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下秘藏-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天上的雾气飘动,他的手中偶尔的闪出一丝光芒来,我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鬼路引了,而这个石化了的男人,就是姒老三姒涧澜没错!

    果然“会稽”这个名字是泛指整个会稽山脉的,从禹村一直到洵山,我们都不能马虎啊!

    我们不知道姒涧澜究竟在这儿站了多久,反正我们几个是大气都不敢喘的盯了他5分钟,他居然连挠个痒痒的动作都没有!

    他是变成了石头了吗?

    我想到大禹的妻子涂山氏都会变成石头,那么作为他们的后代,会不会……

    我一摸身下的这块山岩质感,这不就是那个地下酒窖里,和香炉后供奉的石雕相同的石质嘛!

    可是他的身上还挂着包呢,也就是说在10分钟以前他还是个能跑能跳的活人啊!

    我觉得有些害怕了,这奇怪又古老的大山上,除了有羊患,是不是还有类似于“美杜莎”这样的怪物呢?

    就在我的小腿酸的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我的眼睛猛一亮,有一道十分明亮的光芒快速闪现又快速消失,当我以为那是眼花的时候,又闪耀了一次,然后频率越来越高,最终让我确定下来,那光芒是姒涧澜手中的鬼路引散发出来的!

    他在等待雾气的渐渐消散,他在等待月光在某一个瞬间照射到手中去――

    终于……终于出现了,那一条月亮指引的鬼路!

    我惊讶的长大了嘴巴,眼前出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一缕难得清晰的月光刺透雾气照射到了姒涧澜手中的鬼路引之上,我不知道那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东西,但它通体透亮,像一枚即将爆炸的光球一般镶嵌在他的手里。

    我只能用“镶嵌”这个词语来形容鬼路引和那只手的关系,因为姒涧澜的手变成了一只孔雀头,也就是把鬼路引塞进了“ok”这个手势的“o”之中,那条鬼路就是从这里投射到了半空之中。

    我很难相信这个场景,如果鬼路出现在地上、山岩上,我都能理解,因为只要鬼路引的通透性够好,光线从月亮上透过它在地上显现出来,这顶多算是个物理中的光学现象,可是这条路居然悬空出现了是怎么回事?!

    这道鬼路的前半段笔直笔直,跟激光灯打出来似的,可是它和真正的小路一样,很宽敞,如果光线能够承重的话,我这个头都能爬上去走两步了!

    在鬼路的后半段,光线渐渐暗淡,它射入了还没完全散去的迷雾里,并且转了几个弯才彻底消失。

    我刚刚才把这条路线记在脑子里,也就是过去了30秒钟,山上好像起风了,一大块较浓的雾团被吹上来,将月光再次隐蔽了起来,鬼路引失去光源,立马从空中消失了,就像刚才的一切只是我的幻觉!

    可我跟身旁的耗子哥对视一眼,确定了他眼中的惊讶和我一样。

    我终于相信这个宝贝的力量了,它是真的可以指出一条鬼路的,在它指向的那个方位,就是大禹陵!

    几千次笔触描绘出这样一个你,朝闻道,你的眼睛是我永世难忘的海
………………………………

第三十四章 石刻和凶局

    我激动的直想嚷嚷,就在这时,那尊我们以为姒涧澜变身而成的石像晃动了一下,他还是活人!

    我们赶忙把头低下来,从山岩上轻手轻脚的跳下去。都已经偷窥到了鬼路,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不太好吧……

    听动静,姒涧澜是真的活过来了,他长呼了一口气,喝了点水,然后从上面跳了下去,往鬼路上跑远了。

    “冬爷,干脆咱们露面挑明了算了,他还太嫩,干不过咱们!”耗子哥急切的说道,“那条路也不一定就能到禹陵,下回再想找到他可就难了啊!”

