等待时机。
将近两个时辰过去,第一台投石车终于安全运抵岸边,等候已久的士兵过来将投石车推下浮桥,往陈关走去。
很快,第二批投石车上了浮桥,隔了约摸两丈的距离,紧接着又上了第二台,第三台……一台接着一台,总共五十几台巨型投石车,缓慢而有序地一一上了浮桥。
一直到船体吃水严重,明显下沉了一大截,整个桥面几乎与水面持平才停止。
魅影难掩兴奋:“总算让老子等到了!”
“行动~”萧绝微微一笑。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直到金乌西坠,浮桥上的气死风灯一盏接一盏地亮了起来,将河面照得亮如白昼,第一台投石车终于抵达岸边。
一直守在岸边警戒,神情紧绷的士兵们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时,负责在河面巡逻警戒的战船上的士兵们首先发现不对劲:“快看,河面上那一团黑乎乎的,是什么?”
“在哪?什么东西?”
“真的诶!”有人惊呼:“好大一团,黑不溜湫的,难不成是水怪?”
有人驳诉:“胡说,若是水怪,为何一动不动?”
于是更多的人往船舷边跑,船上发生一阵小小的***乱。
河面上,黑乎乎的东西越来越近,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黑乎乎的连成一片,铺天盖地,几乎覆盖了整个河面。
谁也不曾见过这种东西,莫名的生出恐惧。
最后,不止船上的士兵能看到,站在浮桥两侧负责警戒的士兵们也能清楚地看到那一团团的飘浮物。
他们不敢擅自离开岗位,纷纷转过身,伸长了脖子张望,眼里闪着或好奇,或疑虑,或恐惧的光芒。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本能地产生恐惧。
士兵们碍着军规,尚且不敢造次,但民伕们却不在受禁制。
最初只有一个胆小的民伕,扑通跪在桥面上,双手合什,不停地向上天神佛祈祷。
一个人跪倒,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跟风,最后整个车队都停顿下来,上千人跪在桥面上,冲着河面不停磕头。
甚至连一些士兵也加入了祈祷的行列。
押运的官员见势不妙,黑着脸,提着鞭子一路走了过来,嘴里大声喝叱:“干什么,想造反不成?起来,都给老子起来!”
嘴里一边大声喝骂着,手里的鞭子狠狠地抽下去,带起一片惊呼和血肉。
混乱中,不知从哪飞来一枝弩箭,越过战船,越过无数人的头顶,精准地落在了高高悬挂在浮桥两侧的气死风灯上。
气死风灯摇晃了一下,倏然掉下,落在那团黑乎乎,粘兮兮的飘浮物上,“嘭”地一声烧了起来,火苗蹿起数尺高。
乍然而亮的光芒,让众人的心都不自禁地跟着一跳。
心中模模糊糊地想着:咦,这黑乎乎的家伙,在水里居然也能烧起来!
甚至有人开始嚷嚷:“火神,是火神降世了!”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紧接着第二枝弩箭已经飞来,再次精准地射落一盏气死风灯。
嘭地一声,另一簇火苗烧了起来。
很快有无数弩箭飞来,不断有灯掉落,不断地燃起火苗。
这时,人们总算反应过来:“不好,这东西会引发大火!”
“起火了,快逃啊!”人们慌乱地奔跑着,然而桥面上到处都是火光,根本无路可逃的他们,只能选择跳入水中。
扑通扑通,河面上象是下饺子似的,挤满了人。
然而,河面也并不是安全的。
那些黑油被水流驱赶着,不停地穿过船与船之间的缝隙,往下游流去。
黑油流到哪里,火就被带到哪里。
桥上,河面,响起一片哀嚎。
“救火,快救火!”岸上的将官终于醒悟过来,沿着河堤疯狂地奔跑,大声疾呼:“都傻站着干什么,赶紧救火啊!”
然而,迟了!
河面风大,这些火借着风势,很快就连成了一片,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着周边漫延,迅速吞噬了整座浮桥……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而起,映红了半边天幕!
“投石车,快,把投石车推上来!”有人终于记起了还在浮桥上的投石车,开始声嘶力竭地呐喊。
噼里啪啦的响声中,浮桥不断坍塌,一架架宠然大物不断地倾倒,侧翻,最后悄无声息地沉入河底……
“敌袭,有敌袭!”
