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争霸-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对胜利是坚信不疑,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当然,现在考虑这些还很不现实,毕竟战争还没有爆发,而且到底怎么打,或者打不打都是个未知数。

    此外,白止战还有一点私心。

    他就是渝州人,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发展渝州的工业,哪怕仅几座工厂,只能提供不多的就业岗位,也是在为家乡做贡献。

    凡人,谁没有点私心呢?
………………………………

第58章 方向之争

    到海军司令部之后,白止战连水都没喝上一口,就被余志行,也就是祝世建的秘书叫了过去。

    随后,白止战才从余志行那得知,半个小时前,刘向东、李恒嘉与刘向真就已到达。

    因为都是去帝国南部的海军基地,在那里转乘的运输机,所以能由此推测,如果都是在接到电报之后立即出发,刘向东指挥的第二航空特混舰队肯定在北面,而且距离在三百千米以内。

    他们也打算利用即将到达的寒冷气流,而且提前占领了有利位置。

    继续对抗下去,第一航空特混舰队保不准会吃败仗!

    会议中心,讨论已经进行了几个小时。因为白止战他们还没到达,所以首先由南方舰队阐述观点。

    讨论什么?

    老生常谈,每年都会拿来争吵一番的问题。

    在上个月,舰队演习开始前的准备会议上就已经吵过一遍了。

    海军基本战略。

    是南下扫荡梵炎洋,还是东进霸控东望洋?

    现在,这还是帝国层面上的军事战略问题。

    数十年来,帝国的军事战略,既是陆军与海军之争,同样是方向之争,是向西北进军与向东南进军的分歧。

    确定帝国国祚的南江口战役,发生在东南,以海军为主。

    让帝国一鸣惊人的阿泰战役,发生在西北,以陆军为主。

    虽然连陆军将领都承认,帝国的未来在东望洋与梵炎洋,只有控制了海洋,才能够控制全球,但是来自骆沙帝国的巨大威胁,如同一把悬在头上的斧头,让帝国不得不着力巩固西北的防御。

    和解?

    只要骆沙帝国还在,那就没办法和解!

    不要忘了,在阿泰战役之后,骆沙帝国被迫跟梁夏帝国签订城下之盟,通过一纸和约就把之前数百年辛苦打来的半壁江山割让了出来,丢掉了在东望洋的出海口,由此沦落为二流强国。在此之后的数十年里,骆沙帝国的数位皇帝锐志改革,简直是卧薪尝胆,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报仇雪恨。

    所幸,骆沙帝国已经成为了历史。

    跟骆沙联邦和解的最大好处,就是消除了西北方向上的威胁,让帝国能够集中兵力在东南方向上展开行动。

    由此,持续了数十年的陆海之争告一段落。

    虽然陆军的地位并没有降低,毕竟在西北之外,还有西南与东北,但是没有人否认,在下一场战争中,海军是绝对主力,而海军的战略选择其实就是帝国的战略选择,也就得慎之又慎。

    其实,这也正是海军每年都要举行舰队演习的关键原因。

    只有通过接近于实战的对抗演习,才能够搞清楚海军的实力,也才知道到底能打什么样的仗。

    可是,舰队演习搞了十几年,总体战略却始终没有确定。

    不说别的,每年的舰队演习开始之前,在准备阶段,也就是确定演习方案期间,本土舰队与南方舰队都会为了情景设定大吵一番。等到局面快要失控的时候,海军司令部就会抛出一个模棱两可,怎么解释都没问题的方案。十几年,没一次例外,原本应该简洁明了的情景设定也越来越复杂。

    是确定不了吗?

    显然不是。

    不可否认,这里面肯定有两个世家的因素。只不过,在根本上依然跟帝国的总体战略有密切关系。

    简单的说,就是到底想打一场什么样的仗,以及想通过战争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要说起来,这里面的学问就大了。

    不说别人,就连白止战,也是在最近几年才搞清楚南下战略与东进战略的区别,明白了祝世建的苦衷。

    什么区别?

    一场有限战争与一场全面大战的区别!