    怪人动作很快的又返回山岩上瞄了两眼,向我们汇报道:“身影已经看不见了,没留下任何脚印,追是肯定追不上的,要拉他入伙的话,现在还来得及喊他一声!”

    “别喊。”冬爷思忖着什么把他拉了下来,“不对劲,这山里不止只有姒涧澜一人,情况不明的话还是别和他一起走了。”

    我听他这么一说,心里有些毛毛的,问道:“你是说除了咱们、姒涧澜,洵山上还有其他的人存在吗?怎么可能!”

    冬爷掏出口袋里的电筒来,向我们比划道:“你看,这是强光手电,这儿有一个叫做‘光杯’的部件,是控制灯光聚光效果的,咱们的这种是光面光杯,适合户外使用,亮度高,照明范围远。”

    他又指了指天空说道:“刚才的雾气那么重,小幺妹你确定看到了一束光是吧?”

    我点点头奇怪道:“当然啊,不然这条路我是怎么带你们找过来的?”

    “所以问题就在这里了,你们应该能够感觉出来,姒家的一切都很陈旧,无论是说话方式,还是他们使用的东西,都是老古董了。所以刚才那个姒涧澜,他背着帆布包,带着老式的铁皮电筒,咱们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冬爷分析道,“幺妹儿年龄小,可能对那种电筒不熟悉,其他咱几个老爷们儿应该都用过,它是装电池的,光线发黄还很暗,在家修个电路、出门逮个蛐蛐儿还差不多,跟咱们的专业手电不能比,你说这光线能穿过雾气吗?”

    我想了想,那种老式手电我老爹倒是在家里留了一个坏的给我,外面都是一圈一圈的螺纹,又沉又重,怎么想它也达不到我们口袋里这种强光手电的效果啊!

    所以当时我看到的那道光芒,不是姒涧澜发出的!

    大家一下子警惕起来,真正的光源到底在谁的手里?他现在在哪里?

    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必须弄明白,他和姒涧澜到达这里的先后顺序:

    如果是姒涧澜先到,那么电筒的主人在此刻也应该和我们一样躲在了某块山岩之后,他同样看到了鬼路。如果姒涧澜等待月光只用了五六分钟的时间,那么光束出现这儿就是个巧合,那个人路过山岩以后,应该已经走远了。

    鉴于这个地点的特殊性,我们不敢大意,趴在山岩边缘等了好大一会儿,但始终没有看到其他人走出去,追上那条鬼路。

    怪人、小王爷和耗子弯着腰,从三个方向包抄到外面去,但每一块山岩后面都是空的,刚才在这儿的确只有姒涧澜一个人!

    我们的安心和不安各占一半,好在鬼路没被其他人看见,可明知这山中还有一个人,却不知道他是谁的感觉真是让人焦躁。

    “走吧,就算老三没有脚印,但他肯定是沿着鬼路走的,咱们拉开距离远远的跟在后头就好。”冬爷拍拍手,召集山岩后的大家赶快集合。

    怪人和耗子由于亲眼见证了鬼路引的神奇,表情都很兴奋,山岩很难攀爬,我们等了两分钟,小王爷居然还没爬过来。

    “王爷,你到底是老了啊。”冬爷嘲笑道,“这趟回去还是得多申请点儿项目资金,给您配备个盲人按摩师……”

    “小王爷,你卡住了吗?”怪人觉得有些不对劲,转头也跟着喊了一声。

    没有回应,没有任何摩擦的动静。

    我心头一沉,出事了!

    大家赶紧就往他刚才负责的方向奔过去,可到处都是空的,小王爷就好像也变成了一块山岩,连他的电筒、腰包、鞋印,什么都没留下,就在我们的身边没了?!

    他是锦夜的老人,他虽然平时也爱开玩笑,但是他能分得出孰轻孰重,这种时候,他才不可能故意躲起来吓唬我们呢,他是真的消失了!