“奸细,是北齐的奸细混进来了!”
“列队,赶紧列队,给我搜!”
伴着熊熊的大火,凄厉的呼喝声,随着风势,断断续续地传开。
水寨的大门敞开,无数的人涌了出来,开始象无头苍蝇似地满世界乱转……
“走!”从容射出最后一枝弩箭,萧绝头也不回地带着人迅速撤离。
“成功了!”葫芦山上,望着冲天的火光,孤影兴奋得手舞足蹈:“哈哈哈,他们成功了!兄弟们,接下来看咱们的了!走!给他们加点***!”
养精蓄锐了一整天的刺客们,嗷嗷叫着扑入了南昭的前锋营。
有了昨晚的教训,再加上水寨的***乱,南昭军已经有了警惕,加强了守卫。
很多人几乎是刚入营,就被敌人发现,营地立刻***乱了起来。
呼喝声,奔跑声响起一片。
“撤!”孤影见讨不了好,也不恋战,立刻下令。
然而,昨夜刚被袭营,失去了上百个初中级将领,浮桥又被烧掉,毁了数十台投石车,南昭军已经彻底被惹毛,不打算再放过这批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老虎嘴上拔毛的家伙们。
“追!一定要杀得他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后悔到人世上来一遭!”
前锋营的栅栏打开了,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南昭将士们挥舞着战刀,驱策着战马,紧咬着一路往北溃逃的刺客们不放……
印鉴
孤影一马当先,领着几百名刺客旋风般闯进了葫芦谷,身后是紧追不舍的南昭军。悫鹉琻晓
“将军!”一名副将眼瞅着孤影逃入了葫芦谷,勒住马缰:“前面是葫芦谷,谨防埋伏!”
左先锋抬起马鞭,指着两侧林子上空不断惊慌飞起的鸟雀,不屑地道:“如果林子里有埋伏,鸟雀不敢归巢,怎会惊飞?再者,倘若是诈败,必会故意显露败象,以引诱我等追击。可你看这些北齐狗,一个个连头都不敢回,跑得比兔子还快,分明是在逃命!”
“将军所言极是!”
“我堂堂大昭男儿,还怕区区几个小贼不成?瑚”
“杀了北齐狗,给弟兄们报仇!”
“追,别让北齐狗跑了!铄”
南昭军士气高涨,大声叫嚣着,争先恐后地涌入谷口。
“来了!”常安伏在峡谷顶的草丛里,看着远处扬起的尘土,兴奋得声音都抖了起来。
“别急,再等等~”夏风在心里默默地估算着人数,约摸放进去五万敌人,这才拔出腰间宝剑:“打!”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两侧的山坡上忽地涌现一万弓箭手,人人张弓搭箭,数万枝利箭雨点似地朝着人群里倾泻。
“不好,有伏兵!”南昭兵发一声喊,纷纷拨马回头。
夏风手中长剑一挥,唰地一声砍掉了绳索。
只听哗啦啦一阵巨响,尘土飞扬间,无数巨石,圆木从峡谷两侧的山顶滚落,当场砸死砸伤无数,把谷口封得严严实实。
谷中道路狭窄,地形复杂,本就不利骑兵通行,数万慌不择路的骑兵挤在一起,乱成了一锅粥。
“不要慌,跟他们拼了!”发现退路被堵,左先锋挥舞手中军刀,厉声喝叱:“目标,山坡,冲!”
他身先士卒,悍不畏死地顶着密集如雨的箭矢朝着山坡狂冲,很快就越过了谷底低洼部份,闯入了大片荆棘林,催促着它奋力往山坡上冲刺。
然而,密密的荆棘阻碍了马儿前进的脚步,庞大的身躯成为了活靶子,箭矢飞蝗般疾射而至,倾刻间将它扎成了一匹刺猬。
最终,它发出“咴咴”的悲鸣,轰然倒下!
“弓箭手,掩护!”左前锋从地上一跃而起,将一柄军刀舞得密不透风,狼狈地退了回来,大声疾呼着,带着骑马全速前进,希望冲出山谷,逃离这片死亡阵地。
于是,南昭的弓箭手们纷纷与山上的北齐军展开激烈的对射。
但是,一来南昭是仓促应战,又与骑兵挤在一起,很难协同做战。二则居于谷底,位置完全曝露在北齐军的眼皮子底下,且以低射高,大多数箭只能勉强射到北齐阵地边缘,很难形成有效杀伤。
北齐军则以逸待劳,居高临下,不止视线良好,可从容掌控全局,且居高临下,射程更远。
对射一个时辰之后,南昭军的弓箭手伤亡殆尽,北齐军只伤亡百余人,几乎是零损伤!