    南下战略,往根本上讲其实是进军梵炎洋,攻占位于巨大陆西端,跟西大陆与玄大陆相邻的,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新月带。如果能以此盘活整个战局,至少能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还能控制全球最大的石油产地:波沙湾。

    其实,有石油就足够了。

    虽然梁夏帝国也有石油,而且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之一,但是自产石油根本不够用,也由此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上一次大战期间,帝国就高度依赖进口石油。到现在,情况不但没好转,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还有所提高。在和平时期,大约有四成的石油需要靠进口填补。

    战争时期,可以通过管制措施来降低民用消耗,还可以扩大从骆沙联邦的进口规模。此外能够在发电,部分石化行业中,用煤炭取代石油,从而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弥补进口减少产生的影响。

    只是,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

    即便按照最理想的情况,这种节衣缩食的战略,也就能维持两年。如果无法在两年之内扩大进口规模,帝国的经济就会受到影响,很多跟石油相关的工业将遭受冲击,从而对军事行动产生影响。

    不说别的,生产炸药就需要用到石化产品。

    这也正是南方派支持南下的主要理由。

    只要能控制梵炎洋,攻占波沙湾,石油就不是问题。到时候,甚至能摆脱对骆沙联邦的依赖。

    此外,南下战略很和陆军的胃口。

    十几年来,陆军一直在强调,骆沙联邦不可信,绝不能高枕无忧,因为建立骆沙联邦的那些家伙,在本质上是民族主义分子,首先考虑的是本国与本民族的利益,他们绝对不会忘记当年的城下之耻。

    谁能保证当局势发生突变时,骆沙联邦不会把枪口对准帝国?

    在上一场大战当中,狭夷皇国在关键时刻反水的教训依然是历历在目。

    该战略有百好,不过有一个无法忽视,而且极为严重的弊端。

    没有找对目标!

    对帝国威胁最大的,或者说头号敌人是谁?

    那肯定是纽兰联邦!

    当初,要不是纽兰联邦出兵参战,梁夏帝国早就摆平了其他所有列强,完成称霸全球的伟业。

    南下战略,帝国把枪口对准的是布兰王国!

    哪怕能够速胜,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而纽兰联邦完全能够在如此充分的时间里面完成战争动员。

    东边还有狭夷皇国。

    总而言之,要南下,就没办法对付纽兰联邦与狭夷皇国。

    等到纽兰联邦完成战争动员,哪怕帝国使出了全力,最终能够取得的,也就只是有限的胜利。

    当然,更有可能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扫荡梵炎洋与攻占波沙湾之前,跟纽兰联邦开战。

    那么,值得为了波沙湾的石油错失开战后的良机吗?
………………………………

第59章 深谋远虑

    与之相比,东进战略是另外一个极端。

    简单的说,东进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在开战之后,集中力量打败最强的敌人,也就是纽兰联邦。在控制了东望洋之后,再考虑南下。只不过,也有一个极为明显的问题,难度实在太大了。

    此外,东进战略看上去很美,可是很多地方根本经不起推敲。

    比如在最初的时候,包括祝世建在内,没有几个人把狭夷皇国算进去,都认为在对付纽兰联邦的时候,顺便收拾狭夷皇国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单独罗列出来,甚至用不着把狭夷皇国当对手。

    可事实呢?

    在“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落地之后,狭夷皇国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得到公认的海军强国。

    按照条约规定,狭夷海军在战舰的总吨位、主力舰吨位与母舰吨位上全都为三个一流强国的七成。在二级主力舰上,也就是由条约规定的重巡洋舰,狭夷海军还占了便宜,获得百分之百的份额。

    发展至今,狭夷海军的规模与实力已经是全球第四,东望洋第三。

    因为纽兰联邦在东望洋对岸,隔着一万多千米,纽兰海军也主要在东望洋东部活动,很少来东望洋的西部,所以严格说起来,狭夷海军才是帝国海军的头号大敌,是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威胁。

    等到战争爆发,狭夷海军肯定会充当列强的马前卒。

    继续无视狭夷海军?

    显然,那是在自欺欺人!

    正是如此,在新历95年之后的每一次舰队演习中,都少不了狭夷海军的戏分,有几次还是主角。

    演习搞了几年,再也没人敢忽视狭夷海军。

    关键就是,如果把狭夷海军考虑进去,那么就算出现最为理想的情况,帝国海军也无法速战速决。

    要是演变成持久战,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要忘了,没有攻占波沙湾,帝国最多能坚持两年。严格说,其实是一年,因为调整战略要一年时间。

    只用一年来打败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扫荡与控制占地球表面积一半的东望洋!?