    “****……几分钟的事儿啊!人呢?”耗子不信邪,爬到刚才姒涧澜所站立的那块山岩上,四下张望着,“这他妈真是活见鬼了,根本不可能的事儿啊!”

    我都是让这一路惊吓害的,现在一听到“鬼”这个字眼,就浑身发凉:“该不会刚才那是什么祭祀仪式吧,看到鬼路就要牺牲一个活人?”

    “那也没有这么重口的鬼会带走一个秃头大老爷们儿啊!”耗子啐道,“难道这裸露在外面的大山上还有什么机关秘术不成?”

    小王爷就这么突然之间丢了,大家都很手足无措,我们听了耗子的话,立刻仔细的研究起这一整片的山岩阵来。

    我摸索了半天,除了能够确定这是酒窖中供奉的那块石头出处以外,一无所获。

    冬爷愤怒的想试试看山岩能不能推动,结果我们高看了自己的力气,这石头像是从山体里长出来似的,超重超牢固。

    耗子哥杂耍似的在各个山岩上跳来跳去的,好半天都没有回到我们的身边来。只有怪人叫了我们一声,似乎有了新发现。

    他指了指一块山岩的缝隙,乍一看上去啥都没有,可是蹲在下面朝上一看,就能看到覆盖在阴影之中的有些刻画上去的痕迹。

    如果不是怪人在微弱的光线中视力特别好,如果不是冬爷拿出手电来专门照亮那块区域,压根儿什么也发现不出来。

    “好像是一个半圆和一个波浪,其他的有些挡在石缝里,有些磨损的厉害……”怪人报告道。

    我也贴近了一些,直接用手指触摸着那些划痕,我觉得……

    我觉得那不是半圆和波浪,那是两个英文字母:

    d?m!

    我一下子找到了灵感,d?m可不是随便刻上去的到此一游,这是我们从北极带出来的小匣子中,出现过的不明其意的某个纪念碑缩写啊!

    冬爷对此也有些印象,那个匣子是交给了锦夜的胡教授和大明星帮我们破解的,我看过大明星发来的那封邮件,d?m=dismanibus,是一种想表达死者和神灵之间关系的悼词!

    小王爷从北极回来后,一直到我们进山,路上全都在研究这个奇怪东西,如果他看到了山岩上刻着的这些字句,他一定会特激动特感兴趣!然后……然后呢?他因为看到了那些东西,所以消失了?

    我赶忙后退一步,拉住了怪人的手,我们俩都近距离的观察了山岩,该不会我们俩在几秒钟后也化为一缕白烟飞走了吧!

    我无比的怀念死在北极的二毛子卓娅,她精通各种语言,连方言都会,如果有她在这儿,我们就不用如此艰难的猜测那些鸟语的意思了。

    现在不仅她不在了,她喜欢的王豆豆也不在了,留下我们可真是一头的雾水啊!

    怪人朝还在山岩上跳来跳去的耗子哥招了招手,然后说道:“冬爷,咱们接下来该干啥?小王爷显然不在这个石群里,他可能看到了什么自己跑了?可能被什么东西带去了别的地方,反正现在咱们死等在这儿我看是不会有更多的收获了,那个姒涧澜都跑远了。”

    “走,马上就走,这些石头太蹊跷,搞不好一会儿咱们会遇到什么东西。”冬爷点点头,“希望小王爷吉人天相吧,耗子回来了,听听他怎么说。”

    我伸手扶了一把刚从山岩上跳下来的耗子,却看到他翻着白眼,像抽风了一样哆嗦着手指头,嘴里还念念有词的!

    “耗子哥,你中邪了啊?”我看他突然变成这副模样,连拍他一下都不敢了,被鬼附身了吗?

    “嘘――”

    谁知他突然恢复原先神情,跟我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一秒钟后又开始发羊癫疯了!