南昭的骑兵扔下一万弓箭手狼狈冲出山谷,抵达对面谷口时,才发现那边也被堵住,成了瓮中之鳖,只得掉转头来,硬着头皮向着山坡上发起了强攻,最终五万人马,尽殁于此!
消息传出,士气高涨,举国欢腾。
沉寂了许久的京城更是一片沸腾,朝堂上终日惴惴不安的大臣们,也都长吁了一口气,人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之前,所有对穆王府的质疑声全部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赞誉之词。
“整个临安,几乎人人都在议论世子爷偷袭天马水寨,火烧浮桥,摧毁数十辆投石车;以及夏风在葫芦谷巧设伏兵,以少胜多,全歼南昭五万兵马的事迹呢!”白芨一脸骄傲。
紫苏轻哼一声,不屑地道:“聂先生说了,葫芦谷大胜,其实是世子爷的主意,倒是便宜夏风了~”
杜蘅抿着嘴微笑,不置一词。
“咱们世子爷不差那点功劳。”白蔹眯着眼睛,笑着道:“只要那些人不再昩着良心,把叛国的罪名往穆王府身上安,那就阿弥陀佛了!”
“哼!”紫苏拳头一握:“他敢!看我不揍得他满地找牙!”
几个丫头轰地笑了起来。
白薇拿着一张名贴笑盈盈地走了进来:“小姐,永通钱庄的刘掌柜求见。”
杜蘅微感诧异:“他来做什么?”
“还用问?”紫苏笑嘻嘻地道:“一准是来道贺,拍东家马屁的呗!”
报捷的奏折上,夏风很明确地奏到,是萧绝一手策划并且主导了葫芦谷大捷,他只是配合萧绝,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而已,首功应该归萧绝。
萧绝则称,他只是出了个主意,仗主要还是靠夏风和将士去打,没有夏风的临场指挥,也不可能胜得如此漂亮,他不敢居功。
见两人胜而不骄,互相推让军功,太康帝龙心大悦,连病也好了大半。一道圣旨下去,两人都升了一级,另赏金银无数。
每天登门道贺的官员,几乎把穆王府的门槛都踏破了,与之前门前冷落的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别胡说!”杜蘅轻斥。
“小人刘宜彬,见过世子妃~”
“不必多礼,快请起。紫苏,给刘大掌柜看座。”
“多谢世子妃。”刘宜彬垂着手道:“小人有要事禀告,还是站着回话的好。”
“哦,”杜蘅微一挑眉,也不勉强:“何事?”
“这……”刘宜彬眼睛瞄着紫苏,显出迟疑之态。
紫苏立刻喝道:“枉你活了一把年纪,连最起码的规矩都不懂了吗?”
杜蘅笑了笑,道:“无妨,你先下去。”
紫苏有些不情愿,可杜蘅开了口,她势必不能当着外人的面驳了她的面子,只能狠狠瞪了刘宜彬一眼,悻悻然退了出去。
将门窗大敞,让所有人都退到院子里站着。
这样,站在外面的人能看到屋里的动静,不怕他耍花样;同时又听不到里面的谈话内容,不致令谈话内容外泄。
“实不相瞒~”花厅里,刘宜彬肃了容,拱手冲杜蘅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小人收到大东家密令,要小人交出钱庄印鉴。所以……”
“哦?”杜蘅把玩着手中茶盏,唇边一抹笑容颇为玩味:“我记得,二年前,刘大掌柜亲口告诉我,我是永通钱庄的大东家。怎么,现在突然又冒出一个大东家来?”
刘宜彬脸上一红:“小人失言。应该是老东家才是。”
“嗯~”杜蘅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不知这位老东家……”
说到这里,她顿住话头,只冷冷地盯着他的眼睛。
刘宜彬下意识地低头,避过她的视线:“正是大小姐的外祖,顾洐之,顾老爷子。”
杜蘅心脏剧烈跳动,声音忍不住拔高:“外祖,他老人家来临安了吗?”