    如果狭夷皇国与纽兰联邦提前做好了准备,能够在一年之内击败狭夷皇国,夺回至关重要的南北撒豆群岛,顺带打下被纽兰联邦控制的南珠国,在西东望洋建立防线,巩固帝国的基本盘就很不错了。

    就算在最乐观的人眼里,也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击败狭夷皇国与纽兰联邦。

    其次就是,东进战略求的是全面胜利。

    站在军人的立场上,肯定希望能夺取全面胜利。问题是,在政治家的眼里,全面胜利太过虚幻了。

    不说别的,什么叫“全面胜利”?

    打败所有敌人,逼迫所有的敌国签订投降条约,还是说出兵攻占所有敌国,甚至是吞并所有敌国?

    直接一点,打败了所有敌国之后,又该做什么?

    占领与吞并敌国肯定不现实,在政治与军事上都行不通。要知道,在阿泰战役之后,帝国花了近半个世纪,才基本上稳定了占领地区,对这块只有几百万居民的地方进行了有效的管辖。说得严重点,在上次大战期间,帝国陆军始终没在西部战线上取得突破,就与当地的民情有关。

    既然无法吞并,那么“全面胜利”又从何谈起?

    在根本上,进入工业时代后,除了对荒蛮之地进行开拓之外,开疆拓土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近数十年来,没哪个列强把领土扩张当成发动战争的目的,反到在竭力避免陷入拓地模式之中。

    原因也很简单,开疆拓土在经济上属于入不敷出的亏本买卖。

    可见,帝国当局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在下一场战争中夺得全面胜利,更多在考虑如何保住现有格局。

    此外,唐祖德之后的历任首辅全都沉浸在战后虚假繁荣当中,没有哪个真正的感受到迫切的战争威胁,更别说产生警觉,也就没有认真的思考,当战火再一次点燃的时候,帝国到底有没有退路。

    没有退路的话,还有“全面战争”的顾虑?

    所幸,战后的二十年内,帝国首辅换了好几个,海军总司令却一直没有换,直到现在都是祝世建。

    正是有祝世建掌舵,帝国海军才没有偏离航道。

    在某种意义上,也只有祝世建能够驾驭这艘全球最大的战舰,而且让两个南辕北辙的派系都俯首帖耳。

    祝世建的统帅能力,可不是吹出来的。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本土舰队的官兵一直觉得,总司令支持东进战略,为此还扩建了海军的战略油库,把战略储备提高了好几倍。如果不是要打持久战,又为什么要花重金修建油库呢?

    南方舰队的官兵也认为,总司令支持的是南下战略,因为海军的主力基本上集中部署在南方舰队,就连直属海军司令部的航空特混舰队也常驻南方军港,而且大部分时候都在炎海活动。

    此外,在“龙江”级的后两艘服役后,每年的舰队演习都在炎海进行,肯定会按照进军梵炎洋的套路进行对抗。如果没打算南下,有必要搞得如此大张旗鼓,对一套战术进行反复演练?

    那么,祝世建到底支持哪一种战略呢?

    其他人不清楚,白止战却是心知肚白。

    严格的说,祝世建并没有明确的立场,也不抱任何幻想,自从确定了以东南为主的战略方针之后,他就做好了两手准备。换句话,在过去十几年里,祝世建一直在针对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

    在每年舰队演习结束后的总结会议上,祝世建都会强调一点,帝国海军必须得做好单独挑战与战胜所有列强的准备,别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下一场大战中,不要指望能外来援助。

    这话,听上去像是在喊口号。

    只是,这绝对不是口号那么简单。

    十几年来,帝国海军一直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朝着最高远,不过同样是最现实的方向努力前进。

    现在,祝世建已经老了。

    就在今年的舰队演习开始前,他过了八十岁的生日。

    在寿宴上,他亲口提到,将在年底向首辅递交辞呈。

    不久之后,帝国海军将用行动来检验总司令践行了十几年的战略方针。

    当战火再次点燃的时候,帝国军人将用行动来证明,卧薪尝胆二十年,到底能不能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
………………………………