    “你……”

    “幺妹别说话,看你耗子哥要发挥寻龙点穴的本事了。”冬爷把我拉回来,耐心的等待着。

    耗子左手抽筋完毕,又换了右手,我仔细一看才知道他那是在快速的掐指运算呢!这一定又是个技术活,耗子哥这个家伙不简单呐……

    “哎呀哎呀!”耗子眼珠子一转,病情瞬间好转,“太费脑子了,多久不用这一套了啊!”

    “什么情况?”冬爷问道。

    “青龙钻怀!”

    我一脸的茫然,怎么就钻怀了?

    耗子哥拇指和食指打开,然后另一只手在虎口位置比划了一个圈,摇头晃脑的说道:“青龙钻怀长子凶,终朝气斗不平融。若是外砂来入内,定招异姓作螟蛉!”
………………………………

第三十五章 踏上鬼路

    耗子哥的这个口诀既不是古文也不是大白话,听起来怪别扭的,尤其是“螟蛉”这两个字从自诩为“标准文盲”的耗子哥口中说出来,我还真是不太习惯。

    螟蛉这个东西,我是从《诗经》里“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一句中见到过的,所以“螟蛉”一般都用来比喻义子。

    而前面那几句,听起来都是一些很不好的预言,我听着似乎都能跟姒家的情况对上号,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中招”了吧!

    “青龙钻怀长子凶,终朝气斗不平融。若是外砂来入内,定招异姓作螟蛉。”冬爷重复了一遍,思索道,“青龙钻怀是凶穴,看现在的情况他们家里的确是不平和的,那个‘长子’,指的是姒家老大吧?”

    耗子耸耸肩,他说自己虽然能看风水格局,可是主要还是奔着刨古董这个目的才学的,算命啦讲命理什么,到不怎么在行。

    这可真是让我们为难,弄丢了一个队员,看见了不认识的字母,解不出凶局的意义,我们还能干点啥呢?

    再这么等下去,姒涧澜都该走完鬼路了,我们和他拉开的间距已经足够,冬爷便狠了狠心,让我们先别把精力都耗在小王爷的事情上,有什么脑子里转不开的弯儿,也得边赶路边思考。

    队员的人数从五个变成了四个,我们时不时的就前后转头看看彼此,以确认没有第二个平白无故消失的队员。

    “耗子,‘外砂’指的是什么?”

    怪人在我身后发问道,他脑子里还在纠结山岩布成的那个凶局。他从鞋底抠了一块泥巴,紧跑几步赶上前面的开路先锋,把泥巴交到了他的手里说道:“你看,这是洵山的泥巴,我的包上还粘了一块儿会稽的砂土,它们是不是有所区别?我要是弄点东北黑土来倒进那个‘青龙钻怀’里去,是不是就算是‘外砂入内’了?”

    耗子哥白了他一眼,摆摆手让他赶紧带着泥巴滚回队尾去,他满无奈的反问道:“谁说‘砂’就非得是砂土啊,它还有其他的意思呢!老子会寻龙点穴,难道就是点你的穴道?”

    我和怪人一样,对这方面是一无所知,刚才在他发问的时候,其实我也在想把海边的沙子埋到凶穴里,会不会就应了青龙钻怀呢!

    冬爷向我们解释道:“在地理风水学中,涉及的领域比咱们想象的到多得多,化繁为简就是五个字:龙、穴、砂、水、向,那个所谓的砂应该不只是砂土砂石,和地理格局还得有些关系。”

    “没错,这些个玩意,复杂着呢!寻龙、点穴、查砂、观水、立向,老子能用的到的基本前俩就够了,后头的那些还得问老子的师傅去!”耗子指了指旁边的一座小土丘说道,“看见没,这也可以叫‘砂’!”他又遥手指向了雾气中,“那边儿看不见的会稽山也可以叫做‘砂’,砂也分凶吉,砂也得仔细判别,高一寸为砂,低一寸就为水了!总之呢,复杂着呐……”

    耗子一番话说的我都快晕死了,这风水大师算命先生果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上的!我刚忙打住道:“王大师咱们时间紧迫,赶紧说重点吧,总之不管砂具体指代什么,那个青龙钻怀的意思是如果有外砂进来,那么这家人就会出现一个异姓的家族成员吗?”