“不是,只是来了密函。”刘宜彬摇头,迟疑一下,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条,双手恭敬地呈上:“大小姐请看,是老爷子亲笔书写的密函。”
顾洐之的笔迹,杜蘅自然了然如胸,只一眼就辩认出确实是顾洐之亲笔。
萧绝曾跟她说过,顾洐之没死,然而乍然见到亲人的字迹,得到他还活在世上的有力凭证,让她心神激荡。
然而,相比亲人的音讯,信上的内容更令她心惊肉跳。
她低头,纤细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熟悉的字体,一字一顿地问:“刘大掌柜,我有一事不明。信上所说大事,是指何事?”
刘宜彬一愣,抬头迅速睃她一下,又飞快地垂下:“这……”
杜蘅面色苍白,脸上掠过一丝惊惧和心痛,但很快又冷静下来:“这么说,南昭入侵大齐,是外祖在背后推波助澜,甚至是一手策划的?”
“大小姐,”刘宜彬脸上带了几分热切和狂热,道:“南昭和北齐本来就是一家,被人为地分为两地!这不是入侵,是为了复兴大秦!为此,老爷子不惜隐姓埋名,远走他乡,筹谋了几十年!现在,顾家几代人的夙愿终于可以实现了!一旦大业得成,我们都是历史的功臣,将会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杜蘅冷眼斜睨着他,带着几分嘲弄:“你所谓的历史的功臣,就是要我背弃先祖,帮着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国土?用数百万乃至更多无辜百姓的鲜血,让自己流芳百世?”
刘宜彬皱起了眉头:“大小姐,话不是这样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江山的统一,为了子孙后代的平安和幸福,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连自己的命都没了,哪来的子孙后代?”
“杀戮是暂时的!况且,伤亡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嘛!世子爷和穆王府越早站出来,伤亡会越小!我们掌握着民心的向背,实力远胜北齐,明知是场必败的战争,何必还要做无谓的牺牲呢?”
杜蘅低低地笑起来:“照你这么说,如果世子爷坚持要抵抗的话,就会成为大齐的罪人咯?而且,双方现在战场上人数相差虽然较大,但真要论起实力来,未必有那么悬殊吧?葫芦谷战役,火烧浮桥就是明证!”
“不过是侥幸得手罢了!”刘宜彬摇了摇手。
杜蘅淡淡道:“幸运,也是一种实力。”
“南昭的太子是谁,与大小姐是什么关系,自不用我来说。”刘宜彬苦口婆心地劝,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说实话,北齐能给大小姐什么呢?太康帝多疑,直到现在还怀疑穆王府的忠心。南宫宸就更不用说了,至今对大小姐贼心不死!别说这是一场必输之仗,就算侥幸让北齐赢了,又能如何?据我所知,南宫宸可不是什么虚怀若谷,求贤若渴之人。相反,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一旦他登了帝位,穆王府将面临什么,世子爷又该如何自处?”
说到这里,他轻咳一声,道:“世子妃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该如何选择?”
杜蘅点头:“我记得,两年前你把印鉴和文书交给我时,曾亲口说过,永通钱庄是外祖交给我的产业?而我,才是永通钱庄的大东家?”
刘宜彬点头:“当然,所以小人才会……”
“既是如此,我有权利对自己的财产做出区处,不需外人来指手划脚。”杜蘅说完,并不再给他说话的机会,端起茶杯:“送客!”
“大小姐!”刘宜彬一愣,完全没想到在剖析了厉害之后,杜蘅仍然选择了拒绝!
就在他愣神的当口,紫苏飞快地走了进来,挡在了他的身前。
“大小姐,请三思啊!”刘宜彬无奈,极不甘心地走了。
杜蘅面容凝肃,淡淡道:“记住,以后凡是永通钱庄的人,一律不要带进来。”
“他说啥了?”紫苏很是好奇。
杜蘅没有说话,眼里满是担忧。
顾洐之会开口索要印鉴,显然是担心她把钱庄的钱提出来支持北齐。换言之,萧绝把他打痛了,他对萧绝有了提防。
被顾洐之惦记上的人,还能安安稳稳地上阵厮杀吗?
PS:明明只有几件事,咋就写不完呢?呜呜……
另,情人节快乐~
抬举
“咣当!”名贵的古董瓷器从博古架上扫下来,碎裂在地面,发出巨大的声响。悫鹉琻晓
肃亲王浑身发着抖,高声怒骂:“不识抬举,不识抬举!”