第60章 双子星

    会议已经开到一半,接下来轮到本土舰队阐述观点。

    这与白止战没关系。

    不要忘了,他现在是第一航空特混舰队参谋长,而“特混舰队”全都直接隶属于海军司令部。

    开始,做报告的也不是刘向东他们,是南方舰队的关振平少将。

    正是如此,代表本土舰队发言的是张国柱少将。

    没错,就是在守望者海峡海战中担任“北河”号的舰长,还受了重伤的张国柱,而他现在的身份是本土舰队参谋长。

    因为脸上有一道非常明显的疤痕,所以他获得了“刀疤将军”的绰号。

    让白止战略感惊讶的是,祝世建、贺永兴与刘长勋等三人都不在。

    后者是南方舰队现任司令官,在三年多前接替因病辞职的刘长河。

    此外,他还是刘长河的堂弟。

    入座之后不久,也就喝几口水的功夫,余志行赶了过来。

    从会议中心出来时,白止战遇到了刘向真。

    在这二十年里,白止战对刘家在帝国海军的影响力,有了真正的了解。

    严格说来,刘家才是帝国海军的第一世家,特别是在指战系,关系是盘根错节,没有任何一个家族能与之匹敌。

    贺家?

    也比不上!

    关键就是,贺家的根基在造备系,控制的是造船业,以及跟造船业有关的钢铁、化工等产业。在指战系里,贺家能够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贺永兴,而桂伯勇这几个,其实都属于贺永兴这一脉。

    白止战只佩服三个姓刘的人。

    刘向真就是其中的一个。

    严格说来,正是通过刘向真,白止战才改变了对刘家的看法,承认从世家走出来的并不全是纨绔子弟。

    也很简单,在过去二十年里,能够跟白止战抗衡的,也就只有刘向真。

    要说的话,两人其实是分庭抗礼。

    虽然在之前的十七次对抗中,白止战的这一方取得了十一次胜利,刘向真所在的那一方只打赢了六次,但是在由白止战与刘向真唱主角的七次舰队演习当中,白止战四胜,刘向真三胜。

    如果不是演习突然中断,两人的总战绩很有可能在今年打平。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刘向真不是敌人,或许是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情。

    当然,刘向真也给予了白止战相同的评价。

    在海军中,两人又被称为“双子星”。

    当然,在看不惯他们的,那些嫉贤妒能的庸才嘴里,他们又被称为“哼哈二将”。

    为啥?

    他们都是祝世建的门生,还一直追随与支持祝世建,对祝世建是有令必行,绝没有半点含糊。

    来到总司令办公室,白止战发现,中途离场的三个大佬全在这里,而且校长明显又老了一些。

    如果不是大战爆发在即,祝世建在寿宴之后就已退役了。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帝国海军诞生后,最辛苦的总司令,到了八十岁都还不能告老还乡。

    讽刺的是,他前面的几任海军总司令,没有一个活到八十岁!

    其实,贺永兴与刘长勋也不年轻。

    贺永兴已经六十一岁了,早不是当初那个锐志进取的少壮派领袖,而刘长勋今也也已六十岁。

    等白止战与刘向真进去之后,余志行才关上了房门。

    这时,原本躺在摇椅上,看上去像是睡着了的祝世建才坐直身体,炯炯有神的目光表示他根本就没有睡觉。

    “校长!”

    “校长!”

    白止战与刘向真在坐下之前,都跟祝世建打了招呼。

    “才到吧?路上辛苦了。”

    祝世建说这番客气话的时候,贺永兴与刘长勋分别取出了一份文件夹,递给坐到自己身边的上校。

    翻开一眼,白止战与刘向真同时锁紧眉头。

    “这是刚刚收到的,下面还有昨天的情报,你们都仔细看看。”

    在贺永兴提醒之后,白止战先翻出下面的文件。

    跟当前的紧张局势有关,昨天的情报来自骆沙联邦,其正规军已经接到了作战命令,预计在两天之内就会进入战斗状态。帝国的情报机构由此推断,骆沙联邦不会等三天,会在第三天到来之前发起突然袭击。

    高调发出最后通牒,无非想欺骗对手,让对手麻痹大意。

    另外一份情报,指向了迢曼帝国。

    就在白止战他们搭乘飞机返回帝都的途中,迢曼帝国特使去了洛克共和国的总理府。六个小时后,迢曼帝国大使馆发出电报,迢曼帝国皇帝随后召开了御前会议。在同一时间,洛克共和国总理宣布出面调停。

    这是玩哪一出?