    “说实话,老子还真不清楚,因为那个‘螟蛉’是什么,老子根本就没听懂过……”耗子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

    “‘螟蛉之子’不就是义子的意思吗?我觉得这个青龙钻怀好奇怪,似乎条条都能对应到姒家人身上来!”我发表自己的见解道,“你看,第一句就说‘长子凶’,而现在姒家的情况就是姒老大失踪了,而老二老三又在和小叔对着干,这就是第二句的家庭矛盾。然后这儿有了一个假设,如果所谓的‘外砂’入内了,那么姒家就会收留一个异姓作为义子,这一句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好像是最严重的一句!”

    耗子哥回头朝我点了点,赞同道:“青龙朝向的确是对着会稽山的。”

    冬爷也看看我,等着我接下来的解释,我想了想说道:“对于姒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卫禹陵、延续家族了,咱们剪刀嘴里的重男轻女,青梅姐所说的严厉的血脉划分制度,目的就是保护好姒姓能在四千年后继续延续下去。想想姒家对正统传人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吧,他们怎么可能会收留一个外姓的人来当义子?”

    “除非……除非正统的姒家传人死绝了?”怪人在后面帮我补充了一句。

    “好家伙,这么毒啊,小六一我看你很有摆摊吓唬人的潜质啊!”耗子哥向后比了个大拇指。

    冬爷先是没出声,过了一会儿才说道:“这个局显然是针对姒家的,不知道设局的这个人到底是对禹陵守护人有多狠的深仇大恨啊……我所想不通的是,既然姒涧澜能从会稽摸到这边来,那他们之前就没发现这儿被布了个凶局?还是说他们比咱们还相信科学,压根儿不吃这一套呢?”

    他提出的问题我们没人能解答,我觉得最不能理解的事情,是石头上铭刻的那些字母。

    这个跨度也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历史悠久的守陵人、青龙钻怀的山岩阵、还有跟北极的小匣子扯上关系的外文字母,这些不同时空的线索为什么会凑在一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前半段笔直的鬼路结束,我们凭着记忆开始了“m”型的转弯。明知道姒涧澜刚刚从这儿经过不久,可地上却找不到他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土壤还是湿的,他难道就不会弄脏鞋底吗?

    我看着自己一踩一个大脚印,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变重了,什么人才能如此的轻飘飘不留痕迹呢?

    没有脚的人。

    什么人没有脚?

    鬼。

    我被自己吓了一个哆嗦,姒涧澜虽然用了鬼路引走上了鬼路,可那也不代表他自己就是个鬼吧!

    不光是他,姒家的其他人也经过了特殊训练,都不会留下任何行踪给外人发现,难道说他们全家都是鬼吗?

    守陵人这种头衔还真是阴气太重了,我想着剪刀当时从棺材里坐起来的画面,浑身发凉。

    “阿嚏――”

    耗子哥吸了吸鼻涕,原来感觉到寒冷的不止我一人。这回二毛和小王爷都不在队里,没人喊出那句“一百岁”还真是有些寂寞啊……

    记忆中的转弯即将接近尾声,我们都放慢了脚步左右的看了看,大禹陵就这么到达了吗?

    显然没有,因为我们面前又是一个悬崖!

    “操,这他妈真是鬼路了,要是就这么走了下去,保准摔死,摔死以后咱们不就都成鬼了嘛!”耗子哥吃过悬崖的亏,很不满的嚷嚷道。

    冬爷用手电往雾气腾腾的无底悬崖照射了一下,纳闷道:“姒涧澜呢?他肯定也是沿着鬼路跑的,难道他下去了?”