一众幕僚和客卿们呆立在身后,面对暴怒的主家,个个噤若寒蝉。
受陈绍案牵连,肃亲王被太康帝摒弃在小朝议之外,只能夹紧尾巴做人。
暗地里散布着萧乾与陈绍是姻亲,萧乾一力主战目的是想把大齐葬送在南昭人的铁蹄之下等等流言,以转移众人的愤怒和视线瑚。
朝堂上越来越多的朝臣们开始暗中讨论起萧乾的忠诚性,城中百姓更是众口一词,直指萧乾叛国。
太康帝虽然表面上一如既往地对萧乾表示信任,却终于解了对他的禁令,许他进入小朝议铄。
原以为危机就此解除,孰料,前线却传来该死的葫芦谷大捷的消息,朝中风向一变,众口一词地对这位昔日的京都小霸王赞不绝口。
并且再次将叛国的矛头直指向他,把他推向风口浪尖!
这使得他大为恼火,偏又无可奈何。
继上回萧绝火烧浮桥之后,前线陆陆续续又传回来大大小小十几条捷报。
有打伏击的,有暗杀敌军将官的,还有越境烧毁攻城楼车的……花样繁多,手段层出不穷,虽然都是小打小闹,尚不足以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势,用来鼓舞士气却是足够了。
这让朝中那些对战争心存悲观,惶惶不可终日,害怕大齐就此倾覆,荣华富贵的美梦从此破灭的朝臣们,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议和”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朝堂上,并且呼声日益高涨。
萧乾那老顽固却坚持要战。
声称即便要议和,也该在取得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行提出,方才能在谈判桌上取得主动权。
眼下,大齐虽然取得了一些微小的胜利,却不足以垫定胜局。此时议和,彼此条件不对等,绝对占不到便宜。
最重要的是,他认为,对于敢挥兵进犯大齐者,必须要还以颜色——虽远必诛!
要把他打趴下,打得他疼,打得他再也不敢来犯!并且要让周边其他国家深以为惧,引以为戒才行!
偏偏他这种极端好战的性子,还得到了以和瑞为首的一帮朝中重臣的支持。
于是,等待以久的肃亲王认为,翻身的机会到了!
手底下一班幕僚们经过几个昼夜的激烈辩论,终于拿出一条妙计,怂恿他站出来,提议派出京营五万将士增兵前线,旗帜鲜明地支持萧乾,把两人绑到同一条船上来!
要知道,南宫宸虽然一直在招兵买马,但一来碍于经费有限,二来云南本就是穷乡僻壤,人烟稀少,这几年又不断经历战乱,所剩人口不多,青壮更少。
是以,到目前为止,麾下仍然不超过二十五万人,且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正规军。
如此悬殊的兵力,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朝中上下一片议和之声,就连萧乾这老顽固,也不敢提出增兵大理。
这种时候,他跳出来,力主将京营调往大理——它是京城卫戍部队,大齐军队精锐中的精锐,原本就隶属南宫宸掌管,忠心绝对无虞!
这五万人到了前线,绝对是一股不容小觑的生力军,对于扭转战局,说不定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按理萧乾应该感激涕零才对。
毕竟,此刻站在战斗最前沿的是萧绝!
他是穆王府唯一的一条根!
然而,这老家伙居然不领情!
不领情也就算了,竟然骂他调走京营,意图削弱京畿守备力量,居心险恶!只差没当场啐他一脸痰!
此话一出,朝堂上一片静谧,太康帝脸黑如墨,竟不发一词,退了朝!
一想到这里,肃亲王脸颊上的肉忍不住再次抽搐了起来,指着众幕僚的鼻子大骂:“废物,一群废物!什么妙计安天下,分明是想置本王于死地!”
他喘着粗气,不停地在房里转着圈,将所有能够搬动的东西全都砸了个精光,犹不解恨,仰天长啸道:“老而不死是为贼!萧老贼,本王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穆王府里,萧乾一反常态,没有钻进书房,埋头捣鼓那些从全国各地汇集过来的情报消息,反而进了瑞雪堂。
穆王妃正歪在炕上,正饶有兴致地听苗苗几个大丫头学着那些街头巷尾收集来的说书人编的有关萧绝在前线的故事。
西西正眉飞色舞说得正高兴,冷不丁一抬头,萧乾悄没声息进了屋,唬得一个激灵,猛地跳了起来:“奴,奴婢,给,给王爷请安~”
苗苗几个呼啦一下跪了一地。
“回来了?”穆王妃惊讶地坐直身体,瞠圆了眼睛:“今日怎么这么早?”