    按照情报机构推断,洛克共和国出面调停,同样是在玩欺骗手段,好掩护迢曼帝国完成战争动员。

    道理也很简单: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早就秘密签署了“攻守同盟条约”,没有理由只由洛克共和国出面调停。

    真是调停,那么在跟迢曼帝国的特使商量之后,就应该发表联合声明。

    两个强国一同出声,效果肯定要比单独采取行动好得多。

    如果这些情报,以及由情报做出的推测是对的,战争将不可避免!

    从骆沙联邦发出最后通牒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多个小时,那么战争会在十来个小时之后爆发。

    看完,白止战长出口气。

    心情非常复杂,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那感受并不舒服。

    让白止战略感惊讶的是,他没有感到兴奋,一丁点都没!

    过去的二十年,数十万帝国海军官兵做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此时此刻,为了在下一场大战爆发的时候夺得先机。这里面,肯定包括白止战。事实上,白止战至今单身,不愿意考虑个人问题,就是因为他知道,大战随时有可能爆发,他肯定要在前面冲锋陷阵,很有可能会马革裹尸。

    留不留后,无所谓。

    虽然白止战没有亲兄弟,但是有十几个堂兄弟与族兄弟,白氏家族肯定不会因为他没子嗣就绝后。

    他是不想辜负自己爱的,以及爱自己的人!

    可是现在,在知道大战已经无法避免,而且将在十来个小时之后爆发的消息时,白止战却没有丝毫的兴奋之感。

    在他心里,有的只是毅然与决绝,有的只是平静与冷酷。

    不止是他,还有刘向真。

    在叹气的时候,白止战看到,刘向真露出了那标志性的苦笑,表达的情绪跟他低声叹气是一样的。

    不管怎样,漫长的等待总算要结束了。

    埋头准备了二十年,就好比闭门造车,到底怎么样,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

第61章 似曾相似

    等贺永兴与刘长勋出去,祝世建拍了拍单人沙发的扶手,又指了下旁边的椅子,让白止战与刘向真坐过去。

    祝世建当了二十多年的校长,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而最让他得意的,就是这两个。

    此外,白止战与刘向真还是祝世建的收山弟子,因为在他俩毕业的那一年,祝世建成为了帝国海军总司令。

    祝世建也由此成为继帝国海军缔造者、海鲲公刘振堂之后第一个,担任过海军学院校长的总司令。

    “校长,时间晚了,您就早点休息吧。”刘向真的情绪有点起伏不定。

    “还不晚,也不急在这一时。”等白止战坐过来,祝世建才接着说道:“我向首辅递交了辞呈,已经获得了批准。新任总司令的就职典礼原本安排在今天进行,只是太赶了,改到了明天。这是我最后一次以总司令的身份跟你们谈话,所以不管有什么要求,提出来,让我发挥点余热。”

    “校长……”

    祝世建看了眼情绪失控的刘向真,才把目光转向白止战。

    “已经确定了?”

    其实,白止战心里也是翻江倒海,只是忍着没表现出来。

    如果要问,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从祝世建这里学到了什么,除坚韧不拔之外,也就是情绪管理。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也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面对什么人,不要把内心想法表露出来。

    这不是玩心机,而是成大事必须有的城府。

    如果祝世建是一个没有城府的人,别人一眼就能够看穿他的心思,恐怕早被人从海军总司令的宝座上赶下来了。

    “既然已无路,何必再回首!”说出这句话后,祝世建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白止战没吭声,只是埋下了脑袋。

    二十年前,在做出推进改革的决定后,祝世建随口说出了这句话。哪想到,竟然成为了名言。

    过了一阵,白止战抬起头来,才发现祝世建已经闭上了眼睛,发出轻微的鼾声,像是睡着了。刘向真把毛毯盖在了祝世建的身上,朝白止战比划了一番,才起身轻手轻脚的朝门口走去。

    出来之后,白止战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校长老了。”

    “是啊,而且仍然不太放心。”刘向真露出了一丝苦笑神情。“你也刚到吧,要不找个地方喝两杯?”