    “说不准啊冬爷,原先那个青龙钻怀就处在这座山上的最高点了,如果山上没路,肯定就要往山下走,悬崖也是下山的一个方式。”怪人从包里摸出了一卷绳索,说道,“我不信下了悬崖就是一个死,咱们见到的那只大羊还一头跳下去了呢,可是小矮子说它就不会死!”

    山上的雾气的消散比我们想象中慢的太多了,眼前的悬崖底部到底有什么,我们根本就猜测不到。鬼路中断在此,姒涧澜和羊患消失在此,似乎继续追随下去才是大势所趋。可洵山中还藏着一个持有强光手电的陌生人,小王爷又不知道蒸发去了哪里,我们这样贸然滑下悬崖合适吗?

    耗子哥性子比较急,他挠挠头就开始捆绑绳索和下降器了。虽然现在正值盛夏,可这山上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我的右眼皮一个劲儿的狂跳起来,这让我非常害怕,我怎么冥冥中觉得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呢?

    冬爷权衡了一下利弊,决定让怪人陪着耗子一块儿下去探探路,他俩的身手都够灵敏的,搭个伴应该不会遇到什么危险。我和他就先等在悬崖上固定绳索,张望一下局势,等到两人摸清悬崖下的情况再接应我们才比较妥当。

    我在帮怪人的腰上缠绳子的时候偷偷拥抱了他一下,我安慰自己道算了算了,干我们这行的哪次遇到过好事儿呢?管它是左眼跳还是右眼跳,探险这种事情就是和危险相辅相生的,不冒险哪来的收获呢?

    “小矮子你别怕,站在冬爷后边看紧点绳子就行了。”怪人觉得我在发抖,回过头安慰的笑了一下,“晚上的山林是比较冷的,冬爷包里有衣服,你披上能好点儿。”

    “不用不用,你别考虑我冷不冷了,还是再检查一下绳子吧!”我心头一暖,避开他的眼神故作镇定的又打了一道结扣,“千万注意安全啊,碎石、藤条、毒虫什么的,有情况就喊一声!”

    “哈哈,行啦行啦,我爬过的山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怪人笑道,跟在耗子后面退到悬崖边缘,“鬼路下头等你!”
………………………………

第三十六章 悬崖

    两个人消失在视野中之后,我觉得悬崖边的气温比我们从酒窖出来那会儿,要低了大约五六度。

    我拉开冬爷的背包,翻出了怪人所说的那件御寒的衣服――

    果然不出所料,又是那件红黑相间、掉色严重、略有些开线的土鳖牌冲锋衣……

    我笑了笑裹上衣服,发抖的情况倒的确是一下子好了许多。冬爷目不转睛的守着两条拴在大树上不断下滑的绳索,时间过去了五分钟,一切进行的还算顺利。

    我硬逼着自己耐心的等待一会儿,其实我所等待的对象在悬崖前和悬崖后都有,我还在盼望着消失的小王爷能突然从树丛旁蹦出来呢!

    那片山岩体积那么的巨大,三个小王爷的身影藏在后面,我们也看不到。他在那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究竟是遇到了什么呢?

    我的感觉告诉我,这一定是跟山岩身上刻着的那些字母有关系!

    没有这么巧的,他一路上都在研究的东西,突然就出现在自己面前了,说他的失踪与此无关,我可不信!

    奇怪的缩写字母,是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首先,微型相机和羊皮纸笔记来自于小匣子;小匣子来自于红十字皮箱;红十字皮箱来自于北极深海中,曾经闯入的一支二战时期探险队。

    那些人都是老外,所以胡教授和大明星破译出来的东西都是我们看不懂的鸟语,这一点我完全可以理解。可这种写着鸟语的碑文会出现在中国的一座古山,可就有些诡异了。

    在之前,我们就已经猜测过,留下红十字皮箱的那支探险队,并不是因为战争而误入其中的。因为,他们的盒子里有一枚专门切割冰版的钻戒,他们的医疗包里还有队医不常用、而在北极能救命的纳洛芬,所以他们一定是在进入前就对北极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的,他们应该是为了获取更新更准确的情报,才故意进入了海底的冰山中。