“嗯~”萧乾面容沉沉,扫了一遍挤了满满一屋子的丫环仆妇,冷声道:“出去。”
“咦?”穆王妃一怔,仔细打量他一眼:“王爷好象不大高兴?是不是今儿朝堂上又出什么事了?”
这么问着,心下忽地一惊,整个人便慌了起来:“哎呀,南昭兵临城下,正式攻打大理了吗?绝儿有没有事?是不是绝儿他……”
说着说着,声音哽咽,眼泪簌簌地落了一地。
她这一哭,满屋子的丫环仆妇们也都慌了神,个个面色惊惶,面色惨白。
“哭什么?”萧乾没好气地低叱:“绝儿没事都被你咒得有事了!”
“绝儿没事?”穆王妃一喜,抹了泪嗔道:“那你好好的,干嘛一进屋就绷着张脸?”
萧乾弯腰轻咳了几声,这才淡声道:“下去!”
苗苗几个心知他这是有事要与穆王妃商量了,起身鱼贯而出。
萧家父子都是霸道独断的性子,似这般郑重其事地摆出姿态与她相商的情形,数十年来屈指可数。
穆王妃心中惊疑不定,先回忆了一下家中最近大事小情,确认并无疏漏,这才小心解释:“王爷,我也就是闲得无聊,这才让她们说笑话解解闷,并不是要张扬什么。再说,这都是外面传进来的,又不是咱们家自个编了让人到处传唱的……呃,”
偷觑一眼他阴沉的脸色,忙忙地改口:“妾身知道错了,王爷若是不高兴,以后不说了就是……”
萧乾摆了摆手:“不是这事。”
“不是?”
“不过,这种事以后也别做了,传出去不好。”
“哦。”穆王妃有些讪讪地,又有几分委屈:“我想绝儿,不能见,听别人说说也不行吗?好了好了,以后不说,不说行了吧?”
萧乾沉默了许久,忽地问:“燕儿的亲事,订了没有?”
穆王妃愣了一下,道:“王爷怎么突然问起燕儿的婚事了?”
“订没订?”
“没呢。”
“都快二十了,怎么还没订下来?你这娘怎么当的?”
“能跟咱们家匹配的本就不多,燕儿的年纪又不小,哪里这么容易挑到合适的?”这本就是穆王妃的心病,这会子被他一骂,心中越发过不得了,眼圈不自觉就红了起来:“说到底,还是咱们耽搁了她……”
“好了好了!”萧乾喝道:“不就是嫁人吗?别再东挑西拣的,差不多就行了!小心拖成老姑娘,嫁不出去才是害了她一辈子!”
“又不是妾身想留着她,这两年蘅姐和我不是一直都在留心着嘛!她那个脾气,心性高傲得不得了,等闲人哪里入得她的眼!”
“胡闹!”萧乾叱道:“婚姻大事自有父母做主,几时轮到她一个姑娘家出面?我就不信,满京城的俊杰,由得她可着劲地挑,挑了好几年,就找不着一个与她般配的?”
“话不是这样说……”穆王妃刚想解释几句。
萧乾打断了她:“实在不行,带她回西安去吧。”
“什么?”
“就这么定了!”萧乾不由分说做了决定:“让她嫁到西安去。”
穆王妃惊得瞠圆了眼睛:“……”
“让她收拾行礼,越快越好。十天,”萧乾略略踌躇一下,改口道:“半个月后必需起程。”
穆王妃终于回过神,嚷道:“不行!王爷怎么能把她嫁到西安去?”
“西安怎么啦?那是你娘家!”萧乾一锤定音。
PS:不行了,这个速度写不完,明天起双更。
筹谋
“王爷!”
“对了,”萧乾想了想,又补上一句:“这事你知道就行,自己慢慢做准备,等绝哥媳妇离了京再告诉燕儿也不迟。悫鹉琻晓”
穆王妃吃了一惊:“蘅姐要离开京城?上哪去,怎么没听她说起?”
“我让她去大理,一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