    “这里是帝都。”

    刘向真愣了愣,随后挠了挠头皮。

    别看他是刘家的人,论才能还是同辈当中的第一号,可是他在家族里的地位并不高,甚至不如刘向斌。

    没啥好奇怪的,大家族讲究嫡庶有别,而刘向真是庶出之后。

    其实,低微的出身,也是刘向真努力向上的原动力。

    用他的话来说,大家族的庶子如果不努力,就会处处受冷落、挨欺负,永远都别想抬起头来做人。

    “不过嘛,你想喝几杯,我就舍命陪君子。”

    “你知道去哪方便?”

    “当然不知道,不过李云翔肯定知道。”

    听白止战这么一说,刘向真笑了起来。李云翔是帝都人,而且在帝都安家,每年都要回来住一段时间。

    两人没再啰嗦,去会议中心把李云翔叫了出来。

    其实,李云翔早就不耐烦了。

    听说要去喝酒,他二话没说就去打了电话,让宾馆派一辆车过来。

    十五分钟之后,三人从后门溜了出去,坐上宾馆派来的轿车。又过了半个小时,才来到市区。

    去的是一家专门面向军官的酒吧,不过主要是陆军军官。

    没啥好奇怪的,李云翔原本就是陆军航空兵的军官,因此在他的朋友当中,有一大半是陆军军官。

    酒吧不是很大,不过很热闹。

    进去之后,白止战就意识到,陆军同样在行动,因为很多军官是外地口音,并非帝都的驻军。

    只听口音的话,大部分来自东北防区,冰风暴半岛那边。

    这几年里,冰风暴半岛是陆军的头号热点地区。

    花了一些功夫,李云翔才去弄到一张桌子。

    “来几瓶白的?”李云翔没等白止战与刘向真回答,就朝酒保打了一个响指。“一瓶六十度的二锅头,要三个……”

    “我要啤酒。”

    “我也要啤酒!”

    刘向真的反应很快,白止战也马上警醒了过来。

    这里是陆军军官云集的酒吧,陆军没有喝红酒的传统与习惯,以白酒为主,最多能容忍啤酒。

    其实,在上一次大战前,陆军中只有白酒,啤酒还是迢曼帝国带来的。

    大战之前,因为没办法偿还从梁夏帝国进口军火的款项,所以迢曼帝国拿啤酒进行易货贸易。为了处理这些在市场上不太常销的商品,帝国当局扣减了陆军部分招待经费,拿啤酒替换白酒。

    从此,啤酒成了陆军的特色饮料。

    李云翔愣了愣,随即笑着说道:“行,来三扎啤酒,记我的账上。别忘了,多来几盘下酒的小吃。”

    没过一会,酒保就把三扎啤酒与两碟小吃送了过来。

    这时,白止战与刘向真都后悔了。

    那确实是啤酒,没掺假,可是装啤酒的玻璃盅实在是太大了,目测超过了三升,说不定是一加仑。

    早知道还不如要一瓶二锅头,三个人分着喝了。

    “怎么样,这就是陆军,豪爽吧?”李云翔却很是得意,他或许早就受不了海军那文质彬彬的礼节了。

    这么大一盅喝下去,会不会醉还另当别论,不过肯定会撑爆肚皮。

    这哪是来喝酒,简直就是在找虐。

    “来,喝一盏,干!”

    真要干杯!?

    所幸,那只是说说,李云翔也只是喝了一大口,并没有干杯。

    白止战与刘向真也没再啰嗦,举起了酒杯。

    味道纯正,有啤酒花独特的香味,粮食酿造的,不是外面小酒馆里面那种用酒精勾兑的假酒。

    其实,也就喝了这一口。

    “哟,我还以为看错了。没想到,还真是你啊!”

    随着声音,一个体格格外强壮的陆军军官走了过来,在打招呼的同时,还使劲在李云翔的肩膀上拍了几下。

    这个举动,不是很友好。

    看到那人,白止战立即皱起眉头,因为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只是不记得是在哪里与何时了。

    “在这个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