    目前我们可以得知的是,小匣子中的内容从一开始就和北极的秘密有关,而我们在离开那片海洋的时候,又发现了冰棺上的一块线索指向了姒家禹陵。

    紧接着,在大禹的后代守护的这座会稽山之东,有一座相连的山麓上,被布下了指向姒家的凶局,而凶局之中的一块石头上,居然刻着那支外国考察队的相机里出现过的字句。

    线索就这么首尾相接到了一起,乍一看我们是找不到缺口下手突破的,可好在锦夜的高端人才伸出了援手。

    我记得,大明星那封邮件给出来的破译是这样写的,前面都是什么奉献啊先祖啊之类的悼词,中间夹杂了一个看不清的符号或者名字。

    在胡教授洗出来的照片上,那个符号或者名字的东西,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其中一个恰好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圆圈加俩三角”!

    如果说,那个符号所代表的就是东王公,而大禹当过一位代理东王公,那么我们的入手点就要从这儿切入了。

    我们都知道每一位东王公、即使是人类的代理东王公,都是要最后埋葬在北极深海中的冰棺森林里去的。因此,照片上的东西是类似于纪念碑的石碑,它肯定不属于东王公。

    那么就能推测:石碑比较接地气儿,它属于人类所有,而上面又刻上了代表东王公的符号,那这就要牵扯到人类与神明间的关系了。我在想,那段的碑文的意思,会不会在说把人类奉献给神灵呢?毕竟在一些人的眼睛里,东王公就是神!

    羊皮纸上的东西可以随时由探险队书写,可是能被微型相机拍摄到,那就说明真的有竖着石碑的这个地方存在过。

    哪个探险队都不会带着一卷使用过的胶卷出发的,所以相机中的那张照片没有提前拍摄过,我们所见的那张,至少是他们来到了北极这个地区以后,才看在眼中、记录在相机里的。

    北极这个矗立着石碑的地方,我们显然是没有见到过,但是从这种极其信奉东王公,就连死后的灵魂都要奉献出去的崇拜关系来看,我总觉得,那石碑应该是属于北极的古老部落阿日族。

    小王爷专门给我解释过,所谓的纪念碑和坟墓的不同就在于:一个类似于衣冠冢,地下没有真的埋了死人,而另一个是确确实实的尸体就藏在下方的。

    地面上那些阿日族人死去以后会埋在哪里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他们族里生活在地下的那一帮巫师兼监工,可都是假死以后被推下融化中的冰河里,是要进入禁地洞穴中冰封起来的。

    也许碑文的意思,就是要把巫师们的一生都奉献给神明――**送去干活儿,灵魂也得归属东王公,这才是阿日族人脑子里那些奇怪又执着的念头。

    我觉得自己的这一套想法还是比较靠谱的。小王爷跟我们共同经历了北极的生死离别和喜怒哀乐,我所能想到的东西,他那个不长毛的脑袋也一定会想到的。

    当他站在山岩的后面,看到了一个青龙钻怀的凶局中出现了阿日族巫师的纪念碑,他当然非常的惊讶,或许惊讶到忘记了队友的存在,跑回山下禹村找青梅姐要手机向大明星报信儿去了吧……我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应该说,山岩上字母的存在,是因为有一个去过北极,了解阿日族巫师和东王公关系的人,也向我们一样来到了洵山的山顶,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个阿日族人亲自离开了他的家乡北极,来到了中国的这座谜一样的会稽山脉。

    虽然距离是那么那么的远,但这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四千年前的大禹就在丈量世界的过程中,徒步走到了终北国去,然后又在那儿留下了冰棺地图才回来。现在有车有船有飞机的,怎么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